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范文第1篇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being in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rule of virtue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time. The social impetuous atmosphere's influence, the higher education was presented the phenomenon which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some are incompatible. This article has enumerated a series of questions which in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exist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y on these questions.

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 教授治校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Humanist; Professor governs school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顶层,它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受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各高校纷纷忙于合并、扩招、升本和排名,高等教育式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消极、负面现象的发生。然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需要高等教育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空前重要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管理方面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往往把学生当成受教育的被动客体,忽视学生作为公民所应有的权利和作为个体所具有的独立人格。如许多学校为了严肃考风考纪,规定对考试作弊的学生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剥夺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种规定首先是违反学校教书育人宗旨的,而且从本身来说也不尽合理,致使学校被学生推到被告席上的尴尬事件屡屡发生。

1.2学术管理方面

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制定了一系列学术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确保了学术研究成果的纯洁性。但是,仍有剽窃他人成果、制造虚假学术现象的发生。

1.3管理方式上

我国现存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科层制行政管理模式,具有学校组织分工明确、学校的纪律和制度严格、等级鲜明、理性化程度高、追求行政效率等特点。这种管理模式固然有其积极作用,但一系列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如学校领导忙于琐碎的行政事务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暇顾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教师之间关系冷漠、上下级之间带有明显的气息、形式主义作风比较严重等缺陷。最大的负面影响则是造成管理和教育的脱节,管理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反作用。

1.4高等教育管理队伍人员素质方面

在高等教育管理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化程度偏低。如整体学历偏低、专业知识比较匮乏、缺少主动学习与接受新事物的精神、工作效率低、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等。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解决策略

2.1要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使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提出,有利于高校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破除对功利目的的过分崇拜,自觉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这将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念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高等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作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有感情、需要、动机、个性的鲜活个体,既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又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客体,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从来不会被动消极地接受主体发出的各种信息的。因此,只有从人出发,在充分研究人、了解人,充分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保障教学机制的正常运作,使高等教育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人是社会进步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是一切工作、一切事业的根本,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教育是人的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什么人与怎么样培养人。教育工作始终都是为人(学生)着想,又是依靠人(教师)进行的过程。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富有创新的工作,如何充分激励学生,挖掘其潜能,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1世纪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世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日益成为了时展的潮流和趋势。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发展同样也是一种手段,人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就要推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消除科层制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利用管理的力量整合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构建和谐高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倡导“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客观要求,“以人为本”是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达到高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根本目的。

2.2转变管理方式,发挥教授参与治校的作用

2.2.1教授治校的形式

教授治校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学校评议会、教授会、校务会等机构均由教授互选产生,如时期的北大、梅贻琦时期的清华;二是教授在学校决策与管理机构如评议会、学科会议中占多数,如慕尼黑大学;三是学院一级设立教授会,实行教授管理,如日本大学体制。

各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授治校。如校务委员会由各学科的教授组成,使其成为学校重大决策的审议与批准机构;教学委员会、规划委员会等重要决策咨询组织也可由教授组成,辅助校领导开展工作,使决策更加民主科学。

2.2.2转变党的领导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在我国,各国办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切实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就要改变传统的党政领导方式,才能为真正的教授治校创造良好的环境。

2.3加强高等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2.3.1高校管理队伍要不断学习管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越来越凸显出其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此情况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建立一支高效的高等教育管理队伍显得尤为迫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体来说,高校管理队伍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工作能力,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学习和了解本国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更要具有与国际接轨、对话的能力,使自己的业务更具有专业化程度;在了解、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要注意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相结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整合知识资源的能力;管理队伍之间应该定期召开工作思想交流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强联系与合作;定期组织管理队伍学习培训,如新上岗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管理知识的培训、管理方法与技巧的培训等,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突出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加强实用性,体现先进性,注重质量和实效,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拿文凭、走形式、走过场。

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掌握必备的相关专业知识体系和相应的信息技术,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全局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

