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范文第1篇

1现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的优点

1.1能较集中展现出部分民俗的优秀成果以时间类的开发模式为例,这类模式对民俗进行开发时,或者跨越历史年代顺序开发,或者选取一个有代表的时间段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或者选取某一个时间点的民俗进行开发。都能集中体现出某些民俗内容在历史上的优秀成果。如江西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古村落。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在漫山油菜花的映衬下更显出独特的古韵。婺源也完美的保存了明清徽派建筑的风格,又如江西流坑村,被称为江西第一状元村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明代中叶,村子在族人的规划、营造下,形成了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格局。巷道内鹅卵石铺地,并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现今,村中居民的住房虽有变化,但装饰讲究,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赣式居民的典型风格和特点。

1.2能较好的让游客体验旅游地民俗风情以体验参与程度类的开发模式为例,这类模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游客不同程度的参与其中,体会旅游地民俗的独特魅力。旅游者可以通过歌舞、竞技、饮食等等方式参与其中。由此兴起的采摘节、农家乐等很受欢迎。如各地的葡萄采摘节、草莓采摘节等。在江西,参与采摘大多是全家总动员,既可以放松身心又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边体验采摘的乐趣,一边直接品尝绿色无污染果品。又如彝族火把节,旅游者可以参与火把节的活动体会彝族同胞对火神的敬畏,及祭祀火神的神圣与热烈。

1.3能较全面的体现旅游地民俗的风貌以产品形态类的开发模式为例,这类模式下,目前有民俗村落、博物馆、街区、品牌、主题公园、节庆、渗入民俗内容、线路等模式。各种模式都较好的展现了本模式的民俗风貌。如江西各地区的渔家乐,江西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又有闻名全国的军山湖大闸蟹。多湖泊、多江河造就了江西淡水渔业发达。江西各地的渔家乐,本着“吃渔家饭、住渔家房、乘渔家船、玩渔家网、赏渔家艺、交渔民朋友”等内容为主的渔俗旅游,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旅游者可以通过垂钓、捕捞、喂养的方式直接参与其中,品尝自己的战果。

2现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的不足处

2.1不能充分体现民俗内容的传承性在现有开发模式中,出于多种因素的考量,在对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集中开发部分历史时期的成果。如山东龙口南山旅游区内的中华历史文化园,就是选取唐、宋、元三个历史年代,对其宫廷建筑样式习惯,进行展示和开发。能使游客获得较多民俗知识,非常直观的进行比较和鉴别,并从中获得审美和愉悦。但也会出现只是断裂,了解不全面的问题。只知道唐、宋、元三个时代的较多知识,而之前和之后的宫廷建筑只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丰富的实物让旅游者有直观的认识。

2.2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感受不充分旅游大多是旅游者从生活地出发到旅游目的地短暂停留,感受当地的风情民俗、领略山川美景、瞻仰文物古建。民俗文化旅游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感受当地的风情民俗,而逐步商业化、经济化,旅游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使一些民俗文化逐步流于形式缺少内涵,让旅游者觉得只是为了钱。如个别民俗文化村组织游客体验少数民族婚礼,入村时少女们把花环送给看得上眼的男游客,然后感受婚礼过程,可很多游客在结束后会说“都是为了钱”,婚礼本来的意义荡然无存,忽略了旅游者本身想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感受的目的。

2.3民俗风情旅游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领导环境由于旅游产业是开放性行业,其生产要素分散到各个行业,其收入也分散到各个行业,特别是民俗旅游,“富农不富政府”,基本都散落到千家万户,农民实实在在地受了益,政府的财政却没有得到很大的收益,所以,在全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建设现代化工业商业城市是主要目标,大部分地区多走“工业兴市”、“工业立县”之路,第三产业发展则自生自灭,或者无暇顾及。对于旅游发展问题上,有些领导、有些部门行业领域还没有真正确立旅游主导产业的地位,没有真正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没有认识到旅游产业的相关带动、拉动作用,没有认识到它与社会形象、经济发展、群众收益和生活水平、当地发展大局的关系而将其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盘子中。真正把旅游当作主导产业、像抓工业抓招商引资那样抓旅游的寥寥无几,“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要”。观念、认识、政绩观、发展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2.4现有开发经营模式造成价值体系的缺失普遍认为一个系统都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价值体系,完整意义上的价值体系要有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标准共同组成。但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经济效益倚重较大。一些经济且发达地区把旅游看成经济发展的“救生圈”,而忽略了社会和生态,可正是这两者,才更能体现“和谐、可持续”的标准。造成价值体系的失衡,在这样的体系指导下的模式缺乏对长远利益的考虑,从而造成短视、盲目开发。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旅游开发与保护;宝山石头城;纳西族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转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二、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俗,就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民族文化。民俗的传承,保证了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繁荣和长久性;民俗的变迁,是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在当代仍然有其极重要的价值,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作用。

(一)传承中华文化,是传统文化载体

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赓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

(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

在民间,深藏着博大雄沉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中华民俗文化。

(三)维系民族团结,团结中华民族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寄托民众情感,调节大众心情

