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基本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一、选题缘由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11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CDIO 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62-02
[收稿时间]2013-05-22
[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重点项目(BKZZIG20060133)资助。
[作者简介]汪富泉(1955-),男,四川南充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高等教育与教学。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虽然有不少高校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不明确该专业的办学方向,严重缺乏专业师资力量,离专业办学规范相差甚远;有的课程设置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没有明显区别;有的不知道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的忽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毕业生因动手能力弱而找不到工作,一次就业率有逐年下滑的趋势。我们对广东的IT企业进行了多次调研,结果表明:企业需要大量基本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但却很难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高校不到30%的毕业生从事本领域工作,结构性失业严重。这说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与社会需求严重错位,无法与行业实际需求接轨。如何明确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形成专业特色;如何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就业竞争力,是办好该专业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们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本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专业特色初步形成,学生就业形势喜人,近三年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70%以上毕业生进入金山软件有限公司、富康(中国)、中华电力集团(香港)、华微软件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二、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建毕业生能力结构
教育部和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要求该专业毕业生获得5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课题等。由此可见,教育部和教指委都十分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根据教育部的精神、CDIO的理念、IT行业的需要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也把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分为四个层面:1.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数学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个人能力;3.团队能力;4.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第四个层面的能力培养难度较大但又极为重要,因此我们把它分解成三个阶段来逐步培养。第一阶段,初级工程实践能力:有信息接受、信息分析、数据处理、基本架构软件设计的能力,时间安排为1-4学期;第二阶段,中级工程实践能力:有一定的系统分析、高级综合性系统设计、系统测试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时间安排为5-6学期;第三阶段,高级工程实践能力:有一定的系统架构、团队组织、系统实施和维护、指导及解决工程和生产中的实际课题的能力。我们按照CDIO的思路设计了一套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相融合的方案,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完成学习和实训,时间安排为7-8学期。第一二阶段同时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包括数学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基本理论,这是各种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我们的实践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在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训后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逐步提高。
三、构建“分布式+螺旋式”的能力培养模式
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培养难度较大但又极为重要,为达到培养目标,我们按照CDIO的思路设计了“分布式+螺旋式”的培养模式。“分布式”是指:将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培养按模块进行“衔接性”拆分,然后分布在不同学期的不同课程中进行分布式培养。“衔接性”拆分的原则是按照知识体系的先后顺序,在时间安排、内容设置等方面,保证不同模块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具有坚实数学基础的高级网络应用软件设计和实施能力。为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在能力培养过程的三阶段设计了“五模块+实战训练”来完成:初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C/S架构软件系统设计、B/S架构软件系统设计、三层(多层)分布式软件系统设计)、中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从N个方向性综合性应用软件设计能力培养模块中选2个方向)、高级工程实践能力(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螺旋式”指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实践能力逐步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初级工程实践能力(模拟设计为主)->中级工程实践能力(模拟设计为主)->高级工程实践能力(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完整实现)。低年级(2年)分布式培养基础设计能力,大三(1年)方向性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大四(1年)全方位培养实际项目架构与开发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无论是模拟项目还是实际项目,都具有构思、设计、实施、运作(CDIO)的完整过程。这些项目贯穿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既体验了项目设计过程,又训练了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使得知识学习和应用良性互动,动手能力螺旋式上升。
“分布式”模块化培养是手段,能力“螺旋式”提升是目标,“分布式”培养的过程实现了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四、构建“软件项目模拟工厂”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严重脱节,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差。为了克服以上弊端,我们构建了“软件项目模拟工厂”的教学模式。即把一个软件开发项目看成一个工业产品,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使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和项目训练。经过一定时间的课程学习和项目训练,要求学生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CDIO)。一方面,要求学生基于项目来开展学习和实训。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基于项目开展启发式教学。一是要改变满堂灌的陋习,树立“以学生和项目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学得好用得活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不仅要传道,更要解惑和授业。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耐心指导学生动手和实践。二是要杜绝理论和实践两张皮、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与工程相关的课程采取边讲理论边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五、以项目设计成果作为考核对象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阶段性课程设计、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方式来实现考核。第一阶段,即第2-4学期,每学期安排2周综合性课程设计,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完整的课题,模拟设计实际项目。课题来源于教师科研课题、软件企业的相关共享软件。该阶段主要实施三个模块的考核:C/S架构软件系统设计、B/S架构软件系统设计、三层(多层)分布式架构软件系统设计。第二阶段为方向性高级综合性实践能力考核。通过开设方向性综合高级开发课程,引导学生将各种基础技术应用到综合性的软件设计过程中。目前,我们开设了4个方向性综合能力培养模块:企业信息化(ERP)、空间信息处理(3S技术)、Linux/Unix多核编程技术、移动智能设备应用软件设计。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2个方向进行培养。主要考核学生动手能力、个性发展及综合素质提高情况。第三阶段为企业项目设计与实施能力考核。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让学生完成企业实际项目的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一定的项目架构和分析能力。每个同学必须参与项目的整个完成过程,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六、小结
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建学生能力结构,通过“分布式”模块化培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 “螺旋式”提升;以“实际项目设计实现”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取得显著效果,学生动手能力强、就业率和就业层次高,受到用人单位普遍赞誉。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周钦青.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改革问卷调查研究[J].大学教育,2012,(11).
