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环经济的实例

循环经济的实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循环经济的实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循环经济的实例

循环经济的实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旅游;管理

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行业的大量兴起。然而,在传统的理念中发展而来的旅游经济模式往往只是采用了单向的发展模式。人们普遍认为,旅游资源是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以所以享受和挥霍的。久而久之,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旅游资源稀缺现象日益严峻。这和起初发展旅游业作为无污染、少消耗,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的初衷是相互违背。其中,主要表现在满足顾客的吃、住、行、游、购物和娱乐等方面的不合理消耗。在这种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旅游经济,只是一时的利益而不能长远;只会造成旅游资源的严重短缺而不能可持续发展;只能将旅游文化转变成商业化的市场产物。留给子孙后代的不是蓝天白云而是灰蒙蒙的天空,终年积雪的雪山遍布着随处可见的垃圾和逐渐沙化的草原湿地。因此,为了防止旅游资源的继续恶化,采用循环经济模式管理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刻不容缓的。

施行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总的来说,就是要尽可能的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物质消耗和废气、废物排放。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保护环境。以下就旅游行业中的旅游开发、酒店、餐饮、商店、旅行社等方面,采用循环经济的方式,发展旅游经济管理的主要几点内容进行探析:

一、旅游开发中的循环经济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环境的开发,另一个是人文精神的宣传。前者是旅游行业的主要吸引资源,引力大小取决于是否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在原始的自然环境开发中,有些开发商急功近利,将经济效益摆在首位。对其进行了掠夺性开发、改变资源分布、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甚至导致生态灾害频发,对环境造成永久性破坏。据相关报道,我国开放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存在公害垃圾,和不同程度的噪声、空气和水质的污染。 甚至有些政府部门,为了地区gdp能有客观的增长,没有全面规划,也完全不顾专家意见,在景区大兴土木,破坏生态遗产格局。如泰山的缆车、张家界的电梯事件都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议。在人文方面,大量游客的涌入,打断了原本淳朴、平静的村民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当地特色的文化将收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甚至价值观赏的改变也大家有目共睹的。可见,旅游业需要发展,上述的短见现象就要收到根本的遏制。首先,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不能将经济收入作为衡量旅游经济发展的单一指标。对景区申请的项目严格审批,定期检查施工项目是否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景区管理部门少建甚至不建人工建筑,尽量不破坏自然景观。旅游交通方面,尽可能采用太阳能或电能驱动的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并对交通网的设计要符合生态设计。在人流较多的时候,要考虑景区生态的接待能力。让旅游环境自身有个自我调控功能,实现良性循环运作。即外部的干扰不能超过环境的容量。在景区内部做好垃圾筒和厕所的规划,并在明显处张贴环保标语和宣传海报。最后,游客自身要做到洁身自好。不乱丢垃圾,提高节约用水和不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意识。对于那些强买强卖现象,绝不纵容。

二、旅游行业中的酒店、餐饮、商店经济发展。在过去单一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景区的酒店越建越高档、豪华,一味追求国际化。很少考虑就地取材,增加了经营成本。在宾馆里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往往都是难以降解,不能循环使用的。这样的产品较一般的环保产品价格低廉,更受经营者的喜爱。接待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和生活垃圾得不很好的处理,结果产生河水污浊,还有一些国家禁止使用的一次性泡沫饭盒。在旅游市场化的今天,不论是旅游行业的主体供应商们,还是作为消费群里的游客都应该以身作则,发展旅游业的循环经济。一方面,供应商们应多开发些绿色参观餐馆、酒店。就地取材,选择可以循环利用的碗筷、餐具和生活用品。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开展能源利用,变废为宝的专业回收处理技术。如在客房配备当地的植物;利用沼气发电;电池回收;废水利用等。另一方面,作为游客,要入乡随俗。在购买当地特色商品时,尽量选择土特产

类的初级加工产品。提倡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应该是注重产品设计和工艺的,这样既可以增加手工因素又可以饱含艺术文化价值。

