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语的教育思想

论语的教育思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语的教育思想

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第1篇

【摘要】在经过传播者、信息的整合、各种媒介的充分利用以及受众的培养之后,能够达到的传播效果是:在社会中至少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就是《论语》中关于教育思想深入人心的状态。师生对它产生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并且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共同判断和行为的基础,从而建立和谐的关系。在孔子那个年代,形成“共识”由教育和宗教实现,而如今,这样的任务就落到大众传播的肩上。因此,《论语》教育思想的传播,任重而道远。

一、《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论语》中除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这样众所周知的经典教育思想外,还能找到哪些教育思想呢?(一)教育的态度和方法《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1.1),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坚持和乐观。论述到教育的态度,“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7.2),孔子说应努力地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诲人不倦”正是道出了教育的正确的态度。现代教育倡导教师不仅具有良好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方法,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严谨、务实、谦逊、耐心。“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9.11)。这句话是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所言。他觉得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他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他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他的行为,使他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从知识上和行为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促进其知识的积累,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以支配其行为,这才是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二)为师的条件和标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2.11)。现代教育讲究创新型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在学习旧知识的同时认真研究,发现新的东西不正是现代教育所要求的吗?“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4.17)这里的贤人,可理解为教师,他就应当是被人看齐的坐标。当然,这是教师为人的一个目标,具有谦逊的品德,虚心向其他优秀的人学习,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前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13.6)。虽然孔子所指的是统治者,他认为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就算是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但是如果统治者本身行为不正当,纵是三令五申,百姓也同样不会顺从。作为教师不也应如此?以身作则,从学识、品德、人格各方面树立自己的形象,作学生的榜样,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提高自己的说服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12.2)。这句话的精髓就是一个“恕”字,与“人不知,而不愠”(《论语》1.1)一样,都可以看作是为人师表的要求。教师应该用一颗宽容、忠恕的心来对待学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令其身正”,才能“使之不令而行”。(三)《论语》中教育的典范“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2.6),这句话是对孝道的独特的理解,孔子认为,孝,就是不要做让父母担忧的事情,只有生病才可以当作让父母担忧的事情。在校学生还不能独立生活,不能像“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这样尽孝道,提出“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孔子提出的亲情教育的典范。“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2.2)。诗经是当时学习的重要典籍之一,孔子认为,只有学习《诗经》这样思想纯正的东西,才能成就学习的真谛。可见,选择解读原著经典是教育内容的一个典范。“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2.10)。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这样就能洞察一个人的品质。现在的学生社交范围相对单纯,如何准确识别身边的人,教育就应该发挥作用。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总结出的这一方法即可当作识人教育的典范。“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3.7),正如现代竞争教育,教师可以这样教导学生:当面对竞争的时候,例如比箭,应当在射箭的时候相互作揖然后在登堂、射完箭之后,走下堂来作揖喝酒,并不是要将竞争看作战争、将竞争对手当作敌人,而应以礼待人。“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3.7),孔子用古代的规矩来教育。同样,我们也可以用孔子的道理解释当今的教育。孔子说,比箭,不一定要穿破箭靶子,因为各人力气的大小不一样,古时候的规矩就是这样。结合当今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所长,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这正是现代教育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典范。我们应力求张扬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突出优势,使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发展。

