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术分享总结

技术分享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技术分享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技术分享总结

技术分享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密度分区技术方法

密度分区制度作为城市规划精细化管控的手段,在国外得到广泛运用,我国近年也越来越多城市尝试建立密度分区制度,其技术方法目前较为普遍的有“总量分配法”与“可接受强度限制法”。深圳市是国内较早开展密度分区研究与管控的城市,2001年开展了《深圳经济特区密度分区研究》,2007年城市总体修编中进行了《密度分区与城市设计研究》专题研究,2014年颁布《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下文简称“深标”),增加了“第4章密度分区与容积率章节”。

1 深圳既有研究的总结分析

1.1 《深圳经济特区密度分区研究》

该研究采取的是“总量分配法”,参考人口、配套设施的因素,通过“环境标准导向模式”推算规划期末总建筑规模,再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的分配形成了密度分区。宏观层面,以“服务条件、交通条件、环境条件”三大因素建立基准模型,划定了“高、中高、中低、低”四类密度分区,再以“生态、安全、美学”原则对基准模型进行调整,形成修正模型,最后按照功能类型建立扩展模型(“居住分区模型”和“非居住分区模型”)。中观层面,主要是按功能对总量的密度分配:居住用途,首先结合总规土地利用与“居住分区扩展模型”测算居住用地在4个密度分区中的分布,然后通过人均用地及建筑面积等标准推算出“高层、中高层、多层”居住小区的毛容积率,再乘以对应的用地面积得到规划居住建筑总量,此外还通过规划总人口规模反推居住总建筑面积,最后对两组数据进行校核形成“居住建筑密度分区”;非居住用途,该推算采用较多的假设前提,首先设定办公及旅馆、商业金融服务、工业及仓储、其它功能的容积率区间,再结合总规及案例设定各自的占地面积比例,进而推算出“非居住建筑密度分区”。微观层面,主要是从用地规模、城市设计、交通条件三方面提出了在街坊内密度的修正原则。

该研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尤其是“密度影响因素量化为数学模型”及“密度的分配”方面的技术方法。然其缺点也较为明显,首先是“总量算不准”,目前深圳原特区内的建筑总量已达其预测规模的两倍,直接导致整个研究的基石被破坏,也就失去了规划管理的实操价值。实际上“总量分配法”较适用于“稳态城市”或计划经济特征较明显的城市,深圳发展速度快、产业转型明显、市场经济活跃,简单的线性增长预测显然是不适用的;另一方面,“总量分配法”不应简单的以规划期末“人口规模、建筑总量”为固化对象,应更多将城市承载力及增长可能性作为可变校核因子,将模型调整为联动动态模型,这样才具较强的适应性与操作性。

1.2 《深圳市密度分区与城市设计研究专题》

该研究首先对深圳现状密度及过去6年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检讨,提出应采用“可接受强度限制法”的研究策略,结合总规制定了全市密度分区策略(经济效益优先区、环境效益优先区、效益均衡发展区),并在此基础上吸收其国外经验“设计”了一个“密度分区”(高、中高、中低、低),再通过案例法设定了不同功能、不同分区的容积率。该研究提出的方法体系与管制思路有较高的实操性,其缺点在于其“密度分区”是设计出来的“构想”,缺乏基础数据支持与足够样本的实例验证,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规划管理。

1.3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4),密度分区与容积率

2009年,规划主管部门颁发《深圳市法定图则地块容积率确定指引(试行)》(下文简称“《指引》”),从内容及方法上吸收了前述两次研究的主要成果,提出了6类(其中I类为生态区,不进行建设)密度分区,分别给出了居住用地基准容积率和商业用地基准容积率,并提出了明确的测算方法,即基准容积率乘以叠加修正系数(地块系数、道路系数、地铁系数)。2012年深圳市着手《深标》修订,将《指引》的内容略做调整后予以纳入。

