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政府要根据公民的文化需求,依法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进行领导、组织和管理,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管理办法、建设标准等,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制度保障。政府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产品的直接投入,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物质保障。政府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财政保障。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唯一供给者,靠政府单一供给难以满足多样性、复杂性的公共文化需求。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把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要注重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满足文化需求、调节文化服务中的作用,除特殊产品和服务外,无论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还是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都要大力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服务外包、定向补助、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对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扶持和管理,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主体之间有效合作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格局。
二、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我省在《实施意见》中提出要达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大中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骨干,以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为补充,实现省、市(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五级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力争实现全省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全覆盖”,为满足民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提供硬件支撑。我省在推动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进一步创新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软硬件建设并重。在软件建设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基于群众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人才培训机制和公共文化绩效评价监督机制;二是针对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不同部门管理,存在着部门切块、行业隔离、服务效率低的问题,加强对不同部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和资源的统筹,实现共建共享,综合利用,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建设,切忌出现重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精神价值塑造的现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依托,而公共文化服务的主旨是通过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生活,实现精神价值塑造。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不仅仅是一串数字的硬性积累,更应该体现在精神的张力和品格的彰显,体现在全省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在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不能完全对应。究其原因,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出现错位甚至脱节,没有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如果政府不考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内容、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仅凭主观设想,即使提供文化产品的数量再多、质量再好也难以满足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因此,应建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机制,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不仅不能把群众看作是消极被动的服务对象,还要确立作为公共文化消费者的群众主位意识,真正重视群众的文化需求表达,切实让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建设中来,赋予群众更多的表达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特别是要利用好网络和各种智能数字终端,发挥移动多媒体靶向性、精准化传播优势,利用大数据获得需求信息,更精准地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需求导向的原则,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包”、开展菜单式和订单式服务等方式,让群众自主选择,更好享受基本的公共文化消费和服务。同时,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要注重对群众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引导。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消费是一种“引导性消费”,具有路径依赖性,文化供给可以引导甚至创造需求和消费。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过程,就是人的素质潜移默化的提高过程。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努力做到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与传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黑龙江优秀精神有机结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四、标准化与均等化的关系