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如教化人心、匡正风气等功能。

(五)现代产业利用的资源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早已为旅游业所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同时,它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变迁总的状况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一)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农历七月十四、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即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味道淡化和洋节越过越热闹。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来无人。

(二)民俗文化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

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2.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

很多地方民俗文化被注册成商标并运用于商业操作。例如被称为“铜鼓之乡”的河池没有注册铜鼓商标,但远在北京、上海、广州就纷纷有人抢着注册铜鼓商标。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3.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

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4.粗俗文化遗毒未尽

有些地区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宝山石头城纳西族民俗文化资源

宝山石头城是全国不多见的建在石头上的城市,也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集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

纳西族的男人一般是汉人打扮,只是脚上穿的是马靴,但女人们穿的都是纳西族的典型服式――“披星戴月”。所谓“披星戴月”,就是头上带着七个手工缝制圆形垫子,代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后背披一块羊皮,前面系围裙,加上各种颜色的花边修饰,华丽但不张扬。

宝山石头城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就东巴文化而言,东巴教有“四大派”之说,其中的一派就是“宝山派”,指如今丽江宝山、奉科、鸣音、大具这几个乡的东巴文化,因上述地区在历史上属于宝山州,因此称为“宝山派”。在这些区域里,很少受到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保留得比较完整,因此,“宝山派”对纳西族东巴教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950年以前,仅宝山行政村(今宝山村民委员会)就有40多个东巴祭司。

石头城的居民十分重视祭祖,一年祭祀两次,在农历六月的祭祀称为“塔补”,农历七月半举行的祭祀称为“波敬”。

除了祭天、祭大自然神“署”等这些纳西族传统的节日外,宝山石头城的纳西人还保留着一些丰富多彩的节庆,如“洗牛角”, “喊谷魂”等。

在石头城的夜晚,经常听到歌声,那是一种舞蹈伴奏音,而这种舞蹈,纳西语叫“打跳”,是纳西族特有的一种舞蹈,以前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而纳西族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也是通过“打跳”这样的方式相互认识甚至私定终生。现在有游客到村子观光旅游了,所以村民不定期地会自发组织到一起进行表演,作为一个旅游项目。

一块0.5平方公里的巨石承载着纳西族1300多年的历史。在风雨洗刷后,更清晰地表达着纳西族的点点滴滴。自纳西族先民在石头城聚居,完成了从游牧到畜牧农耕文化的转变,到经济发达、信息畅通的今天,石头城依然以它原始的面貌屹立于此。

五、宝山石头城纳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宝山石头城拥有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将成为政府重要的任务。

政府应该将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实施总体规划时又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一落实,政府更加注重通过政策和立法手段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使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迅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尊重民间文化传人,加强培训,建设好队伍,建立人才库。面对濒临失转的民俗文化,文化传人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被世界公认“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面临着使用人数越来越少的尴尬境界,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学校在中小学阶段创建双语教学班并创建纳西东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纳西于东巴文化。

关注生态建设,建立民俗文化“保护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应在石头城周边建立宝山石头城纳西文化民族博物馆,建成以后成为云南纳西人民文化中心。建议在宝山石头城、丽江、玉龙等纳西人民聚居的地方建立“纳西族自然生态保护区”,对纳西族民俗文化进行集中式保护。

政府应该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宝山石头城实地考查,参加民俗文化发展规划,为石头城开发保护民俗文化献策献计。与大专院校(特别是民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基地,一方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挖掘和记录,另一方面也对当地文化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扩大环江民俗文化在外界的影响。

结论

民俗文化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民俗文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跟应该注重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注重经济效应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效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保护有法可依,让民俗文化健康发展。相信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及努力,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保护肯定做得很好!(沈阳师范大学2008级旅游英语;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 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年12月4日.总893期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百度百科

[4] 冯骥才《关于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穿墙网

[5] 国家民委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6] 马树春《论民歌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9卷第2期

[7] 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年12月15日.总896期

[8] 大河网-河南日报――《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之根》

[9] 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29卷第5期

[10] 南国早报――《警惕“民俗”被“低俗”化》

[11] 天添资源网――《反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范文第3篇

【摘要】古村落民俗旅游日渐走热,为人们青睐。本文以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分析其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针对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思考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的生态特性。在文化生态理论内涵的理解下,探讨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性建议,提出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明确古村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内涵、优化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等几点启示。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吴中区古村落

在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流行选择的主体态势下,古村落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已然在旅游市场中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眼球。同时,伴有乡愁回忆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有亲民性和体验性,古村民俗旅游日益为人们所青睐和重视。然而随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推进和不断走热,其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明显,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位于苏州西南角,嵌于太湖之中,11个古村落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中的东山岛和西山岛。苏州市级认定的古村落共17个,吴中区独占六成11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其分别为陆巷、明月湾、三山岛、东村、杨湾、植里、f里和东蔡。吴中区太湖古村落[1],作为太湖古村落集群面积最大、最完整且高品位的区域,集中反映了太湖之畔吴地特色乡土民俗风情,充分显示出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然而当前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古村观光、农家休闲为主,内容单一而非物质文化利用不到位;有形物质遗产备受青睐,深挖经济价值,而忽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尤其是融于古村生活常态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对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视角

