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职能;国际维度;嵌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013-03

一、高等教育职能的演进

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是把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机构并针对外部环境而言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项基本职能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之日起,大学便肩负起人才培养的任务。培养专门人才是教育活动的首要职能,也是大学最基本、最原始的职能。中世纪的大学是学者和学生共同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被定位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19世纪以前的大学被人们称为“教学型大学”。

19世纪,德国建立了重视科学和学术自由的柏林大学。其创办者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 Humboldt)在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他说:“如果规定大学的任务仅仅是教学和传播科学,这对大学显然是不公的。如果对科学没有持续不断、独立的认识,也根本不可能真正地把科学作为科学来教授。因此,只要安排得当,大学肯定能够肩负起发展科学的任务。”从此,大学跳出单纯传授知识的圈子,发展为“通过科研进行教学”。高等教育的职能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教学和科研并重,通过科研进行教学。柏林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研究型大学的产生,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第二项职能。

美国独立以后,《莫里尔法案》推动了“赠地学院运动”,适应了美国工农业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使得美国现代公立大学体系开始形成。以“威斯康星理念”为代表的大学社会服务观,把大学的资源和能力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问题,直接为社会服务,服务社会成为大学的第三大职能。“威斯康星理念”的倡导者范·海斯(Charels R.Van Hise)指出:“州立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她和州的紧密关系中。州需要大学来服务,大学对本州负有特殊的责任。教育全州男女公民是州立大学的任务,州立大学还应促成对本州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的迅速成长。州立大学教师应用其学识与专长为州做出贡献,并把知识普及全州人民。”范·海斯高度强调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他宣称:“服务应该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在其倡导下,威斯康星大学开始为政府提供专家咨询服务。“州立大学应该直接有助于发展农业,建立更有效的工业和更好的政府”,这一理念在威斯康星大学董事会得到广泛认可。

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有主次关系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高等教育职能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历程,即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发展到教育与科研并重,进而产生第三职能即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形态的变革。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先前已经出现的职能,而是和原先的职能一起发挥作用。

高等教育三大职能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最根本、最一般的职能,科学研究是重要职能,服务社会职能是前两个职能的派生。“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都在“人才培养”这一基本职能统领下发挥作用,三种职能协调有序,共同发展。

二、高等教育国际维度概念界定及内涵拓展

“高等教育国际维度”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理事会主席、美国前加州大学总校校长、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克拉克·科尔提出的。1980年,他在《扩展高等教育的国际维度》一书中指出:“我们需要一种超越赠地学院观念的新的高等教育观念,即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加拿大高等教育学者奈特(Jane Knight)认为,所谓“国际维度”主要是指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跨国界/跨文化维度在高校与教学、科研和服务职能进行整合的过程”。在国家、区域和学校层面,国际化被定义为“把跨国、跨文化或者全球性维度整合到普通教育阶段之后的教育目标、功能和办学中去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阿鲁蒙和万德沃特(1992)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适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和技术合作的多种活动、计划和服务;克莱特从过程和机构的角度出发,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跨文化的维度整合进机构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中去的过程;万德尔温德(1997)提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任何使高等教育对与社会、经济和劳动市场全球化有关的需求和挑战做出响应的,有组织的努力;索德尔克维斯特(2002)聚焦于教育的变化过程和机构层面管理的整体,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由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向国际高等教育机构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将国际维度纳入其整体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得所期望的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从边缘逐渐变成了高等学校管理、规划、培养目标和课程的中心因素。

国内学者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概括为四种学说,即活动方法说、能力方法说、精神气质方法说和过程方法说。活动方法说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关的各种活动、计划和服务;能力方法说从培养和发展学生以及教师和其他雇员的新技能、态度和知识的角度界定国际化的,认为国际化就是一国为成功参与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促进全球的理解,培养有效地生活和工作在多样化世界的各种技能;精神气质方法说强调的是态度、观念方面的国际化,主张树立全球意识并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和氛围;过程方法说把国际化看作将国际的维度或观念融入到高等学校的各个主要功能中的过程”

三、将国际维度嵌入高等教育职能的策略

高等教育国际化给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增加了新的内容,扩张和推进了高等教育的传统职能。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耶鲁大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致力于全球性大学的建设已成为其重要使命。耶鲁大学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将国际化纳入到整个办学过程之中,在课程中安排了更多的国际性内容,并且不断拓宽课程传递范围;对教员的聘用、学生的筛选以全球化的眼光贯穿始终;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和交流,等等。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应将国际维度嵌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三大职能中,使高等教育适应时代要求,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1.嵌入人才培养职能,培养国际型人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要求毕业生具有全球意识,能够理解其他文化,具备管理多样化社会的能力,对“国际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2006)认为,国际型人才是具有国际化的理念和跨文化体验,通晓国际惯例与规则,具有国际交往能力,掌握国际核心业务专长并能够满足企业和相关组织开展国际化业务的人才。国际型人才通常具备以下优点:一是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的思维方式;二是能和国际多元化文化相融合,熟悉几种国际语言,具有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和洞察力,能够站在全球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三是熟悉国际市场某一领域的业务,并掌握国际最先进的知识、技术与信息动态,且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四是具有在国外学习和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

知识之广泛性、普遍性和全球通用性的特点,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受地域限制,学生的求知欲不受国(境)界制约。这些特点使人才培养的国际维度具有客观性。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中最早表现出国际化特性的,或者说国际维度嵌入最早的,是人才培养职能。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就出现了教师的“游教”和学生的“游学”,即教学的国际化。由于当时交通运输工具不发达,这种国际维度在教学中的嵌入仅仅限于欧洲,而且由于受文字和宗教的约束,知识内容也十分有限。

