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单元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物课堂 教学 优化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确定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的主要环节,具体做法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对每一知识要点、要求掌握的程度都用行为性动词进行具体描述,贴近生活。它是教与学双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以后,就会激发学习动机,促使自己达到目标。
一、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理论性
教学设计必须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教学过程的诸要素的组合进行优化,体现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系统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方法、评价等诸多要素的系统。教学设计必须运用系统方法,从教学过程的整体功能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以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三)差异性
教学设计以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来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四)层次性
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如一门课程、一个学年、一个单元、一个课时,都应该有相应的教学设计。对教师而言,单元、课时的教学设计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五)预期性
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来说,具有预期性。没有预设目标和过程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生物课程教学上,教师比较注重课堂上的教学过程,而忽视了课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果单单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是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习到有用的知识的,因此,要正确设置生物课程内容,学生要积极地在有限的课程设置的情况下,多加强课外的学习,才能保障学习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方法陈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采取以教师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枯燥无味,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缺乏互动式教学
由于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因素,使得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较少,在课堂上很难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面对自己的生物学习和接受能力。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显示出不够积极的态度。
在为期一年的实践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配合教师,提高了生物课的教育教学实效性,同时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良好学习习惯、科学思维方法、探究的兴趣、较强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反过来也推动了教师在教学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呈现师生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良好态势。
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训练优化的策略
课堂教学不是教学设计的终点,教学后的反思能够使教师发现教学设计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创设学习情境
所谓学习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背景环境或活动,其中蕴含着与实际问题和当前学习内容相联系的学习材料。其特点和功能是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以及情感活动。
研究表明,良好的情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不良的情境会使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干扰认知过程,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非常重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生物现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能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的同时参与,提高学生大脑皮质的兴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精心设计的实验,能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促进学生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设计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徒劳的问题,另一类是重要的问题,而区别二者的标志就是看问题是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考。设计的问题应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间,在“似懂与非懂”之间,在学生的思维卡壳之处。教师要设计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价值,并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
(三)组织探究与交流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生物知识和认识、解决生物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要素概括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八个方面。教师可将探究与交流的组织划分为五个阶段:让学生接触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认识情境材料中的某个概念或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形成结论,反思与评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实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物探究性教学过程中,第一,要让学生了解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预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实验数据。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而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综合把握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小龙.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4(15):43.
[2]胡桂芳.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4(20):208.
[3]胡兰存.浅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4(20):121.
关键词: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单元课程设计;整体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136-02
高职教育除了“职业性”,还具有“高等性”,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而创业教育的特点之一便是创造性,是以主动、创新为特征的“拓业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发展精神,同时加强对综合专业技术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使得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实际岗位需求。加上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佳,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当前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就是课程教学改革,因此项目化教学的理念提出,可以说是促进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即根据当前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发展现状,提出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提出