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我省《实施意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目标,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保基本,促公平,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要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必须建立明确的标准体系。所谓标准化,就是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种类、程度、质量等定出标准,把标准上升为政府政策、行业准则,乃至于国家法律,以强有力的刚性约束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保障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各级政府责任和义务的保障标准;二是设施建设的标准化,主要指有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标准;三是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主要指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业务管理、服务规范、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标准;四是考核评估的标准化,主要指针对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项目、活动等的评价标准。这四个方面基本确定了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保障的实施者、需要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实施成效的确认,能够从制度上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标准化是前提和手段,均等化是方向和目标,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五、均等化与差异化的关系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之一,承担提供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获取信息、学习休闲、社会教育、获取帮助等公共文化服务使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1.倡导阅读,提供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是全民享用文化服务的平台,是培养公众阅读习惯和能力的主力军。在提供普遍的大众文化阅读服务的基础上,可以深化阅读服务体系,提供少儿文化阅读服务、学人文化阅读服务、工商界人士文化阅读服务、官员文化阅读服务、文化工作者阅读服务等,倡导全民阅读,提高人口素质。
公共图书馆依托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和服务优势,通过搜集、整理、开发、传递向社会各界提供项目咨询、课题检索、科技查新等信息咨询服务,最大限度的为社会提供信息支持。
2.文化休闲,促进和谐社会氛围
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活动中心之一,其休闲娱乐功能日渐丰富和活跃了公众的文化生活。舒适的人文环境,设备先进、设施一流的文化活动场所,观影、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正能满足公众的不同文化需求。
图书馆针对弱势群体提供的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极好的诠释了公共图书馆的公平性和公益性特征,切实保障了公众的文化权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3.弘扬文化,承担社会教育职能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馆是保存和弘扬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通过收集、保存、整理文献资源,建立特色数据库、文献数字化等工作,进行文化展示、文化教育、文化交流,为公共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图书馆也历来承担着教育的功能。正如先生所言“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在共享工程远程教育、建立流动阅读点、儿童启蒙教育等方面,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始终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吉林省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具体措施
1.依托馆藏优势,引领全民阅读
书房建设,阅读近在身边。从2011年7月开始,吉林省图书馆推出了“百姓书房”和“学生书房”建设项目,根据各自不用需求,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部队、派出所、村镇、街道、商场、宾馆、学校等地配备图书、报纸、期刊,并定期更换,让公众能随时感受到近在身边的阅读。
图书数字化,阅读触手可及。2011年9月14日,吉林省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正式启动,面向公众提供数字化阅读服务。2012年11月28日,吉林省数字阅读联盟平台启动,实现统一认证、统一检索、文献传递、在线学习、培训等基本功能。2014年9月23日,?⒍?“吉林云图”,省内49家联盟成员馆的逾十万注册读者均可登录“吉林云图”阅读百万册电子书、300多种报纸、近3亿篇中外文期刊元数据以及丰富的音视频资源。
快乐阅读,从此爱上图书馆。“小小图书管理员”、“青青草”英语绘本沙龙、“在阅读中遇见美丽的自己”――作家进校园活动活动,能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爱上图书馆;经典美文朗诵会,可使听众在韵味悠长的节奏中感受阅读带来的无限欢乐。
2.开发特色馆藏,传承文化全民共享
特色数据库建设。目前吉林省图书馆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已建成20个特色数据库,包括吉林二人转数据库、东北抗联数据库、萨满文化数据库、打牲乌拉数据库等等。以详尽的文字、图像,系统展示了吉林省的地域文化、民风民情。此外,松花石、建筑遗迹、吉剧等数据库业已完成即将呈现给广大读者。
文献数字化。吉林省图书馆馆藏的大量民国文献和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为更好地发挥其使用价值,文献数字化工作已经开展,目前已拍摄30余万拍。
3.创建品牌活动,打造文化休闲中心
电影放映、音乐会、演奏会、展览、公益讲座等,是图书馆送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免费文化大餐。吉林省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后,为观众奉上7场音乐会和1场话剧演出。2016年举办各类展览展示20项,定期举办“文化吉林”讲坛31期,还与省社科联共同举办了吉林社科讲坛15期,协同其他单位开展讲座6期。
4.加强基层服务,关注弱势群体
加强基层服务,是图书馆践行公共文化服务着力发展的重点。吉林省图书馆一方面立足文化共享工程平台,向各基层服务网点提供讲座资源、致富信息等,举办文化共享工程技术骨干培训班,培养业务骨干;另一方面,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与县级图书馆结成帮扶对象,送图书,建学生书房,邀请学者到当地做讲座,一对一为县级图书馆培训业务骨干。
吉林省图书馆非常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成长。请高校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辅导功课,建立农民工子弟校学生书房,邀请儿童作家为农民工子女授课,连续举办六届农民工子女书画精品展,提升了农民工子女的自信心和使命感。此外,吉林省残疾人书画摄影艺术展的展出,观者在赞叹其才艺精湛的同时,更加深了对残疾人士的社会认同。
三、努力的方向
1.合理结构布局
基层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就吉林省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的情况而言,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吉林省图书馆在巩固现有帮扶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大投入力度,以点带面,让帮扶成效逐步扩散。
在网点布局方面,省内各图书流通站和书房,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不能成为死棋,完善网点之间的联动和互动,优化图书馆结构。
2.精深服务对象
从服务对象的年龄层次而言,成人服务重于少儿服务,少儿服务重于低幼服务。吉林省图书馆少儿馆将低幼儿和少儿的绘本阅读分区管理,年龄分层服务正在加强,少儿馆发展中的结构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
从文献的服务结构而言,缺少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文献分区服务。目前,大多数图书馆仍是按照传统的中图分类法进行图书上架整理的大众性图书馆,绝少设立某一涵盖书、刊、视频等资源于一体的研究型阅览结构,这是对图书馆服务和读者使用的双重考验。