适应现代社会国际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等学校应采取以下具体策略,成为面向世界的国际型人才培训中心;在办学理念上,高等学校应有国际化视野,认识到培养国际型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新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借鉴高等教育水平较高国家的大学的成功做法,结合所在国家和大学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的有利于国际型人才培养的方案;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关注国际上通用的体系,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积极进行方法创新;在学生层面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学生交换,招收外国留学生;在教师层面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国外培训、讲学活动,聘请国外教师讲学,实现师资的多元化;加强外语教学与外文文献的使用;通过国际教育分支机构、新的远程教育技术应用等方式实现教学范围的国际化。

2.嵌入科学研究职能,实现科学研究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不受交通运输工具和教师、学生流动的限制,科学研究扩张具有世界性、全球性特征,因此,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职能的国际维度同样有其客观性。科学研究全球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传媒和通信手段,而在现代社会,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国际化的障碍已逐渐消失,科学研究完全可以跨越国界实现国际化。以科学研究为重要职能的高等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实现和推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一是与其他国家高等学校联合开展研究工作,选派教师到国外开展科学研究,将国外高等学校科研人员请进来,组建具有良好声誉的国际研究团体,使高等学校成为科学研究国际化的中心;二是参加和举办国际会议,组织国际科技开发的合作攻关等活动,加强合作和交流,使高等学校成为科学研究国际化的桥梁;三是高等学校成为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孵化中心,能够在一些科技领域形成有本国特色和优势的技术和产品体系,并向国际市场拓展,使高等学校成为科学研究国际化的领先者。

3.嵌入服务社会职能,服务国际社会。“威斯康星理念”倡导的社会服务观认为,大学的资源和能力应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问题,大学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国际维度下,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由服务地方社会扩展到全国,进而扩展到国际社会。笔者认为,目前,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发挥作用:一是地区层面,即高等学校应该为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服务,为实现区域改革目标服务,成为区域所有人的大学;二是国家层面,即高等学校应该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向大众开放;三是世界层面,即高等学校应该为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事实上,社会总是人类的社会,其边界是很难界定的。

适应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服务国际社会的需要,高等学校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培养大批有道德感、正义感,关心人类发展的国际型人才,直接服务于世界;二是参与国际社会决策,大学拥有众多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应该在地区、国家,甚至世界的各项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建立社会规范,大学应当成为社会行为的批评者、监督者,以及价值标准的制定者和率先垂范者,其在道德秩序的建立和社会行为的规范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四是引导社会前进,对社会发展发挥改革和改造的功能。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应只停留在引进外籍教师任教、聘用外籍学者讲座、派遣留学生和学者互访、参与国际会议、开展合作办学等外在表象,高等教育机构应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国际维度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从有利于高等教育职能发挥,提高教育效能的视角,认真思考日益显著的高等教育国际维度与高等教育传统职能之间的关系,采取多样策略,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使高等教育适应时代的要求,发挥最大的潜能。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传播职能;教育服务职能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新的发展时代。在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将越来越快,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信息社会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只有学习才能使人们获得在信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人们只有通过贯穿一生的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不断适应从事某项工作岗位和转岗再就业的要求。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很难搭上信息时代的航船。高等学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摇篮.是未来世纪发展竞争的焦点。高等院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在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浪潮的推动下图书馆有了许多新的称谓:“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虚拟图书馆(Virtuallibrary)、无墙图书馆(Librarywithoutwalls)、多元媒体图书馆(Medialibrary)、全球图书馆(Globallibrary)、电脑化空间(InterspaceorCyberspace)等等。不管我们怎样称呼未来的图书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信息革命的浪潮把高等院校图书馆推向一个崭新的变革时期。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地位、职能、馆员的角色、服务和管理模式都将面临新时期的挑战。

1新时期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变化

全球信息革命的进程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教育改革的先驱是教育信息化。知识经济理论改变了我们对高等院校图书馆地位、作用、价值的传统认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世纪图书馆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化社会赋予高等院校图书馆新的使命,高等院校图书馆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

1.1高等院校图书馆将成为高校的信息来源和信息中心

古代藏书楼最典型的管理方式就是禁锢藏书近代图书馆的出现是伴随近代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成为大众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了传播知识的作用和广泛的教育性.近代图书馆“已不再是藏书的地方,而是教育机关”。而现代图书馆既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将现代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概括为:①保存人类文化遗产;②开展社会教育;③传递科学情报;④开发智力资源。1981年和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了《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试行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这两个文件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概括为:教育服务职能和情报职能。高等院校图书馆是办好高等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良好的学习环境、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服务,使得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1999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大会主题是:图书馆世界文明通道(LibrariesasGatewaystoEnlighte—neWorld),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将超越当今知识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的作用.而成为获取广泛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通道。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将从“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成为“高校的信息来源和信息中心”。图书馆要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多元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是学术信息中心和提供辅助教学资源的枢纽与知识信息传播媒介。每个高等院校图书馆都将成为全球学术研究信息网络的一个交换站和节点。学生可通过网络远程教学服务系统有效地利用在线图书馆信息资源,教师可在网上获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图书馆的工作要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将文献加工成情报信息,再将情报信息加工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财富。只有这样高等院校图书馆才能在未来的新世纪中存在和发展。