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指出,要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观念――项目化教学。所谓项目式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围绕某一个具体的项目学习,通过利用最优化的资源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实践体验,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来进行探索创新与实际技能的提升,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高职院校的项目化教学中,既是一种日常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它的理论基础融合了多种教育理念。在实际的项目化教学中,采取类似实践的方式来对整个项目进行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任务来实现技能的提升。
二、高职课程的“项目化”教学
项目是指能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大型的、典型的、具体的、师生能参与的教学活动,是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形式为做事、作品、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等。项目是以能力为本。教师要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项目活动,精心设计。要让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用尽可能接近学生未来岗位的项目任务来实施训练。
1.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三原则
一是能力目标,课程必须突出能力目标;二是任务训练,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是“项目”和“任务”,教师须带领学生完成任务;三是学生主体,课程的教学主体是学生,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参与进来。
2.项目设计的关键
(1)能力本位的项目活动过程(三、四个层面):训练项目――子项目――目标任务――工作点。备课要做能力设计:教师先要明确本次课程的能力目标;根据能力目标设计本课程能力训练的项目及任务;设计能力实训的过程。
(2)能力目标。就是“学生能用什么,做什么”。能力目标的描述要具体、实际、可检验。项目选择的要点:实用性、典型性、覆盖性、综合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项目、任务是能力训练的载体,要下功夫设计好,将课程的各项内容(能力、知识、素质)融入进去。项目设计,尤其是综合项目的设计,最能考验任课教师的职教功力和水平,其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成败。
(3)综合项目。综合项目是主要能力训练的载体,可选择、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
(4)单项项目。单项项目是大型综合项目的子项目,用于训练学生的单项能力。应尽量避免类似习题或多个无关的的并行小练习的形式。
三、能力本位课程教学设计
1.能力本位的单元课程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指在时间上紧密连续的一次课,通常是一堂课的教学,“能力本位”的一堂课,要进行单项项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一体化课程单元教学的项目设计特点是目标明确;案例引入,问题驱动;正反实例,操作示范;实例模仿,改造拓宽;讨论消化,归纳总结;系统知识,定量理论;理实一体,练习巩固。
2.能力本位的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从系统工程原理分析,一个系统中每个单元都好,并不一定整体就好,因此,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是指从“单元与整体”的角度,对课程教学整体进行优化设计。
(1)整体设计要体现先进的高职课程教学基本原则是:工学结合的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能力锻炼载体;以任务进行岗位能力实训;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2)课程整体设计特点:改知识讲授型为知识应用型;改理论思维为主为能力应用为主;改以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为以要完成的目标任务为载体;改从学生被动听讲为学生主动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探索;改教师讲解为主为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为主。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知识型的人才,更要培养能力型、开创型的人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如何将课程上好,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值得高职教师深入思考,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
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来对实践环节进行指导,因此并不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学习中的理论知识较多,显得大而空,并且与实际岗位工作相脱节。因此,应当根据实际的实践条件与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改革,构建以生产需要为出发点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而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为市场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伟.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志伟.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邓宗全.机械设计及机械原理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沙涛等.改革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微生物实验技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6).
[5]李琼芳.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与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改革[J].科技信息,2009,(14).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效果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体系封闭,缺乏科学思想;技术至上,忽视情感和目的;对学生关注不够,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对教学设计目的性的认识。科学思想指导教学设计,并不是照搬全抄所构建的模式,而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必须结合当今一些主流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去借鉴。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优化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出发,增进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构建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一、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特点 整体性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系统的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逐级展开教学设计,其次还要把握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广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加以组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控制。如,在进行必修I中相关"蛋白质、糖类、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时,传统的教学就是逐个逐节从基本单位-聚合方式-空间结构,从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进行。学生在学习时枯燥无味,原因是教师缺乏对知识系统的优化设计。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引入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的共性,从开始强调"蛋白质、淀粉和核酸等都是由小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剩余的完全可以交给学生研究讨论,逐级解决,老师只需要每节课给出相应的提纲,在学生出现困难和遗漏时能够"锦上添花"就足够了,即节省了时间又增进了学生的自主与合作。