三、旅行社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领军主力,更应该带头做好发展旅游业的循环经济工作。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旅行社中,存在许多只顾招揽生意,带领更多的游客谋取利益的现象。从而忽视了游客人数过度,对景区和当地社会环境造成的冲击。在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中,旅行社起着主要作用。其工作人员长期带团进入景区,应发挥导游的主体角色,提高自身素质。导游客注重循环经济,并阻止游客的非理性行为。在接待过程中,宣传和讲解循环经济的重要的性,发挥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

总之,只有通过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和全体社会共同参与,提倡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立捷.《循环经济:旅游发展新动力》[j].《经济》,2007,(08)

循环经济的实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管理机制;内涵;原则;措施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

传统工业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强制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在整个经济系统以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循环经济评价原则,简称“3R'’原则:

1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原则(Reduce),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

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生产者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者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同化能力。

2 循环经济遵循“资源化”原则(Reuse),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

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消费者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一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以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来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3 循环经济遵循“无害化”原则(Recycle),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

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

二、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 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正式提出循环经济虽然时间不长,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尤其是围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相关方面已经出台了不少单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比如《水法》《矿产资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国21世纪议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本文中法律、法规均采用简称)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制定了4部环境法律、8部资源管理法律、20多项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260多项环境标准。另据了解,正在着手研究制订的法律、法规还有不少,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法》《资源综合利用法》《废旧物资再生利用法》等,可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

2 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尚不完善

从循环经济角度看,法律、法规仍然很不完善,尤其是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或其他保障措施,有些即便有明确规定,但由于目前我国国民的法律意识还不够健全,并未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比如,《矿产资源法》明确提出:“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依法申请,并办理探矿权、采矿权许可登记。严禁无证开采、乱采乱挖。”但实际上无证开采、乱采乱挖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支持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一些政策措施也相应出台,但政策力度还不足以起到有效调节的作用。一旦利废企业决定利用废弃物时,排废企业往往又以种种借口收取不合理费用。此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提出:国家对工业固体废物实行申报登记制度。但由于该法对“废弃物”和“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界定不明确,不便操作,致使受控废弃物范围和数量非常有限。2003年开始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尽管是从环保角度提出的,实际上有许多原则和做法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但仍缺少与之相配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措施。

3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却制约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急速变动中,虽然经济起飞时期重化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比例失调的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的重化工行业会对循环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正面临工业化快速推进时期,重化工业比重在不断提高,像交通、冶金、能源、建材等产业均处于大发展阶段。我国的工业用能占到能源总消耗的70%,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蒸汽热水供应这四大重工行业能源消耗之和占工业能源总消费的一半以上。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费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这些数据与GDP的增长是不合拍、不协调的。又如建材行业,也是一个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行业。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并加重了环境负担,阻碍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构建循环经济管理机制措施

1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1)法律手段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强制性、公开性和极大的权威性,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快制订相应的法规。发达国家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首先应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让政府的各项政令和措施有法可依,生产者和消费者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可见,加强循环经济的制度设计与法律建设,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在立法过程中,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确立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要求,并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从而为实现由污染的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根本性转化提供法律保障。

(2)另外,应抓紧制订各类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如加快排污制度改革,加快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

能效标识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对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在税收、财政、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目前最急迫的是,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已有的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快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和法规。此外,要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格局

(1)引导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形成以节能、节材、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信息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发展给予税收优惠,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把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完善并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实施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导向的进出口政策,形成合理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

(2)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发展是解决区域协调的根本出路。因此,应正确对待各个地区的发展。既不能通过限制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来缩小区域差距,对东部发达地区来说,国家的重点在于通过适当体制、法律和政策安排引导其更加健康、更加科学地发展,并推动其加大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力度;也不能仅用放手的方式来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体制倾斜的力度,推动其加快发展。简言之,对发达地区主要是“引导发展”,对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加快发展”。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地区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不仅要强化发达地区中核心区域(包括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辐射、影响、带动、支持作用,而且要十分重视对欠发达地区中的特殊类型地区的扶持、援助、推动和提升。通过“抓两头”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3 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

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降低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成本,使相关的理论、技术和观念意识得到广泛地的传播。因此,可以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信息网络、废弃物资源供求信息网络、咨询服务网络以及信息制度等,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咨询、统计、交易等功能。另外,还要将内部信息交流公开化(尤其是循环经济进展情况),以便能及时协调和监控。

4 大力扶持技术研发和推广平台

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有赖于资源再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技术,而企业和个人的能力又不足以对相关技术的研发进行大力投入。因此,政府需要予以扶助,加大投资力度,建立相关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平台,如出资引进或与科研机构联合进行技术研发攻关、宣传、推广相关技术等。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减少企业自主开展技术研发的成本,还可以拉动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具体化,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立足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在法律、产业政策、信息交流机制、技术支持机制上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苗苗:论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9).

