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新理念

高等教育新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新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新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管理

引言

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对学生的自身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教育管理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当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之处需要加以完善。因此在创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高等教育的管理,以便于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高职院校中,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决定着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在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高职院校以往的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监管上,管理制度给学生制定了很多约束机制,以便于可以对学生加强管制。高职院校如果在这种管理制度下长期生存就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恶劣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以往实行的管理制度不利于老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长期使用这种管理制度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高等教育管理结构不合理

高等教育管理结构的不合理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许多学校的高层领导都未认识到高等教育管理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无论在学校是从事哪方面工作的人员都可以对高校进行教育管理。因此在选择高校教育管理人员方面太过随便,有些管理人员根本就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管理流于表面,不能起到管理的作用。由于缺乏合理的教育管理结构,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综合素质,使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遇到了阻碍,导致高职院校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育管理工作流于表面

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教育管理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强教育管理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逐渐的鼓舞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然而有些高职院校虽然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教育管理工作却未真正的在学校中进行。有些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加上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使高职院校不能实现预期的管理效果。此外,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不能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向上级部门反映,使有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

二、加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健全高校的管理制度

高校教育管理体系分为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和学术方面的制度体系。首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只有将高校的管理制度加以完善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全能型人才。高职学校通过构建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的调动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合理的使用高效现有资源,为教育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高职院校中可以根据管理层面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层的职责,防止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其次,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制度,如学分制等,让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来增加学分,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减少人力、财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调整高等教育管理结构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需要从根本上加以革新。在理论方面,高职院校需要明确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着手于教学手段、教学结构等,加快创新新型教学管理观念。从实践方面来看,拓展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空间,提升高校对外开放的程度,加快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系统整合,通过这种方式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达到科学化、多样化的目的。同时高校还需要调整教育管理结构,以便于增强教学管理的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组建一支强大的教育管理队伍,在创新教育观念下加快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力度。

(三)认真落实管理工作

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还未真正落实,导致教学质量降低。有些老师不能认识到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不能严格的要求学生,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需要加快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力度。第一,高职院校需要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和老师的道德修养。因为在学校里老师是主要接触学生的群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老师需要具备职业道德素质,尽自己所能指导学生,这就要求高校增强对老师精神文明的建设,尽量为老师举办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高等教育新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素质学分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近日读到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赵作斌先生的专著《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称《赵著》),不觉眼前一亮,感觉一场新的高等教育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一、整体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是高等

教育新的革命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工业经济背景下专业化特征的高等教育,是对农业经济背景下综合性特征高等教育的一次革命。在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必然孕育新的革命:从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

在古代农业经济中,由于生产工具和生产要素单一,劳动对象和活动范围相对狭小,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的价值观多是一元化,与此相适应,那时出现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比如,中国古代的太学、国子监等高等教育机构,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以及评价人才的标准,主要是诗书礼仪、儒家经典、道德文章;古代西方的教会学校主要是学习神学,中世纪大学的教育内容虽有文、法、神、医四科,但当时并无专业分科思想,仅仅是一种“自然结合”形态的教学团体形式,一些学者认为其本质是一种综合性的“博雅教育”。

在近代工业经济中,产品生产过程流程化、程序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种社会生产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专业化特征更是突出。社会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全球兴起了一场高等教育革命,以专业教育为显著特征的高等教育取代了农业经济下的综合性高等教育,各种高等学校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到学科建设、专业设计、课程设置等无一不带有专业化特征,以至辞书经典多将高等教育界定为“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成了现代意义大学的本质属性。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迅猛发展,人类已经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首先,知识经济是以人的创新素质为先决条件的经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对新知识的创造,而不再仅仅是对以往知识的传承。因此必然要求高等学校紧跟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前沿,将专业教育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其次,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不仅要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而且要促进人自身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充分发掘人类自身素质这种最重要资源,真正成为把握自然和社会的主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知识、信息和人才的创造(培养)占有、分配和使用上,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

《赵著》的作者在对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亲自创办大学的实践,带领他的团队历经10年的艰苦探索,系统推出了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其根本特征是从整体上,即从大学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到实践模式,从专业素质教育到非专业素质教育,全面探索和推进综合性素质教育,而不只是以往从通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某一方面开展单向性素质教育;其本质要义是把非专业素质教育摆在与专业素质教育同等地位同步推进,将个性发展摆在与全面发展同等地位相互促进,着重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一种能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的优秀综合素质。从书的下篇亦可看出,这种理念和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不仅是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一次开拓,也可以说是对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点火式演习。

