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调查目的
随着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劳务输出已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随之而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1]。由于西北地区经济落后、对心理健康问题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的力度不够、教育资源稀缺等因素,西北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则更加不容乐观。
天祝县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全县总人口22万(2005年普查),有贫困村21个,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而天祝县所辖的哈溪镇等四镇皆处于特困状况[2]。农村地区青少年外出务工的比例是甘肃全省各县区中比例最高的农业县,“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多。“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增加了该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西北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现实依据。
二、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天祝县哈溪镇长岭村两所学校三到六年级的所有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实际回收9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达87份,其中,长岭小学学生35人,茶岗小学学生52人;男生42人,女生45人;三年级学生29人,四年级16人,五年级17人,六年级25人,父亲外出打工者为40人,占总人数的45.9%。母亲外出打工者37人,占总人数的42.5%,父母双方皆外出打工36人,占总人数的37.9%。
(二)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成为适应于我国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3]。该测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折半信度为0.91,结构效度大于0.516)[4]。
本测验按焦虑情绪所指向的对象和由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行为这两个方面进行测定。全量表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这8个内容量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这8个内容量表的得分结果表示学生的焦虑程度;而各内容量表的结果可诊断出个人的焦虑中,哪个方面问题较大。
(三)统计工具
所得数据用SPSS13.0进行相关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均值比较
调查表明,在长岭村两所小学三到六年级的学生中对学习焦虑的学生人数占整体学生人数的比例高达46.6%,同时,身体症状与恐怖倾向在学生中呈现较高比例,均占15.9%。而有自责倾向的学生则占总体学生的13.6%。此次调查说明学习焦虑是该村小学生的一个普遍问题,其次有部分同学的焦虑情绪表现为恐怖倾向与躯体症状。
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
■
根据表1显示,父亲外出打工的学生在各项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学生,尤其在恐怖倾向与自责倾向方面表现突出,而母亲外出打工的学生在各项因子中则得分较低。对非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各项因子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八项因子中仅有恐怖倾向出现明显差异,而其余几项均未出现明显差异。经过进一步检验得知,父亲打工的留守儿童与母亲打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均打工的留守儿童在恐怖倾向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父亲在外打工的学生其恐怖倾向得分明显高于母亲在外打工的同学。
2.各项因子的性别差异
将长岭村小学学生在各项因子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除恐怖倾向外男女学生的各项得分均未有明显差异,而在恐怖倾向方面,男女生则存在显著差异(P值为0.006),女生得分(均值为4.89±2.41)高于男生(均值为3.86±2.68)。
3.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各项因子上的得分差异
■
根据表2所示,两所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以及恐怖倾向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在学习焦虑与过敏倾向因子上,茶岗小学学生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长岭小学。而在恐怖倾向方面,长岭小学则略高。
(二)相关分析
将两校学生的各项因子得分做相关检验,结果显示,自责倾向与学生所在年级呈正向相关(见表3),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责倾向也在不断加深。
(三)回归分析
■
采用多元线性分析,以各项因子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学校、年级、性别、父母职业等为自变量,将其逐步带入方程,考察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最后获得自责倾向的线性关系。由表4可得知,年级和父亲职业进入自责倾向形成的回归方程,说明与其他因素相比。年级与父亲职业对学生自责倾向的形成起到更为深刻的影响。
四、分析与讨论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广泛开展起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长岭村两所小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可知:
(一)长岭村小学学生的总体状况
长岭村小学学生都普遍存在着学习焦虑的问题,而且焦虑程度相对严重。天祝县长岭村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很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他们将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子女通过读书离开农村,所以往往不断对子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反复强调,无疑给留守儿童造成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儿童开始对学习产生焦虑情绪。
(二)父母在外打工对儿童的影响
调查表明,父亲在外打工的学生总焦虑得分以及各项焦虑得分高于其他学生。小学时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所以不能很好地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而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所起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性、进取性、自信心等影响并塑造孩子。他们热情、宽厚、勇敢等特征,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的对象[5]。而父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在恐惧倾向方面表现尤其突出,父亲在外打工会给孩子在心理上造成不安全感,从而影响其人格发展。
(三)性别因素对儿童的影响
进入小学之后,儿童开始逐步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对世界的认识和反应的差异性,社会性认知得到了充分发展,家庭就是其获得社会性认知的主要场所之一。而此时留守儿童面临的却是家庭教育的空白。在面对成长中的困惑与恐惧时,家长尤其是隔代的监护人不能很好引导并帮助其认识和解决问题使儿童出现恐惧倾向。同时,在封建观念浓厚的农村,女孩性别上的弱势也伴随着其成长中各种心理的不适,由于女性本身的情感敏感性高于男性,所以,女孩普遍会出现诸如焦虑,恐惧等情绪,访问得知,女生通常会出现对一些不需要担忧恐惧的东西,抱有恐惧心理等等。
(四)不同学年学生的心理变化
与幼儿相比,小学生的交往对象改变不大,亲子关系依旧是极其重要的人际关系,而当孩子依恋父母时,父母过度的惩罚与责备就会让孩子形成自责倾向,有自责倾向的孩子通常自我评价较低,容易轻视和责怪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将这种情感体验内化为一种自我评价的标准,从而使他们在受到责备、打架之后或成绩不好时,常会把责任归咎于自己,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评估与衡量。
