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文化旅游

经济文化旅游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文化旅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文化旅游

经济文化旅游范文第1篇

一、正确认识文化旅游产业,理清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旅游事业的关系,提高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文化旅游是文化与现实旅游资源的大融合,核心内涵是向社会(即旅游者)提供这些旅游资源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与人文精神。文化又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的生命源泉和内在动力,旅游是文化外在经济价值的体现,是文化表现形式的一个载体。因而,文化旅游特别强调“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并强调文化旅游的“文化”是一种生活形态,“产业”是一种生产销售模式,两者的连接点就是“创意”。因此,文化旅游可以理解为“生活文化的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是一项阳光绿色产业。文化旅游事业是相对的具有公益性的,其职能管理部门对文化旅游产业具有指导和引导其发展的重要作用。文化旅游产业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业,是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其外延涉及到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众多领域,在生产过程中,它是通过智力开发而获得的,既是产品的创作者,也是产品的使用者和传播者。其目的就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和提高人们的旅游活动质量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是经济发展领域兴起的能够加快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人民增收致富的新兴行业,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直接带动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化社会群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在新世纪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是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带动第二、三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火车头”。

二、黔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黔东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状况铜仁地区享有“黔东门户”之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一个地理条件优越,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极大的近海内陆山区。东与湖南省怀化接壤,西与贵州省遵义相邻,南与黔东南州交界,北与重庆涪陵、黔江地区毗邻,辖八县一市一特区,全区人口370万人。从旅游气候资源看,铜仁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常年旅游观光。境内有被称为“地球绿宝石”、“武陵源之源”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有集观赏和科研于一体的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美丽如画的十里锦江和雄奇峻秀的乌江山峡百里画廊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光,还有梵山印水翰墨香的书法之乡-印江,萧笛之乡-玉屏,温泉之都-石阡,肉莲花之乡-沿河,傩戏之乡-德江等等处处都弥漫着厚重的文化、惹人的人文景观。从文化资源看,铜仁地区以中部武陵山主峰梵净山为东西两部分水岭,梵净山以东为沅江水系,形成东五县:即万山、玉屏、铜仁、江口、松桃,属湘楚文化;以西为乌江水系,形成西五县:即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属巴蜀文化。两大水系形成铜仁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两大文化在铜仁地区相互交融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绚丽多彩的艺术文化,组成了黔东丰富的人文风情旅游资源。同时,铜仁是革命传播的胜地,各族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34年6月同志率领红三军(红二军团)进入黔东,创建黔东苏区,成立了以沿河土地湾为核心的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沿河、德江、印江、松桃等县建立了县、区革命委员会,全区约l万人参加了。铜仁梵净山自古还是佛教文化传播的圣地,明代万历年间为十三布政朝拜之地,古碑称梵净山为“天下众名岳之宗”,是“古佛道场”、“极乐天宫”,与五台山的“文殊道场”、峨眉山的“普贤道场”、九华山的“地藏道场”、普陀山的“观音道场”齐名天下;梵净山的许多景点如太子石、万卷书等都与佛的传说相连,处处显现佛教文化的气息,“拜谒梵净山,回报吉祥平安”如今已成为广大游客的美好心愿。铜仁这片神奇的山,秀美的水,多彩的文化,孕育了铜仁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了一山(梵净山)两江(乌江、锦江)四文化(生态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成为海内外宾朋、各界仁人志士文化旅游观光考察、休闲度假的乐园。

(二)当前黔东文化旅游产业的做法及成效黔东文化旅游产业是2006年提出的,在宣传部组建了临时办公机构,成立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同年省委宣传部正式设置文化产业改革办公室作为办公机构。通过多方积极争取,2007年上半年铜仁地委宣传部正式设置办公机构,同年下半年各县宣传部正式设置办公机构,指导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两年来的发展,黔东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其做法及成效是: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健全和完善了组织机构。随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兴起。2006年,成立了铜仁地区文化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地委副书记龙德文任组长,时任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田建高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宣传部。抽调精兵强将办公,同时也要求各县、市、特区成立相应的机构,这样搭起了铜仁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架子。200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全区地、县宣传部先后正式设置了文产办,标志着黔东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式有了行业指导机构,对加快黔东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建立项目库,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2006年,编制了铜仁地区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库,制成册子和项目建议书,积极向上争取和参加全国性的招商引资推介活动。2006年、2007年全区向贵州省委、省政府争取文化旅游产业项目17个,争取资金212万元,是全省项目争取最多、资金最多的地区。2006年、2007年先后组织全区参加了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深圳)文博会,共招商引进31个合同项目,引资32.8846亿元,是贵州省文化旅游招商项目和引资最多的地区,为黔东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机。三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为文化旅游发展营造氛围。两年来,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声势,一方面是走出去宣传推介,先后赴北京、广东等地开展文化旅游招商引资推介活动;一方面加大内宣力度,印制了文化旅游项目推介书,在贵州日报、西部开发报进行了专版、专刊宣传推介,在铁路、民航、公路、机场等公众显目位置制作大型户外宣传广告画,同时,也引领了一大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企业的兴起。全区各地也纷纷制作宣传民族风情特色的光碟。这既是一种文化旅游的宣传推介,也是文化旅游的一种产品推介,加深了人们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