总体来说,《深标》中设定密度分区的内容是深圳市进行密度控制的重大举措,将密度分区管制上升到地方标准的高度。但是,《指引》试行期间遇到了较多的问题,突出体现在基准开发强度(包括修正后的)与实际出入较大,界定内容过于宽泛,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相关行业对其科学合理性的质疑,于是呼,详细规划层面的研究经常能够轻易的、合理的或不合理的突破密度分区管制,不断累积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风险,城市形态无序化发展趋势加剧。《深标》中相关内容延续了《指引》,《指引》遇到的问题也是《深标》即将面对的问题,且由于《深标》是地方标准,其面临司法纠纷的风险被大大提高了。

因为“密度分区”是“设计”出来而非计算出来的,虽考虑了现状及规划意图,但缺乏交通、市政、公共配套及环境承载力的专门研究,量化支持基础薄弱,科学合理性大打折扣,无论是对上(市政府)、对下(基层管理)、对内(各职能机构)、对外(开发商、各种主体),都显得底气不足,难以形成“掷地有声”的效果。因此,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应性强的密度分区制度,对于解决目前规划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前瞻性应对存量土地背景下的规划体系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主管部门计划开展密度分区及相关配套制度的修订。

2 新一轮密度分区规划修订技术方法的设想

本轮修订的核心思想是“以科学、动态的运用城市建设数据为密度分区的基础,以法定的制度与规则为管理手段,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思路概括如下:综合采用“可接受强度限制法”及“总量分配法”建立数学模型作为密度分区的测算依据,以“测算公式+参数体系+测算规则”为操作手段与规划管理对接,如下图所示:

该方法的核心是“测算模型”的建立,测算模型以基础模型为基底,以6个主要子模型作为“限制条件”进行修正。基础模型容纳密度分区现状情况、有效规划及相关政策等直接表象要素,子模型设定了公共配套、综合交通、市政公用、环境容量、城市形态、地价六大类,子模型也由若干个小类的模型组成(例如公共配套,就包括行政、文化、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自成体系的模型),通过对子模型中的核心要素的量化及与密度分区之间关联,形成对测算模型的动态修正,最终形成密度分区各区的规模控制及密度分区规划模型。该方法的技术难点有三:统计单元、量化逻辑及关联逻辑。

2.1 统计单元

不同要素的量化过程都存在其自有规则,有效核算范围各异(例如小学的核算范围为半径1公里,变电站是半径5公里,污水厂、大型医院则范围更加大,等等)。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确定具备数据统计可行性、规划管理操作性并为其它要素单元所覆盖的最小单元――基本单元,研究以“次干道以上城市道路、行政区划边界、基本生态控制线”为边界,通过Arcgis系统将全市划分为3000多个单元,多数单元面积在20~40hm2。

2.2 量化逻辑

量化逻辑是不同影响要素在模型内的算法规则。大多影响要素都能纳入“点要素”与“面要素”两大类模型。点要素对应能够限定服务范围的设施,包括公共配套子模型中的要素及少量的交通市政设施;面要素对应系统性强的影响要素,其设施本身不具核算意义(例如公交站)或者是无形的(例如城市形态),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够进行有效核算,主要包括除公共配套子模型外的5个子模型中的要素。两大类要素的的量化逻辑有较大的不同,点要素一般以转化明确的数量表达规则为目标(如学校学位数量、医院床位数量),而面要素则相对模糊的评级体系为主(如交通道路拥堵状况的A至F评级)。

现以小学为例介绍本次研究中一个小模型的量化逻辑,其核心内容是“学位密度”概念。首先将全市按照社区界线结合基本单元划定若干个“小学配套单元”(10~20km2),将单元内用地以“1×1hm2”的网格进行栅格化作为“学位密度”的统计载体――图斑,再将单元内各小学通过Arcgis“泰森多边形法”实现单元内小学的多边形全覆盖,设定0~500m、500~1000m、1000m以上三个级别通过Arcgis“距离衰减法”对单元内的小学依容量将学位分配至图斑,结合单元内的多边形覆盖情况对盲区进行最小密度修正,这样就基本形成了全覆盖的学位密度图斑,每个图斑都包含特定数量的学位,通过匡算图斑可获取单元内的学位供给数据。

