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文化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旅游的文化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随着旅游业发展模式由经济型向经济——文化型转变,旅游文化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和资源协调发展,正因为如此,研究旅游文化才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旅游的开发应充分重视旅游的历史发展特征,注重旅游历史文化的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泛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作为一种以文化内涵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其本质就是要满足旅游者文化审美需求,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者赋有一定的文化内容和背景。旅游者(旅游主体)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群体,旅游活动是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是人们为了获得某种精神满足而进行的一项社会活动。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是交换地域认识和感受异域文化环境,增知益神、陶冶情操、获得文化满足。旅游者首先是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文化人,是有一定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者,产生旅游动机和需求的前提是旅游者的社会文化素养,因此旅游者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文化驱使的结果,其次才是旅游者应该具有一定货币购买力和时间购买力。所以,旅游者是特殊的社会文化消费群体。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是社会文化产物,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资源依赖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社会文明进步中逐步形成,富含文化内容。人文类旅游资源无论是有形的文化古迹还是无形的民俗风情和文化意识形态,均属于文化范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创造,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自然类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是通过人类的山水审美思维体现出来的,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现象、自然奇观等构成自然景观,孕育出地域性的人类文明。正如“文因景成、景因文传”,自然物的美是通过文化来鉴赏、反映和传播的,它的开发同样需要挖掘文化内涵。旅游中介体(旅游服务)是文化的另一表现形式。旅游中介体服务于旅游者,旅游者通过经济行为达到精神文化享受的目的,因此,旅游产品应该是文化性产品,旅游中介体必须为旅游者提供文化服务。由于这种特殊的旅游供求关系,决定了旅游中介体具有经济性的同时,还应具有充足的文化特性,注重旅游者经济消费的同时,注重其文化消费特征。旅游地应借助旅游服务展现地方文化特征,旅游目的地应该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地生活方式的体验和文化背景的体验。
(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支持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是发展旅游的重要途径,旅游产品必须反映地域性文化特征,以支持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构成的整体和谐,文化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调适作用。
1.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与文化和谐发展,而旅游业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会使旅游地社会文化产生变迁,从而影响到旅游地的文化生命周期。对此有学者建议旅游地开发要注意文化调适,即考虑到当地的文化均衡和居民文化心态的调整,应该对风俗民情进行全面的保护,同时缓和由于旅游发展导致的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矛盾,使旅游地居民受到尊重。
2.忽视旅游的文化内涵开发,进行短期行为的开发必然阻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自然淳朴的才是永恒的,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现今在旅游开发中的趋同化、现代化、城市化现象非常明显,开发者为了一定的经济目的,忽视旅游地的文化精神表现,甚至造成旅游资源破坏,致使旅游产品失去了自身的特色性文化内涵、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文化内涵挖掘建议
(一)进行旅游地的文化主题定位文化主题是旅游地建设的灵魂,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有其确定的主题或提炼设计的主题,一般地,旅游地的文化属性越鲜明、主题越突出,也就越具有特色。巴彦淖尔市旅游地的文化主题定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既不是游牧文化,也不是单纯的蒙古文化,它是北方不同历史时期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与古代农耕文化交融结合的产物。二是西口文化。西口文化不是纯粹的晋陕农耕文化,而是近代农耕文化与蒙元文化相交融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应该说西口文化是近现代巴彦淖尔市文化的主体元素。三是现代文化。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世外桃源,不可能是绝世古堡。今日的巴彦淖尔,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同样具有当代世界性。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共同组成今天独特的巴彦淖尔文化,所以,巴彦淖尔市旅游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十足,我们在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方面一定要认真地、深层次地、全面地挖掘和发挥它的文化内涵,从而做出准确的文化定位。