【关键词】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1]。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以惠民、利民为出发点,利用城市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合理化安排资源配置,使各种优秀的文化成果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使得城乡居民能够更加便捷的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秦皇岛是一个拥有诸多历史文化古迹的海滨旅游城市,面对如此的先天优势,政府部门更要不断完善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合理化享有城市文化资源的权益,使全市的精神文明生活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去年5月,秦皇岛市成为了国家首批的28个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是我省唯一一个被列入国家首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范围的城市,这标志着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近些年,秦皇岛市政府已大力推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截止2010年底,我市分别投资创建了文化广场、报业大厦、图书大厦、长城博物馆、玻璃博物馆等大型文化设施。为达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普及和便捷化的目标,我市的农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已超过90%,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广播电视的需求;我市已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1个、县区支中心7个、基层网点1374个;新建和改建了4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6个城市街道办事处文化中心,1424个村文化活动室,800多个农家书屋,以及130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我市图书馆还是全省首家采用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图书馆,共建成了2个社区分馆、24个图书流动站,开办了省内首家盲人图书室,建立了触摸阅读等4个特色服务功能区[2]。文化阵地综合服务能力和利用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人们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呈现出了政府大力投入,百姓充分共享的文化局面。
2011年12月2日上午,秦皇岛市正式启动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市委、市政府要求建立起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资金和技术保障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体系,同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督导、绩效评估制度等。我市财政资金在公共文化预算支出上已连续两年增幅在40%以上[3]。“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参与,让广大群众成为主角和受益者,是秦皇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秦皇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时晓峰说:“今后,我们将围绕层次更丰富、产品和服务更多元的目标,强力完善、发展这一体系,不断把文化惠民工程推向纵深。”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国其他一些经济文化强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文化广场、图书馆、影剧院、文化馆等主要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增长,但由于人均需求的变化,目前的服务体系仍旧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全部需求。在市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县乡等地区,文化设施基础仍然较差,很多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基层文化单位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总量偏少,农村仍还缺乏公共文化设施等。目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短缺,公共文化产品很难适应多元化的需求。除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等传统文艺活动外,综合文化鉴赏等新颖的文化活动较少。如适合农民阅览的图书和反映农村生活的电影电视较少,农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一些优秀文化产品,符合农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相对匮乏。
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等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如公共文化服务投融资制度、公共文化市场管理制度、文化产业创新制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估制度等方面,还需要进行实质性的改革突破。一些法律法规多是从宏观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原则性的要求,而在微观层面则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如,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文化下乡、文艺队伍培养、捐赠制度等方面,扶持政策则还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律法规方面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制度。
三、 未来秦皇岛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秦皇岛市委书记王三堂曾提出 “抓好城乡基层文化建设,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这个目标已成为了全市人民群众的共识。打造居民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大众文化民生工程,已是秦皇岛市全面发展的衡量标准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可以利用更多的物质载体来实现文化的共享服务。我们可利用地理优势建立更多有城市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如规划建设更多有特色的文化广场、图书大厦、体育中心和文化博物馆等。在加速打造文化精品设施的同时,加快文化设施向基层延伸。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可选择在有条件的地方多增加网络服务设施,在节省空间资源的同时,让市民们可以无限的享受到各类网络文化资源,从而提高文化服务质量。还要继续加大激励机制,培养更多的文化服务专业队伍,更多的贴近群众,开展知识内容更丰富、服务范围更广泛的各类文化活动,争取为每一位居民提供所需要的文化服务,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 申建斌 试论新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J]. 时代文学,2010(01):34-35.
[2] 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长城网,2010-12-14. .
[4] 满新英 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探索与未来思路[J]. 理论学刊,2011(09):110-113.
[5] 罗文科 南充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J]. 时代金融,2012(05):304.
