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 关节置换 康复训练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healing training method for artificial coxa joint substitution.[Method] Make inpidual healing training to 85 cases of THR.[Result]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3~10 months;under Harris score standard,60 cases were excellent,19 good,5 intermediate,1 bad;choiceness rate was 92.9%.2 had dislocation,occupying 2%;1 had fracture under the prosthesis of the same side,occupying 1%.[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standard,systemic,full execution of training procedure in proper sequence,the nurses shall completely pay attention to inpidual differences,i.e.disease state,whole state,doctors’ skillful operation and patients’ mental status,trying to make every patient get self max functional healing.

Key words: artificial coxa joint;substitution;healing training

自2006年9月开始作者专职担任骨科患者的康复训练,对8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的病人进行了个体化的康复训练,现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94髋,男41例46髋,女44例48髋。年龄24~95岁,平均65.3±2.6岁。合并糖尿病者17例,高血压10例,冠心病5例,轻度老年痴呆3例。Harris髋关节功能平分16~72分。

2 康复训练

2.1 第一阶段(术前康复训练) 此期康复训练要求不必过高。具体方法:①加强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足背屈,膝下压紧绷5~10秒,放松再绷紧,每10次为1组,每天完成5~10组;腘绳肌训练:同法踝关节用力跖屈、背屈;髋外展肌训练:取平卧位,收紧下肢肌肉,膝关节保持伸直,平床褥缓慢、尽力向外侧拉伸后返回为1次,频率同上,必要时行被动牵拉。②加强健侧下肢及双上肢的肌力练习:充分利用床头的吊环进行双上肢臂力训练,引体向上运动,同时教会患者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排痰运动、扩胸运动,每10次为1组,每天5~10组。③教会患者如何取外展中立位,如何使用拐杖及助行器,为术后行走作准备。

2.2 第二阶段(术后当天~出院前) 具体如下:①患者麻醉未完全清醒,即手术结束返回病房时,髋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及患者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或无,所以搬动患者务必正确安全——以肩背部、臀部及双膝为支点托起患者平移上床,用软垫枕和“T”型枕使患髋维持于前屈、外展各15°中立位并给予约束,以防患肢内收、内旋。患者麻醉完全清醒后,再次嘱咐病人及陪护禁止患髋内收、旋转及过度前屈的不良动作。②静脉栓塞多继发于术后24h,预防是主要思路和措施[3],本组病例在下肢知觉恢复后即指导其行肌肉等长收缩运动。病人下床站立、行走最早在术后18h,最迟72h,无压疮、肺系感染等并发症。[2]术后第1~7天与骨科医师互通良好和有效镇痛的前提下,康复训练旨在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方法:①手术当天取正确,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双下肢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活动、踝关节的伸屈和环绕运动。同时指导其适当抬高床头30°左右适应性训练。②术后第1天起由专职康复人员根据病情指导、协助患者在卧位下进行患肢肌肉等长、等张收缩练习,兼顾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肌力训练,采用主动、被动、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形式。方法:股四头肌训练——大腿肌肉收紧,膝关节保持伸直5~10秒,再放松;肌力足够时行直腿抬高练习,膝关节保持伸直,足跟抬离床面20~30cm并尽力维持数秒钟;终末伸膝练习,患肢膝下垫一圆枕,下压膝关节,足背屈并使小腿和足跟抬离床面,膝关节伸直,保持5~10秒,放松再行,反复10次为1组,每天3~5组。同法训练臀大肌、腓肠肌、髋外展内收、屈髋屈膝和伸髋伸膝(闭链运动)。③患者全身情况允许,术后第1~2天开始训练床边坐起,应避免患侧髋关节屈曲大于90°,同时患肢保持外展位非常重要[1]。患者感觉良好,在专人辅助下,被允许使用助行器、安全带下地站立训练,每侧肢体伸直练习脚趾抬高、脚后跟离地,手术侧逐步部分负重,练习股四头肌、臀肌收缩舒张,伸直髋、膝关节。情况允许可在室内移动数步、数十步。注意患者疼痛及疲劳情况,量力而行。④术后3~7天,卧—坐—立转移训练。要求动作规范有序允许病人坐高椅,确保座椅牢固最好有扶手,适当加垫增加坐高,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关节高度,坐时身体向后靠不前弯,腿前伸;双腿及踝不交叉;不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东西。根据情况进行上下楼梯训练,“好腿上天堂,坏腿下地狱”。行走求质适量,调整步态、步幅。以前一天的训练状态来调整运动强度与方式,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3]术后第8~14天巩固和提高前一周的训练成果,为出院作准备。加强肌力训练—股四头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的抗阻训练,加强关节活动度训练。具体目标,出院时患髋能主动屈曲达到或超过90°,同时伸直位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完成髋内收、外展和内外旋运动。以免因肌力不足导致Tredelenburg步态或Duchenne类步态。运动方案因人而异,随时调整,以不增加疼痛、略感困乏为宜。术前有代偿性脊柱侧凸和骨盆倾斜而术后两下肢绝对长度相等者,应引导患者逐步学会正确的步态和姿态。对于任何程度的下肢长度差异最好通过鞋底的高度来调整。需要强调的是术后3周内绝对禁止患髋屈曲、内收、内旋的复合动作,以防术后关节脱位[1]。