(二)围绕主题,进行旅游地文化营销旅游地文化形象营销包括旅游地的景观综合形象和主题形象策划、营销宣传、旅游地理念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塑造等内容,从不同侧面引导旅游者认知旅游区的文化内涵与形象。比如,峨眉山围绕佛教文化主题设计挖掘具有个性的旅游项目,以史实和相应传说故事为依据构建该旅游区的基本文化旅游项目,成功地进行文化形象营销。巴彦淖尔市也应该围绕草原文化、西口文化、现代文化这三大要素精心设计文化形象和品牌进行营销。
近年来,湖南旅游业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驻足观光。湖南经济的快速崛起给湖南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省各地纷纷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以期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翻译成为他们了解湖南特色旅游的一个重要方式。而湖南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的翻译,存在很多问题,这种现状不仅大大削弱了湖南作为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湖南旅游业的继续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在功能目的理论指导下探讨湖南旅游翻译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功能目的论概述
功能目的翻译理论是德国的赖斯(K.Reiss)、费米尔(H.J.Vermeer)、曼塔莉(Justa Holz Manttari)和诺德(Christiane Nord)等学者提出的以“译文功能论”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其创始人莱斯(1971)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的新模式。1976年莱斯再次阐释这一观点。费米尔多次提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20世纪90年代初,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忠实”这样一个概念并给翻译作了如下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莫红利,金美兰,2008)。
魏乐琴、王波(2009)指出在以上的定义中,诺德强调了原文和译文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的质量和数量由预期译文功能决定。以译文预期为目的,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根据这一理论,对于旅游文化内涵翻译,应以提供信息和渲染感情作为目的,最终实现交际的功能。
二、功能目的翻译理论与旅游文化内涵翻译
旅游文化内涵翻译属于翻译的一种,且又属于实用文体翻译的范畴,它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旅游文化内涵翻译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际的特点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旅游文化内涵翻译的目的就是通过翻译,让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获取旅游地的文化信息,并获得美的感受,从而实现旅游对外宣传的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功能目的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原则,将翻译的焦点从对源于文本的再现转移到更富挑战性的译语文本的创作,给翻译,尤其是实用文体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功能目的论,旅游文化内涵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应由译语的功能或预期目的决定,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语预期功能为依据,结合外国游客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对译文的期待感应力或社会知识及交际需要等各种因素,灵活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对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翻译而言,不仅需要传递源语文本所含的旅游信息,还要把与景观相关的旅游文化传递给目的语读者。由此可见,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对旅游文化内涵翻译,尤其是人文景观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内涵翻译现状及问题分析
景点文化内涵的翻译是旅游翻译中的焦点与难点。现有的部分旅游资料译文虽然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总体来说,其质量远不能满足传播中国文化、吸引潜在游客的需求。经调查发现,现有译文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本文以湖南省某些旅游景点为例,探讨当今湖南旅游文化内涵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总体说来,湖南旅游的翻译现状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翻译不规范、语法错误、表达方式汉化、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文化误解”等。下面就“景点名称翻译不规范”“表达方式汉化”“文化误解”为例,说明景点文化内涵翻译现状,并对存在的主要翻译错误进行分析。