2.3.2建立科学的高校管理队伍人员评价标准

高校是由各种学科和不同层次的行政组织组成的复杂系统,既具有组织的一般特性,又具有组织结构上的学科性特点。因此,从理论上讲,高校的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既应具有较高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又应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其实,这样的人才是极少的。因此,学术和科研管理应由教授、学者来承担,而行政管理则应由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相关知识的人员来负责。目前,由于对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评价缺乏定量的指标,而对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评价又往往以学历、职称的高低来衡量,因此实际上存在选拔任用管理人员过于强调学历、职称的高低,忽视了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强弱,导致一些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和学者走上管理岗位后,因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而影响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影响了专家、教授在学术上的发展,导致学校的管理和学术水平都受到影响。

只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高校管理队伍人员选拔、评价标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调整,才能建设一支高效、不断学习、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等教育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少梅.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范文第2篇

(一)教材结构

在教材编排方式方面,有按知识体系编排和以工作过程导向编排两种方式。按知识体系编排的教材,有其合理的一面,就是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较为扎实。但这种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材体系很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编排方式是根据酒店业务流程为单位,将教材内容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或项目。该过程突出表现为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地探求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笔者统计来看,现有教材以知识体系编排为主,比例达到86.7%、另13.3%的教材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编排结构。从2010年起,教材编排结构有所变化,以工作过程导向编排方式增长较快,在所有工作过程导向编排结构的教材中占78.6%。从发展来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编排方式将成为高职院校教材编写的主流。这是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相吻合的。

(二)教材类型

以教材的适用对象作为研究对象,高职高专教材占24.7%,通用型教材占75.3%。通用型教材往往在前言中阐明教材适用对象较为宽泛,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还可供行业企业人士使用。这说明大部分教材没有明确区分高职高专、本科、中职等不同层次级别的教学。另外,教材以系列形式出版的较为常见,比例达到79%、其余为21%。系列教材的类别如表1所示。

(三)教材内容

在教材内容上,酒店管理专业类教材主要集中在管理理论知识、业务操作与管理(前厅、客房、餐饮等)、专业英语等方面,占教材出版总数的99%,其中,管理理论知识类占据41.1%、业务操作与管理类占据51.6%、专业英语类占据6.3%。毫无疑问,这些一直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也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对象。酒店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编撰也需要和行业发展紧密相关。从现有教材选题内容来看,酒店管理专业教材的传统内容高度重复,且新兴内容未能有效发展。从统计结果来看,2000-2013年关于饭店法规和酒店规划设计的教材仅占据1%,而且基本都是2010年后出版的。(四)教材编著者样本教材涉及编著者113名。从构成来看,97.3%编者来自于院校,其中86.7%的编撰者具有高职称资格。以高职称院校教师为主组成的教材编者团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材的质量。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材体系,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必然成为旅游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必由之路。[2]从样本编者来看,仅3名编者是来自行业企业的人士。尽管院校教师为主的编者团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材的学术水平,但是缺乏行业企业人士的参与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教材与行业发展的现实脱离。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材定位

尽管教育部早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就已经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正式明确地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就提出问题到真正实施和实践,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尽管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总是存在各种问题与滞后,如高职教材建设滞后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之前所述的高职高专教材远远落后于通用型教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严重缺乏等都可窥一斑。

(一)人才培养目标是教材建设的根本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酒店经营管理与服务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能适应现代酒店前厅、餐饮、客房等部门一线工作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材作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实施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的技术应用型人才。[3]因此,基于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应定位于“酒店职业能力为本位”。

(二)教学改革是教材建设的基础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强调以实训实践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教学内容改革要紧紧围绕培养适应现代酒店一线部门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因此,基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材建设应遵循这样一种思路,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突出高职教材的“应用性”。

(三)酒店行业市场变化是教材建设的条件

一方面,过去30多年,我国酒店行业人才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对数量的极大需求,而且在质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既会操作、又懂管理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酒店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行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层出不穷。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材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酒店行业市场的变化,以行业需求调研作为基础,适应行业变化、及时调整教材体系以及教材内容的更新,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教与学的方向。

三、教材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契合

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状为基础,结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内容改革以及行业市场的变化,教材建设要突破传统教材模式,从教材结构到教材内容都要体现鲜明的“工学结合”特色。

