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和脊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关键在于人,在于人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解决人的思想、把人的思想意识统一到企业的方针政策上来的重要法宝,是引导、激发企业劳动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此,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主要指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也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主要思想和途径得到了实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取得了实际效果。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作,其实效性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和结果的集中体现。
二、提升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完善制度,建立机制,从根本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是思想政治部门及其人员,依据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一定动力驱使下,在一定条件保障下,在一定措施控制下,共同协调所形成的能够长期作用的相对固定化、规范化的程序和方式。通过构建长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实现由靠人到靠制度的转变,才可能由组织的外在要求转变成系统的内在自觉,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充分发挥。制度具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制度是建立机制的基础,机制的构建是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各项制度的必然要求。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具有生命力,发挥功效,完善制度,建立机制是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往往建立起来比较容易,得到落实并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机制的支持与保障。确保组织的各项制度、政策的贯彻,要不断加强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设,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2、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内在依据和动力。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是提高新时期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根据和动力。要提高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从企业职工的合理需需求出发,创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确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相以于思想封闭僵化、以物为本而言,它更强调科学性和实事求是,关注的是企业职工发展需求和时展的期望。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要求承认广大企业职工是生理和心理相统一的具体人,自身发展需要和时展期望是广大企业职工作为人的一种自然本性。对广大职工来说,这种规定是活生生的和现实的,它以广大企业职工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为自然前提,以为自身为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时展期望为价值导向,并随着自身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朝展期望的提高而不断提高。这种规定使得广大企业职工对于自身的发展需求和时展期望的追求,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和内在动力。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以求达到把职工培养成为思想进步、行为规范、社会责任感强,政治觉悟高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能力,是彰显国企独特政治优势的前提和基础。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主体,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坚持以科学发展的思想教育和引领职工,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能力,彰显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成果,促使国有企业又快又好健康协调发展的思想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武装企业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必将为国有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思想上的保障。为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引导广大职工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把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上来,统一到企业发展的大局上来,统一对国有企业职工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上来。思想政治教育是国有企业独有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关心人、理解人、塑造人的工作方法,科学理论只有被自觉地运用于企业广大职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并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企业建设的精神动力,转化为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才能坚定爱祖国、爱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努力学习的决心,不断实践,自觉作为,使国有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
4、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共同推进,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法。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深层次阶段,规范人的行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企业管理,用正确的思想引领职工价值观,规范人的思维模式,两者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表现在一是人物相宜,即不再片面强调精神的重要性,而将人财物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管理和认识;二是刚柔相济,即柔性管理固然有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性,但是硬性的制度约束也必不可少;三是情境协调,即宏观管理系统必须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共同推进,在两者协同的基础上,形成企业自身的新价值体系,使利他与利己、企业与个人、物质与精神等各类关系协调起来,使价值体系的社会功效与个体功效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显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5、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认知失调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69-02
一 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汀格在《认知失调理论》中指出:“失调理论的核心是颇为简单的。它认为:(1)在认知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着失调或‘不合适’关系;(2)失调的存在产生了减少失调和避免增加失调的压力;(3)在这些压力下,操作上表现包括行为改变,认知改变,以及慎重地接触新信息和新认知。”鉴于本文的角度是研究认知失调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下选择几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较为密切的观点加以论述。
1.“失调”的内涵及产生原因
费斯汀格认为,元素就是认知,而“失调”和“协调”这两个术语指的是存在于成对“元素”之间的关系,这些成对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无关、失调、协调。当一个认知元素对某个其他元素全然没有含义,它们之间就存在着无关的关系。当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的反面,那么,这两个元素处于失调关系中。相反,当一个元素紧跟另外一个元素的同方向,那么,这两个元素间存在着协调关系。为什么人们的认知会产生失调?费斯汀格认为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1)发生了新情况或者知道了新信息,它们同已经有的知识、观点或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至少暂时的失调;(2)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出现新的、不可预见的事情或者信息,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产生失调的现象;(3)逻辑上的不一致、文化习俗的差异等都可以产生失调现象。
2.减少失调的方法
失调的出现,产生了减少或消除失调的压力,促成了减少失调的行动,费斯汀格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减少失调:(1)改变一个行为的认知元素。如果有关环境的某些知识的一个元素同一个行为元素之间存在着失调时,通过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使它与环境元素相协调,能够消除失调。(2)改变一个环境的认知元素。通过改变与该元素相应的环境,有可能改变一个环境的认知元素。(3)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3.来自强迫服从的失调
强迫服从是指由提供奖励或由威胁性惩罚所产生的表面上的服从,但内心观点并未改变的情况。这样,一方面存在着与所涉及的观点或信念相应的认知元素,另一方面存在着与外在或陈述相应的认知元素。这两组认知元素明显地彼此失调。很显然,奖励或惩罚的程度,即提供奖励的吸引力和希望程度,或威胁性惩罚的不愉快和不希望程度,是一旦服从表现出来后产生失调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太大的奖励或惩罚只会产生很少的失调。
二 认知失调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契合”
“失调”的内涵、原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相契合。“失调”即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的反面,而造成失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生了新情况或者知道了新信息,这些信息同已有的知识、观点或行为有关的认知产生了至少暂时的失调。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水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政治表现总是同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有距离,很难完全一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逐步缩小这一距离,使两者趋于协调。在某种程度上讲,“失调”的内涵、原因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它们只是在不同学科上的表述不同,却有着相同的实质。