2.3 关联逻辑

关联逻辑是指基础模型与测算模型、子模型与测算模型之间的换算规则。

(1)基础模型与测算模型。基础模型包含了现状与有效规划的信息在内,与测算模型的关联逻辑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基准开发强度分区,需要兼顾现状与规划意图,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设计”的成分。

(2)子模型与测算模型。子模型中的点要素模型的关联逻辑建立相对简单,只需设定影响要素与建设规模之间的指标关系,例如设定“?学位=?居住建筑面积”,该指标关系可以通过案例统计得出较为可信的结果,然后通过基本单元内学位密度图斑的匡算就能实现学位数量与居住建筑规模之间的关联。面要素模型的换算规则要复杂的多,主要是由于各种模糊评级体系只能建立与特定功能类型建设规模的判定关系,只能对建设规模的改变提出趋势方面的评价,要实现数量上的对应关系需要大幅增加子模型的精细程度与复杂程度。

3 结 语

建立量化水平高、操作性强且能够动态调整的密度分区制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融汇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方法与手段,也需要较高水平的城市规划管理数据化基础,更需要在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不断的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经济特区密度分区研究,2001.

[2]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密度分区与城市设计研究,2007.

技术分享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化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33-02

一、引言

北河铁矿自2002年正式投产,采用了大量的新设备、新工艺、新管理模式,经过了近十年的生产实践和摸索,几乎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掌握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工作经验和诀窍,管理学中称为“隐性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是企业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矿山等工程性企业,现场情况复杂多变,操作技术难以形成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组织管理难以形成流程化的规章制度,隐性知识更多地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近几年,北河铁矿作为矿业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不仅为矿业公司新开发的矿山――李楼、诺普、郑家坡、高阳等输送了大量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还有一部分员工流失到其它大型矿山企业。对于企业来说,人员的调动意味着隐性知识的流失,存在推高生产成本的风险。新入职员工要独立地重新掌握这些隐性知识,就需要工作经验的支撑,对企业来说,培养周期长、代价高。隐性知识显性化可以将隐性知识最快捷的传给需要该知识的新员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降低过度依赖某一些员工的风险,不至于出现员工离任就一些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局面。

因此,有必要提取员工的隐性知识并逐渐将其显性化,让员工的隐性知识得到保留、传播和延续,以促进技术进步,维持生产稳定。

二、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难点分析

“隐性知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于1958年在其著作《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中提出来的。从概念上讲,它是人们在做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未被表述的知识,即人们常说的经验、专业诀窍、特长、技艺、团队默契、价值观和信念,或者是个人不愿意外露或无法明示的知识。例如,企业进口设备的操作技巧、施工过程的工艺窍门及组织方法等。

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1]。例如与生产相关的基础理论、矿山工程设计资料、设备技术资料及操作规程等。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就是隐性知识逐渐转变为显性化的、可以用语言清晰表达的内容。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难点:

(1)在技术上,隐性知识难以形成具有清晰逻辑的语言和文字。隐性知识是人们内心的感知与心智模式,本身难以表达、模仿、不易被传播,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即难以像显性知识那样以确切的语言来描述、交流。这是隐性知识的技术层面的特点。

(2)在价值上,隐性知识是少数员工标榜自身价值的筹码。我们知道,隐性知识是员工在多年的工作中摸索出来的“诀窍”,是个人价值的体现[2],同时也决定着员工在企业“同行”中的地位。员工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一般不愿意将其所掌握的诀窍、经验和技巧提供给别人,担心“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现象发生。这种主观意愿上的不情愿阻碍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三、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对策

1.营造分享经验的文化氛围

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需要建设共享型文化,形成分享经验的氛围。首先要建立“勤于实践,余力则学”的企业文化。个体隐性知识是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但是缺少了文化和理论知识就缺少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另一个基础。员工勤于实践才有获取隐性知识的可能,有了文化才有总结隐性知识的基础。

其次要建立“善于总结,乐意分享”的企业文化。鼓励大家总结生产中的问题是怎么形成的,怎么解决的,效果如何,能否再改进;鼓励大家相互分享工作经验与技巧。企业领导在鼓励知识共享的同时需要放下领导架子,让员工在交流中不至于感到职位压力,有怕说错话伤害领导权威的恐惧;领导认可的方案或建议需要积极执行,避免挫伤员工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企业员工需要摒弃传统的竞争观念,建立“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促发展”的双赢关系。这种文化氛围形成后,每位员工才会认为贡献知识和分享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促进员工积极参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活动。