三、黔东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劣势比较

(一)发展黔东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一是黔东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全区有众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有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傩文化,佛教文化,有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乌江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地域文化。二是黔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清晰,迎合国家、省里的政策,能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当前,黔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以服务全区经济建设为中心,借助打造一山两江四文化的目标,推动全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两年来,无论是向上争取的项目,还是招商引资项目都得到了很好实施,让上级各部门放心,让领导放心,坚定了上级把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放在铜仁地区实施的信心,这样能够争取更多的项目政策支持。三是地委、行署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地委、行署领导高度重视,体现在全区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上,时任行署专员谌贻琴作了重要讲话,下发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每次外出招商引资推介活动,都有文化旅游产业招商项目,每次参加中国(深圳)文博会,地委、行署等领导都要亲自率团参加推介活动。

(二)黔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劣势从主观上看,一是思想重视不够,基层党政推动力度不大。从全区来看,基本上是县一级靠地委、行署推着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很高,认识不很到位。二是文化旅游产业协调指导部门创新意识不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缺乏专业上的指导,使其自由盲目发展,随意性发展较大。三是基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晰,措施不足,束手无策。从客观上看,一是文化旅游产业是新兴事物,发展有一个渐进过程,有一个被大众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导致其发展缓慢。二是黔东地区文化旅游专业人才欠缺,严重制约其产业的发展。三是黔东经济发展滞后,财力不足,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经营投入严重不足,缺乏资金。

四、黔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

(一)强化领导,充分发挥党政部门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指挥棒”和“金箍棒”作用任何一项工作,领导的决策、领导的观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领导没有把一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视其可有可无,谁还去抓这项工作,可以说领导决定工作的一切。文化旅游产业在贫困地区是一项新诞生的朝阳产业,若没有领导重视,不强势推动和引导这项产业,其必将夭折。因而,全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只有将文化旅游产业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也才能实现地委、行署提出的打造以梵净山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达到“旅游活区”,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建立以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政府主要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组织、宣传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文化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将其办公室升格为相应的级别机构;每年各级将文化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要占一定的比例,看是否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并将其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整融资金,加大投入,为扶持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坚强后盾资金是一项产业发展尤其是起步阶段的“食粮”,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当前,国家和各省、市都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作为黔东地区,是一座座文化旅游资源的“富矿”,如舍不得经费投入挖掘,那“富矿”只能深埋大山不能为我所用,那真可谓就“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是要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每年所需的资金,按人均多少纳入财政预算,扶持五至十年。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到与财政扶持无碍发展之时,那就说明已经是从当初“吃奶”到可以“断奶”的时候了,具有生存发展能力了,这个时候,可逐年减少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湖南张家界就是如此。二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争取更大的投入扶持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实施。不管是扶持项目资金,还是信贷项目资金都要争取,就像小平同志所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要“见钱就收”,只要有利于产业项目发展。三是开辟多种渠道和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要建立常年招商的“绿色通道”,将大招商小招商相结合,除了每年有策划的走出去招商引资外,可以和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发达地区尤其是周边地区建立联系,一旦当地举办什么招商引资活动,则可派三五个人参加策划,人不在多,关键是人尽其才。四是引导民间资金和人才融入文化旅游发展中来,真正逐步达到产业的市场化作用。其实,民间有很多资金找不到投资,民间有很多人才,由于缺乏引导找不到项目,这就需要引导。引导这些人才将这些资金投入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在这方面黔东地区发挥了“开门红”作用。2006年、2007年引导铜仁锦江房地产开发公司投入资金开发了推介黔东民族风情的歌碟《情姐下河洗衣裳》文化旅游商品,参与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歌唱大赛系列活动。

(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外宣网络,为产业发展营造健康向上的浓厚氛围一方面加大外宣力度。一是搞好网络外宣。网络是信息时代条件下出现的最重要的宣传载体。可以将黔东文化旅游资源整理浓缩到网络,建立“黔东文化旅游”网站,形成一个拳头出击宣传,各县的内容都可以加入;同时,也可以形成立体式多层次式的网络宣传,各县可以在自办网站上同时加挂内容宣传。二是搞好“联姻”外宣。在文化旅游产业发达地区尤其是周边地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日常相互宣传推介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中在当地电视台等媒体进行重点宣传推介。三是搞好“联合”外宣。争取省委、省委宣传部、省电视台支持,每年开辟几期“放眼黔东文化旅游”,同时在各地州市进行联合宣传。这样让外来游客来到其他地州市旅游后都有一种欲望,都想到神秘黔东大地走一走,看一看,这样游客增加了,也就存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拉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内宣力度。内宣是外宣的动力,是外宣的“助推器”。一是搞好媒体宣传。在区内各级报刊、电台、广播、网络等区内媒体开辟专题栏目,大力宣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领导言论、产业发展动态等方面内容。让全区人民形成共识,让文化旅游产业是做什么、干什么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搞好节庆宣传。办好系列梵净山、乌江山峡文化旅游节庆推介活动,实行活动搭台,文化唱戏,产业推介,项目招商,借助节庆活动中的区内外媒体大力宣传推介文化旅游资源、产业项目,大力营造氛围,造声势。三是搞好户外宣传。全区要形成强势的户外宣传氛围,由地区统筹策划,将各县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整合,要宣传形成互动,形成联合,在全区景区、公路、铁路、民航、城市等公众显目地方制作反映全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公益广告作为重点,当然各县也可作独立宣传,这样点、线、面结合宣传,外来游客不管走到哪个县、哪个景点、景区,看到其它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后,就有一种冲动,想再到其它景区旅游,领略地方民族风情,品尝民族风味,享尽民族特色文化。

