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道常规护理

呼吸道常规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道常规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道常规护理

呼吸道常规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呼吸道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30-01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根据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被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会并发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增加患者的死亡几率[1]。笔者以我院74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联合呼吸道护理在此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39.4±1.8)岁;重症颅脑外伤平均发病时间为(1.2±0.27)h;开放性损伤9例,闭合性损伤28例。实验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38.2±1.7)岁;重症颅脑外伤的平均发病时间为(1.3±0.29)h;开放性损伤11例,闭合性损伤26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药物治疗,控制血压、降颅内压,定时查看生命体征并记录,清理呼吸道内的异物,给予适当氧气,增加机体内组织、器官的含氧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呼吸道护理,具体包括:①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明确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避免意外事件发生;护理操作进行前要进行全面的自身消毒、防护,严格控制院内感染。②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与肺功能关系密切的指标,给予氧气供应;定时进行肺部呼吸音听诊,记录生命体征及呼吸音变化,如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③保证室内空气畅通,定期消毒,适当增加室内湿度;如患者行气管插管,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无菌纱布覆盖于气管外套上。④清理患者口腔、鼻咽部的分泌物,如出现呕吐、呕血症状应及时清除异物,畅通呼吸道,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辅吸痰,动作轻柔,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抑制炎症反应;记录分泌物及痰液的颜色、性质及数量。⑤气道创口定期消毒,更换敷料;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合理调整吸痰、口腔清理次数,避免操作过于频繁所造成的损伤;⑥严格控制家属探望次数、人数、时间,探望前进行消毒、防护,拒绝患有呼吸道疾病亲友的探望,避免交叉感染。

1.3效果评价

1.3.1对两组的护理有效率进行评价[2]将护理结局分为显著、一般、无效三个等级:显效为患者病情和呼吸道疾病得到了有效预防、控制,病情明显好转;一般为患者病情及呼吸疾病未达到理想的控制标准,但有所改善;无效为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改善,且呼吸道病变严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症状。护理有效率=显著比例+一般比例。

1.3.2应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其包含护理态度、专业水平、护理管理、健康教育4个维度,每维度3个条目;每条目根据三级评分法分为1、2、3分;问卷总分≥28分为满意,总分≥20分但

1.4统计处理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操作非常满意8例,满意21例,一般6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78.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操作非常满意2例,满意14例,一般12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度为43.2%;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颅脑外伤患者在精神外科重症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语言、运动等功能障碍,合理的护理方式对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抑制病情恶化有重要的作用,而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更是关键。

肺部感染是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主要致死因素,其引发的一系列炎症反应,会使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进而造成各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患者窒息死亡。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多数无自主意识,且脑组织受损常会引发中枢性呼吸功能损伤,患者无法自主排痰,因此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异物可有效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气管插管等辅助呼吸方式,会抑制呼吸道纤毛运动,削弱呼吸肌的肌力[4],创口与外界接触感染的几率也极高。室内新鲜空气的流通,定时进行室内消毒,创口防护、抗感染,都能够抑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结局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有效地呼吸道护理,对抑制呼吸道病变,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艳芳.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4:160-161.

[2]赵玉华,郑建立,任青敏.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急救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1:200.

[3]刘文丽,周莉,王怡.PDCA模式对预防重度颅脑外伤病人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33:3096-3097.

呼吸道常规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模式;老年呼吸道感染;应用效果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是所有咽喉以上呼吸系统受到病原体侵犯而导致的急性急症,包括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的总称[1]。该病主要的发病高峰集中在冬春两集,以急性发作为主,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经临床诊断发现,有90%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都是由病毒导致的。而且患者病情的程度和他们的年龄也有密切关系[2]。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自身的免疫功能衰退,所以在治疗后对临床护理的要求较高,若护理不当,很可能就会影响他们的预后效果。为了探讨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我院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相关患者中随机抽取了56例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呼吸科门诊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典型临床表现[3]。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60~82岁,平均年龄为(73.68±2.47)岁。观察组共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为60~86岁,平均年龄为(74.23±2.5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构成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①高热护理:对患者体温变化进行密切观察,若体温超过38℃,可在腋下或者颈部放置适量冰袋,或采用少量乙醇擦拭患者身体。若体温超过38.5℃,则必须进行药物治疗。②饮食护理:尽量让患者多喝水,给予营养成分高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并少吃多餐,经常更换食物的种类。③舒适护理:尽量在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及时清除患者鼻腔中的分泌物,保证患者的呼吸畅通。另外,注意保持病房通风和空气的清新,将湿度控制在60%以内。需要注意的是,护理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状况,查看他们有无咽部充血、化脓以及水肿情况,一旦发现,应做到早治疗、早护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观察指标数据,录入Excel表格,然后采用PASS17.0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当P

