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教育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纵观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工作,形式相同,但所取得的成就却大不相同。中国有位学者曾说过,当今中国的学生干部过于官僚,急于求成,进入社会会遇到更大的阻碍。目前一些企业也排斥学生干部,认为这一部分人做事浮躁,不踏实,而学生本身对学生干部这一身份充满敬畏与向往。出现这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生干部这一身份,而在于整个组织的运行模式及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上。由此可见,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曾在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节目中看过一名学生干部的求职过程,深受启发,该学生在场上表现镇定自若,对答如流,谦虚有礼,赢得了场上各位领导的青睐。当时自问,我们的学生干部是否也可以有如此表现。大学四年中,学生会对学生干部起到怎样的影响,或许除了个人在专业知识领域外,还有就是对其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思想教育是学生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经过高考洗礼的学生在迈入大学校门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迷茫,此时便需要我们给予正确的引导,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每年都会将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笔者认为,新生入学教育不仅限于开学的一周,而应该贯穿在整个学期,使新生们对大学生活有正确的认识,会正确地进行判断取舍。每个人加入学生会的目的各不相同,为锻炼自己,为积累人脉,为多加学分等等,当学生会注入了这一批新鲜的血液后我们在欣喜之余更应注重对这批新人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可以为同年级的学生起到榜样带头作用。对他们的教育除了辅导员的工作也可借助学哥学姐的力量,新老交替,这批新鲜血液迟早会成为组织的中坚力量,保证每一批新成员的纯净和健康,才能使学生组织顺利进行。
二、思想教育工作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形成于习惯,习惯则形成于思想,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对问题的处理方式。我们在培养学生干部的时候,不仅看重学生的工作能力,更看重一个学生的人品,一个人的人品直接决定了该生能否正确恰当的处理问题,各种问题的差异终归还是在思想认识上。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这个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间给予学生思想上的教育。所以,对学生干部进行恰当、充分的思想教育,引导其正确对待当前的工作角色,使其可以摆正心态,今后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新的环境,适应新的角色。
三、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是对整个学生组织的优化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价值观念倾向于功利化、现实化。99.7%的学生赞同“社会环境、社会观念的变化,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九成学生认为现在努力学习主要是为了找到好工作,使物质生活条件变好。同时功利主义也影响到专业学习。92%的学生承认会有选择地上课、逃课。上课逃课现象日益严重,学生出勤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一大难题。98%的学生热衷于考研、考证,将大部分精力花在这些方面,反而忽视了专业学习。
二、专业引导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的教育模式中,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形式上割裂,思想教育主要由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人员担任,专业教育主要由专业教师负责。专业教师一般仅仅从事专业知识教学,辅导员所学专业与所管学生的专业不同,长此以往,高校出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管理体制问题;另一方面是思想认识问题。专业教师认为思想教育是辅导员的责任,管理学生是学生工作人员的任务,教师的职责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事实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分不开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专业介绍、社会实践、就业方向等,这些都与专业教育息息相关。很多学生进校后专业思想不明确,思想上有失落感,学习上不感兴趣。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未能感受到学习内容对自身生活的意义,专业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因此,加强专业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可以更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在本次调研活动中,通过对我校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初次就业时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中,所学专业、学习成绩、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排在前四位,而这些基本上都与专业教育有关。因此,将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专业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有效结合的对策
1、开设专业引导课程,合理规划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教育效果亦最佳”。辅导员的身体状况是保证辅导员工作顺利的另一个基石。高校辅导员任务重、责任大,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承担较大的压力。因而辅导员的身体素质也是辅导员素质考察的重要内容。
2、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辅导员的必要素质,“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学习的理论品质”。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协助者,辅导员具备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是辅导员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必要启发的前提。辅导员的学科专业知识的素养的结构必须合理,合格的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包括了正确的政治理论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足够的心理理论和实践知识、广博的学生管理科学知识和大学生职业规划知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的调查来看,不少高校辅导员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掌握及灵活运用不够深入。这说明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还不够系统。有些辅导员的班级活动管理知识也欠缺也严重。然而,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的眼界需要不断拓宽。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面在不断的扩展之时,辅导员想要使自己在工作中更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就必须不断努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3、良好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在身心素质上符合高校教育特点以外,还应当养成高超的理论实践素养。当然,这些辅导员应当具备的实践技能不限于科学理论的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辅导员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比如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技能、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职业道德是指从辅导员在工作中的职业特征中划定的职业道德规范。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中不可缺乏的力量,也是大学教学管理教职工中的窗口形象,所以高校的辅导员应当具备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和道德素养。
四、结语
