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区别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区别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区别范文第1篇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改造监犯的手段,通过对监犯心理、行为的认知,来使他们重塑人格,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对监犯进行心理咨询的前提是尊重监犯的人格尊严,用真诚获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使他们愿意配合心理治疗。如果不能获得监犯的信任,任何高明的心理学家都无法真正了解罪犯的心理状况,真正帮他们摆脱心理障碍。

一、心理咨询在改造罪犯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心理咨询是对罪犯教育的有效补充

一般而言,罪犯的素质相较于其他人来说要低许多,让他们主动地进行心理咨询是不太现实的要求。因此,为了有效做到提高监犯的人格和素质,消除罪犯的心理障碍和抵触情绪,提高监狱工作的质量。作为工作人员,要主动采取措施,走进罪犯的心理和生活中,使罪犯感受到他们仍然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只要自己愿意努力,仍然可以用实际行动来为社会、他人做出贡献。如何努力克服罪犯的消极、抵触情绪,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具体应做到:首先,监狱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宽松的咨询氛围,让监犯们明白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其次,改变过去的等待主动上门咨询的方式,采取分层下发,分区负责的方式,使得每个犯人都有机会参与进来。这种责任制的咨询方法能够使罪犯充分感受到关怀的温暖,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心理咨询是帮助罪犯克服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对狱内罪犯进行改造的方法通常是思想教育,但这种方法不易于解决心理问题。由于罪犯在进入监狱后面对刑法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甚至会导致精神问题,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改造工作,严重者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事故。监狱在对罪犯开展改造工作时,要注意因为心理问题产生的抗管现象,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认知上的困难,这也是消除潜在危险的重要手段。

首先,心理咨询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心理变化等要素,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机制,把握住犯人的心理承受和反应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和辅导。

其次,对于刚入监狱的罪犯,心理波动较大,工作人员要针对他们这一心理特点,用真诚和和善与他们拉近距离,使他们消除对社会的抵触情绪,与他们真诚沟通,树立平等观念,真正深入他们内心,从而使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再次,在对犯人进行心理咨询的同时,要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治疗,根据不同的心理状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罪犯容易接受,并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心理咨询为狱内犯人提供了良好的宣泄场所

对于刚入狱的犯人,他们通常在情绪上容易反常,各种不良习性和性格偏激等特征表现明显,这样长期下去肯定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这种情绪因为得不到宣泄,日积月累必然会导致心理危机,甚者会严重扰乱管理秩序。这种情况下开展心理咨询,主动与犯人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让他们心理的压力情感得以释放,这对改善他们心理状况极有好处。

(四)心理咨询在改造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以往对犯人的改造中,工作人员通过思想教育使他们意识到错误。实际上,刑法和思想教育都不能真正使他们彻底改正错误,所谓的“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有从心理上彻底克服他们的不良情绪使他们对社会的错误认知和扭曲心理得到根本改善。进行心理辅导可以使犯人自我调节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并藉此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出狱后的人生道路铺好基石。

二、新时期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

(一)罪犯的主动性不强,普及面狭小

新时期在狱中开展心理咨询还存在不少困难,首先是认知上的困难,很多犯人不愿意主动去接受心理咨询和辅导,认为那是精神病;其次,他们认为心理咨询跟劳动指标无关,耽误他们完成劳动的时间;三是普遍认为心理咨询跟民警询问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审问;最后,他们更为担心的是自己心里的隐私被发现。基于这些认知上的错误,使得新时期狱中心理咨询还存在许多困难,很难顺利开展。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认知,加大心理教育力度

尽管目前许多民警已经意识到心理咨询和治疗在管教犯人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自己的心理学知识缺乏等原因,心理辅导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大多民警认为对犯人进行心理教育是无用功,还不如刑法管用;另一些则认为对犯人进行心理咨询见效慢,很难有效进行。因而就很少有民警愿意主动支持对犯人进行心理教育,更不用说鼓励犯人主动参与了。