(一)教材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契合

利用学校和酒店行业两个平台的资源建设教材和实行模块化教学,是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必然要求。工学结合模式要求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首先,酒店行业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酒店管理专业教材要反映实际工作业务流程,要求体现实用性,这样的教材仅仅靠校内教师是很难完成的,只有和酒店业内人士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校企共同开发教材和实施教学过程,不仅可以保证对学科专业的准确把握,而且能实现教材、教学和行业现实发展的接轨,进而全方位对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其次,以教材结构模块化实现“做中学”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模式要求教学模块化和流程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必然要求教材结构与之相适应。改革传统的以知识体系编排教材的做法,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根据工作流程将教材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或项目,这是教材结构改革的必然趋势。比如2010年出版的高职教改系列教材《客房管理实务》《前厅运转实务》和《餐饮服务与经营管理》均采用了模块化、项目化的结构编排方式,以“入门入职”作为首项目或者首模块,模块和项目以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编排。模块化、项目化等适合情景教学的教材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形式和教学手段的契合

由于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更强调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时不能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知识灌输,而是需要按照现代教材观念,进行自下而上的诱导。[4]高职生尽管学习自主性较差,但是他们喜欢参与教学活动、好动手操作、善于交流,所以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特点,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除传统课堂讲授外,教学手段还可以添加与纸质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资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鉴于现代媒体技术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教师可以利用博客、微博、E-mail、聊天工具等网络交流工具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答疑解惑。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要求教材素材的多样化,突破传统教科书的限制是教材发展的趋势之一。首先,构建立体化教材平台。自2000年以来,高职类酒店管理专业教材仍然以传统纸质教材为主。据样本统计,仅有24.8%教材配套有教学资源包、电子课件等,立体化程度有待提高。立体化教材是通过多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它的特点之一是以多媒体、多模态、多介质方式来存储和呈现教学资源。[5]立体化教材不仅是媒介的转换,更是教材发展范式的转变。[6]随着出版技术的发展,教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光盘、网址都可以是教材。现代媒体技术不但可以将海量的资源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形式呈现。这种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可以把拓展性内容、辅内容和互动性内容结合在一起,达到超越纸质教材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丰富和发展纸介质的功能。[7]其次,自编讲义、自编教科书可以弥补现有教材无法满足教学目标与改革的需求。与欧美国家相比,自编讲义、自编教科书等在我国的发展尚不规范,基本上是各院校自主管理、自主认定和自主选用,自编讲义、教科书往往是作为现有教材在无法满足教学目标与改革需求时的一种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推进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教材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契合

教材内容是课程的具化形式。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学生的就业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来进行构建。[8]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高职类酒店管理专业教材在题材上仍然以基础管理知识、业务操作与管理、专业英语等内容组成,这是符合学科专业特点的。但是,职业性和实践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实习实训课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实习仅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未纳入课程体系,居于从属地位。[9]实习实训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后地位将大大提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训课程主要有综合性的实习教学环节和与专业课程对应的实训课程两个部分。在综合性的实习教学环节上,亟需开发类似于实习指导书和实习指导手册的教材,内容包括酒店从业生涯规划、酒店实习案例和方案等,内容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这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在实训课环节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和“调酒与酒吧管理”等,这些课程的实践实训比例都比较高,需要开发相关的实训手册以供指导。实训手册或教材应侧重于实训内容、操作要点和标准、操作流程和步骤等,应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

四、结论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市场理念的内涵;客观依据;对策和建议;应注意的问题

一、确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市场理念的必要性

1.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趋向。在经济转轨时期,人们原来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不可能不受到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确立市场理念才能保证其快速、健康地发展。

2.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我国加入WTO以后,要向世界各国兑现已经做出的开放成人高等教育领域的承诺。面对着如此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如果不了解世界各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现状,不充分研究国际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的变化规律,其生存将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在这样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下,确立市场理念将会给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确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市场理念内涵与要求

确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市场理念是指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市场的变化,使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面向市场、研究市场、开发市场、服务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从而使成人高等教育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体要求为:

面向市场是指在确定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时,不能从主观意志出发,不能仅仅靠指令性计划,要关注市场的供求状况,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内容的规划要以市场为依据,要顾及到地区、社会、国内和国际的需求。

研究市场是指要探讨成人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规律,使我们不仅看到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还要能够探讨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例如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向型人才的要求会显著增大,在了解这一形势的基础上要注意人才培养规格应该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化。