论文关键词:专业思想教育;人才培养;重要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驶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其规模和数量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使人们更加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在2010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优质的客观软硬件条件,但再好的客观软硬件条件最终也要通过学生本人而起作用。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认识或没有兴趣,即使有再好的条件,也难以保证培养质量。因此,提升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不仅要重视专业培养的客观软硬件条件的创建,还要重视学生在接受专业培养方面的想法和困惑。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但要使专业思想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并不容易。有的只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安排专业思想教育内容,入学教育结束后就不再重视;有的只是重视面上专业思想教育,而不重视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教育;有的专业思想教育方法简单,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的专业思想教育只是走过场、图形式,其教育的效果如何从不过问。等等这些都难以使专业思想教育收到好的效果,难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收专业培养,也就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此,为了了解高职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对高职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视,笔者在某校高职2010级的三个专业中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一、高职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并不都是因为考不上本科才读高职的,他们中有的是因为高考发挥异常,考试失误;有的是因为填报志愿失误;有的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等等原因而进入了高职学习,他们虽然人进校园了,但却怀揣着不同的想法。问卷调查是在2010级新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之前进行的,这些新生在入学教育中都接受了专业思想教育,其后又通过新老学生专业思想交流会、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进行了专业思想教育。抽样问卷调查在三个专业中进行,在这三个专业就读的学生,其就读专业基本上都是自己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其中有的还是热门专业,应该说是满足了他们的专业志愿。三个专业共有267名学生,随机发放200份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90份,占三个专业总人数的71%。为了让学生能如实反映自己的情况,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以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问卷的每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只能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如果没有适合自己的答案,可以自己另外写。按照问卷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统计:
第一部分:了解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为什么选择现在所学专业。回答“自己喜欢这个专业才选择”的占37%,而回答“由于考分原因而选择”、“听从父母或老师意见而选择”、“无所谓”的占63%。
第二部分:将入学时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与经过入学后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一学期的学习后对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进行比较。回答入学之初对所学专业就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42%,而回答一般、不太喜欢和一点都不喜欢的占56%。回答经过入学后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一学期的学习,自己对所学专业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56%,而回答一般、不太喜欢和一点都不喜欢的占40%。
第三部分: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在回答当前自己的学习状况时,回答“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占32%,回答“想学好,但不知道该如何学”的占45%,回答“对学习没兴趣,厌学”、“看到身边同学都努力,所以不得不学”、“无所谓”的占23%;在回答自己目前的苦恼主要是什么时,回答“就业压力大”的占30%,“学习压力大,怕挂科”的占26%,“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的占43%。
从以上统计可看出:一是学生虽然是自己选择了所学专业,但并不意味着就喜欢这个专业。因为喜欢而主动选择所学专业的的只占37%,有63%的学生是出于无奈或听别人意见或无所谓的态度选择了所学专业,因此,即使按学生的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专业思想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很重要。
二是学生入学后,经过专业思想教育和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喜欢的程度比入学之初提高了14%,但仍然有4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什么兴趣,因此,专业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不能抓一阶段就结束或放松,同时还要在实效上下功夫。三是新生在第一学期结束时,还有45%的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学,有43%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这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理解、要求、发展前景、学习方法等不清楚,说明我们的专业思想教育还要进一步加强、改进和深化,要给学生及时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四是虽然在第一学期结束时,不想学、被迫学和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只占23%,但却是专业思想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对象,如果不及时给予教育和帮助,这部分学生就可能彻底掉队,而且难以毕业,同时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也会对其他同学产生负面影响,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重点教育和帮助刻不容缓。另外,对就业和学习感到压力大的学生,也要给予及时的关注、疏导和帮助。
二、充分认识专业思想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措施抓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专业思想是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学科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是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了解、认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个专业,形成正确的专业意识,也难以喜欢上这个专业,即使当初喜欢并选择了这个专业,都可能逐渐失去兴趣和热情,出现专业思想问题。而一旦学生在专业思想上出现问题,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某学生听从父母的意见选择了某专业,这时他对这个专业的认识虽然不那么清晰和全面,但心中对这个专业是怀着希望的,如果入学后我们的专业思想教育做得不好或不到位,就可能使他对所选专业产生错误认识或困惑,甚至产生失望,从而失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这时就可能出现混文凭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都是学生学习专业的内在动力,其中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保持着愉悦的情绪,所以能够持之以恒,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而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个体内部促使他从事学习活动的驱动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激发、维持与导向的作用。即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活动,促使和维持着学生的学习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并调节着学习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因此,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好专业的重要前提,一旦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将失去专业学习的内在动力,任何专业教育都难以取得成效,专业培养目标也难以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空话。由此可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中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精心规划,认真落实,保证实效。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把专业思想教育纳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制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有的院校很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对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制定最佳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却忽略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没有把专业思想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给与统筹考虑,认为专业思想教育是临时性教育,或是包含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不需要另外考虑。根据前面的调查结果分析,这样做,即使培养方案做得再好,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把专业思想教育纳入考虑,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规划。转贴于 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专业导论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等。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入学教育中接受了初步的专业思想教育后能进一步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所学专业,增强专业意识,培养专业兴趣,端正专业思想和专业态度,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使学生把现在的专业学习与将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为自己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找出自己的差距和努力方向,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提高就业能力。这些课程的开设时间、开设课时等可以根据专业思想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来考虑,以实现最好的教育效果。