(一)译者对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不规范
旅游景点名称是一定的地域语言,是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景点名称也是旅游观光者接触到的第一道风景线,也是游客们对景观的第一印象。如果景点名称翻译不规范、不统一,既不利于景区的对外宣传,也会给旅游者带来很多不便。
例(1),“南天门”――Nantianmen。“南天门”的翻译是典型的滥用音译。事实上,追本求源,“南天门”(位于南岳衡山),本是道教教徒接近峰顶地方修建的大门,因此“南天门”寓意为教徒们修炼成仙,升天的关口,也是湖南衡山上南面方向通往山顶的大门。因此该景点应该翻译成“Southern Heavenly Gate”或“Southern Gate”。
根据目的论,例(1)改译后的译文符合南岳衡山的“南天门”本来的寓意,传达了南天门真正的文化内涵,让旅游者感受到了“南天门”真正的文化内涵。
(二)译者对景点文化内涵不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它具有民簇性、一贯性、持久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地域不同,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喜欢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西方文化讲究抽象理性思维,更多地注重模仿和再现。如果译者在翻译时不懂得中西文化差异,很容易造成翻译误解。
例(2),“不上天台等于白来”――“Not climb to the top plat form namely you come in vain”。懂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人一看就知道,例(2)译文繁冗,译者对旅游胜地的文化不了解,且在翻译形式上过分讲究对等。“不上天台等于白来”,其真正的内涵意义是什么,到过张家界旅游的人都知道,张家界景区天子山上最高景观平台就是“天台”,天台上景观优美,视野开阔。然而,天台上标牌的设立的目的是告诉旅游者天台上的风景无限好,千万不要错过。如果将例(2)的译文改为“Who climbs the highest will enjoys the best”便会简洁明了,符合功能目的翻译原则,外国游人一看就懂。我们知道,由于中西文化差异,适合中国读者的语言,译者把它翻译成英语时,不一定适合英语读者。所以译者在翻译之前必须懂得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目的。。
例(3),“相传麻姑仙人从南岳深山采来灵芝,用这里的泉水酿出琼浆为王母祝寿。”译为“Legend says that Ma Gu used to collect funguses from the mountains out of them and the spring water here,which was then sent as a present to the Mother of the Western Skies to her Health.”例(3)是南岳衡山上的一则景点的介绍。从例(3)的译文中可以发现,译者对景点文化误解,导致翻译出现问题。根据原文,泉水和灵芝酿成琼浆,用琼浆为王母祝寿,而上述译文中的关系代词“which”既可以指代泉水,又可以指代琼浆,所修饰的内容使得句子意思十分含糊,且语义重心不准,逻辑关系混乱。建议改为“Legend says that Ma Gu,a fairy women,used to collect funguses from the mountains and to make good wine(out of the fungus local spring water),which serves as apresent to be sent to the Mother of the Western Skies for her Health.”根据目的论,例(3)改后的译文,句法结构合理,指代明确,外国旅游者一看就在大脑里形成了一幅画像,且明白其中文化含义。
(三)译文表达方式汉化
汉化英语是一种畸形的、混合的语言,是直接把汉语的思维方式搬到英语中来,因此翻译出来的句子不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4),“湘西位于湖南西北部,人口260多万人,是国内外旅游胜地之一”译为“Xiangxi is located in northwest of Hunan province,and apopulation of more than 2.6 million people.It is one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例(4)的译文虽然传达了正确的信息文本内容,但译文是按照文本信息内容的顺序排列,句式过于汉化(中国化),不符合英语的逻辑思维,读者读过译为后仍不能理解其含义。建议译成“
Located in northwest of Hunan province,Xiangxi with apopulation of more than 2.6 million people is one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根据翻译目的论,改译后的译文围绕“湘西是旅游胜地”这个中心点,并依次附加修饰语,这样突出了重心,体现了文化差异,从而使外国人更好地欣赏旅游景点,达到了翻译的目的。
[论文摘要]永州,古称零陵,风景优美,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它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山脉起伏,气候宜人,常留有文人墨客的足迹,为永州地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之时,如何挖掘旅游文化的潜在价值,将其转化为旅游产品,进而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是开发永州市旅游文化的关键所在。
一、永州市旅游资源状况
