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工程学科评估

生物工程学科评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工程学科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工程学科评估

生物工程学科评估范文第1篇

九州工业大研究生院的生命体工程学系:

生物体机能专业:nyushi@lsse.kyutech.ac.jp

主要研究在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过程中,生物体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与环境协调一致地、高效地相互转化。生物体构造和能量转换机能、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等技术开发。

主要研究方向有:

1) 生物体

2) 生物体系统

3) 生物体环境机能

4) 生物体适应系统

5) 环境精密计算测量

大脑信息专业:nyushi@lsse.kyutech.ac.jp

基础课程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程序、神经学基础、大脑构造、电工学、心理学和语言学。

主要研究方向有:

1) 神经信息处理(包括神经信息系统、中枢神经信息计算理论等)

2) 高层次大脑机能(包括大脑记忆系统、意识发生过程等)

3) 大脑集成电路工程学

4) 大脑数理科学(语言数理科学、脑信息解析网络理论等)

5) 大脑认知科学(视觉运动机制结构、情动学习机能)

上述两个专业,对本科阶段所学专业没有特别的要求,并在硕士学位完成后可以继续读博士课程。对于支付学费困难的学生,在全面审核评估后,学校可以给与学费全额免除或半额免除的优惠。

在已毕业的学生中,大多数进入了名牌大公司。如: 日立公司、富士通公司、新日本制铁、丰田自动车、松下电工、三菱电机等。

早稻田大学:waseda.ac.jp

政治经济学系:seikei-web-master@list.waseda.jp

国际政治学专业(新设)(IPE=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主要是研究探讨国际事务中政治与经济在诸多方面的联系。

主要研究方向:

1) 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地域学

2) 比较经济制度分析、国家政策决定分析、国际经济政策

本专业为小班授课,并且用英语上课。有本科和研究生的不同课程

人间科学系tsushin@human.waseda.ac.jp

它是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环境、人类社会学、通信交流、远程教育等学科融合。

主要研究方向:在人造卫星的时代,人类如何更好的进行教育和交流。提高人类的健康与幸福。

本专要求TOEFL成绩。

生物工程学科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平台;共享;科研训练;创新人才

“十一五”期间,学校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为契机,本着“拓宽基础,重视创新,提高素质,强化能力”的原则,以“基本技能-现代技术、综合应用-创新能力”为认知链条,将教学、科研、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重点投资,集中建设。完成了公共基础实验平台的搭建,使有限资源发挥了较大的规模效益。

在此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我们提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软环境和硬件建设并重两条主线,实现合理立项、科学管理、效益评估三段管理,构建公共基础、学科大类、专业实践、校企共建实践创新四级平台”的建设思路,以平台建设促资源共享、促知识交叉融合、促学科资源和科研资源对本科教学的支持、促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建立了完整的实践创新平台和管理制度,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

一、构建四级平台,促进开放共享

为了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为学生创新和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实践环境,学校在保障基本实验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的创新功能、开放程度、建设效益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结合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对大批创新人才的需求,加强与研究院、大型国企、海外大型企业的合作。加强学科融合、资源共享,通过构建公共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学科大类实践教学平台、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和校企共建实践创新平台四级平台,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支撑。

1.公共基础实践教学平台。着重于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1]。作为研究型综合大学,我校充分利用自身学科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的优势,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进一步整合优化公共基础实验资源。依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依托我校现有的机械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工业训练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数学教学实验中心、机能学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中心、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等公共基础实验中心,搭建一批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为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提供了条件保障,为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学科竞赛等创新科技活动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本科生早期参与科研提供了条件。受益面覆盖全校3万余名本科生。2011年,基于公共基础实践教学平台,我校共改善37门实验实践课的教学条件,按计划开出实验项目117个,支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自由探索计划等项目104项,承担校级以上学科竞赛30场次,参与人数3090人次,极大促进了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2.学科大类实践教学平台。按照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我校对相同学科或相近学科课程覆盖面大、不同专业但学科相近的学生开展通用性的实验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对相近学科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建立以大类区分的实验教学平台,形成与学科大类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建设了一批集实验教学和创新训练于一体的学科大类实践教学平台。

