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界的科学知识

自然界的科学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界的科学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然界的科学知识

自然界的科学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科学探究能力 课堂 试题单 评价

科学探究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新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新化学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在新的评价理念下,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课堂评价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关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主要以观察、测试单、计算机模拟和纸笔测验这四种方式进行,其中观察法的效度最高,但成本也是最高的,依据我国具体情况,测试单比较适合课堂评价。

1.科学探究能力课堂评价试题单框架

1.1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

学生能力国际评价(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发起并组织实施的考试评价研究项目。PISA在2000年首次开始评价,其后每三年进行一次,根据评价年命名。PISA评价的领域包括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PISA2006评价的重点是科学素养。PISA是目前最严谨、最全面的国际评价项目之一,它的评价体系构架严谨科学,题目设计新颖灵活,操作程序规范标准,结果分析客观可比,对我国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构建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1.2试题单要素

为了全面地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加以评价,PISA2006将科学素养划分为四个因素。在此参考PISA的划分并依据我国具体情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尝试以情境、知识、能力、态度为试题要素对科学探究能力进行评价,来提供一种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评价全新的选择。

1.2.1情境因素

评价的题目应放在生活的大背景下,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生活。题目集中于涉及学生自我、家庭和同辈群体的环境,即个人情境;团体社会性的环境,即社会环境;跨地域的生活,即世界背景下的情境。(见表1)

情境的评估不是科学评估的一部分,而是对在一定情境中的能力、知识和态度的评估。

1.2.2能力因素

科学素养测评还应该强调以下几种能力。(具体考查内容见表2)以下的这些考查要点都是以逻辑的、理性的和批判的分析为基础的,因此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1.2.3知识因素

科学知识包括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和关于科学自身的知识。前者主要包化学科学知识,也包括基于科学的技术;后者主要指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科学的解释。(详见表3、4)

由于对科学素养的评价是常态性的评价,所以上述自然界知识可以对应于每章节的课堂具体授课内容。

1.2.4态度因素

由于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深刻影响着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注意力,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关注科学事件的态度,进而能够获得并应用科学技术知识。科学素养测评主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态度: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支持,对资源和环境的责任感。(详见表5)

测试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的科学能力,在其中涉及科学知识的应用和回答者对于科学事件的态度。

2.课堂评价试题设计实例

现在生产的汽车都会带有一个废气转化装置,将废气转化成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气体。

大约90%的有害气体都可以转换成危害较小的气体。如下图所示:

问题一

依据上图中的信息,举出能够说明转化装置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一些例子。

胜任力:使用科学的证据

知识:自然界的知识、关于科学自身的知识(科学的解释)

问题二

气体在转化器中发生了变化,请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进行解释。

胜任力:科学的解释现象

知识:自然界的知识

问题三

检查转换器中的排除的气体,研究转换器的科学家们应该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上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胜任力:使用科学证据

知识:自然界的知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问题四

你对下列信息的兴趣度如何?在相应的空白处打“√”。

态度: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此试题可以用于化学1(必修)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评价。上题仅展现了简答的形式,实际上根据不同题目情景的特点可以有多种评价格式,包括多重选择、构思应答、计划和文件等。

3.试题设计特点

3.1问题情境化

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个体能够在一系列情境中直面科学。在具体处理科学事件的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往往和事件所处的情境息息相关。这些情境既是各种问题所处的环境,也是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测验题目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强调情境的真实性,把测试的内容巧妙地融入真实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作为载体的情境,其选材也都是科技的前沿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欲望都是非常重要的。

3.2将态度作为测评的内容

培养科学兴趣和动机对学生的影响持久而深远。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彩,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倾向和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整个科学活动中的导向性因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态度、价值观教育和传授科学知识同样重要。对科学发展的态度和学生对于科学和技术等相关事件的反映态度也是科学素养的内涵。

3.3测量有发展性

由于测试具有局限性,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测量学生一生中所需的所有知识,因此,测量需要发掘学生将来发展的潜质。课堂测试中不仅应关心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而且应把注意力投入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上,有效解释差异形成的原因,改进教育质量。

3.4试题利于自我评价

作为形成性评价可以随时进行,供教师调整计划以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况与需要。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由于它的灵活性,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活动――自我评价,督促学生对他们自己的思考和表现进行评价,特别是态度的评价,这有助于发现、合作和交流。

参考文献:

[1]社杜鹃.知识、能力与态度并重[J].上海教育,2006,(11A):39-40.