2.3 第三阶段 出院后的康复训练(手术第3周后)(1)指导患者继续步形、步态训练,抗阻训练-可采用自制适当重量的米袋或沙袋固定于踝部。(2)木阶梯训练:将患足置于适当高度台阶上,患肢于屈髋、屈膝位进行压腿练习,据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台阶高度,直到髋关节屈曲度接近或达到正常为止。(3)功率自行车训练:开始时尽可能升高座垫,能骑满圈后,逐渐调低坐垫以增加髋关节屈曲度。车速开始时保持在24km/h,据情况逐渐增加,每次以15min为宜。同时加强身体前倾度来增加髋屈曲度;仰卧外展中立屈膝位,双膝并拢、分开来活动髋关节的内、外旋。以增加患髋内、外旋的活动度。(4)嘱咐患者及家属定期复诊随访: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以便了解康复情况,调整、修改计划。术后3个月可以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骑车、平地远足、仰泳、保健操。避免跳跃类运动、爬山和一些球类运动等,避免提取和运送重物。

1.3 髋关节功能评定 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百分评分系统。临床疗效评定: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

2 结果

本组85例获随访3~10个月。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60例,良19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92.9%。两例脱位,占2%。1例同侧假体下骨折,占1%。

3 讨论

康复训练的对象是人,并非是操作一台机器,所以应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康复护理人员在规范化、系统化、循序化、全面地实施训练程序的基础上,应充分体现人的个体差异性-疾病本身情况、全身状况、医生的手术技术操作及个体的精神状态,力争使每位病人获得其自身应有的最大限度的功能康复。具体应注重以下几点:(1)康复训练工作应由专职人员指导、实施,并且与医生、患者沟通良好。⑵强调早期主动的康复训练方法,耐心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多鼓励,忌指责,忌操之过急。(2)必须向患者及家属强调注意事项,有良好的安全意识-防脱位,防跌倒。在休息或睡眠状态时选择性的给予肢体约束。(4)肌力、ROM及本体觉的恢复训练同等重要,应同时进行,但不宜对患髋进行直接的关节活动范围(ROM)的锻练[4]。(3)肌力、ROM的恢复训练需要时间,更需要患者的主动积极性、恒心和毅力。

参考文献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R49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35-02

髋关节病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功能重建术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前术后的护理,尤其是术后早期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对手术的成功能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使患者尽早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对1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中,男8例,女10例;年龄35岁-81岁,平均年龄为6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7例,股骨头坏死8例,骨性关节炎3例。住院时间最短16天,最长39天。

