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思想道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理论探索
经过课题组一年多的研究总结,探索出较为适合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实际的干预策略:即从家庭、学校、社会和慎独(自身)“三维一体”中着手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
家庭中家长以填补孩子缺失的亲情为契机,通过明确法律赋予自己监护子女的责任,担起教子职责,调整外出方式,与学校和孩子定期联系,进行心理沟通;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渠道,是个性发展与完善,思想道德培养的集中场所,因此学校应该自身不断完善和落实针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有机群体,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应该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干预,出台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以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为协助共同实施关爱,整合形成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来无形中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思想道德进行感染教育;慎独教育就是在“三位”教育发挥有力的长效机制作用后,孩子形成全面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具备一定自控自治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课题实践探索及成果总结
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引发了一批特殊群体――农村“空巢”家庭子女。因受客观环境因素影响,这类孩子的全面发展受到严重挑战。经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在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教育中探求一条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供政府、教育系统和家长合理解决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这一突出问题。
1.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在“三维一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析
问题为:家庭教育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断层;学校教育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乏力;地方政府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发展缺少关注;农村“空巢”家庭子女在社会环境中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2.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在“三维一体”教育中的解决途径
经过课题组对大量资料的分析与梳理,找好切入点,以及对会宁部分地区的抽样问卷调查认真剖析研究,对现有某些地区正在施行的、正在探究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借鉴,本课题组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应对措施归结如下:
(1)家庭教育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补救策略
家长应增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家长尽力全面担起教子之责;调整好外出方式;家长加大与监护人的联系;家长应主动与学校紧密联系。
(2)学校教育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策略的落实
学校应将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教育纳入管理目标;学校应建立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成长档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蓬勃向上的人际氛围,让学校成为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精神乐园;学校与政府结合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加强班级管理,创造和谐班集体;充分发挥各门学科的作用,使其强力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开设心理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为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借助同伴教育,开展心理互助,引导农村“空巢”家庭子女在互助中快乐成长;创建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生活、学习、教育问题的一种尝试,寄宿制学校可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启用家校联系卡,建立定期或不定期家访制度;开办网络互动平台,建立网上家教专栏、开通热线电话,使得在外打工的家长上网同样学得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学习成功的家教经验。
(3)社会教育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①政府策略有待完善
改革现有制度,政府应将农村“空巢”家庭子女问题同解决“三农”问题、同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并统筹计划解决;实施监督有关政策的落实;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成立关心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教育指导机构;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负责对它们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改革现有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建立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托管机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关爱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社会宣传;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学前教育;发展更多的示范性家长学校;合理配备农村教师资源,完善农村教师工资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党委、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问题的调查研究。
②社会干预策略
社会上各种民间组织作为社会团体,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进行帮助和关爱,倾献爱心是应有的责任,应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力量和家庭、学校、社会一起,共同关爱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具体有:“代管家长”模式;开展征询“爱心妈妈”、“爱心爸爸”活动;设立农村“空巢”家庭子女基金会;开办“阳光课堂”。在外出人员比较多,“空巢”孩子比较集中的地方,积极提倡民间开设“阳光课堂”;群团组织应该承担起责任。
(4)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自身教育
为了使自己能够健康地成长,除客观条件之外,还需自身的不懈努力。如自己的远大理想的树立,兴趣爱好的抉择,学习态度的取向,勤奋刻苦的程度,自我约束的能力,待人处事的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通过收集、整理与分析材料研究得出,要解决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机制;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自身不断努力,不断完善,才能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管理网络的构建,即以时间流程为主线,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学校教育为主导的三维网络,使每个学生时时处处落在管理网络之中,辅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内容的教育系统工作体系,是较有管理效能的。如图: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爱国主义 养成教育
一个轻视后代思想教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学校,是一个没有发展后劲的学校。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善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其个体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教育的根本点。它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现今,学生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学生家庭状况和背景、社会风气与导向、教师素质及教育方法等方面息息相关。我认为,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那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取得实效性,首先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实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其次是建立校长负责制和全体教师参与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机制。坚持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为主渠道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网络。
2.扎实推进爱国、爱党以及热爱集体等教育活动的开展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旋律,我们要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集体和关爱他人的观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1 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为烈士扫墓等活动。
2.2 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在教室内悬挂名人画像和名言,设立学习园地,通过校园广播等各种媒介,进行宣传,以爱学校、爱家乡为起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3 定期组织开展观看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活动。
3.加强养成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同时又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认真落实《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各项要求逐步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形成习惯,形成风气,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升华学生的品德情操,促使学生具有明辨是非、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仁爱诚信、宽容善良、勤奋踏实的良好品德。
4.更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4.1 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化。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绿化建设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2 加强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学生表现不佳,不单单是思想问题、品德问题,更多时候可能是心理障碍。我们要把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并为学生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
