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深海环境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海洋中的油、气等能源蕴含量十分丰富,人们也在不断的对海洋能源进行勘探,并经历了由浅水到深水和技术的简易到复杂的发展历程。
1.1世界海洋能源含量
据数据显示,全球所有海洋中的石油总资源量占到了全球石油总资源量的35%,但由于技术有限和开采环境的限制,目前,可开采率仅为总资源量的29%,开采技术和勘探技术有待提高。《油气杂志》中对世界的海洋能源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进行勘探的石油储量约为2000亿吨,天然气储量约为200万亿立方米,其中,海洋中的石油资源量约为1700亿吨,天然气储量储量为160万亿吨。
1.2世界海洋能源分布
海洋中的能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且含量丰富,约占全球海洋总资源量的65%,其中,大陆的深水和海底的能源最为丰富,可以占到总资源量的35%左右。但在已勘探开发的能源中,浅水区仍然占有主要地位。随着海洋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现已开始向深海区迈进。我国现规定的海洋分类主要有浅海、深海、超深海三种,其中,500m以下的属于浅海类,500m以上的属于深海类,1500m以上的属于超深海类。截至目前,全球经过勘探已知的含量中:深海类为42%,浅海类为32%,陆地为26%。
1.3世界海洋石油产量
在全世界的海洋石油勘探中,北海区域的石油开采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且始终位列全世界海洋石油开采量之首。另外,波斯湾的石油产量最多,基本保持在3~4亿吨,墨西哥湾、巴西等区域的石油产量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年均增长幅度约为6%,且墨西哥湾的前景最为广阔,有望在未来的勘探中超过北海,成为世界最大的开采海域。
2海洋石油地震勘探的作用
进行海洋石油地震勘探可以充分带动和提高我国的海洋地质调查能力,并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勘探事业的发展,对海洋区域的地质构造研究、海洋环境研究、可持续生态发展研究、周边海域的岩石圈和上地幔地址层研究等都有重要帮助。
3海洋石油地震勘探技术
在进行海洋石油地震勘探时,无法使用经纬仪,必须应用先进的导航定位系统,通常使用的是精确度极高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英文简称GPS),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出的电磁波来确定所述位置的经纬度,该技术具有覆盖面广、24h运作、精确度高等诸多优点。卫星导航技术自1968年开始投入市场,现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石油的地震勘探技术中,可随时测定船舶和震源及检波器等设备的准确位置,效果显著。海洋中,无法使用传统的人工激发地震波技术,因其主要靠炸药作为震源,但若在海洋中引发炸药,不仅对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海洋生物造成群死群伤等危害,另外,在海洋中引爆极易容易产生大量气泡,从而产生冲击波,这会对有效波产生大量的干扰,造成无法准确勘探。因此,研究人员针对海洋石油地震勘探研制了特殊的方法,即非炸药震源,这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主要为空气枪震源,且应用效果良好。在海洋中,地震接收设备也与陆地的设备有较大差别,海洋进行石油地震勘探时主要使用的是海洋检波器,这种设备需要密封在长拖缆线中,并在一定的位置下放到海洋中的某个深度,再由海洋深度控制器来控制其深度不变,并由船舶拉着缆线进行施工,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现已发展成一系列先进的海洋漂浮电缆接收系统,并已大量推广使用。
4海洋石油地震勘探技术特点
4.1工作环境
海洋石油地震勘探与陆地石油地震勘探相比,海洋上的环境更为恶劣,且不确定性因素极多,例如:海洋上极易形成台风,它所产生的巨浪和狂风对勘探工作的正常进行会带来巨大的威胁,导致工作暂停,甚至会对船舶上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4.2勘探方法
陆地上的石油地震勘探方法在很多方面都与海洋石油地震勘探技术相通,但海洋的自然地理环境更为神秘,直至今日,都无法准确预测海洋的天气,也没有对海洋有完全的勘探和地理数据,同时,海水中的物质含量较多,且存在生物,这都使海水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即为多变,容易对勘探技术的准确度造成一定影响。
4.3投资风险
海洋的石油地震勘探需要的投资较大,且随着使用的技术不断精细化,资金更是大幅度的提升,平均是陆地石油地震勘探的投资金额的3~4倍。且投资大多花费在钻井设备的制造与应用、及其设备的搬迁运输、维修定检等方面,海洋上的工作人员也都需要高额的安全保险,这都使海洋上的投资金额始终居高不降。
5结语
关键词 采矿工程;井下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9-0072-02
井下采矿是一项高危险性的工作,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祸首。而井下采矿技术是否合理与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采矿企业必须根据矿区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采矿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采矿效率,还能消除大部分不安全因素,从而确保采矿的安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做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巨大的国家,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国,这就导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同时也促使我国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难免就会出现过分开采的情况,从而造成资源短缺,且在开采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提倡,矿物开采事业中也融入了这一理念,国家为了保护矿产资源,实现合理开发利用,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出台了相应的矿产资源开发政策,以便为矿物开采事业实现环保、节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2井下采矿技术特点
