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内涵

财务管理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管理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管理内涵

财务管理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 内涵发展 财务管理 创新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以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基本依据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修订)》的,在内容上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引入“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进一步规范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重点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结转结余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和监督体系等方面作了修订。这些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高等学校财务行为,使高校财务管理面临新要求。

一、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要求

高等学校作为一种以育人为本,兼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组织机构,其财务管理有自身内容和特点。目前高校经济活动总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这就需要高校财务管理尽快走出单纯的报账和经费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财务管理能力。

1、管理体制。新制度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模式是指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根据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和使用学校的各项经费和资源,有利于学校的宏观调控,集中全校财力办大事,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但是在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的背景下,大学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拓宽,大学则要面对逐步实行教学、科研和财权等的下放,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以有利于理顺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2、预算编制。根据新制度,高等学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收入预算编制应当积极稳妥,支出预算编制应当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管好用好高校经费,科学地论证和调研,做好预算编制,提高效益、减少浪费和损失,实现校内预算和部门预算有机衔接,是摆在高校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3、 绩效分析。新制度要求,高校应加强支出管理,不得虚列虚报;应当进行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目前高校的财务绩效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财务绩效评估标准和评估指标尚未建立,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益未能完全量化,缺乏必要的财务绩效考核。

4、风险管理。新制度提出,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和提供担保。随着高校规模扩张,高校贷款规模过大所带来的风险,逐渐由潜在变为显现。高校管理层一定要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具有防范风险的意识和风险应对措施。

5、内部控制。新制度还要求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自觉依法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最近几年,对高校乱收费和财务管理不严的报道明显多了起来。有的高校资金被挪用和贪污,操作失范、监管失效等,都与高校财务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缺失密切相关。

二、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

新要求考量着高校财务管理的能力,这就要求对高校财务管理要有新思考,要通过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管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有效。

1、完善财务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内涵很广,不仅指财务系统内部,还有部门、院系等之间的关系。高校要深入研究财务管理体制问题,对财务、资产、基建、后勤和所属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努力构建一个管理科学、运行畅通、工作高效的管理体制。体制不科学、不合理,造成部门之间不能协调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问题。其次要设置总会计师,从专业的角度协助领导主抓财务工作,真正建立起能够控制所有财务活动和调配学校资源的体制,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

2、精心编制财务预算。预算编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一是编制依据要准确,在分析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核实各项基础数据。二是需要科学制定预算定额,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定额和日常公用经费定额,设备定额、维修定额及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费用等定额标准,为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公平、透明奠定良好基础。三是科学选择编制方法,应采用零基法编制,有助于调动院系及各部门参与预算编制的主动性,使有限的资金流向富有成效的项目,所分配的资金能更加合理。四是提高执行的严肃性,要严格按照预算指标来开展各项活动,对于预算调整事项要按照调整批复程序进行,同时将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年度考核挂钩。

3、 建立绩效评价体系。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单位成本递增的行业,可有些单位财务管理重投入、轻管理,重立项、轻问效;有的在项目申请时有可行性报告,但资金拨付后对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监管不到位,普遍存在算账的不用钱,用钱的不算账。因此,按新制度的要求,高校财务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由财务、纪检监察、人事、教学等部门组成的绩效评价小组,实施绩效考评。对高校的重大设备购置、专项资金、重点建设项目等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发挥绩效考评对项目责任人的激励、奖罚作用,避免和纠正错误行为,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高校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健全风险防范机制。高校要完成国家、社会所赋予的高等教育重任,必须走可持续和内涵式发展道路。但面对数以千万、亿计的高校持续增长带来的建设性、发展性债务,高校要切实加强贷款的管理工作,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是要配备专门人员做好贷款资金的管理工作,进行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控制贷款规模。二是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降低贷款成本。三是依据有关政策,积极进行高校债务化解,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合理调度资金,减少延期还款损失。四是正确评估各种风险,并设法把风险切实纳入可控范围内,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从长远发展出发,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

5、实行高校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健全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有助于高校提高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高校要重视内部控制、强化内部监督,合理配置资源,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应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科学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约束财务行为。内部审计部门还应经常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和完善。