(一)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1)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永州历史名人众多,如舜帝、柳宗元、怀素、周敦颐、黄庭坚等;地方文化丰富,如舜文化、柳文化、碑文化、女书文化、草书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两千多处,已被国家、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2)风景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永州是以山多水秀闻名的。潇水南北纵切,湘江西东纵横;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场4大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境内,全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相间,风景独特。(3)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古朴。永州境内居民共有29个民族成分,以汉族、瑶族、壮族为主,这使得永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方气息浓郁,对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1.旅游基础设施逐步改善。(1)永州市道路系统日趋完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境内有洛湛铁路、衡枣高速、永连公路三大交通动脉,区位优势逐步显现。(2)相关配套设施明显改善。永州市供水、电、气系统完备,环境卫生良好,为永州市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各类旅行社1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拥有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省旅游餐饮示范点1处。
(三)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永州已经初步形成了芝山柳文化、九疑山舜文化、阳明山佛教文化、浯溪古书法碑林、江华江永瑶文化、道州濂溪故里、中心城区百里平湖和舜皇山生态旅游区等九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
二、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主题的物化
文化主题的物化,即将旅游文化的内涵用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载体体现出来。旅游者外出旅游,其目的是观光、游览、娱乐、休闲,获得一种经历,而绝不是研究某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物化过程,以一种独特的、直观的、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旅游者所接受。因此,开发旅游文化,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文化主题的物化。永州市要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就必须注意文化主题的物化。但是,永州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不容乐观,以柳文化和舜文化为例:关于柳文化的唯一的景点就是柳子庙,而闻名天下的“永州八景”现在大都难觅踪迹;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目前只有舜帝陵与舜文化有关。
(二)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
旅游者的需求千变万化,若旅游文化仅仅固守其原本的文化基础,最终只会被旅游者所遗弃。作为具有重要吸引功能的旅游文化,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汲取新的营养,拓展其内涵,延伸其外延。永州市在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柳文化在旅游者的印象中,基本上还停留在柳宗元时代;舜文化的开发,其目标顾客主要是拜祖、寻根的旅游者;女书文化正在进一步被遗忘……这种局面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物化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基本上还保持在固有的模式上,其内涵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得旅游者和旅游文化之间缺乏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旅游者对其敬而远之。
(三)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二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能否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目前,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性破坏,在我国时有发生:建设性破坏,景区超载开发、错位开发、索道建设等,屡见不鲜;保护性破坏,以保护为名,却使得景区失去原真性、整体性;管理性破坏,由于旅游区管理不善,使得环境受到污染……目前,虽然永州市还没有发生严重的开发性破坏,但由于开发不当,导致旅游事故的事情也有发生。因此,永州市在开发旅游文化时,应该以此为鉴,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永州市旅游文化开发的对策