循环经济的实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立法;法律制度;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新型化道路的最高形式,是世界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大潮流。为此,一些发达国家把循环经济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并在立法上加以确认、保护和促进。在这方面,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立法动作尤其令另人注意。

1. 欧盟及其成员国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建设现状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它在1978年推出了"蓝色天使"计划后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和《产品的拿回制度》。进入可持续发展后,该国于1994年制定了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1998年被修订),1998年根据这项法律制定了包装法令;[11]1999年制定了《垃圾法》和《联邦水土保持与旧废弃物法令》,2000年制定了《2001年森林经济年合法伐木限制命令》,2001年制定了《社区垃圾合乎环保放置及垃圾处理场令》,2002年制定了包括推进循环经济在内的《持续推动生态税改革法》和《森林繁殖材料法》,2003年修订了《再生能源法》。此外,欧洲共同体和欧盟有关废油(75/439)、钛氧化物(78/176)、下水道淤泥(86/278)、农业污水(90/667)、电池与蓄电池(91/157)、包装物(94/62)等循环利用的指令和1989年的共同体废物管理信息战略,也对德国产生约束力或起指导作用。[6]可见,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层次分明,体系完备。在德国不断加强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影响下,一些欧洲国家制定或修正了自己的废物管理法,如丹麦也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挪威政府于2003年修订了《废电子电机产品管理法》,扩大了有关主体的循环经济责任;瑞典议会于1994年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制"的原则,并通过了关于包装、轮胎和废纸的"生产者责任制"法律,之后,汽车和电子电器的生产者责任制法律法规也都相继出台。

2. 欧盟及其成员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设现状

除了制定有关的绿色GDP制度,计划、规划和布局制度,有效管理和监督制度,研发促进制度之外,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还制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

循环经济的实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范式;生态伦理;生态经济

[作者简介]赵媛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哲学博士,江苏南京210016

[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9-0086-06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还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科技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样,循环经济的实现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然而,科学技术理性的膨胀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危及人类生存,向人类提出挑战并迫使人类作出积极反应。而循环经济的出现,可以说给人们的科技行为和科技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循环经济与生态伦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生态学为科学依据、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是生态伦理理念实践的一种最佳模式的选择。生态伦理是循环经济的伦理基础,而循环经济是生态伦理的一种实践形式。正是生态伦理的研究和发展,使我们能够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漫长历史中,总结出适合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生态范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生态伦理的一种全新范式,为我们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一、循环经济的出现与范式的转变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提出了“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和理论,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对“范式”作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范式是指“在一个时期为科学家集团提供规范等问题与解决的普遍公认的科学成就”。范式属于一种本体论的科学信念和世界观。它是科学家集团所具有的共同信念,是“科学共同体”所约定的某种原则或习惯用法和共同使用的科学方法等。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实践活动方式:农业社会的实践方式、工业社会的实践方式、后工业或超越工业社会的实践方式,相应地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模式: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近现代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和当代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及近现代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中,二元论一直占据着中心位置。二元论不仅深刻影响了我们对人类身份认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并且造成了西方对于自然机械论的认识。如果说早期理性主义以两极化和对立化的手法塑造了不包含任何动物和自然屑性的人类自我,后来的机械论则进一步把自然中任何与人类相关联的特性全部剥离。于是,人类一自然二元论的发展就从两端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衔接的属性完全摧毁,彻底抹杀了其中的延续性,人与自然的对比变成了“意识与机械”的对比。而当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二元论原有的旧范式,倡导了一种基于有机整体论的新的思维范式的形成。要说明一点,虽然生态中心主义等伦理观也坚持有机整体论,但与循环经济所形成的有机整体论思想有根本区别,在后文中会有详细论述。