(二)树立专业思想教育意识,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高职学习的全过程
重视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仅要把专业思想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给予统筹考虑,更重要的是要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教育意识,即无论是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还是教学人员或管理人员,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专业思想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自始至终都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否则,专业思想教育是难于真正落到实处的。即使开设了专业思想教育课程,但如果授课教师缺乏专业思想教育意识,就有可能只是完成了教学,而达不到开设专业思想教育课程的预期目的。同时,专业思想教育需要贯穿于高职学习的全过程,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要时刻关心、关注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的想法、问题和困惑,及时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采取措施,给予指导和帮助。而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时刻都要具备专业思想教育意识。
(三)精心设计,有效实施,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提高专业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专业思想教育涉及学生的思想认识、心理健康和行为取向,要使教育取得成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或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精心设计,有效实施,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完成好这一系统工程。
1.要高度重视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专业思想教育。一般在新生入学报到后,每个学校都要安排新生入学教育,其中就有专业思想教育内容,但有的学校并没有足够重视、精心安排、有效实施,而是作为新生入学的例行工作应付了事,错过了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第一时间。因为新生入学时,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对专业都怀着一种新鲜感、新奇感,他们渴望了解学校了解专业,这时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在时间上是最适宜的,效果也最好,虽然入学教育时间比较短,但至少可以让他们对专业有初步了解,有感性认识,为后继进一步的专业思想教育打下基础。否则,就可能影响后继专业思想教育效果,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学习。
2.要精心组织实施专业思想教育的相关课程,充分发挥专业思想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把专业思想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相关课程体系后,重点就是如何发挥这些课程在专业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授课教师不能把专业思想教育课程当成一般课程讲,或者只是完成教学课时数,而应该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按照课程目标和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专门研讨,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做到授课目标明确、内容适用且针对性强、方法恰当、效果好。同时在实施中要不断总结、改进、提高,真正发挥出专业思想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3.要把专业思想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鼓舞他们学好专业课,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是能做到教育的个性化和深入化,使具有不同专业思想问题的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深入的、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和帮助,同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人文关怀,这是其他教育方式不能比拟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到学生中,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的想法、困惑和问题,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巩固专业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煤矿;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9(C)-0012-01
自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企业的发展目标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逐渐成为除了经济之外,企业加强建设的一大方向。对企业员工和领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的发展,本文结合了开滦集团的发展情况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深远
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让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阻碍因素,人们的政治思想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内涵。1、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人的思想观念、发展规律、生理和心理因素;客观联系、交错复杂的社会因素,教育对象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还有教育对象自身所具备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2、活动规律。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了人的思想行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致使了人的动机的形成,以此来指引人的行为。而行为结果通过反馈后对人的动机重新强化,再次支配指引人的行为。这些思想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就形成了人们的活动规律。3、教育原则。在对人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遵循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这是教育的原则。教育工作应该从人的现实表现入手展开,再根据思想政治要求改变外界环境,促使人们在大脑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正确的行为活动。
二、煤矿经济发展,问题重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各个煤矿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市场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煤炭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很多企业依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下从企业文化、生产过程、人为意识三方面进行分析。1、文化冲突问题。开滦集团经过了130年的发展历程,在继承历史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发展制度仍然延用至今。但与此同时,过度的依赖于以往的辉煌历史,使得在企业文化方面存在着冲突,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冲突造成了企业发展意识的陈旧,墨守成规是企业战略变革形成过程中的强大障碍,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此外,开滦集团将形成河北、内蒙、山西、等若干发展区域,如何实现各地文化的融合以及文化品牌的传播等问题也非常突出。2、生产安全问题。煤炭的生产预开采地点处于地下,面临着环境较差、条件恶劣、体力劳动强度大等困难。而又会时常出现火、瓦斯、粉尘、顶板等自然灾害,这些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根据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每年我国因地下开采煤矿而导致死亡的人数达10万人左右,这些给煤矿员工的心理带来压力,造成恐慌心理;部分企业为了提前完成生产作业任务,不顾员工安全持续作业;以及省时省事、省工省料、减少疲劳而冒险操作等现象的存在,都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3、思想观念问题。除了一些外在的社会因素影响着煤炭企业的发展外,企业内部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煤炭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目前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员工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必备的生产技术和专业技能,没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企业领导方面,由于缺乏政治教育使得领导在制定管理章程以及拟定企业发展计划的过程中不能从一个科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而导致领导在对下面员工进行工作指导时出现错误,直接影响着后面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这些观念上的错误都将是煤炭经济发展的阻碍。