(四)抓好规划,完善产业项目库,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品牌要对全区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盘点,制定长期、中期、短期发展规划。一是规划要有可操作性,每年做些什么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全区循环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线路。二是提升文化旅游的产业化水平。要逐年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库进行完善,每年一个县打造1至2个精品文化旅游商品,如沿河的树皮堆画、滕器;印江的伞、思南的斗笠、玉屏的箫笛、沿河和德江的傩面具等品牌。三是精心打造一台文化旅游精品演出节目,如打造一台《梵净魂》,各地也可以打造几个地域特色文化的精品节目作为景区旅游的文化亮点。四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集团化进程。可把全区文化旅游整合成几个集团,走企业化市场化道路,实现以文化旅游养文化旅游。如将全区文化旅游景区以集团化联合在一起,进行商业运作,作强文化旅游品牌,这样加快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五是把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纳入产业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补充新鲜血液,为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提供智力支持。

(五)制定好产业项目,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确保发挥产业效益作用项目的争取来之不易,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下一个项目成功争取的重要保证。因而凡是争取来的项目都必须要不折不扣地实施好,这样赢得上级各部门、领导的信任,让更多的项目落户黔东。2007年铜仁地区之所以有许多大项目落户铜仁,以前的项目实施得好,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经济文化旅游范文第2篇

演唱曲目与动作技巧的失传。柳位高跷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受时局的影响被迫停止演出,1979年在焦雨普、陈荣德等人的努力下,高跷队重新恢复活动。因此,期间有很多唱曲、演出动作等消逝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活动经费紧缺。柳位高跷队为民间业余文艺团体,没有经济来源。可是在当代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中,高跷队的开支越来越大,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这直接导致服装、道具等无法添置。除了少有的商业演出,几乎没有经济来源,队员津贴无法发放。没有系统的传承方法和专业化、全职化的演员。一方面,柳位高跷传承至今,大多是师傅教徒弟,并无系统的传授课程。另一方面,青年人大多在外地务工,传承人数量在急剧减少,高跷艺术的传承出现危机。高跷演出队出现这些现状归根结底也是由于当地经济水平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二、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经济文化区

(一)地域优势1.交通便利。柳位高跷流传于河南省卫辉市庞寨乡东柳位村及其周边地区。这里南临黄河,北依太行,自然条件优越,处于交通要塞,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誉。东柳位村位于卫辉市的东端,地处卫辉、浚县、延津三县交界。东与浚县的新镇接壤,南依黄河故道白天鹅自然保护区,北邻长虹渠横贯东西。新濮公路临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2.景点集聚。东柳位村附近旅游资源丰富,包含众多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自然风光有:华北平原最大的一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河故道白天鹅保护区;如诗如画的高原村落柳树岭景区等。

(二)政府支持柳位高跷已经于2010年列入新乡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卫辉市委、市政府和庞寨乡党委、政府及当地群众对柳位高跷的利用和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由宣传部、文化局、广电局、群艺馆等有关部门组织的文艺汇演,正在逐步扩大柳位高跷的影响力。

(三)劳动力优势河南是农业大省,劳动力人口较多。东柳位村的经济来源也以农业和务工收入为主,适龄劳动力充足。结合中原地区的发展态势,劳动力成本较低,这对于建设旅游经济文化区提供了很好的人力支持。此外,经济文化区的建设可以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增加当地人的经济收入,将劳动力留在“家门口”对于柳位高跷的传承同样有益处。

(四)蓝图构想旅游经济文化区将以民间庙会为中心,以农家乐和旅游景点为依托,向周边地区辐射。依据游客来访数量合理安排演出及各类活动。民间庙会将采用中国民间最原始的方式,以柳位高跷、旱船、竹马、扇子舞、打花棍、手工艺品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艺术为主要的演出活动。如若仅以庙会作为旅游品牌的话,那它对游客的吸引力是远远不够的。东柳位村以农业为主,有利于发展农家乐,可以建设成集种植、采摘、烹饪、住宿、观光为一体的农家庄园。在农家庄园开设高跷等民间艺术的体验活动,为游客打造适合的道具,并由专人指导,让游客可以体验踩高跷的乐趣;开设手工课堂,以简单的方式教授游客制作剪纸、布贴画、虎头鞋等民间手工艺品。卫辉市紧依太行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位置相聚且近,每个景区只需一天即可游玩。因此以民间艺术为中心,以农家乐为承载点,以自然景观为依托,打造旅游经济文化区将会对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经济文化旅游范文第3篇

本文分析了旅游文化观研究的内容、内涵、结构和实际意义,通过对旅游文化观(包括主体观、环境观、时间观、区域观、效应观、实践观)的具体阐述,认识旅游文化观的发展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