从理论上说,循环经济的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在《宇宙飞船经济学》中提出,宇宙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的、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而存在。循环经济理论主张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应该从效法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规律,转向服从以反馈为特征的生态学规律,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建立起在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循环中实现财富可持续增长的新形态经济。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建立在新有机整体论基础之上的循环经济,彻底打破了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强调有机创造性与内在联系性,它力图克服机械主义,强调内在联系是生命体的最基本特征,从机械自然观到新有机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转换:第一,从部分到整体的转换。新有机自然观强调人类只是宇宙“大网络”当中的一个网点,人类不能存于自然之上,只是存在于自然之中,与其他存在物发生关系。第二,从结构到过程的转换。宇宙整体如同一个“关系网”,每种存在物都有其内在发生、生长、变化的过程。这些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的新有机整体观彻底改变了机械主义视野下的表述方式。

二、循环经济生态范式形成的五大科学理论基础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是一个“资源,)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在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到“利用废物”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从而实现了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这一变革,冯之浚先生把它称之为“范式革命”。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范式。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减量、再用、循环”(即3R)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减量原则(Reduce)――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用原则(Reuse)――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循环原则(Recycle)――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也有人将它扩展为以降低消耗与减少排放(Reduce)、重复使用(Reuse)、循环利用(Recycle)、可再生(Renewable)、可替代(Re,place)、恢复和重建(Recovery)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称为6R原则),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实施都是不可少的。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一)新的系统观。传统经济学所说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系统,在传统经济系统中资源投入到产品产出是一种单向的线形过程,而不是一种循环的过程。循环经济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从资源投入到产品产出不再遵循原有传统经济学的单向线形过程,

而是一种循环的再利用过程。循环经济系统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绿色技术为技术载体,目的是实现人、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把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看作是三个有机联系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子系统。循环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要受到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新的经济观。西方经济学认为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循环经济把西方经济学的“最大化”发展为“最优化”,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自然资源的利用,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在经济和生产活动中应该计人生态成本与环境成本,把优美和谐的环境看作是人们获取效用的来源。在从“最大化”到“最优化”发展的过程中,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贯彻“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原则、再利用(Reuse)原则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依靠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在循环经济发展中,需要构建由清洁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无害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环境检测技术等共同构成的技术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三)新的价值观,传统工业社会把自然界看作其自由索取的对象,人类活动的目的是向大自然索取,是要征服自然。循环经济的价值观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作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人和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是融人自然环境之中的;人类不能仅仅把大自然看作是可利用的资源,而是要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在考虑科学技术时,要全面考虑对自然的开发能力、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要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关注自然资源工具价值的同时,更看重其生态价值。另外,在循环经济中,自然资源的价值不再仅仅归结为人们所投入的劳动时间,而是将对资源本身的耗费也包括在内,这种全新的价值观念能够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共同发展,这是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

(四)新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社会采取“先发展,先污染,后治理”,或者是“边发展,边污染,再治理”的方式来发展生产,势必造成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衡。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技术活动中不断提高物质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天然物质资源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且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寻找可替代资源或节约资源,减少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转向低增长甚至零增长;通过在生产过程的源头进行系统设计,避免或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并对生产及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

(五)新的消费观。人类历史消费观的发展经历了节俭型消费、高消费、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四种模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态范式,其消费观是消费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对工业文明以来欲求消费、异化消费进行了批判和扬弃,并倡导了一种新的绿色消费理念。

循环经济的消费理念是绿色消费。要求消费者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消费理念和购买行为去影响企业,增加其生产绿色产品的压力和动力,促使企业向循环型企业转变;进行简约消费,这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保证这一代人的消费安全和身心健康,而且要满足我们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并且不减少他们的消费需求,保证他们的消费安全和身心健康。循环经济的消费观要求消费者具有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变化对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对环境污染最小,对人的身心健康损害最小的绿色产品的需求成为消费者需求结构中的主要内容,

在五大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经济发展和人类存在的关系,通过将经济活动、生态智慧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确立一种能够整合经济、生态和伦理的全新的生态范式。