就教学设计的有序性,如,在"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讲解时,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基因,黑板上画出细胞核和细胞质,让学生在"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上自行演练基因的表达,体验基因表达的有序性,教师再从参与的细胞结构和载体等方面综合表述。让学生体验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实现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二、把握好教学优化设计的开放性和有机关联性 教学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要考虑教学环境。生物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坚固的实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都是开放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应是封闭的和僵化的体系,课堂教学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多渠道的。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各要素又是相关联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带动学生,学生之间也相互带动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等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生物教学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如,针对学习目标,教学设计要监测教学过程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
三、重视教学设计的目的性,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在生物学教学设计全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目的性是第一位的,它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定向、定量、定度的作用,即教学设计向哪个方向走,它怎样符合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否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必须抛弃"竞争-淘汰"的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竞争-合作"的循环机制。
四、一些具体的教学优化
(1)优化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丰富的情感性、生动形象,具有节奏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加上巧问巧答,精妙的过渡语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产生对自己语言优化的渴望和行动。
(2)优化课堂内容,突显重难点。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重构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难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掌握。
(3)优化教学环境。科学安排时间,努力给学生创造各种宽松时效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反馈。教学中可通过课堂后的巩固练习或单元测试来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教师应注意选用典型的题目、紧扣重难点和考点的适量题目优化教学反馈。
五、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的对策 首先,要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在以往的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上课就带着学生做实验,等实验结束了,学生还不知道实验的目标,因此,实验教学效率也就相对较低。明确实验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因此,实验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就应向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如在“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的实验教学中,在实验之前教师就应向学生明确“通过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理解小肠的结构特点”,当学生实验后再以是否理解了小肠的结构特点来审视实验过程。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正渐次深入,同行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思路,又不断扬弃、不断创新。近年来,基于学生预期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项目,并按照工作过程来安排教学程序的课程开发逐步得到大多数同行的认同,专业课的改革大多依此进行并取得明显成效。但专业基础课的改革却相对滞后,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的,因而必然偏重理论,如果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进而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则必然要打破传统的、沿用多年的学科体系,甚而使“专业基础课”将不再以独立的姿态出现。笔者认为,这种认识必须改变。专业基础课应该也完全能够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以及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来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之与专业课的改革同步、匹配并逐步打通,才能使专业基础课更好地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就业上岗。
为此,笔者近年来在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医学微生物》的课程改革中进行了探索与尝试。长期以来,医学微生物因为与人类的疾病史紧密相关,所以历来是各级各类医学教育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打破学科体系后,医学微生物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融入到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中去?仅以高职高专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课程为例探讨如下:
一、医学微生物“项目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整体设计
1.课程整体设计理念
(1)通过岗位分析进行课程开发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医生、护士、检验、药剂等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不同,因此其“典型工作任务”也有不同。这就要求在项目导向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设计不同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向是为基层(县、乡镇)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临床医生。涉及医学微生物的典型工作任务:一是医院感染的防控技术;二是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与治疗。因此在课程开发时应从岗位需求出发。“以用定学”,着力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2)根据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选择教学内容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综合考试大纲》以“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或体征”为主要考查内容;《临床执业医师专业综合笔试大纲》中,关于“疾病”明确提出“按照人体系统排列”,“大纲”中所列疾病包括68种与微生物感染直接相关的疾病,“大纲”同时对无菌操作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考试大纲”所列的这些内容是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因而也是我们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3)会同临床医师结合教学规律设计项目载体
临床医师对于岗位的应知应会有着最真切的体会,因此在项目设计中必须注重征求他们的意见。我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会同临床医师,结合教学规律将“考试大纲”所列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后,设计典型任务、典型病例作为项目教学的载体。教学载体的设计原则:一是紧扣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列举的常见病多发病。二是力求“载体”能够承载“适度、必要”的理论知识。
2.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见下表1:晏继红,袁力,任亚刚,李晓红,姚志宏,代永庆,梁玉英,张汉琴:浅谈基于项目导向的医学微生物课程设计
二)课程单元设计
1.课程单元设计的理念
(1)根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步骤
对于“医院感染的防控技术”中的三个“学习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的“六步法(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设计教学步骤;对于以病例为载体的其它“学习情境”(体表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神经及运动系统感染等)则不拘泥于“六步法”,而是根据临床医师的实际工作程序——形成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来设计教学步骤。
(2)根据岗位能力的需要设定教学目标
根据诊治多发病常见病的需要设定能力目标;根据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设定知识目标;根据医疗职业特点需要设定素质目标。从而将“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全过程。