6、提升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主体,只有使机构、人员、岗位和职能真正符合新的要求,才能提升财务管理能力。面对新的制度,一是要加强岗位培训,力求通过财务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带动机构职能优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快速改善。二是财务人员要勤于钻研业务,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熟练的工作技能,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应对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为高校的内涵发展提供专业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财政部

[2]朱红.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刍议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6)

[3]李美端.创新高校财务管理途径[J] 中国农业会计,2008 (3)

财务管理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老龄化

1.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个相对较年轻的专业,最早由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于1999年开设相关课程。在此后十多年问,我国部分省和市先后开设了有关老年专业的课程,但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人才的培养仍处于“摸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据资料显示,我国于1999年迈人人口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人口的数量以每年3.8%的速率递增。以养老护理员的需求为例,据权威资料统计,在城市老年人中,失能和半失能的比例达到14.6%,农村老人的比例已超过20%,这部分老人尤其需要专业的护理与照顾,如果按照老人与护理员3:1的比例推算,目前全国至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但每年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向养老或涉老服务行业输送的专业人才可谓是“九牛一毛”。并且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方面,该专业的任课教师专业对口性不强;课程建设方面,突出表现在缺乏相应的专业教材;教学方式方面,一般为“老师先讲授,学生后练习”的方式,学生真正动手去实际操作的时间较少,且很多实训实验都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方面,与岗位的实际需求不匹配,也不能适应养老方式多元化的需求。

2.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内涵的确立

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内涵相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到“高技能人才”,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到“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再到2011年提出要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由此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各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注重“高端技能”的开发与应用,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来说更是如此。

老龄化人口比重的增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养老观念的转变,使得当今社会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老年服务水平总体偏低,高素质、高技能的老年服务人才数量较少,这些都制约着我国老年服务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提出,无疑会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指明更确切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培养高水平、高技能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老年人生活的更有质量、更有自尊。

3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其特征

3.1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内涵分析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注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可以从几方面了解其内涵:首先,“高端”是就人才培养的高度、层次而言,是一个与“低端”相对的概念,用高端来定义人才培养,指出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高度;其次,“技能型”是就人才培养的方向而言,更注重技能也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最后,“专门”是就人才培养的独特性而言,有独有、专长之义,旨在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正如古人所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由此可以看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强调老年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层次的高等性,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并要求在学有专长的基础上,进一步突显老年服务的针对性和覆盖面,不仅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精准定位,使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指向性,而且使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更契合现代职教体系的发展,有利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长足发展。

3.2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内涵的特征

(1)基本素质过硬。主要是指具备直面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指能够将现代老年管理理论、高端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从事新知识与新技术岗位,以支撑老年高端产业发展,体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

(2)技术性与人本性高度统一。主要是指不仅要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也应该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追求。

(3)创新性。主要表现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老年人才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技术,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

(4)可持续性。主要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岗位转换的需要,具有很长的职业生命周期和很强的职业活力。

总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是为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等各级养老、涉老机构培养具备生活护理、医学护理、心理护理能力的高级护理员;为各级养老、涉老产业提供能熟练使用办公设备,具备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以及开发老年产业能力的技术管理人才。

4.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内涵的应对

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老年服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但目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尚有很多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所以需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确保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内涵的实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4.1师资力量方面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对专业教师的扶持力度,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学习,并参加相应的技能等级考核,并鼓励专业教师深入老年服务行业或企业的第一线进行工作与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技术素质,壮大“双师型”教师的队伍。

4.2课程建设方面

加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开发力度。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各院校之间可加强沟通交流,互通有无,相互交流分享教学及科研成果,通力合作编写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材,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同时,可引进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教材、参考资料,并进行有选择的吸收、组织,使呈现的教材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4.3教学方式方面

应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更多采用情境模拟、案例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此外,还要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音像资料的应用,使教学方式更加现代化。同时,高职教育理论教学要坚持适度、够用的原则,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训练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4.4实训条件配置方面

完善配套的实训基地。高职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真正地掌握老年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技能,就必须参与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训,相应的就需要有一定规模的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练习、实训,所以,实训条件配置的完善意义重大。

