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程序开发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
School Training Modularized Teaching of Computer Major in Vocational School
Wang Qian,Wang Xufeng
(Tiantai Vocational School,Taizhou317200,China)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computer applications have the ability to cultivate tal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e bas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practice of school training as a major way,but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schools,so that effect of achieving the desired training goals.Based on the current school vocational schools computer training problems,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ular teaching some of the ideas.
Keywords:Vocational school;Computer major;School training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实施模块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中等职业学校有责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所谓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还应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目标包括以下方面: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并且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实现目标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开展有效实训教学课程。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的岗位不够清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校内实训模式,往往是教师布置给学生一个计算机程序开发项目,一般是一个信息网站或一个功能较单一的小程序,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充当多个角色。身份不明、岗位不清,虽然对具体的某个流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一个完整计算机项目的研发工作是怎样分工、各岗位之间如何连接、程序块信息如何传递、各岗位的职责却不清楚。(二)实训的内容陈旧简单。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变化迅速,而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模拟实训的资料已使用多年,与现行计算机使用开况已不相符,而且内容简单,能全面涵盖各个方面的实训资料较少,这样使得实训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三)实训的方法不够先进。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是教师发给学生一整套资料或一些程序源代码,然后让学生按照老师上课讲授的方法进行验证性实验。这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实训,课程的实训只停留在一套资料、一套标准答案上,无法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中职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模块化教学内容
模块化教学是国际劳工组织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先进的技能培训模式。以专项能力课程内容为单元模块,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一个个模块展开。一个模块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从基本理论知识到操作技能的全部教学内容,边学边练,弥补讲练分离的不足。
在构建中职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模块时,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计算机职业特点,将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分解为各项技能。本着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紧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原则,将实训模块划分为:
(一)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进行训练,掌握文字输入、Windows的基本操作、office文档编辑等。(二)专业应用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对《网站制作与开发》、《图片图形多媒体制作与处理》和《程序开发制作》等专业课的实训,并结合计算机的特点,将此模块划分为《网站制作与开发实训》、《图片图形多媒体制作与处理实训》、《程序开发制作实训》子模块和多个实训岗位。这些模块的实训应在相关课程的内容讲授完时进行。(三)岗前综合实训模块。该模块是对计算机理论课程的综合运用,此模块的实训应在学生去校外顶岗实习之前进行。主要针计算机个完整计算机项目的研发工作是怎样分工、各岗位之间如何连接、程序块信息如何传递、各岗位的职责如何设定等进行实训。
四、中职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实施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将计算机专业校内模拟实训的内容分模块化在不同时间段组织进行,使计算机实践教学与计算机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实践技能培养融入到理论课程的学习之中,这种模块化教学的优点如下:
(一)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模块实训,让学生担任计算机开发流程中不同的分工岗位,各负其责,把日常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流程业务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了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二)是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方法。校内实训模块化把复杂的综合实训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将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个个击破。当学生在攻破了一个个实训内容、完成了一个个实训任务,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时,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提高。(三)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是中职学校办学的理念。模块化教学以专业岗位为模块,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学与做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充分体现出以技能训练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特点。
