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思想

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思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思想

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主义思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启示

1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 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 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3 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国外二语教学理论;二是推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改革评估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只有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单纯对教学法的研究转移到对教学法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轨研究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蔡基刚. 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2).

[2]程晓堂. 论自主学习[M]. 学科教育, 1999.

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2篇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对现实的人的阐释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历史观进行阐述时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即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或劳动的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中不断生成的人。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人的本质的界定

人的本质是人学思想的核心。而马克思人学对人的本质的解读是多向度的,具体体现在实践、社会和个性三个向度。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本质表明人不是作为一种精神理念存在于世界体系中,而是一个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动性自己创造自己生活的存在物。人是在社会联系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成和发展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个性本质表明了人应该是自由、自觉、自为的主体。人不应该受外在物质控制,而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自己的主人。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人的二重性的理解

马克思从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向度指出了人的基本存在样态。其一,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存在。马克思强调人就是社会,社会就是人,人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动性推动自身发展。其二,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存在。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肉体存在需要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另外人还作为精神存在,人有理性,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其三,实然与应然的双重存在。人的实然性是指人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一个既定的物质世界里,它规定并塑造着人的具体历史。而人的应然性是指虽然人生下来的环境是注定的,但是人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去改变命运,乃至于改变世界。

(四)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人的异化的探析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和阶级一起出现,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生产的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操控人的一种社会现象。人的异化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另一方面是人同人相异化,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化的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乃至畸形发展。马克思对人的异化分析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发展方式的关照情怀。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虽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并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和解放;引发了马克思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五)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构想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它表现为人的劳动活动的丰富性、完整性和可变动性,即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自由选择自己的活动领域。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以及社会交往的普遍化。社会关系全面丰富表现为人与人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形成联系。交往的普遍化是指个人积极主动参与群体之间的交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形成自由个性。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使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得到发展和完善。自由个性表现为每个人都表现出自己独有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从而呈现出自己的独特价值。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马克思人学思想运用到教育领域也有它的重大意义。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就是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对人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人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离不开对人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对于要从娃娃抓起的基础教育,而马克思人学思想中对人的研究理论毫无疑问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有所启示的,以下主要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出发进行论述。

(一)立足人的自然属性

马克思人学思想中通过对现实的人及人的两重性的阐释告诉我们人不是虚构的精神理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命存在物,人和动物一样,都有一定的生理结构,为了生存下去,自身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自然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建立在人的自然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同样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也不例外。一方面我们应该要满足教师这个主体的基本生活需要,而现实状况是我国教师的待遇这几年来虽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甚至与许多发展中国家比较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应该满足学生这个主体的自然需求,这里的学生主要是指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特别是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地区的学生,试想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又何谈教育。

(二)重视人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所在。这对教育有什么启示呢?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对于教师来说,工作的主要地点是学校,接触的人大部分也是学生,所以教师行业一直被认为是相对单纯的职业。但教师应该多关注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跟上时展的步伐,而非墨守成规,要做到身在校园、心系社会,教师只有具备了开阔的眼界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学校绝对不是受教育的最终场所,而是起点。因为最终每个人都要走向社会,接受考验。而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却把学校当成教育的终点站,一次教育管人的一生,而学校的教育模式也是纯理论教育,缺乏实践教育和人文教育。这样的基础教育只能培养出一个个马克思所说的不完整的人,终究无法适应变化万千的社会。

(三)强调人的主体特性

马克思人的异化理论告诉我们,要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消除异化劳动,也就是确立人在自然界、社会和自我发展面前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基础教育要防止异化也要确定好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那就是要肯定教师和学生这两者的主体价值。对教师而言,做好本职的教学工作是应该的,可是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教师普遍反映工作量过大,有些规定不合理且死板,自己的业余时间被一些无意义的事情给耽误了,并且按学生的分数、升学率来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方式,让他们不得不被动地工作。种种因素导致了教师主体性的丧失。对学生而言,目前基础教育的模式更是让他们喘不过气来,本来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中的主体,可是现实情况是一级压一级,上级领导施压给教师,而教师对待学生不管是在管理上还是教学上都是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要扮演所谓的好孩子角色就行了,导致学生丧失主体意识,习惯按照指令和要求去做。这些都是教育的异化现象,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突出人的个体特性

马克思在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中都论述了人的自由个性问题,人的个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告诉我们人是具有实践能动性、自觉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个体,并且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具有差异性。对此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是缺乏认识的,体现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模式过死,过分强调统一;教师的工作多凭指令安排去做,毫无改进和创新之处;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仅仅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而非当成一种热爱的事业。而学生就更没有个性可言了,现在的学校被戏称为工厂,而学生就是被送进学校打磨成的一个个没区别的产品。当教育产业化了,学生又何谈个性?可是我们知道人是有个性、有能力、有独特性的。诚然,人的一切行动都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因而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但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相反正是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有着自己的爱好、希望、理想和创造冲动,世界才丰富多彩,社会历史因此才日新月异。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不应过分强调集体,而应更加重视人的个体特性。