二、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是实现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根本途径

《赵著》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第一次将大学生的素质分为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并提出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分别涵盖“知识、能力、方法、品格、观念”五大体系,各个体系又分别包含相应的特定要素,如“观念体系”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新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等。这一分类不仅突破了过去在高等教育中人们将“知识、能力、素质”相并列的一贯认识,而且相对于以往关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等提法更符合大学生的素质结构特点,更契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便于人们在实践中把握和操作。基于这种全新的素质分类,《赵著》提出了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赵著》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反映在当今社会人才素质结构上,要求人才既具备专业素质,同时又具备非专业素质。科学发展观反映在对人才的教育培养上,就是既要加强专业素质教育,也要注重非专业素质教育。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经历多次的职业转换已成大趋势,大学所学的某一门专业知识或技能不可能一辈子管用。大学生在“学业人”、“学校人”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转化中,非专业素质往往起决定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高等教育重知识轻综合素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素质教育轻非专业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个性发展,是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难以培养出顶尖级人才和世界级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步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专业教育的弊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书中关于他们在实践中对“同步推进”系统探索的专章叙述,更让人读后耳目一新。他们以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改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模式为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两条线”模式,创制了《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都体现“同步推进”,让非专业素质教育进计划、进教材、进课堂、进基地、进学分。在培养学生成功素质的总体目标下,不仅要确定相应专业的专业素质培养规格,也要确立非专业素质的培养规格。这就有效克服了当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多以人文知识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等形式代替素质教育的不足。书中还特别强调,“同步推进”首先要求将传统“专业教育”转化为“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方法,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观念和专业品格,即按“五大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通过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等,从而促进专业素质教育。这说明,“同步推进”不是对专业教育的削弱,而是对专业教育的优化和深化。

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中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这种“一条腿走路”教育,《赵著》把 “同步推进”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表述为“两条腿走路”的教育。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是一种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教育,从整体上将现代大学教育由专业教育变成综合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实现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根本途径。书中关于“同步推进”的实践探索,为高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案例。

三、实行素质学分制,是实现高等教育新的革命的关键

一定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测评模式,测评模式对教育活动具有“指挥棒”的作用。高等教育从专业教育走向综合素质教育,关键就在于建立与综合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测评模式。

我国现行的大学素质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素质教育测评制度与测评体系。这是大学素质教育之所以不能真正实行的根本原因,《赵著》抓住这一关键问题,第一次推出了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创立的素质学分制。

传统的学生测评模式是与应试教育模式相适应的,包括学分制在内,其本质是一种文化知识测评。《赵著》推出的素质学分制与传统的学分制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其一,素质学分制突破了传统学分制以单纯课业成绩为内容的测评模式,它根据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来评价学生,测评的内容既包括专业素质学分,又包括非专业素质学分,其基本模块由课程学分、实践学分、表现学分组成。学生的创新活动情况、个性特长发展情况都纳入测评内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发表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均可获得学分;其二,素质学分制突破了传统学分制单一的考试测评方法,而采取了考试和考核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主观测评和技术测评相结合,使测评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三,素质学分制不是为了甑别、排名、选拔或淘汰,而是为了便于让教师、社会以及学生自己了解学生主体在某一阶段的素质发展状况,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发掘潜质优势和素质特长,消除失败因子,弥补素质缺陷,不断提高素质。因此,素质学分制是一种集形成性、过程性、发展性评价于一体的评价模式。

高等教育新理念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以中国民航大学乘务学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量表测量发现现有高职在校学生虽然整体创新能力较好,但却面临着创新能力的“年级性衰减”和创新能力内部结构失衡等问题。高等职业学校及其教师应对此问题引起充分的重视,并从教学理念、授课方式、创新团队等方面加以解决。