三、教育工作实施,意义非凡
针对目前煤矿经济存在的问题,结合开滦集团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分析了在煤矿企业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巨大的实际意义,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为煤矿经济的发展带了前所未有的进步。1、促进员工和谐。开滦集团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先后组织开展了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培养企业员工自尊自信、团结合作、和睦共处、积极向上的心态。经过这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员工们在把个人价值投入到公司发展的同时,也让其自身潜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最重要的一点是员工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升华,形成了很强的团队意识,这是很关键的。2、稳定企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滦集团内部开展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管理方面,企业实现主辅剥离、机关机构重组、工厂制转向公司制等方面的进步;生产方面,公司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对采掘、提升、运输、通风、调度等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从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两方面稳定了企业的发展。3、调整产业结构。开滦集团长期以来坚持以煤炭生产为主的观念在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后得到了改变。目前集团的产业结构逐渐由煤炭生产扩展到煤化工、煤电热等附加产业,多方面的产业发展给企业着实增加了不少经济利益,对于煤矿产业链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企业正在实现“由内向外、由封到开、由生到熟”的转变。4、培养科技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靠人才。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对员工的文化素质、技能知识、思想观念进行教育外,更大的作用是提升了员工自身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了各类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为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综上所言,根据开滦集团目前发展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出,在煤矿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可以提高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也能让企业领导科学化经营管理,在我国煤矿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开滦《集团》蔚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郑沟湾矿
作者简介:白玉龙(1982.4― ),男,汉族,河北省曲阳县人,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大学专科学历,助理政工师,现任开滦(集团)蔚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郑沟湾矿综合管理科科员,主要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斌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2004.12(8):13-14.
[2]丁东杰.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2007.40(22):111-11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类进入21世纪后,整个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都直接冲击着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更加凸显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观的重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观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客观需要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面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与高等教育目标相结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1.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日显落后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远离现实,空对空,缺乏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简单粗糙,不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价值,经常使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标准单一,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新世纪的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丧失了应有的有效性,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以学生为本的新机制。
(2)全球化、信息化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发多元发展的思想文化互相融合的态势。在接受新的文化的同时,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也随之传播。如何避免不良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侵袭,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观,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2.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对人的理解存在误解
著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猛烈抨击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制度,认为当时美国的教育制度主要是依据行为主义的条件作用和强化原理建立起来的,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重人的培养。无论儿童教育或大学教育,主要关心的是效率,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和人力,向大量的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在一个工业社会中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二是只追求背诵记忆,不重视创造性的理解与思考。可以说,我们现在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一些发达国家的老路,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教育观念,从而导致了教育的内容和行为出现了不一致。
(2)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性关怀
首先,我国高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往往重视社会发展价值,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塑造,表现出工具性的倾向;其次,重视整齐划一的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把人看成是可以按照某种意愿任意造就的,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却没有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再次,重视知识和规范教育,忽视情感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缺乏人性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造成了求知欲望极强的青年学生在情绪上的低落,严重影响了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培养出的都是缺乏创造力的、按照别人要求发展的人才。
(3)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脱节
社会体制转型、经济利益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随着改革趋向深入,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和突出,社会问题也暴露得愈来愈多,并且直接触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如下岗、失业、招生并轨、交费上学、某些干部的腐败、分配的不公、假冒伪劣盛行等,使敏感的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制度产生了怀疑。针对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没有给大学生做好有效的分析解释工作,使学生难以正确对待和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改革信心不足及至怀疑导致观念及行为上的迷惘,最明显的是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的迷失与缺乏,使当今的大学生心理上感到空虚及疲惫,这种内心深处的失落感,最后导致的是心理上的逆反。