(五)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 发展成人教育,是构建新型教育环境,建立终身学习机制的社会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成人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是成人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当前,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成人教育发展造成了冲击,文章对这些阻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在最后提出对应策略。

从当前形势看来,成人教育未来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这些因素正制约着成人教育的发展,使得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缓慢不前。

一、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缺失影响因素

1.观念缺失:缺乏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念

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已经逐渐意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还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教学质量意识不强,观念比较陈旧。成人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根本任务是培养优秀的人才。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主要工作和生命线。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领导和教师的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等现象,用现代教育观念和思想统筹全局工作的意识还没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从传授知识到知识、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转变。

2.管理缺失: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通常情况下,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代表是学历层次。目前成人高等学院的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管理水平与工作任务出现偏差。其中大部分管理人员对成人教育管理学和心理学了解不多,原有的知识结构已不能胜任现在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这些管理人员既缺乏综合的素质,也缺乏管理知识。

3.条件缺失:教学条件不充分

教学条件落后。很多学校在扩大招生规模之后,办学条件明显不充分,尤其是一些地方性高等院校和成人高校表现尤为突出,存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随着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使得实验设备不足,难以满足实验、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树立教学观念

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首先需要我们扭转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普教化”倾向,充分的把握成人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属性,在了解其自身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树立针对成人的合理的教育教学观念。合理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观包括:成人的理解能力比较强,但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差;成人的学习需求来着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学习比较具有针对性;成人的学习主要是以自我导向性的学习;成人的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比较突出等等。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观念,才能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不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探寻针对成人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合理策略。  2.重视管理人员质量教育

成人学院的校领导和各院分管教学管理的领导者,他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对管理人员的教育时间应该有保证,每年至少要对他们进行十五天的教育,这期间课程教育放在第一优先的位置。

3.师资质量的保障与控制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成人教育水平和质量。笔者认为,加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实行聘任制。由学校成人教育管理机构直接向各学科教师发放聘书,聘任兼职教师。其二,要加大投入,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各高校应加大对成教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优化教师队伍。其三,要建设一支专门从事成人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在搞好兼职教师队伍管理的同时,各学校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数量适中、有教学经验和专业水平的成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以推动成人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4.教育资源的保障与控制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高校对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教学条件的改善明显跟不上。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成人教育资源的保障与控制应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内容。

首先,加强对成人教育资源投入的监控。为了增强办学活力、提高经济效益,除了改善投入、加强管理以外,就是要加强监控,使有限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其次,建立成人教育资源自我调节新机制。通过机制的创新,建立相对独立的、有一定自主权的成人教育资源管理、资源调节、资源更新、资源投融资体系,通过优化、重组、协调等方式,全面调动现有成人教育资源存量,发挥成人教育资源的集聚优势,将学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以及社会教育资源进行超常规的资源整合。

三、结语

人才培养质量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新世纪,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必须树立以质量为本的观念。然而,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质量却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质量问题的因素既有来宏观层面的,也有普通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不利等微观因素。因此,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亟需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学校各个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和运行,并以此来促进学校与政府、社会等外界系统的沟通和协调。

参考文献:

[1]张虹.略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2).

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4篇

1、终身教育的内涵

关于终身教育,其最早在我国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孔子的《论语》中就有所提及。庄子“吾生也有涯,而学海无涯”也彰显了一种终身学历观念。随着教育教学观念和理论的发展,国外教育思想也在不断变革。真正的终身教育理念成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所以,现阶段对于终身教育的内涵大致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从人类个体的角度来看,终身教育的教育教学主体是每个人。在终身教育过程中也就要求每个个体积极主动、持续自由和愉快的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从社会教育和社会管理等角度进行阐述,终身教育是一种基于社会治理机构所提供的一种相对较为均衡的教育激励机制和教育机会。换言之,政府和社会中各种正式亦或者非正式的社会组织成员提供终身教育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并以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学习组织模式激发社会成员继续进行学习的制度。归结起来,终身教育充分展现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一种协调统一。

2、成人教育的定义

成人教育是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关键性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成人教育是针对成年人设定的一种教育教学事业。是针对已经形成社会生产力和劳动力的不同行业中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技术业务、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理论等方面下进行科学化、理论化、组织化和目的化的再次教育教学活动。在整个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那些体力劳动者亦或者脑力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业务素质、精神思想、劳动技能、认识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和发展进而成为一种有内涵、有思想、有纪律、有道德、有文化、有技术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人和接班人。