关键词:赣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基金项目:2012年江西省艺术社科规划项目:“江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机制研究”(YG2012057);2014年赣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赣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4428)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0日
赣州,也称“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下辖2个市辖区、1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3,46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737.6万人,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和下辖县市最多的地级市。早在2004年,赣州率先在全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2011年,赣州市被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国家文化示范区”。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发实施,更加有力推进了赣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3年,赣州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江西唯一被确定为示范区的设区市。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在创建国家文化示范区的实践过程中成效显著,创造了特色和亮点,打造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赣州样板。
一、赣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十一五”以来,赣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并努力争取国家和省财政的支持,逐年增加对公共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等办法,加快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及“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农村公共文化工程建设,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新途径。2012年底,农村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建成有线电视网络总长1万多公里,光缆网络和无线数字电视覆盖了所有乡镇和2,456个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0.98%,为全市“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3年,“在实现全市各乡镇、各行政村都有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的基础上,全市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49个,总面积94,979平方米,站均面积382平方米;新建村文化活动室2,768个,农家书屋3,515个,市、县两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9个,基层服务点3,206个。其中,乡镇服务点258个,村级服务点2,948个。”以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主要阵地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初步形成。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得到创新。2005年,赣州就开始实施由政府买单的农民免费看戏、看电影和举办文体活动的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实施“送书下乡工程”,向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室配送图书。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送书下乡工程”等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线,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尤其是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将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向基层延伸,广泛深入实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广大农村逐步形成了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近年来,赣州结合“三送”(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掀起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新。“三送”干部“送文化”与“育文化”并举,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古祠堂、旧礼堂等场所,帮扶共建农村文化活动室、留守孩文化活动基地、农民工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把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农村千家万户。
(三)相关法规政策不断完善。赣州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指标,把农村公共文化服仗逑到ㄉ枘扇敫又菔兄谐て诰济社会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赣州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创建“百、千、万”文化工程活动方案》、《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年工作方案》、《关于赣州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按照“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要求,重点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和农村文化建设“百、千、万”工程。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赣州市及时编制了《赣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2012-2015年)》,该规划从规划布局、建设目标、建设任务等方面为建设更高效、优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形成。赣州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建立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组织领导机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已初步建立起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文广、发改委、财政、规划建设、国土、新闻出版等部门各负其责,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二是建立了工作考核机制。建立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作为各级部门和领导个人年终考评内容,列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制定了经费管理机制。为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的监督,防止建设资金被挪用,赣州市、县两级财政、文化部门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农村文化活动实施方案,确保专款专用,使全市农村文化服务运行更加有序、管理更为规范。