旅游文化;经济环境;服务

一、国内外旅游文化观研究的概况、范畴和实际意义

1、概况和范畴1978年由美国人类学家丹尼森•纳什提出”旅游文化”概念。20世纪70年代国外旅游文化观研究集中在旅游经济、旅游社会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三大领域,其特点多以旅游者为中心,以跨文化交际为媒介。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旅游文化观研究也步入正轨,虽各自观点不同,但有其共同的特点,并达成共识,即旅游文化应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范畴,由主体、客体、介体三方面构成,反映其新奇性、地域性、综合性。旅游文化观研究从90年代起不断走向成熟,内容上不断丰富,层次上有新的提高,着重旅游文化效应、实践应用及对经济影响的探讨。旅游文化观研究的内容一般取决于研究对象(见图1)。

2、实际意义旅游文化观研究有益于文化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业的灵魂,能增加旅游景观的吸引力,激发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深入体验体验心理与体验行为,以提升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对从业者来说通过主打旅游文化品牌,提升旅游文化服务,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并带动其他行业,例如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的发展。[1]通过旅游文化活动,促进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形成,加强了各地区、国内、国际上的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旅游文化观的内涵和结构

旅游文化观是传统文化和旅游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观念,其内涵包括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企业文化和景观文化等观念,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观念。物质层面包括产品、景观、建筑、工具、饮食、服饰等,精神层面是指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旅游文化观结构由图2可见。图表中有些还可进一步具体化为旅游文化行为,例如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服务方式等。旅游文化产品包含的内容更丰富,例如照片、音像、诗词、景观艺术、宣传品、传说等。旅游文化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使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有文化的相互融合、交流和漂移,使个体性和大众性相结合。

三、旅游文化观的具体展现

1、主体观主体观包括下列因素:一是旅游者对旅游文化的创造,包括旅游体验文化、审美、求知、交往、情感等。二是旅游文化的主体地位在于满足其文化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必须更新旅游观念,把优秀的旅游文化融入其中,充分认识到文化性是旅游的第一属性。三是旅游者的旅游文化创造行为是在旅游体验过程中,特别是在消费中产生和完成。通过企业的旅游文化创新,树立形象、开拓客源、吸引旅游者。并通过政府的积极介入,调节旅游需求、控制游客流量、规范旅游活动。规范旅游活动要通过规章、制度、法规、条例的制定来实现。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也需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例如在市场准入、财税调节、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扶持。(图5)

2、环境观环境观包括下列因素:一是自然环境。优美的环境是旅游活动的魅力所在,优质的服务也需要建立在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之上,自然环境也影响景观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并通过宣传加以升华,才能突出地方特色。二是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风气造就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旅游体验文化,例如中国人属于稳健型的而欧美人则是进取、冒险型的,因而体验也各不相同。社会的变迁、发展也对旅游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三是经济环境。分为软环境及硬环境,软环境指当地的人文状况及社会管理,包括政治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硬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教育和科技力量等。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综合性发展,使旅游服务文化不断的多样化,为旅游体验提供多姿多彩的体验形式,丰富了旅游体验文化内容。并随着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使人们更关注旅游质量,强调个性化的旅游。四是文化环境。一种文化显示一个地区的特征。文化环境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使旅游者形成不同的旅游体验。在高素质服务者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下,使旅游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五是政治环境。政治的稳定、政策的保障和导向作用(例如假日制度的实施、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等)为增加闲暇时间,刺激旅游需求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1]

3、时间观按时间顺序来看,旅游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8世纪中之前为古代旅游文化,二次大战之前为近代旅游文化,之后为现代旅游文化。各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古代以求知、求学、求仕、宗教旅行为主,近代主要以观光、度假、探险、考察为主,现代旅游文化以旅游学习、传播科技、文化交流、发展经济为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1]

4、效应观效应观包括下列因素:一是经济及社会效应。旅游文化打破了目的地社会的封闭,使居民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发展、进步和文化的繁荣。二是环境效应。对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利用要坚持严格保护与科学利用相结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2]旅游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了人的文化素养,使人在旅游中自觉的保护环境。因此,应大力提倡生态旅游,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实现经济效应和生态环境的“双赢”。三是空间效应。旅游文化以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加以区分,按文化特征可分为不同的旅游文化区,按旅游资源、产品、设施的集中程度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旅游城市,旅游文化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以提高城市的差异性。同时可推出核心旅游产品,扩展旅游景区,以实现文化的交融、扩散和传播。

5、实践观无论是主体观、环境观、时间观、区域观、效应观,都是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分析。以物质为基础,以精神为依托,均需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一是景区规划和开发。先解决主题定位,正确定位景区旅游主题。在人文景观开发中,一般从三方面着手,其一采用修复方法,以尊重历史,同时创造历史。其二引入外来文化以丰富人文景观。其三利用神话故事、传说的结合物化成具体的景点。二是景区特色文化建设及内涵的提升。通过景区、景点的组合,以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三是提升酒店文化服务。提倡服务创新,将常规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的特殊需求。四是创新旅行社企业文化。主要是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树立服务诚信的经营理念,创品牌效应。五是重视旅游纪念品设计。要打造纪念品的知名品牌,纪念品要有文化内涵、求新、求异,注重地方性、民族性、实用性、艺术性、收藏性等。