2.实施有效的员工激励

企业把员工个人头脑中有价值的隐性知识激活并在组织内充分共享,需要对员工进行激励,使得他们在显性化自己的隐性知识过程中能够从中获得收益。实施激励的目的其实是寻求一种最优合约模式,通过契约机制来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活动中,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包括精神奖励、物资奖励和知识奖励。

在精神奖励方面,企业领导者要非常认可并重视员工的隐性知识,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价值。北河铁矿早已意识到隐性知识对基层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重要性,在大会小会上已经不断地强调要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情况掌握技术,希望基层领导和技术人员学习到存在于一线工人脑海中的隐性知识。这种做法让企业员工对自己拥有隐性知识而深感荣耀。

在物资奖励和知识奖励方面,企业应补偿员工把自身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额外劳动以及由此对自己带来的风险。首先,隐性知识是员工自己长期工作经验的累积所获得的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其本人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和精力;另外,具有隐性知识的员工把其经验、专业诀窍等隐性知识显性化需要耗费一定的精力、时间去总结形成于文字。其次,员工把垄断的隐性知识变为共享的显性知识价值,其自身的价值会相对降低,承担了一定的自身竞争力降低的风险,正如俗语所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作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付出则需要一定的补偿,以此来达到心理上和利益上的平衡。那么,企业就需要对员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让该员工付出的同时获取一定量的价值补偿,比如实物补偿、金钱补偿、资产补偿,或者是知识补偿(提供培训进修机会)等等,也就是让其最大限度的获取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价值,使员工愿意不断地奉献自己的知识。

3.构建显性化平台

企业对员工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员工共享知识的积极性,这可以说是克服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最大障碍。另外,隐性知识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知识,它的共享和学习必须要有适应的平台与环境,因此,企业需要利用各种机制和技术构建这样一个共享平台和交流环境。

(1)加强“师带徒”培养机制

非正式学习的“师带徒”培养机制,能够集面对面交流、观察和模仿体验于一体,是一个可以实现小范围内隐性知识部分显化但完全分享的方法。隐性知识体现为个人不明晰和模糊的观点,在“师带徒”培养机制下,师傅的技巧、绝活和诀窍、直觉等隐性知识通过非正式的面对面的互动来转移。徒弟跟着师父,“耳提面命、随师学艺”,接受师父的言传身教,“言传”表现为师徒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及时反馈,使得双方的理解能够被检查并纠正不合理的地方,做到了显化传授;“身教”表现为师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亲自示范来传授工作“诀窍”,它需要徒弟的领悟和刻苦实践,这样师傅的技能、经验等隐性知识才会传递给徒弟。师徒带教,传授技艺是古老和传统的培养熟练劳工和技术人才的有效方式。

(2)开展团队内部互动的语言交流

一般来说,构建有效的团队不仅可以加深员工之间的感情,促进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的沟通,而且可以激发员工思维,让其隐性知识在交流之中表达出来。虽然部门之中的员工各有其职,表面上看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但是,企业或者部门是作为一个系统在运作的,领导通过设置相应的项目,则可以组建来自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通过团队工作上的互动交流不仅可以丰富个别员工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让组织内部各工作领域中的员工互动起来,实现知识的互补、传递和分享。

(3)在办公网内创建维基或博客

随着办公局域网的兴起,很多企业利用Web2.0技术来构建隐性知识库,这主要是因为在Web2.0环境中,用户不但可以信息,而且还可以对信息进行修改和评论。此外,企业搭建web2.0环境也不是很困难,比较简单的做法可以仅仅只是需要在内部网站上加入一些维基(Wiki,如百度百科采用了这种方法)或博客(blog)即可。这样,企业员工可以利用自己进入内部网的账号密码登录,随时随地的将个人或集体的技巧、心得和智慧火花等贡献到网络上,其他员工可以阅读、评论、编辑、修改。