二、赣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仍较薄弱。虽然近年来赣州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赣州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底子薄,一下子很难改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相对城市来说明@偏低,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与我国东、中部地区示范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不仅设施面积狭小,环境较差,配套设施供应不足,甚至被挤占或挪作他用。有的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标准低、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不达标。有的农家书屋的图书数量少,单调陈旧。虽然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但是由于缺乏定期的维护和管理,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广播电视信号时有时无。
(二)资金投入主体单一。赣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长期依赖政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基本上都由政府出资,很少从社会渠道筹集资金,缺少企业、个人的捐赠,资金来源单一。这种过分依赖公共财政投入的做法,给政府财政带来很大负担,不利于农村文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赣州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支出相对于发达地区,无论是在增长速度上还是在总量上都明显偏低。近年来政府文化部门虽然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上每年都对基层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分到数量众多的乡村只是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历史欠账和现实需求,并且有时还存在公共文化建设资金被截留、转移的情况。一些县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存在农村公共文化机构的日常业务经费、队伍建设经费、服务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
(三)专业人才缺乏。由于工资待遇偏低、工作条件艰苦,许多公共文化专业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工作,镇村两级的基层文化服务人才严重缺乏,难以满足正常的文化工作需要。虽然全市每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名义上都配备了文化管理人员,但由于人员编制不足,专职人员少,大多是兼职,在编不在岗,无暇顾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专职人员大多学历普遍不高,没有专业学科背景,不具备专业文化服务技能。农村文化人员调动频繁,人才队伍很不稳定。文化人才的不断流失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整体素质偏低,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严重短缺,人才年龄结构偏大,服务能力不强。在广大的农村,文艺人才奇缺,农村文艺队伍中,多是老年人,队伍青黄不接。
(四)服务效能不高。赣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公共服务种类单一,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重复。有的地方“两馆一站”虽然按规定开放,但内容空泛、形式单一,少数乡镇综合文化站不能正常免费开放。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在有的地方流于形式,送戏下乡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农村电影放的影片片源老旧,缺乏新鲜感,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活动不多,科技文化宣传、咨询、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则举办较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足、内容形式单一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降低了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文化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管理不善,缺乏对人、财、物的统一管理,政府不同部门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有的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的管理粗放、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效能不高,有限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三、完善赣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资金投入不足始终是困扰赣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就要形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企业、民间组织和社会资金作为重要补充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多元投入机制。一是要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纳入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保证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公共文化经常性支出的增长速度,并足额落实到位。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的支持,合理分配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向乡镇和农村倾斜,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二是要建立城市反哺农村的文化帮扶机制,积极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战略,加大城市的优质资源对农村的支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进程;三是政府通过税收减免等措施积极引导企业、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来,实现投入主体由政府“单一力量”到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转变,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格局;四是积极鼓励、引导企业、个人等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行捐赠、捐助。
(二)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目前,赣州开展的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送书下乡”等活动有效改善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但这种“自上而下”的文化供给方式也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脱节,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建立有效衔接供求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势在必行。一是要健全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机制。要在农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创新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内容,丰富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方式,多提供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产品;二是要拓宽农民需求表达的渠道,建立农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从农民‘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从‘注重形式’转向‘注重实效’,激发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满足农民参与、兴办文化活动的文化需求,既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充分挖掘赣南农村本土文化资源,使 “客家文化”、“苏区文化”、“赣南采茶戏”、“赣南山歌”等具有赣南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扬。鼓励农民创建各种文化组织,大力支持农民自办的文化活动,让农民唱响农村公共文化的主角,调动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