[2]张海和.OECD/PISA研究中科学素养评价的内容[J].生物学通报,2005,(7):41-42.

自然界的科学知识范文第2篇

一、室外的观察教学是自然课教学的方法之一。

教训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不但要细心观察教师在课堂的每一个实验,而且会认真观察实物。观察实物既经济又实惠,又直观具体、有趣,更能够提高观察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小学自然第九册第十二、十三、十四课时,本人组织学生到室外观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根的生长情况及作用。其次是玉米的二层根,起到加固植物的作用,对防止倒伏起一定的作用。通过以上的观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看书本的插图更能反映出植物的本质特征,更能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外自然课的教学是补充教学实验材料不足的最好的方法。

实验是学生获取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有些实验由于实验教材不足,在自然实验室是无法完成的。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上好实验课,获取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我利用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室外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教学客观真实、具体、效果明显。如在教学自然课第七册第2课时,组织学生到附近鱼塘养殖场了解“四大家鱼”的养殖情况,认识鱼类的外型共同特征。学生不但看到塘鱼的生活习性,而且还亲自触摸活生生的鱼,比看图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鱼的外型特征及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特征。

三、然课室外教学是培养学生学自然的兴趣的有效方法。

自然课室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它不但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精神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除了上好室内每一节外,还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室外实践活动。把室内和室外的课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深化,甚至升华所学的技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老教学四年级第七册自然第一课《制作昆虫标本》时,首先在课堂内认真讲授制作标本的方法,同学们一听到到室外捕捉昆虫,个个都跃跃欲试,情绪非常高涨,认真做好笔记,制作好三角纸包,随时准备出发。第二课出发捕捉昆虫时,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的教育,然后让同学们自由地捕捉昆虫。虽然他们有的手脚都被划伤了,但仍然勇敢地捕捉,直到捉到为止。回到课室后顾不得伤痛就忙于制作标本,没有一个人怕辛苦或怕麻烦,都非常开心。就连平时不守纪律的差生也表现得非常好。

四、室外自然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的优良品质的最好途径。

自然界的科学知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20世纪出现的经济与社会的巨大变化,催生了试图通过理论建构和案例分析来打破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分野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诞生。该领域经历了强纲领、社会建构论、社会学有限主义时期后日渐衰微,但科尔以“实在论的建构主义”为其在理解科学与人文关系上展现了生机,该学说对构建适合于当代的科学传播模式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0世纪,随着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学由小变大,成为一种“大科学”。当科学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时,就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科学主义信念在政府、公众、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中不断强化,科学在现代文化中处于一种近似霸权的地位;而20世纪20年代的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以及60年代生态主义的兴起,又使科学的负面效应日益暴露,从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到后现代社会理论家们、后现代科学哲学家们,都对科学和技术提出了反对意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以反对科学权威为主要特征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以下简称SSK)提供了一个发展契机。

