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教育政治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出来的目标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还应当是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为此,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意义等。
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总体与宏观研究居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都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思想与理论为主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部分。对这一微观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工作关系到他们是否可以真正地成为未来社会的积极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者等。
一、研究现状
教育和工作及其学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研究却不够细化、具体。特别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其研究的个案与案例较少。本人通过图书资料等渠道搜集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出版的著作或发表的论文,没有一本(或篇)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几乎都以“大学生”为主体。
同时,本人在CNKI上搜索近十年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相关的研究,只有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车广吉在2003年第2期的《白城师范学院学报》中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择业观念;吉林通化师范学院政法系的吕良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2期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构建能力及建构;中国矿业大学法学院的胡廷龙在《考试周刊》期刊2007年27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与课程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由此看来,尽管部分学者涉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研究,但都未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些探讨,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特别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关注却尚未涉及,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研究者们去探究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政策与对策。
二、存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法与内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深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需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即重外延,轻内涵;重能力,轻素质;重教书、轻育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的实际心理需要认识不足,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相应行为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知行脱节、言行不一”。
(2)科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专业的独特性;政治理论的高层次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社会实践的深度性等特点。他们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素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其本身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方向。
(3)需要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加地明确自己所学,同时高校应建立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果的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总体与宏观研究居多,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扣时代主题,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思想和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方式和载体创新研究不断丰富,教育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内容不断充实、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学科交叉研究的现象越来越多等,这些研究为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这一微观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这对于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水平高的大学生不一定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理论研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探讨与研究这部分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2)在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调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为立足点,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有利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方法、内容与途径等。
(3)有必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供重要依据和决策参考。
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出来的目标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还应当是可靠接班人;主要任务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他们是未来社会的教育者、管理者、政治领导与干部等。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其本身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发展方向。
如今,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知识理论灌输,广大学生主要凭借对思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今后从事的职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着艺术性。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除了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会如何主动运用、教授思想政治知识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实践作用。
(1)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深远的意义。
(2)启发从新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新的理解,重新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3)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发挥其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树立榜样与产生辐射效能、带动力、感染力的需要。有利于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政治敏锐感,从而学会运用政治眼光评判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社会的积极管理者、教育者、政治领导者;有利于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主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措施、工作机制。
(4)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途径,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对于提高我国行政领导与干部的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教育人员的职业教育,完善高校教育体制及我国政治教育体系与制度均具有导向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
G641
现在谈论起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更多的人是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一个很老旧的话题,我们自从上学起已经接受过很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没必要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了。然而,我们可以反省一下,在这么多年的受学生涯中,我们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是完善的,我们是否真正学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反思,是否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存在很大漏洞,而我们又如何去填补这些漏洞。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我想大部分人和我是一样的,并没有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学到太多东西。而我们学到更多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我们的专业课的知识。如今我们的一思一想都是来源于我们的专业课知识的恩赐。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有必要在专业课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接受到全面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在R悼沃薪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规律的内在必然要求
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教育中讲究全面结合、统筹兼顾,任何事都是相互联系的,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做事情。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配合。更何况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关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做人教育。仅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所以需要在不同实践中应用思想理论,让学生在树立世界观与价值观时,可以立刻想到这些理论,成为学生面对问题和处事的方法。教育中不同的要素之间都是存在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的关联。那么,在其他的专业课程中可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将思想政治缴入渗透到专业课中。在相互结合过程中,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全面的教育。不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认为授课教师仅需要传授自身专业的内容,不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中。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都希望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两者只是共同目标下的具体的分工不同而已,仍然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一名思想政治素质很低的学生,很难做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进而可能产生不良的、甚至是恶劣的职业行为。因此,在专业课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必要性。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欧美文化的进军,韩流文化的传入,使现代人,尤其是还不具备自己世界观、价值观的学生来说,产生了一次次思想大大碰撞。如今各国都在学习他国优秀的文化来补充和丰富自己。我们生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不需要自己去刻意寻找,各种文化、价值观自动出现在我们的可接触、可视范围内。而我们能吸收、利用这些文化之前,是不是要先坚定自己的价值观呢?如果只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课来逐步建立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那些少得可怜的课时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关联最为密切且息息相关的专业课程,就必须在这种情况下伸出援手,在课程教授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去深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周围教学环境中的存在。专业课教师要在备课时,可以更明确的研究教材分析教材,同时查阅有关资料,积极的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联想,从而划分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联的内容。有利于在教学中合理适当的渗透思想教育内容。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地域性、专业性以及教师自身的授课特点,灵活合理的采用思想教育,这种变通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毫无关联的生搬硬拉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思想政治内容,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样在面对多种文化不同面貌时,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天然教育优势
每位教师在成为教师前都进行过教师培训,在任课过程中也会接受定期培训,还会有学期性的各种教师评价,教师进修等。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存在相当完善的产生,再教育体制。因此专业课教师是具备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格的,也是具备相应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的,这个不用担心。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每个专业课都有一定量的学生粉丝群。学生喜欢这门课程,自然就会在上课的时候格外认真,收到的教学效果也是很可观的。所以这时候,如果专业课教师在自己课程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属于理论类,比较枯燥。那么教师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材进行仔细研究,拟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此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会以老师为标杆,来督促自己。所以各个专业课教师需首选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以确保在以后的教学中会不经意地采用符合思想政治标准的教学方式、课堂提问方式,无形中,在专业课中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
四、结束语
根据本文分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不但具有可行性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师法》中就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将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法制、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是教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郝文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
[2]吴琼.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想政治资源[J].现代教育科学,2006(1):96\99.