(三)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专职化进程,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配备高素质的专职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专职专用,全心投入农村文化事业。大力培养农村本土文化人才,充分挖掘一批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制定农村公共文化人才扶持政策,改革薪酬、职称评定制度,建立专项经费,提高工资待遇,积极引进优秀农村文化人才,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完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机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强化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志愿者,将热衷于群众文化和乐于服务农村公共文化的人员吸引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组建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志愿者队伍。通过完善人员配备,制定人才引进、培养政策等措施,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四)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对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完善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责、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多方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提升服务效能;二是完善文化服务机构管理机制。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进行改革,制定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镇村文化机构的工作岗位规范,完善日常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流程和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农村文化机构绩效考评和约束机制,从而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三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指标、农民的参与度、知晓度和满意度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考核。同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广大农民在考核评价中的积极作用,改变传统的政府单一考评,实现考评主体的多元化。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共文化;涵义;服务模式;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09-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工程,其体系建设以服务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以保障和实现农民的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实现农村基层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平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和发展。
一、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理论内涵
广大民众最需要且最迫切的文化方面的需求即为公共文化,指文化生活的领域当中民众的生计 问题。通常将文化民生的问题分成现实层面、心理禀赋的层面以及形上的层面三部分:其中现实层面包括文化权利、交流方式、风俗习惯、伦理仪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内容;心理禀赋的层面包括潜意识、无意识、意识、思维、才能、民众的性情等方面内容;而形而上的层面包括理想、信仰、观念以及精神等方面内容。
二、建设农村各类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分析
在党的十报告明确强调要对可持续、覆盖城乡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进行有效构建,大力改进各地政府所予以的公共文化的服务方式,使广大民众参加社会管理工作,而这对于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健全方面的要求亦逐渐提高。而为了同上述的要求相满足,各地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体系进行构建的整个过程当中应将公共物品的传统供给体制所具有的较为封锁的状态有效突破,逐渐实现市场运作、农民参与以及政府引导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使过去政府主导的模式转变成政府参与式的治理模式,这就需要遵循公平适度的原则、需求导向、社会协作三方面的原则。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遵循的社会协作的原则分析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强调文化市场化的同时,在公共文化各类事业的发展中政府要将自己作为垄断者的传统文化管理的理念,因为此类理念无法同广大民众不断增长的文化方面需求相符合,亦无法满足同广大民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方面需求。因此政府从公共文化的产品中垄断性提供者以及生产者地位退出,积极创造各类社会条件、政策条件以及体制条件确保可以有效的提供文化产品以及服务是当前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中核心的精神。要想将角色转换的目标有效实现急需政府在对公共文化的服务进行提供的整个过程中加强同企业、社会组织的各类私人的部门间的合作以及交流。例如在农村中将送戏下乡的活动有效推广时,负责对活动的开展中各项内容以及流程进行监督与审查,而承办活动的大剧院则负责具体事项,唯有这样才能在优化政府部门各项工作、有效宣传企业的同时,同农民群众文化方面需求相满足,最终达到一举三得。所以政府部门将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有效建立以及健全的整个过程中应通过支持私人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发展、各类政策的鼓励等方式,不断推进公共文化社会化以及市场化的的进程。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遵循的需求导向的原则分析
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有效保证人们多样性的文化权利基础部分为尊重以及认可多元文化。公共文化的服务对象为人民群众,群众是公共文化的服务发展中有效的动力以及基础。而政府所供给的各类公共文化如果具有层次越多、内容越丰富、越广泛服务范围,那么越能确保广大民众多样性的文化权利以及需求。所以对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进行建立以及健全的整个过程中首先应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再通过系统调研将群众最需要以及最迫切的各类文化需求有效掌握,且依据这些需要将相应的一些公共文化的服务提供给民众,切实保障以及维护民众的各类文化权利。然而政府不是盲目的供给公共文化的服务,是同民众接受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相切合,同民众生产生活的发展阶段相切合。所以政府所供给的那些公共文化的服务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且贴近实际,且公共文化的产品应丰富多彩且多样化,以此将民众多元化的精神与文化方面需求相满足。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公平适度的原则分析