三、循环经济:还原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本质的全新范式

生态伦理学的诞生与兴起,正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反思的必然结果。生态伦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思考经历了由人类中心主义向生命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演化,而人类历史发展也经历了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近现代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和当代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不是历史的偶合,它说明了生态伦理与人类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循环经济是生态伦理实践的一种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观对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等伦理观都有着一定的批判与发展。生态伦理的实践就是要把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完整性结合起来,寻找人类在环境中对资源使用技术的最佳模式。

(一)循环经济对传统意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否定。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念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远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思想家普罗塔戈拉就明确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亚里士多德也曾经指出:“植物的存在就是为了动物的降生,其他一些动物又是为了人类而生存,驯养动物是为了便于使用和作为人们的食物,野生动物,虽非全部,但其绝大部分都是作为人的美味,为人们提供衣服以及各类器具而存在。如若自然不造残缺不全之物,不做徒劳无益之事,那么它是为着人类而生了所有动物。”到了近代,笛卡尔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更是使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找到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证明。

自笛卡尔以来,主客二分的传统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这种传统强调人的理性力量并将其夸大到极至。弗兰西斯,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等等都是将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对立起来的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客二分就自然表现为人类中心论:人在自然界中是至高无上的,是万物之灵,人有权可以任意支配、处置人以外的自然物,大自然只具有工具性价值,只是满足人类需要和索取的对象,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决定其他物种的价值。人们开始肆无忌惮地改造自然、侵犯自然,由此形

成了人与自然的分裂以及人与人的分离和冲突,把人类文明一步步逼向难以自拔的困境之中。

循环经济指出,近代以来人们片面并夸大了利用自然、战胜自然的观念,即单纯把自然看成是具有工具价值的狭隘观念。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是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传统的生态观。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核心于: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的利益作为唯一的尺度去对待其他自然物的价值。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是主宰世界万物的中心,可以支配其他自然物,自然是人类征服和改造利用的对象,自然界的事物对于人类自身而言只具有工具价值,而没有内在价值。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是基于对人的功利主义之上的。也就是说,对自然事物的保护或对其尽义务,都源于人类的需要或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循环经济要求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产业开发、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经济建设必须重视生态投入,只有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发展生产力。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保护达到动态上的平衡关系,循环经济以生态科技为指导目标,要求“其研究运用能够促进整个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甚至能优化生态系统结构的科学技术系统。这里有必要说明,所谓的生态科技并不仅仅指这类科技的积极生态效应,而是指它在产生生态效应的前提下,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使得生态科技的研究和实施不仅保证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而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是要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以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同时,它还要使经济发展符合生态效率,即追求物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即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克服克服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片面强调利用自然、战胜自然的错误观念,树立全新的生态伦理观念。

(二)循环经济对“生态中心主义”等一系列伦理观的扬弃。循环经济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对“生态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等生态伦理观也有自己的一系列看法。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人们开始全面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念。在这一阶段,以动物权N/解放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和深层生态学等为代表的生态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生命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承认并尊重自然环境的价值与权利,以自然的内在价值为核心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目前的生活、生产方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罗尔斯顿(H.Rol-ston)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首先进行一场价值观上的革命,只有承认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才能为我们保护环境提供道德依据。这一时期的生态伦理观念体现了一种审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新视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崭新关系并致力于寻求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由于看到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的重要性,生态学者坚决主张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关系,并认为人们应该为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范式而并肩作战。生态学者们将“自然”概念概括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自然不是人类去征服、任意宰割的对象,而是重新被定义为活的有生命的机体,自然和人类是有机生存的整体,并不是什么对立的两级,自然与人存在着内在的和谐性。第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生态自然观关注的核心话题。生态伦理学家认为自然环境之所以遭到破坏,是由于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所持的态度。自然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中被视为没有发言权的他者和被征服与统治的对象,它被迫成为被人类开发的“自然资源”,用以服务于人的需要和目的,而这些需要和目的与自然自身的需要和目的是背道而驰的。生态伦理学者正是通过对自然概念的分析,对传统社会建构的自然概念的批判,建构了生态自然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当然,“生命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也是有一定缺陷的,这一时期的某些生态伦理学家在强调自然界整体利益的同时,主张放弃自己作为主体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过分强调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实际上,如果过分强调自然界各种生存物体的内在价值,绝对否定人的主体地位,人类将缺乏所需的各种物质基础,其本身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实质上走进了另一个误区。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是以生态学、经济学作为自己的科学基础,以生态伦理学作为自己的伦理基础,通过将经济、生态智慧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集经济、生态和伦理于一体的新生态伦理观。循环经济集成、整合、超越了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既符合人类利益,又要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循环经济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经济生产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权利。在这个范式里,人类不应该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应是自然的一部分,既要维护人类的利益,又要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循环经济的新生态伦理观,是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它帮助人们制定新的生态伦理行为原则和规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在生态伦理基础上,由末端治理范式发展到循环经济范式,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命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转变。接纳、包容、超越和整合了现代人类中心论、生命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生态伦理学。