SSK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上溯到19世纪德国的图宾根学派的“教会编史学”,他们倡导把正统的思想与非正统的思想都客观地对待。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欧洲哲学跟社会学相结合的旧知识社会学,对SSK也具有一定影响。以1962年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发表为发端,科学哲学领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此外,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以及对传统科学哲学的反思也对SSK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SSK在其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众多的亚研究纲领和学派,如爱丁堡学派的“强纲领”、巴斯学派的“经验相对主义纲领”、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等。尽管在各个要素的评价和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各学派在认识论上都具有相对主义的倾向,因为它把科学与宗教、迷信等其他社会文化都看成一种信念系统,认为它们没有本质差异,也没有正确与谬误之分。而与之相关的在社会学领域,在当时发展的状况也是多元的。正如赵万里和李军纪所指出的:“当今社会学有三种建构论:一种是所谓社会建构论,倾向于记录看似‘客观’的社会事件与结构的社会起源,强调展开这些事件的参与者们的互动,以及散布于结果和情景中的意义与定义,代表人物主要是伯格(P. Berger)和拉克曼( T.Luckmann);第二种是经验性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建构论,它把科学实在论从事实证明逻辑的哲学分析拉回到对事实产生的禁言分析,认为研究事实的构成也即研究认识实践;第三种是源自认知心理学的认知建构论,强调系统和自组织,鲁曼( N. Luhmann)是这一派的代言人。这里我们会发现,在SSK发展过程中“建构论”与“建构主义”有着深厚的渊源。

这里我们所讨论的“建构主义”概念与皮亚杰( J. Piaget)不无关系,即使英国学者吉尔德·德兰遨重新阐释了自韦伯开始的社会科学诊释学派为建构论,并以此类推把哈贝马斯和阿佩尔的理论称为现代建构论。皮亚杰首次尝试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站在这个角度再理解20世纪50年代斯诺提出科学与文化分裂的“两种文化”问题就更容易了。

而SSK的相对主义有一定新意,这体现在它主要反对的是绝对主义,即反对绝对的划界。从这个角度说,SSK的相对主义除了具有认识论意义以外,还有其上的一些人文、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意义,即它意味着平权。所以,SSK特别强调,科学与其他文化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对科学至上的极端主义观点,但并不反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结论本身。

林建成在《建构主义科学观的新发展—科尔的实在论的建构主义》一文中介绍了以实在论的建构主义为指导的科尔的理论。科尔正是针对西欧建构主义的过激倾向,提出了一种“实在论的建构主义”。按照科尔的这种实在论的建构主义的看法,科学是在实验室和实验室以外的群体中社会地建构出来的,不过这一建构多少要受经验世界介人的影响或限制。“科尔认为,自然界对科学的认识内容不是没有影响,而是有某些影响。较之社会过程的影响而言,这种自然界的影响的重要性程度是一个变量,这一变量只有通过经验研究才能得以确定。科尔并不认为来自外部自然界的材料能决定科学的内容,但他也不同意说前者对后者没有任何影响。”这种理论既承认科学知识是社会地制造出来的,又承认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作用。科尔认为,要说明社会和自然界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必须区分“核心知识”和“外围知识”,在此基础上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考察,并注重经验分析的作用。而这种对科学知识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我们:依据一种适合的分类选择适合的科学传播模式。

尽管在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眼中,大众文化是受大众传媒操纵的傀儡文化,大众是孤独的、被动的,是文化工业标准化生产中失去个性的零件;但是,随着科学的传播针对不同的群体的复杂化,伴随传播手段的技术翻新,传播的目的、效用以及结果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就像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黛安娜·克兰看到的,“科学发展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其理由是:如果科学的增长代表许多细小创新的积累,如果作者在产生这些创新的时候真的依赖于彼此的著作(正如分析他们彼此引用文献的情况),那么这就可以认为这些作者是采纳了其他人的创新。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的一种传播过程”。显然克兰在此提到的传播没有把主体局限在科学家群体内部。

所以,如果我们把广义上的科学传播按受众对象划分的话,“它包括:(1)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科学传播;(2)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前者又可以细分为:la本学科的科学教育与培养,1b同一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lc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1d科学领域与非科学领域之间的交流(这一项放于此处虽然不够恰当,但是个自然的延伸)。后者又可以细分为:2a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2b学校教育之外的科学传播。”这里的科学传播与“广义的科普”是等同的。