1.2未来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业务方法和研究方法

收集、整理、组织、存储和利用信息是图书馆的业务方法,也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未来世纪中,传统的图书馆方法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带动下有了新的发展。INTERNET把图书馆的文献服务迅速地推向全球化。传统的文献采访工作将延伸到对信息资源的探索,去发现可利用的信息资源。藏书建设的目标是建立馆藏信息资源和全球网络信息资源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成为一体的信息资源。馆藏分布将不局限于自身的空间,而是将全球网络信息资源组织起来,实现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虚拟化馆藏模式。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则以数据仓库形式长期存储.最大限度地实现共享和开发利用。文献分类工作不再是仅仅将文献按照科学体系归类,而更加注重对知识成分进行提炼、加工整理,进行知识信息的创新。用户教育是图书馆事业不变的工作主题,但用户教育再也不是仅局限于辅导读者如何查阅目录,或是提供一般的事项咨询,而是要对用户加强信息意识的教育、培养用户捕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要帮助用户把知识化为智慧和财富。概言之,面向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将从收藏借阅文献的服务模式朝着以组织、传递、开发信息资源为核心,实现业务管理高度自动化,信息资源数字化、馆藏特色专业化、信息服务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图书馆的职能不再仅仅是靠提供馆藏的信息服务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要组织、传递网络信息资源,要通过馆员的智力劳动.创造出新的知识信息,提供增殖的知识服务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2新时期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职能和教育服务职能

2.1我国教育现代化需要图书馆强化信息传播职能

教育服务职能近代图书馆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教育机关”,教育服务职能是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迫切需求。大学人才密集,是知识、信息的主要产地之一,也是知识、信息需求量最大的地方之一。未来世纪,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大学生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将表现为需求量大、多元化、专业化的特点:对知识、信息获取方式要求更快捷、准确、方便。他们不仅仅需要在图书馆能获得信息,还需要图书馆为他们提供经过筛选和加工的特需的知识信息。高等院校图书馆要真正成为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要“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生的素质如何,其中一项重要技能就是利用高技术手段直接获取知识、信息并进行继续学习的能力。今后的大学生面临的是知识和信息的竞争,谁在知识、信息领域领先,谁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高等院校图书馆要在素质教育工程中发挥作用。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教育信息化包括: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学会利用网上资源;开办现代远程教育,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教育的需求。现代远程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发展远程教育是把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是构筑21世纪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远程教育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实现网上招生录取、计算机学籍管理和毕业生就业服务。健全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不断扩大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机会。高等院校图书馆既是远程教育网络上重要的教育科研信息资源,也将成为网络上信息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的课堂和就业、文化、娱乐、生活的信息网站。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高等院校图书馆率先成为“无墙图书馆”。

2.2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图书馆教育模式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综合方法。高等院校图书馆同样也通过“三育人”来体现自身的教育服务职能。

(1)信息技能课程教育。从事某一专业的人,必须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有些科学知识,却是各种专业的人都必须具备的知识。“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目录学是指引治学途径的入门之学,这话在今天依然十分有道理。文献信息组织、分类、检索、课题调研等是每一个科研教学人员的基本功。可以说,信息处理能力是现代人才的基本素质,体现了人才竞争能力。而过去的高等教育忽略了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离校后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较差。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教育部在1981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明确了“开展查阅文献方法的师资水平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高。通过备课、观摩教学等教学研究活动和师资轮训,不断学习、研究信息查询的新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和效果。在未来的世纪,《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对于在校学生、网上的学员以及社会上的信息用户都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方法课程。人们需要学习信息搜索的技能,需要通过课堂、网上自学等方式掌握这个基本技能。高等院校图书馆应肩负起这一任务。

(2)网络信息搜索技能培训教育。信息社会的信息增长速度快、数量大、更新快、载体形式多样、分散存储,出现了信息超载的现象网络查询便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方法。到2000年,我国将有1000所高校建成校园网并与CERNET连通.高校图书馆通过CERNET与1NTERNET实现互连,高校图书馆开辟了电子阅览室,提供了上网查询服务,为网上信息交流创建了良好的网络环境。但目前高校个人上网普及率还不够高,网络和网上信息资源利用较低。究其原因之一,是人们对于上网技术较为陌生或不熟练。随着图书馆的高度现代化,一些读者面对高度自动化的图书馆望而生畏。为了今后吸收和处理信息的需要,人人需要上网。因此,图书馆应当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搜索技能的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应当包括:掌握上网的基础知识;学会WWW,FTP,E2MAIL,GOPHER等网上漫游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常用的站点和运用搜索引擎查找站点:熟悉重要的专业数据库及在线图书馆的检索方法等等。近年来,图书馆开办的用户上网技能培训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图书馆馆员对网络资源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熟练的检索技巧至关重要,一般的上网技术培训无法替代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搜索技能培训。这种培训以主题讲座方式.学员可选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专题选修。方式灵活效果显著。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服务职能提供了新的手段。

(3)图书馆的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图书馆的空间虚拟化、信息检索对象化、信息服务与传播网络化、管理职能集成化的目的在于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社会的图书馆的服务思想。虚拟化图书馆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扩大了服务对象.在线信息服务所创建的信息导航、搜索引擎、专题数据库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缩短了信息与人之间的距离,当人们通过网络得到图书馆的种种在线信息服务时,人们心中将开始重塑图书馆新世纪的形象。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职能;教研文化;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6000104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深入接轨,中国高等学校在大学基本职能、大学理念及教育价值取向等层面正从模仿借鉴向快速转型迈进,显著的标志是高校正从教学型大学逐步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或是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

特定的历史时期必然衍生出特殊的价值观氛围,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求,目前国内高校几乎都将转型的最高目标定位在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追求上。在这种对西方高等教育的模仿步尘中,可以明显感觉到,由于教育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的冲击,大学基本职能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悄然发生着变化,惊人的表现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当前时段,科研(师范类院校除外)渐渐被放置于大学办学价值观的金字塔顶端,其次是教育,最后才是为社会服务。