(五)不同的学习环境给儿童的心理带来的影响
学习环境是一种区别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特殊的生存环境,它对于学生的情感性发展、思维的发育、行为气质的形成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建立一个洁净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健康的舆论环境不仅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高速运转,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通过走访了解,长岭村两所小学的教学环境与气氛明显不同,长岭小学偏重于在一种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生活,而茶岗小学则相反。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焦虑状态自然也不同。茶岗小学的学习气氛压抑,教师对待学生相对严厉,学生也噤若寒蝉,在这种氛围中,茶岗小学的学生通常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焦虑情绪。
五、结论与不足
(一)结论
留守儿童在各项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是父亲在外打工的学生表现更加明显。并且在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及身体症状等方面问题突出。由于疏于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学生普遍出现学习焦虑状态。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更使得父亲在外打工的孩子和留守的女孩子出现恐怖和焦虑的情绪。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岭村小学学生出现自责倾向的程度明显加深。而且不健康的学习氛围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关注西北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流动儿童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 把子女带出户籍所在地到自己务工所在的城市与自己一起生活居住, 这部分跟随父母从农村到其务工所在城市的特殊儿童群体, 被称为城市流动儿童。近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云南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从而大量务工人员增多,随之也增加了不少流动儿童。为此,为全面了解云南省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本课题组于2013年11月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云南省昆明,玉溪,大理,安宁流动儿童较集中的某中学和小学837名7~18岁中小学青少年进行测查,为制定相应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对象主要选择流动儿童占90%以上的学校,在总人数中,流动儿童有732人,非流动儿童有105人,判断流动与非流动的标准为户口是否在现居住地。以分层取样法抽取某中小学1~8年级974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经原始数据处理,获得有效问卷837份,二年级274份,四年级135份,初中428份,男生共350名,女生共487名,年龄7―18岁。
1.2方法
1.2. 1调查工具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为调查工具[4],全量表共有100个条目,由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构成, 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A)、对人焦虑(B)、孤独倾向(C)、自责倾向(D)、过敏倾向(E)、身体症状(F)、恐怖倾向(G)、冲动倾向(H),每个条目均按是或否进行选择,是为1分,否为0分赋值。依据全量表的测量结果,总分≥65分为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已构成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此外,被试在各分量表上得分≥8分的,表示在该项目上有症状,可能适应不良,需制订特别的指导计划。本测试还包括一个效度量表,效度量表就是一般说的测谎量表,得分高的同学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而作假的,所以测试结果不可信。
1.2. 2实施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团体测试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各班班主任老师和心理学研究生主持对样本进行测试,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测试。对有关细节问题由心理学专家进行讲解。
1.2. 3统计分析
测试结果用SPSS11.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从表1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837名中小学生中,总焦虑倾向得分在65分以上的学生有5人,占总人数的0.6%,他们5人处于高度的焦虑水平,属于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对于他们5人需要制订专门的个别辅导计划,给予他们重点辅导。
3.讨论与分析
3.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在被调查的837名中小学生中,总焦虑倾向得分在65分以上的学生有5人,占总人数的0.6%。与国内其他运用相同调查工具的测试结果相比较低,其原因一方面不排除取样误差,在此次所调查对象中有105个非流动儿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云南属于欠发达地区,较之发达地区而言给青少年儿童带来的压力较小,所以问题检出率较低。
3.2 所调查中小学生的总体心理状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流动与非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在这些学生中城市与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也许源自于他们相似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还有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态度。
3.3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分析
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各因子的均值比较结果显示,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及总焦虑倾向几个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与之前的大量调查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具有学校人际关系情况不佳、社会交往退缩等特点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也许是因为一方面所调查的对象比普通儿童承受了来自家庭和社会较多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低年级的儿童而言,其较之高年级的儿童对生活和学习的经验积累得较少,所以在面对困难,突发事件和新情况时应对和处理能力较差,从而导致了他们之间的显著差异。
3.4父母文化程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与初中、中专和高中的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父母亲初中文化程度的与中专、高中的也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显示为父母亲文化程度越低,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程度越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对学生作业的辅导,而文化程度过低则很难辅导学生作业。尤其对母亲而言,其较之父亲与儿童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其对儿童的影响也最大。如果母亲文化程度过低,随之形成的不良言行举止与生活习惯和不当的教育方式会对儿童造成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到其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婷婷,马和民. (2010). 国内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使用述评. 心理探索.