五、结束语
中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社会需求是发展变化的,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模块化教学模式和内容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和改进它,不断补充进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学新内容,使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真正学以致用,成为他们职业生涯成功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刘荣.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M].思考考试周刊,2009,42
关键词:XML;项目驱动;“教学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5-8461-03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具有可扩展性好,结构性强,灵活且不受平台局限等优点,因此自1998年2月由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全球万维网联盟)制定了XML1.0标准以来,迅速地在各行业领域内推广应用。目前XML在互联网上已经获得全面而广泛的应用,甚至将要取代HTML成为新一代网络开发语言,它在Web Services、异构平台数据交换和数据集成等方面确实表现非凡,已经成为高级Web应用开发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关键技术。
对于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来说必须紧跟软件行业步伐,开设相应的XML开发课程,培养符合软件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我们通过对市场上大量教材的研究分析发现如果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会遇到一些问题。传统教材只是对内容的组织一般按知识点进行划分,每种知识点先解释基本概念,介绍技术原理,再举若干相关应用实例。这种完全由教师按照教材推动教学进程,仅仅采用讲授法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往往难于接受繁杂的新知识,仅凭几个简单应用实例来讲解XML知识和技术,学生完成学习后,对如何完成企业级应用开发毫无帮助[1]。
XML技术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内容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会使学习者对XML技术缺乏系统认识。XML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数据库,容易使部分同学感觉枯燥,失去学习兴趣。XML作为一种多用途的支持性技术需要其他开发语言环境的支持,才能完成有效性验证和数据的处理[2]。
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实际应用XML进行软件开发,还需要掌握很多其他课程的知识,比如需要熟练掌握Java或者.Net开发技术,需要搭建与之相匹配的开发环境、服务器以及解决如何进行企业级别软件开发而遇到的其他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只用真正使用过这些技术进行过企业级软件开发的人才真正遇到和解决过,而目前编写教材的人员往往都是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恰恰也是他们的软肋。
1 项目驱动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为主线,把知识点融入项目研发的各个环节中,随着项目进度的推进完成课程中相关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扮演系统分析员,又要扮演项目经理,预先给出项目行业背景应用环境,提出项目需求分析说明书,引导学生分析系统、设计模块,积极学习新的XML知识点,运用XML语言来建构新的程序设计方法完成项目设计目标;学生则要扮演程序员的角色,是项目研发的主要参与者,需要运用己有知识和技能,结合新知识去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在一旁观察并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该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把新知识融入己有的知识框架中,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出现“读死书,死读书”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1]。
“教学做”一体化是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主要是将某门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生产和技术服务等融为一体,打破以理论教学、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服务社会建设的优秀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4]。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必须以实践教学为基础,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教育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整合教学资源,由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和做为中心,由教师怎样“教给”学生转变为怎样“教会”学生;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培养目标为中心;由被动学习为中心转变为主动学习为中心[5]。将以上两种教学模式整合,再根据XML课程知识点多,且结构松散,耦合度低的特点,我们设计出“以做为主,以学为先,以教为辅”的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案。
2 XML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方案
2.1 教学方案概览
XML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角色分为教师和学生。他们通过项目开发这个任务媒介组成软件开发团队来完成教学任务,为了使课程知识点与项目实施紧密结合,教师需要深入研究XML知识点的分布和关联情况,从而合理设计项目框架。在设计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组织教学项目,分层引入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另外还要提供书本上没有而程序开发中又必须掌握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支持,以及合理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和工作;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将整个项目分解为能与教学知识点能与项目进度同步匹配的单元实践项目,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自主地完成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进行实践的技能,学生分成若干实践小组协作完成各组分配到的设计任务。在项目开发小组式的教学做活动中,师生之间会比传统教学模式产生更多的互动,因此教师需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难度和进度,从而保证整个课程项目的“教学做”效果。