古村落旅游以其历史性的旅游空间和传统的社会人文气息,博得诸多游客青睐。古村民俗文化囊括了古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世代传承的智慧,是古村延续并保持活力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一定程度而言,古村落旅游的尽数内容,从古建民居、古街商贸到特色餐饮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作为古村落的文化瑰宝,是古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动力。

吴中区古村落群体性保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特色地域文化、民居风貌、建造技艺、民俗风情历代传承,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传达着太湖吴地乡土文化,极具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

(一)耕读传家

吴中古村自古人才辈出,乡举里选之风极盛,有“进士之乡,教授摇篮”之美誉,勤敏为贵,代有其人。太湖第一古村陆巷,南宋文学家叶梦得、明代王鏊连中三元,两朝宰相、两大书香世家为故里传延下淳厚的诗书习教之风,至今儒风习习。“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 [2]思想广为村民流传,成为古村人之家风家教。同时坚持“蓄千金而樵汲树艺未尝废”,即使是家有千金财富、位有宰相之高,也不忘上山砍柴修剪果木,或育苗栽种,或下地劳动。至今可见耄耋老人坚持日耕、富贾官员从事耕作,并非完全为了生计,而为承袭一种勤勉的生活习惯。

(二)商帮文化

洞庭商帮作为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说的即是如今吴中区古村落之所在。因地狭民稠、不堪重赋,借其物产丰富、水路之便,而行贾四方,厚积资产,亦有“钻天洞庭” 赞叹其精明能干,无物不营,糜远不到,无业不精。清末民初由洞庭商人投资开办的上海钱庄就有65家,在上海钱庄业占相当比重,实力雄厚。涌现出席、叶、翁、王、沈、周、吴等一大批富商望族,他们审时度势、和气诚信、乐善好施、重文化教养,使洞庭商人在长江八九百年的经商活动中,经久不衰。

洞庭商人尤珍视乡帮情谊,互帮互助,情重桑梓,敦亲睦族,义举乡里。修桥铺路、兴学施药、办善堂、置义渡,恩报故里。告老有还乡筑宅的传统,可见虽吴中偏隅乡村,巨宅连片颇有衣冠礼乐、博采人文的大邑规范,这都与洞庭商帮文化密不可分。

(三)游艺民俗

吴中古村落游艺民俗异彩纷呈,不亚于苏城之热闹精彩,而为外人所注目与向往。正月猛将活动作为古村春节期间的全民盛会,从初一出巡“贺年”,初五“路头会”接财神,初六“逛会”,初八“出灯”,初九至十二“漫山转”到十三猛将诞辰,各种猛将活动热闹持续。旗伞蔽日,锣鼓震天,威仪甚盛,一村一猛将,一村一节目,人声鼎沸,蔚为壮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台阁为民间演艺,以高空杂技表演剧艺为主,两孩童被抬至高空,手持道具,一脚悬空,衣裙飘拂,飘然而又惊险,令人惊叹叫绝,为东山一绝。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游艺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为吴中古村落一道靓丽的风采。

(四)本真生活

吴中古村落大多背山而拥太湖,依地势而建,讲究天人合一风水观,古街古巷空间宜人,住宅、祠堂、庙宇、池塘井然有序,封闭式宅院园林化、盆景意趣盎然。大量留存的古民居多由明清时期和民国留存至今,民居风格上延续苏州特有的粉墙黛瓦,在型制上更显内敛与简约,营造法式以“人”为中心,建筑营造技艺精细考究,雕刻冼练彩绘秀美,集“太湖文化”之大成。古村物产丰富,常年花果不断、湖鲜肥美,饮食讲究时令,村民天明即起、午来吃茶,生活自然生态又讲究细致,透露出浓郁的太湖流域的吴地乡土气息。如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台阁、婚俗及以太湖水产农产为原料的船餐、开捕节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村落旅游虽如火如荼,然而其民俗文化利用与开发却并不如人意。吴中区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多年,古迹探幽、观光游览、农家乐休闲、特色采摘初具品牌。而民俗文化旅游近年兴起,以庙会活动、民居体验、时令性登山活动等暂时性群体活动为主、以热闹吸引眼球为主,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民俗旅游开发的共通性问题。

(一)民俗文化资源,因“看不见”而被忽视

目前,相关部门对古村落的保护尚集中停留于物质层面,如沿古街立面的整治、古建筑的评定和修缮及村落卫生环境的改善等。即使是开发较早的陆巷和明月湾,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关注较少,尚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与开发。

民俗文化概念有待深化,对其理解不应只包括物质部分,非物质部分更是其生命和灵气所在。区别于传统手工艺、特色服饰、地方特产、大型民俗节庆活动等“看得见”的有型遗产,古村落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特有历史传说、饮食、乡里民风等无形资产更没有纳入到保护与开发的视野。“看不见”资源――民俗文化的开发脱节致使古村落徒有其形,失散其神,古风古韵打折。