3、终身教育视野下成教特点

新时期下,终身教育理念和体系是一种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必须的教育教学改革走向和趋势,也是教育发展的正确选择。而且,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视野之下也是一种高层次和一体化教育的高级阶段,对于网上教育教学体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其特点主要有教育开放性、教育持续性和教育统一性三个。首先,就开放性来看,因为终身教育面向的是所有社会成员,即需要为整个社会成员构建一种没有障碍的、没有围墙的学习环境,将学习者作为教育中心。其次,教育持续性指的是终身教育视野下成人教育实际上是为了满足教育教学工作在不同阶段和层次的一种有机连续,确保能够长期不断扩张社会人群的技能和知识。而教育统一性则是终身教育视野下,成人教育运用教育资源体现教育服务,确保人的个体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进步能够保持和谐统一。

二、终身教育视野下成教体制的存在问题

1、教育目的不明确

尽管我国教育资源总体较为庞大,但是面对更为庞大的学习队伍来说依然“僧多肉少”。随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提出,成人教育亦作为整个终身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也需要构建相应的终身教育体系。但是,在现阶段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成人教育的体制尽可能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个体发展的综合目标考虑在内,而且也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上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基于成教自身体制和规律的特殊性,使得教育教学观念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成教的受教者各项综合指标提升较慢。同时,由于教育教学改革缓慢,一部分受教者的学习态度已经发生转变,学习目的也仅仅是获取文凭或者学历。最为重要的是,某些成人高等教育院校或者机构已经将成教当做一种教育附属和赚钱工具,成人教育体制中的教育目的也就无从明确,教育质量也就无法提高。

2、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师通常都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是现阶段我国成教队伍相较之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而言依然长期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依然还有相当一部分成教教师对于成人大学生和成人教育体制缺乏了解。尤其是一些刚刚分配进入高校的教师往往是先进行全日制高校教育才进行成教教学。进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也就导致了成教体制不完善,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缺乏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色彩

终身教育视野下成人教育的最大属性就是终身教育性、成人教育性和高等教育性。但是,现阶段大部分成人教育体制中无论是教学计划、教学专业设置还是教材选择上都很难充分展现出教育的终身性和成人性。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了高等教育的属性。这样,成人教育中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

三、终身教育视野下成教体制的改革途径

1、变革教育观念

终身教育视野下成教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想要获取成功,首先需要进行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成人教育应当获取社会的认同并加强社会群众的参与度。这就需要针对成人教育的评判标准进行改变,社会逐渐开始加强对成人教育的支持。无论是成教院校(机构)、成教教员队伍、参与学习的受教者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群众都应当认识到成教的社会服务特性,并认识到成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让终身教育理念和成人教育规律和特点等深入人心,加强成教观念变革,成教体制才能不断完善,进而促进成教体系健康发展。其次,成人教育应当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一种知识产业,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昌盛和发展。所以,在变革教育观念过程中还需确立起和知识经济时代相互适应的成人高等教育观念,不断以人才市场需求主导和教育发展规律革新教育体制,构建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的相互适应。

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根据终身教育的思想和成人教育的属性、特点来看,成人教育应当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不断加强受教者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以确保能够适应社会各项发展的需求,并不断提高和扩展受教者的各方面能力。同时,对于受教者的成教学习来说,完成某一部分或者某一阶段的成教学习也并非教育终结,他们还需要更加长久的进行终身地成教学习。具体来说,成教体制应当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独立人格形成、智力发展、身体素质发展、心理素质发展等纳入教育目标体系中。

3、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手段

成教体制要充分体现终身教育观念,达到培养目标完成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育教学手段的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终身教育视野下,成教体制的改革应当将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发展新的课程体系建设纳入其中,注重学和用的结合。

4、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宏观调控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宏观调控是验证终身教育视野下成教体制改革和发展成效的重要方法和策略,也是保障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之后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成教体制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当涉及到专业教学评价、课程评价、教学工作评价以及教育管理评价等,并坚持科学性和层次性的一项复杂工程系统。这就要求成教体制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评价,因为教师队伍对于教育完成的总质量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会影响成教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进程。另一方面,成教体制的改革在社会经济和社会进程的高速推进之下也要建立健全其宏观调控,依托政府质量宏观调控、高校质量管理以及社会质量调节共同构建教育质量的保障体系,不断规范教育管理。同时,在宏观调控中也需要创新特点、构建教育特色并灵活针对教育教学体系和教育体制进行。