(3)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分组完成任务等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师当好“导演”,通过“设问”、归纳总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掌控,将“教、学、做”统一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
(4)注重过程考核、民主考核
在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考核,逐步完善以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为主要考核标准、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参与程度为辅助考核标准的考核方式。学习任务以小组智慧共同完成,最后考核采用分组民主定性考核,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民主意识。
2.课程单元设计方案
医学微生物“项目课程”共设计了14个教学单元,其中10个单元为单次教学完成,4个单元需多次教学完成。此处选取2个教学单元设计以作示例。
二、感受与体会
1.“项目课程”开发逻辑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就业理念
[关键词] 行动导向;能力递进;教学设计;农业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074-03
0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以行动导向开展课程改革已经较为普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为教学目标的课程开发[1],其实,就是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和方法。《农业微生物》是农业类和生物技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间接对应职业岗位工作有食用菌工、苗木生产工、农产品质检员、植保员等。该课程所对应的专业岗位都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熟练的无菌技术和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并能鉴别常见微生物种类,以及能够组织和按照试验规程开展试验或生产等工作的职业能力。以前按“需”培养学生以及让培养的学生适应“职业框架”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即培养的学生不仅会应用职业专业知识,还能够运用跨专业知识并且独立面对和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近年来,笔者对高职《农业微生物》课程进行了行动导向教学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取得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1 《农业微生物》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教学是依据实际生产岗位的工作过程的需求来设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即无菌技术-纯培养技术-识别与初步鉴别等,分别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共同载体,实施项目教学,制定4个工作任务。
课程采用“综合能力训练-单项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职业能力初步训练”四级的能力递进培养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分别基于真实性的工作任务即制定整体的工作目标(构建整体思维框架)和工作任务(实验预期和设计能力训练)、部分工作环节(项目分解与实施,分解为若干的单项技能训练)、完整的工作过程(小的综合项目,综合能力训练)、生产过程(1~2项工作任务,职业技能初步训练)。例如:“工”的设计:以一个完整的企业微生物纯培养生产过程为工、学、教的共同载体,学生参与整体工作目标的制定,带着任务、按照生产流程完成整体目标。生产过程 是相互关联的,递进的,学生必须完成好每一个工作0
环节,熟练掌握单项技能(某一个生产流程)外,必须考虑前后生产流程间的逻辑关系;直到完成小型综合性项目,初步解决问题。最终完成初步职业能力的训练过程。“学”的设计: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制定4个独立的学习任务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的教学活动,实现了在做中学,学中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以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独立完成综合性任务以及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作为最终考核目标。
课程开发别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2]。例如,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前设立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探究,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和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互相配合工作和讨论问题,进一步通过团队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教学中也从作业单的完成、任务单等书面资料及教师指导、示范和讲授,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全部教学过程,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2 《农业微生物》行动导向课程开发内容
2.1 课程目标
《农业微生物》课程内容可对应于食用菌、植物组织培养、疫苗、微生物发酵、植物保护等各生产职业岗位,这些岗位有一共同的要求,即能够熟练从事微生物基本试验技术、准确辨识常见微生物类别,以及明确微生物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关系及其应用前景,能够初步独立开展相关农业科学实验等职业行动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多维体)等。因此,开展课前岗位调研,确定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并作为课程教学目标,同时需考虑对应专业和相关职业岗位需求选定教学内容[3,4]。
2.2 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设计
按照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需求组织与安排课程教学内容[5]。教学内容按职业能力形成内在规律设计组织[6],以工作过程程序化教学内容,具体分解为4个学习任务单元。
1)微生物纯培养技术。 具体以“大肠杆菌的纯培养技术”为学习任务载体,旨在建立整体工作框架,即微生物试验准备工作至完成微生物纯培养的全部工作过程。重点学习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以单项技能(配制培养基、消毒、灭菌、无菌移接、培养与观察、油镜的使用、革兰氏染色、观察识别常见细菌种类等)训练为主,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一边做一边学习,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2)微生物的深层培养技术。具体以“某食用菌或药用真菌的深层培养技术”为学习任务载体。主要针对目前发酵工艺、生物技术以及食品检验等岗位要求进行设计,同时也是对微生物纯培养(真菌的培养)的基本实验技能开展的进一步训练和巩固,即在前一个学习任务中教师示范和指导操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学生尝试着自己独立操作,从而强化和熟练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技能。在这项任务中重点强调学生自主完成工作计划,并学习相关文献的利用,学会初步评价和预期试验结果。
3)微生物分离技术与计数。具体以“某生境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技术与计数”为学习任务载体。该学习任务是对微生物知识和相关试验技能的整体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制定工作计划、进行试验准备、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统计结果。全部的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操作练习等多种学习形式来完成,教师只参与讨论答疑及考核技能关键点等的工作。通过学生完成一个真实性完整工作任务的训练,一方面检验了学生对微生物基本试验技能全面熟练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了行动导向学习的全过程。
4)常见植物病害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以当地农作物生产主要病害诊断为学习任务载体,为后续课程的衔接而设置。拟在对微生物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的再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专业背景和职业岗位等真实情境渗透于教学中。引入真实的生产任务,对常见病害症状进行初步的识别,并通过运用微生物基本试验技术,对病原物进行初步的分离、培养和初步鉴别。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进行熟练操作,同时也对常见微生物种类进一步辨识进行训练,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可明显的看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对课程相关内容关注度高、非常注重知识的应用与实践,乐于思考,并且能够初步运用微生物知识和技能独立开展实践工作。