在系统运行之初,员工可能不太适应,积极性也可能不会太高,这种情况下,领导可以指定相关员工,把其负责领域中的工作经验编辑到知识库中,比如,该工作的入门知识介绍、应该掌握哪方面的知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等等。企业让部门主管担任其知识版块的管理人员,对部门员工分享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归纳,摒弃无用的知识,形成一般的规范性的显性知识,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库。

部门知识库的建立,不仅可以为新来的员工提供指引,让他们很快的入门和明确工作方向,而且沉淀了老员工的工作经验,让后辈在接触这些知识后,对其进行深入的感知、理解和内化,形成自己新的知识,进一步积累和丰富了企业的知识财富。

(4)开展经验分享活动

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媒介和平台来开展经验分享活动。

①报纸和网站的自由投稿。利用企业的报纸和网站,留出一些版面鼓励大家自由投稿一些技术总结性文章,在全企业范围内分享经验与技巧。

②开展经验论文评比活动。利用一些时机,以压任务的方式向各个部门车间征集经验论文,并评比进行奖励,挑选有价值的论文汇编成册,印发各个单位。

③年终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每年年终下级总结当年的工作,上级领导找出隐性知识含量较高的工作再写出技术总结,可实现部门内部的隐性知识显化及共享。

四、结束语

隐性知识是企业重要的技术资产,如果企业不善于对其进行显性转化则会造成该类资产的流失。由于隐性知识内在的特点和员工的“价值观”,员工不太愿意共享知识,企业需要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平衡利益,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员工有共享知识的意愿还不够,企业需要提供相应的知识共享平台和环境来促进隐性知识显化。这样可以降低企业在输出人才的时候经验、技术、管理理念流失的风险,缩短新员工的培养周期。

参考文献:

[1]柯平.知识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董玉萍,王翠萍.Web3.0环境下隐性知识外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1):11-14.

技术分享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分享式教学;经管类课程;高效课堂;应用

1问题的提出

1.1高职教师的教学现状虽然有关推动高职传统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是环顾周围,在我们的高职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课堂教学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灌输的知识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未被学生消化掌握。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想法、思路去教学。一些思维价值较高的问题,往往也是一讲而过,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一手包办”;一些本可以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权威而被扼杀。因此,只有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需要。1.2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理论基础较弱,但是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动手能力强。他们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内容,其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枯燥乏味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比如,现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海量的最新资讯均可以在智能手机上随时获取,课堂上,学生倦于教师生硬的教学方法,使得高职学生分散注意力,课堂上玩手机现象非常普遍。对于玩手机这样的现象,不能单纯地靠“堵”的方式来解决,要善于用“疏”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矛盾,势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久而久之,也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那么,该怎么样来缓解教与学的矛盾呢?笔者作为一名经管类专业教师,在致力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的过程中,发现分享式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

2何为分享式教学

所谓“分享”,从字面上解释是和别人分着享受,它指的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分享智慧,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实现共同成长﹑享受认同与尊重的愉悦过程。人们为什么乐于分享?我们认为人主要有四大天性: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人们对未知世界是好奇的,一旦产生了好奇心,总希望能够一探究竟。那么,这种探究到什么程度为止呢?感到世界在一个统一的秩序中,自己能够解释并与他人分享,内心也得到了慰藉,这体现了人们的求真、求善、求美。而所谓“分享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感知、质疑、探究、创新,得出思考成果,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经过交流分享和思维碰撞,擦出火花,萌生灵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的价值和成就感,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每个人都是乐于分享的,高职学生也不例外,虽然他们在传统的课堂上表现比较被动甚至消极,但是只要教师做好了充分的教学设计,生动进行教学展示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会有令人惊喜的精彩表现。

3经管类课程与分享式教学的有机结合

经管类课程属于社会科学,无论是其理论基础方面,还是社会实践方面,都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理工类课程。经管类课程知识,是对千千万万具体的实际经济管理现象及活动的共同规律的总结、归纳、概括、提炼、抽象和一般化,而往往这些经济管理活动就来自学生的生活,这就决定了其始终是和个人、企业、政府等各种市场与非市场主体的活动紧密联系的。正因为经管类课程理论知识大多来自对周围经济管理现象的总结,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都是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或现象;所以经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辨,举一反三,迁移升华。基于以上的特点,经管类课程适合开展分享式教学。教师成为课堂上的引路人,课堂上花小部分时间指出理论的一个“点”;学生则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大部分时间用来分享,用他们各自不同的见解带动基于理论的延伸拓展并形成一个“面”。