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a)-0155-02

1我国高校成人教育质量的现状

1.1办学思想不端正

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只是支持高校的普通高等教育,这些教育经费用途十分广泛,有时最基本的普通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资金风险,而成人高等教育经费更是得不到保障。许多高校办学思想不端正,为了给学校创造收入而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效益,轻质量”的思想。同时,教育部门对学校领导的业绩考核只注重普通高等教育的成效,这就造成了学校领导不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划建设,一旦成人教育教学中出现了困难和问题,很难被及时的解决,长此以往,高校成人教育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2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目前,高校成人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普通高等专业课教师,而且以年轻人和低职称者为主,他们肩负着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双重任务,工作压力较大,往往会顾此失彼,往往造成成人教育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人高等教育面向的是社会在职工作人员,与高校大学生相比,他们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而成人教育教师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向成人教育的受众传播的是大量的理论性知识,难以激发成年人的学习兴趣。高校在聘任成人教育教师过程中也存在众多问题,他们对教师的学历资质缺乏把关,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也可以进行成人教育教学活动。还有一部分教师受利益的驱使,把成人教育当作是创收的新途径,忽视了成人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还丧失了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1.3教学管理体制欠佳

教学管理体制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但我国高校成人教育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教学管理问题。首先,规章制度不健全。高校没有明确成人教育中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人员权责模糊,工作无章可循。其次,教材选用失准。成人教育的教材大多选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理论性强,但缺乏具有时代特征和受众需求的实践内容。最后,考试工作管理松散。大部分成人教育受众参加成人教育只是为混到一张文凭,而高校由于办学思想不端正,把成人教育作为创收的重要举措,双方各有所求,这就导致高校为满足学生取证的需求,不重视考风建设,学生作弊现象严重,而学校监考、巡考流于形式。

1.4评估监督职能失范

评估监督体系是保障成人教育质量的关键,但目前我国高校成人教育普遍忽视了评估监督工作的实施。由于成人教育的受众学习动机和思想观念存在偏差,他们往往希望通过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获得学历文凭,而高校受教育经费和生源压力的影响,希望更多的社会大众参与到成人教育之中,两者各有所求而又离不开对方,这就造成了高校有意放松对学生的监督管理,阻碍了成人教育质量的提升。此外,政府和教育部门对成人教育的监督缺乏力度,不能有效落实督导工作,这也造成了高校成人教育质量保障的乏力。

2高校成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成人教育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众多高校都相继开展了成人教育,但教育质量一般,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受众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高校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成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升成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说,高校成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构建成人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高校成人教育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这样才能确保成人教育中的各项活动有序、规范的进行。成人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构建要做好两方面工作:首先要做好观念制度保障,随着高校成人教育作用的日益突出,国家要建立健全成人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依靠法律的强制性指导高校和相关机构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成人教育。同时,各地方政府要以国家成人教育法律体系为依据,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制度、政策,切实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水平。其次要做好教学制度保障,主要包括招生、授课、考核等制度建设。在招生方面,要对高校的招生资格进行审批和认证,严厉打击违规招生的操作;在授课方面,要建立健全针对教师、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在考核方面,要加强考试制度的建设,规范考风纪律,严厉打击作弊、泄题的考试行为。

2.2筹措成人高等教育保障经费

教育经费一直是困扰成人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国家要引导企业、社会加强对成人教育的投入,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事业单位、民间机构等拿出部分资金投入到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并将员工的部分工资作为接受成人教育的经费。此外,高校可适度提高成人教育学费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教学手段和硬件设备的更新上投入越来越大,社会大众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校可在物价部门审批之下适当的上调学费标准,以弥补成人教育办学经费的不足。关于学费的承担主体,应由个人和委托单位双方共同承担,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刺激了用人单位对教学质量的关注。

2.3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做好成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人教育教师只负责成人教育,不再兼职参与其它类型的教育,这样可以使教师专注于积累成人教育教学的经验,把握成人教学规律,从而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若在一定时期内专职教师难以就位,可适当的以兼职教师作补充,但前提要做好兼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其次,成人教育教师要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和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沟通,提高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学效果。

2.4激发成人学习自觉自主性

成人的学习兴趣会随着课业难度的加深而逐渐被削弱,学习主动性也随之下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激励,暗示他们将能取得的学习效果,并为其制定学习目标,逐步强化成人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成人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教师要做好成人的自信教育,不以考试成绩论优劣,消除成人学生因学不会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此外,还要唤醒成人学习的自觉性,改变成人参加教育只为获证的思想,使其发自内心想要学习。

2.5建立健全质量监督评估体系

首先,高校要成立专门部门来负责成人教育,明确该部门的职责,同时引导其他部门来配合他的工作,做好成人教育教学的监督评估工作。其次,建立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教师的学历、职称、业务能力、教学质量等,以此来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做到对成人教育教师的优胜劣汰。最后,建立成人学生学习效果监督评估指标,如出勤率、学习态度、考试成绩等,以此作为发放学历文凭的标准,激发成人学生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综上所述,社会大众参与成人教育对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高校成人教育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成人教育质量,满足成人学生学习知识、获得学历文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常青.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郭琼花.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3]张蓉.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