财务管理内涵范文第3篇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内涵

企业集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法人,也就不具备法人资格和相对应的民事等权利,它是由多个法人组合而成的企业联合体。关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内涵,现在理论界,尤其是中国的理论界,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因此,不同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内涵就会产生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同理解。马磊(2007)认为,所谓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就是指企业集团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所体现出来的关于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和集团企业与外部相关利益者,特别是投资者和受资者之间的职责划分、权力分解与规范的制度总和。这一定义考虑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张杰(2009)指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就是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中所体现出来的关于企业集团内部企业成员之间和企业集团与外部投、受资者之间职责划分、权力分解与规范制度的总和。这一定义与马磊的定义基本一致。我们认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应该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保持内涵上的一致性。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选择的重要性

企业集团不是法人,它是由众多法人组合而成的,它包括了除分公司外的母公司、子公司和其他成员等独立法人公司。因而,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这些组合成企业集团的不同法人之间有着独立的自主经营权,同时也有独立的自主理财权。而基于利益一致性的企业集团的形成,使得不同法人之间在财务管理上进行协调合作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原来的那种单一经营组织机构方式无法产生协同增益的效果,大大削弱了整体的竞争力。

二、目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

(一)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型模式是指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掌握绝大部分的财务决策权,对子公司和其他成员公司采取严格控制和统一调配的“垂直”管理形式。在这种模式下,母公司控制着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此时,子公司只拥有极少的财务自。集权型的模式有利于规范各个子公司的经营行为,尽可能地减少公司经营和财务风险,以及发挥企业集团财务资源的协同优势。

(二)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型模式是指各个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决策权,母公司仅起到间接管理的作用的财务管理体制。此时,子公司比较独立,对生产经营、财务活动拥有很高的自,母公司进行的是结果控制,重点放在对子公司的受托经济责任旅行情况的考察和评价。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子公司具备很高的灵活性,可以产生很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效率;而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各个子公司各自为政,本位主义站上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损害了企业集团的利益,降低整体的竞争力。

(三)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这是一种集权型和分权型相结合的模式,是在分权基础上的集权。这种模式强调适度的集权和分权,既要发挥集权型的降低风险和协同增益优势,又要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保持它们的灵活性。根据集权和分权的程度不同,混合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又可以分成以集权为主、分权为辅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以分权为主、集权为辅的财务管理模式。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必须要适应企业集团的实际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情况,把握好集权和分权的“度”。

三、影响选择财务管理模式的因素分析

(一)企业集团战略

一个集团的战略就是它的总目标,它会涉及一定时期内组织的全局方针、主要政策和资源配置,是制定计划和策略的主要准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和实施要为集团战略的最终实现而服务。为了实现企业集团的战略,那些与企业集团核心业务、核心技术有着密切关系,对集团战略有重大影响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受到母公司的高度关注和统一管理,而那些不太重要的成员企业,则可以考虑实行分权管理,将集团和分权有机结合起来。

(二)企业集团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企业或企业集团都有生命周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当一个企业集团处于草创阶段,业务量较小,子公司较少,为了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此时能够发挥整体优势的集权型模式成为首选;当企业集团处于快速发展气和成熟期时,业务量增大大增加,子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为复杂,此时分权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更加适合。企业集团在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一定要判断好自身所在的发展阶段,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现状

财务管理现状的分析是选择不同模式时的重要参考因素。如果一个企业集团无论是母公司还是子公司,其财务管理都存在混乱无序的状况,通过母公司来集权对整个集团的财务管理进行统一控制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相反,当各个公司的财务管理是井然有序的,此时灵活性显得非常的重要,分权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结论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择时,要重点考虑企业集团战略、企业集团的不同发展阶段等要素,再从集权型、分权型、混合型或者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中选择最合适的模式。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内涵范文第4篇

一、精益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一)精益管理的内涵

精益管理的精髓:精意为精简、精细、精良,旨在提高效率;益意为趋利避害,旨在提高效益。精益管理的核心是不仅要关注降低成本,同时还要以创造价值为目标做正确的事。简言之,精益思想就是在创造价值的目标下不断地降低成本。

(二)精益管理对烟草企业的特殊意义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卷烟市场消费能力持续下降,同时政府控烟措施不断强化,烟草企业面临外部市场萎缩的风险,要继续保持利润处于较高增长水平就必须实现管理转型,大力推行精益管理,尤其是推行精益化财务管理。