2 康复护理措施

2.1 术后康复训练 患者由于疼痛,因此应首先衡量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给予止痛药物,在其无痛状态下进行康复训练。进行康复训练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缓慢原则,切不可急燥,力度过强,防止髋关节脱位。锻炼一般从麻醉消失后就可进行[1]。

2.1.1 术后当天 术后回病房后护士应当正确指导搬运患者,医护人员托住患侧髋部及下肢,使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另一护士托住健侧髋部及下肢,将患者平放在床上。两腿间放一软枕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穿防旋转丁字鞋,避免外旋。

2.1.2 术后3天内 术后第一天撤除软枕,尽量伸直术侧下肢,以防屈髋畸形[2]。术后6小时患者耐受的情况下,进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用足趾的屈伸运动;24小时做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每个运动保持3-5次,然后放松,反复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运动。上肢外展,扩胸运动,三点支撑抬臀练习。术后2-3天,做髋膝关节屈伸训练。方法:病人仰卧伸腿,收缩股四头肌,缓慢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方向滑动,使髋膝屈曲保持在5秒,之后将腿伸直。屈髋开始时以小于45°,以后逐渐加大,但应避免超过90°。屈伸训练应由被动向主动过渡,并于术后3天拔除尿管、引流管。

2.1.3 术后4-7天 患者引流管已拔除,继续进行髋膝、上肢的功能锻炼,并形成坐位练习。协助患者将患侧下肢移近床旁,靠近床沿放下后,坐于床旁,进行伸髋练习,双手后撑,主动伸直髋膝关节。病人双手支撑麻上坐起,屈曲健肢,伸直患肢,移动身体到健侧床边。随着坐位训练直至病人坐床边,并行小腿下垂床边的踢腿运动及踝关节屈伸运动,之后过渡到借助双拐或由两人从两侧搀扶,下床边站立位练习 。协助患者站立位练习,每日2-3次,每次20-30秒。

2.1.4 一周后至出院 可行床旁站立或行走练习 。下床时,先扶患者坐于床旁,健侧肢体离床着地,协助 患者抬起上身,使患侧肢体离床不负重。借助双拐站起,健侧肢体负重。术后2周患肢可部分负重行走,术后4周可完全负重。活动时应有人在旁看护,避免发生意外。

2.2 心理护理 心理康复是功能康复的前提。只有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才能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解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感,使病人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及执行康复护理计划。医务人员在做每项功能训练前,要向病人讲述此项锻炼的目的,作用及做法,使病人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并实施康复护理计划。

2.3 饮食指导 为促使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应给予足够的营养摄入,多食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类、鸡蛋等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多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烟酒。可少量多餐,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2.4 出院指导 出院后坚持做髋、膝、踝关节的屈伸运动, 卧床仍应平卧或半卧位,平卧时两腿之间放软枕,防止髋关节内收。3周内屈髋应小于45°,3个月内避免侧卧,6个月内避免患肢内收及内旋等动作,防止发生关节脱位。生活中应做到“三不”,即不坐矮板凳;不翘二郎腿;不在坐时前倾斜弯腰。穿鞋时应先患侧后健侧,不穿系带的鞋,穿袜应伸髋屈膝,避免在不平整或太光滑的路上行走。避免重体力活动及需髋关节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感觉髋部疼痛及时到医院复诊。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重建髋关节功能解除患有髋关节疾病病人痛苦的重要治疗方法。精湛的手术技术系统正规的各肌群及关节的康复训练,术后正确的饮食指导及合理的运动疗法,从而保证了关节的良好功能。使患者早日离床活动,提高 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为手术的成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72―0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被认为是髋关节疾病和骨折的最忌治疗手段,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总体生存质量。我科至2008年以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8例取得理想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36例,男30例、女6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2岁。人工劝髋关节置换术2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6例:骨水泥人工髋30例,非骨水泥人工髋6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随访36例病人,髋关节均保持良好功能。