与之相关的科学传播也具有了不同的模式和发展阶段。“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模式归纳为三类:传统模式、对传统模式的修正及媒体独立化背景下的一些新模式。……总体来说,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研究经历了从线性模式到发散模式,再到网络模式的过程。”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科学知识在“核心知识”和“外围知识”的不同层次上,对受众对象的不同要求。由于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核心知识可能会转化成外围知识;反之,随着科学的深人研究,原有的外围知识又能形成新的核心知识。模式发展背后的各种背景和假设都将成为值得关注的影响因素。

SSK正是在完全的社会语境下,重新审视科学和科学主义,将各种社会性因素,如信念、研究传统、实验室、科学争论等都视为构成科学产生的要素。显然,它客观上消解了科学的客观性基础,把科学看做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众与科学之间的隔膜,为科学的传播拓展了新视野。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学界兴起的“科学的社会研究”(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简称SSS)就是希望通过引人“公共领域中的科学”( the science in the public domain)这一概念来解决科学决策的合理性等基础问题。

自然界的科学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活动; 少先队员; 翅膀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66-001

作为学校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下面就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科技活动、提升少先队员科学素养的一些思考与实践略呈浅识。

一、营造开放的科学教育环境,为雏鹰搏击长空提供空间

1.在宣传上下功夫

少先队大队部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景范有约”开设“科技导航”专栏,每周五期,宣传科普知识,凸显科教特色;定期邀请科技专业人员来校举办科技讲座;请学科学、用科学的受益人“现身说法”;要求少先队员收看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科学博览”等科学节目;组织少先队员到工厂车间、科普基地、科研场馆聆听专家讲学;带领少先队员走向街头、社区向群众宣传科学信息,不断汲取和传播科学知识等。

2.在环境上下功夫

全校每个班级的黑板报都设有科学专栏,学校设立了科学专用的活动室、作品陈列室,布置了科学长廊,建立了动植物、环保基地等。在浓厚的科技氛围熏陶下,每个少先队员都有一种强烈的感受,科学探究兴趣高涨,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引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时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3.在观念上下功夫

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每学期组织开展的“科普周”、每学年开展的“科技教育月”已成为少先队员期盼的固定节目,成为我校科学教育的一大“亮点”。定期邀请环保专家来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请科技人员到学校举办科技创新讲座、请科技辅导员开展科学幻想画创作辅导讲座等,少先队员们在观摩实践中领略到科学的奥秘,激发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更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4.在实践上下功夫

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科学能力的形成,有赖于科学实践,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少先队大队部在设计科学活动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优势,尽可能多的让少先队员亲自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中经历失败、分享成功。这样少先队员树立起来的科学精神、掌握的科学方法、形成的科学创新能力才更牢固。

二、让少先队员成为科技活动的主人,插上主动参与的翅膀

1.课堂上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是对少先队员进行科学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要提升少先队员的科学素养,必须全体教师坚持教学民主,开创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1)以劳技课、科学课、信息技术课等为主,让队员充分动手操作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获取科学知识。(2)以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等为辅,教师引导队员发现课程中的科学知识,向队员渗透科学知识。(3)以校本课程作补充,突出我校科学教育的特点。学校专门编印了具有学校和地方科学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注重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少先队员乐学、会用、善做。

2.课外发挥科技活动的优势

校外科学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少先队员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对少先队员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1)科学实验。实验活动是少先队员通过看辅导员老师演示或自己动手实践,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是少先队员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实验可以是辅导员老师引导队员分析问题,然后让队员通过操作把答案找出来;也可以是由师生共同实验、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如针对我市是全国闻名的“河蟹之乡”,从蟹塘排放的污水对河道的水质有很严重的污染,“如何治理蟹塘排放的污水”这个课题因为牵涉的行业、部门太广,即使是辅导员老师也不可能有个明确的答案,由部分少先队员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这几年的研究,正努力从多个角度实验来探究这个课题。