[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能力 年级性衰减现状与对策

[作者简介]张传彬(1981-),男,天津人,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航安全管理;宋洋(1977-),男,天津人,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航安全管理。(天津 30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创新型民航安全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4ZLZLZF00078)和2014年度中国民航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公共管理学》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与课程实验模块的接入研究”(项目编号:CAUC-ETRN-2 014-02)的阶段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103-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首次提出要“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作用”,把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为了鼓励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还规定“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人股”。这必将成为中国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在明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方向的同时,我们需要先弄清楚这样两个问题: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创新能力现状究竟怎样?现有的教育及教学环境是否有效提升了高职在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前者能够帮助我们对高职在校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后者可以让我们了解高职学生在现有教育条件下是否提升了创新能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的创新使命及特点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突出的特点是恢复中断了的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生力军,对在校学生的要求是抓紧学习并成为各领域技能工人。在这一时期,建立了许多职业大学,成为后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提升高等教育覆盖率。尤其是90年代末,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数量和招生人数也成倍增加,从1999年的161所398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548所781万人。第三个阶段为21世纪初至2014年,解决的是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结构失衡问题,使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对高职在校学生的要求是要将自己的技能结构适应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2014年开始,国家进一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解决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新常态条件下,学生的创新力不足的问题。对高职在校学生的要求是不但要学习职业技能,而且要有职业创新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认为,到2020年,中国专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将超过1480万人,成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从功能上来说,高职教育将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持续开发人力资源和生产力转化的需要。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着将知识、技术和发明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无疑需要大量的创新性工作,才能够顺利实现生产力的转化。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主要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可以说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学生肩负着创新的功能性使命。

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年级性衰减”现象的表现及成因

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测度,学术界有很多研究。有学者将智力水平和创造力倾向作为测度指标,也有学者进一步将创造力倾向分成创新观念、创新欲望、创新毅力、创新兴趣、创新观察力和创新性思维。基于此,本文所谓的创新能力是指创新意识、创新观察力、创新毅力、团队合作和创新技能。所谓的“年级性衰减”是指随着高职学生年级的增长,其创新能力并没有随之提高,相反是在下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年级的增长,创新意识和观察力下降。以观察力为核心的创新意识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只有在现实中总结出业已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创造性地加以解决。从现有的研究发现,高年级的高职学生,其观察力反而居于较低水平,这部分是由于高职教学方式使然。在高职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授等单向的信息交流方式,较少使用讨论等双向互动的方式,而后者往往能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随着年级的增长,对职业知识和技能越来越不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高职新生对于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加之高中时的学习习惯被不知不觉带人了高校,使他们相对较易于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然而,这种习惯并不容易被长久保持,随着年级的增长,其对职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也应反思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面对信息社会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如果不从体系上加以适应,将很难承担起其应有的职责。

第三,年级的增长并没有提高在校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的创新毅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的创新毅力是决定创新过程是否成功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团队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集思广益;而个人较好的创新毅力则是保证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在高职学生中,随着年级的增长,不但越来越缺少团队合作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而且自身也缺少解决难题时迎难而上的毅力。这或许是由于在学校期间,高职学生较少遇到需要主动解决的技术难题,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由教师示范而来。另外,这也与高年级学生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

三、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年级性衰减”的实证研究

这里以对中国民航大学乘务学员调查结果为例,分析该现象的表现和成因。

1.空乘专业在校生的整体创新能力现状。如表1所示,在创新意识方面,乘务学员所得平均分为7.98,没有超过总分15分的60%,乘务学员在创新意识方面比较欠缺。在创新观察力方面,总分为15分,学员们平均得分高达11.83,有79%以上的学员得分都在10分以上,说明乘务学员整体上有着较好的创新观察力水平。团队合作意识满分为25分,均值为18.07,得分17分以上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76%,说明乘务学员责任感和群体合作意识比较强,能很快融入创新团队。在创新毅力方面,乘务学员所得均值为13.42,非常接近满分15分,有96%以上的学员得分在11分以上。

针对乘务学员未来工作的特点,笔者参考国内几大航空公司乘务员手册的内容,尝试制作了衡量乘务学员创新技能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乘务学员(52.31%)只答对一道题,只有1.54%的乘务学员三题全部答对。这说明他们对乘务员基本知识还不够熟悉,专业技能掌握不够牢固。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整体的创新能力并不低,在创新观察力、创新毅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甚至有较好的表现。这说明许多人持有的“高职学生素质较差”“不具有创新能力”的认识有着一定的片面性,与高职在校生的创新能力现实有着较大的差距。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都有必要认识到,在高职学生中间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动力,值得深入挖掘。与此同时依然要看到,高职在校生的创新技能储备严重不足,专业知识结构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他们创新能力的发挥。