如何看待大学基本职能在排序上的异化以及带有强烈主导色彩的这一潮流?而用以显示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教研文化在上述变化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又如何?文章拟从大学职能的本真内涵出发,诊示大学教研文化中的暂存问题,提出大学教研文化的重建思路。

一、大学职能的本真内涵

大学职能的本真内涵是什么?学校是什么?最朴素的回答即学校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场所。那么,一个国家的崛起其最根本的能量基础是什么?最朴素的回答是人才。中国从黑暗落后的封建体制中沉重且艰难地走向现代文明,谁能否认最初的动力不是来源于那些最早接受西方教育的思想家及科学先驱。

早在19世纪,英国红衣主教、著名学者、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1]一书中,从词源学的角度提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并由此引申出大学职能的根本内涵即培养有文化修养、具备行为和思想上一切优良品行的绅士。近年来,“钱学森之问”和“钱理群之忧”引发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深刻讨论和强烈反思。“一问一忧”不约而同地指向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即人才培养。这“一问一忧”的出现绝非偶然巧合,而是对大学职能或其对根本使命的一种痛心疾首的反思和追问。

对应于“钱学森之问”和“钱理群之忧”,西南联大的案例已被人们屡屡提及,这所民族危难之际临时组合的大学,身处艰苦卓绝环境,校址不断变迁,却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所培养的学生中涌现出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7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172个中外籍院士。诚然,很难用几句话或者几篇文章阐释西南联大所成就的奇迹及造就奇迹的归因,但当时的西南联大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将教育和培养人才放在了大学职能的首位,而不是将“教师的科研”作为大学理念中的主流首选。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功利主义思潮在美国学界泛滥,基于非科研即解聘的制度导向,美国大学普遍存在重视教师科研成果的现象,而教学被无所适从的教师所忽视,教研文化(教学学术)被学校漠视,随之而来引起大学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为此,大学的职能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质疑。美国前教育部长博耶在《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中率先对大学职能及办学价值观的异化展开检讨,教育界随之开展了大学教学学术运动,对大学职能及定位展开了深入反思[2]。

近年来,中国也开始对大学教研文化的偏废认识进行了反思,然而,这些反思仍然建立在专业学术取向的基础之上,没有从教学学术的角度出发并立足于大学的培养目标去探究,更多的是众口一词,仅在形式上对教学和科研作了均衡处理,在实际运作中很多高校仍然以科研成果作为衡量教师工作水平的主要依据。

高等建筑教育2015年第24卷第6期

郝伟高校教研文化构建论析

基于大学内在的运行机制,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固然不可或缺、不可偏废,但最终的价值取向应该回归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理念上来,这才是大学职能中不能罔顾的本真内涵,否则会导致大学根本任务和根本职能错位,“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之问将成为大学永远也无法回答的问题。

二、当前高校教研文化中的暂存问题

就高校而言,教育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手段大多集中在教学活动之中,而处于教学层面之上的就是与教学实践密不可分的教研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教研文化是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教研活动为抓手、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为氛围的教育文化现象。该文化现象实质上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研究和理论升华,反过来又对教师、教学、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促进意义。那么,当前高校教研文化真实的状态又如何?

(一)以科研活动为主的大学理念将高校教研文化置于教师生存方式的次要视野之下

首先,以科研为主的大学理念是一种历史变革,是一次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性尝试。在此理念下,科研成为高校教师的主要生存方式,教学活动不可避免地成为科研的附庸行为。有意无意之间,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教研文化受到冷遇和轻视。

其次,许多教师的科研课题与其教学活动所涉及的领域有一定距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也就是说,教师主观上也许可以接受和完成科研任务,但客观上时间不允许,“兼顾”的结果只能是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精力和时间不经意被教师的科研活动“挪用”。

最后,在以科研活动为主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下,教师的个人发展与教研文化建设之间互动共生、相互依赖的良性模式渐渐失去其原有的内涵,高校教研文化建设在教师个人的成长发展中所占权重越来越小,以致高校教研文化建设越来越不具备激励职能和长效促进机制,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程度势必越来越松,教师对教研文化建设势必也越来越缺乏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在此背景下,学校相当多的教学研讨活动不得不依靠制度形式加以推动,教学研究活动和教研文化正渐渐淡出高校教师的主要生存视野,目前的高校教研文化建设只维系在教学研究活动的较低层面上。

(二)高校教研文化的内涵正逐步降低、窄化

每所高校都有不同形式的教学管理、督导、调研部门或团队,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从这些部门和团队的任务视野出发,教研活动更关注具体的课堂形态,而对课后的座谈和交流往往聚焦于教师是否按照规章和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否突出了难重点、是否使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课堂气氛是否够活跃等常态要求,很少从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及教学学术的层面对教师和教学进行指导。这实际上是教研活动的一个较低层次,或者说是降低和窄化了教研文化的内涵,以完成具体事务为基本追求,而遗忘了教学研讨对于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内在价值。

事实上,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教育服务,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因此教学本身承载着“育人”使命,具有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科学思维方式的功能。举一个反例来讨论如何建构学生的科学思维。许多运载装备专业(轮船、飞机、汽车等)的高校学生在接受过力学知识系统学习后仍会不自觉地认为,运载装备的动力是由发动机提供的。如果让学生用物理学中经典的牛顿第二定律来解释,所有人会恍然大悟,原来以前关于运载装备运动动力的认识是错误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源在于这些学生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等各种力学原理时,面对的大都是书本上抽象化的物体和受力分析,以致于只能在卷面上娴熟地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各种抽象的力学问题,而一旦遇到现实中真实的物体和真实的内、外力分析时便不自觉地陷入唯心理论的思维方式之中。简言之,这些学生用以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没有建立起来。有学者把这一类学生称为“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的矛盾集合体”,而造成这种矛盾集合体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起科学的思维方式,忽略了课程内容之外的“育人”功能。