(三)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脱节

以往对犯人的管教中,思想教育占据了重要的部分,而不太注意对监犯的心理辅导,使得他们很难转变已有的思想观念,另外,思想教育主要是强制性、法定刑,不能保证让监犯心服口服;而心理教育以其独有的人文关怀和保密性,以平等、真诚为基础,使监犯们更愿意接受。如果,把思想教育通心理教育结合起来,那么将会取得很大的成效。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资助;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工作是关系高校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关注重点之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成为大学校园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全面而深刻地影响高校贫困生的生活、学习甚至思维方式。利用网络技术提高高校资助工作实效性,满足贫困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网络给高校贫困生工作带来的机遇

1.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模式下,贫困生工作采用的是人工管理的操作方式,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负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缺乏规范和透明度。针对高校贫困生等级认定、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分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网络技术完善资助工作网络平台及动态数据库建设,可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一些不公正的现象。

2.有利于满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需求

人们常关注贫困大学生自卑、敏感、适应力差、交往障碍、焦虑等消极方面,而相对忽视了他们渴望交往、尊重等积极需求。与普通学生相比,消极特征使贫困生满足心理需求的途径更为狭窄、方式更为单一。网络的自主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使贫困生满足心理需求的途径更为宽泛、方式更为多元化。

3.有利于促进高校贫困生个人成长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教育设施、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力不从心。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便捷性,网络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贫困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这大大拓宽了贫困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促进学业,增强专业技能。

二、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贫困生工作

结合时代背景审视我国高校贫困生工作,构建贫困生成长成才网络平台,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贫困生工作水平。

1.资助工作平台

第一,要科学界定工作内容。只有科学界定工作内容,才能合理设计工作平台的内容版块。第二,要科学优化工作流程。贫困生资助工作程序复杂,要根据工作特点和规律,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既提高工作效率,也体现阳光操作。第三,要严格用户权限。对于不同的用户,他们的权限要严格界定和划分,使服务功能有所区别。

2.思想教育平台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既要有德育知识丰富、德育技巧娴熟的思政专家,又要有精通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网络专家。第二,应用社交软件加强与贫困大学生的沟通。通过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及时对贫困生进行思想引导,帮助其解决思想问题。第三,通过建立虚拟社区提供交流思想的空间。建立贫困生虚拟社区(如BBS等),使贫困生可以交流心得体会。

3.心理咨询平台

与传统心理辅导相比,网络心理咨询更具有独特优势,如使心理咨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为当事人保密,利于创设平等、轻松的咨访关系等。开展校园网络心理咨询工作时,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下功夫。在硬件方面,要加强校园服务器建设,提供校园网络;在软件方面,要聘请专业心理咨询教师,通过在线答疑等互动方式,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尊严和自信心。

4.能力提升平台

受经济情况和个性特征所限,高校贫困生在现实生活中提升能力的机会较少,而网络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机会。因此,要利用网络为贫困生提供丰富的成长途径和教育资源。如提供“资源下载”专区,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料和学习课件,帮助其开拓视野;开通师生在线交流,鼓励贫困生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困惑与老师进行交流,以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参考文献:

[1]王国声.网络环境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6):111-112.

[2]闫宏微.高校贫困生网络成瘾问题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6):148-150.

[3]陈华伟,周艳球,汪传信.基于心理需求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咨询 高校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其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可塑性很强。已有研究发现,在高校中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竟占学生群体总数的30~40%。这个数字也从一个反面证明了发展高校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心理素质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制约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心理咨询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的提高必定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高校心理咨询可以在咨询过程中深入了解求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上遇到的困难、挫折,帮其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提高其情绪自我控制力与环境适应力,增进积极的个人品质和活动效能;

再次,在心理咨询的辅助之下,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提高,整体趋于更加健康的状态,能够以轻松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生活,遵守校纪校规,减少学校管理阻力,利于学校整体稳步发展。

总之,高校心理咨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开展有着显而易见的、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开展时间不长,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当今高校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心理咨询的重视度不够,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度较低

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机构,但大多不够重视,宣传力度也不够,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心理咨询室的设立及其位置所在。很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不懂得如何进行心理调节;还有一些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偏见,认为暴露心理问题是个人性格缺陷或意志薄弱的表现,怕被同学耻笑,没有勇气走进心理咨询室。这些都表明了学校在普及相关知识方面上缺乏力度。