文科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将各文科院系的学科特色有机结合,用系统的思维构建实验教学内容,建立模块化和层次化的实验课程体系。模块之一的行为科学实验中心通过开设有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揭示和演绎人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填补了学校无文科大类实践教学平台的空白,为实现文科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教学效果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信息与控制综合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跨越电子与非电子类学科界线,将电子技术运用于各种实践类学科中,向电子类学生展现信息与控制类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向其他专业学生展现各学科特色课程的仿真模拟实验。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使之在交叉学科的实践学习中全面系统地掌握各学科的学科特色及跨学科应用。

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托我校湘雅二医院,将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做实做强,进一步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依托湘雅医院,建设以加强理工文医复合型知识培养为特色的高级医学人才培养实践中心;依托湘雅三医院,建设以基础医学、生命科学和临床融通为主要特色的转化式实验教学实践中心,为培养拔尖创新的医学杰出人才提供实践条件。

3.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在保障专业基本实验教学的前提下,结合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对大批创新型领军人才的需求,打造一批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特色的实践平台,努力做到将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实力转化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动力”[2]。学校重点建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4个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让学生接触最新的科研资讯,使学生学会探索研究新知识,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通过参与科研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以矿物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湖南省重点学科——钢铁冶金和生物工程、湖南省铁精矿直接还原工程中心等多学科平台为依托,每年面向全校矿物加工、钢铁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工程4个专业、1500余名学生开出实验课程33门,计划内和自拟等各类实验项目总数116项,实验总学时达12万人?学时,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性突出、学生人数多、受益面大”的特点。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则以学院各研究所、科研室(课题组)为依托单元,结合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或通过专题立项,让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4.校企共建实践创新平台。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条成功经验。我校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加强与研究院、大型国企、海外大型企业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将创新教育融入实践教学当中,构建以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共建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3]。

我校在数十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通过校企合作,使学校教学紧跟社会需求,为学生开阔视野、启迪创新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同时,在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学校设立了一系列奖学金和奖教金,每年奖金额度达2000~5000元/人,共计20万元/年。通过社会各类奖学金的设立,加强了社会与学校的联系,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也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了一个畅通的渠道。

二、实行三段管理,保障建设质量

1.合理规划,立项建设。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积极组织并推动了校、院两级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的制订,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理清实验室建设发展思路,规划“十二五”期间的建设重点和分步建设内容。我校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主线,以项目投入为形式,以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为内容,以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为重点[4],合理规划,制订分层次、分步骤的各级实验平台建设方案。

学校对各学院本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实行项目管理,各学院每学年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必须以校、院实验室规划为指导,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建设内容和经费预算,由学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进一步论证审核。

2.科学管理,过程监控。伴随着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对传统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我校成立了实验室建设工作专家委员会,主管全校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校领导担任主任,精心遴选了具备不同专业背景和科研方向的实验室管理工作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教授(博导)作为小组成员,负责各级平台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核、期中检查和效益评估。专家组以项目建设规划和效益考核为依据,通过实地考评、听取意见、经费核查、敦促整改等措施,切实加大过程监控力度,保证项目建设实效;并对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规划、实验教学管理、新开实验课程、人才引进与考评晋升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

3.定期考核,效益评估。为了开放共享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项目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保障建设项目顺利、有效开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我校以校、院两级规划和《中南大学教学实验室建设立项管理办法》为依据,在建设期结束之际,组织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考核验收和效益评估。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经费核实等环节,按照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时提出的建设目标、预期效益进行评估,有效保障平台建设实效。同时,严格奖惩制度,对评估效果不好的建设项目,从严控制或停止其下一年度的经费投入;对建设效益好的项目,在课题申报和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倾斜。

通过实验室建设项目的严格、科学管理,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教学保障条件,满足了学生求知识、求创新的愿望,发现和培养了个性化、创造性的人才,实现了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三、注重三个融合,实现知识能力素养全面发展