美国著名教育家、“全美教学奖”获得者肯・贝恩认为,如果学习不能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感觉方式产生持久的实质性影响,那么学习将是毫无意义的(这里的“学习”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并非狭义的课程教学内容)[3],因此,只有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展开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才不至于在这一过程中失之偏颇,才能把关注的重心置于“育人”层面、置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上来。

(三)教研形式日趋单一,教研过程走样

近年来,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各类“教育研讨”方兴未艾。这些以营利为目的“教育研讨”之所以大有市场,缘由非常简单,因为真正的教育机构和团体很少组织此类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教研会,而高校(师范类院校除外)间有关教育学术的横向研讨更是少之又少,高校内部的教研形式日趋单一,公开课已成为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主流教研形式,许多学校的教学评估、教学评奖、教学交流均围绕着公开课这一平台展开。

把公开课作为一种评价教学水平、交流教学实践、切磋教学艺术的途径本无可厚非,但这种日趋单一的教研形式越来越注重公开课的过程准备和课堂表现。对教师而言,为了上好一次公开课,教师及其背后团队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设备的运用、教与学的互动、教学语言和精神状态的展现,等等,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的具体实质,教学过程完全按照某种固定的表演范式展开。对于观摩者而言,也完全按照这样的范式要求来作评价。

由此可见,基于相同的价值定位和衡量标准,公开课实际上被教师和观摩者错误地定位为公开课的环节准备和课堂表演,结果令试图借助公开课这一平台进行教学研讨的初衷完全走样,且公开课一旦结束研讨活动随即终止,很少有人在公开课后进行教研文化层面的反思性研讨。因此,这样的研讨过程已不具备文化酝酿的特质。

三、教研文化的构建思路

从客观辩证的视野去看待高校教研文化和教师的科研,两者之间其实从来不矛盾,关键是如何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合理的契合发展点,使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师评价体系回归到大学根本职能的理性轨道上。

(一)立足高校根本职能,分离教学与科研,真正确立教师评价体系的双轨并行机制

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率先认识到高校内部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负面后果,并着手实施高校教育改革,从此引领了本科学院以教学为主、研究生学院以科研为主这一分离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此后几十年间,世界各国大学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一直处于合―分―合―分这一动态的变化过程,每一次的变革都与具体学校和特定目标相契合,但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始终不曾动摇,即使哈佛这类纯研究型的精英大学,其本科教育仍然以教学为重点。

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中国部分高校在立足高校基本职能不变的前提下,已经开始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实践中有所侧重,即本科学院以教学为主,研究生学院以科研为主,并确立了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双轨并行机制,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这是一次大学理念的回归和重塑,为那些原本起点较低,仍在拼命向研究型大学靠拢但评价体系单一的纯教学型院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二)深度理解教研价值观,把教学研讨上升到教研文化的高度来思考

所谓教研文化是指把教学研讨过程和教学实践过程上升到文化高度来看待,并从文化的高度尊重和沉淀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过程的核心价值理念,即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在学生和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科学思维方式的建构中具有的重要意义[4]。

只有充分理解教研价值观,才不致于在教研活动中把研判的目光仅仅对准教学实践中那些简单而具体的要求和规范,而应以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和受教育过程中的真实变化与发展作为教学研讨的价值重心和根本追求。也就是说,围绕教学研讨,除了满足规章要求和课程规范的具体规定外,更要积极探索教学的艺术、高校“育人”的职能等教研文化所涉及的深层内容。

(三)多层次理解教学研讨意涵,使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成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一种常态

1.多层次理解教学研讨意涵

应当多层次多角度理解教学研讨意涵,充分认识教学研讨并不等于一堂公开课那么简单,即便从时间维度上考虑,教学公开课这一教研形式也并非仅仅是课前的环节设计、课中的表演和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还应将研讨延伸至课后的反思。对于公开课授课教师以及观摩教师而言,反思性的研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考和发展资源。例如:这堂课有何缺憾?这些缺憾是如何造成的,是个人教学欠缺还是事先准备不足?这些缺憾是授课教师的特例还是教师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果我来讲这节课,我将如何回避此类错误?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状态如何,等等。授课者和观摩者只有带着这些质疑、自问、反问、建议展开课后反思,才能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升更大的空间。

2.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

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是机制性的,也可以是非机制性的。例如:非师范类院校可以建立专门进行教育研究的教研中心,除定期举办全校范围的教育理论研讨,还可以牵头组织校内各院系展开教学评比,并以此为载体展开深层调研、院校横向合作交流等。

3.建立新型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把有效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引入各类教研活动中,使教师的个人发展与教研活动紧密相联,有效激发教师对教研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从而使教学研讨成为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常态,真正把教研文化引入教师的主要视野[5]。

综上所述,必须从客观辩证的视野去看待高校教研文化和教师的科研,清晰大学教研文化的构建思路,使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回归到大学根本职能的理性轨道上,从而促进高校教研文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埃德加・莫兰. 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肯・贝恩.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叶澜.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

[5]杨小微. 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Teaching and research culture re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O We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P. R. China)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政府职能;定位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由于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政府权力相对集中,政府行政职能转变仍然是政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目前在高等教育领域,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科技革命使得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向现代化、大众化、国际化及终身化。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在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时期,政府要以仓U新精神引领高等教育,避免效率低下、教育资源浪费、教育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问题。