2.2 项目任务和目标设计
建议承担本门教学任务的教师首先自身应该具备WEB应用软件研发经验或者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深入企业现场,参与软件项目研发实践,认真学习吸收企业、行业相关的项目开发经验,对教学项目的设计和目标可以进行部分取舍和简化,设计出符合高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状况的课程软件设计目标。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会因为难度问题影响“教学做”一体化的效果,还可以很好的和软件研发用人企业对接,而他们往往就是我们学生的就业对象,迎合市场需要培养出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招来就能用的学生,减少企业培训成本,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就业能力。
2.3 课程内容组织
典型WEB应用项目解决方案主要有三个开发层次,即数据层、服务层和表示层。XML技术体系为此类开发提供了丰富和完整的解决方案,对各个开发层次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XML课程的知识要点可以划分到相应的开发层次中去,按照学习难易度和项目开发顺序需要对三个层次重新进行调整,学习顺序改为表示层、数据层和服务层。先学习设计表示层有几个好处,首先,表示层学时短,上手快,难度低,容易学;其次,学生可以快速完成系统的原型界面设计,而原型法也是设计小型信息系统的首选方法;最后,能早点设计出一个WEB应用软件的外观样式,可以给学生在心理上以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软件开发技术的兴趣,鼓励他们更加热切的想要完成下面功能层的设计学习。
我们根据项目开发层次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划分的结果详见表1。教学项目的具体功能的需求分析要和所要介绍的知识点或技术要点结合起来。项目总体按三个开发层次划分,每次实训课开始要进行需求和功能分析任务说明,介绍每个功能实现的技术原理,自然而然地引入XML相关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上机完成前面提出的功能需求。
2.4 实训环境建设,充分利用高校优质的硬件资源
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首先需要提供优良实训环境作为硬件保证。实施项目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方案,其主要的“教学做”场所应具有明显的企业环境特征,实训场所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相同或相似,真正实现边教边做,边做边学、边做边练[6]。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普遍重视实训基地建设,我系已经建成专用网络环境实训室,配有5套服务器、路由器,48台计算机和投影仪等。为了更好的模拟企业环境,将实训室一分为二,前半区为讲授区采用传统教室模式,布局24台计算机加投影仪主要用于教学工作,后半区为实训区模拟企业实际研发环境,将24台计算机分为4组每组6台计算机,采用圆桌会议布局设计。以6人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系统的进行项目研发实战,学生在小组式实训时可以很好的进行讨论和交流。
2.5 模拟企业环境,分组式“教学做”
为保证实践项目能够有效完成,需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高中低搭配,组成学习工作小组,学习接受能力快的同学要帮助慢的同学,实现互帮互助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对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要求,根据学生特点在进行任务分配时可以有所区别,擅长编程的可以多委派编程工作,擅长沟通的可以多委派分析设计工作,思维缜密细致的可以委派程序测试工作,尽可能的做到人尽其才,发挥出每个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基于项目驱动的“小组教学”方法,在实训课程中要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4]。
2.6 强化巩固训练,认真评价总结
每次课程都采取讲授和实战间作的方式进行,最好一次课程安排4节课时进行,只有有了足够时间才能保证“教学做”一体化的效果。知识点较多的教学任务放在讲授区进行,配以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授课,知识点讲完后让学生到实践区以固定分组的形式进行需求分析和程序开发,教师要密切关注各组进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于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教师教导为教师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中学、做中学,教学做互长”。
服务器中设计相对应的课程教学网站,提供自学资源,并且链接在校园网上,每个小组设计的项目软件都上传到服务器,供大家学习访问和比较看看其他组的完成效果,但不提供源代码防止抄袭,鼓励各组之间相互进行比较和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程序既准确又科学。实训室是不可能全天开发的,但服务器上的实验平台是24小时开放的,高年级学生普遍拥有个人电脑,在宿舍还可以继续学习,课下作业就布置相关的开发任务,课上完成的不好,课下还可以继续学习,改进提高程序质量。
每次任务的完成都要进行认真总结和评价,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考核不应该再以传统纸质试卷进行,应当以软件设计能力和程序开发水平来进行考核。每个小组完成各自的项目,形成竞争机制,小组项目完成的好坏形成本门课程基本分,在根据每次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每个同学进行相应的评估得出附加分,最后统计起来除以任务次数再和考勤分、基本分相加得到该同学的最终考核成绩,公式为AVERAGE(附加分)+考勤分+基本分=总成绩。
3 结束语
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案充分体现了“以做为主,以学为先,以教为辅”的“做讲教训”融为一体的教学理念。以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情景式“教学做”一体化为手段,利用高年级学习面临毕业就业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积极主动参与项目实训,使学生对整个“教学做”过程印象深刻。计算机程序开发只有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发现很多必须掌握而书本上又不包含的知识和技术,仅仅依托书本所学内容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让学生从头至尾完整的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开发实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这种教学实训将大大加深学生对专业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全面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荣鑫,江边.基于项目驱动的XML课程教学方案设计[J].计算机教育, 2011(22):66-70.
[2] 何福男.高职高专进行XML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电脑,2007(8):186-193.
[3] 崔兴艳.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6.