井下开采技术是一个统称,其包括多种不同的开采技术,分别适用于不同环境的井下采矿作业。长壁开采技术是众多井下开采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开采。在煤矿井下应用长臂开采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采矿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优点。若是在金属矿层开采中应用长臂开采技术,获取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煤矿矿层厚度、矿源存储量、分布深度等都与金属矿层不相同。所以,长臂开采技术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开采,不适用于金属矿开采。井下采矿具有施工复杂、安全性能缺乏保障的特点。井下采矿施工受影响因素较多,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所以为了确保井下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采矿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井下采矿的成本费用。进入井下进行采矿作业时,采矿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整齐佩戴好各种安全防护装备,并确定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无任何疾病,只有这样才能下井作业。此外,在正式进行井下开采作业前,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对井下的各种设施设备进行严格仔细的检查,以此确保开采的顺利、安全,避免火灾、塌陷等开采事故的出现。鉴于井下采矿作业的特殊性,采矿企业若想在井下采矿工程中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快速革新井下采矿技术,做到与时俱进,以此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3 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3.1井下充填技术的发展趋势
井下采矿技术众多包括干式填充技术、尾砂胶结技术、碎石水泥浆胶结技术等。随着矿产行业的不断发展,以上这些井下采矿技术已经无法在满足矿产行业发展需求,所以,更先进的采矿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井下采矿技术的不断革新,传统的井下充填技术也逐渐向高浓、高尾砂方面发展,不仅降低了胶结材料的用量,节省了生产成本,还有效的改善了井下采矿环境,对于机械化、大型化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2井下深部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社会的发展,导致矿产资源需求量在不断加大,使得矿产资源存储量在迅速减少,同时这也就对井下开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井下深部开采技术的应用,不仅很好地满足了上述情况的要求,还有效提高了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也是促进我国井下采矿事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国深部开采技术起步较晚,当前在应用和研究方面仍处在初级阶段,加上井下深部开采技术所具有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产生各种问题,例如出现矿震灾害和爆破事故等问题。所以,作为新形势下的采矿企业重视井下深部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3.3井下支护技术发展趋势
井下采矿作业是一项高危险性的工作,所以,井下支护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井下采矿时,应是有计划、按顺次进行开采,以此确保井下采矿安全。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使得井下支护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当前锚杆桁架就是全新的井下支护技术。锚杆桁架主要由高强度钢杆和两个涨壳式锚杆结合形成,该支护技术在井下采矿作业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俗的绩效。新型的井下支护技术不仅能有效避免井下采矿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进一步提高采矿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
3.4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深海开采技术是深海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包括深海矿产的采集、海底软管输送系统、海底矿物制备装载和输配电、从深海将矿物输送到洋面的提升、海面支持以及采矿船动力定位和采矿及输送过程的监测控制。其核心技术是适应海底作业环境回采率高的智能化采集设备,回采过程形态复杂多变的软管输送技术,高效、安全可靠的多相流提升技术和设备,深海开采水下设备吊放回收技术及悬吊采矿系统的起伏摇摆补偿装置,开采过程采矿船、提升管道、采集设备随动定位及作业过程的监测控制,水下大功率高压输配电技术。以上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完善才能建立完整的深海金属矿产的工业开采系统,使我国成为拥有这一高新技术的国家。
4 结论
总之,矿产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而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地表矿产资源的枯竭,使得人们不得不将目标放在地表之下的矿产资源中,所以,井下采矿技术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本文从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现状以及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勇.谈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141.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自古以来,探测海洋就是人类摸索生命起源、研究世界奥秘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人类对海洋研究和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种专门应用于海洋特别是深海的传感器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焦点。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王勇,一个深蓝世界的探索者,近年专注于深海传感器的研究和设计,尤其在海洋压力和流速流向的传感及测试技术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多年来,海洋压力传感器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海啸探测、潮汐测量、水下机器人作业位置测定、海上建筑平台水平度测量等工作中,但随着探测范围的扩大、探测深度的逐步增加,人们对传感器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能够满足大压力、高绝对精度、适于深海探测的传感器装置渴望迫切。