4.3 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结构,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家长溺爱、包揽代替、满足孩子的一切;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整个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责任不明,处于家庭、学校、社会各自为政、配合乏力的状况,没有形成统一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这种现状,导致了许多青少年缺乏人生理想与信念,缺乏爱心与责任感,贪图享受与害怕困难,甚至出现了违法犯罪低龄化倾向,令人堪忧。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切实下大气力,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笔者是一名长期从事小学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感触很深,有过较长时间的思考。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委与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社区主导、学校配合、家长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有效机制,落实各自责任,互相沟通配合,常抓不懈,才能把这项事关千秋伟业的大事抓好。
所谓社区主导即社区是现阶段社区居民生活的领导组织机构,是党委、政府的最基层组织,直接联系居民家庭,集党政财文工作于一身的基层党政领导组织。现阶段小学教育是就近入学,学生来源基本是学校周边的一、二个社区的居民子女。小学生除在校学习时间以外,多数时间主要活动在依托家庭的社区之中。所以,建立社区、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的组织领导者应该是社区,这也是社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主要领导应当把此项工作摆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一名主管领导负责领导、组织此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同时,吸收社区所在地学校负责思想教育工作的副校长、少先队辅导员、社区网格长、综合治理协管员,以及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委员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好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学校配合即社区所在地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的同时,延伸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作用,既把思想道德教育环节延伸到社区,又把社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引入学校。定期组织学校教师深入社区走访,征求听取意见,配合社区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同时,在学校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并分别在学校和班级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成为联系社区与学生家长的纽带,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发挥学校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作用。
家长参与即要充分发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特殊作用,担负起对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的重任。要发挥好这一特殊作用,就要针对现实家庭家长与学生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在社区办好培训家长的业余学校,组织优秀学生家长,邀请社区学校优秀教师,或者请专家学者讲课等办法,搞好对学生家长的培训工作,提高家长对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向、目标,传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方法,切实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激活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健康细胞,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广泛的正能量。从而做到社区、学校、家长与学生四者互动,互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确保取得成效。
一、聋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1.聋哑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我国存在大量的聋哑学生,这些聋哑学生中又有一部分存在人格障碍,而这些有人格障碍的聋哑学生则是思想道德品质上容易犯错误的学生,究其原因,是学生并没有对思想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无法通过自我的定位来衡量自身的行为并加以调节。此外,学生不能深入地了解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知识,就不能明确自身的行为多会带来的后果,最终只能是造成严重的道德偏差。
2.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特殊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承担的责任,它还需要来自家庭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这就要求每一位家长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但相关教育实践表明,目前中国聋哑院校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家庭和社会给聋哑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家长更多地希望学生能够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聋哑生的特殊性,家庭会存在一定的悲观性。
二、加强聋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1.不断提高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
聋哑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因为他们天生就存在生理缺陷,有些时候,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做出一些违反道德的行为。为有效解决学生的这一问题,笔者指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为人着想意识的培养,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吃饭的时候,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美味的食物等。此外,还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互相帮助,这能够为学生良好道德教育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2.积极改进思想道德的教育形式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聋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课教师一般是由班主任担任,这样既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爱好以及思想动态,也有利于帮助教师更好地展开针对性教学,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兢兢业业、为人师表的形象,让自身科学、严谨以及默默奉献的精神不断地影响学生,最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展开。比如,教师书写工整、着装整洁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等都是学生可以学习的地方。
三、结语
关键词:中职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一、目前中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各院校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都做了不懈的努力,笔者从事中职班主任工作多年,感受颇多。纵观中职学生,他们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行为习惯差
很多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前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直接带入中职学校。
2.学习基础差
中职学校的学生几乎所有都是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普遍较差,几乎是什么也听不懂,而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他们学起来相当吃力。
3.自卑感较重,缺乏自信心
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因为成绩差和不遵守纪律等曾受到过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冷落,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差等生”意识,认为“三好生”“优等生”都与自己无缘。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等导致心理不健康,认为前途渺茫,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情感变得冷淡,做事缺乏热情,更没有信心。
4.意志力薄弱
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加上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中职生就业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总嫌工作吃力、工作时间长而放弃就业机会,游荡于社会。
二、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进这些不良的行为和观点呢?
1.要明确中职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
(1)加强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随着外来文化的侵袭,重视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民族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尤为重要。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让中职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他们喜欢刺激、富于幻想、模仿力强,并且好胜、易冲动、爱感情用事,看待问题也比较直观、片面,缺乏成年人的分析、判断和辨别能力,容易走上歪路。因此要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和法制观念。
(3)加强社会实践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毕业后要进入工作岗位,因此要开展以创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兴趣,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方向,清楚地知道自己将来想干什么工作,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相关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法,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学生学会对自我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认识,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适应环境。
2.挖掘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在新的形势下,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也要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一要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加强与家长沟通,让家庭道德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要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特别是住校的同学,因此学校的引导就变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课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教育无处不在。三要建立文学社、艺术团等各种社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要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