关键词: 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为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各高校纷纷引进大批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岗前教育及培训,促使其尽快提高职业素质、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对当前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建立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体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1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依据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1997年,原国家教委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使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凡聘任到高等学校担任教师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依法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参加《高等教育学》、《大学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校教师伦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并取得合格证书。目前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也主要是进行上述课程的培训。
岗前培训有助于帮助青年教师初步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从事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对青年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具有积极作用。
2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期短而集中 一般岗前培训主要集中安排在新学年3~4月或9~11月的周末进行,总计课时数为40学时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通过单纯的理论学习,要迅速掌握高校教师岗位需求的基本理论及各项技能相当困难。
2.2 培训内容单一 目前,岗前培训课程内容主要局限于对《高等教育学》、《大学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校教师伦理学》等四门课程的理论学习,缺乏教学论、课程论、教材教法和教育技术学等基础素质的内容。青年教师通过对上述四门课程的学习很难获得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驾驭课堂气氛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2.3 考核形式陈旧 岗前培训的考核主要是对四门课程的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考核,是单纯的目标考核,缺乏衡量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 构建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体系的对策
3.1 丰富培训内容 (1)开展岗前学习交流。通过各种报告或讲座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学校的校史校情、规章制度;通过与资深老教师互动和交流使青年教师加深对实现自我价值的理解和感悟。(2)开展教学能力培训。在现行四门理论课培训的基础上通过配备青年教师导师、专题研讨、集中备课、培养性讲授、观摩听课和经验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高年资优秀授课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使青年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能力等方面尽快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3)是积极开展在职培训进修。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攻读学历学位、参加外语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单科进修等。学校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以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科研协作、短期访问、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访学研修,为青年教师实现自我提升、优化知识结构、拓宽教育视野搭建平台。
一、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分析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专业性通才教育,它既关注学生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和科学家素质的塑造,为学生未来长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更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育,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做准备的教育,即工程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因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突出表现在实践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牢、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快、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的通才教育。
二、校企联合办学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因分析
我国的大学教育按照学校的不同层次分类,大体可以分为重点本科教育、一般本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函授教育等。由于大学教育不同层级的划分,必须将不同群体的学生放置进入不同层级的学校,这样自然将全体受教育的学生进行了层级的划分,而这种划分只是简单地按照学生高考成绩的高低进行排队。在大众的思维意识上,进入层级较高的学生群体,相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群体,自然有着较高的能力,从而暗含着他们可能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最终决定他们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但现实情况却并不尽然,一些重点大学甚至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其工作能力、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能力等并不比一般本科和专科学院的学生强,有的甚至还有很大的倒差距。是什么原因导致学校层级高的学生毕业以后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创造价值的能力比不上学校层级低的学生呢?究其原因,一则由于我国大学招生的评价体系本身的问题,单一追求学生应付考试的能力,而忽视学生的人际交往、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等综合实力的考察,自然导致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先天性就只能做几道题应付考试,在创新、动手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缺乏基本的应用能力,从而导致他们毕业以后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能力较差。二则是由于本科教育自身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以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名牌大学,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基本停留在用灌输知识来应付考试的初级阶段,所以大多数高校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基本上是采用试卷闭卷的方法进行,忽略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价,导致学生以追求考试分数的高低为目标,而忽视自身能力的培养,这就使一大批学生毕业以后根本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在进入工作的前几年时间基本上都是在重新学习,不能迅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就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根本原因。
改变大学生应用能力较差的状况就是要改变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单纯的灌输知识的“知识型教育模式”为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育模式”,而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室里是出不来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在企业里进行实践是一种最快最好的方式,因而必须建立一种高等教育与企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这就使校企联合办学成为必要。