(二)民俗文化环境,变迁与冲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古村带来的影响,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冲击。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民间习俗等不断消失,文化内涵被弱化,以农耕渔猎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被淡化。以乡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如庙会、台阁等活动的市场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电视的普及。大量古建民居因缺乏严格的保护,年久失修而失去了旅游开发价值,部分民俗文化景观也因低水平的修补或改造,造成隐性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文化环境破坏和退化。

(三)民俗文化产品单一而合力不足

古村落现有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局限于原有物质载体范围,如陆巷古村落遗风的参观游览及杨湾杨梅节,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吸引力低,资源的整体开发层次低。

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受同一文化氛围影响,主体民俗文化趋同。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割和影响,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从而导致开发利用上难以协调、不成系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三、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认识

(一)民俗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关注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照自然环境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5]。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各类民俗文化事象糅合了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为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6],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和历史延续性,蕴含了其文化生态特性的内在的规律与秩序。因此,全面审视民俗文化,认识、掌握其文化生态性,并尊重民俗文化生态,对多样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民俗文化活力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特性

以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南渡中原文化、原始太湖文明与吴文化根基碰撞交融,并在其特有环境感应下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质而经典的文化生态特性。

1.独特的太湖地域文化。吴中区古村落群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之畔,是太湖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北宋以后,中原士族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吴文化的一个亚圈层。既有吴文化的地域背景,又与宋室南渡历史渊源极深,同时又深受太湖特有文脉的影响,在饮食起居、工艺审美、节庆礼仪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以看成是典型意义上的太湖孕育下的独特地域文化。并表现出可贵的原真性和原始性,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代表。

2.多样民俗群落式富集。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现存民俗资源中,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游艺民俗、自然崇拜和婚庆民俗、工艺民俗和饮食民俗、乡里民俗和农耕渔猎民俗等,其中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东山台阁、婚俗。形成质朴而独特的吴地太湖民俗资源集中分布区,如表1所示。

3.天人合一的本真内涵。民俗是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的智慧。吴中区丰富的民俗资源中,无论是传统手工技艺、营造法式,还是自然崇拜、乡里民俗或传统节庆,无不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原哲学观,折射出太湖人家独有的儒雅气质和文化精髓。

4.安居乐俗的原生态传承。调研发现,与其他地区古村落民俗资源过度开发、商业化和舞台化不同,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由于开发较晚,受商业化影响较小,较好地保有其特色和自发性,在当地呈现为原生自然式安居乐俗的和谐状态。如西山村民修复天后宫,杨湾人集资重建刘宫祠、重塑刘猛将,自主开展庙会等民俗活动的自发行为成为吴中区古村落民俗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形式。

四、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启示

(一)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

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旅游景区化的侵蚀,古村落遭受内外夹击。看得见的是古村环境污染、古建坍塌消失、传统工艺不再,看不见的是古村文化意蕴的淡化、陨灭,人心不古。历史街区拆旧建新,而忽视文化生态环境、割裂文脉式地开展旅游开发,必将陷入生搬硬套的死胡同和古村发展危机,失去了纯朴乡情传统民俗的乡土村落就像失去了灵气的展品,留下的只是一个物质的空壳而已。

古村落民俗,是自古延续的活着的文化,其旅游开发是以保护为基础,合理利用以彰显其地域文化魅力为目标。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厘清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的4大层面:民俗文化景观及空间的保护、传统人文风貌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民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传承人与传播者的保护。突破“看得见”才为资源的误区,将自然环境基础、人文环境底蕴纳入保护范围,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重新审视和更新民俗文化资源库。

(二)尊重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作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已取得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民俗文化资源正为人瞩目,据了解多个古村均已有民俗旅游开发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民俗文化旅游主题作为地区旅游形象的关键词,具有重要影响力。民俗文化旅游应赋予什么主题内涵、展示什么,值得努力探讨研究。如西双版纳以经典的泼水节民俗活动突显傣族水文化,并融入民族服饰、舞蹈等民俗内容,从而树立起西双版纳傣族水文化的旅游形象。因此只有尊重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分析其民俗文化资源,依据历史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方能把握民俗文化旅游主题。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以太湖文化、吴文化为本质特征,其经典内涵是吴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围绕“太湖吴地人家”这一主题内涵,挖掘太湖文化、吴地风情的特质要素,融入风水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以及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等,开发恰当的旅游产品,真实反映太湖吴地人家的生活风貌,构建太湖古村落吴地乡土文化圈,保证其地域性和真实性,诠释其民俗文化的本原内涵。

(三)优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突显文化旅游效益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历来备受研究,主要可总结为博物馆型、民俗村(寨)型和异地模拟型三种,也有针对“孤岛式”弊端提出生态博物馆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从文化生态视角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开发模式作出了分类研究及建议,见表格2,以最大保持原真性、减小破坏性。

吴中区古村落呈群落式分布于太湖之畔,大小11个古村民俗各有特色和亮点,其民俗文化生态也各有差别,原生―次生―再生民俗文化生态类型俱存,因此,按照民俗文化生态要求,需要考量其不同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开发模式,深入结合每个村落的个性特征,形成一村一品的民俗旅游特色。