一、政府职能及政府管理高等教育职能的基本内涵

(一)政府职能

虽然目前关于什么是政府职能,国内行政学界还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但对其基本内涵的界定还是相同的。即把政府职能界定为:“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其所应起的作用。”我们也可以通俗一点来理解,即政府职能主要涉及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二是政府怎样去做。从政府的本质属性上看,作为国家的一部分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作为公共管理机关的属性和作为组织统治工具的属性,并且前一属性所决定的其具有的公共事务职能是后一属性所决定的其具有的特殊职能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说任何国家政府所行使的一切政治统治职能都必须通过公共事务职能的执行而最终得以实现。事实上,国内许多学者也对现阶段政府职能问题进行过论述,虽然他们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即政府职能的核心和首要职责在于提供公共服务。

(二)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

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上,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典型代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现实要求政府必须进行实质性变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各行各业开始行动起来,但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突显了政府管理高等教育职能界定的迫切。因此,只有政府积极主动地转变管理职能,把握好干预的“度”,高等教育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而要做好这个职能转变,就必须首先明确政府管理高等教育职能的内涵及转变、调整的方向,这是前提和基础。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曾在此问题上进行过研究和讨论,并从不同角度归纳总结出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内涵。如马振福等认为政府管理高等教育职能主要是指政府运用法律、法规、政策、监督评估等手段对高校依法进行管理,主要包括指导职能、服务职能和监督职能。蒋建湘认为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职能应为在宏观上加以指导,通过立法、经济、评估、监督、信息服务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高等教育进行组织和领导。喻岳青先生认为政府对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职能就是调控和服务。周川先生认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能不应在学校内部的运作过程和环节上,更不应在学校内部的日常事物上,而应在学校系统内外部的宏观关系上,在高等教育事业的方向和质量标准上。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从人世角度看,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在于宏观调控高等教育结构、补充和矫正市场机制不足,有效预防和克服市场带来的弊端,以达到高等教育市场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此外,一些国家政策性文件中对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框定,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投入体制、高等教育的管理以及高等学校的学术自由等方面的管理。虽然这些具体职能在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加以细化,但至少表明政府已从宏观上界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职能范围和管理权限,并给予法律上的保障,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政府管理高等教育职能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在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中,政府直接参与管制的成分比较大,对高等教育的直接干预比较多,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突出表现为政府本位。即政府处于主导地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决策者,政府与高校是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高校必须接受政府的领导。这种管理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集多重角色于一体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人们一直认为只有政府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唯一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也只有政府管理才是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以及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唯一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在具体的高等教育管理中,集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三种角色于一体,身兼数职地对高等教育进行严格的行政性管理和直接干预,在高校的办学、资源投入,成果分配等方面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直接干预高校的具体工作运转,过多干涉高校办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使得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并直接由政府进行支配,这种完全由政府垄断的模式必然造成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差、缺乏竞争力和主动性、效益低下,甚至高等教育领域里的腐败现象产生。此外,政府对高校的长期规划、宏观调控、评估监督角色过弱,对具体细节执行角色过重,这样的角色错位也给政府带来了不利影响,无形中加重了政府的责任负担。

(二)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法制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政府管理高等教育职能转变之所以会出现一些不理想的现象,很大原因是由于现阶段我国有关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不规范,缺乏严格的界定和足够的监督力度而造成的。虽然《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国家性文件对高校尤其是高等学校的管理权限范围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对这些权力的权限界定并不是很清晰,也就给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具体管理留下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以至于在实际操作中有失规范。目前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一些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性规定,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但在对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之间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划分方面以及不属于行政许可事项的管理方面,政府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正是由于这些相关的高等教育立法中缺乏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强制性规定,而且在有关政府与高校法律关系的规定中政府始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权力关系的规定中也是政府想放就放,想收就收,忽视法律的制约和监督,使得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无法真正得以奏效,其法律法规的笼统性、模糊性弊端显而易见。

(三)有效落实高校真正办学自主权尚有难度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几乎包揽了高等教育的一切,从招生规模、专业结构到课程设置等均由国家计划作出统一安排,严重束缚了高等教育的自主发展。一直以来,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都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关注的核心之一。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高教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落实取得了一定进展,对高等教育事业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仅从《高等教育法》中的规定来看,我国高校有着诸如制定招生方案、调节招生比例、设置和调整专业、选编教材、配备人员、聘任教师、科学研究、文化交流以及管理和使用财产和经费等方面的自主权利。在上述法律条文的规定中,我们看到我国高校所享有的自主权还是比较充分的,而且从近年来的执行情况看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转贴于

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还未能取得理想中的最佳效果,某些权利还没能得到相应的扩大和落实。如在招生权方面,虽然到今年为止,教育部批准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已由2002年的首批6所增加到42所,但这毕竟还仅仅是一部分试点高校。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其招生计划、招生比例、生源分布等还是掌握在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手中,而且即使高校有可调整的比例权限,其范围也是比较小的,面对高校发展的实际所需,学校可控的自由度还远远不够。当前政府在对高校的管理中过多注重的是自己的行政管理权,《高等教育法》也只是从高校角度作了自主权的权限规定,而对政府如何履行应有的权责、监督检查等内容却没有明确规定。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插手高校办学过程中的内部事务管理,而不是执行其宏观管理职能,高校始终不能摆脱被动从属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有效落实。