2.空乘专业在校生创新能力的“年级性衰减”。上面量表所衡量的是乘务学员的整体创新能力,却不能说明不同年级的乘务员之间的创新能力差异。为此,采用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不同年级乘务学员的创新能力的高低(见105页表2)。

如表2所示,创新能力各项变量测量值在不同年级间有着差异性的分布,并且差异比较显著。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察力方面,大一年级乘务学员比大二年级学员表现要好。这或许是由于初入学校的学生还抱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观察力。但是,这并没有在日常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从而使之日渐衰减。在团队合作与创新毅力方面,大一学生与大二学生也有着较显著的差异,且高年级的表现好于低年级。这是因为大一年级刚入学不久,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军训和集体活动,这会增加乘务学员的集体荣誉感。期间还会进行会操表演等,会强调团队合作,这也在无形中增强了乘务学员的群体合作意识和自我毅力。而大二年级学员过多关注于个人发展,且群体支持相对较少,这使得团队合作和创新毅力明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大二年级在校学生已经有一年多的专业学习,按照常理来说,其创新技能得分应该高于大一年级,但分析结果却恰恰相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大一年级刚入学,学校对他们的管理更加严格,课程较多,没有太多娱乐时间。再加上大一同学也还保持着高考前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对学业更加关注。而大二学生在校已经快两年,适应了新环境,结识了新同学,会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自由时间增加,这使他们对课程投入的精力减少,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另外,有17.69%的乘务学员认为航空公司比较看重学员是否有亲切的外表。这说明,航空公司看重外在形象的招聘导向使得乘务学员们越来越不关心自身的技能获得,相反会将很多精力放在与学业不甚相关的事情上。这部分解释了随着年级的增加,为什么乘务学员们的创新技能并没有显著提高。

总之,虽然乘务学员整体的创新能力表现不错,但不同年级间有着显著差异。大一年级乘务学员在创新意识、创新观察力、团队合作、创新毅力和创新技能等所有的指标上的表现都显著好于大二年级乘务学员。乘务学员的创新能力呈现出“年级性衰减”。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切实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明晰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把提升高职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高职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这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使新技术通过高职学生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二,改革现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更加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变单向讲授为多元互动,将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到日常教学过程中来。可以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让学生们在工作中体验创新的乐趣,提升创新的动力,从而使得高职学生在学期间始终持有较高的学习和创新热情。

第三,把提高学生创新知识与技能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并贯穿于高职教育各个年级。要使学生理解,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创新知识和技能,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取得较大的成就。

第四,加强高职在校学生创业团队建设。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其在学期间自愿参与和组成跨年级的创新小组,以团队的形式解决若干技术问题。这种创新小组不但可以增强高职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由于创新小组成员的跨年级性,从而有效激发各个年级学生的创新热情。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珍视高职学生身上所拥有的创新潜力,通过多种方式消除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年级性衰减”问题,同步提升各个年级学生的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

[1]刘大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文献述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

[2]刘建湘.略论职业教育功能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5(18).

[3]柳小年,傅新民,朱发仁.高职大二学生智力发展水平调查[Jl.职教论坛,2006(10).

[4]任君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5]沈兴全,吴淑琴,温全生,等.测试报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02(3).

高等教育新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联盟;高校体育;可行性;实施策略

当前伴随着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多和适龄学生数量的减少,各高校的生源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不得不面对教育质量与教育规模的两难抉择,在这种客观背景下,国家与各高校都在积极地研究探索摆脱困境的高校教育新型发展战略[1]。高校教学联盟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高校教育发展新构思,它是在区域教育均衡的基础上建立起实施基础的优化整合教学模式[2]。教学联盟的实施有利于高等教育无边界思想的实现,通过教学联合的形式为高校学生提供更为优化的教学条件,有利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也可借助于教学联盟的方式获取师资、场馆、设施等优化的体育资源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下面仅就本人对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内涵、可行性以及实施策略的初步研究做一简述。

一、区域性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定义及内涵

区域性高校体育教学联盟被定义为为了实现对教学目标的整合和体育资源的优化利用,存在于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两个或多个高校间形成的以一定的合作规范、程序为依据来共同执行合作内容的联合体育教育体系[3]。它的有效实施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无边界的先进思想,其实质是高校之间通过教学联合的形式,获取较单个高校更为优化的教学条件,以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