四、旅游文化观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文化是一种宏观的、综合性的、开放型的文化。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世界上许多旅游发达的国家都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旨在将文化、旅游培育成国家的战略产业。通过培育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扩大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国际交流和合作,走开放合作的道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有质的飞跃,提供了现代经济发展契机,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带动建筑、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拉动内部需求与扩大旅游产品的生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繁荣和科学文化发展。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拓宽了旅游市场,提升经济效益。[3]旅游服务是经济行为,更是文化行为,旅游者需要的产品主要是文化性的产品,对企业要大打旅游文化牌,使经济效益提升。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要培养文化素质高的人才。要创造符合时代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中国旅游文化。[4]

总之,要不断探索旅游文化发展的新途径、新方式、新形态,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p18-20,90-92,107-108.

[2]卜伟.浅谈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商贸,2010,(04):124-125.

[3]刘云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J].今日海南,2010,(04):6-8.

经济文化旅游范文第4篇

本文主要介绍了茶文化旅游的相关概念,并进一步解析了茶业经济与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关系,在文章的最后,笔者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开发茶文化旅游,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茶业经济

1茶文化旅游概念

茶文化旅游是将茶叶的生态环境、生产情况、自然环境、茶文化等资源与旅游活动进行有机整合的一种旅游方式。茶叶生产区景色大多秀美幽静,茶区的多样性景观为茶文化旅游提供了特定的背景,以茶为主要载体,宣传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展示民俗特色,对茶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涵盖体验、娱乐、购物、度假以及观光等多种旅游功能,是时下较为流行的旅游产品。茶文化和旅游活动之间存在许多链接关系,这也是茶文化实现旅游效应的重要原因。茶叶作为种植物,它有着强大的自然性,它的生长环境可以整合成风景秀美的景区。在我国,茶叶的分布大多在南方的丘陵上,这些地方普遍存在气候湿润、植被富饶、环境清新的特点,不仅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也具有修身养性的能效。我国的茶树品种多种多样,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茶花颜色有的白如皓月,有的粉如桃色,为茶园的园林建设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基础,许多著名茶叶的产茶地区都被开发为景区,供人们参观,例如杭州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产区等。这些景区不仅风景秀美,同时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具有多样的文化遗产,这也是为什么它们渐渐成为旅游者的青睐之地的原因。在我国,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茶叶相辅相成的文化也是层出不穷,例如关于采茶的歌舞以及饮茶的习俗等等,茶礼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获得的精神财富。从旅游者的心理角度来说,来到别人居住的地方旅行,通常都希望获得精神枷锁的冲破,赢得心灵之外的超越。茶文化旅游旨在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通过让游客感受茶文化的内涵来获得一种崭新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特性,让旅行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在旅游中穿插茶文化体验可以有效地让旅客获得精神满足。在我国,各地均有多彩的茶文化,造型各异的茶具、脍炙人口的茶诗以及精美绝伦的茶文化壁画都有着强烈的审美特性,茶这种普通的植物被后世的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品格和意蕴,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宁静、和谐的性格。从某种角度上说,历史遗迹反应的也是古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性情,游人去体会这种文化同样也可以获得精神的陶冶。因此,茶文化可以和旅游活动有效地融合,这也为实现茶文化旅游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茶业经济与茶文化旅游的关系研究

2.1茶文化旅游提升茶业经济的附加值

茶文化旅游是依托于茶叶生产活动而进行的旅游项目,主要以茶业经济的资源为依托,对茶叶的产品、田园风光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在传统的茶叶生产模式基础之上,建立起茶叶文化的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与互动。茶文化旅游在满足游客一般旅游需求的同时,还让旅游者有机会亲自去参与茶叶的采摘和加工,获得参与和互动的乐趣,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茶文化旅游将茶叶的生产加工经营、购物、餐饮、娱乐都有机串联起来,带动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消费,为茶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就是在茶生产销售以外,额外获得的利润。例如桂林茶园在1999年被开发之后,成为桂林的特色旅游产品,截止2014年,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桂林茶园的附加值增长。又如信阳,先后研制培育了信阳红与信阳观音,并举办了信阳茶文化节,极大提升了信阳茶文化游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客源结构不断扩大到周边城市。目前信阳市日益显著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对省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已越来越强,信阳也成为北方重要的茶文化旅游休闲生态城市,是全国唯一连续七年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

2.2茶文化旅游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茶文化旅游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充分地了解到了茶的生产、制作等过程,同时还进一步了解了茶的历史与价值。游客亲自参与到茶叶的摘采过程,亲手去制作和品尝一杯属于自己的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茶叶的魅力,在观赏和制作茶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形成对茶的喜爱心理。不仅如此,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想所需,来购买自己钟爱的产品,作为礼品馈赠给亲友。客观上茶园的文化特色也促进了游客对茶的消费,茶的生产方也可以根据游客的需要来调整产品结构,更加适合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茶业经济的发展。