(四)教育中介机构发展薄弱

教育中介机构作为一种协调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团体,能够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我国的教育中介机构只是近年才刚刚开始发展,类型比较单一,多为学术性机构。有关高等教育评估、拨款和信息咨询性质的中介机构还不够完善,运作也不规范。从政府负责的层面上看,政府对教育中介机构的性质主体、服务客体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审批的具体程序、具体收费标准、评估监督等相应体制还没有完全确立。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并没有赋予中介机构真正的参与管理权力,机构内部组织成员结构也不合理,专业权威性不高,从而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

三、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定位

(一)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观念要重新定位

政府管理应是“掌舵”而非“划桨”。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起掌舵的作用而非划桨的作用,也就是说政府要管其所管,要明确哪些属于该管的范围,哪些属于不该管的范围。政府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中,首先应该扮演的是策戈:J者和谋略者的角色,即对重大事项进行宏观上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同时,政府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高等教育作为政府提供公共职能的一部分,对其管理也必然要遵守这样的法则。在高等教育领域,政府的介入是完全有必要而且有可能的,政府的适度干预能够有效防止市场失灵带来的高等教育内外部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既要适当引入市场机制避免政府失灵,同时也不能放松政府的必要指导和调控以避免市场失灵,必须使政府成为服务于社会公众的行政机构,使其角色定位从管制者变为服务者,力图仓U设一个有限的政府而非全能的政府。

(二)应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

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共供给”提供者的多元化,把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管理职能和权力交给公民、社会或者市场来承担,表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最终形成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提供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格局。具体来说,就是要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方面,打破以往由政府完全垄断的形式,允许并积极鼓励各种正当的非政府力量参与高校办学,并给予他们合理的法律权限和应有的政策保护。同时,在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方面,要抛弃以往完全由政府提供的财政体制,建立起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新财政体制,缓解入不敷出的财政压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高等教育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追求高质高效,兼顾公平公正

以往政府对高等教育管得过死统得过死,政府是高等教育的唯一提供者,从而限制了自由竞争,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低效率和无效率。现在我们要将效率问题提升到政府工作的议程上来,要在国家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将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难免会给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带来新的问题,如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明晰公平的真正含义,追求高等教育的真正公平公正,要将效率和公平作为政府追求的共同目标,倒可将“公平”和“效率”剥离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四)加强政府服务性职能,理顺各方关系

政府应广泛采用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适当适度地下放服务和管理的权限,这样的管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政府管理高等教育时也同样如此,以往高度集中的集权管理形式剥夺了本应属于高校的自主权力,将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完全归之于政府旗下,由政府集中统一管理,政府集多种角色于一体,制约着高校的办学、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虽然,这种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逐渐显露弊端,放权和分权模式被证明是更具效率的新方法。作为现代政府,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时不仅要从整体布局上把握大方向,由中央政府进行统一领导,同时也要根据各地具体实际将部分应该下放的权力下放给各级地方政府或高校。这样做,不仅能够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工作压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授权或分权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8-2007)数据研究:十年间,高等教育各个层次的规模都有大幅提高,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增长点一度从本科层次转移到了专科层次,期间专科增幅明显超过本科,到2007年出现拐点,专科招生增长幅度显著回落,这说明:当高等教育在经历快速大众化阶段而进入稳定的发展阶段后,专科层次教育开始理性放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统计,到2009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为2305所,其中本科院校1090所,专科院校1215所,在专科院校中职业技术学院占到88%,为1071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2009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为1280万人,2020年将达到1480万人。200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除去研究生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为1406万,2020年为1620万人。新的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表明:2009到2020年,高职在校生人数将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47%-45%之间,高职教育的规模增长将明显放缓呈稳步增长态势,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总结十年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经验教训,寻找内涵发展的突破口。笔者认为,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正是高职院校寻求内涵发展的首要任务。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凝聚力和原动力,是学校管理的灵魂。由于自身的功能层次定位的不同,各级各类大学的校园文化特征与建设具有很大的差异。较之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具备与生俱来的多元文化特质,高等教育的理想与理念、高职院校自身的功能层次定位和文化积淀、行业企业的文化与核心价值等等,无一不对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将多元文化的影响转变为以培养行业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文化动力;如何在对过去文化扬弃的基础上,重构独具高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决定高职院校兴衰成败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脱胎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等专科学校,不少是原有的中专学校、职业学校整合而成,还有的是从国有大型企业当中改制而来。相对于普通高校和国外职业院校的发展历程及文化积淀,我国高职院校是十分年轻而稚嫩的。建立与高职院校的功能层次定位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需要漫长而艰辛的探索和发展过程。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探讨研究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支撑和系统规划。自我国高职教育兴起以来,高职院校对自身的发展及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与探讨,但总体表现出理论性欠缺、层次性模糊和系统规划设计不足的问题。相当数量的学校在办学理念、指导思想、教学管理等方面带有浓厚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对高职校园文化缺乏理性思考,在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任务、方向、措施等方面,严重偏离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层次定位。部分高职院校或急功近利地谋求升格,一味模仿普通高校的制度和模式;或过分强调“职业化”,照搬沿用原有中职教育的经验,明显存在盲目跟风、疲于应付、责权不清、目标不明等现象。

(二)文化活动“方兴未艾”但缺乏对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的把握。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不准,导致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等同于各类文体活动、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将文化建设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简单化、局部化,在原有中等教育的认识、理念、制度、行为中裹足不前,使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印象局限于:高等职业教育是末流的高等教育,是高收费的高等教育,是双差生的高等教育。高职学生对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尤其是管理理念和模式满意度不高。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核心价值的把握,严重限制了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促进与推动。