二、实施区域性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可行性

在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实施区域性教学联盟可行性较高,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支撑条件的存在:①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下发的体育法规和政策的指导精神为区域性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构建奠定了政策和制度基础;②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区域性高校体育教学联盟获得了坚实的技术保障;③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之间实施的学分互换、互认制,使区域性高校体育教学联盟获得了构建的渠道和途径;④国内外现有的高校校际间成功合作范例的经验和教训,可供区域性高校体育教学联盟在建过程中加以借鉴。

三、教学联盟在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发展中的实施策略

(一)更新理念,顺应时代要求

要想使高校体育教学联盟获得顺利的实施和发展,第一步就是要求高校的管理层和师生群体均要更新理念,顺应时代的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层必须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体系固有观念和思维定式,对教学联盟在促进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达成共识,引导高校师生群体接受并适应跨校实施体育教育活动的新型教育模式。

(二)构建起高效、务实的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组织管理体系

区域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出现,对于多个相关部门来说都是全新的事物,因而构建起高效、务实的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组织管理体系以便维系其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各联盟高校应组织成立具备较强服务意识,能够务实、高效地履行职责的联盟委员会,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工作会议,制定完善促进教学联盟发展的各项合作政策以及相关制度,对参与联盟的各高校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应承担的责任、应履行的义务等加以明确,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地进行商讨、协调以便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唯有如此,才能够切实发挥各联盟成员在体育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并形成合力,从而保证教学联盟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注意构建教学联盟时要恰当地选择合适的联盟成员

联盟成员的选择是否恰当,是高校体育教学联盟能否获得预期效果的关键一环。由于各大高校的体育教育资源均具备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因而参与联盟的各合作高校必须在执行联盟计划之前,对各成员的情况加以详细的了解和准确的定位,在选择联盟成员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①互补原则;②相容原则;③共赢互利原则;④优化原则。

(四)注意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合作方式应遵循灵活多样的原则

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合作方式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联盟成员的具体结构形式,同时还会对各联盟高校成员之间所能达到的交流、沟通、协作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可以说适宜的联盟合作方式是实现高校体育联盟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当前区域性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方式主要有4种类型:①强强联合式;②局部合作式联盟;③全面合作式联盟;④优势互补式。在选择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方式时,必须以各高校的特点、合作项目、合作目标等为依据,遵循灵活多样的原则,选择最为适宜的合作方式,以便促成教学联盟的顺利实施。

(五)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构建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于区域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其构建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因而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统一思想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立正确的适宜目标,有计划地按步骤逐步实施,渐次拓展和深化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内容和层次,方能保证教学联盟的稳步前行而不致中途流产。

四、结语

建立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有利于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彼此之间对体育教育资源的共享,可有效提高体育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获得更佳的办学效益,参与联盟的各高校均可借此提升各自的整体以及核心竞争力,提高教育质量进而培养出人格健全、体质强健的优秀学生,以提升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源竞争的应对能力。基于高校体育教学联盟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诸多有利因素,我们有必要采取多种策略,克服困难,构建起良的体育教学联盟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区域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艳红,刘斌.构建长株潭高校体育专业战略联盟的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25(5):105-108.

高等教育新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范式;大学教育;路径探索

一、生态教育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敏感而重要的社会问题,给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根本性问题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也出现了明显的生态学发展趋势,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渐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新兴学科。1966年,美国教育家阿什比最先在《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提出“高等教育生态”的概念:大学构造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大学环境,并提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的著名论断。1968年,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所长菲利普•库姆斯在《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中指出:世界性教育危机的实质是高等教育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根源在于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就业之间不相适应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教育不平等,课程内容和教育形式的陈旧落后与学生现实需求之间的冲突等,教育危机迫使人们最终认识到教育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具有辩证的双重互动效应。1976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的科学术语。他认为: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生态学理论与机制,分析各种教育现象、问题及其成因,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趋势和方向。1998年,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宏图》报告中美国教育促进基金会提出了“大学生态系统”的教育理念,认为现代大学教育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综合整体效应的生态系统,应该在研究和教学、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校外和校内事物、国际化和民族化之间保持自然的平衡。与此同时,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在题为《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中提出深层生态学概念。后来,阿伦•奈斯、澳大利亚的福克斯、美国的塞欣斯和德韦尔等人在深层生态学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新的生态哲学。以生态哲学观为基础的生态教育以现代生态学理论的整体论思想和基本准则为科学依据,用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认识世界,从而形成带有生态意识的价值观和发展能力。从教育与道德及社会的关系方面,主张把人培养成为积极主动、自觉、富有创新精神的批判者和建设者,积极融入社会、政治改革,能够承担起个性、社会发展的责任。综合上述各种观点来看,生态教育(亦称教育生态化、生态化教育、绿色教育等)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新的教育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以生态哲学整体论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机制思考和认识问题,从而树立生态整体观、和谐观、发展观,积极参与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等改革发展过程,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大学教育生态困境分析