2 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6.43%和健康知识知晓率75%均高于对照组的71.43%和42.86%,且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

3 讨论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呼吸道感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会对患儿的咽部和鼻腔等部位产生重要影响。在临床中,该病以急性发作为主,我们通常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又可以被称为急性咽炎或者急性鼻咽炎,也就是俗称的"感冒"[4]。

老年人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之后最主要、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高热,需要及时处理,这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性措施。如果不能及时正确的处理高热,那么持续性的高热就可能对脑部造成损害,造成智力损伤。还有可能引发中耳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因为患者的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技能正在不断退化,自身的抵抗力较差,所以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而发病。所以在临床治疗后需要认真护理,加强营养护理的同时,尽量提升患者的舒适感,并指导患者家属如何加强患者的体育锻炼,同时告知他们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6.43%和健康知识知晓率75%均高于对照组的71.43%和42.86%,且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

这一结果表示,和常规护理比较,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预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海燕.个体化护理模式对长期卧床并发呼吸道感染及尿道感染患者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4(11):1271-1273.

[2]黄小妹.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恢复期的社区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17(05):184-185.

呼吸道常规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干预;临床分析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原因造成呼吸功能不全的有效措施,为救治患者赢得了时机,但是机械通气时常可以出现许多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使用机械通气治疗48h或原有肺部感染使用呼吸机48 h以上发生新的病情变化并经病原学证实或拔管后48 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国外报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高达9%-70%,病死率高达50%-69% [1];国内有医院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43.1%,病死率为51.6%[2]。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3]。

本研究通过选取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通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了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降低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通过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共60例(不包括原发肺炎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6.1岁,上机时间为7-26d,机械通气期间根据病原的构成、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参数、原发疾病及机械通气时间并加强呼吸道管理,如翻身、拍、背、吸痰、气道冲洗等。患者的基础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怖病及合并呼吸衰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外伤、脑梗死、肺部手术。随机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患者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机时间、基础疾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人工气道建立、呼吸机辅助通气,化痰止咳、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使用抗生素、对症、支持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改进的护理措施[4],主要包括:(1)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患者体温、呼吸、分泌物性状、肺部体征的观察;(2)适时吸引呼吸道的分泌物,痰多黏稠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使痰液容易咳出或吸出,定期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3)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4)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及雾化器,防止环路冷凝液倒流,定期排空收集瓶,加强呼吸机环路管理。 转贴于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护理干预和常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情况,比较两组呼吸机肺炎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及肺炎发生率。

2 结果

通过相关指标的对比,护理干预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24.1天,常规治疗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36.2天。干预组发生呼吸机肺炎为4例,发生率为13.3%,常规治疗组发生呼吸机肺炎率为10例,发生率为33.3%。

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看,护理干预组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体器官支持技术的日益完善,给患者的监护治疗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疗效是肯定的,治疗带来的并发症同样也是危险的。在临床工作中,预防呼吸机肺炎极为重要。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呼吸机肺炎的发生,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对于预防呼吸机肺炎首先应明确引发呼吸机肺炎的因素。在诸多因素中,患者因素是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高龄、肥胖、严重的基础疾病,包括器官功能障碍(心力衰竭、肝病、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护理时要加强对患者情况的深入了解。其次,为了进行机械通气常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势必造成上呼吸道的屏障和温湿功能丧失,破坏了上呼吸道的正常防御机制,抑制了咳嗽反射,且随着气管插管时间的延长,发生率明显上升,护理时应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此外,呼吸机冷凝液的污染和呼吸管路的不合理断开常导致使呼吸机肺炎的发生率增加,护理时应加强呼吸环路管理等。