二、《论语》教育思想的传播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简洁但不乏深度,是值得现代教育传承的精髓。如此精髓的教育思想我们如何将其精神发扬光大,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呢?根据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可知,一个完整的传播活动需要经过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几个阶段。要有效地传播《论语》中的教育精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提高传播者素质作为《论语》教育精髓的传播者,应拥有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底蕴,熟知孔子思想,能够游刃有余地解读《论语》。同时,该传播者还应该具备教育学的理论背景和实践经验,熟悉现代教育的基本情况,通晓古今教育学理论的变迁,能结合实际分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二)信息的提炼和整合在传播《论语》中的教育思想时,结合原著进行讲解是必要的。但不能局限于字面上的解读,要将分散文本的思想提炼出来,并和实际案例信息合理整合。这样,在传播说理时有理有据,不至于枯燥乏味,能增强说服性和传播效果。(三)传播渠道的充分利用比如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于丹讲《论语》即是借助媒介传播《论语》思想的最佳范例。除此之外,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在有权威学者作为顾问的前提下,设立博客、论坛等发起网络讨论,或者拍摄孔子纪录片,或在教师队伍中师范院校中展开大规模的《论语》教育思想讨论,并邀请媒体参与,扩大其探讨的影响面。(四)受传者的培养《论语》中教育思想传播的受传者主要有两类,教师和学生。受传者都是具有个性的个体,对于不同的受众可以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进行教育思想的传播,正如孔子所说:因材施教。比如对于高校教师,就应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设立相关研究课题来吸引他们深入地发掘思想,中学教师可以用教学实物和教育思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对于学生,重点是文本的解读,让他们从中领悟教与学的道理即可。这样分别对两大群体进行培养,既有助于教学思想的深化,也有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孝道思想 高职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论语》 传统文化

1 他山之石: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区区二十字却道出了孝道的精髓,即:一养,即赡养父母。二敬,即敬爱父母。三安,即不给父母带去烦恼。四终生孝敬。

1.1 春秋时管仲提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以看到没有基本生活的满足就无从谈及孝道了,故而尽孝道首先要能够做到物质上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意思就是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即“敬”。

1.2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意思就是说: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在此,孔子认为仅仅供养父母还是不行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父母怀有一片孝敬之情。也就是要注意养父母之心,从内心深处敬爱父母,让父母生活的心情舒畅。里仁篇第十八讲到,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意思就是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1.3 除了“养亲”、“敬亲”,孔子认为要做到真正的孝,还要注意“安亲”,要做到弗辱。[1]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

1.4 里仁篇第二十讲到,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意思就是说: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同时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

2 玉石之契:《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关联

2.1 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之根本。百善孝为先,遵守孝道、践行孝道是一个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没有健全完善的人格,就无从谈及爱人与爱国,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因而孝道教育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当为根本。

2.1.1 孝道是人道德素质的逻辑起点。在中国古代社会,孝被看作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孝道确实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起点。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一切善行和精神建设都出于对别人的关系与爱护,作为子女最先接触的思想就是父母的爱,从父母身上获得母爱或父爱,而今再融发出子女对于父母的以及其他人的爱。如果没有对于父母的基本孝道,其也不可能对他人具有怜爱之心。孝是人之道德之基,也是精神文化境界之渊源,当今许多的教育学家对于孝道进行了精神层次分析,明确进行孝道教育是进行爱国教育的第一步。

2.1.2 孝道是人际关系的价值基础,是社会和睦的精神支撑。在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建设中,人际关系遵循血缘以及宗法原则而进行,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遵循一个“孝”,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建立的基本,儒家思想所追求的文化精髓就是要将血缘之爱推及他人,以对于父母之爱的善行对待他人,那么一定会形成一个充满相互爱护的文化氛围,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将和蔼相处。因此当今社会的人际关系要借鉴与吸取儒家思想,建立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人们相互之间充满着爱心与关爱,对待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待儿童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多为社会尽一点责任,因此要以孝道为思想精髓,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精神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2 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软肋。当前,学生群体的孝道缺失现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这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对孝道思想的教育不无关系。

2.2.1 学校孝道教育的重视不足。学校是学生的第二教育场所,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对学生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学生政治理想层面与专业文化的学习的教育,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明显不足。首先,有些学校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也曾讲到孝道,但教育形式古板生硬,学生对所讲孝道内容并不能很好的领会掌握;其次,除了略微提到孝道的相关知识,思想道德课更多的是向学生教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却忽视了对父母尽孝的基本的道德教育;第三,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并不是非常规范,关于孝道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没有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这就使得学生的道德修养略显不足甚至是缺失。