王勇长期从事机械设计、传感及测试技术、服务机器人及机器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涉猎极为广泛。在意识到深海传感器项目的重要性和先进性后,王勇就充分利用自身在机械动力学与机器人设计方面的学科优势,围绕解决深海环境中压力探测方法及相关技术问题,开始了长期的探索。
早在本世纪初,他就开始参与水下力传感器课题项目的研究,多年来在水下机器人多轴力传感器的参数辨识、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研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随后,王勇带领课题组对几种典型的机器人用多轴力传感器结构在水压作用下的应力、应变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塞式压力平衡的“水下机器人用多轴力传感器压力平衡装置”以及“基于液体的可压缩性,建立分析膜片、软囊在深水大压力下大挠度变形及其力学行为的方法”。
该平衡装置使水下机器人用多轴力传感器不能承受深海大水压的问题得以解决,保证了力传感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为深海作业型机器人力感知系统的早日应用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保障。
基于此,王勇课题组最终提出了一种既能测量深海大水压,又能测量微小水压的间断力平衡式压力传感器的构思,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成果的取得,极大鼓舞了王勇和课题组的成员。欣喜之余,他们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远方。
王勇介绍,海流就像人体中的血液循环,把世界整个大洋联系在一起,在流动中维护着大洋各种水文、化学要素的长期相对稳定。海流对海洋中多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以及海洋上空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及变化,都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倾听海流运动规律与节奏—海洋流场的实时监测和测量是海洋学研究、水下工程、航海以及军事活动的重要内容。
海洋流速传感器就是用于倾听海流运动规律与节奏的一种基本传感器,已有广泛应用,但目前国内尚无能够直接用于深海的多维流速传感器。经过广泛调研和反复分析,王勇课题组将目标锁定在了可直接用于深海的海洋流速传感器上。
在之前海洋压力传感器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王勇课题组进行了“三维瞬时海流的测量方法及新型传感器的研究”项目,旨在研究一种新型压阻式三维流速传感器。
经过不懈努力和刻苦攻关,课题组最终成功研制出了新型流速传感器的原理样机,并申请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为他们接下来的更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王勇多年在机械设计、传感及测试技术方面的研究经历,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的研究涉猎之广,而且也很容易发现他的另一个研究特点—始终立足实际需求。无论是为解决深海探测需求研究的海洋压力传感器、流速传感器,还是在机械设计领域进行的发明创造,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现实所需,始终是王勇进行科学研究的出发点。而他带领课题组研发的“主被动式肢体协调运动智能健身椅”,正是王勇研究特色的集中体现。
“主被动式肢体协调运动康健轮椅”在设计之初,是特别针对偏瘫患者患病特点的。利用这个轮椅,患者可用健康一侧的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进行运动训练,康复与健身同时进行,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恢复健康。而且,这个康健轮椅不受场地限制,操作简单,结合健身与康复、主动与被动训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够使上肢、下肢与身体协调运动得到有效训练,增强健康。
在不断调整、改善进而形成产品的过程中,王勇课题组发现,这种健身方式不仅仅适用于中风、偏瘫患者的功能康复,它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健康人群的健身和保健。这种轮椅的出现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针对不同部位进行不同强度、多种形式的锻炼,解决了长期处于坐姿工作状态的人群缺乏体育锻炼的现实问题,表现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该项目前期研制的第一代原理样机荣获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安徽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并获得3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现在,王勇课题组已经与相关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进行产业化推广。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款实用型康健轮椅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有了新型流速传感器的成功经验,2011年1月,在王勇的主持下,“可测上升流的三维瞬时海流传感器的研究”项目再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垂青,新的研究征程再次揭幕。
目前来说,我国的海洋运输能力已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010年我国已成造船大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能力显著增强,但是造船产能过剩,效益及高技术含量与国际先进水平比,差距仍然很大,技术、产业和产品结构亟须调整。