(二)所配备的心理咨询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实效性不强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大多是经过短期培训的心理学教师、德育教师或校医院的保健医生,多数又属兼职人员。由于精力和时间的分散,及必要的理论底蕴、有效的咨询技术的不足,使心理咨询往往仅停留在简单的对话水平上,而且缺乏必要的案例管理,更不用说科学严谨的定量定性分析。而这必将降低心理咨询的效用,极大影响其实效性。

(三)偏重障碍性咨询及防治,忽视发展性咨询

高校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要使少数有各种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危机,以使其能正常地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使适应正常的大多数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学校心理咨询应侧重于“发展性”问题的解决,而不应偏重于“异常性”问题的调适,应实施“促进发展为主,防治障碍为辅”的咨询模式。

(四)与思想教育工作相混同,思想政治化太明显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都是为了培养身心健全的有用人才,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思想政治工作强调说服教育,要解决的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及道德水平问题;而心理咨询侧重人性,肯定个人价值,采取客观中立态度,探求错误认知、行为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一些从德育或思想政治工作转型过来的心理咨询人员,很难从原有角色中有效转变过来,往往把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看做思想问题,把人格障碍看做作风问题,并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对待处理,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高校心理咨询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高校应加大对心理咨询的重视程度及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理解程度

学校相关领导应首先对心理咨询工作重视起来,并引导全校师生对心理咨询的关注。可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来宣传心理咨询,如,校园网络、学校报刊和专家讲座等。通过这些宣传途径,全方位普及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有关知识,消除师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提高其对自我心理的正确认识,是心理咨询成为学校的一个常项业务。

(二)大力建设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师资队伍

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而专业化咨询队伍的建设可通过多个方面来实现,如:选派优秀心理学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聘请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做兼职咨询师;建立工作例会制,加强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促进其咨询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的督导制度

建立并完善学校心理咨询督导制度,能够促进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成长,提高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效果。我们要借鉴国外的督导经验和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督导制度。如,学校可建立驻地咨询督导专家或者巡回督导专家队伍等。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建立一个这样的激励机制,我们首先要改善咨询室的工作条件,其他措施如:提高相关人员的报酬;为心理咨询室的从业人员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学校相关部门应拨出专款,用于心理咨询中心开展专项应用性研究。

参考文献

[1]朱阳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区别范文第4篇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两门学科有机结合,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解决其在整合过程中将出现的种种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促进其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他们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促使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

有机结合;必要性;途径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把德育和心理健康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贯穿到学校教育当中,发挥最大效用,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

一、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二者关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二者皆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素质教育的层面来看,它们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隶属关系,而是一种“交集”的关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也应该是双向互动的结合,双向互动结合才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最终的“归宿”。

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结合的必要性

(一)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重点是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德育内容偏重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只注意满足社会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甚至是难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符合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关注个人心理平衡,而且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社会生活环境,提升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因此,学校可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再结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道德规范教育约束学生行为,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转变师生的观念认识德育工作者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少点说教和灌输,多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中移植一些方法到德育工作中去,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比如,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为学生创建心理健康档案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德育教师要适时地进行“一对一”地沟通交流。

(三)二者结合有利于改进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接触到有关心理的知识,会感到新鲜有趣,特别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谈心,心理咨询与心理反馈等活动,贴近学生心灵。教师与学生多进行适时的思想沟通,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可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学做心理健康操,多举行一些分角色的模拟活动,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心理宣泄。这样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从多方面弥补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要促进学生成才,首要的因素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学校教育除了发挥主导作用之外,还要密切与家庭联系、社会配合,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一)学校环境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在中职学校中不只存在于学习中,还包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而教师就成为中职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载体,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因此,学校就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深化二者的理论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识别学生情绪情感上的变化、对学生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和有效的心理辅导等。2.创设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对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的反应,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营造校园文化,例如,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室以及报刊专栏,发挥学生会、班级团干部优势开展活动等,通过社团、广播、讲座、阅读、图片展览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对人一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电话互访、家访、家长座谈会、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创造了和谐的施教氛围,加强师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掌握学生校内外的表现和思想动态,以此做到双向沟通与配合,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工作,为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三)社会资源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本身就是一部的“活”教材,无时不刻地起着教育的作用,周围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各种社会机构都是对学生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比如环境保护、希望工程、抗震救灾、杜绝、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等活动都可作为学生的教育内容,使社会环境成为教育的课堂。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为德育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中职学校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实现了共同“育人”的目标,为世纪所需人才奠定了生存适应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位俊芹.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