2.2.2 学校孝道教育的知行脱节。学校在进行孝道教育时过重于理论环节的教育而忽视孝道实践,重点考察学生的孝道理论,而不重视对于学生实践孝道的引导,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实践主体作用,这是目前孝道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当代人对“照顾父母”、“尊敬父母”和“体贴父母和令他们开心”有着很大的认同性,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在身体力行方面却不能让人满意。道德教育由于考察评价存在灵活性,因此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时也只是教育学生如何进行孝道以及孝道的意义等,而对于孝道的具体实现形式以及孝道实践效果忽视评价,同时学校对于孝道教育的形式也过于死板,缺乏创新性的内容,学生在利用孝道知识时他们采取的方式也过于死板,造成学生对于孝道的实质没有深刻的领会,容易误导学生,因此目前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要对父母孝顺,但是却认为孝顺要在父母老了之后才能进行,因此目前学校开展孝道教育模式会导致学生孝道认知和孝道践行的脱节。

3 攻玉之用:《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启示

内容是孝道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以《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为鉴,我们要不断丰富完善孝道教育的内容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笔者认为,孝道教育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能养:养父母之身。所谓能养,就是教育学生尽孝道首先就是要对父母进行物质赡养,让父母吃饱穿暖,保持身体健康,这是尽孝最起码的要求。首先,学生应当明白要做到善事父母,尽孝道,首先就要做到能够养亲。父母老了以后,他们的劳动能力就会降低,他们就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了,同时加上疾病的困扰,此时需要子女要进行赡养义务,以孝心尽父母养育之恩。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养亲的方式教育。一般说来,对父母的物质赡养应包括经济资助和生活照顾。但由于学生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还没有能力对父母进行经济资助,因此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在生活上应尽量照顾父母,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生病的时候应随侍在侧等,这些都能体现出子女的孝道。

3.2 尊亲:养父母之心。所谓尊亲,就是教育学生除了养父母之身,还要注意从内心深处敬爱父母,让父母生活得心情舒畅,这是尽孝更高一层次的要求。首先,应使学生了解孝道中“敬”的重要意义:《论语》为政篇第七讲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孝经》中也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说明孝的最高境界应是尊敬父母,给予情感上的关照,而养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养”已经不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了,随着空巢现象这一问题的日益凸显,老年人的精神诉求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尤其是对尚未经济独立的学生来说,精神上尽孝道是他们的主要形式,因此更要把握从精神上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其次,教授了学生尊亲的重要性之后,还要注意教授如何来践行尊亲,要做到尊亲,就是要尊重父母,关心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情感和需求,尊重他们的经验、意见、建议和决定,给予父母充分的爱和情感支持,使老人在精神生活层面上能够体会到子女的一片孝心。

3.3 感恩:孝道的灵魂。子女对父母的孝道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从这一点上来说,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进行孝道教育的情感基础。因此要从子女和父母的情感联系入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培养起学生的孝道。此外,我们不仅因父母、妻子、儿女给我以关怀、爱护、帮助、照顾、支持、提携而感恩,还要对邻里、亲戚、朋友和社会中的人表示感恩,更要感谢社会给我们的一切。“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应当成为个人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3.4 践行:孝心成孝行。看孩子孝顺与否标准很多,不一定认为孝顺的孩子就会给父母磕头,也不能认为给父母磕头的孩子就是孝顺的。孩子们的孝顺不能够用硬性的要求来要求和管理,我们需要做的是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促使孩子们认为孝顺是应该的一种很自然的习性,是人们亲情的顺理成章的表现。孝道不应流于一种形式,更不应该把某些陈旧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强加在青年人身上。孝心只有真正变成一种行动,让孝心变成孝行,才是孝道的真谛。如何能够打动学生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生动活泼、形象感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孝道教育过程中要建立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其采取的形式、活动内容要有所区别。总之关于孝道的践行,要避免形式化,也不可搞“形象工程”,要做到求真务实,在学校里可以以各种形式广泛开展,此外还要注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走出学校的小圈子,在各种社区、公众场所开展有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而为整个社会孝道体系的建立做出努力,孝道教育要从小事入手、正视对于学生的孝道意识培养和孝道行为习惯的锤炼。

参考文献:

[1]文选德.论语诠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70,69,162,

163,164,69.