社会支持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契合。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群体是个体认知失调的重要来源,也是消除和减少可能存在的失调的主要来源。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如此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认知失调理论中的社会支持理论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所传递的思想政治观点,正是引起人们认知失调的来源,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正是消除或者减少人们认知失调的主要来源。
减少失调的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契合。在实际应用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减少失调的方法。减少失调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行为认知元素、环境的认知元素、增加新的认知元素等。而这三种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反映思想,而当通过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在活动中改变人们的行为,从而改变人们的主观世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 认知失调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知结构的不协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认知或认知结构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的总和。认知失调将会造成特定的心理压力,并使人们产生一种求得协调的动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使教育对象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而是怕他们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因此,就造成了老师说什么,他们听什么、记什么,从来不问为什么。这种“师道尊严”,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在言语与行动上产生不协调。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使教育对象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只有这样,教育对象才能产生学习与认知的积极性。首先,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内化的能力,才能使教育对象自身的认知图式产生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其次,发挥课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量把课外活动组织成“三贴近”实际内容,来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学生只有接触、了解社会,接受丰富的信息,产生信息与信息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社会、对道德认知的不协调,激起求知的欲望,达到认知协调。
2.利用认知失调理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一,激励原则。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处于强迫服从情境中的失调,往往是因为有奖励及惩罚措施在制约着人们,使他们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遭受惩罚而“违心”地做出外表上服从的行为,这样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这种认知失调因奖励和惩罚而产生,也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消除或减少。认知失调理论研究指出,太大的奖励或惩罚只会产生很小的失调。因此,在奖励和惩罚过重的情况下,从改变个体内心观点的角度来讲效果并不理想。与惩罚或奖励过重相比,当惩罚或奖励相对较轻时,常常更容易发生紧跟着公开服从之后的内心观点的改变。这样,如果除了公开服从之外,我们还想使教育对象的内心观点得到改变,那么,最佳的方式就是:提供的奖励或惩罚刚刚足够引发外在的服从。实施严明的奖惩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但为了收到最佳的效果,在实施奖惩时,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要把握好一个度,使人们真正在思想上有所转变,做到表里如一,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理想效果。
第二,渗透原则。根据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处于被动接触信息的情境时,人们是否避免或规避会产生或增加失调的信息材料,要取决于他们对材料的预期或对材料的早期判断。那么,如果能够创造出这样的情境,对某些信息的预期和早期的判断能减少失调,材料本身实际上是增加失调的,促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更大的失调。这样可能更容易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观点,接受新的观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者认知不协调的地方,发现其思想状况的薄弱点,找准症结,精心创设特定的教育氛围,对教育对象进行特别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
3.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
通过改变行为的认知元素,行为元素所代表的行动或情感也就改变了,失调就能够消除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大量涌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劳动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如参加义务劳动、实习劳动、家务劳动等。只有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加劳动,不断总结在劳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与认知,巩固劳动锻炼所取得的成果,才能使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并在价值的实现中感受愉悦。
通过增加新的认知元素,而这些认知元素又能产生新的协调关系,就会减少失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引入新的认知元素,使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趋于和谐。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人们的认知结果不稳定,极易变化,也缺失一些必要的认知元素。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发展还不完善,对自我和外界对象的认识缺乏客观性,评价水平较低,新的认知结构正在构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其某些认知元素的缺失,及时地引入新的认知元素,增加那些能减少整个失调的新信息,从而减少失调的程度或消除失调。
参考文献
[1]〔美〕利昂・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郑全全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琳.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绥化学院学报,2010(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现实的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321-02
“每一门科学理论,都有逻辑起点、逻辑中介和逻辑终点,抓住了这三点,才算抓住了一门科学理论的纲。” [1] 逻辑起点问题是关于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科学性的根本问题,它对一门学科的成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很有必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从国际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有其比较完整和合理的论证。当前主要有四种观点: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思想和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而笔者认为,把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更为贴切。
一、逻辑起点的含义
考察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是什么,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逻辑起点。黑格尔、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都对这个问题有过描述。黑格尔关于逻辑起点的论述,综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起点范畴一定是整个体系得以展开、赖以建立起来的客观根据和基础;二是起点范畴应该是一个最初的、最直接的和最简单的规定;三是起点范畴必须是绝对的、抽象的;四是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一致;五是起点和终点是辩证统一的;六是起点范畴与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2]。列宁认为逻辑起点是包含复杂整体的一切矛盾胚芽的细胞或细胞形态。在目前的教科书里关于什么是逻辑起点问题认为“科学的逻辑起点必须符合以下四个基本条件:第一,要看该范畴是不是该学科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要看该范畴是不是与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相互规定;第三,要看该范畴是不是该学科研究领域一切矛盾的‘胚芽’,是不是该事物全部发展的雏形;第四,该范畴作为逻辑起点是不是同时也是历史起点” [3]。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基于某一逻辑起点,依据科学的方法论展开思维,而形成组合有序的符合逻辑推理的概念和原理的体系。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这门学科产生的源头,它既是整个学科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又是准确反映该学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要素。逻辑起点就如构建学科大厦的基石,如果基石没有确定,那么学科的结构或体系一定是松散和无序的,其理论是经不起推敲的,从而缺乏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不仅是构建其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而且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它将直接决定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进而影响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
三、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根据上述对逻辑起点的认识,笔者主张“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笔者主要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角度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学为什么要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把“现实的人”作为逻辑起点,前提和立足点,把人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按照历史实践的根本要求,提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从而把对人的教育和历史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