(三)高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但缺乏文化建设的平衡性与自觉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各种达标检查与评估,对示范院校高标准的遴选与投入,迫使高职院校首先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学校任务的第一要旨,使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相对物质文化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分离和失衡。同时,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求与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实力捉襟见肘的矛盾,使相当部分的高职院校片面强调技能性和规模性,导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功利主义盛行,缺乏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建设目标体系,以及围绕高职教育功能层次定位,将多元文化的影响进行主动融合和升华的自觉性,从而使自身缺乏特色和原动力。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和文化追求必须遵从高等教育的规律,围绕高职教育功能层次定位,在彰显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职能的同时,突出高素质;在强化自身服务社会的职能和兼具经济功能的同时,坚守高等教育的独立精神意志。但事实上,一方面,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方面与中等职业教育、职业资格培训“同质化”;另一方面,专业定位及其指向过于专门化,在专业划分上呈“本科压缩饼干”,这充分暴露了高职院校对自身发展方向、文化追求强大的盲目性和非理性,以及虚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从高等教育的层次定位透视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类型划分是大学定位及发展的前提。明确不同层次、类型高等学校的目标和任务,有利于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分工明晰、定位准确,形成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不同类型的大学客观上应有各具适切性和特色的发展战略选择,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

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学分类法是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制定的分类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卡内基的分类指导原则主要依据大学的职能任务,将五次分类项目的名称大致区分为五大类—研究型、硕士型、学士型、副学士型及专业型,对我国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武书连提出了“类与型”的中国大学分类标准,“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类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13类;“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将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陈厚丰根据高校社会职能等理论,以高校履行三大社会职能的情况及其产出比重为主,将高校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应用型等4型。马陆亭根据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按两个维度规划高等学校的分类,将高校分为四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专科教学型学院,每个层次又分成学术型人才培养类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

无论中外哪一种分类方式,高职院校都明确地处于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属于以应用技术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为主的教学型大学,相比其它层次的大学,主要担负着为生产行业企业大量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务实的态度,围绕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层次定位,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二)从大学的职能定位透视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的职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纽曼提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强调传授知识是大学的唯一职能;洪堡发展了大学的职能,将“科研”与“教学”统一起来;科尔将其进一步扩展,指出:“传统上认为大学有三种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近现代以来,大学从仅仅传递知识的教学场所,成为既重教学又重研究的组织,进而转变为兼具教育、研究以及为社会服务的多重职能的庞大机构。进入21世纪,随着大学由社会边缘走入社会中心,社会更加依赖大学解决、调节复杂事物,大学的崇高地位,使大学引领社会的使命更加凸显。因此,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成为当代大学的基本职能。  但是,不是任何一所大学都需要平均拥有上述四个职能。高等教育应当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体系,大学的定位应符合教育规律、社会需要及学校自身条件,进行职能的合理定位。事实证明,不顾实际、盲目追风只会给大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损失和伤害。因此,根据这个定位原则,高职院校的发展应该以学生的专业训练及全方位的素质培养为主导,突出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植根于行业企业又超越于行业企业,而不是发展科学或培养科学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无疑也必须基于这个职能定位,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确定目标方向。

(三)从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透视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高等教育功能是相当宽泛的概念。近年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认识,无论是从哲学研究角度,还是从社会学角度,均将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叙述为是对人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影响两大功能。前者是指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亦即人才培养功能),也是高等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后者是指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它被细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社会功能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功能。

从高等教育育人功能看,战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育人功能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帮助人们取得较强的谋生能力逐渐突现出来,并迅速取得与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并重的地位。从社会人才层次来说,高等教育把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的 “灰领”的培养,逐步提高到与传统“白领”的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发达国家,“白领”主要靠大学培养,而“灰领”主要靠社区学院之类的学校培养。在中国,以谋生为主培养“灰领”大军的高等教育就是高等职业教育。[7]从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分析,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社会职能。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并不是在所有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都有突出表现,每所高校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体现其中的一项或两项。高职院校相对于高等教育的功能逻辑,首先体现了它的育人功能,其次兼具经济功能,以及部分地引领企业行业文化的功能。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遵循这个功能定位,以育人功能为主导,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兼顾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综上所述,从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自身所处的层次地位和功能职能分析,一方面,高职院校处于高等教育和各类大学定位分类分层的最底部,在科学研究层次和人才培养层次方面,不可能超越其他普通本科院校,但又因其在各类大学中更多更突出地表现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或者说是教育的经济功能,而成为高等教育和大学分类分层中一个不可替代的部分;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主体功能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职能必须建立在培养人才的职能之上,并且,当其它职能过度膨胀时,高职院校的主体职能就会磨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事物一旦不再具有自身特有的性质,我们就不能说它仍然是同一事物。”研究表明,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大学,作为独立的精神个体,它的成果输出可以影响社会,但是它不能为了产出一定的成果而改变自己。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市场逻辑的不断扩张,不可避免地带来对教育逻辑的挤压。因此,立足高等教育功能层次定位,建设高职教育的特色与平台;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主动服务社会并在某些方面引领社会的职能;时刻警惕高职院校因为涌动的社会需求或自身追逐利益的倾向而失去高职教育的灵魂,这正是高职院校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旨。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一)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塑造核心文化。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想与高职院校层次定位,立足根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大学自身的理想,它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原始起点,在于作为一个独立的精神个体,将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围绕一线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个人发展和职业人生,凝炼高职院校的核心文化,并将它渗透到学校育人的各项工作中,与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和个人的终身发展需要。同时,建设高职教育的特色和发展平台,以实现和坚守高职院校的自身层次定位,强化高职院校在推动所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两张皮”现象,杜绝跟风效仿、盲目攀比、好大喜功的非理性现象,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活力与生机,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