4分享式教学在经管类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4.1教师讲解阶段正如高职教育中强调“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教学特点,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将课程第一阶段的理论讲解进行必要的删减和提炼,将更多的有关理论的作用、原则、特点等放在授课第三阶段进行总结归纳。进入课堂讲授,教师则简要将该知识点抛出,结合身边案例加以适当讲解,接着从不同角度提出有关此知识点应用的各种疑问,并布置学生执行有趣的、操作性强的分享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为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做铺垫。4.2学生分享阶段接下来,学生进入分享阶段。在分享形式上,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特点,以团队或者个人形式开展分享。个人分享:如果是简单并且随处可见的经济现象类分享,则可以以个人“头脑风暴”的形式展开,鼓励每个同学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比如:在上《渠道管理》这门课时,有关于“大众渠道与特殊渠道”的知识点,简要介绍该知识点后,笔者会要求每位同学结合身边的经济现象,从不同角度抛出三个问题:“观察身边,走商品大众渠道和特殊渠道销售商品分别有哪些?大众渠道为主的商品有没有开发特殊渠道的案例?特殊渠道的商品可以开发大众渠道吗?”其中有学生分享:“血压计原来走医院的特殊渠道,现在开始走大众渠道,任何人都可以购买了。”这样的分享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容易找到鲜活的案例,学生既深入理解了知识点的内涵,又能在分享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团队分享:如果是需要进行深入讨论和挖掘的方法、实践的分享,则可以以团队探究的方式进行。一般团队分享,笔者都会选取一些可模仿性强,具体可行的任务要求学生来分享。比如,在“电子商务”课程中,有关于电子商务网站逻辑结构设计的知识点,笔者会在讲网站的逻辑结构时展示一些大家熟悉的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让大家找到网站结构的共性与个性,进而安排团队分享任务为:为自己团队网站设计出有特色的名称、LOGO和逻辑结构图。并且每个小组发一张白纸及彩色画笔,要求学生将最后设计的网站结构呈现在纸上,然后上台展示分享。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利用手机等工具查询相关网站,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出具备团队特色的网站,顺利完成任务并愉快地与其他团队分享。分享过程中,各团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4.3师生总结阶段在总结阶段,教师要继续扮演好课堂的引路人角色,学生依然是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对分享过程中的正确或错误表述进行思辨、总结,实现理论的升华。比如,对于学生分享中的错误表述,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再次带动全班同学一起分析思考,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让学生找到错误的根源。而对学生分享的闪亮点、创新点则要及时予以鼓励支持,再次将创新之处予以强调,带动其他同学学习。能够实现围绕学生的分享,最终回到教学内容上,进行实现知识点的巩固和强化,甚至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颇丰。

5分享式教学对经管类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5.1分享中学生的高度参与,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分享式教学模式影响下,一个教学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仅有少部分时间是教师的引导,更多的是学生主动参与谈论,实战演练,分享观点和成果。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得到较大提升,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课堂效率自然得以提高。5.2分享中学生的思想碰撞,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享环节,通过对某一现象、某一成果的分享,每个学生之间的思想也在相互碰撞。总结环节,分享中的正确或错误内容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展开思辨和讨论,学生在此过程中不再认为老师教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开始学会质疑,学会思辨,学会独立思考,产生独立的见解。笔者认为这才是高职教育的精髓,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被动接受书本知识。5.3手机也将成为促进课堂分享的学习工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也得以普及。因为分享任务的需要,需要收集各种案例及观点,学生们就会利用智能手机有目的地检索相关信息。原先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也可以变“堵”为“导”,让学生不再视手机为娱乐工具,而是将其作为检索资讯、促进课堂分享的学习工具。

参考文献

[1]郭海亮,刘艳.“三环一链”分享式教学模式[J].学园,2015.16:80-81.