[关键词] 艾滋病; 生长发育; 生理健康; 调查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6(b)-107-03
Survey on growth,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children in rural with AIDS serious incidence
CAO Guanghua, ZHI Yuhong*, LIU Lihong, LIU Gaowang, ZHANG Shixia
(Shangcai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cai 4638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ldren in rural with serious AIDS incidence. Methods: Investigate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six serious AIDS incidence village by group sampling randomly, including height, weight, HIV infection status and cognition issues related with AIDS. Results: 2 598 children of 6-15 years old involved, of which 14 children HIV-infected; 191 parents double positive, 76 parents single positive, 2 039 parents double negative and 295 unknown. The two index of height and weight matched with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mal weight of boys with that of girls(χ2=10.73, P<0.001) was significant, while the girls' malnutrition rate was bigger than boys' significantly(χ2=22.55, P<0.001). Found 5 malnutrition, 5 lower weight and 4 normal weight among 14 HIV-infected children. The differences was significant to questions as "feeling terrible on AIDS" etc. from children in family parents one/double positive and parents negative. Conclusion: To give aids in production, daily life for adult, while to strengthen in education of scientific diet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to children in rural with serious AIDS incidence.
[Key words] AID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stigation
我国中原地区,由于艾滋病(AIDS)的流行,大量AIDS致孤和准致孤儿童集中出现,包括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庭的儿童,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1-3],生活在AIDS高发村的所有儿童同样被笼罩在AIDS的阴影下。上蔡县是艾滋病高流行区[4-5],为消除艾滋病对当地少年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他们的健康素质,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实施关怀支持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4~5月,上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人员对艾滋病高发村学龄儿童开展了健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蔡县4个乡6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小学6~15岁学龄儿童。本次共调查2 613人,实际有效调查表2 598份,有效率为99.43%。其中,男1 350人,女1 248人,二者之比为1.082∶1.000;年龄6~15岁,平均年龄(10.410±2.320)岁。
1.2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参考国内外有关健康调查内容,结合儿童特点自行设计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讲解调查意义和要求,并按班级逐项填写。调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等。1.3 统计分析
调查资料用Epi Data 3.1录入计算机,经过逻辑检查、纠错。用SPSS 11.5软件、Excel进行统计,用χ2检验或fister确切检验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中,HIV感染儿童14人;儿童父母HIV抗体检测情况:双阳191人(7.4%)、单阳76人(2.9%)、双阴2 036人(78.4%)、不详295人(11.4%);父母健康状况:双方健康2 362人(90.9%)、单方健康194人(7.5%)、一方死亡34人(1.3%)、双方死亡8人(0.3%)。
2.2 不同年龄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
结果显示,6~15岁年龄组男女身高、体重指标均值符合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并有随年龄增加逐渐增加的趋势,详见表1。
表 1 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儿童身高、体重结果统计(x±s)
2.3 HIV感染与未感染儿童身高、体重比较
本次调查发现,除6、8、15岁无HIV感染儿童外,7岁、9~14年龄组HIV感染儿童平均身高和体重比未感染儿童普遍偏低,但因感染儿童人数少无法与未感染儿童做统计学处理分析。见表2。
表 2 HIV感染情况不同的儿童身高、体重结果统计(x±s)
2.4 营养状况
2 598名儿童中,男生正常体重率显著高于女生(χ2=10.726,P<0.001),而营养不良率则女生显著高于男生(χ2=22.555,P<0.001),较轻体重率、超重率、肥胖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总体上,营养不良比例显著大于较轻体重比例(χ2=90.529,P<0.001),肥胖比例显著大于超重的比例(χ2=33.490,P<0.001)。见表3。其中,14名HIV感染儿童中5人营养不良,较轻体重5人,正常体重4人,未有超重及肥胖儿童。
表 3 上蔡县6个 AIDS高发村6~15岁儿童营养状况(%)
男女比较,*P<0.001
2.5 父母HIV感染状况不同儿童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
调查显示,97%以上的疫区儿童知道本村有艾滋病发生,近50%的儿童担心父母健康影响自己学习,60%以上的儿童担心自己感染艾滋病,父母至少一方感染HIV儿童与父母未感染HIV儿童对上述问题回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二者对“觉得艾滋病可怕”、“担心父母身体健康”、“愿意与父母是艾滋病的儿童一起玩”及“愿意与艾滋病儿童一起玩”的回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表 4 父母HIV感染状况不同儿童对艾滋病认识的比较[n(%)]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上蔡县AIDS高发村6~15岁学龄儿童各年龄组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指标均符合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何武等[6]报道相关数据接近。与正常儿童相比,HIV感染儿童身高体重均值较低,说明艾滋病儿童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迟缓。