此外,吴中区古村落的民俗旅游开发,还应把握集群化战略和协调原则。一是将古村落群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保护开发体系中;通过资源共享与重组,提升太湖各个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旅游品牌与项目的整体开发和创新,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打响“太湖古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区”、“太湖吴地人家”品牌。二是系统协调保护、传承与利用三者关系,以多元价值利用为手段,既注重对古村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利用,破环民俗文化生态平衡,使古村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互生共进,相得益彰,实现古村落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契合。

五、结语

古村落凝结了灿烂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活态体现,而民俗文化正是其灵魂所在,对古村落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将随着民俗开发热潮不断深入扩大。本文立足于文化生态理论,结合深入详实的实证调研,尝试探讨文化生态性对旅游开发的要求,对苏州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是一次有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沈庆年.古村遗韵――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寻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08-235.

[2]薛利华.东山人文[M].中国文联q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3]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4]孙兆刚.文化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5(5):69-72.

[5]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2(5):1-7.

[6]巴兆翔.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王乃举,黄翔.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67-174.

[8]郑玉玉.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 24(1):105-108.

[9]俞万源,李海山,刘远清.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化――以梅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 26(1):66-69.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创意旅游;旅游产品;公平贸易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处于桂林市西北部,是苗、瑶、侗、壮四个少数民族的集中地,各民族历史发展悠久,民俗特色保存完好,民俗风情古朴浓郁、千姿百态、丰富迷人,结合“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独特、秀美、大气的自热景观文化遗产,龙胜走出一条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典范道路。

一、面临的新形势

2009年底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把旅游业提到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有力提升了旅游产业的地位。其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的一大实践部署,桂林获得旅游产业全面提升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新起点上,桂林要紧扣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落实两个《意见》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建设国家旅游改革试验区对加快推进桂林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全新的思路研究和推进转型升级,力争为国家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进程中做出较大贡献。龙胜县被喻为桂林的“香格里拉”和“后花园”,凭借其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世界旅游界关注的重要城市。在桂林大旅游圈的规划下,龙胜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基地的重要地位得以提升。2009年广西旅游工作会议决定,优先打造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精品线路,“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游”的精品线路隆重推出,其中“桂林一临桂――龙胜――三江――融水――柳州”线路成为广西打造桂北风情旅游走廊的重点线路。

二、发展潜力

(一)旅游产业素质不断提高

龙胜1983年正式开发旅游,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努力,2009旅游总资产达6亿多元,拥有四星级宾馆1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饭店4家、主要宾馆饭店42家,共有床位8200床,A级景区1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区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2千多人,间接就业达2万多人,惠及7个乡镇20多个乡村。旅游业已基本形成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市场体系。旅游产业素质巨大提升为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交通便捷

龙胜依托河流、路上交通所形成的六条旅游交通廊道,沟通泗水、和平、瓢里三个节点。同时,国道209、321线、湘桂省道线以及公路沟通南北两侧的柳州一湘樊、湛江一张家界铁路,向南连接东南亚、港澳的北海、广州等港口城市,向西可到达成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柳州、桂林客车都能顺利到达龙胜县,交通形成网络,可进入性良好。它面向每年有近千万游客的大桂林旅游圈,距离桂林市仅87公里,距离两江国际机场不过80公里,有着广大的旅游消费者群体,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三)物质与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丰富

龙胜有侗、瑶、苗、壮4个世居少数民族,是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缩影,有形民俗文化遗产包括民族村寨(白面瑶寨、细门瑶寨、银水侗寨、大唐湾民族山寨、金竹壮族、平安壮族以及岩门苗寨等),还有温泉、梯田等;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含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工艺技能。

表演艺术,如侗族大歌有“琵琶歌”、“走寨对歌”和“多声部民歌”,演唱技巧分为“大歌”、“小歌”、“双歌”、“耶歌”等,歌词和技巧本身就是一部无形的承载历史和指导生活的侗族百科全书。苗族的豪放山歌,音调高亢嘹亮,吐字清楚,曲调明快;吹奏的唢呐、箫、笛声音悠扬,旋律极其优美。侗族有“侗戏”,现存舞蹈的有“多耶”、“春牛舞”、“芦笙舞”等。壮族有师公舞。

民俗节庆,如侗族的“花炮节”、“打同年”、“月也”、“走寨”、“送舂牛”等活动;苗族的“尝新节”、“鼓坛节”等活动;壮族的三月三、四月八的“歌圩”;瑶族的“盘王节”、“红衣节”和“打旗公”半年节等。民间体育活动如的“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抢花炮”等。

建筑文化艺术,如侗乡风雨桥、彭楼,壮族的“麻栏”板楼,苗家的吊脚楼,瑶族的杆栏式建筑、三层半边楼式建筑。工艺,如瑶族有“数布眼”的刺绣方法、壮锦、侗锦名闻中外,其红瑶、盘瑶、花瑶,语言、服饰都不相同,手工艺品艺术价值高,其中红瑶服饰最为盛行。龙脊十三寨壮族的服饰具有本地特征,以白色为主,是我国北壮的代表,极其美观。在宗教上有土地崇拜。。油茶、米酒、粽粑,酸菜系列等饮食文化业很丰富。