[2]叶水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1).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心理技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一、运用心理技术创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要性

所谓教育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行为方式总和,主要有教育对象及行为方式两方面组成。在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状态及行为模式都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现代心理技术,旨在优化教学对象及行为模式,从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对象

针对学生心理承受差进行心理干预:当代大学生以00后居多,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在个性形成期间缺乏挫败感,从而造成他们很难适应大学生活。在大学,他们需要独立面对事情、分析事情、处理事情,(薛冰,2018)但之前单一的生活经历导致他们遇到事情时,往往容易患得患失、一蹶不振。这些都导致他们在开始独立生活时比较敏感,沉浸在自我世界中,无法在大学生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无法在不同的团体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刘丹,2008)指出在面对问题多多的大学生群体时,辅导员需要借鉴心理咨询相关的技术——共情、热情,在建立良好地师生关系后更好地对学生心理进行疏导,从而让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很多大学都在大一开学初对新生进行心理素质测试,旨在筛选出哪些与社会不适应的学生,并进行心理疏导。(肖征,2009)指出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全面分析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采用心理技术以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切合性和实效性。

(二)针对群众心理进行心理干预

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现代社会应用型人才缺口越来越大,致使民办高校还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民办高校为了增加效益降低入校标准,以增加入学人数,从而导致在校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使得当代大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关注感兴趣的内容,只在意自己的感受,不愿意为了迎合别人改变自己,这些都导致他们抗拒正面形象的引导(张丹丹,2018)。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强,他们只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感兴趣,加上从小到大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只是填鸭式地教学,内容枯燥,从而让他们在大学时更不愿意花费时间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洪再环,2015)通过对群众心理进行研究发现,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满足群众目标,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对群体心理进行测评,并从而筛选出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进而通过群体心理对个体的影响优化个体。

(三)优化行为模式

(1)优化认知功能:(屈陆,2017)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发展学生的认知功能,并通过相应的行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传统的德育教育已经不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循认知理论进行教学,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将视觉刺激与听觉刺激进行结合,遵循认知规律,从而减少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抗拒心理、增强学习积极性。(2)促进人——机——环境协调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思政老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钟伟,2017)但很多老师过多地依赖PPT、视频等多媒体,从而造成多媒体辅助下德育教育的效果仍旧欠佳。心理学强调学生、多媒体、教学环境协调发展,从而为我国输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二、现代心理技术应用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中将是否设有心理健康建设作为测评标准之一,其中主要就普通高等院校是否设有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档案及心理宣传活动作为评分细则。民办高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基本设立了相关部门,但仍有许多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原因有:

(一)心理调查问卷缺陷

在对江西省5所民办高校的学生进行采访时发现,全部的学生在大一时都做过心理问卷,但很多学生都觉得心里问卷缺乏实用性,并且学校也未就心理问卷的结果采取措施。其次,心理问卷的内容过于陈旧,很多新的问题未在心理问卷中反应,在填写问卷时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有的学生有意掩藏真实的心理状态,导致学生未能成功地在问卷中呈现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咨询实施欠佳