开发市场是指成人高等教育除了传统的教育形式之外,在新的形势下还要积极探讨、发展其它的教育形式,从而增强其自身发展的活力。例如,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对新上岗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这是传统的成人教育形式,如函授教育、岗位培训等所没有涉及的,要尽力地去开发。

服务市场是指所要培养的人才必须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标准,他们只有被市场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

三、确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市场理念的客观依据

1.市场经济理论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市场理念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活动都以市场为中心,一切生产要素都进入市场,市场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联结的中间环节。从宏观方面看,通过市场调节可以比较充分、合理地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供求之间的不断均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微观方面看,市场经济要求每个企业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劳动成果,实现最佳的盈利。为此,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市场机制就成为企业行为的调节器,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就能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

2.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是确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市场理念的现实依据

第一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在管理体制上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存在着包办代替的现象。从外部环境的建设、物质设备的配置到招生专业的拟定、招生指标的确定都是靠行政指令性计划,降低了办学机构的积极性,使成人高等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第二由于缺乏市场导向,成人高等教育不了解市场状况,不按市场规律办事,造成了办学机构重复设置、专业重复设置比较严重的现象。

第三仅仅重视外延式发展而忽,内涵式发展模式,只注重外部环境的建设、内部教学设备设施的购置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不注重入学口的把关、不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注重教学流程的论证和落实、不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生产出的大量产品不合格。

第四由于工作任务重、难度大,需要成人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成人教师的状况而言,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的素质相对偏低,能力相对欠缺,有些成人教师很难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第五办学投入不注意开发市场潜力。在办学经费的投入上,一味地依赖国家,使得国家承受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多年来国家尽管想千方百计地增加教育的投入,但是国家所拨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直处于世界最低水平,经费短缺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缓解。

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

3.市场理念的确立为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第一可以使办学主体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指导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使一切成人高等教育活动以市场为导向,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宏观意识基础。

第二可以使办学资金来源由原来的依靠国家投入转变到多方位资金投入的格局,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为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可以为成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使成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从事学习,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教育对象的人力基础。

第四可以形成激烈的竞争格局。既可以使成人教师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引进丰富的教学内容、增加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等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以使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增强效益和质量意识,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效率基础。

四、确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市场理念的对策和建议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人教育必须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办学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念,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形成新的发展战略,使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起成人办学主体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与我国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成人教育体制。

2.要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来设置办学机构、拟定招生专业。要改变过去那种办学机构重复设置的现象和“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避免不必要的物力、财力的浪费。例如目前我国各个地市都有一所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育学院,由于缺乏市场调研,绝大部分出现了重复设置专业的现象,可以用合并的方法来解决。对那些使用价值小,人才过剩的专业,应向企业改革那样,“关、停、并、转”;对那些急需的人才,可通过市场调研、多方论证,尽快引进。

3.努力提高成人教育办学质量。成人高等教育不能靠传统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方法来运行,必须注重内涵式发展,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具体要做到:成人高等教育应体现成人的特点,根据成人的实际需要来安排教学;要尽量拓宽成人学生的知识视野,要把反映当代社会前沿的东西尽可能地及时拿到课程中来;要靠市场的调节来优化成人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要运用一切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要展开激烈的竞争格局来提高办学效率,增强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效果的评价机制。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成人教师水平。成人高等教育是面向社会办学,成人学习是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成人教师要具有比普通教师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水平。据目前的现状,成人教师素质急需提高。具体要做到:对于不合格的成人教师要实行解聘或者进行再培训;鼓励成人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学习;要加强同兄弟院校之间的友好合作,聘请知名学者和教授来校讲学;鼓励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双向联系,既鼓励企业知名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也鼓励成人教师去企业经常去锻炼。

5.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办学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新机制;1994年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成人高等学校要以(实施意见)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为当地的企业、行业服务,这样可以吸收大量的外部资金来扩大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还要积极倡导民办成人高校、企业办成人高校,从而形成国家和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格局,促进成人教育更好地发展。

五、确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市场理念应该注意的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理念的倡议者经常会谈论经济学中的自由市场理论,认为市场可以消除垄断,促进生产者之间相互竞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在经济学理论中,市场是一个种类形态比较繁多的概念,被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性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而所谓市场化所产生的上述优势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才可以显现。那么,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里所推祟的“市场”是否也带有如此理想的色彩?是否存在可以自由进出和信息充分的完全竞争市场呢?是否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里也可以实行“市场化”呢?