1.平台建设与创新教育相融合。各级实验平台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内实验教学中掌握扎实的基本实验技能、消化理解理论课中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应该注重分层次开放创新实验环境,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平台。

为了培养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能力与兴趣,我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设计了分层次开放实验室环境的方案,推出了以实践内容为主的系列课程。允许学生在课外利用该环境完成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同时设有专项资金支持学生的选题,鼓励学生自行结成课题组,以培养其协作与团队精神。建立健全以创新为本的实验教学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引导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开放式的创新实验,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掌握了很多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创新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调动了创新积极性。创新实践平台的开放为学生创新实验研究课题和学科竞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1年,我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际级奖项27人次、国家级奖项568人次、省级奖691人次。

2.平台建设与科研训练相融合。实践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为学生早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平台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密切联系,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促进科研资源、学科资源为本科教学服务。制订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使学生在直接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与导师共同探索创新;设立学生创新基金,提供科学研究工作机会,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能够进入课题组进行研究学习。

比如我校的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结合科研特点,把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结合起来,将其融入实验教学体系中,贯穿平台建设,促进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我校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以科研课题形式促进研究性学习,中心设立了国家、学校和机能中心三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课题研究基金,通过基金支持,鼓励更多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些科研成果的加入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提升了实验教学的水平,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

3.平台建设与工程实践相融合。实验教学的内容必须与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这是实验中心建设过程中应予以充分考虑的问题之一。

我校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按照“突出工程训练,体现培养特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第二课堂,通过学科点建立的矿物加工、直接还原和矿物材料等中试基地,让学生直接参加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前期研究工作和工程实践训练。另外,该中心以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为教学目标,在校内建设了5个工程试验基地,为学生的工程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小型试验、连续试验到扩大试验,学生熟悉了科研项目完成的全过程并提前参与了工程实际训练。通过这些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在企业的竞争力。这种工程实践的开展与推广,深受师生、企事业单位的青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 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2):1-5.

[2] 李文星,陈薇. 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构建与机制创新[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97-100.

生物工程学科评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提高素质;医学工作者;检验程序;正确评价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促使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社会医学等也不断发展,检验医学也不例外,发展呈现一系列如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的特点,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为人们提供提前预知、自我保健的诊断,为疾病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更为科学、更为准确的检测依据。因此,医学检验工作者的素质显得非常重要,也对医学检验工作者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如何提高医学检验工作者的医学检验素质呢?

一、学习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理论知识

基础医学、生物工程学、临床医学、生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管理学和社会医学等这些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要学好各门学科,做到融会贯通。如,生理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体功能的活动规律,包括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生殖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在了解正常人群生理免疫等指标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和分析病人的各项检验指标。

二、严格操作程序,尽量减少检验过程中的误差

对进行的每一项检测,都要切实掌握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操作中,严格按照步骤和程序进行检测。我们知道,仪器毕竟是仪器,通过其检测出来的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是我们可以把误差减少到最低,尽量让误差向零靠拢。有一些检测项目,如果耽误了时间就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例如,对血凝指标、血氨、血糖等的检测,检测时,要做到及时检测,不能由于时间因素而导致结果的不准确;再如,ELA实验、PCR实验,时间、温度和外部环境对其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检测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温度的调试、做好消毒,确保实验室的通风条件,这样才能更加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三、正确评估评价仪器设备,把好试剂关

当前实验室中,自动化检测、多样化的试剂都要求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从而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快、更科学的实验资料。要确保仪器设备随时都具有良好性能,要正确评估评价仪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设备,有问题的仪器设备要及时维修,减少由于仪器本身问题带来的不必要的误差。

生物工程学科评估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物工程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我国教育部在年初的《2013工作要点》中明确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在随后的多个文件中对实践教学相关的师资培训、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组织开展等进行了引导性的工作部署。实践教学是评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将大大有助于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生物工程专业作为工科专业,其实践性教学比例一直占总教学任务的关键部分,结合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如何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是本文的探讨重点。

一、实践教学含义和内容

传统的实践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对应概念被提出,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内容。随着教改步伐的推进,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也不断加深,认为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课堂内、课堂外校园内以及校园外社会中的实践教学。