因此,新时期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改变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才能有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坚持“以人为本”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如何得到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靠的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成才。因此,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育人观,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关心学生的现实生存状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承认自我的存在或者自我意识的增强是人生经验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奋斗的色彩比较浓厚。他们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主动寻找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自觉地充实自己,注重实干,讲究效益,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他们特别重视对实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课余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外语、电脑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其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为了谋求自己美好的生活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为报效祖国而勤奋学习的观念明显减弱,功利性比较浓。在择业时所考虑的因素增多,如工资待遇、社会地位、横向纵向的比较、今后的发展前景等等,更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转变观念,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
2.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的明显提高
美国社会学家萨金特在《社会心理学综合的解释》一书中,首次把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帕森斯则直截了当地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过程。个人通过社会化,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关系和地位,学会如何顺利的完成角色义务。为了丰富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这些社团的组成可以帮助大学生增长知识,甚至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随着接触的人和事的增多,学生们的世界不再只有同学和校园了,社团的活动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开始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寻求更多的机会,不断去丰富自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了解这些,站在学生立场,更多地去关心他们。
3.大学生社会性需要趋于多样化
有关研究表现,由大学生列举的社会性需要多达830多种。其中按强度排列,前几位的需要是:求知需要、友情需要、建树需要、自尊自主的需要、权利的需要、躲避伤害的需要。这表明,大学生的主导性需要与其成才的客观需要和基本任务密切相关。大学生的社会性需要无论在内容还是在价值层次上,都显示出多样性的特征。只有对大学生的社会性需要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使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不合理、不健康的需要得到及时的阻止和疏导,才能够使大学生的需要不断得到优化。大学生新的时代特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必须加强大学生个体的研究,增强大学生的个体适应性,培育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坚持“以人为本”观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在学习动力和不同的需求,采用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方法单一,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手段、内容、目标等诸方面固定不变。这种固定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在培养人才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突出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现代高等教育而言,在全面提升人才的素质,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要的培养目标上,则显得格格不入。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1.强调知识灌输和政治教育,忽视能力培养和道德要求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单向知识灌输为主,以学生的被动接受程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强调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全盘、机械、被动接受。同时,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主要是以社会为本位,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社会政治统治的安定与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把对人的教育仅仅当作完成任务的手段,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片面强调“政治合格”、“政治过关”。不仅收不到理想效果而且引起了人们的逆反心理。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对广大人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
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多方面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一元化格局转向多元化格局,从集中转向民主开明,这都使人的主体性被充分地调动和激发出来,有关人的个性、人的权利、人的素质的价值被重新确立。人们广泛意识到:维护和发展社会秩序也是为了创造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人才是终极的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归本位,必须“以人为本”,在价值取向上要有一个根本的调整,即取向于人,确立个体发展要素的本体地位。具体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要出发,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步和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完善,同时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内容的调整和方式方法创新,从而有效地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强调共性要求,忽视学生的多样性要求和个性发展
在过去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条件下,由于受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宏观化的影响,我们总是在一个层次、一个标准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强调为集体无私奉献、自我牺牲,要求所有学生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缺乏层次性,片面强调目标的统一性,强调目标的高、大、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模式固板,人们在各个方面都依附于集体的生存方式,极大地抑制了人的个性展现,严重束缚人的个性发展。
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已为人的个性发展开辟了极为广阔的道路。一方面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保证人的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保证和引导人的个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为人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总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我们认识到,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也就是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既包括学生的兴趣、才能、性格等内容,也包括学生的理想、信念等内容。这样的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与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相联系的,也就是人们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进行执着的追求,把个人的个性发展、才智和创造力的发挥运用到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保证其正确的方向。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堵塞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道路,限制和禁锢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是在正确的导向下,从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大力倡导表现学生创造个性的独立自主精神、怀疑批判精神、求实探索精神,以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
要真正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紧紧围绕学生、真正有益于学生、为学生所需要,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张世和,郝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为本[J].中国林业教育,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