绿色船舶产业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都是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着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引领着市场竞争的取向。
“绿色船舶”的内涵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把传统的“使用功能和性能要求”与新世纪的“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要求”紧密结合,在船舶设计、制造、使用与拆解的全周期中,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保障生产和使用者健康安全、友好舒适的新技术船舶。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密集行业,同时又是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行业。
世界各大船舶研究机构、先进造船企业以及相关机构都在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满足绿色船舶要求的新技术、新船型以及新动力等。
世界上绿色船舶技术全面采用各种洁净新能源和减阻节能新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域延伸;二是油气生产系统从水面向水下与海底转移;三是海洋能源开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具体到我国船舶产业的发展,2003年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迅猛扩大。我国2009年成世界第二造船大国,2010年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飞速增长的负面后果之一是总装造船产能严重过剩。
2011年达1亿载重吨。预计“十二五”世界船市需求7000~8000万载重吨。2012年以来已有许多企业面临了开工不足的困难。
异常扩张后果之二是我国船舶产业资源过于分散,集中度低。船厂平均产量分别只有日本与韩国船厂平均规模的1/4和1/7。另外,虽然船舶动力与配套业水平与能力显著提高,但发展滞后,老一代设备本土化未解决,世界上新一代节能、减排、低噪声绿色动力配套设备面世,对我国的本土化构成新压力。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尚处于世界上的第三阵营,研发设计能力仍落后,低端装备完全自主设计,高端装备设计建造能力不足,与欧美第一阵营、韩新第二阵营有不小的差距。
虽然海洋工程配套设备技术已有一定基础,有能力生产部分产品,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深海油气开发配套设备对可靠性、寿命、环境适应性的要求严格,专利技术多、附加值高,这都是我国最薄弱的领域。
我国的绿色海洋装备产业发展战略定位(2030年)是:立足于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与海洋安全的需要,推进船舶与海洋工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与资源整合,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节能指标位于国际前列的绿色品牌船型,造船工效、利润率、能耗与减排率能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自主设计与完工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世界市场份额与韩国评分秋色,国产船用设备装船率达到65%以上;加速发展海洋装备新兴产业,使深海工程作业装备技术进入世界第二阵列,年制造量占世界市场份额超过35%;成为世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强国。
具体的发展思路是要以发展“绿色技术”和“深海装备技术”为两个着力点。
一方面,集中力量攻克绿色船型、绿色动力、绿色配套设备技术,发展相应的制造能力。
另一方面,突破关键技术,形成主要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平台、水下生产系统、功能模块、深海探测及工程作业装备的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
对于海洋装备产业的发展来说,前沿技术的支撑是最重要的。
所谓前沿技术的支撑主要包括绿色船舶集成技术,主要是指船型、船用动力、配套设备的设计、制造、营运、维修与拆解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使NOx和SOx减排达到90%,CO2排放减少30%;新概念船舶节能减排技术,即主要使用无污染、轻质材料以及可再生能源,从而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目标。
在船型的研发方向方面,要重点研发能效指数(EEDI、EEOI)优异的品牌船型。具体来讲,就是要研究解决满足能效设计指数(EEDI)新规的船舶性能,船舶减阻与增效推进实用技术,同时要研发适应海况条件的节能航线智能设计技术与导航仪。
同时,要研究基于实船测试的船舶可靠性设计新技术体系。这里面主要包括精细实船测试技术、复合材料应用技术、优材减重技术、结构载荷分析技术、结构安全可靠性技术等以达到节能、减材、安全的目标;同时要加大力度研发船舶风险评估技术、风险控制技术、安全性实船监测预警技术、事故与灾难防治与救助智能运筹与操控技术等以安全为目标的航行技术。
在节能环保设备动力技术方面,开发海上风力发电技术。这是因为陆地和近岸浅水区装机容量已趋于饱和,而水深40m以上近海海域风能资源几乎占到风能总资源的一半,但未开发利用。目前国内已开发浅水区海上风电,深水区研究尚未有太多涉及。
这是国家海洋科研事业单位首次和民营企业合作建造海洋科考船,也是结合浙江经济结构特点,积极探索引进民营资本投入国家海洋科技能力建设,增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一项新举措。
“调查设备的安装及工艺、船舶管系、缆线的布设等,都要做好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的对接和转化,”国家海洋二所所长张海生在承建船厂现场说,“另外,因为是科考船,我们在薄板焊接技术等方面,必须精益求精,进一步提高质量。”
张海生说,这是海洋二所第一次建造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这艘船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满足深海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求,是一艘具有全球航行能力的4000吨级的现代化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技术水平和考察能力达到国际海洋强国新建和在建综合考察船同等水平。
这究竟是一艘怎么样的科考船?为什么要投巨资造这样一艘科考船?这艘船牛在哪里?