2早期康复训练

2.1心理疏导:病人往往担心早起锻炼会引起不适、加重疼痛。我们向病人说明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治疗的成功除了医生努力外,还需要来自病人自身的配合及自我锻炼,锻炼时可能有些不适,但能加速病人恢复,减少数后疼痛并重建行走及其他日常生活能力。通过心理疏导,本组36例病人均消除了思想上的顾虑,克服身体的不适,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2.2床上训练:增加病人腿和踝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同时增加力量及活动度。

2.2.1 踝泵动作:逐步屈伸足踝部,可每5~10min一个疗程。术后即可做足踝部屈伸运动,一直做到完全恢复为止。

2.2.2 踝旋转动作:活动踝部先向另一足转,再向相反方西外转,3~4次/d ,每次5下。

2.2.3 贴床屈膝:把足贴在床面上,滑动曲膝,把后跟向臀部靠拢。可反复做,但膝不不可想内弯。3~4次/d,每次10下。

2.2.4 收缩臀力:收紧臀部肌肉,维持着从1数到5,再放松。3~4/d,每次10下。

2.2.5外展动作:把下肢滑向外侧,越远越好,再收回。3~4次/d,每次10下。

2.2.6收缩股四头肌:伸直患肢,收缩大腿肌肉,每次维持5~10s,在10min内做10次,一直做到感到疲劳为止。

2.2.7支腿抬高动作:患肢在床上完全伸直,在收缩肌肉情况下,从床上抬高患肢几厘米,维持5~10s,重复做,直到疲劳为止。

2.3站立训练:在护理人员协助下站立,手握床杆或扶手,直到有力量独立站立为止,3~4次/d,每次10下。

2.3.1站立曲膝:把患肢向胸部方向提起,但膝部不要超过腰部,抬起时,维持不动,数2~3下后,再放下。

2.3.2 站立外展髋部:足部、膝部、髋部面向方对直,把身体伸直,把下肢向外侧举起,然后慢慢地放回着地。

2.3.3 站立后伸髋部:把患肢慢慢地向后靠拢,同时腰部维持伸直位,维持不动,数2~3下,再放回着地。

2.4行走和早期活动:术后不久,即可在病房中做近距离行走,每天做轻度活动,可是髋部再次获得力量和活动度,促进恢复。本组36例股水泥人工髋病人,术后患肢立即开始逐步负重:非骨水人工髋病人6例术后即可起床,但患肢到术后6周才可逐步负重。

2.4.1用助行器行走:站立锻炼后,使用助行器,使全身力量平衡并身体直立。先把助行器向前移一小步,身体向前,再把患肢举起,让它的后跟先着地,身体前移时,曲膝曲踝,使整个足底平均地站在地上,然后再移动健肢。注意每一步足跟先着地,然后足底平放,最后从足趾处离地。肌肉和耐力有进步后,可逐步加大患肢的负重量。

2.4.2扶拐行走:最初几个星期用助行器助步,获得平衡后再用拐杖。一直到全部力量及平衡力恢复。先用双拐,后用单拐,用单拐时,拐杖要握在健侧手中。

2.4.3 上下楼梯:开始时,在护理人员帮助下进行,每次只能上下一级楼梯。上楼梯时,先用健肢,下楼梯时,先用患肢。直到病人的力量何活动度大部分恢复,方可独立练习。上楼梯对力量与耐力有很大帮助,不能采用高于14cm的楼梯台阶练习,每跨一步,一定要握紧扶手,保持身体平衡。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膝关节镜;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14-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关节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因其具有切口小,对患者关节腔损伤小,操作简单,患者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被广大医师和患者家属认可。膝关节镜手术的成功不仅需要临床医师有熟练地操作,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探讨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临床效果,我院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接受诊治的25例膝关节镜手术病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接受诊治的25例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的差异,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3-61岁,平均(45.5±4.6)岁。其中6例为骨性关节炎,4例半月板损伤,2例结核性关节炎。干预组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31-59岁,平均(43.2±3.3)岁。其中7例为骨性关节炎,5例半月板损伤,1例交叉韧带损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即在术后告知患者手术成功,让患者安心接收后续康复治疗,必要时可对患者注射抗生素,避免伤口感染。