技术分享总结范文第4篇

体验式教学倡导尊重教学实践,以学生认知能力、认知规律为依据,通过真实情景的创设营造更浓厚的体验氛围,引导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从而建立起更完善的知识构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高职就业指导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当前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就业指导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开展形式主要有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经验分享、调查分析,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角色扮演法在就业指导体验式教学中的应用

在就业指导课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从而使学生更真切的体会职场环境。在角色实际中教师需要与既定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制定清晰的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在场景中去完成,进而实现知识的内化作用,突出角色扮演功能。角色扮演法比较适用于面试技巧的培养、职场礼仪培养等方面。例如在面试技巧教学中,教师可以分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分为学习小组,每组学生都有其角色定位,即招聘者和应聘者。承担招聘角色的学生需要做好招聘设计,整理好面试问题,并布置面试场景,明确岗位招聘要求,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在职业技能和岗位精神层面的需求。而承担应聘者角色的学生则需要关注自身应聘礼仪,强化语言表述力,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等。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有利于学生对就业情境也有深入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

二、案例教学法在就业指导体验式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讲解为核心,通过案例的演示、分析、总结、启迪等作用的发挥,使学生认识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换关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思考,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讨论中来,增加就业指导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教师在教学中所引用的案例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教师从要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出发,总结其中的经验和不足,引导学生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发掘更多的教学知识点,将教学内容与案例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找到解决方案。例如在“求职技巧”讲解中,教师可以将成功和失败的求知案例进行对比,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总结案例中成功或失败的根木原因在哪里,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思考: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你会怎样处理?你认为较之案例中的求职者你的优势在哪里?不足在哪里?通过怎样的方式能够解决问题?在案例引导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实践水平的同步提高。

三、经验分享法在就业指导体验式教学中的应用

经验分享法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指导学习经验之后所开展的教学互动活动,以此强调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求职技巧的掌握、创业实习等经验会得到有效积累,并且形成一定的自主经验,将学生的自主经验进行分享,能够形成更浓厚的沟通交流氛围,促进学生教学体验价值的提高。进行经验分享的可以是班上的学生,也可以是往届毕业生,还可能由教师进行现身说法。无论分享者以何种身份分享经验,都能够起到经验总结、交流、转化应用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使学生在就业求知方而有更充分的把握,提高学生的就业信心。尤其是经验分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就业成功。

四、调查分析法在就业指导体验式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倡导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注重建立起生活和教育间的有机联系。在就业指导教学中,利用调查分析法有利于缩短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实现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序接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社会调查任务,阐明调查目标,制定调查提纲,引导学生在规定期限内分组完成。例如在“职业认知”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用人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情祝进行调查,了(上接119页)解企业的招聘要求,并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做出预期。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后,分别承担不同调查内容,可以利用网络、期刊等进行信息搜集整理,也可以深入企业做一线调查,了解其实际需求。最后将这些调查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出调查报告。教师针对调查报告进行统一点评指导。调查分析法与就业指导教学相融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岗位需求、职业技能特点有更全而的认识,从而强化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对就业方向、市场需求的客观认识,进而获得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技术分享总结范文第5篇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本章中,主要介绍以photoshop为主的图形图像处理,教学课时为1课时,第一节已介绍图形图像的基本知识和采集保存,本节是在学生已学习photoshop简单工具的基础上,介绍图形图像处理的方法及技术,同时旨在提高学生的图形设计与加工处理的创作能力。这也是信息获取加工处理的基本技能。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分别来自各乡镇,基础薄弱,底子差,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均参差不齐。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初步认识了PS,对PS的个别工具进行过实践练习,比如移动工具、魔术棒工具、自由变换工具等,这些知识的掌握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技能:(1)能描述图层的概念(2)熟练图层的相关操作:新建、删除、切换、合并、图层样式。

过程方法: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图形图像素材和工具加工方法完成图像作品,表达意图,并能对创作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图像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创作《丹青赤水》明信片制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渗透浓郁的赤水文化,使之更加热爱生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运用图像的裁剪、旋转和变形,添加文字及文字修饰,加工图形图像,表达意图。

