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第1篇

一、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1.生命的物质性观点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周围的世界,除了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物科学无论从宏观领域的生态学到微观领域的分子,实质都是不同形态的物质运动。

2.辩证法的观点

①对立统一的观点。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现象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体现。

②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无论是生物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还是生物的进化,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共性与个性的观点。辩证法认为,各种事物的矛盾是各不相同的,各有自己的特殊性,即个性;但各种矛盾又有它们普遍具有的共同性,即共性。所以任何事物却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进化的观点

生物都是发展进化的,各种生物结构、生理活动都有或近或远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用发展进化的观点传授知识,强调遗传变异是进化的主要基础,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另一方面又不能把复杂的进化观公式化、简单化、绝对化。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日益发展的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从而使他们对生物进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价值观的教育

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越来越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生物科学的价值观是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生物学,不仅是提高全民文化科学素质所必需的,也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生物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努力造就一批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生物科学的专门人才,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三、爱国主义教育

时代的发展赋予爱国主义教育更为深刻的内涵。通过生物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丰富动植物资源的自豪感,更要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命运、前途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使命感。

1.爱国,首先要爱乡土

每个人都有自己诞生的乡土,每一片乡土都是祖国的一角。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结合乡土教材,让学生了解本乡的生物资源及其保护、开发和利用。关心乡土环境保护,家乡人民的健康发展。

2.爱国,要保护祖国的生物资源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地大物博,生物资源极其丰富”,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生物资源还在不断遭到破坏,水土还在不断流失。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一方面要向学生介绍我国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了解有许多动植物资源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亟待保护和发展,以唤起学生强烈的危机感。

3.爱国,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居世界前列的生物科技

从古至今,我国生物科学为世界生物学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例如,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1981年丙氨酸转运核核酸的合成;本世纪的太空育种技术、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等等。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事求是地分析说明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紧迫感,激发更深的爱国情感。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地理学科;德育;渗透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渗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在现今的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科学的认知、思想的觉悟、个人修养、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的渗透。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时,主要讲完善运输业,怎样去发展农业和工业的现在发展如何以及分布情况。知道主要讲的内容后,老师根据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去让学生观察了解现在的运输状况、农业发展状况等。通过了解,学生感觉到了当前生活与发展的状况并不理想,从而让学生生成想改变自己的家乡,甚至改变国家发展进程的想法,使学生热爱国家的心情进一步提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人才,为自己的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马芳.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调查研究[J].学理论,2011(10).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 初中生物 生物教学

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对生命树立正确的认识,使学生热爱生命。同时生命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命、热爱生命,并且能珍惜生命,从而达到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进行研究,旨在与广大同仁分享共勉。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推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初中生物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正确理解,这也成为了生物教育中一个新课题,许多相关研究人员对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的方法上也多有建述。生命教育旨在为学生对生命孕育以及发展过程有正确的理解,从而达到使学生珍惜生命、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与生命观。

生物学科以探讨生命及其发展规律为主。主要以动植物或人作为基本素材,对学生探索及理解自然起到引导意义。所以在初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有很大的优势。学生可以再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体会生命的过程,在人类的进化知识中了解人作为生命的艰辛与不易,是学生重视生命。在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渗透。

二、当前初中生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推行,但是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推行程度却不尽人意。我们时常可以听说到有关于学生在对面社会影响、学习压力、情感因素时时而出现伤害他人以及虐待自己或动物的事件发生。而对于生物教学,校方环境往往会影响到物理教学的全过程,如课时安排较少,教师由于课时限制,无暇顾及其他,仅仅将课本知识交代清楚已经实属不易,对于生命教育更是无暇顾及。

三、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扩充课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课本进行充分挖掘,寻找到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的连接点,只有找到连接点,才能保证在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无论是植物或动物的成长,还是人类的进化,都可以从中感受到生命之美。比如我在讲植物分布时,我精心准备了多没课课件为同学展示哥哥地区不同的植物分布,并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到自然的奇特美景,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渺小与壮阔,感受到生命的奇妙之处,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在知识中感觉美,发现美,然后表达出来,让学生对生命有深一步的认识,从而对生命产生热爱或敬畏。