2.3茶文化旅游促进茶产品质量的提升

茶文化旅游日益繁荣的今天,茶叶也逐渐成为人们旅游时购买的产品,购买者不仅希望茶产品包装上档次,更希望买到的是质量优良的产品。因此,对茶产品的包装档次和内在质量提升,都需要花费一番功夫。在茶文化旅游中展现出来的茶产品,也只有通过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质量,在生产中满足游客的需求,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满足游客的需求中不断进步,促进茶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提升茶叶经济效益与价值。据了解,桂林茶园中所种植的茶树品种质量较高,每年培育的茶苗达6000万株,促进了整个广西茶叶种植业的发展。再如普洱茶中的王者老班章,其产地老班章村是深山中一个贫穷的哈尼族寨子,当时村民甚至要到别的村庄讨饭,2000年以后,老班章茶独特品质渐为人们喜爱,价值渐显,现如今,该村127户茶农户均年收入已过百万,成为中国最富裕的村庄之一。除此之外,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天福茶博物院等,多年来海内外参观人数已超过百万,成为中国茶文化基地。

2.4推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旅游为人们充分地展示什么叫中国的茶文化,向人们普及了中国的茶文化知识,提倡饮茶,提倡养生,这也是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国人一直提倡的生活必需品,文人所推崇的“琴棋书画诗酒茶”中,都包含了茶,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有着文明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是友谊的纽带。茶园开放之后,人们可以通过了解茶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在国内,甚至也能促进与他国的文化交流,从而带动科技、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

3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界与旅游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茶文化旅游目前在我国的发展还属于初级阶段,存在着旅游形象不鲜明、宣传力度薄弱等缺点。同时,在茶文化旅游的项目开发上,也存在着形式单一、方式重复、参与度较少等问题。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如何能利用茶文化旅游进一步带动茶业经济?在这里笔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3.1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科研部门的支持茶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中华文化,它的弘扬不能单单地靠一个人、一个企业来完成,需要更多专业人士、权威机构的支持,才能获取更广阔的发扬空间。茶文化与茶科技、茶经济的发展有协同作用,所以在这方面,笔者希望与茶叶经济相关的政府机构能够给予大力地支持,出台系列政策来辅助茶文化的弘扬。与此同时,相关的科学研究部门,也应对此充分重视,进一步挖掘现有资源和成果,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促进茶文化与茶经济的协同发展。

3.2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

茶文化旅游是建立在茶文化的特点和旅游行业的相关规律之上的,需要对茶产业进行有机的结合。要思考如何能发挥茶文化的特点,同时又能够满足旅游行业的相关要求,对此进行形式上的丰富,不断拓展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多样性。茶园管理者要充分地考虑对茶园观光的需求,例如游客对茶文化与制茶活动的体验,茶文化和制茶体验也需要有专门的场地来作为载体,通过修缮保护茶叶作坊、建设茶文化展示区等等,确保游人享有完整的茶园体验。

3.3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进一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实行文化旅游和科教相结合的战略,为青少年建立中国茶文化教育基地,进一步向中、小学进行宣传,在台湾销量第一的儿童科普读物《小牛顿》中专门有讲解“茶的一生”,图文并茂,生动的介绍了茶叶的种类、加工制作流程及饮茶的益处让这些祖国的花朵能够进一步去了解茶业的发展过程,加深国人对茶文化的领悟,进一步培养出国人懂茶、爱茶和喝茶的良好习惯。

3.4加强对茶园的观光设计

一个观光旅游的项目,它最本质、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茶园的观光设计,要体现出服务特色,让游客在园区中能够充分地体验到观光茶园的特点和风貌,这也是茶园观光设计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茶园具有多种功能,不仅有着生产功能、观光功能,同时也具备科研示范功能、科普功能,其风景建筑形态的设计与游人的活动息息相关。要体现出茶园的观光作用,首先要保证园区各个基础设施的安排与人的需要相契合,只有拥有完整的基础设施,才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游客的餐饮、接待、咨询、住宿、休闲娱乐和医疗保健服务需要得到妥善的安排。因此,它要包含游客接待、具有服务性质的建筑、停车场、卫生间等等。在对这些内容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园区游人的容量、基础设施设置的空间、设施使用的频率以及与茶园相关景点位置的安排,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服务,这都需要茶园管理者统一规划。在茶园的观光设计中,除了要有能够满足休闲观光等基本需求的基础设施外,还要能满足游人的个性体验需求,建立属于茶园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更有助于游客对茶园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4结语

茶文化旅游涵盖了茶叶栽培技术、茶叶制作技术、茶园建设等诸多内容。茶文化旅游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是无以计数的茶业同人共同努力的结晶。同时也为茶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巨大的附加值。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协同作用,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作者:薛奕妹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邓薇.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J].价值工程,2015,28:179-180.

[2]冷毅.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元素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6:56-57.

经济文化旅游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成都旅游.