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孔子思想 教学目的 治学态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02

Comparison between Confucius's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Modern Educational Thoughts

ZHAO Xi

(Luoyang Polytechnic, Luoyang, Henan 471000)

Abstract Confucius thought is broad and profound, far-reaching, in the er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is not developed, the idea of teaching, especially the idea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at the time was widely recognized in the concept of Confucius. It now appears that Confucius's educational purposes, attitudes and methods are still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t is worth learning from modern educators.

Keywords Confucius's Thoughts; teaching target; attitude; teaching methods

孔子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许多思想理念被后人传承并发扬光大,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着了我国的教育史。而在现代教育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很多人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已经落后了,但笔者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1 孔子教学目的和现代教学目的比较

春秋战国时期,诸候割据,战乱频繁,奴隶制度趋于崩溃,而封建制度刚刚萌芽和发展。换句话说,孔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在此时,孔子兴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论语》中这样记载孔子收学生的条件:“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束修”指的是一条腊肉干,也就是说孔子教育学生的学费就是一条腊肉干,与其说是学费,不如说是一种仪式。一般情况下,只要行束之礼,孔子就会收他为学徒并认真教授他各种礼仪和文识。所以孔子弟子来自各个行业,冉雍因为其父亲“贱而恶”在当时的社会中备受歧视,但是孔子并没有放弃对其教育。可见孔子是希望让能受教育的人接受教育,希望把教育对象由少数贵族阶级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而这种教育思想与现代的大众化教育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是以“修身”为出发点,正如现代教育中的“做人”教育为始,也主要围绕着这一根本培养学生。冯友兰在《论孔子》一文中曾谈到:“孔子的教育主要是使学生通晓古代的典籍(文),熟悉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社会制度及贵族的威仪(礼),有艺术修养并特别注重贵族的道德实践。”他在强调“文”的同时,重视道德规范,德乃立身之本。他在主观上认为文化知识在他的全部思想中占据不甚重要的地信。

曾子受孔子的影响很大,尤其是礼仪之道方面。孟敬之看望生病的曾子时,曾子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笾豆之事”指行礼之仪式,“有司”类似于现代的司仪,掌管行礼仪式的专家。曾子认为行礼仪之事有专门的技能 ,而君子所贵在“道”,故而樊迟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时受到冷落。而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孔子主张“诗”“书”,认为“文”是立言的根本;“礼乐”主于“礼”,孔子一直以周公为典范,推崇周公的“礼”,并认为“礼”是立身、行事乃至“成人”的根本。正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在教育他的儿子时就强调要学诗、学礼,否则无以立言立行。从现代教育观念来看,这是“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而“兼济天下”是孔子对弟子入仕方面的要求,是以“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为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宗旨主于“成人”,而孔子弟子资质不同,学业各有侧重,但孔子最重视的还是他们的“德行”。孔子曾评价以“言行”闻名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称赞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仲弓虽然不一定称得上“仁”,但“佞”却是绝对不会去做的。这足以证明孔子之教育重心在“成人”“成德”之上。

现在再来看孔子的教育目的,我们不得不思及当代教育思想。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专业化。当代教育在适应这种变化的同时,似乎忽视了“人”与“德”的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犯罪问题等令人担忧。古人云:“欲正其行,先正其身。”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考虑教育中“成人”“成德”的分量呢?