(二)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初中教学题材结构清晰,内容新颖,并且通多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完整内容,比较适合融入生命教育,但是这需要教师在工作中适当的添加教学内容,建构“生命教育”课堂体系。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为了使学生对植物的形态、作用、生长等各个方面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我运用了一些游戏环节,我将我准备好的一些描写植物的文学作品拿出来纷纷读给学生听,让他们说出对应的植物是什么,作者还表达了这些植物的那些特性,对植物哪方面的“品格”进行了赞美,例如:“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等,让学生在美丽的诗句中感受植物的美,感受植物的不同“品格”,我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耿是学生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通过校本讲座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情

初中生有着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的特点,这也决定了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需要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笔者认为,在课外开展校本知识的讲座或者通过引用名人作品的方式,通过多个角度向学生阐述生命的含义。

如在讲解“人的繁殖”一节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人的生命的诞生过程以及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使学生懂得善待父母,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生命。校本知识讲座是课堂知识的延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掌握书本以外的知识。在讲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章时,我将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一一介绍给学生,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等,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从而学会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合理布置课后作业渗透生命教育

对比初中课程体系全部课程,生物并非“重点科目”,加上在应试教育影响颇深的当下,一些学校对该课程不予重视,学生自身也是得过且过,学生家长也认为该课程与中考关系不大,因此也不够重视。但是,生命教育是渗透到每个人的生命中、生活中的,即便学生因课业较为繁重而不能投入较多时间用于生物学方面的课外探索,但只要保持对生物科学的探知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接受到各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例如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促使其在生活中领悟生命的意义。教师要将有无渗透生命教育作为评价实践报告的标准之一,以此来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重视。

四、结论

初中生命关系生命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其中普及生命教育意义重大。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通过对中学生特点的分析,认为在初中生物课堂应该通多校本课程、实践活动以及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各个角度的生命渗透,使生命教育与初中生物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渗透

一、潜心研究教材、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伟大结晶,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生物技术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素材。在生物规律的发现、阐述、推理及验证中,处处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火花。

1.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于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教师在教学时结合生物学科的发展史和最新成就,介绍一些科学家冲破重重困难取得瞩目成就的事迹,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形成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材中包含着自然辩证法思想,主要是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观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依存关系;血糖平衡与内环境稳态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的统一性的关系。这些都是生物教师应用得较为熟悉的观点。这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更好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非常重要。

3.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的培养

生物学科也具有自然科学本身的严谨性,推理过程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孟德尔定律的发现过程和验证过程、生长素的发现、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等内容时,在推理论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

二、精心设计,使德育渗透与传授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生物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不能盲目地进行,要做好整体规划,各章节知识点要相互联系配合。首先,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要按照学校整体计划的要求制定出本学科的德育渗透的计划,要按照章节列出细目,形成一个有计划、按步骤,有的放矢的进行德育教育的体系。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动脑筋,精心设计,寻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把德育渗透到全部的教学中。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要坚持好“渗透”的原则,使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进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离开知识的传授单独进行思想教育,也不能只传授知识不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前者把知识传授课变成了政治思想教育课,后者没有完成教育渗透的任务,二者都是不可取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突出一个“寓”字,使德育内容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三、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用良好的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学生,也是不容忽视的。“身教重于言教”,课堂上,教师在每个概念、定理的阐述、讲解、论证中,每个演示实验都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去做,都要坚持科学的态度,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弄虚作假。如,生活中倡导绿色生活,不穿皮草、不吃野生动物、节约粮食。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就会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总之,生物学科的德育渗透原则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掘这些素材并结合自身教学素养的提高,才能做到寓德育于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存梅.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教育初探.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1).

[2]刘志锋.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外阅读:中下,2012(16).

[3]曾迎春.如何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生物学教学中.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6).

[4]李勇军.对高中生物课本德育素材的挖掘利用.神州,2012(21).