(一)突出地域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首先,突出“舜文化”特色,兼顾“柳文化”。开发舜文化,应注重“德”、“教化”,将与舜文化相关的载体联合起来,即以“舜文化”为主题,将舜文化、碑文化、舜帝陵结合起来,以九嶷山风景区为基地,根据游客的需求,有特色、有重点的整体开发,形成立体开发网络。开发柳文化,可重修永州八景,恢复当年风貌,既要突出柳宗元纵情山水的欣喜,也要流露出“独钓寒江雪”的孤独,并将柳子庙作为凭吊柳宗元的场所,将柳宗元当年的游览线路贯穿起来,形成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其次,纵向开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永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可纵向开发,将永州的古老文化以时间为纽带,一一展现出来,突出其历史的厚重性,把永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历史文明结合起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二)科学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将其内涵和游客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如瑶文化,可突出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开发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如“盘王节”、“耍春牛”、“敬鸟节”、“坐歌堂与送亲”等,让游客和瑶族人有一个亲密的接触机会。此外,可通过题材和立意(突出其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形态设计(张扬其个性特征,设计不同人物形象)、材质(通过木、竹、金属等不同的材质,开发独特的旅游工艺品)等,从不同的方面展现瑶族人民的风貌。
(三)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永州市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在不破坏原生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应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首先,可以利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以时光倒流的方式让游客欣赏永州的历史文化;其次,与特色文化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让游客接受古老文化的熏陶,如体验舜帝的耕作方式、学习怀素芭蕉练字、模仿柳宗元“独钓寒江雪”、参加瑶族的节庆活动、认识女书等等,通过种种途径,让游客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了解永州市的旅游文化,将游、娱、乐和旅游文化融于一体,从而达到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目的。
(四)加强宣传促销,塑造旅游形象
首先,科学、统一规划旅游文化资源,将永州市的旅游文化资源通过某种联系贯穿起来,凝结在一起,从而改变旅游资源零散、不集中的弊端;其次,将“舜文化”和“柳文化”作为对外宣传的重点,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利用图片、影视,塑造其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改变过去落后的旧面貌;最后,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游客提供一个优美、干净、卫生的旅游环境,展示永州市的良好面貌。
参考文献
[1]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 秦方,浅析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设计[j],知识经济,2008(5):164-165
文化以创造性精神劳动形式产生,通过积极创新与继承发扬才能稳固文化地位,这也是文化发展内在本性和文化发展关键点所在。需知,只有不断的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保证文化自有特色,旅游文化也是如此,因为无论任何国家和地区,其本体旅游文化始终都不是静态与不变的,都会在不断发展中加以完善,所以应适时进行旅游文化整合与旅游文化创新,之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整体文化结构与发展轨迹,对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以及相关旅游中介体等进行有效重组,以达到预期操作目的。
一、旅游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利于旅游品牌塑造
旅游文化创新过程中,核心任务便是要在具体实践流程中去进行当前文化缺陷反思与不利局面调整,要做到去糟取精、正当扬弃,随之要与基本时代要求达成吻合,满足时展需求和旅游文化发展需求等,从而更好更优的设计出优质旅游动机,激发与吸引旅游者进行参观与欣赏。旅游文化创新务必具备一定民族特色内涵和地方文化内容以及先进旅游文化产品等,全方位、都角度进行旅游文化品牌创建,形成较为新颖的地区旅游文化特色。
(二)助力文化水平提升
应该了解到,文化软实力是文化水平内容中的重点,其主要是指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创造力量,所以此时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文化创造力,文化创造力是民族生存的根本动力,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创造力内容和精神文化创造力内容两种。旅游文化以民族文化软实力组成部分形式产生,对其进行创新显得十分有意义,并能顺应历史潮流,适应世界范围内旅游行业领域的发展。旅游文化创新能够在世界平台上与其他国家达成立体式交流和开放式交流以及多元化交流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文化内涵完美创新,有效提升我国旅游文化的精神品质。
二、旅游文化创新策略要点分析
(一)文化素质强化
具备文化修养才能使得旅游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假设脱离文化,那么旅游文化创新也就无从谈起,旅游者文化素质提升是旅游文化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旅游者发展环节内,旅游商品要素和旅游服务要素至关重要,要对上述二者进行创新补充,营造充实旅游氛围与满意旅游氛围以及有价值旅游氛围。不同类型旅游区域,旅游者素质应该是一种超越性精神思考与精神追求,只有达成文化素质强化才能完善自我,并助力旅游业发展。所以应突出软性管理的核心地位,以文化意识作为主要导向,在此背景下将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摆放在正确位置之上,有力彰显不同类型文化底蕴,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让旅游者心存期盼,并以此种方式带动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二)旅游资源利用