科考船的前世今生
由浅海向深海,由近海向远海……向海洋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先进的远洋科学考察船是先决条件,高技术调查装备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迄今为止,海洋科学考察船仍旧是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勘查中最主要的运载工具,是各国从事海洋科学活动的唯一有效途径,也是最为常用的手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役的远洋科学考察船舶不仅在数量上有差距,而且大部分性能落后,调查设备陈旧,不具备支援和操控深海调查设备、深海潜水器进行海底探测与取样的能力。
“我国现有的十几艘科考船大部分集中在各高校、中科院、国土资源部以及国家海洋局,其中70%的船舶由国土资源部、中科院等下属的调查研究部门管理,像海洋二所这样的海洋研究所还未拥有适合自身特色需求的远洋科考船,远洋科考船的不足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制约问题和发展瓶颈。”张海生说。
一方面是科考船的不足,另一方面,各研究所在海洋科研基础工作、前沿工作方面的任务日益繁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来看,申请国家投入建造一艘远洋科考船的建设周期长,无法满足近期海洋科学考察需要。”张海生说。
建造一艘现代化的远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对贯彻落实“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部署,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最大化地争取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维护我国海洋权益,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从2010年下半年起,国家海洋二所与舟山、温州等地的民营企业进行洽谈,并选定太和公司作为合作方进行进一步的协商,今年2月,双方签署了《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合作意向书》,随后,海洋二所正式向国家海洋局提出联合建造科考船的请示报告。6月13日,船舶建造初步设计方案通过评审,并计划年底动工建造。
根据协议,科考船所有权归太和公司所有,海洋二所配置船舶科学考察所需的仪器、设备、设施;使用期间,海洋二所向太和公司支付船舶使用费。
太和航运一直以来主要经营国内沿海、长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普通货船运输,这次企业也想依靠高科技,实现转型升级。
“2010年以前,海洋科学考察船全部由国家出资建造。此前,只有舟山一民企投资运营过一艘民营近海科考船,以出租的方式参与有关研究院所的科考,此次浙江太和资本投资建造远洋科考船,是我国民间资本首次涉足远洋科考领域。”张海生说。
考察船建成后,将作为承担国家海洋科学重大研究项目的重要海上移动平台,由太和公司负责管理。
科考船的秘密武器
这是一艘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满足深海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调查研究需求的现代化海洋科考船,具备开展近海和远洋的海洋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深海极端环境等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取样和现场分析的能力,将成为一个海上移动实验室和试验平台。
“这艘船配置由主吊/折臂吊、门架、绞车系统等组成的先进甲板作业设备,以及主要由深水多波束系统、浅地层剖面仪、超短基线水下声学定位系统、走航式ADCP、单波束万米测深仪及分裂波束系统等组成的国际一流的船载调查设备。”张海生说。
科考船采用两套全回转舵桨电力推进系统和动力定位系统及综合导航定位系统,设计排水量约4400吨,续航力为12000海里(船上定员65人,其中船员20人,科学家45人),自持力为60天;船上设有干性实验室、湿性实验室和数据处理中心等,实验室总面积约510平方米。后甲板露天作业区面积约430平方米,配有相关的大型仪器设备和各种绞车。
科考船一共8层,从上至下有罗经甲板、驾驶甲板、登艇甲板、艇甲板、艏楼甲板、上甲板、下甲板以及舱室内底层,单层最大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科考实验室以及作业甲板都布置在上甲板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艘综合考察船,所配备的高科技设备与技术国际领先,其中地震及一些地球物理设备,大洋一号目前都不具备,某种程度上说比大洋一号还牛。
“这些设备中,最贵的就是一套多波束海底探测系统,包括海底成像系统、浅地层剖面仪和旁侧声纳系统等高科技水声探测设备,可以对海底地形地貌等做全面勘探。”张海生说。
“大洋一号能做的我们都能做。另外,大洋一号相对比较老了,所载船员60多人,而我们这艘科考船船员20人,足够了,这是因为新造的科考船智能化程度更高了。”张海生说。
与一般科考船侧重考察某一领域不同,这艘科考船可对油气资源、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多方面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