从营养状况来看,体重正常率为36.14%,营养不良率为22.40%、超重率为11.70%、肥胖率为17.36%,显著高于2004~2005年全国学生体检数据(乡村学生总体营养不良率为9.88%,超重率为3.76%,肥胖率为6.10%),且女生营养不良率(26.44%)显著高于男生(18.16%)。这一结果表明,一方面疫区儿童家庭贫困,特别是女孩心思重,考虑问题多,心理承受能力差,加上食物不均衡、热量摄取过少,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较多。另一方面,部分条件好的家庭儿童饮食习惯偏差、精制化、缺乏体育运动等原因而导致肥胖。为解决此问题,一是要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高发区群众生产、生活的救助,改善其生活困境;二是疫区学校应加强少年儿童的健康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呼吁家长改善儿童膳食结构,提高动物和植物蛋白的摄入水平,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供应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调查发现,儿童营养不良率比例大于较轻体重,肥胖率大于超重率,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调查还发现,97%以上的儿童知道本村有艾滋病,约60%的儿童觉得艾滋病可怕,并担心父母身体健康和自己感染艾滋病。说明艾滋病对高发村儿童的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因为他们曾看到或听到亲人、邻居生病或死亡而感到恐惧和不安。与父母未感染HIV的儿童相比,父母感染儿童更“愿意与父母是艾滋病的儿童/艾滋病儿童一起玩”,表明HIV阳性家庭儿童受到的影响更深,他们更渴望别人的交流和关爱。因此,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也应引起重视,希望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等多给予疫区儿童,特别是艾滋病儿童或艾滋病致孤儿童以心理关怀和支持,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丁中华,杜聪,梁霁,等.中原地区受AIDS 影响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3):249-250.
[2]许文青,季成叶,何景林,等.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孤儿问题初探[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6):416-426.
[3]徐韬,阎志华,王常合,等.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社会心理健康状况定性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1):17-19.
[4]支玉红,曹广华,邬金保,等.河南某县0~7岁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现状调查[J].疾病监测,2004,19(6):213-214.
[5]支玉红,王水旺,张世霞,等.河南某县艾滋病毒感染/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1):27-30.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市场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人口不断增加,并逐渐由单身流动转为家庭流动,于是出现了大量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子女。2005年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数量已经由2000年的1410万人增加到1834万人。流动儿童这一社会群体的队伍越来越大,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来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加以梳理。
一 概念界定
查阅文献发现,研究者很少专门给流动儿童下定义,有些即使给出了定义也基本相同。比如直接引用《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里的定义,即“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或在此基础上概括、延伸。像余益兵等把流动儿童概括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金灿灿等则界定为“随父母离开家乡外出生活学习,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没有流入地户口的6~15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所以,在流动儿童的概念界定上,学者们基本是达成一致的。
二 研究数量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流动儿童,能搜到几千条记录,而且由题目可知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在日益丰富。但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是怎样一个趋势呢?分别在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上限定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时间限制为2000~2011年加以搜索,结果分别有48条和50条记录。其中中国知网上涉及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数量为:
可见,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近年来基本是呈现上升趋势,但显然也并未达到有些学者说的“近两年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数量激增”。所以,对这一研究现状应该有清晰、客观的认识,既不能盲目乐观,更要积极开展有关研究。
三 研究内容
总结发现,近年来我国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状况的调查分析。目前,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主要是调查、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状况,且多以各地方为例。调查涉及多种心理维度,如心理幸福感、孤独感、抑郁等。很多研究表明,整体上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自我评价低、抑郁和孤独感较强、自信心不足。但也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并未出现学习适应不良。另外,还有研究发现,流动带来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变化对个体智力、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2.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研究。综合发现,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王文忠等发现心理健康状况是家庭环境作用于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和同伴关系的中介因素。吕绍青等认为现实中的不平等造成的排斥、歧视[8],也可能使流动儿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加重心理负担。邹泓等发现,教育资源享有状况、师生关系、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3.从其他视角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还有些学者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比如唐咏,郭志巧分别从生态学和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思路,丰富了该方面的内容,值得提倡。
四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从简单的现象描述、浅显的理论分析、定性研究,到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机制的探索,量化研究,再到制定干预措施及实施、评价,经历了逐步深化、细化、系统化的过程,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然而,暴露出的问题也应特别注意。
1.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混乱。如果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完善统一的研究工具会很大程度地限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采用的方法基本是问卷调查、量表测量,个案研究和严谨的实验研究很少。且问卷和量表的使用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得互相矛盾,缺乏可比性。
2.取样不平衡。首先,大多研究都是选取某一个地方的流动儿童作为被试,从而使得研究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其次,取样多是小学和初中的流动儿童,忽略了更小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在学校的被试,这样就不能纵向、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
3.对流动儿童存在刻板印象。大多是从弱势、问题方面开展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忽视了流动儿童的积极面。虽然流动儿童属于社会特殊群体,需要更多关爱与帮助,但不能因此就被贴上“问题”的标签。其实有些研究已显示流动儿童没有适应、自卑等问题。所以,还是需要更多积极的导向,更多地去挖掘、宣传流动儿童积极的方面。