2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比较

“因材施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大教W方法。《论语》中:子路与冉有同时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问:在知道了一件事情后,是不是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但是却对冉有说“可以去做”。针对这两个不同的答案,一旁的公西华备感疑惑,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可见孔子知其弟子之长短,因其材而施其教。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也概因如此。

同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所重。孔子注重启发,注重思考。《礼记・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在《孔子游春》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游玩。当时,泗水正涨春潮,生机勃勃。孔子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而弟子们都感到困惑。这时颜回在旁边解释说:“老师每次遇水必观之,想必其中有一定的道理,可否讲给我们听?”可见弟子们此时已经达到一种“愤”的状态,也就是激起了学生们的好奇之心。“悱”的状态,就是孔子看到学生如饥似渴的眼神认为时机已到,于是便开始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引导和辩论。弟子听后备感震惊,都没有想到老师从这司空见惯的河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见弟子受教育之深刻。由此又为孔子引导弟子在言行上做一名“真君子”埋下伏笔,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正如《孟子・尽心下》文中所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这种以激发兴趣、适时引导的教育方法,远胜于呆板的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

嵇文甫先生在谈论教育时曾言,“填鸭式”教学法“容易导致天才教育的歧途”。《礼记・学记》中也曾说:“语之而不知,虽舍可也。”在现行教育中,提倡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主流,而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提倡诱导学生发挥各方面才能,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然而在现行教育中,由于社会与个人各方面的原因,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们对孩子求全责备的借口,他们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即是要求学生成为各门功课都能得高分的考试机器,从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与爱好,反而致使孩子、家长与社会都难以喘息。《论语・季氏篇》中,孔子曾说学习者可以分为四类:“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然而“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篇》)“因材施教”则可让“布衣之子”成为一代圣贤。

3 孔子的治学态度与现代治学态度的比较

孔子一生治学,求实、严谨、勤奋、直率且从容。他曾“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以自省来修身,在治学方面更是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宏论。再反观我们现代教育,虽然我们拥有了越来越优越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先进的教学手段,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却显得太过功利、太过浮躁了。基础教育阶段依然片面地追求高升学率,高等教育的学费却日益增高。部分教师也不安守本职工作而热衷于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走穴”活动,部分学生也不以探求真理、造福社会为学习目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似乎占据了部分学生的内心。有人曾做过相关调查,发现许多初中生视学业若无物,两极分化尤为严重,一个班里的学生,真正认真听课做笔记的学生只有十来个,而剩下的学生则热衷于睡觉、看闲书、追星等。对此,笔者认为这绝非特例,孔子思想中的求实、勤奋、严谨、直率和从容正是现代教育所缺失的。当然这几点也是每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应该具有的精神。

金景芳先生在他的《孔子思想论述》中提到:“孔子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以至于超越中国历史的界限,受到长期的尊重,首先在于他是伟大的教育家,而不是在于他的政治思想。”尽管现代一些专家对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评价莫衷一是,但不可否认孔子的教育目的、教学方法与治学态度是民主的、进步的、积极的,并且影响到其他国家和民族。因此在社会主x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使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得以传承,我们要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社会主义的新一代在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上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玄.周礼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731.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0.

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第4篇

孔子的德育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笃志。孔子教导学生,立身处世,首先要立志于仁道。“苟志于仁也,无恶也。”(《里仁》)不仅要立志,还要坚持志向,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孔子对颜渊非常称赞,因为颜渊笃志好学,安贫乐道。孔子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无论什么人,笃志都是至关重要的。

2.克己自省。儒家最重“反求诸己”。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求诸己的人遇事必反躬自问,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及解决之道。孔子教导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这一原则在曾子那儿表现最突出。《学而》载: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此恪守道德规范,时刻反省,当然能够持正向善。

3.力行。道德道德,行道而有所得谓道德。孔子的德育绝不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言必信,行必果”(《子路》),“力行近乎仁”,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实践,道德水平的高低也只能依靠实际行动来检验。

4.中道。在孔子看来,人们的行为之所以不符合道德要求,不外乎是过分或不足。所以他强调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子贡问师与商谁更贤,孔子说师太过了,而商不及,并且过犹不及。(《先进》)这便是孔子主张中道的表现。他要学生学会权衡,所谓“执中而权”,实是儒家德育的要义。