(三)循环经济的新生态伦理观――“人本主义”伦理观。循环经济的新生态伦理观,既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又区别于“生态中心主义”等一系列伦理观,而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观。由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与资源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我们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型社会必须有自己的生态伦理基础,循环经济在扬弃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一系列伦理观的过程中,接纳、包容、整合与超越了多种生态伦理思想,最终把循环型社会的“人本主义”伦理观定位为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基础上的以生态为中介的人与人的伦理关系。

循环经济在多种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下,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一方面,循环经济提倡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反对盲目、过度的开发使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提出运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节约使用和循环使用自然资源,从而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提倡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改善,主张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再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倡导人对环境“零排放”。在消费领域,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对环境的友好性,从而减轻对自然的索取程度,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压力,通过对自然资

源的合理开发和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循环经济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要建立循环经济的新生态伦理观念,必须要反对将人孤立地从他赖以生存并最终给他带来幸福的环境中抽离出来,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满足人的占有,以实现所谓人的福利;同时也反对在经济活动中将经济体孤立地从整个产业体系中抽离出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把大量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将新的生态伦理观念渗透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在生态视野下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及系统构成元素与系统整体的和谐放在首位。

循环经济为我们提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全新范式,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人类为了长远利益、永续生态又必须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观念本质上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强调了以生态(包括资源和环境)为中介物的人际伦理规范,其主要是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所谓代内公平是指人们对环境利益的享有应保持公平,也就是说当人们在满足自己利益需要的时候,不能剥夺同时代其他人满足自身需要的权利。在发展问题上要公正地对待同时代的其他人,不能以牺牲同时代的其他人的发展为代价,同时代的每个人平等地享有从前人那里继承的环境资源。所谓代际公平是指人类在世代更替过程中对环境利益的享有应保持公平,也就是说当代人在满足自己利益需要的时候,不能剥夺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权利,即在发展问题上要公正地对待后代人,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当代人应当为后代人提供至少与自己从前人那里继承的一样多的环境资源。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促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人、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高度的同一性。只有与自然界保持和谐,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社会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才能与自然界共生共荣,协调发展。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人类社会应该有更美好的未来,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又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保护自然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循环型社会“人本主义”的全新伦理观,以生态学为科学依据、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把人与生态之间的伦理关系升华为以生态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激发了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入与自然关系的情感诉求。

循环经济的实例范文第5篇

一、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金融运行综合分析

位于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内的青海省海西地区,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有中央银行,银、证、保监管机构,工、农、中、建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人保,人寿险和证券服务部门组成的、门类较为齐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多年来,这些金融机构,全方位地承担了试验区内各类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为循环经济实验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海西地区自20__年以来银行各项存款呈逐年增加态势,贷款增速也远远高于当地经济增长速度,银行信贷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在存贷款双双呈现高增长的同时,海西地区金融运行过程中还呈现出了如下特点:一是异地金融机构对柴达木地区企业的贷款投入近年来也呈增加之势,据统计,20__年,外地金融机构对本地企业贷款33亿元,充分说明柴达木地区投资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二是柴达木地区银行机构信贷投向集中。三是信贷资金使用两极分化明显。四是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上升,今年柴达木地区又有一家企业上市,直接融资达12亿元。