1.2.2 干预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

①术前护理: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身体检查。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有差别的向患者讲解膝关节镜手术的优点和手术具体操作,让患者消除对手术的恐惧,配合治疗。此外,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患肢训练的正确方法。由于术前患者肢体疼痛剧烈,腿部活动受限,容易导致膝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因此必要的肢体锻炼可以预防功能退化,促进术后康复。

②术后护理:a由于膝关节损伤在组织学上会较早的出现纤维化,如果在术后4天不及时进行活动,关节活动会出现障碍。而损伤的关节在2周左右会出现结缔组织纤维融合,导致患者丧失关节功能[1]。为此,术后尽早实施功能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b肌力锻炼:在麻醉效果过后,可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踝关节锻炼,防止足部水肿。通常情况下,术后3天左右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强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c膝关节锻炼:手术结束当天,可采用CPM持续被动训练器对患者的患肢进行锻炼,为了防止患者疼痛,可在患者的关节面均匀涂布透明质酸钠,发挥镇痛的效果。术后4天左右可对患者进行压腿训练,在肿胀消退后协助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d对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可在手术后一星期,在患肢不负重的前提下指导其每天进行学步车行走25m左右,40d后进行负重锻炼。e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时需嘱咐其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膝关节,避免受冷受凉,手术前期夜间将下肢抬高。另外,按照在院内的康复训练要求在家继续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当患肢恢复到可以负重时,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下蹲,膝关节内、外旋训练,提高膝关节的活动能力,直至关节疼痛消失,患者可以自由行走为止。另外,为了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可嘱咐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保证营养的摄入量,提高身体机能。让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康复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t检验, P

2 结果

调查发现,两组患者均康复出院,但干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语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少,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3 讨论

关节镜技术由于具有切口小,对患者关节腔损伤小,操作简单,患者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疾病的治疗。但是,除了需要精确地手术操作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也是关节镜手术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此外,我院发现,康复护理期间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可以让患者更好地掌握专业护理的常识,降低关节粘连以及肌肉萎缩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功能恢复,对于病人的术后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颈椎骨折;手术;护理

据调查研究得知,颈椎骨折时极易造成颈脊髓受压而致病人高位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疾。颈椎骨折常常要采用手术治疗。因此对手术的颈椎骨折病人, 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降低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 最大限度恢复病人的功能有重要意义,还是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次通过对一组颈椎骨折患者的手术以及护理,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一系列的工作和实践说明,在颈椎手术的护理方面,制定正确的护理方案,以及关键环节的把握和注意是至关重要的,值得总结和深入体会,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37例颈椎骨折患者,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6例。年龄在20~72岁之间,平均年龄大于50岁。致伤原因多为为车祸或高出跌伤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颈部疼痛以及活动受限,多数的四肢感觉基本都运动正常。

1.2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多功能监护、静脉点滴等一系列治疗和护理措施。16例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 21例行择期手术治疗。从术前到术后对患者采取了全程的护理措施,并密切监控康复进展。

1.3 结果

多数患者在术后前3天内,诉颈部疼痛及双上肢痛感明显好转。最终所有患者在术后护理下无一例并发症,均如期康复出院。

2 护理的分析总结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大多都有紧张、焦虑表现。因此要用恰当的语言关心、安慰病人,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1]。责任护士应向患者介绍病情、治疗及神经恢复过程, 给病人以希望, 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及时与患者沟通,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有关信息。入院后立即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通过评估适时讲解疾病的症状、体征手术方法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2.1.2基本护理