结合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改革后的具体情况,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包括:1. 教学大纲明确了内容和范围的专业课程实验:强调对基本实验单元操作的技能式训练;2. 教学大纲中仅对学分和课时做出要求,具体内容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师科研计划灵活设置的专业实训:主要强调对研究性任务从立项到实施到成果总结的系统性的创新性主动性的培养;3. 教学计划之内,有统一组织和安排的课程工厂实习: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在实践教育基地中系统性了解理论知识转变为生产力的过程,加深专业兴趣和专业自信;4. 毕业设计环节:作为专业知识学习完毕之后的系统性的实践训练,使学生自行查阅文献确立方案,记录结果并组织为论文形式存档,综合了创新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

二、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开展形式与管理模式

总结多年来实践教学存在问题无外乎以下几点:1.实践教学比例偏低,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或陈旧;2.经费少,限制教学效果;3.校外实习基地不稳定,企业对学生展示的内容少,达不到培训效果;4.整体计划性差,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不够;5.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本身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针对以上几点,我校生物工程学院在实际的教改活动中从经费投入、师资培养、实习基地建设、教学大纲修改等多方面全方位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具体的开展形式有:

1.增加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单独加设三年级专业课学习开始以后的专业实训课程:考虑到大学教育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从专业课程教学开始后的大三上学期逐步开始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科研能力,一方面加深对专业课理论知识的认识,一方面采用从立项到成果展示的完整的科研工作形式,提升综合科研能力,增加对专业的信心和兴趣。此阶段主要采用小组式教学,由有科研课题的老师确定课题,供学生凭兴趣选择,使每位同学都能根据自身兴趣确实参加到科研活动中去,由于大三学生的专业素养有限,因此本阶段的教师说教任务较重,许多实验细节需亲自演示,这对加深学生印象很有好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团队合作力。

2.设立专项经费,提高实践教学硬件水平:这一部分经费除了供给各位带专业实训的老师支出必要的实验耗材外,还对全院的仪器设备进行了有计划有目标的补充更新,大大改善了以往只能够进行演示实验以及新实验难开展的状况。

3.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由学院提议,学校批准,有计划地选拔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认知,参与企业合作项目。并对相关人员的教学科研任务做出权衡,使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企业合作项目之中,既令年轻教师得到培训,也为企业带来收益,稳固校外实习基地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也使青年教师在工厂实习环节的带队水平有大幅度提升。

4.增加并逐步完善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考核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系统:教师考核除先期的资格认证外,还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反馈评价和成果质量做出综合判断,对学生的学习:引入学分制考评从制度上保障学生实践认知的个性化发展;采用研讨会的方式组织专业实训和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的教学,既有助于学生参与和表现,也有助于教师的针对性教学;考核从平时表现、论文、幻灯制作与表达等多种形式,综合评价学习效果。

近年来,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科研能力有明显提高,部分本科生能够独立发表研究性论文,整体论文质量有大幅度提升,这也说明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显著。

三、辅助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其他建议

结合教改实践,对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些其他建议有:1.加强数字化教学进程:除幻灯展示外,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视频是更为形象化的方法;2.校方投资入股企业:对于企业,经济利益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校方有目的地对企业进行投资控股,也有助于增加学校收益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四、结语

实践教学对工科专业来说直接决定了其所培养人才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完善将一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吸收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将把实践教学提升至新的高度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竞学,朱红,李庆丰.“实践教学一条线”改革模式初探. 中国高教研究,2003(5):73-74.