我们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的出现绝不意味着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化,教育市场与教育市场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成人高等教育市场中,政府为了减轻财政负担、鼓励办学主体之间的竞争,会提倡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在这一过程中私人和社会团体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确实会出现一些收费行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些形式的办学只是一些局部的行为,只能视为国家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个补充,绝不可能改变教育主要是国家主体行为的格局。

另外,如果成人高等学校为了市场竞争,需要通过分数、办学规模和就业宰等指标来评价其在市场上的表现,以证明自己的效能,从而吸引更多的求学者来提高学校办学的规模和效益,不被市场淘汰。那么,成人高等学校把大部分资源投入到提高这些指标上,最后是否会导致教育目标的窄化?

随着市场理念的确立,确实可以看到成人高等学校将会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能够对消费者的要求应对更加及时,满足更多的消费者更广泛的需要,而且通过价格的竞争确实可以使不同办学主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里需要追问的是:这些是成人高等教育需要追求的目标吗?什么才是判断和评价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这些目标的实现是否一定会有益于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师范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实践

高等师范教育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与教育发展需要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特别是培养实践能力强,过渡适应期短,毕业后能较快地与一线教育教学接轨的教师,已成为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工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师不仅要有很好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有很好的能力结构;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还要有较高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教育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通过考察我国现行的高等师范教育,可以发现高师院校在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组织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培养高师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一个紧要和迫切的问题。

一、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一) 师范教育意识淡化,实践能力培养欠缺

随着近些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很多原来专门的师范类院校已经升级为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师范教育特色不再突出,一味模仿综合性大学的办学范式而淡化了师范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中心地位而忽视了实践性。学校偏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或者把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知识教学的附庸。把教育实践仅仅作为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过程,教育实践的目的是消化理论知识,除此以外别无其他;而学生为了考试成绩而学习,忽视了对实践技能的训练。因为理论知识是一种客观的、普适的和确证的东西,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明确、有章可循而又容易操作的,所以无论教与学两方面都愿意把专业知识放到优先的位置,使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压制和排挤。这样,高师生只是满足了教师岗位中的学历角色要求,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学术性和师范性之间的平衡度没有掌握好。而且,师范院校忽视了对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大部分高师毕业生要想真正胜任教师角色,还需要在工作后磨炼很长时间。

(二) 课程结构失衡。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延续传统的架构,整个教学计划的安排主要围绕专业来进行,在课程的设置上以学科为主,强调学科之间纵向的系统性、关联性和整体性,并逐步衔接深入。课程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这种以专业为中心,以学科课程为主要特色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导致课程结构失衡。其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重学科课程轻综合课程。总之,现有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忽视了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教育理论课程是培养高师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核心课程,从课程结构上看,理应有完整、特殊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但如今,除了几所重点高师院校的教育类课程正在进行探索性实验外,许多师范院校仍沿袭以前的教育体系,除多设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课程以外,其他专业课程几乎与综合性大学没有什么区别。缺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评价、现代课程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实验等现代教师迫切需要学习的课程。并且,开设的课程内容陈旧。重理论而轻应用,缺乏开放性与弹性,课程内容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敏感性不高,新的信息相对缺乏。

(三) 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教育实践时间过短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虽然各级师范院校都加大了教育实践的经费投入,并积极建立、建设教育实践基地(主要为中小学),但是,相比于大量需求而言,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高师生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首先,教育实践基地的数量不足。长期、稳定、系统的接待高师生参加教育实践的单位相对较少,零散的接受单位居多。这其中存在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学校自身对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发展的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可利用的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第二,社会支持的力度不够,一些学校想要与之建立实习合作关系的单位不予支持,导致一些实习基地难以建立;其次,教育实践基地的支持度不高,效果不佳。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形式松散,缺少一些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从而使实践过程得不到有效实施。有些学校基于保持课程连贯性和教学计划的考虑,接待教育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地压缩了实习学生参与一线工作的时间。因此,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落实相关配套机制显得十分重要。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过短,通常为6周左右,时间过短就无法使教育实习的内容充分展开,只能限于课堂教学工作,窄化为教学实习。而班级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调查等许多活动基本上都被忽视或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产生实效。