根据颈椎骨折病人情况备好板床,很多需要采取颈部垫枕,头部两侧分别置沙袋固定或行枕颌带牵引、颅骨牵引以防病情加重。保持室内的环境卫生良好通风并经常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指导吸烟患者戒烟酒等, 指导调节饮食,限制探视人员并说明意义,严格规范病区。

2.1.3疼痛护理

颈椎骨折后疼痛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并因骨折牵引以及长期卧床会致病人痛苦增加, 随着新的医疗改革模式的转变, 忍耐疼痛已经转变为预防疼痛, 减轻疼痛。解决疼痛的方法。除了病因治疗外, 药物和心理治疗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减轻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反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生活过的愉快、充实, 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减轻痛苦。

2.1.4其他护理

其他包括术前各项检查的目的要求,术前1日备皮,给以剃头擦浴更衣,交代术前12 h禁食4 h禁水是为了防止全麻术后引起呕吐窒息。以及术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必要时带患者看望同种手术患者康复情况并让患者熟悉相关的医疗用物如氧气、负压吸引、心电监护仪等以免产生恐惧心理。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的观察及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将患者安置到监护室, 给予吸氧2L/min, 持续心电监护, 同时注意观察口唇、甲床、耳廓有无发绀等缺氧情况。当SPO2

2.2.2伤口观察及护理

一般术后若伤口有少许血性渗液, 可在颈部两侧以砂袋压迫止血3~7h。术后24~72h内严密观察伤口引流液、渗血、有无颈部增粗等情况, 若有异常及时处理。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

2.2.3护理

一般手术后去枕平卧6h ,颈下垫沙袋(长约20cm)保持颈部后伸, 颈两侧各放1个沙袋制动,防止出血及植骨块滑脱,术后植骨块脱出为严重的并发症[3]。24 h后改用颈托固定, 抬高床头1015度角以利于呼吸;在接手术患者时应特别注意保持颈部适当的,搬运患者时必须注意保持颈部的自然中立位,切忌扭转、过伸或过屈。有颅骨牵引者,搬运时仍应维持牵引。

2.2.4注意药物副作用的预防

颈椎术后常需要使用大剂量激素预防脊髓水肿, 而大剂量激素的应用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如应激性消化道溃疡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4]。其中诸如对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可能者, 应监测生化指标并观察相应的临床表现。而对于有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严密观察其有无呕血、黑便等症状, 预防性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2.2.5并发症的预防

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预防褥疮。定时给患者拍背, 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 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 以训练膀胱的感觉及收缩功能。鼓励患者多饮水, 饮水量保持在每天2500~3000 ml, 预防泌尿系感染。每天按摩四肢肌群2~3次,被动活动相应关节, 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6康复训练

适应性训练包括呼吸功能训练,气管牵拉训练,生活习惯训等来克服手术后的不适。术后当日即可进行瘫痪平面以下肢体的向心性按摩及四肢被动运动,每天4~5次。防止关节僵直和废用性萎缩。术后2~3 d开始进行肢体和关节的活动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对于截瘫患者应指导其家属做好股四头肌收缩、舒张, 踝关节背屈、跖屈。后期康复训练主要进行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一般拆线后可开始逐渐下床行走, 可先半卧位2~3 d, 再坐位2~3 d, 然后扶床站立。截瘫不严重者可到康复科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做康复训练,以尽快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3总结

颈椎手术病程较长,患者自理能力下降。通过实施科学的护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的疗效。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提高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成功率。

本组37例病人,由于加强了术前、术后护理, 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配合, 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效果满。说明,作好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这一些列经验总结将使下一步的颈椎手术护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龚群英.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的护理. [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8):685.

[2]贺萍萍, 傅国美, 等. 颈椎前后入路一期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护理. [J].护理与康复,2007,6(5):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