作为一名护士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和减少呼吸机肺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Safdar N,Cmich q,Maki Dj, The pathogenesis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its relevance to developing emetic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J] Respir Care,2005,50:725

[2] 陈鸣,府伟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8:212

呼吸道常规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57-02

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中,积极全面的护理工作十分必要。为研究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手段,提升治疗与护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46例小儿重症肺炎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护理人员采取的护理方法与措施,分析其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46例重症肺炎患儿,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分布:7例新生儿,14例1-6个月,15例7-12个月,6例1-2岁,4例2-3岁;最短病程:1天,最长病程:13天,平均病程为4.8天;病情进展情况为:8例肺炎合并呼吸衰竭,21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9例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炎,6例肺炎伴发先天性心脏病,11例喘憋性肺炎伴发心力衰竭。患者表现出以下临床症状:7例体温不升,37例出现高烧,2例体温维持正常,40例烦躁不安,伴随呼吸困难与口鼻发绀,36例咳嗽,11例口吐白沫、拒乳,9例嗜睡且反应速度变慢,听诊可闻29例肺部喘呜音,35例肺部细湿罗音。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心跳加速,新生儿心率超出180次/分。41例肺脏短期增大幅度超出1.5公分。

1.2 方法 针对46例重症肺炎患儿,在其入院后,我院积极治疗,并提供全年性的护理干预。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性护理与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要求保持环境适宜,提供生活护理。具体方法为:保持室内受到充分光照,避免出现对流风,保持空气新鲜,将室温保持在18-23℃,相对湿度保持在55-62%[1];注意整理床铺,掖紧肩背部,提供保暖;尽量减少移动患儿身体,避免不必要的操作,保证患儿得到充分休息。

针对性护理则要求做到合理用药、提供临床观察护理与发烧护理,查看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在必要时进行吸氧治疗。具体方法为:提供喂养护理,依据少量多次的原则,控制温度,给患儿适量喂食。在患儿无法正常进食时,采取鼻饲法。针对高热患儿,要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在护理时,应严格防控并发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抽搐、双目斜视等提示性症状,在察觉患者可能伴发心脏病、中毒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积极救治。正确使用降脑压与镇静药物。针对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需进行镇静、吸氧与强心治疗。我院选取安定、芬芳氯丙嗪、水合氯醛与西地兰进行治疗。护理人员要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药物过量,同时保证预期疗效。在输液时,护理人员应尽量降低输液速度,减轻对患者心脏造成的负担。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儿呼吸道情况,观察其是否通畅,需牢记婴幼儿特有的生理解剖学特点:其呼吸道较为狭小、管腔黏膜血管数目多,在肺炎发作时,易于引发黏膜肿胀充血与渗出,导致呼吸道阻塞[2]。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鼻痂,可使用消毒棉签轻轻擦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对痰液阻塞呼吸道的患者,可使用超声雾化方法进行治疗。患者鼻粘膜处若出现炎症,则需应用金霉素眼膏或者红霉素进行治疗。

2 结果

经过积极的护理,46例小儿重症肺炎病例均痊愈出院,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十分良好。

3 讨论

重症肺炎属于一种急性病症,多见于婴幼儿群体。患者会表现出呼吸系统症状,还易于伴发全身性的中毒反应,导致其他系统功能受损,最终引发合并症。重症肺炎的发作速度很快,病情进展迅速,婴幼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易于出现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3]。本文研究中,我院对重症肺炎患儿提供了常规护理方法与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要求保持环境适宜,进行生活护理;针对性护理则要求做到合理用药、提供临床观察护理与发烧护理,查看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在必要时进行吸氧治疗。经研究得出结论:针对小儿重症肺炎,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提供全面的精心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促进康复进程,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适于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娜.小儿重症肺炎34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2):109-114.