[5]杨佩珺.生物知识在德育中的渗透.课外阅读:中下,2012(13).

[6]杨柳.例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科学教育,2012(04).

[7]张娜娜.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信息教研周刊,2012(12).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面素养;情感教育;癌症

一、情感教育对学生学习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1.情感对智力因素的促进和弥补

情感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所引起的意识的波动性和感染性,属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必然会大大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即使智力发展不好的学生,只要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可以弥补其智力的不足[1]。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科学家居里,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被人斥之为笨蛋,没出息的人,然而偏偏是他们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智力低下的卡尔・威特,在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下,一跃为神童,16岁成为柏林大学的教授。

2.情感影响学习的效率

情感有增力功能与减力功能,前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积极作用[2],如积极、热情、乐观、自信等良好的学习情绪往往能让学习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过来,低沉、厌倦、悲观等恶劣情绪则阻碍学习目标的达成,效率很低。

二、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自然学科,它蕴含丰富的情感素材,合理利用这些情感素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人格和良好品质的完善。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挖掘课程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使情感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们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情境,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下面我以自己在上《细胞癌变》时的做法为例浅谈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1.珍爱生命,奉献博爱

不少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重智育,轻视德育,致使一些学业上的优秀生出现了不少思想问题,如动辄自杀或杀人,自私自利,不愿关心和帮助别人等。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教学中应加强道德方面的教育,例如我在《细胞癌变》一节开头就讲,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谈“癌”色变?接着展示:每年我国新增癌症患者的惊人数据、癌症患者病发时痛苦的表情以及清醒时虚弱绝望的眼神、很多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告知患上癌症时的撕心裂肺……经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很多学生脸上已经露出严肃紧张的表情,心里也纠成了一团。再介绍癌细胞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原来癌症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它不是传染病基本没有什么特效药,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而且可能是在你根本没有任何意识和防备的情况下。生命在疾病面前是如此的脆弱和渺小,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然应该珍惜。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400万白血病患者,每年以3~4万的速度增加,其中50%是儿童,鼓励大家成年后,在身体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积极捐献骨髓,为广大白血病患者提供更多生命的希望。同时我们也更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健康,不任意挥霍。

2.懂得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现在的高中生虽然都有十六七岁了,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良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将会引起身体形态和机能的改变,甚至引发一些疾病。

在《细胞癌变》这节中讲到癌症主要由物理、化学、病毒三大致癌因子引起,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尽可能远离这些致癌因子懂得保护自己,如男同学们不要总是在正中午的时候跑到操场上打篮球踢足球,否则患皮肤癌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没事不要总是对着电脑打游戏、拿着手机聊QQ,都是辐射;说完这些很多人都纷纷点头。另外吸烟者喷出的烟雾中有20多种致癌物,所以规劝男生们千万不要抽,而且周围的家人朋友吸了你的二手烟危害更大。腌制食品、烧烤中都含有大量致癌物,所以腌制食物、烧烤应少吃。

3.学会生存,培养学生重视环保的意识

在讲述完课本上的内容之后我还播放了最近在各大社交媒体热播的柴静的雾霾调查报告《穹顶之下》,当大家看到无数煤和石油燃烧所释放的滚滚浓烟,无数毒工厂向河流湖泊排放恶臭的污水,无数的超标汽车在奔跑,越来越多的人都生活在终日不见蓝天白云的大气下,学生们的心被深深震撼了!那我们究竟能做什么呢?世界上再强大的政府也没有办法独立治理好污染,它依靠的是每一个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意志。如出门可以步行或骑单车,路远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不燃放烟花炮竹;有条件的地方选择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沼气、风能;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绿化环境……只有我们每个人都重视环境问题,发出我们的声音,抵制污染对我们的伤害,从自身做起减少对大气污染的排放,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在没有雾霾没有毒食品的地方!

在课堂中通过这种于细微处渗透情感教育的方式才能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从而对学习更加感兴趣,也真正实现生物教学的生活化。

无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还是完善学生道德品质,情感教育应贯穿教学的始终,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