传统教育是在工业文明形态下形成的一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为工业生产提供合格的劳动者为目标,以此认识世界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价值观过分张扬人类的主体性与社会性,却忽视了人类的自然性与客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人类与自然、社会的矛盾,并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在现代社会复杂的背景下,传统教育的功利性、片面性以及教育自身的矛盾和功能上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致使教育甚至整个社会发展陷入困境。人类面临的困境要求传统的“工业化”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必须改变,建立与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文化,确立新的教育价值观,即生态教育价值观,促进传统教育文化向生态教育文化转变,把“单向度的人”塑造成社会性与自然性完美结合的全面发展的人,实现经济价值、精神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正如托马斯•贝里所说:“现代社会需要一种宗教和哲学范式的根本转变,即从人类中心主义的实在价值观转向生物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实在观和价值观。”[2]大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由人参与组建和科学管理的社会生态系统,既有人的要素也有物的要素,其中各种要素和各个环节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过程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和生态整体,教育生态系统在有序、科学的运行中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但是,由于生态教育文化缺失以及观念、视角的局限,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生态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生态意识淡漠。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我国的教育理念发展迟缓。所谓现代教育,依然是承袭工业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而这种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一般重视工具理性而忽略人文关怀,功利需求显著,生态意识淡漠。二是教育生态文化缺位。我国的教育文化往往忽略人的生态意识和发展能力,现行的教育体制没有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和体制,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内容、教育行为与规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应试竞争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残酷竞争中迷失自我,扭曲人格,而这种应试教育的残酷性和功利性忽略了人的本性和成长生态环境和规律,致使受教育者生态素养和发展能力缺失。三是教育生态结构不合理。我国高等教育是以工业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作为主导范式,在办学格局上,以专科为主,综合为辅,形成宏观上割裂学科之间的联系,微观上的系、室建制抑制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局面。在目标取向上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忽视能力与素养,其结果是学生因缺乏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而不能自觉主动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行为和规范。四是教育生态实践缺失。教育生态是以真实情境中的直接接触和真实体验为基础的,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识、情感与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及批判性思维。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忽视教育生态实践环节,或实践内容、体制、模式的不合理,教育生态理念不能够有效地纳入到学生的常规管理中,甚至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难以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思维,进而养成行为和习惯,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影响教育效果。总而言之,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双重危机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失衡,和谐人格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人类原有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发展模式、伦理观、教育观等受到质疑,人类的价值观开始由工业文明主导向生态文明价值观转变。因此,反思大学传统教育的缺失与不足,积极吸纳生态教育新理念,构建大学教育生态系统,形成新的大学教育生态,成为我国当前大学教育新的要求和重要任务。

三、大学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指导思想

教育生态观从生态系统论出发,认为教育本体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综合整体效应的生态系统,教育本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地进行信息、资源的交流和转化,体现教育发展的生态属性、功能和价值。教育生态化不仅是教育内容的生态化,更是教育本体的生态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一种自然、开放、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自觉地实现教育生态综合效益的新型教育范式。因此,在教育生态观下,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建立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和协调机制,使之与周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将人置于教育生态系统中促进人的全面、协调的生态性发展,同时通过这种和谐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