生物工程学科评估范文第5篇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2]。对学生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阶段,可以培养和锻炼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技文献查阅与科技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学校而言,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也是检验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生物技术是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人口与健康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3]。为了适应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高等院校学科调整时增设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3,4]。目前,高等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已成为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它是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5,6]。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做好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整体上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师生比例偏低,指导老师无法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高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2)选题盲目,课题研究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有的还脱离生产实际;(3)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差,学生缺乏科技论文写作训练,论文写作格式与文献引用缺乏规范;(4)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们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表现是良莠不齐的,但最终毕业时获得的文凭却并无二致且本科毕业率几乎一直都是100%,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如何改革并完善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者讨论的热点之一。从2010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依托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教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实践环节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本文以ε-聚赖氨酸高效生物合成和产业化实施项目为例,就相关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二、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形成合理的科研团队。目前,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导师制。然而,导师制是一种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面对面的、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7]。这种形式的制度是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生师比持续升高,办学资源日益紧张,高成本原始形态的导师制已难以为继,它对师生比例的要求无疑增加了导师的教学负担。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选题后就进入到导师的课题组中,与研究生统一学习和交流,建立一个由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1∶5∶3)构成的梯度研究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导师对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对项目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分解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独立且相关联的子课题。然后,本科生自主选择一个具体子课题进行研究。团队中研究生协助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实验技能、实验设备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这样,以科研课题为基础,通过科研团队各成员的分工和合作,一方面减轻导师的工作量,使导师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了以往导师对指导内容不明确,对“如何导”、“导什么”等缺乏清晰的认识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一个导师和一个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转变成本科生与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进行高度个人的接触和交流,有效地缩短了本科生的适应期,极大地提高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显著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若选题过于陈旧或是假题目,研究内容与实际的研究和生产严重脱节,则论文的价值低或意义不大。学生仅为了学分和毕业而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做到真题真做,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还能极大地激发其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导师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他们参与到本专业某领域前沿的相关研究,实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比如,针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ε-聚赖氨酸高效提取关键技术与集成化研究”这一课题,要求学生尝试各种先进分离提取方法,发现和比较这些提取方法之间的优劣性和互补性,最终提出一种可行的分离提取工艺路线,并进行实验验证和评价。此外,由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有两种形式,即试验性题目和设计性题目,为了能够兼顾学生的特长以及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分流,充分发挥其特长,激发学习兴趣,保持个性。尽可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巧妙地加以引导利用,帮助学生实现“参与—成功—参与”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持续保持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在ε-聚赖氨酸分离提取新工艺开发的课题中,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感兴趣和认可的分离提取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充分实验和评估后,将其整合到原有分离提取技术路线中,并考察该提取方法的加入对最终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如果试验结果是积极的,则尝试让学生对新技术路线进行工厂工程设计,为实现新工艺或新技术规模化和工业化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3.开设学术报告会议。科研成果汇报和科研论文的撰写是展示科研工作者成绩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工作总结,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是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然而,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之前,本科教学中没有开设关于科研成果汇报、论文写作等课程,学生缺乏一定的科研基础知识和实践机会。因此,学生在总结科研成果,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学术道德观念淡薄,论文有明显的拼凑,更有甚者直接从网上抄袭;(2)缺乏专业化和学术化语言描述实验方法和结果,措辞不严谨、论文层次不分明,图表说明不合理;(3)论文格式不规范,特别是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图表等。这些问题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教学实践中,导师要求本科生也参与到课题组的各种科研活动,包括读书报告会、月底课题组汇报、中期汇报和专题讨论等各种学术报告会议。在读书报告会中,要求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1~2篇与课题研究相关且是近期发表的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PPT的形式解释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对自身课题的启发,并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和导师一起讨论分析。在课题月底工作汇报、学期汇报的会议上,要求学生以PPT形式对一个月或一学期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导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并依据实验结果安排下一步工作计划。此外,课题组不定期组织专题报告,由导师或高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对某一专题进行学术报告,报告选题有“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生物工程学科常用科研软件的使用”,“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的心得体会”等等。通过这些学术报告会议,使得本科生在文献阅读能力,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和提高。

4.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从选题、实施到论文定稿,历经约8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合理评价,建立奖惩制度,可以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和信任感,对学生职业道德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中分为指导教师评审、评阅老师评审和答辩评审三个环节。由于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学生与导师(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导师对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创新性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指导教师评审成绩往往占总成绩的60%以上。课题组在严格执行校教务处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评价的方法[8],构建一套合理、科学和客观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定量地分析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的表现,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