(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天然融合

1、地理分布优势。龙胜县在桂林市12县中资源搭配最优。“一个中心,三个节点,6条路线,7大资源区”的地理分布构成龙胜完美的“七星伴月”型循环旅游路线。具体来说旅游环线以龙胜县城为中心,泗水、和平、瓢里处于环线内三个地理位置均衡分布的节点,6条主要交通网络通过3’个节点把七大资源区连接起来,形成龙胜循环旅游网络。

2、资源组合优势。7大资源区集聚多种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二者结合度较高,各有特色,互为补充。“万山环峙、五水分流”的地理特征形成神奇的地文、水域、深林、草地、瀑布、气象景观,辅以古老的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凸显资源品位和民族特色,构成垄断性的组合优势。旅游产品形成了以龙胜温泉景区和龙脊梯田景区为主,县城景区、玉龙滩景区和花坪自然保护区为辅,包含苗、瑶、侗、壮少数民族风情的龙胜旅游新格局。开发经营有龙脊梯田景区、温泉景区、白面瑶寨、细门瑶寨、大唐湾民族山寨、黄洛瑶寨、金竹壮寨、银水侗寨、玉龙滩景区等20多个景区点。为龙胜旅游的规划设计和创造更高层次的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旅游开发形式多样

包括在民俗旅游村寨、生态博物馆(红瑶)、自然保护区(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彭祖坪原始森林以及西江坪林区、温泉森林公园)、梯田、温泉、南山草地等旅游地,开发出民俗(集中在龙胜一龙脊沿线。龙胜一温泉景区沿线)、观光、度假、休闲、农业(金车、里排和坳背屯“农家乐”)、生态、漂流(岩门峡、玉龙滩)、探险(花坪原始森林的探险、科考为代表)等多样化、交错式旅游产品,伴之以节庆体育活动,曲艺歌舞表演,工艺建筑观赏,

纪念品与饮食等项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龙胜无论在吸引物、市场发展、产业成长等方面基础较好,全面发展潜力很大。

三、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粗放式发展瓶颈

旅游业是前期投人大、回报周期长、关联度高的产业。龙胜是桂北交贫困县,财政收入不多,这制约了龙胜旅游的发展。资金瓶颈导致很多地方不仅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像路不好,电网不好,也让龙胜县编制的诸多旅游发展规划难以得到实施,旅游散点式、粗放式开发仍是主体。

(二)产品开发不足与民俗失真断层

1、旅游产品开发粗糙与商品化。由此,民俗旅游产品丧失了浓厚的民俗韵味及文化内涵。享誉世界的红瑶“长发舞”,展示时盘头动作节奏加快,原有的庄重神秘韵味顿失。夜间旅游项目开发不够,本地人为了满足游客需要而临时走台的舞蹈,价值不高。最具盛名的侗族民间歌舞艺术完整和原生态,如今流传散落在龙胜零星地带,样样精通的歌师艺人已很难找到。红瑶服饰在制作方法和材质上,很多摒弃了传统上从种桑到制丝,从纺线到挑绣、从织布到蜡染的工序,从市场上买来现成的布料,用机子织布。金坑红往日建筑工序的下罗盘、安梁木等仪式更是鲜有见之。

2、旅游产品设计和营销低下。设计不足导致民俗工艺品制作不够精致,缺乏艺术品位。如刺绣品和竹制品做工较为粗糙、花色品种单调、包装较差,难以整体提高附加值,没有品牌度。精湛的“红瑶”绣衣选料抵挡,高附加值难以体现。当地著名的保健药酒“蜂王酒”采用的是桂林三花酒瓶作包装。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和行业等级标准,投资商、民族村寨均未走上主动营销道路,一味依赖政府宣传营销。难以形成规模及市场。

3、民俗文化地缘因素逐步消退。不再是封闭式发展的龙胜,随着现代社会变迁,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地缘环境正在消退,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正在被逐渐抛弃。如服饰现代化,有关于图案的传说就更加很少有人知晓,当地的红瑶妇女都不知道她们衣服上的图案所象征的意义。

(三)利益矛盾突出于,地区合作不够

一方面是开发商与当地居民利益协调难,政府的某些不当行为,直接加剧了当地居民对政府、开发商参与旅游开发的公正性、权威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是民族村寨之间的利益纠纷增多,村寨之间合作基础相当脆弱,关系比较紧张。旅游参与者的角色地位、资源拥有度、资金能力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之间的一些深层次利益矛盾日益显现。同时开发合作不够,目光仅盯向桂林市,而忽视自身与桂北(资源、兴安、临桂)、桂南(阳朔、恭城)等旅游县(镇)的有效合作。对外合作上,除与湖南城步、通道及柳州的三江等县有些往来外,其他旅游合作未真正展开,在资源开发、市场开拓、信息共享、营销共赢等方面仍处于“单干”状态。