(二)建设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本质属性。从系统的观点看,在教育发展演化进程中,与周围环境诸要素之间构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系统网络,各要素各环节之间进行信息、资源交流,形成积极、健康的动态互动关系,并维持系统基本平衡。正是传统教育的功利化破坏了教育本身的生态平衡,才出现教育危机。因此,只有遵循系统的规律,综合考察对象,关注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和动态效应,准确把握教育体系的生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促进内外协调,避免或减少系统的冲突和矛盾,实现整体优化,从而保持其发展的整体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2.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运动是生态系统的实践本质,教育生态的最终目标和归宿不是单纯的理论探讨,而是教育生态的实践运动。教育生态观从生态内涵阐释教育价值理念,在理论上形成自身本体式建构,协调自身特有的生态系统。在实践中立足于现实的人的本质,从社会生态分析出发,阐释教育内在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本真意义,构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的价值理念,从深层生态理念去建构全新的教育生态系统,创造一种和谐、可持续的教育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持续性发展,使教育真正成为具有理论与实践张力的现代科学。

3.开放性原则。开放性是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现代社会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态存在,教育系统本身即属于生态构造,在保证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和耦合的同时,使之与开放的社会信息系统、社会需求系统、社会实践系统和营造自我发展的绿色空间相协调,构成一种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教育系统的发展变化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影响,制约着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这决定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都必须在现实生活、自然条件中进行,准确研究教育现象,掌握教育生态发展与变化规律,全面优化教育生态,增强系统的活力和功能。

(三)建设路径

教育生态,在本质上,按照生态理念进行教育制度体系重新组织和改革,全面优化教育环境,促进教育本体的生态化,在教育生态运动中逐渐形成一种自然、开放、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自觉地实现教育生态综合效益的新型教育范式。1.教育生态文化建设教育生态文化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但有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还有健康、安全、愉快、舒适的生态需求。教育生态文化目标是回归人格健全、有鲜明个性的“人”本身,关注人的生态发展,把每个学生都当作实在的生命存在,尊重生命个体的主体性或参与性,在社会实际、日常生活中扩展和丰富自我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实现教育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有机统一。在生态教育文化代替传统教育文化过程中必然引起教育功能的相应调整,从人的生态发展的角度对传统教育功能进行新的认识、发掘和整合,发挥更强、更好的作用。因此,教育生态文化建设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坚持生态价值取向,按照生态学的思维方式,改造传统教育文化,在教育观念、教育功能和教育任务等方面体现生态发展的要求,探索新的教育思想、方法、规律、内容和结构,建构新的教育生态文化。

2.教育生态内容建设现代大学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生态教育思想及其基本原则广泛地作用和影响着现代教育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各式各样的刺激因素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特殊的知识环境,发生健康的教育生态运动。因此,生态教育要从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与时俱进,更新、完善教育内容体系,要把生态教育思想、原则渗透到整个教育理念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中,实现人生价值观念重建。目前,高校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全面教育和终身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更要培养学生的教育生态观,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和谐的人,从整体上认识自我及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教育所形成的文化是更加广阔、更高层次的文化,根源于真实、完整的社会生活,是人与自然、社会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有利于激发教育主体的认知情感和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使之转化成为个人内在的一种教育行为,自觉承担起对民族、社会、国家的责任,最终实现对教育主体即大学生的思想、人格、能力等方面塑造和完善[3]。与此同时,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内涵发展。

3.教育生态实践建设教育生态是一个多种要素组成、多元发展联结的网状系统,以全新的教育视阈和方法,构造一个相互联系、千变万化、丰富的知识环境,拓宽人们的知识面、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从而保持显性教育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教育生态的核心价值在于尊重教育主体的知识、能力与情感诉求,关注人文精神和生命质量。实践是生态教育的基本属性,它依赖于灵活多样的实践教育将显性教育转化为隐性教育,在生态运行中自觉树立生态观念,培养生态情感,引导、产生生态行为,全面充分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形成良好的人格和精神世界。

4.教育生态制度建设根据生态系统理论,高等教育在生态演化过程中,与社会诸环境之间形成一定的生态性和生态关系,生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通过不同路径进行信息和资源的交流和转化,维持系统基本平衡和良性运行,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整体综合效益。在高等教育生态运行管理中,遵循生态学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动态管理,解决高等教育机体内出现的各种生态危机,如高等教育的类型、层次、专业、区域分布等结构矛盾,以及政策机制、科研机制、评价机制等各种问题,确保教育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处于相对和谐、稳定的状态,从而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赵秀芳,苏宝梅.生态文明视阈下的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67.

[2]陈雯兰,邢运凯.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分析与设计[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