(2)科学游戏。科学游戏是借助自然界的物质材料,把科学的原理寓于游戏之中,使队员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探索、操作活动,理解掌握粗浅的科学道理。少先队员的科学游戏活动形式多样,有感知游戏、分类游戏、排列游戏等等。各种有趣的游戏开启了党员创新思维之门,使党员的创新意识得以扶持、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参观游览。参观游览是根据预定的目的组织队员参观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参观游览能使少先队员扩大眼界,认识周围环境。我们经常组织少先队员去感受大自然,在游玩的过程中,观察自然,区别自然界的事物。经常组织少先队员参观各类科普基地,如参观兴化市气象局、省兴化中学、兴化市消防科技馆、中国河蟹博物馆、兴化博物馆……少先队员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掌握了科学技能,还被科学家们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

三、融入德育,全面提高素质,插上全能的翅膀

1.培养爱国情操

通过队会、队课,让全体少先队员了解我国从古至今在科技领域作出的伟大贡献,也让他们了解当今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而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还可以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开展电脑绘画、科学小报评比等等。

2.培养良好习惯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在科技活动中对少先队员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强调科学是严谨的,辅导老师以身作则,在各种科技活动中都规范操作。

自然界的科学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人文精神;自然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界的一份子,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社会,他人产生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初中阶段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在不断的接触身边的人文事件与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对自然环境的好奇与向往。而初中生物课程比较轻松,学生学习压力不大,得到了众多学生的喜爱,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生物已经悄然成为学生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一个窗口,也为学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供了新思路。

一、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初中生物是学生真正用科学手段了解自然的开始,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热爱情怀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对自然的感受,他们呢对自然以及社会都有了自己一定的想法。学生的这些认识正是进行生物人文精神培养的良好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通过带领学生完成实践活动,亲身感受自然,或者借助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生物相关视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在剩,形等各方面的需求,使学生在不断体验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人文情怀。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安排非常合理,进入生物课程的第一课即是“生物与生物圈”,这一章让学生深刻理解人只是生物圈的一份子,只是地球万物生灵中的一份子。在这一章老师老师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平台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并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突破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现有认识,开拓学生视野。通过上述的种种努力,我们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学会从自身做起,善待自然。让学生深刻理解“自然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该节约并保护自然资源。

二、联系实际,培养人文精神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不断更新。更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90年代后独生子女较多,自小的生活环境造成他们的团结协作,与人为善的能力不足。但是二十一世纪科学迅速发展,好多项目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在学生的初中阶段能够树立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并提高协作能力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学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途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向学生渗透关心他人,和谐奋进的理念,塑造学生全面,立体的人格。首先,生物是探究性的学习,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过程,因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针对一个探究过程进行任务分配,每个人负责整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每个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与同项目组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很好的完成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己的合作能力。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在条件与课时允许的条件下,在课本要求的探究之外,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扩大学生的探究范围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树立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正确观念。

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中国未来的人文精神

二十一世纪,生物科学已经成为高速发展的重要学科,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自然环境的保护都不能离开生物科学的贡献,在初中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向往科学的精神。近年,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初中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都做出了明确的新的要求,更加强调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尤其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更是设置了专门的教学栏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在学习过程中,不忘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挖掘与生物教学相关的,并且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关注社会的思想。比如,学生经常吃的路边摊,会有很多“细菌”,在讲解“细菌”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这个例子,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细菌的相关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生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很多家庭健康的生活。

四、结语

生物在人物教育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开发教学过程中有关人文精神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综合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创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新局面,帮助学生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为培养中国未来接班人打下基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立一批具有人文情怀,开拓精神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衣桂春,臧春银.见微知著以点带面———谈巧用微课开展初中生物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

[2]赵亚红.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

[3]姜玉.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

[4]衡芳娟.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

[5]吴盼.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建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

[6]魏保声.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生物技术世界,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