[4] 李桂春. “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36):177-180.
【关键词】JUE-75A C船站模拟器控制程序通信局域网
GMDSS教学是我院针对船员培训教学的一个重要项目。
JUE-75A C船站模拟器是为了更好地开展GMDSS培训教学和加强GMDSS普操员实操的训练,满足《STCW公约》有关船员培训要应用模拟器的规定,进一步提高我院GMDSS培训的教学效果而设计开发的计算机程序。
JUE-75A C船站模拟器是一个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完全模拟JUE-75A C船站操作的应用软件。JUE-75A C船站模拟器由模拟器程序和控制程序二部分组成(如图),统一配备在一个局域网上。
模拟器程序完全真实地模拟JUE-75A C船站的全部功能,包括界面显示、功能操作和数据通信;控制程序则通过网络通讯实现对模拟器程序控制,包括监视、控制模拟器程序的运行。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GMDSS培训的教学效果,实现《STCW公约》有关船员培训的要求。
一、方案的选择和论证
模拟器就是用软件或硬件的手段来模拟实际设备操作和运行的一种装置。学员可通过操作模拟器而获得与实际设备相同的理性和感性的认识,进而迅速提高操作水平。模拟器已在生产、生活、科研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模拟器进行教学培训是符合现代教流的。
根据GMDSS教学培训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模拟器在教学培训上的使用要求。我们设计JUE-75A C船站模拟器应该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真实性―就是具有与实际设备一致的操作特性,在功能、界面上也保持一样,以取得模拟的真实效果。(2)操作、维护方便―模拟器是用于教学培训,要求操作和维护十分方便。(3)安全性―在操作过程中不能介入海事卫星移动特性网,避免学员误操作造成对移动通信网的干扰。(4)可升级性―如果C船站更新版本,相应的模拟软件也能够升级。(5)可管理性―模拟器可对学员操作进行管理,便于统计成绩和评价学员的操作熟练程度。
鉴于以上要求,我们将JUE-75A C船站模拟器设计为模拟器程序和控制程序二个部分:1.模拟器程序。模拟器程序是JUE-75A C船站模拟器的主体部分,它必须完全真实地模拟JUE-75A C船站的全部功能,包括船站的参数设置、界面显示、菜单操作、报文编写和数据收发等。模拟器程序是船员培训的操作工具,配备在一个局域网的多台工作站上。2.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JUE-75A C船站模拟器的辅助部分,主要实现对船站模拟器程序传送信息,实现部分岸站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掌握、检测和控制同一个局域网模拟器程序的运行。控制程序是教师在模拟器培训操作中的管理工具,一个局域网上配置一个。
二、系统设计
根据JUE-75A C船站模拟器开发的实际要求,和实验室现有的设备条件。JUE-75A C船站模拟器选择在局域网中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运行,软件选用Visual Basic 6.0来开发。
在软件研制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需要解决:1.模拟器的界面。JUE-75A C船站的软件是运行在DOS操作系统下的应用程序,是文本显示模式;而模拟器运行在Windows系统下的应用程序,是图形显示模式。因此需要有效地解决在图形显示模式下实施文本显示模式的问题。2.模拟器的操作。模拟器程序是供学员作为通信设备的培训工具使用的。因此要求完全真实地模拟JUE-75A C船站的操作过程。3.模拟器的通信。模拟器程序必须具备真实设备通信的相似功能。所谓相似,就是指模拟器之间的通信功能与真实设备的通信在操作上要求一样,但是通信的实现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而不是卫星系统来完成。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模拟器要掌握其它模拟器的运行情况,才能有效地发送数据。4.模拟器的监控。控制程序是教师在模拟器培训操作中的管理工具,应该具备如下功能:(1)掌握网络上模拟器的运行情况。(2)向网络上模拟器发送数据和控制信号。
三、程序开发
针对软件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GMDSS实验室现有设备的条件下,对此逐一进行解决。
1.模拟器界面的解决方案
在图形模式下实现文本模式的显示,采用如下方法:
(1)将显示器的分辨率设置为640×480,与DOS显示模式接近。
(2)模拟器的操作界面由一个窗体担当,该窗体的属性设置如下:
BackColor=&H0
BorderStyle=0
WindowState=2
FontSize=12
从而使操作界面与DOS操作界面相同。
(3)模拟器操作界面上所有菜单和对话框采用PictureBox控件,至于菜单中的命令项和对话框中的文本内容显示由Label控件完成。
2.模拟器操作的解决方案
由于模拟器操作要求完全真实地模拟JUE-75A C船站的操作过程,而JUE-75A C船站的所有操作全部通过键盘完成。因此在软件设计中也只要使用键盘操作来完成人机交互操作。
这样在程序设计中,只需要对窗体的KeyPress事件编程就可以了。同时设置所有PictureBox控件的Enabled属性为False,防止触发PictureBox控件的KeyPress事件,从而达到只运行窗体的KeyPress事件例程的目的。
3.模拟器通信和监控的解决方案
模拟器的通信是在局域网上完成的,所以在设计中使用Winsock控件来完成局域网上的通信工作。