五 研究展望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今后可以作如下努力:首先,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流动儿童,创设一个和谐的研究氛围;其次,以更丰富的视角去研究,覆盖更多流动儿童,使得研究结果有可比性,推广性;再者,重视纵向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完善研究工具。
总之,流动儿童是随着中国改革和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应该高度重视流动儿童问题,加强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更好地为关爱流动儿童的各项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余益兵,邹泓.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
[2] 郭志巧.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3] 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0
[4] 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2010
[5] 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
[6] 王瑞敏,邹泓.北京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
[7] 王文忠,徐莎莎,刘正奎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
[8] 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J].战略与管理,2000
[9] 邹泓,刘艳,李晓魏.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8
[10]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概况
要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弄清心理健康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指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全状态。”1989 年该组织又对健康的概念又作了新的补充,指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普遍认为,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所以,心理健康不是指某种固定的状态,而是富有弹性伸缩的一个相对状态。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接受教育、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他们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关爱与引导,代养人的文化素质较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儿童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生命安全、心理需求等方面都面临着困境。
二、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影响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有“跟随谁一起生活”、“父母回家频率”、“和父母联系频率”、“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喜欢学习”、“平时喜欢参加课外活动”、“解决矛盾的方式”等方面,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如下:
(一)长期的家庭缺失。家庭结构上的不完整、情感沟通和亲子互动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和心理的健全发展会带来潜在的影响。抽样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低水平状态。自我意识低的儿童在挫折情境中很容易采用自我否定性的评价方式。
(二)代管人的文化素养较低。通过问卷发现,有71%的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居住,有18%的留守儿童跟姥姥姥爷居住,只有极少部分跟随叔叔阿姨居住,说明留守儿童的代管人是以隔代监管为主。代管人的文化素养较低,达不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方面的需求,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关注不够,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谈心交心等交流很少,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如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
(三)学校教育重视不够。根据调查显示,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缺乏与社会联席的主动性,大都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教师大多忙于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对保护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不重视。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与监护人监管缺失之间出现了“真空”时段,事故就频繁发生。特别是寒暑假期间,由于假期留守儿童居住分散,且以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祖父母监护为主,再加上自身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三、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对策建议
如何进一步缓解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成长发展中,获得必要的情感慰藉和及时的家教指导,已成为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齐参与的社会话题。随着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等相关规划的出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化解路径已初现端倪。
从家庭方面来说,父母要正确处理好外出打工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一是家长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二是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三是加强与代管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
从学校方面来说,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并及时更新。学校根据留守儿童的详细档案,对监护环境差的学生进行不定期家访和定期辅导,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学习上更加有积极性。二是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设有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对其进行亲情教育补偿,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对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联系制度,帮助他们提高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以及提高与留守儿童之间互动能力。
从政府层面来说,一是加快新农村经济建设进程,给农民提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劳动力回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二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已经出台的《居住证暂行条例》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使进城务工的农民能够将子女长期带在身边。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参考文献:
[1]韩晓明,李雪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2]徐爱东.家庭功能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1).
[3]张帆,刘琴,赵勇,孙敏红,王宏.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