四、进一步开发的策略及思路

(一)确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项目,集中引资办大事

结合桂林实际,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制定桂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规划和桂林国家旅游改革试验区的建设规划基础上,应对龙胜县旅游资源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开拓创新,先行先试,提出龙胜县重点实验项目,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努力推动龙胜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发展机制转变。通过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验,探索中国旅游业与世界充分接轨、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模式,把“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人间瑶池”的温泉景区、众多民族村寨、浓郁的民俗风情文化、悠久的彭祖健康长寿文化等在大桂林旅游圈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开展基础设施大会战。加大政府投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争取各种扶持资金,狠抓龙脊景区二期工程、温泉综合服务区改造、彭祖坪景区基础设施以及“桂林一龙胜一三江一融水―泖州”桂北民族风情精品线路的咨询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彭祖坪、龙脊古壮寨等新景区(点)的开发,形成旅游新的增长点。

(二)建立系统的旅游政策

旅游业被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使旅游业在享受各种从中央到地方的鼓励和扶持现代服务业政策方面不再被排除在外,桂林应积极争取国家对桂林进行政策和财政转移的大力支持,利用旅游贫困地位,争取在城乡统筹、信贷金融、产业补贴、土地开发、财税配套、机构设置、法规权限等方面获得改革扶持政策,从更高的战略层面,促龙胜县以至桂林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打造旅游集散地

将桂林由旅游目的地城市向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城市转变。利用桂林机场成为国家面向国际的旅游枢纽机场和“三高”(境内新建三条高速公路)、“两铁” (湘桂铁路复线建设和新建的贵州至广州高速铁路)、“三库”(漓江防洪枢纽工程包括三座蓄水调水型大型水库)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的时机,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扩大桂林旅游影响力,实现桂林由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旅游重要目的地和国际区域旅游集散中心转变,为龙胜县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优质背景。

(四)开发创意旅游模式及民俗旅游产品

1、实践创意旅游有智增长新模式。

“创意旅游”是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最先提出并发展创意产业的英国,如今已经成为英国支柱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提倡和支持发展“创意旅游”,他于2004年建立了一个创意城市网络,2008年举办了关于旅游创意的主题会议。实践创意旅游旨在形成旅游产业的有智增长新模式。创意旅游卖的不是资源而是创意,简而言之就是拒绝模仿和同质,拒绝“山寨”,强调智力密集投入而不是资金。

发展龙胜“创意民俗旅游”,要以资源的整合为基础,以创造新市场和新价值为核心理念,对民俗旅游产业链各环节进行设计和功能的优化,为民俗旅游策划出新主题、新概念、新感受,并促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互融。比如工业旅游是一种典型的创意旅游,龙胜滑石产业有名,可以尝试发展滑石工业旅游为创新旅游。龙胜开展的民俗和体验式旅游也创新旅游的一种形式,打造尚未开发成型的花屏探险科考试旅游。

2、引入“公平贸易”和“创意市集”理念开发民俗工艺品和特色食品。

“公平贸易”运动主张以“公平贸易”取代“自由贸易”,即以保障价格购买第三世界生产者的产品,绕过中间商及跨国大企业,通过世界贸易商店直接销售,并将利润的大部分返回给生产者,让生产者得到公平的回报。过去十年,全球公平贸易的销售量大幅增加,特刊是贴有公平贸易标签的商品,其销售量的增加更为显著。在2005年,全球销售量约11亿英镑,每年约以37%的速度成长。中国第一个的国际公平贸易项目试点县(市)于2008年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福安市立项。少数民族是公平贸易的扶持对象,龙胜民俗旅游已经是一个世界性品牌,龙胜可以利用这一品牌,积极加入公平贸易活动,利用公平贸易组织网络及其优秀而志愿的创作人或创作团体,以社会企业为载体,以小额信贷为平台,以少数民族刺绣、竹雕等工艺产品和民俗特色食品为龙头,提升农民产品质量,创立民俗品牌,开创一个公平的市场和规模更大的全球性销售网络,保证农民得到公平的收入。或者并不定期参与创意市集,毕竟创意市集是一个产生创意并使创意作品商品化的试验平台。

对民俗工艺品和特色食品的开发关注标准化和个性化。标准化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吸引更多的传统工艺制作者参与进来,制作出更多种类的艺术品,形成品牌效应。个性化从图案、做工、材质进行高品位设计,做到精、致、美,提高工艺品附加值。

(五)区域合作、精英社区治理

积极开展和其他县域省市乃至国际城市乡村的旅游合作,使“漓江的山水,龙脊的梯田;山水桂林,风情龙胜”的概念在大桂林旅游圈中得到充分发挥。推举合作村寨中有影响力和能力的人列为领导者,培养村民自主管理的社区治理意识。或大胆启用一些土生土长的文化人,让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建构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旅游利益协调。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业 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文化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63-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民俗旅游业就建立在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上。伴随着民俗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商业文化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基于此,本文试分析民俗旅游业开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有所裨益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存和发展。