为加强控制程序的控制能力,便于随时了解模拟器程序的运行情况,采用如下设计方法:(1)模拟器程序的每一次操作都向控制程序传送操作信息,由模拟器程序保留处理。(2)网络通信采用“控制程序对模拟器程序”的通信方式。模拟器程序只与控制程序建立连接,与其它模拟器程序不发生关系。模拟器程序之间的通信,都先将信息发送给控制程序,由控制程序记录后,再传送给目标模拟器程序。这样的设计,增加了控制程序的负担,但是对于JUE-75A C船站这类通过键盘操作的模拟器是不会影响速度的。
同时为了便于通信,在程序设计中又使用如下方法:
(1)模拟器程序与控制程序之间建立连接,由模拟器程序负责连接,控制程序负责侦听。
为了有效地建立连接,模拟器程序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运行如下程序,直到与控制程序连接上为止:
Ws1.Close
Ws1.RemoteHost =控制程序所在计算机IP地址
Ws1.RemotePort =控制程序所在计算机连接的端口
Ws1.LocalPort =本地计算机连接的端口
Ws1.Connect
而控制程序从启动后,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始终进行网络侦听,随时接受模拟器的连接申请,并进行处理。侦听设置程序如下:
Ws1.LocalPort =本地端口号
Ws1.Listen
(2)模拟器程序在使用前需要设置二项内容:控制程序的IP地址和本身名称。用于连接控制程序和自身标识。
(3)控制程序在启动后,自动设置一个连接表,列出网络上所有连接上的模拟器程序的IP地址和名称。用于模拟器程序的通信调度。
四、效果
JUE-75A C船站模拟器完全模拟JUE-75AC船站,除了在卫星通信方面由网络通信替代外,其余功能与JUE45A-C船站全部相同。
JUE-75A C船站模拟器
参加培训的学员起用后效果如下:
1.增加可实操项目
JUE-75A C船站的所有功能和项目都可反复模拟操作运行,突破真实通信设备由于费用所带来的各种限制。
2.增加操作员数量
由于模拟器是在计算机上运行,因此可以大量投入使用,供学员进行培训操作。这样就可以增加操作员的数量,扩大GMDSS培训的规模。
3.提高培训时间
原先在真实通信设备上操作,由于受到设备条件的限制,培训学员的操作时间很短。投入模拟器后,可以大幅度提高培训学员的操作时间。
4.能防止误报警
这一点很重要,在实验室中,学员不能在操作设备上进行遇险与报警的试验和运行,在船上就更不行,因此学员没有这方面的操作体验。有些学员上船后由于操作不当,引起误报警,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为此港监要求培训点加强这方面的实操训练。模拟器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手段,它可以加强遇险报警训练,使问题得以在实验室里解决。
五、模拟器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
模拟器运行在CPU为奔腾Ⅲ及以上的计算机构成的局域网,计算机需要配备128M及以上内存,硬盘自由空间需10M以上。
如果没有局域网,模拟器也可是运行,但无法进行数据通信和教学监控。
2.软件环境
【关键词】计算机;统计工作;应用;发展;现状;对策
我国的统计行业经过了很多阶段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统计行业逐渐的应用了计算机来进行统计工作。我国的统计工作在信息化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的推展开来,这主要是在适应现在时代的发展。因此我国的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还是非常依赖的。因此我国的统计工作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能够有更快更好的发展,也更加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的进行统计工作。
1、简要叙述计算机在我国统计工作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统计工作的应用相较于其他的行业来讲是比较早的。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计算机来进行统计报表的制作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国的统计工作由于有了计算机的介入,全面的改变了人工的制表和统计数据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统计工作过程中的人力,有效的提升了统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当时的计算机相关的软件和硬件还是一种初级状态,导致计算机在统计工作的应用处理较慢,相关的统计程序需要长时间的开发。导致了即使有了计算机的应用统计工作的电子化程度还是没有提升。但是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发展和创新,计算机更好的服务与我国的统计工作。在统计系统中全面建成了电子工程化的建设,实现了所有的统计数据计算机网络中统计和分析,并且统计数据的传输和接收也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现在很多的统计单位都针对自己的统计特点进行计算机统计的相关发展和创新,实现了计算机的统计制作以及,我国现在已经成立中国统计信息网,统计工作使用的计算机都能够实现网络连接进行统计数据的浏览和。