(四) 教育实习组织形式存在缺陷,指导不充分

教育实践形式包括见习、研习、实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实习,它是最主要的实践环节和训练方式。目前,教育实习的组织形式大体有三种,一是“分散实习”,让学生自行联系学校实习,大部分回母校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全部由实习学校负责。二是“委托实习”,由高校出面联系相关县市教育局。与教育局签订“委托实习”协议书,把学生交给教育局统一安排到当地各学校实习。学生实习期间的业务指导和生活管理委托教育局和学校共同负责。高校派教师定期到各学校巡视。三是教师带队实习,学生按专业组织实习队,每支实习队安排一位教师带队,下学校实习。实习期间,带队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工作。配合并协调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教学、班主任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管理。在以上三种实习模式中,第一、二种形式的实习组织管理松散,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在实习期间得不到规范的训练和具体的指导,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处在一种自由、松散、随意状态中,因此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更严重的是由于不能经常督促检查,学生不参加实习活动的现象较为突出,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种形式由教师带队实习,有组织、有计划、严格管理、规范训练,基本可以避免前二种实习形式普遍存在的缺陷。目前,很多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采用的是第一、二种形式,实习效果明显受到影响。至于实习前的见习,多采用集体到中学听一两节观摩课作罢,接触中学教育教学活动十分有限,收效甚微。

二、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应采取的措施

(一) 突出师范教育特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我们首先应该在观念层面上有所转变和调整。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明确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既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科和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要明确专业知识教育与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专业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二元论”的误区,促进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在培养目标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校和教师从观念层面重新认识培养师范生的基本取向和理念。同时要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充分利用第一课堂的同时,利用好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从师技能,如组织演讲比赛、三笔字(钢笔、粉笔和毛笔)比赛、说课比赛、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以及利用假期开展教育调查研究、走访校友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二) 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比重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就有必要对现行的课程和教学进行改革。首先,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方面,要注重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适应性。其次,学校的课程结构上,要突出实践课程的内容,可以遵循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理论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设计课程结构,注重相关学科及专业之间的交叉和渗透,适量减少基础理论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时,增加实践课程学分及学时比例,增加实践类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重,增加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班级管理、心理辅导、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再次,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来,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实践能力,以实现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 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硬件资源和物质保障,缺乏相应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将难以制度化和体系化。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要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学校要有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可作为模拟课堂的教学场所,并且其中的设施、设备要与中小学的水平接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直接进行实战演练,通过讲课、说课、评课等方式的训练,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其次,要积极推进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特别是要重视与中小学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协调师范院校和中小学之间的关系,建立能够稳定长久合作的教育实践基地,并从制度上保障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使用;第二,争取社会支持,要让社会形成共识,师范教育这个大工程只由高师院校一方是无法完成的,要尽量争取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充分开发社会资源;第三,要重视毕业生的情感纽带作用,高师院校毕业生多是走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岗位,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情感纽带作用,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建立实践基地;第四,要探索能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这样才能保持与实践基地的紧密联系和得到实习基地的大力支持。

(四) 积极运用教育实践多种方式,加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

在教育见习方面,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措施,要打破过去那种只在教育实习前走进中小学听一次课的局限,或从根本上忽略教育见习的做法。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增加走进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的机会和时间,获得第一手经验;另一方面,在“走出去”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年从中小学请来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向学生作专题报告,介绍当前中学教改现状,介绍个人教育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使学生保持对中学教育现状的认识,对基础教育改革形势的了解。增强他们的师范教育意识,开阔知识视野,为他们步人教师岗位提供经验和启示。

在教育实习方面,除了对分散实习和委托实习等形式加强巡视、监督,确保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整个实习过程,还要对各种形式实习进行有效指导。一方面,高师院校要选派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了解基础教育情况的教师担任带队教师和巡视教师,及时指导实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由接待实习的学校指定一线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业务指导。针对一所学校同时接待、指导同一专业多名实习生较困难的情况。高师院校可以采用“混合编队”的形式,即由不同专业的实习生组成一个实习

队下到实习学校,这样既减轻了实习学校课程安排上的压力,又避免了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一对多”进行指导,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抓住“国培计划”机遇,积极推行顶岗实习。2010年启动的“国培计划”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对中小学教师和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高师院校要抓住这次机遇,积极推行顶岗实习,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高师院校派出实习生顶替中小学教师的岗位,并且完全履行其岗位的所有职责,直接接触教育一线工作,使实习生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另一方面,那些中小学教师则去接受继续教育,这样就实现了师范院校和中小学的双赢。

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大胆地进行探索,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兼顾师范性和学术性,在综合分析各种条件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邓辉,李炳煌.大学生实践能力结构分析与提升[J].求索,2008,(3).