一、民俗文化旅游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民俗旅游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旅游业发展之初,当地的基础设计比较落后,旅游业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它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其他资源的开发。随着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旅游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这对旅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的以门票收入为主导的方式注定要被淘汰。以湖南张家界为例。张家界自开发以来以其独特的风景赢得了大量的游客,为政府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入。但是这个好景在2008年被打破,这一年旅游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对张家界的旅游产生了较大冲击。当地旅游主管部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发展当地特色旅游,将旅游产品做大做全,以本土特色为基础,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到今天,张家界的旅游已囊括了众多的民俗因素,如土家婚俗、摆手舞、祭祀、毛古斯舞等众多民俗节目的表演。

2.民俗旅游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这种调整对文化的影响尤其显著。许多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冲击,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险。随着近年来民俗旅游的发展,这种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民俗旅游业使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保护的同时也加大了知名度。以湖南“土家第一村”双凤村为例,在旅游开发之初,村民就有土家族摆手舞和毛古斯舞的表演。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相关媒体对民俗旅游的宣传力度加大,使得这个村子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加大了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如中央电视台的“生活”栏目组在湘西的采景,使得这个村落、这种民俗为全国游客所了解。

(二)不利影响

1.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性。少数民族文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起来的,早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这一类的例子有很多,如土家族的吊脚楼、黄土高原的窑洞、客家土楼等。这些民俗文化的形成,是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有些代表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要面临着拆迁、转移等问题。同时,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当地环境的承载力超过了极限,影响了当地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局面被打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当地人们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不仅有商业化的趋势,汉化现象也较为严重。一些钢筋混凝土的楼房大大破坏了当地人文景观的观赏性,使得当地民俗旅游的价值下降,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性。

2.开发区居民贫富差距拉大。民俗旅游业的开发带来了数量可观的经济利益,但村民并没有得到分配或者是极少量的分配。在民俗旅游的开发中,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村民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有者,反而没有受到相应的照顾,反而被动成了政府和外来投资者的“摇钱树”。这种旅游模式一般是政府牵头,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进行管理,社区村民由于在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经验上的差距,使得他们在这种模式下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具体表现是在实际中没有话语权,不能体现自主意志,在利益分配上也没有自。这使得部分村民愈加贫困,导致了开发区居民贫富差距拉大。

3.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原有的社区生活秩序发生变化,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改变,逐渐失去原有的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在民俗文化的学习上,一些年轻人在本族语言、风俗习惯、服饰着装等方面已没有之前的严谨性,取而代之的是随意性。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对于一些影响力大、参与人数多项目得到了发展,而一些参与人数少的项目则逐渐落寞甚至消失。此外,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村民在市场化的运营模式中不能获利,因而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无可寄托。

二、对策研究

(一)突出开发特色

民俗文化的核心就是特色,特色文化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开发的生命。所谓特色,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大特点,文化学认为文化差异是区分不同文化的重要特点。特色对于游客来讲才有吸引力,也是进行民俗文化开发的关键。在之前的开发经验中,很多地方将特色理解为奇异或是美景,这种方式在最初有一定效果,但时间一长,游客对之兴趣变淡,直至无人问津。事实一再证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具有特色的东西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要突出开发特色,就要在开发过程中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开发本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上,必须注重突出特色,选择一到两种最能代表本民族文化的事物进行开发,注重保持文化的原味性,严禁对民俗文化进行商业化加工。

(二)注重文化保护

文化保护是民俗文化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俗文化旅游有持久生命力的保证。文化保护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政府加大保护力度。政府是民俗文化开发的组织者和最大受益者,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就是维护政府的利益。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如何使民俗文化的发展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是各级政府民俗开发工作的重心。从当前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开发过程中对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规划,保护民俗文化的纯正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首先需要明确本民族代表性的体育文化。如蒙古族的代表性体育项目摔跤和赛马,以举办大赛的形式在蒙古草原进行,最后以每年的那达慕大会达到顶峰。此外,许多少数民族对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调查与整理,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关比赛的举办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培养相关的体育人才。二是当地少数民族人民要有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使得少数民族人民受益,要使这种益处长期存在,必须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首先要学习本民族文化,了解本民族文化,学习和了解本民族文化是对文化的最好保护,通过一代代的传承,使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其次是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宣传本民族的文化,通过将民族文化进行传扬,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

(三)加大宣传力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民俗文化旅游同样如此。作为一项与政府和少数民族人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开发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盈利。因此必须要让游客知道,到此地来消费,加大宣传也就变得十分必要。首先,加大宣传可以扩大民俗文化的知名度,让更多的游客能够了解,为后期积攒了游客资源。其次,加大宣传可以让民俗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基于此,可以采用电视、网络、广播等现代的传播媒介进行宣传,增加人们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认识。

总之,民俗文化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积淀,是少数民族最重要的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民俗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冲击,基于民俗文化保护的角度,在旅游开发中应突出开发特色,注重文化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在保护文化的同时也实现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毛晓峰,杨次榆.渝东南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9)

[2]余小平,李率文.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5)

[3]张新辉,朱梅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J].体育科学研究,2009(2)

[4]王光炎.西部开发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