2、简要叙述计算机在我国统计工作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于计算机在我国统计工作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和论述,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我国统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自动化办公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二个方面是我国统计工作还没有较为规范的数据处理,同时在统计工作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的应用程度不是很高。第三个方面是我国统计工作对于计算机的网络管理技术还有待提升。第四个方面是我国统计工作对于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下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2.1我国统计工作还没有较为规范的数据处理,同时在统计工作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的应用程度不是很高。我国的统计工作使用计算机的方面仅有统计报表的数据处理,及相关的存储和传输等,我国统计工作的很多内容还是需要半手工的操作完成,因为我国还没有开发出来相应的计算机处理软件或者程序,给我国的统计工作的效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伴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的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在不断提升,但是我国的统计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水平较为之后,没有赶上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速度,造成了我国统计工作过程中的不协调发展。
2.2我国统计工作对于计算机的网络管理技术还有待提升。现阶段的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惊人,但是我国的统计工作的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技术和应用技术都有一定程度的滞后,因此我国要在跟进计算机技术发展步伐的方面下功夫。尤其是统计工作中的管理人员更是要对计算机的发展了如指掌。
2.3我国统计工作对于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伴随着网络计算机的不断普及,网络的安全问题就成为了统计工作的一个重点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网络木马病毒对计算机的侵犯,造成统计数据的流失和损坏泄漏。
3、简要叙述计算机在我国统计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关于计算机在我国统计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的阐述和论述,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相关的硬件还没有针对统计工作进行开发。第二个方面是我国的统计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相关培训不到位,同时也没有进行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第三个方面是我国的统计工作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下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3.1)原因一: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相关的硬件还没有针对统计工作进行开发。(3.2)原因二:我国的统计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相关培训不到位,同时也没有进行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学习。(3.3)原因三:我国的统计工作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在统计信息化和统计工作规范化的建设上,没有相应的具体管理体制与之适应,造成统计工作中的漏洞。
4、简要叙述解决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的问题的措施
(4.1)措施一:对于统计工作人员要加强其计算机的技术培训,要对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程度作进一步的要求和提升。统计工作的工作人员要不仅熟悉本岗位所需要的操作技能,还要熟悉其它操作技能,达到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适应工作需要。(4.2)措施二:加强统计工作过程中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管理培训,有效的提升计算机和网络管理工作在统计工作过程中的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以及统计业务工作中不断涌现出的应用需求,都要求计算机及网络管理人员不断学习。(4.3)措施三:要不断的完善和建立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以及统计工作的自动化办公建设。逐步推广办公自动化,实现无纸化办公,推行以公文处理系统为主的政务处理网络,文件处理更加规范,节约办公经费,提高工作效率。(4.4)措施四:要针对统计工作的特点建立相关的计算机程序开发及相关计算机数据库的建立。加强单位名录库、综合统计数据库、年报数据库和其他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大力开发数据库资源,提高数据库的综合利用效率,逐步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刘伟.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 促进统计事业发展[J].统计与管理,2014(7):14.