[3]刘梅.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新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4]刘伟。近20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刊,2013(04).
关键词:艺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141-1
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向来被认为是个性特点张扬、组织纪律观念松散的一个群体。然而高校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又同时具备了它自身的特色,在其整个过程中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占据了重要部分。
一、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切合实际
实践教育可以说是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之一。因此坚持实践育人的工作思路,根据艺术生的个性特点,通过专业艺术实践的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是对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开展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途径之一。
通过搭建专业艺术实践平台,以舞台、主题画展和专业志愿服务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讲台,以专业为育人的手段,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地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体验性教育,改变重理论说教轻实践体验、重观念灌输轻互动交流的现象,从而更能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进行弘扬主旋律的艺术实践中,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得到了专业能力的锻炼与思想品质的熏陶。
二、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注重能力的提高
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具备特殊性的同时,他们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乐于表现自身、善于实践专业的特点,又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可以向舞台延伸,向画室、工作室拓展,这为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供了天然的便利。在教育引导过程中,以当前社会经济思想发展的主旋律为导向,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专业艺术实践活动,使针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备很强的特色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结合国内外形势以及重大历史纪念日,开展以革命历史题材和民族文化为背景的艺术专业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和专业创作的过程中对革命的历史史实、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潜移默化的认知和吸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同时通过活动成果展示,将优秀的创作内容展现在更多的学生面前,形成交流互动,让广大学生在研讨专业技能和赏析专业创作成果的过程中,对创作内容和创作过程再次进行深入的思考,也使得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真谛和民族文化的特色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辨析,更能起到对教育成果的巩固作用。
二是结合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此过程中更多地了解社会、磨练意志、锻炼品格。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攀升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基层乡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大幅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基层乡村群众的实际需求。面对此种情况,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所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恰恰符合了基层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需求,成为了提升基层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层次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是积极联系社会开展丰富多样的专业实习,在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社交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志愿服务意识,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艺术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迪,真正发挥实践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挥育人功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高尚的思想、感人的艺术形象、强大的震撼力。在此方面高校艺术专业因其专业实践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有着先天的便利和优势,各类主题、各种内容的汇报演出、画展、作品展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或校园文化活动均可作为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平台和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优秀的主题创作活动和作品之中,通过愉快的审美过程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发生作用。其教育效果远远大于抽象的理论说教形式,能够使学生受到具体、形象、直观的教育。
其次,专业艺术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良好学风。学生通过登台演出、作品创作展示交流,不仅使自身的专业思维、思想和技艺在创作成果汇报中得到了展示,体会到专业创作中的愉悦感与自我成就感,在专业实践中实现了自我肯定,从而更加自觉地刻苦习练、勤奋学习,在学习态度养成方面更可形成追赶超比的良好学习氛围,推动和促进学风建设。
第三,专业艺术实践更可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就业能力。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是感性易敏、纪律松弛、时间观念不强,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是以一个准社会人的身份参加社会活动,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学会待人接物,养成团结协作、善解人意的优良品质,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协调各种关系,丰富了社会经历,增强了生存技能,提高了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为上岗就业、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高校 体育专业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共性 对策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员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工作的总体要求。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人文素质、行为意识、心理品质等方面有与其它专业学生相同的共性,但因专业特点又有其特殊性。我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全国其他高校体育院校一样,主流还是好的,但是不可否认,学生总体上看文化课程素质不高,人生价值观功利性趋向明显,部分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法纪观念、是非观念相对薄弱。上述因素的存在有社会、学生等方面的原因,然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足,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管理队伍薄弱,教育方法滞后,手段单一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提出加强和改进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对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体育人才,实现国家全民健身计划,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重大的意义。