3 能力递进教学设计的教学实践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尝试,任务驱动教学设计的“做中学”、“学做一体”的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农业微生物》已经建设成为基于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围绕典型学习工作任务进行的教学中,多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大致分为几个层面。
3.1 以探究活动的设计进入课程
在课程入门的内容中,提出问题,“如何探究微生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学生需要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然后参与小组学习和讨论,进入自主学习;每个同学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实施,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产生的效果即是学生参与实践,获得了深刻的学习体验,学生会专注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而对下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有所思考。
3.2 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即实现支架式教学
进入学生想做,不知怎么做时的阶段,提出“如何培养微生物”,开展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学习阶段。教师示范操作,指导和帮助学生学写实验或工作计划,进行试验准备,讲解基本实验技术及其原理,掌握通过创设情景和多媒体展示使得学生较好的微生物世界里的内容。以实景、实物直观教学和教学演示,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除能够较好掌握微生物学基本试验技术外,还有表现为一种很新鲜的尝试和学会了的内心感受。
3.3 展开抛锚式教学
通过上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已经学会一些微生物的知识和技能,再进一步反思所学知识和内容还能够干什么,这时,应该做好信息资源设计及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例如,在一个现实的生产现场中,遇到微生物生长与控制的实际问题,如何解决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发现。同时,讲授案例,使学生接触更多的真实问题,使用抛锚或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导入新课。最后,设置“试着解决一些某生产中问题”的学习任务,又能再一次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微生物分离与培养技术的内容中,能够延伸很多专业问题,与后续课程及相关的岗位要求很好的衔接起来。学生们的体会是会用了、能用和有用。
3.4 知识拓展
以课程小论文为题的汇报演讲和交流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受到了学生们普遍的积极的回应。通过对“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技术”为主题内容的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内容进行初步的总结和评价,对其他同学所述内容能思考、甄别和评价,等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对此教学活动印象深刻,感觉收获很大。
3.5 考核与评价
课程的考核也是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开发理念[7,8],由单项能力考核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形式;由单一的最终评价转化为全程评价;由教师单一评价学生转化为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目前,已经开发出《农业微生物》课程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中,每个学习单元都设有相应的评价单和考核单,对应于每个学习环节或工作过程。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按照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考核,每一个学习活动都会对应有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在评价和考核中都有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评价标准(或分值),对每次的教学活动过程及教学效果能够给予很详尽的记录和评价,考核及内容过程清晰可见,利于学生纠错,也利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 教学效果
总结近年来的教学活动,以下做法的效果较为突出。
4.1 学前测试
课前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基本状况、知识水平进行摸底,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同时,建立问题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程的“问题域”,启发学生思考,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兴奋点。经过几轮实践,本环节教学组织比较成功,学生经自我测试后,身心放松,表现为乐于关注本课程的内容,并且能够主动提问,敢于与老师交流。
4.2 任务驱动
在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任务学习。任务学习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某个领域或生产实际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需制定工作计划和落实解决措施等,是学生自身有学习需求的学习过程。针对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老师主要侧重于做好辅助与指导学生的工作,灵活运用问题法、讨论法、小组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用。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充分的实训训练,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体验,激发出很多有创造性的想法。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常常表现出更多的创新与尝试,极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学的内容显得很生动,教学的过程是快乐的。学生经历了思考和实践,经历动手动脑的过程,经历了问题、质疑与检查、反思和评价等不同的学习体验,对教学活动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内心感到很愉悦和充实,
4.3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文与科学修养
尊重学生,尊重学习的过程,尊重客观事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状态,关心学生;对
(下转第83页)
课程内容安排恰当、科学真实、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教师要成为勤奋学习、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和具有批评精神的榜样和示范。
以行动导向教学进行的《农业微生物》课程开发和设计,多以行业具体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现场成熟,利于学生形成行业印象并培养关注生产的意识,从而激励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为整个教学活动中心的做法,对于所承担的每一项任务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要求有目标并相互关联,因此,学生的学习体验很深刻。特别是进行综合能力训练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可以强化基础技能,达到教学目标。对于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进行记录、考核,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目标,初步形成了学生全过程学习的控制机制。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手段,创造随机学习、个性化学习与实践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结束语
师生相互信任、互相理解、沟通良好,是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的职业态度、学业精神、能力水平等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工学结合课程的改革,更多的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学生学习也多显现出个性特点。因此,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将始终是一个即老又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福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技术,2007,(23):39-40.
[2]陈启探.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催化作用[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 2005,(12):34-35.
[3]姜大源.信心、决心、恒心――论职校生的成长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2):11-15.
[4]毛卓琳,欧阳潘.初探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55-56.
[5]江荧,朱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其示例[J].职业教育技术,2008,(26):48-49.
[6]袁江.关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