人学理论是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科学揭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有着重要启示和引导作用。的人学理论总是以构成社会生活的“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的。“现实的个人”具有多重的现实规定性: (1)“现实的个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2)它是从事一定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因而是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制约的“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主体;(3)它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因而它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人;(4)它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也是对既有存在物不断扬弃的过程,因而它是不断发展的人。由此,我们把马克思所指的“现实的个人”归结为从事创造性生产劳动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总和的条件下,能动地表现、实现和确证其独特个性,并满足其需要及不断发展的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
从现实的人出发,是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如此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本质上可以还原为与现实的人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社会功能不是直接的,而是经过了“现实的人”这个中介。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所体现的社会功能并不足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存在提供最后的支撑。
(二)以“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意义
以 “现实的人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视角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存在寻找最根本的支撑,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利于人的存在和发展。马克思把人的本质概括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实践中把人的发展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把人的社会价值与自然价值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相结合,满足人的内在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要求,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都能权衡实现的人,以“现实的人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理论上确立以 “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为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视野以及加强了对人学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类的“人”的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个体,每一个人都是物质存在、社会存在与精神性存在的统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学要从现实的人出发,就要在个体身上实现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的统一。人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要使个体形成对物质自我的正确评价和追求;社会存在是人的本质,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人的本质,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则是人的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人还同时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一个人必须构筑自己的心灵大厦,使得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更有宽度,也更有高度,给灵魂一个惬意的安顿之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增强人文关怀,使社会文化逐渐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追求。教育更是一种服务于人的事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相比较于技能等方面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是人之为人的素质,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因而是更为根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培养具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人为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旨在提升人的思想、政治、心理和道德等各方面素质,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直接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核心价值与本质规定,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实现手段。
第二,实践上确立以“现实的人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为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上指明了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当前的死气沉沉,流于形式的现状成为可能,同时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凸显和张扬的需要,适合中国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充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的特点,调动人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更关注人的情况下充满生机与活力。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始于并为了“现实的个人”而产生发展。只有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才能够客观地把握现实教育、社会活动的真实面目和内在规律,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从人的需要出发,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已经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原则方法。
把“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可以克服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轻视人的自然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政治化的局限。其次,把“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就应既要重视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关系及社会价值,又要重视人的自然属性、心理属性、人的自然价值,实现社会性和自然性并重的双向建构,并把人的主体性置于空前的高度。最后,以“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人本化、教育目标具体化、教育方法隐蔽化。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到极大发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界也引起不少争论,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科学界定,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笔者主要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角度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学为什么要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界定和确立提出一些思考。我们相信,随着对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索不断深入,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振广,荣今兴.逻辑起点问题琐谈[J].河南社会科学,1996,(4):56-57.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缺失 影响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基础性作用
1.1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来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育人工程,育人的基础、核心和最高目标是育魂,这就要科学合理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关系,确立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的正确认识。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体现的是对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的关心,强调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过程是一个从关心人的基本需要到引导人的终极追求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表层往深层推进的过程。二者有着共同的主体对象和目标任务,那就是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欲直达大学生的心灵,必须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其进行道德规范、人格培育和价值观的引导,这样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和发展,要更好地对人进行理性培养,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性来看: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客体,加强人文关怀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多变、新奇的世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交往范围的日益扩大,各种文化观念的直接冲击,不同角色和行为方式的转换,必然引起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接受人文关怀的水平,关系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乃至民族精神的传承。基于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特征需要外界给予人文关怀,以帮助他们正确地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人人文关怀,在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基础上,剖析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在不同思想观念的比较中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2.1传统观念及教育方式的影响。传统的育人方式重知识育人,轻实践教育,导致了人文关怀水平的下降。特别”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教育对象一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和消极适应的地位,抑制其多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健康发展,更无视学生作为终身学习之动力源泉的理想、意志、操守等非智力因素。因此,传统的教育观念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其结果必然导致对学生人性、个性和创造性的压抑。