呼吸道常规护理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分析并总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与护理的效果。方法:对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 例,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与护理措施。结果:大部分病人接受及时有效的防治与护理措施后病情得到及时控制,最终治愈出院;个别患者因为体质差、入院就诊时间较晚或防治与护理不当造成病情反复。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定要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观察。该病的发病率与反复率均较高,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提高疗效非常重要。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防治;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常见病,发病原因大多为病毒感染,常见的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以及腺病毒等;也有因细菌感染而引发的,常见的细菌有肺炎球菌、链球菌以及金黄葡萄球菌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均有发病,特别是冬春季节的感染患者更多[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发热、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部疼痛以及头痛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表现为畏寒、乏力、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全身性症状[2]。 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 例,其中男73 例,女47 例;患者年龄在12~76岁之间,平均为36岁。其中,单次发患者37 例,多次发病患者83例;其中65例患者为每年单次发病,55例患者为每年反复多次发病。 2 临床症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严重程度差异较大,轻者仅表现为鼻部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或伴有咽部疼痛、嗓子痛、微咳等症状。重者如果感染发生在鼻及咽部,患者将出现咽痛、发烧、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与增生、扁桃体发炎等情况,有些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现象。发热一般持续2~3 日,严重者将达到1 周左右;严重的患者其体温可达39~40℃以上,患者同时感到寒冷、头痛、腹痛、全身无力、出现呕吐、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求患者加强营养与多多休息,稍有疏忽的患者其感染将会扩大或蔓延至邻近器官,极易引发肺炎、支气管炎以及中耳炎等并发症。通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3~4d 内能够痊愈,部分患者可达2~3 周。 3 治疗方法 病毒性感染可选择专门针对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细菌性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或其它种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于因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扁桃体炎或咽炎患者,使用青霉素治疗效果较理想;对于经过2~3d治疗后仍无效的患者,应考虑是否有其它病原体感染,例如,支原体感染等。当患者出现高热时,可用冷毛巾湿敷头部,勤更换,能够有效控制高热惊厥。一般的退热药,例如少量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也有效果。对于伴有鼻炎的患者,为保证呼吸通畅,需要休息好,可在进食及睡前使用鼻药[1-3]。 4 防治措施 加强自身锻炼,多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合理饮食,平衡膳食。冬季可食用高热量、高蛋白质类的食品,合理补充维生素,蔬菜与水果能够增抵抗力。根据温度增减衣服,适应气候冷热改变,衣服不要过多,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2-4]。经常通风,经常换气,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病源感染。可以使用减毒病毒疫苗,疫苗能够激发鼻腔和上呼吸道粘膜,使其分泌IgA 抗体,使呼吸道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增强。 5 加强护理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呼吸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要求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同时要清淡易消化,还要给予充足的水分;患者处于发热期时,必须要卧床休息并严格按照发热常规进行护理;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并使呼吸道通畅;必须及时清除患者鼻腔内的分泌物;测量患者体温、呼吸、脉搏等,及时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耐心地向患者讲授卫生知识,积极对其进行宣传教育[3,4]。 6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为鼻、鼻咽和咽部。该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总数的90%左右。当病毒入侵机体上呼吸道后,该处的黏膜抵抗力降低,导致细菌可以入侵,同时可出现化脓性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冬春季节较多,但全年都能发生。该病的临床轻重程度差异较大,潜伏期一般为2~3d 或更长。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对于病毒性感染患者,选择专门针对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细菌性感染患者,可选用青霉素类或其它种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4,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由于鼻咽感染能够波及周围器官,有时鼻咽部的原发病的症状消失,而其并发症却出现加重现象,因此,一定要对上呼吸道感染进行综合的分析与

[1] [2] 

观察。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提高疗效非常重要,千万不要以为上呼吸道感染是小病而轻率对待。 童雅培, 王筱敏. 诊疗与护理常规[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张梓荆. 常见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专家笔谈)[J]. 中华儿科杂志, : (): . 蒋东波, 等. 白细胞介素 水平及其对白细胞介素 等的调节作用[J]. 中华儿科杂志, : (): . 刘清泉, 王晓翔, 蔡阳平, 等. 清气透表法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 . 陈永辉. 儿科疾病中西医治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文章屋在线 wzk.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