旅游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在最大限度上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中详尽文化内容,随之对相关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准确定位与重新定位,逐渐培养文化底蕴有所缺失的旅游资源文化。借助河潭景区与峡谷景区以及湖水景区等进行文化宣传,因为此类景观均是依靠地区地貌而形成,可进行景观发展过程科学性内涵宣传,要让旅游者体会到景观渊源和基本发展历程,不仅如此,旅游者也会从中找寻诸多事物演变规律,增加了对地区景观的深度认知。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主要包含地貌内容、地层内容、矿物内容、气候内容、江湖内容、土壤内容、植被内容、花卉内容和社会内容以及民俗民居内容等,通过不同类型事物的分析与探索,来提升旅游者本体景观观赏鉴别能力,再有就是景区亭台楼阁以及灯光系统等,对这些事物加以创新设置与配合,通过合理布局与积极利用来提升旅游资源利用效率。
(三)人文资源探索
此条首要一点就是应对历史遗存类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加以利用,从历史方位去寻求旅游资源本体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态势及内在史学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要从历史遗存现状内容中和对应艺术特征中去认真考究,主要分为绘画内容、雕塑意识内容、建筑艺术内容和书法艺术内容以及设计艺术内容等,务必做到尊重历史,在此基础上也要尊重发展实情,最大限度上还原旅游资源本真特质,维护传统旅游文化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中,社会旅游资源尤为重要,需适时挖掘其潜在内涵,通过异质文化传统挖掘和地方方言文化挖掘以及地区居民风俗习惯挖掘等来展现社会旅游资源中的文化精神,运用此种方式正确引导旅游者形成良性思维,从而为其带来充裕满足感。
三、结束语
关键词:湟源 ;旅游文化 ;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82-02
旅游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战略,它一方面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来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包装,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旅游文化营销是在对旅游者的文化满足与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的双重创造和促进过程中,达到高度和谐化的文化体验。有“小北京”美誉的湟源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境内有多处记载湟源历史,见证藏汉友谊的名胜古迹,形成了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华石山、宗家沟等山、水、林、泉、草甸组成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日月山古迹文化,城隍庙、扎藏寺、唐蕃古道等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境内景点多达47处。为了能够将湟源县打造成为文化旅游名县,就需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创建旅游文化营销体系,以促进湟源县旅游文化的快速发展。
一、旅游文化营销概述
旅游文化营销是指旅游业经营者运用旅游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旅游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从市场需求角度讲文化是指其深层结构意识部分,即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取向等所构成的旅游者的文化心态;从产品角度讲,文化指的是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属性。旅游文化营销主要具备如下几个特征:一是旅游文化营销具有时代性,其内涵总是反映出时代精神,传递时展的新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文化营销也呈现不同的精神文化特征,旅游市场需求也随之不断变化。唯有紧跟时代的脚步,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才能掌握旅游行业发展的脉络,赢取消费者的喜爱。二是旅游文化营销具有个性化,由于每个地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其内涵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地区文化既能反映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能体现地区娱乐特性。因此,旅游文化必须具有个性化,才能使游客产生独特的旅游体验,为游客创造流连忘返的旅游氛围。三是旅游文化营销应具有核心价值观,与营销方式不同,旅游文化营销不应只让游客了解当地的景点的外貌特征,也应创造核心价值来展现当地的文化特点,用健康、积极的心态来创造具有核心价值的旅游文化,而不是一味的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降低本地的文化品位。
二、现阶段旅游文化营销中的主要问题