2.2家庭教育人文关怀的错位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传统的家庭教育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对其教育重智轻德,重智轻能,一方面养成了子女任性懒惰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使子女的心理压力和学业负担过重。还有一些家长对子女不尊重、不理解,往往是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忽视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子女所起到的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使家庭教育人文关怀产生了错位甚至适得其反。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及影响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脱离人的主体性作用,照本宣科,疲于应付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对学生起不到应有的思想道德规范作用和政治信仰的提升作用,这种影响甚至可以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效能。另一方面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总体来说,这种人文关怀的缺失体现在以下几点:
3.1忽视教育者的人文素养,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底蕴。
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是教育者的整体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的修养。包含着教育者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其人文素养的状况多多少少地存在着,如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学历层次,而忽视其文化品位,道德情操;或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认识不深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是形式,是口号,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是与此有关的宣讲者,而忽视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且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就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理解还不够深入、透彻。在工作实践中,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能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和互动关系。这些都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底蕴的缺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不尽如人意。
3.2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深入学生思想。
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不顾学生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片面强调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不顾及受教育者的兴趣和意愿,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全忽视甚至扼杀了千差万别的受教育者的个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说教,很难深入学生思想,学生只能变成被动的承受者。还有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比较看重,而对其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关注大学生终极追求的人文关怀价值则重视不够。因而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根本出发点。
3.3忽视教育方式的多样性,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枯燥乏味。
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创新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只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引导作用,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以外的沟通交流及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一些丰富生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如实践式、研讨式、互动式等,宁可被用作一些专业课程的教育,而不被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这使思想政治教育难免流于形式、枯燥乏味。
【关键词】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当前大学生一方面受到应试教育的约束,另一方面同时受到现代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冲击,这就导致他们出现行为方式模糊、价值观念模糊、理想信念失落等先现实问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被忽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同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解决能力较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及加强,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思路。
1.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现状
1.1人文关怀中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政府及党相继出台较多的政策文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能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本质上是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转化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较多高校教师在于学生沟通中,能够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多数学生明确表态人文关怀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容增加,逐渐丰富。近年来高校能够关心、关怀、帮助学生,针对学生思想行为中常见的心理需要及实际问题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积极的整合,并能够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展多种样式的教育实践活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1.2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①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人文关怀的理解上存在较大的误区,教育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容的认识较为片面,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然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生活、学习及就业需要,而忽视了学生内在需求。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存在偏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是需要教育者充分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则片面的理解为是“一切以学生需要为本,一切由学生做主”,导致学生在自我发展中未能够得到有效的约束,部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较低。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学生个体性差异的现象仍然存在,思想政治教学为学,这就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未能够对学生的能力层次、个体特征、不同背景、心理需求、学习成绩等情况充分的了解,在进行教学时,常以统一的、理想化的标准、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导致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视。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虽然重视到学生个体差异的作用,然而在工作中仅是对学生进行普通的教育引导,针对性较低,导致学生个性需求无法满足。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学生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较大程度的丰富,然而学生仍普遍认为当前高校教育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教材陈旧,无创新性等,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究
2.1充分重视个体作用,建立人人参与的机制
明确学生的主体的地位,对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观能能动性的发挥充分的重视,基于他们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自我管理、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服务即自我完善,从而使其能够学会对他人、对自我、对社会负责,从而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义务劳动、社会服务活动等,组织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能够正确作出判断及选择,实现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2.2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同,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与时俱进,主动发展,不断创新内容,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及时代性要求。高校要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主义传统文化精神的培养,同时加强文化之间的融合及交流,培育良好的学术文化,延续传统,批判性的吸收,培育学生的创新性意识。
2.3尊重个体差异,实施素质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需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层次性,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支取爱好等,同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需要同时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在进行教育时,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及群体特点点,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工作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2.4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的思想政治能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对学生产生悟性的感召力,对其行为进行导向及规范,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结束语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人文关怀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学习、生活、工作及婚恋等压力,避免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有助于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及教育者要不断深入探究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