二、发挥资金优势,为柴达木循环经济添砖加瓦

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需要在资金上必须有强有力的支撑,青海省各家金融机构在调查的基础上,把推进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作为切入点,集中信贷资金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的引进、推广和使用,营造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适时调整信贷政策,整合信贷力量,按照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重点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立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工业旅游、生态旅游构成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中的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及格尔木地区盐湖开发企业为例,据统计,截至20__年底,格尔木地区各级各家银行发放贷款余额为433057万元,而向盐湖开发企业发放贷款余额为301875万元,占比达69.7%。

(二)适应循环经济试验区各类企业的业务需求,不断探索金融产品创新的路子,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各金融部门在发展传统代收、代付、资金汇划等业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办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形式的信贷业务,为循环经济试验区内各类企业提供高效、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

(三)加强银政企联系,通过多种形式,搭建银政企三方交流、互信、合作的平台。通过政策、项目推介、银企签约等方式,推动银企合作和经济发展。20__年6月在由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牵头主办的“青海银行业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银企项目洽谈会”上,20家金融机构与30余家企业洽谈项目28个,协议资金达228亿元。

(四)为适应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试验区内银行支付体系的建设。各家银行依靠网点和网络优势,建立了以现代支付系统为核心,各商业银行行内资金汇划系统为基础,票据交换系统、邮政汇兑并存的支付清算体系。

随着商业银行贷款数额的逐年增加,盐化工企业的利润总额也在同比增加;同时,由于盐化工企业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息收入。企业与银行的同步发展,也为当地财政带来了丰厚的税收,这种“银行——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受益的现象,正是在盐湖资源循环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的。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在宏观层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有效的支持。

但是,循环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组织和增长方式,其融资需求、资金占用具有区别于传统经济的不同特点。一是融资总规模较大,对循环经济项目支持更需金融“合力”。二是项目评估必须考虑循环经济链条各环节的资金实际需求特点,保证供需吻合。三是加大对循环经济初始项目投入,有利于积聚低成本资金和实现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四是循环经济更强的异地融资特点,需要更加配套的风险监测和信息咨询服务。

三、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相关的金融环境支撑

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状况,不仅影响该地区货币政策传导,资源配置效率,金融稳定发展的实际效果,而且决定着该地区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并最终决定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为此,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部门在信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有序竞争、守法经营、优质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和舆论导向,深入进行以诚信为本的

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二是切实发挥政府信用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增进政府、银行、企业相互了解和合作,促进银企融资良性循环,构建诚信为本的新型银企关系;完善政府主导的金融债权维护联席会议制度,切实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三是强化社会信用监督,实施失信行为惩戒措施。对不讲信用、恶意逃债赖债的行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披露曝光,鞭挞缺信、失信行为;通过银行同业协会联合制裁,对失信人采取不予办理开户、结算、贷款等一系列制裁措施;探索设立政府信用网站,建立对行政、执法部门、社会服务行业、生产流通企业的信用档案,定期公布信用记录,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四是加快推进和实施央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推广工作,对有不良信用记录者坚决不予贷款。五是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筹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提供必要的条件。六是加快建设工商、税务、司法、金融、电信等部门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建立面向企业和个人,覆盖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维护机制。通过深入开展打造信用海西的活动,使海西金融生态环境有个根本的改善。四、建立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框架和资源供给机制

近年来,随着柴达木资源的进一步综合开发、产业集聚和循环利用,当地经济发展迅猛,从现有金融机构种类和经济金融发展趋势看,在海西柴达木循环经济区重点城市格尔木设立地方性商业金融机构已具备基本条件。

(一)国民经济在高位增长的平台上健康发展,整体运行态势良好。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特色和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从经济运行的需要角度看,扩大需求政策效应继续凸显,保持了对经济的有效拉动。

(二)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但融资难问题长期普遍存在。中小企业对于发展全州社会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由于海西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担保体制不健全,银行信贷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普遍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三)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缺位,信贷投向“三集中”现象严重。

(四)格尔木地理位置特殊,距离省会西宁较远(800多公里),中小企业到外地融资成本高,客观上急需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因此,可考虑在格尔木现有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借势打造“柴达木盐业银行”品牌。借“中国盐湖城”的品牌效应,组建股份制性质、由实力雄厚的大行业或大企业入股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