二、精益化财务管理的要求和作用

精益化财务管理涉及到财务管理的全要素和全流程,既是局部细节的精细化,也是总体目标的最优化。精益化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成本管理等过程中,要求消除每一个环节、流程的误差和缺陷,不断关注并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利用最小的资源、较短的时间创造最大的价值,达到效益最大化。精益化财务管理有助于企业建立无间断流程,实现全面动态管理。精益化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建立精准有效的财务数据库和数据链,从而帮助企业及时把握生产经营动态指标,以便于围绕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去适时的调整生产经营管理策略。

三、烟草企业推进精益化财务管理的实施要点

烟草企业要深化精益化财务管理措施,强化关键性财务指标管理,深挖降本增效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经营目标实现和良性发展。在具体实施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推进财务流程优化再造

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整合、优化关键业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理顺内部资源整合优化与业务协同,建立完善的会计基础规范和核算制度、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会计监督等制度体系,重视过程控制的精细化和财务监控,构建精益化财务管理长效机制。

(二)建立投资评价指标体系

烟草企业把投资目标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根本目标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方式和渠道。根据精益管理的思想重新设计评价投资方案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从更多的方面和更细的层次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三)强化现金流管理

将资金管理提高到核心目标,强化资金时间价值观和现金流量观,提高货币资金保值增值水平。不仅要侧重于企业账上的现金或现金流,更要拓展到整个产业链条上,运用供应链金融工具,将上下游的现金流打通,提高调动资金资源的能力。同时,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坚持节流与开源并重,管好钱,用好钱,建立全省统筹的资金营运增收机制,提高资金资本运作水平。

(四)统筹平衡应付应收计划

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适当、精准、合理的持有现金额度,运用理财方法,统筹平衡应付应收计划,保持适当的存货规模和数量。仅仅把现金为王作为一句口号已远远不够,资金管理者应该调查现金的来源和走向,获知现金赤字或者盈余的时间轴。

财务管理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精细化 探讨

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的发展进程中,中小企业在财务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并且日益突出。为了及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实现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从而为日常工作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与科学化,促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由此可见,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当前企业在现代化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发展性课题。下面,先来了解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进而采取措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

在现代化社会中,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实现管理的科学化,使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讲,精细化的财务管理需要建立在具体化项目的基础之上,做到面面俱到、有条不紊,然后对每个经济项目都建立有效的工作流程与业务规范。最后,通过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与具体化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际意义

从本质上说,财务管理的目的是可以为企业管理经营提供更加有效、可靠、详细的资料信息。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则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经营目标。

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进行有效的反映,从而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基础信息,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依照这些信息确定科学化的投资方向,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还可以利用才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获得准确、有效的经营信息,为了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另一方面,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使财务人员更好地熟悉整个生产制作流程,充分发挥财务工作在企业经营生产中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员工对企业管理参与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企业对管理目标的明确性,保证了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1.明确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也就是说,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在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费用支出。由此可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目标。但是淡出依靠降低成本来提升经济效益并不是财务管理的唯一目的,还要对企业现有的资金进行科学化的配置和利用,并且财务工作要参与到的每个生产经营环节当中。因此,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要保障基础工作的质量,并确保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和真实性,这样才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真实的财务分析报告,而且还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统筹管理,最大程度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实现财务管理操作的精细化

对企业而言,财务管理涉及经营生产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作。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具有越来越大的工作难度,所以财务管理的实施已经不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职责,需要多个部门的有效配合,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与此同时,在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统一管理的形势下,要注重并加强各个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的工作职能,这样一来就需要企业构建并完善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3.完善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方法

财务管理精细化需要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细致的分析,例如做好日常工作中反常支出的项目记录,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与会计计划进行有效的对比,做好相关因素的分析。也就是说,在实际财务工作的操作上,可以采用成本预测、财务收入、资金计划安排以及产品的生产计划等方式。从另一方面来看,财务决策与财务控制都可以作为财务制度的有效完善管理措施。

4.提升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人员素质

从企业的发展来看,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培养和发展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首先,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职业责任感,切实明确好自身的工作目标并与企业最终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性。然后,注重并提升工作人员在财务工作中认真、严谨、务实、稳健的工作态度。最后,企业需要进一步增进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让所有工作人员较为全面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而为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主动促进并实现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明确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实现财务管理操作的精细化、完善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方法、提升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人员素质,这样才会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保证健康与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艳.浅析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6)

[2]赵廷辉.试论企业如何强化精细化财务管理[J].新财经(理论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