一、体育专业学生的共性问题
1.生源层次多样,素质水平不一。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从高中毕业的文化成绩相对较高,专业成绩较低者。二是专业成绩较高,文化成绩较低者。三是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相对平均者。四是一些特招生和专业队退役的运动员,文化底子相当薄,上文化课也觉得很吃力。
2.对待别人严,约束自我弱。体育专业学生,在许多活动中都是以“裁判”的身份出现,总是在裁判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则,需要从严要求别人。在这种心态作用下,当别人违反规则时,他们“裁判”的“潜意识”就发生作用。而他们当中有些个别同学不拘小节,组织纪律性较差,行为约束不够,限度把握不准,常在有意无意间扰乱或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和纪律,吸烟、喝酒、打架、斗殴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还有个别学生对于大量的闲暇时间安排比较盲目,迷恋于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等不良活动习好,给学生管理带来更大的困难。
3.组织能力强,处理矛盾能力弱。体育专业学生,对各种体育运动看得多、赛得多,形成了较强的组织能力;但这类活动比较直观,没有太多的矛盾需要处理,所以遇到人际矛盾较复杂的情况,他们就难处理,表现急躁,简单了事。如部分学生在面临着学业、情恋、经济、就业、人际关系和外界环境刺激等方面的矛盾时,情绪波动较大,自制力较差。个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特别是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文化学习和运动成绩平平的学生,他们的受挫能力差,自卑、孤僻、多疑、妒忌、抑郁等疾病不同程度的存在。
4.重情重义,轻纪薄礼。体育专业的学生具有性格外向,待人坦诚,直言快语,豪侠仗义,敢作敢为一大明显的特点。但同时又伴随着是非不清、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等弱点。在处理问题和对外交往中有简单化倾向,导致轻纪薄礼而违纪的现象。因此,往往因琐事而导致行为失控,产生严重的违纪现象。
二、影响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
1.受教育者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出现,逐渐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对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冲击。部分学生轻视思想教育重视专业,学生认为思想是“虚”的,专业才是“实”的,功利色彩深厚。另外还有部分学生缺少源于内心深处的学习功力,承认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但就业的压力与年俱增,为了提升竞争力,许多学生要考第二学历、考研,要英语、计算机过级,要考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想学,但没有时间,由于受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又不得不学,消极被动,只求过关而已。
2.客观原因
(1) 国际国内各种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
目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加紧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而国内各种社会力量也历来关注高等院校在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多元化文化的包围,极有可能对年纪尚轻、阅历尚浅的体育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2) 社会转轨时期的负面效应
我国的改革使社会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滋长,权钱交易及腐败丑恶现象在一些地方的蔓延,这都对体育大学生的政治观念、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政治行为不可避免地造成这样那样的负面影响。
(3) 教育和体育改革的现实课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推动着教育和体育的改革。有些改革,如体育产业化、运动项目俱乐部制、招生制度、就业制度等改革,与体育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前途的选择。
(4) 家庭的影响
现在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对他们的生活溺爱,包办过多,对他们的成绩、升学、成才期望过高。这样,使他们养成任性、依赖、骄横的心理,适应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差。
(5)学校教育管理的缺陷
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讲教书,轻育人,讲授业,轻传道。重术科,轻学科。另外,辅导员队伍素质也是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之一。现今的辅导员队伍出现两大现象:一是“一高一低一强”,即学历普遍较高,年龄普遍较低和流动性普遍较强的特征。他们知识结构单一,较缺乏思想教育专业技能和科学管理知识及实践工作能力。二是辅导员队伍的稳定系数较低,流动过快,“辅导员工作被认为是吃青春饭的临时性职业”,多数辅导员工作三至五年就考研或者转岗,工作短期性成了辅导员队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三、构建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1.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创新的精神搞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远大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支柱。我们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人生价值,确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努力营造健康、文明、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自觉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2.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设
辅导员是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的领头羊,又是学生活动的策划者,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者和学习就业的指导者。在高校的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接触最多的莫过于辅导员,大至理想信念,小到卫生检查,具体到党员的推荐、发展、评优选好,深入课堂了解每位学生学习的现状等等,学生与辅导员无不发生密切联系。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具体特点,要想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和尊敬的辅导员,必须做到:一强:事业心、责任感强;二正:为人正、处事正;三懂:懂学生、懂业务、懂政策;四会:会做思想工作,会解决问题,会实施管理,会总结创新;五心:一是“爱心”。必须尊重、关心、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关怀温暖;二是“诚心”。对大学生要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生之间要以诚相待,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架起理解的桥梁,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三是“热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具有奉献精神的工作,没有对学生的满腔热情的爱,没有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热心肠,就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四是“公心”。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徇私,更不能凭个人印象办事。对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听取,做人处事要堂堂正正,为学生作出表率和榜样。五是“精心”。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提倡“精”字――精心组织、精心策划、精心指导、精心实施、精益求精。