5.过而改之。孔子不自认无过,反之,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且立即加以改正。孔子自己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过则勿惮改”(《学而》)。弟子子贡也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人不能无过,道德教育不可能达到让学生从不犯错的效果,所以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少犯错误的前提下做到知错就改。

近年媒体报道了大批反映国人道德水平低下的事件,“道德滑坡”似乎成了当前国人整体道德水平的代名词。且不论这些现象出现的社会原因,至少教育要为它负一定的责任。诚然,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关头,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实效。但过分功利化的智育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无论经济还是社会的发展,都少不了精神支柱,而发展经济的目的正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真正幸福的生活不是别墅花园宝马奥迪,而是精神上的崇高境界。此外,道德教育的主体之一――教师,能否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道德,德育应该怎么进行,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

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D64;B222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者儒学,在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儒学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传承的地方。它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很好地吸收和借鉴,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孔子、孟子、董仲舒到宋明理学,儒家思想的发展都非常注重通过“教化”来提高人的素养,于是形成了儒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圣贤”、“君子”的教育目标以及注重言传身教等教育原则。这些内容对于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儒家思想的人本理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儒家思想非常注重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需要的满足。首先,儒家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提倡“天地之性人为贵” 。认为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肯定人的地位,重视人的能力;其次,儒家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爱护、信任他人,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最后,提倡“和为贵”的理论主张,这种思想在历史上对于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入、加强民族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的人本理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本思想启示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人为目的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因为教育者从事的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工作。其工作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因此,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视为管理人、约束人的活动,而应该把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教育与其自身的自由、尊严和幸福感等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人的价值实现,发挥人的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起到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

(二)注重内在性的教育方法

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提出了“内圣外王”的重要方法,内修圣人之道,外施王者之政。也就是内以圣人的道德为体,外以王者的仁政为用。“内圣”是指个人心性修养,追溯道德价值的源头,以求达到仁、圣的境界。为了达到“内圣”的目的,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有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方法;有内省、自省、反省的方法;还有谦恭谨慎、正心诚意、见贤思齐、慎独等方法。儒家思想所提倡的这种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诱导、内化的方式启发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帮助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而不是动辄嗤之以鼻。很显然,这种方法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圣贤”、“君子”的教育目标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提供历史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儒家思想把培养“圣人”、“君子”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孔子曾把尧、舜、禹等视为圣人,充分肯定了这些人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品行。君子相对于圣人来说,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立德修道,不为穷困而改节。”作为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品德,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孟子也有类似的观点,比如他那句著名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以及他对士的品行要求“士可杀,不可辱”都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在道德教育方面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儒家思想所主张的教育目标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不难看出,这一目标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儒学所追求的“圣人”、“君子”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空想主义的色彩,但其中的很多合理成分已经并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而且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胸怀远大理想抱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儒家思想的教育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提供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指“人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则” 。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富有实践性的原则,这些原则一方面为维护当时社会的稳定、为国家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为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一)注重言传身教,身正为范的原则。

儒学非常重视榜样的力量,注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示范作用。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教育者自身素质和品行的提高至关重要,受教育者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其影响。孟子也有相似的观点,而且他将榜样力量的重要性延伸至国家治理层面:“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他认为统治者本人的道德品质会对整个社会群体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统治者(尤其是君主)要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为社会成员做出一个良好的表率,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这种思想启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示范原则”,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以促进其思想品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以身作则,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大道义力量的重要因素。

(二)注重因材施教

作为一位教育家,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非常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曾注意到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于是指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幼,任者静。” 他的弟子中,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他们的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正如朱熹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才。”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启迪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层次原则”。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阶层不断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更加趋于多样化。所有这些都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层次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分层次进行,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生活越复杂,社会发展越快,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就会越突出,就越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坚持层次性原则。

(三)注重启发式教育。

《论语》中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即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告诉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坚持“主体原则”。主体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主体原则要求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着力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培养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是说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后,他们就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而自我发展,达到教育目标。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原则的核心内涵。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邵宝龙.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价值与现代践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38.

[4].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