我党在十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对于有效保证社会的公平以及公正的各类制度要加紧建设,尤其为社会公平的保障体系要加紧建设,其主要的内容为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权力公平。还应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可以平等发展以及平等参与,使广大民众可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我党十六届的四中全会至今皆明确的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主要目标,有效保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这需要各地政府对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进行建立以及健全的整个过程中确保所有公民皆可公平享有公共文化的服务以及公共文化的资源,且将公共文化的服务机会公平享有。适度以及公平的原则要求各地政府要不受贵贱、身份、族群、年龄、性别、地域以及农村和城市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限制自身公共文化的服务,要确保所有人共享发展的成果。
三、建设农村各类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的对策分析
对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的整个过程中要推进社会的建设、制度的建设以及队伍的建设。
(一)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
在所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建设中,公共文化活动效益的外部性较为显著,且在参与主体以及建设主体方面的社会性亦较为显著。启动项目以及运行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前提条件为政府资金以及政策的扶持,然而持续的运行中也不可缺少社会参与。
1、以志愿者各类服务作为依托对农村文化所具有的内在的生动力进行发展。如果只有各地政府关心公益性的活动,但是社会各界人士没有参与,那么公益性的活动缺少社会基础,显然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因此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应该将社会化以及多元化的特点体现出来,比如农村不断涌现一批文艺骨干以及文化的热心人,其通过自己创办的文化大院等综合性载体将送文化的模式转变成种文化的模式,将三下乡模式转变成常下乡模式。
2、将农村文化的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与尊重的同时,对农村文化的用人机制也要不断创新以及深化。依据国家文化体制的改革等方面内容,加强文化馆、全省县级的图书馆等人事改革试点单位制度的建设以及政策的引导,有效建立与健全人才的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方面急需人才积极引进的同时,对创新能力较强的一批新型文化的人才进行培育,以便有效解决农村专业人才断层问题。而深化以及创新农村文化的用人机制、关注以及尊重农村各类文化的发展规律应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要将现有的文化人才。在农村现有的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将农村中业务能力较强、文化素质较好、年龄偏高的一批文化方面人才吸纳到文化建设的队伍中,将其积极性充分调动。亦可依据每个人才不同的特长将相应重任予以其,且委托该类人才将群众文化的团队筹建好,使每个人的特长充分发挥,使其为繁荣以及发展农村文化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华。其次为有效制订相关激励措施,将相应的奖励予以农村文化的活动中具有较为突出的表现且获得极大成果的那些文化人才。
(二)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制度的建设
据相关的调研可知,政府所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同群众文化需求间的差距较大。现实的农村中虽然农家书屋的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农家书屋具有较低的使用率,通常只是摆放好但较少人去翻看各类书籍。主要的原因为其中大部分的书较为过时且陈旧,还有一些文字形式的小孩读物,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阅读兴趣。对农村公共文化的质量进行衡量不仅取决于文化下乡的数量,亦或是送下乡的书的数量。然而这些皆只是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方式当中供应的渠道之一,属于单方面供应的形式,但也公共文化的民生建设当中重要的部分。因此对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质量进行衡量还取决于服务方式是否多元化以及服务渠道是否较为完善。而另一方面因为在资源的配置中市场经济基础性的作用较强,所以把整个文化交给市场来配置,也就是说文化的市场化以及产业化。所以公共民生的建设中,其实践发展的机制在一定的程度上较为重视从教化功能、管理技术、建设途径等层面建设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却将文化自身的公共属性以及道德属性理论忽视,亦忽视研究公共文化的民生建设基本结构与理论内涵。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中投入的方式,创建公共文化的民生建设方面绩效评估的体系进行创建。而目前政府所供给的公共文化的服务模式有如下三种,如图1所示。
通过图1以及上述的分析可知唯有第三种的模式同国情相符合。因为第三种模式有机的结合社会推动力量、政府主导以及公众的参与,这就是部分人所说的一臂之距的文化管理的原则。此文化管理的原则在是在社会组织以及政府参与式的一类文化管理的模式方面绩效评估的体系有效建立。此类复合型的政府绩效的评估模型有机结合技术理性以及公众参与,属于优化选择的模式之一。将专家以及公众的评估主体加入到绩效的评估当中是复合型的政府绩效的评估模型中的核心部分。比如各地政府应将文化设施分布情况以及使用情况适时的调查,将本地区民众对于文化机构以及文化设施的满意度充分了解,再按照调查结果予以相应奖惩且将文化经费重新的分配,将农村中公共文化的民生建设方面绩效的评估体系有效创建,且该体系不仅有专家参与还有公众参与,如图2所示。
(三)大力推进社会的建设
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中生产的主体并不仅仅是政府,如果仅依赖政府公共文化的服务给广大民众无法满足民众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的公共文化方面服务需求。因此应将民众自办农村文化的能力大力加强,将社会组织以及政府共同参与的一类文化管理的模式,主要包括如下两点。第一,将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方面相关的经济政策以及引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税费、用地、融资等方面将相关优惠予以社会各界人士举办的那些公益文化的项目,与此同时将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中准入的门槛适当放松以及降低,对于公益性的文化领域要支持以及鼓励外资与民间资本的进入,促使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发展方面投资方式的以及资金来源的多渠道的一个新格局的形成。第二,将志愿团体、社会的中介组织、行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等积极培育,将该类组织在公共文化的服务等方面作用充分发挥,进而在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当中促使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积极合作。
四、结语
总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到行动中,开展积极向上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农民群众,着力解决好思想性、实效性、制度性、机制性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虞敏.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2009,(08).
[2]王红星.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