要通过严密精细的工作,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3.挖掘体育专业课教师育人的潜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存在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即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完全归结到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身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孤立化。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依靠所有教职员工实行全员育人。因为教学活动是育人工作的主要部分,要积极发挥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的育人功能。他们与学生接触面广,时间长,学生与专业课教师有更多的一对一的互动交流机会,更容易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授课过程中的每一次利落优美的动作,简洁清楚的语言讲解,准确、细致的纠正学生动作的错误,以及教学中精益求精的态度,既是敬业精神的反映,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熏陶。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会更尊敬和热爱教师,当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感情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情感迁移现象,即由爱教师进而爱他所教的课程,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巨大作用,把管理教育和教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师的教育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以孝道教育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做一个好子女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品质,而在现实的生活中,部分学生却不知道父母的年龄、生日,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甚至抱怨父母,顶撞父母。根据这一现象,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孝道教育为突破口,实施亲情教育、责任教育、协作教育和自律教育,以孝亲敬长、尊敬老师、自强自立、自我管理来引导他们在家庭中做一个好子女。要求他们了解父母的生日,了解父母的工作。其次倡导学生两天给父母发一条短信,一周与父母通一次电话,父亲节、母亲节分别给父母买一个小礼物,以此祝福。让学生利用放假时间为父母做些小事,在给父母洗一次衣服、做一顿饭的过程中,体会父母操劳的辛苦。培养他们感恩的意识,教育他们尊敬父母、理解父母、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回报父母,引导他们在“爱父母”的基础上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刻苦学习,早日成才,为父母争气,为祖国争光。
5.依靠学生干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学生干部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一般而言,学生干部都是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同时也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他们有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较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上的标兵作用。
6.做好人文关怀,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在方法和手段上有所创新,但最终落脚点还是要解决大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只有最大程度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坚持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赢得广大师生的满意,家长的赞评,社会的认可。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关心,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思想政治和生活、学习状况。对于思想问题,可以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加以解决;对于个别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可以通过国家的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方式,确保每位贫困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对于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引导他们自主创业,到基层、到辽西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对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今的大学生由于著多因素造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他们面对形势和社会竞争的压力。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把人文关怀作为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原则。按照“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弱”的要求,充分提供精神支持、物质帮扶、学业指导、知识增强、能力提升,做到既教育管理引导,又关心帮助服务,做到真切的人文关怀。
7.强化制度建设,做到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就没有良好的生活学习秩序。合理的规章制度能规范学生的言行,各项体育竞技都是建立在各种规定规则之上,因此可以说体育专业学生对规章制度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借助于制度这一具有稳定性、强制性的力量来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的特有特点及国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法规,制定适应本校新时期体育专业大学生特点的岗位责任和规章制度,同时将党和国家倡导的先进思想、价值观念和目标要求融入规章制度之中,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促进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四、结论
对待高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没有科学、有效和针对性很强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样,没有结合专业和大学生的特点,也无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在培养人的始终,更谈不上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方式和运行机制,形成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探索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想、新办法,增强素质,拓宽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光绍: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引入“导师制”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5(1)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方向一般会进入各种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以及有关企业单位,负责党务、宣传、行政、组织、党团工作和管理工作。
2、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面还是比较宽的,主要从事思想宣传工作、高校学生工作等。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同时,广泛涉猎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基础;学生要在理解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要在对中国现代化历史和现实的学习中深刻理解中国的国情、社情、人情;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要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中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