在对江西省5所民办高校调研,我们发现30%的大学生不知道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设置在哪,95%的学生都未进行心理咨询,80%的学生认为心理咨询难以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理问题暴露给别人。从上述数据可知,很多大学心理健康建设欠佳,一些是学校设施配置及宣传不到位,但大部分是因为现在学生个体性明显。学生们大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设置是以学生主动为前提,但现代大学生一是内心抗拒,另一种是很多学生未发现自己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现代大学生被各种社团活动、电子产品等诱惑,很多难以兼顾学习和娱乐,导致周末寝室蜗居、通宵玩手机等现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周边很多学生内心就抗拒思想教育。大部分学生看到周边很多人都是如此,所以不觉得这是一种病态。此外,很少有心理老师专门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学生的心理状态,以致他们不能提供相关的建议,最终思政课老师只能无视这些现象。这些原因导致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都被闲置,难以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

(三)心理干预与思想政治教育未融合到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老师为主体,旨在传授被集体认可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然而,随着全球化在中国的深入,更多其他国家的价值标准及道德标准通过网络渗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且以一种无意注意状态被学生认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让学生有意注意,这种与外界思想的区别导致学生更加觉得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被迫性的教育。其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调动学生的听觉,这种单一的感觉刺激相对于互联网的多感觉刺激难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最后,心理干预旨在使学生的内心找到最适应的方式,这种方式无所谓对与错,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授的都是一条条标准,这种差别导致心理干预难以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综上所述,民办高校现有的心理技术应用欠佳,根本原因在于学校资源与在校学生之间比例失调、教学目的与学生的目标存在冲突。本文运用心理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难点是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以人为本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技术,使学生快乐学习。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性需要考虑到优秀人员配置、心理测量平台建设等资金消耗,需要考虑到时代性。

三、优化民办高校心理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运用心理技术从内部推进教学过程

“理论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链式教学模式实现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理论教学中传授解决问题的思路、模拟教学中体验解决问题,这种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最后成为信念。成功的理论教学需要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功的模拟教学需要老师运用心理技术进行心理调查及引导整个沙龙;成功的实践教学需要运用心理技术调动学生发现问题,疏导群众心理。(1)优化实践教学:该社团以学生为主体,以融合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并邀请心理专家与思想政治专家做客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借助学生力量进行问卷调查,并使学生在身体力行中发现自身及周围同学的问题,而且可以缓解民办高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学生社团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社会对比心理、社会跟从心理从而完善自我,并实现知行统一;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活跃并繁荣校园文化。学生作为校园中的个体,很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良好地校园氛围可以优化群众心理,从而从大体上改善重点问题;学生社团活动可以通过问卷为理论教学提供问题导向,使思政老师明白学生出现什么问题,什么是主要问题,从而使问题导入更精、更准。(2)优化理论教学:传统的理论教学是以老师为主体,优化后的理论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其中引导学生思维并解答困惑。优化后的理论教学需要思政老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心理发展规律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拥有更高的站位及全局思维,能够把控整个课堂的节奏。优化后的理论教学在老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基本了解后,能够更精确地进行问题导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后的课堂需要老师合理使用多媒体工具,切忌将灌输式教学变成机械灌输式教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旨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充分运用注意规律、感知规律,遵从认知发展规律,从而让学生快乐又高效率地学习。PPT教学、视频教学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更多样化地刺激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优化的理论教学旨在传授学生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为模拟教学、实践教学打下理论基础。(3)优化模拟教学:模拟教学的内容形式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老师设置任务,问题以调查问卷为参考,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国的思想政治教学以团体辅导为主,但鉴于民办高校近几年的扩招,导致这种教学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其中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很难给每个人机会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的方式便于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了解他人的观点,便于老师更好地观察学生的潜在的心理状态,从而完善心理调查。另一种是角色扮演,学生们就某一事件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行为表现出自己在问题出现时怎样解决问题,便于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在心理表现。

(二)运用心理技术从外部推进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可以从整体上对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可以判断现有教学方法的成效及缺陷,利于管理层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的教学评价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学生也能自省,从而补短板。本文旨在运用现代心理技术中的心理认知过程设计整个教学评价过程,从而推进外部教学方法的改革。心理认知过程分为认知产生、情感产生以及反馈产生:(1)认知程度评价:评价学生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注意程度以及理解程度,判断该教学方法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情感产生程度评价: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认可度,其在思政教学过程中的感染度以及亲和度进行评价。(3)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转变程度以及行为改善程度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