1(略)1.1.1(略)
1.1.2嵌入式系统软件、固件,驱动开发精通汇编编程,熟悉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ARM或MIPS,DSP);掌握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的方法.
1.2专业课程体系划分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
1.2.1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从事本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以后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知识面扩展以及个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设置了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
1.2.2工具类课程主要是为在集成电路领域和嵌入系统应用中从事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开发工具.在集成电路方向设置了硬件描述语言、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在嵌入系统方向设置了嵌入式操作系统、SOPC设计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3专业课是学生以后从事的专业方向,主要根据集成电路产业和嵌入式系统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在集成电路方向设置了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测试与封装、集成电路综合开发技术等课程,在嵌入系统方向设置了嵌入式系统接口设计、HDL模型功能验证基础、嵌入式系统综合开发技术等课程.
2搭建宽口径高实效实践教学平台
为突出模块化集成教学思想和分层次渐进式自主实践理念,层层提升,层层深化,构建多元化教学环境.从基础性实验、基础工程实践训练开始,经专业性和综合性延伸,直至创新性研究,形成新的实践教学平台(图略).该平台由基础实验平台、基础工程实践平台、专业工程实践平台、综合工程实践平台构成.
2.1基础实验平台将电路实验、数字电子和模拟电子实验构建成基础实验平台,在第3,4学期进行,在充分考虑电子、电路等理论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在实验内容上自成体系,突出理论与实验结合、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结合、虚拟实验与操作实验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
2.2基础实践平台基础实践平台包括单片机工程实践基地、EDA工程实践基地、电子工程实践基地、通信工程实践基地、电气控制工程实践基地、DSP控制工程实践基地、应用电子工程实践基地、电气CAD工程实践基地、电子工艺工程实践基地、计算机装配工程实践基地.在第4,5学期分2个阶段进行,每阶段5周,把实践基地分成2组,分别进行循环.拓宽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实践与理论结合得更加紧密.
2.3专业实践平台专业实践平台包括智能控制工程实践基地、传感器与检测工程实践基地、控制系统工程实践基地、ARM工程实践基地、SOPC平台、高频电子线路、微波与天线、单片机应用工程(高级)实践基地、ASIC工程实践基地、测控专业工程实践基地.在第6,7学期分2个阶段完成,每阶段5周,学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及兴趣,从专业实践基地中任选6个基地进行循环实践.
2.4综合实践平台综合实践平台属于教师与学生共用的科研创新平台,是开放式实验、实践基地.配备几乎所有其它实践基地的仪器设备,使实践内容相互补充,实现了从浅入深、从通到专、从点到面、从传统到现代、从一般到特殊、从基础到专业的渐近式学习过程.满足了毕业设计、科技活动、科技创新、电子设计大赛的需要,实现了专业课实验集中化、系统化、设计化、综合化和全面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工程实践设备,利用率接近100%.
3通过电子竞赛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几年来,大力提倡和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全面开放实验室,建立由学生自我管理的电子创新实验室,成立学生电子协会、电之光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组织开展假期社会实践等,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作和相关社团活动.电子设计竞赛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精选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专业面宽的教师组成教练队伍,精心制订训练计划和竞赛方案,为竞赛提供了培训实验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和元器件材料,使竞赛有了可靠的保证.提倡“重在参与”,鼓励“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竞赛精神,为参加竞赛的学生专门进行系统地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电子设计与制作技能训练、单片机开发应用和电子系统集成与设计等.经过综合考核,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并进行实战模拟,最后组织其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数学建模竞赛、省级大学生电子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设计大赛等大学生赛事中,电子专业的学生均取得优异成绩,自1999年以来,该专业有10余人获国家奖励,100余人获省级奖励.同时,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了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