[3]高月春.国外教师教育实习的趋同性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7,(4).

[4]洪松舟,卢正芝.论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失效与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5]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德育教育;价值复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3日

新的世纪,全球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莫过于德育问题,德育教育是否成功开展,直接牵涉到教育发展的未来。尽管近年来无论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抑或是高等学校本身,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随着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的多元化发展,学生行为的随意性和人格的反叛性则进一步得到激发,使得作为高校的德育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德育困境的分析,提倡回归生活是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一、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现实困境

(一)道德选择趋于多元化。党的以来,中国完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这也引起了道德上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下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突、碰撞与激荡,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道德从依附走向自主、从重道义走向重功利、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在生活中,有的很少谈起远大的理想抱负,更多的关注眼前的利益;有的则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我的发展前途;有的单纯以享乐为主,“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其生动的写照;有的鼓吹实用主义,对自己有实际作用才会学习,虚的东西如理论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冷漠。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青年大学生难以抗拒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诱导和教唆。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在道德的精华与糟粕面前正确判断、合理取舍,如何营造一个让大学生心悦诚服、主动参与的道德氛围,是高校德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德育教育模式过于陈旧。以前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方法具有封闭性、灌输性和单向性等特点。一是教师过分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轻视或忽视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二是德育的教学手段缺乏吸引力,有些教师不会或不愿使用多媒体教学,教案仍然沿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东西,缺乏时代感。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少,课堂讨论成为空设。四是教师强调用既定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德育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与厌倦,这使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越来越不尽如人意。所以,德育方法的创新是每个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道德评价的量化标准过于单一。“德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及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多方面收集事实材料,对德育工作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在高校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评价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科学分析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但后者的运用程度远远高于前者。量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考查学生道德水平的唯一选择;其次,对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的道德评价制定统一的标准,都要求学生达到统一的层次。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特性以及道德意识的差异性和层次性,用相同的标准要求学生只会使德育流于形式,形成“高”、“大”、“空”的局面。

(四)道德实践脱离生活。“回到生活实际上是德育的目的。德育的目的不在德育,而在生活,在美而善的生活。”高校却将发展人的道德教育变成纯道德知识的教育,“一种把受教育者当作物的物化德育,一种强调德育的驯化作用和工具意义的驯化教育,一种把鲜活的道德实践转换在刚性的道德规范知识学习的知性德育”。教师传授的内容缺乏时代感、层次性和生动性,片面强调德性中知的一面,忽视了行这一重要环节,认为学生只要知道什么是道德,便会产生道德行为,既而养成道德习惯。形成了道德只需要在课堂上讲解,课后考试,而不需要身体力行的一种局面。因此,这与大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大学生难以与之产生共鸣,高校德育也失去其内在的生命力。

二、高等院校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具有必然性

(一)道德源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人之逐利行为必定会带来冲突与矛盾,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便相应地产生了行为规范与原则,道德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是生活中的道德,是人们从现实生活实践中慢慢总结的道理,是人类为了美而善的生活的内在条件。有了生活,才有道德;脱离了生活,道德成了僵化的条文、抽象的理论;没有生活,就无所谓道德。

教学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同样,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德育也是死德育。生活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高校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通过生活发出力量,并回到生活。

(二)高校德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育人活动。道德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依存道德规范,而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改善人的道德生活。高校德育的着重点则应“切实放到能锤炼和尊重人的主体性方面来,注重学生相应能力的提高,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为目标”。青年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是为了提升其个人的社会生活价值和个体发展以及精神满足的需要,故高校德育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存在,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它要将重点落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上来考察,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德性。只有在生活中进行,高校德育才能避免方法的陈旧与单调,充分吸收生活的直观性、本真性和丰富性内容;才能启发学生的经验,促发学生的道德体验;才能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真正产生道德行为,帮助学生实现知与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