三、校企联合办学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应用型人才的实质是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迅速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由于我国大学招生评价系统的不尽合理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身的缺陷,使得我国大学培养的学生不能迅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因而必须改变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应一线生产和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办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新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教育收益的“帕累托改进”。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阶段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发端于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中国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达不到经济社会需要的教育水平,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几乎处于一种半瘫痪状态。其次,传统的高等教育为中国经济发展培养大批人才,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增长开始从单纯的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转变,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问题也就逐渐暴露出来,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导致高校毕业生更多表现为一种隐形失业或者需要二次创业状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淡薄。校企联合办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单纯强调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略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使学生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减少其从学校到企业中间的摩擦时间。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增加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信任度,从而增加对高等教育的信任度,又能使受教育的学生迅速进入工作角色,为其工作收益提供可靠的保障,这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质。所以,校企联合办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阶段,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收益。
校企联合办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引进企业相关人员进入高校人才培养,使高等教育建立在既有理论知识的灌输,又有实际操作指导的环境下,使学生既能得到迅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短期能力,又能培养掌握大量理论基础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长远能力。高校教师在理论水准上比企业人员经验丰富,而企业相关人员则在实际操作上有着较为丰富的指导经验,因而其指导的学生更符合企业和经济发展短期目标的需要。而高校教师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准,其教学的效果更偏重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是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长远目标服务的,其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有机结合能够使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能满足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又能满足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心理欲望,能够使社会和经济发展建立在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这恰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真谛。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本身的缺陷,使得现阶段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应用能力较差,不能迅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大降低了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也影响大学本科学生本身的收入状况和经济地位。因而,现在大学本科教育模式必须改变单纯灌输知识的现状,实现从“以灌输知识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到“以应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只有这样大学教育培养的人才才能真正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追求短期收益的目标,因而培养的人才不能得到企业的承认,从而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机会和就业的收益水平,没有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校企联合办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人才不但能实现企业追求短期经济收益的目标,使大学毕业生迅速为企业接受,在提高企业收益的同时又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收益水平,还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长期研究能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而校企联合办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必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冯俭.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浮出水面[J].职业技术教育,2008,(12).
[2] 胡安辉.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2).
以本科为例,从法律层面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从国家法律层面上对本科生能力要求的限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并没具体列明需具备哪些基本技能、初步能力。
而在实践层面,1985 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始对学科课程、工科院校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试点工作,确定了以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重点的工作思路。1990年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2003年起建立了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科评估制度;2004年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11年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逐步建立起以教学评估制度为基础的质量保障体系。
在普通高校教学评估制度中,教育部制定了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但其中并没有对高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行直接、具体的要求。2004年的《评估方案》没有直接出现“毕业能力要求”的表述,涉及到学生能力要求的间接指标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一级指标,下同)中对培养目标的界定;二是专业建设与教学效果中,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学效果,从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体育、社会声誉、就业六个方面来衡量学生学习成果,是《高等教育法》要求的具体化。这一方案偏重于从“教”方面衡量,与学生学习成果是不同的,反映了教育行政部门对本科毕业能力要求仍没有明确清晰的界定,而是简单理解为各个学校自主控制和保障,而学校的控制则进一步下放到任课教师(考核和评价)手中。这是一种粗放的质量控制方式,不仅无法提供框架式的质量标准,更无法为质量的控制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