前言.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五千年的文化积累相融构成了中国旅游资源的独特性。热爱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一直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旅游开发过于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眼前的经济效益。旅游文化的潜在价值或没有发掘或是低层次利用,甚至有的是被破坏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强调“旅游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强调要提高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文化素质,以利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今后全球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诸多领域的发展都有指导意义。近年来人们开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旅游可持续发展》指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与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地各具特色,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关系。

过去人们对旅游的研究一直侧重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然而最近,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强调“旅游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强调要提高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强调对于文化涵义的理解和文化旅游的开发,以利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旅游需求的发展,其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核心是使旅游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融为一体。很显然旅游可持续发展包含了旅游与自然、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强调较多的是自然生态的持续性,而对文化的持续性是否该明确纳入生态旅游,以及如何实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很模糊。

(二)文化旅游的涵义.

旅游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新兴产业。人们从事旅游活动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或休闲度假,或游历观光,或发古思幽,或审美求知,或探索人类文明的奥秘,或寻求人生的新鲜体验,凡此种种,无不与文化相连。自然风光有文化,民风民俗是文化,古史幽情深蕴文化特质,时代风采更是充满人文精神。旅游的本质就是文化探寻、文化消费和文化享受。现代社会,没有文化追求的旅游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也是难以发展的。

文化旅游可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文化旅游是相对于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1]。

(三)文化旅游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1)增强旅游吸引力,宏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景点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站在旅游经营者的角度而言,文化旅游是一种产品设计的战略思路,只要旅游经营者在策划旅游产品时考虑到为该产品增添文化色彩,例如,在设计观光旅游产品时,注重对景点历史文化背景的解释。“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突出旅游吸引物———文化气息的创意可以融入到各种形式的旅游产品中去,并且可以增加旅游景点的内在魅力。2)节约成本,实现对有限资源的无限开发。旅游资源主要为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好完好的古迹、完美无损的自然环境,并充分挖掘充满生机的传统文化,不对旅游资源进行任何的破坏,能保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上世纪80年代,成都市曾经在宽、窄巷子拆除了一批破旧的建筑,然后在其原址上修建仿古建筑,但是这种制造假古董的方式后来被证明是大大的失败。经过这么多年摸索,后来得出的观点就是通过政府配置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整合,以提升周边土地资源的价值,最终达到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采取“只迁不拆,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即将居民迁出之后,对原有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原汁原味古旧的特色,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客栈等方式,开发其旅游功能。目前宽、窄巷子的改造即将启动。开展文化旅游有利于各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有利于各地文物古迹、风景园林、民间技艺等的保护和发展。3)实现绿色开发、绿色经营、绿色管理促进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文化旅游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它可以保证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强调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同步,文化发展与研究的协调,同时也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文化遗产,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文化完整以满足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也有利于保持旅游景点的“原滋原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观赏杜甫草堂,游客不会对眼前这座“饱经沧桑,其貌不扬”的庙宇大失所望,不会认为“一个破庙有什么好看的”的想法。正是由于景点中所蕴涵的文化,它记载着这位大诗人的许多往事。而这种对历史的回忆就会使游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也使旅游活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此,对游客来说具有更大的魅力。

二、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优势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构成了成都旅游的一大形象和特色,为成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把文化资源和旅游有机融合起来,依托成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旅游功能,是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成都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成都是城市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农业兴旺,手工业发达,天下谓之“天府之国”。特别是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之后,成都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成都从未断过的文化链,在历朝历代都闪烁出亮点。早在汉代成都就创办有中国第一所官办学校———文翁石室,即现在的成都石室中学。这里文人荟萃,汉有司马相如、杨雄和才女卓文君,唐有女诗人薛涛,五代有绘画大师黄荃,宋有史学家范祖禹,明有大学者杨慎。大诗人李白、杜甫、陆游等曾寓居成都,古代文明为成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

(二)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优势成都是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地下历史文化遗产和地面文物古迹大多分布在城市西北面,即西至都江堰、杜鹃城遗址及鱼凫城遗址,北至有大量文物出土的广汉三星堆及最近发现的三道堰古城遗址。目前,成都正在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打造三国文化、道教文化、古蜀文化三大历史文化“名片”,加之“地方特产”的川剧和正在建设的成都戏曲艺术表演中心,去年开始兴建的沙河工程及府南河后期整治,又将为成都推出全国独具特色的水上娱乐和沿河观光旅游带。成都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三环旅游圈”,即以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府南河等28处人文名胜为主的城区旅游圈;以都江堰-青城山、大邑西岭雪山等10片风景名胜区为主的市郊旅游圈;以“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佛教圣地”峨眉山-乐山大佛、长江三峡、稻城香格里拉为主的辐射旅游圈。“三环旅游圈”互为依托,成都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一个休闲旅游的中心枢纽和中转站。这对推动成都文化旅游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成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有其丰富的内涵和自身的发展规律。一个地方的旅游能够兴旺发达,最终还要依靠旅游资源的内在品格。因为一个城市的自然旅游资源是极其有限,并且是不可再生的。成都要实现“旅游经济强市”的目标就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文化旅游发展观,走文化旅游之路。大部分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兴趣大体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古迹的占49%,体察民俗风情的占22%,观赏文艺美术的占7%,品尝风味佳肴的占17.5%,其他占4.5%。可见,吸引国际游客的主要不是游览或玩乐,而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从国内看,凡是旅游业发展好的城市和地区都是因为文化的吸引力,如北京、西安、上海、杭州、丽江等。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只有文化才会是永久的,才会富有永远的魅力,永驻旅游者心田,只有发展文化旅游,才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成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