(一)深层次内涵缺乏发掘。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是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其基本要求是保护当地的优秀文化,以此来深入挖掘地区文化内涵,提高当地旅游品位,并借此来发展旅游业。很多旅游行业发达的地区并不依靠游客数量的多少来获取收益,而是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与极具特色的旅游服务,来增强当地旅游与文化的契合程度。当前湟源县的很多旅游景点虽然开始进行文化营销,但是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发掘,对旅游行业的开发仅限于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的开发,而没有深入理解当地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没有形成战略性的旅游产品,旅游特色不够鲜明。
(二)旅游产品雷同现象严重。当前文化旅游成为游客所追求的一种高品质旅游体验,人们由原本的休闲旅游逐步向更深层次的文化品位旅游进行转换。在这种新潮流的带动下,湟源县致力于开发当地的文化特色,但是仅仅停留在文化现象的表面,而没有更深层的剖析当地的文化特色,使得很多地区出现旅游产品雷同的现象。例如,湟源县主要发展历史文化主题旅游与生态环境旅游,然而很多周边地区如敦煌莫高窟、拉萨布达拉宫、湟中塔尔寺、互助土族民俗村等主要旅游产品也是历史与文化,而青海湖、坎布拉、孟达天池、可可西里等生态旅游更是全国闻名。在旅游产品大量雷同的背景下,湟源县的旅游产品过于单薄,无法形成鲜明的特色。
(三)旅游营销力度不足。旅游营销是弘扬旅游文化的重要方法,但是湟源县一些旅游景点的营销力度不够大,不懂得灵活采用当前较为热门的网络团购、线下降价、特价等广告方法,仅仅以自然客流为主要的消费群体,无法创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与旅游品牌。由于湟源县处于西宁至青海湖的中转站,吸引的a驻足游客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不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湟源县的旅游资源将逐渐被游客淡忘,无法形成固定客流,就算在十一黄金周等旅游旺季也不会有大规模游客驻足、参观、消费,湟源县的旅游文化将无法得到弘扬。
三、推行多元化营销策略,打造旅游文化名县
(一)深入发掘文化内涵,推行文化旅游。当前湟源县的文化旅游多是历史文化与旅游景点的有机结合,形成独具创造性的旅游景点与文化内涵,将一种抽象的文化以具体的景点形式展现出来。湟源县应构建以丹噶尔古城为载体的民俗文化旅游、以日月山和宗家沟为载体的历史文化旅游、以西石峡“农家乐”为载体的河湟乡村文化旅游三个板块,形成以茶马商都、王母故里、排灯之乡等为支撑的文化旅游体系。着力塑造丹噶尔古城一个“品牌”,打造茶马商都和王母故里两张“名片”,不断优化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推动文化旅游业长足发展。
(二)创新旅游方式,加强旅游定位。湟源县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了多民族杂居地区,各族文化相互磨合、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具有湟源特色的风俗文化。因此,湟源县应创造更多的旅游体验方式,来使游客获得更加深刻的旅游体验。例如创建具有湟源地区特色旅游饮食文化美食城,制作品质优良的本地文化物品如排灯纪念品、丹噶尔皮绣,提供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本地特产如吉友陈醋、金华菜籽油等方式,丰富文化产品载体供游客体验、选购旅游产品;通过书籍、杂志、画册、音像制品、导游图等形式,使游客对湟源的旅游业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便于游客旅行的定位;同时,应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来吸引游客的加入,并打造乡村游、自驾游、休闲游等旅游品牌,激活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三)拓宽宣传渠道,推广旅游文化。在宣传方面,湟源县应改变传统的单一渠道,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例如,吸引相关题材的影视剧在丹噶尔古城拍摄,在剧中以形象的方式进行嵌入式宣传;通过举办推介会、驴友交流会等方式来拉近与游客的距离,面对面的宣传湟源县的旅游特色;通过摄影比赛等方式来吸引文化界名人参与到旅游景区文化宣传中,凸显湟源县的文化内涵。
(四)实行差异化营销,打造独特旅游品牌。差异化营销能够应对当前旅游行业中旅游产品雷同的现象,利用景区的文化资源进行营销,形成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以突显与其他旅游产品的差异性。例如,湟源县曾经举办以“品味茶马商都,观赏排灯异彩,走进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湟源丹噶尔”为主题的丹噶尔春节民俗文化旅游节,使湟源县的文化特色得到凸显,充分展示了湟源县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大力打造丝绸之路南线重镇、茶马商都的独特旅游品牌,通过差异化营销取胜。
四、结语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主要依托当地极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像湟源县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县,其文化特色就是发展旅游行业的一张王牌,打造丝绸之路南线重镇、茶马商都的独特旅游品牌。因此,湟源县旅游部门应积极开展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开展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凸显当地的文化特色,加强旅游文化营销,以促进湟源县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宁怡,欧阳晓波,王莉娟. 旅游文化营销研究[J]. 商业经济,2010,02:111-112
【2】艾华. 谈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创新[J]. 商业时代,2007,34:26
【3】张玉香. 新形势下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探究[J]. 前沿,2012,06:124-125
【4】韩晓莉. 旅游文化营销策略探讨[J]. 中国商贸,2011,2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