难点:对图层概念的理解及多图层中对象的操作。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 教学方法设计: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2. 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围绕一个主题――丹青赤水,用一个问题将学生引进一个美好的――“请同学们用一个短语来描述我们美丽的家乡,并且描述一幅印象最深的、最想留在记忆中的画面”。通过教师分享的“丹青赤水”的系列明信片,顺其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两个操作任务。给“丹青赤水”明信片的制作做了铺垫。任务中的原始素材是学生自己可以由学生自己在校园网上下载也可以采用老师提供的风景相片,增添了制作的亲切感和自豪感。该任务中的新知识都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探索,使之知识点自然渗透。通过给明信片锦上添花的问题打开学生制作明信片的思路,将设计思想引进作品制作中。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和描述蕴涵意义的环节中,用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引领,可以打开学生畅所欲言的局面:问题一,可以尝试给明信片命名;问题二,说出背后的蕴涵的意义;本节课的任务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体会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操作只是让学生获得了生硬的技术,而分享使得过程和结果都更有意义。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网络教室、演示软件、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导入:浏览赤水风景相片,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用一个短语来描述我们美丽的家乡,并且描述一幅印象最深的、最想留在记忆中的画面。

学生思考:并给出一些词语,如山青水秀,丹青赤水、侏罗纪公园等等。这是一个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分享“丹青赤水”系列明信片,提出任务,教师分享自己的制作的《丹青赤水》系列明信片,并且展示原始素材,并对该系列明信片作制作意途和技术介绍。学生被我们家乡美丽赤水风景感染。尤其是看到照片的情绪,渲染课堂气氛,沉浸在教师分享的明信片中。对教师展示照片的处理方式也有很高的兴趣。

任务一:教师展示素材图片和目标图片。提出问题:

1.两幅画面有何不同? 2.怎样使画面层次分明?

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由于问题简单,学生自信满满;由层次好的学生描述,引出图层的运用。展示两张图片,对比效果很直接,通过分析明了在这个任务中大家重点掌握的技术操作点:图层

实践操作,根据学生的答案列出操作重点:

1、背景和风景图层切换合成――移动工具使用

2、图层对象剪裁、变形处理――剪裁、变形缩放工具

3、图层对象主次确定――对象图层描边、移动工具

组织学生练习、巡视辅导教师辅导会的学生演示操作,其他同学观看演示步骤,把自己课前准备好的素材模板经过处理加工,完成图像的合成。

学生对这个练习完成得都比较顺利利用网络教室让个别学生演示,其他同学观摩,这是本节课技术上的重点,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即学即练,巩固新知最好的办法就是练习。

实践操作: 根据学生的答案列出操作重点:

1、背景和风景图层切换合成――移动工具使用

2、图层对象剪裁、变形处理――剪裁、变形缩放工具

3、图层对象主次确定――对象图层描边、移动工具

组织学生练习、巡视辅导

作品展示,并即时给予相应的评价。

1、教师对学生练习进行整体评价并给予肯定,提出几个操作中的小问题,给予纠正。

2、提出问题:怎样为这张明信片锦上添花?

3、总结讨论结果

任务二:出示任务二效果图

引导学生完成锦上添花所需的技术操作:

1、标题――文字工具应用

2、装饰――效果工具应用

3、局部――图层样式应用

已经完成的同学演示,其他同学观摩学习,相互讨论,学生们对于把自己的技巧展示给大家都跃跃欲试,成就感强烈。利用网络教室让同学演示,其他同学观摩,学生掌握新知,同时对照片处理的更多操作产生兴趣。

学生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已经提前完成的同学帮助未完成的同学,交流互助,完成作品

作品分享及评价

1、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分享这张明信片蕴涵的意义。

2、挑选部分同学的作品,进行分享,并作评价,相邻同学可以互评。

1、展示作品并分享明信片

2、评优秀作品

3、建议和意见,完善作品欣赏作品,分享快乐,学习技巧,总结经验,共同提高。利用网络教室演示作品展示和分享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充满对美丽家乡无限自豪感。提高信息素养。

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1、图层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