(一)结合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准确定位成都旅游形象

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的名片,对认识城市起着导向性甚至是标志性作用。准确的旅游形象定位有利于游客的有效识别。我认为,从成都的资源尤其是文化旅游的特点出发。成都旅游形象定位为“休闲之都”比较恰当。

休闲其实就是一种很个性化的休息娱乐方式,曾有专家下定义说:“休闲是指从外界环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个体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去休息、消遣、培养与谋生无关的智能,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和自由发挥创造力活动的总称。其本质就是8小时以外的恢复身心、发展自我的活动。”其实说简单点就是使人放松的方式[2]。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活”和“消费”对经济发展同样重要,休闲的观念也日益加强,休闲将成为一种生活的剂,具有极大的牵引力。国内著名的杂志《新周刊》曾把成都评为中国第四城,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是成都人在现代文明下享受了令其他城市的人们羡慕的悠闲。成都在秦汉之际便形成了一种安于闲适享乐的生活方式,如《汉书》云:“巴蜀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食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佚。”从古至今,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丰富、物产富饶,形成了蜀人享受自然、享受人生的生活内容。成都的茶馆林立,全城各种档次的茶馆共有四千多家。有地处老街古巷青砖瓦屋的,有倚在河畔桥头百姓人家的,有藏在林间空地树荫中的,有热闹的,有安静的。从一元一碗的盖碗茶,到上百元一杯的精品茶。如成都的“顺兴老茶馆”,人们在那里可以古巷探幽、古镇采风,其茶馆更是文化品位十足。下午和晚上亭台楼阁里身着古装的演员表演的川剧、说唱、古筝、杂技等民间地方戏以及“变脸”、“吐火”、“滚灯”等绝技大受中外游客欢迎。在这里真正尝到了四川文化,感受到了成都迷人的魅力。边喝茶,边聊天,老朋友叙叙旧情,商场伙伴谈谈生意,亲朋好友围在一起搓几圈麻将。成都人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川茶外,还有川酒、川菜、川戏、“两蜀”(蜀锦、蜀绣)、摆龙门阵、打麻将……五花八门,令人应接不暇。成都还有许多历史纪念碑、寺庙、公园、购物中心、文艺演出中心以及咖啡屋、酒吧、迪厅及各类卡拉OK歌城等众多富有现代气息的休闲场所[3]。

(二)加强文化旅游的规划与研究,制定旅游业总体规划.

成都应把发展文化旅游纳入旅游规划,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加强与文化部门的横向联系,开拓文化对繁荣旅游事业的各种新途径。强化文化交流,尽可能地向游客展示蜀文化的概貌和特征,丰富文化旅游的内涵,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传承、保护、挖掘、开发的有机统一;培育古蜀文化、川西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体系,不断提高城市品位。文化旅游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成都的府南河前期综合整治工程中我们能体会其文化功能,从河堤的栏杆到各个景区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充实了很多历史文化的内容。府南河延线的8大景点中大多都包含着成都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保留了万福桥附近的一片原有民居以及水井坊片区,使她成为成都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这种突出文化资源的景点改造不但增添了城市活力,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位。

(三)努力提高导游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要发展文化旅游,开发者、经营者就必须具备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蜀文化的素养。从一定意义上讲,旅游的组织者、旅游过程中的服务者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传播者。文化旅游能否发展与深化,导游是关键。由于旅游吸引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在意蕴是不一样的,只有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当中是从深层次去观赏吸引物的内在美,领略它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而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游山玩水,仅仅惊叹于其外表的壮观,只有旅游者是以这种旅游方法去从事旅游活动的,我们才可以说旅游者在从事文化旅游活动。优秀的导游在文化旅游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导游队伍的文化素养并增强其对旅游文化的宣传意识和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在新线路推出之前还要对导游进行针对性培训。避免出现导游“游而不导”的现象。

(四)深入挖掘景点文化底蕴,努力提升文化品位要树立成都旅游的文化品牌,必须在现有旅游产品和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并展示其文化底蕴。成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都江堰-青城山、武候祠、杜甫草堂等,这都是成都旅游文化产业中得天独厚的资源。除了要保护好各地文化遗址和名胜景点,加强巩固这一部分文化底蕴外,有必要作一些整合及提升,正确处理好文化资源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把资源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突出景点文化,充分挖掘各景点的人文特点,提高景点的文化内涵,把有关各景点的历史典故、轶事、民间传说、诗词等搜集整理,让游客明白蕴藏在景观内的文化意蕴。要以市城区为重点,开发一批上规模、高品位、独具特色的文化项目[4]。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它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其指导意义。如何充分利用成都旅游资源的优势,使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有效结合,实现成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更多人关注的问题。成都旅游开发重点应落在“文化”二字上,即将成都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与旅游相结合,使传统旅游升华到全方位高层次多效益的文化旅游上;加大已有人文历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赋予原有景观以更深、更新的文化内涵;注重发掘自然景观的文化价值,努力建设具有成都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网络,实现成都的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河清·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解读[J].求索,2005,(1):94-96

[2]张仲炎,唐林,杨红梅,范远泰·四川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戏剧,2004,(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