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酒店管理体制

酒店管理体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店管理体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酒店管理体制

酒店管理体制范文第1篇

摘 要 自古以来,酒店就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企业,无论那个时代都有酒店存在的身影,但是不在哪个时代,酒店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盈利。而盈利中最关键常见的就是成本的控制。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成本控制的越低盈利就越多,所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有关成本控制的问题就一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就酒店财务管理中的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酒店 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问题分析

我们很清楚的知道,一个酒店的经营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耗费的过程,所以追求控成本控制,让收益达到最大化是酒店管理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也是加强财务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一个酒店的经营我们基本可以分为三大块:一、餐饮;二、客房;三、能源消耗。这三大块如果按照原材料进入酒店的先后来计算的话,我们也可将之分为:采购、加工、人力和能源四个成本类别。一个酒店的成本控制基本就是这几个方面。其中采购作为酒店经营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成本控制的最重要的一项。无论是餐饮,还是客房,乃至于能源消耗方面都离不开采购。而从降低成本来看,无非就是货比三家,争取用最少的钱买质量最好的东西,在大批采购和库存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最重要的。而加工环节则主要是餐饮方面的厨房成本控制,厨房经营的好坏决定着一个酒店的餐饮是否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决定着酒店的兴衰。所以这一点不容小觑。

下面我们就系统看一下当前酒店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地位不突出,机构设置不合理,成本控制的体制不够完善、严谨

实际上,当前存在的很多酒店都没有设立财务总监,有的虽然设置了也只是作为一个部门经理。不进入领导班子,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更无法去控制各部门的支出,而且有的酒店没有专门另设采购部,又或者采购部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不受财务管理,这样,财务就无法及时的了解市场行情而控制采购的支出,起不到监督控制作用。

而这些现状将一个重要的讯息传达给我们,即在整个采购、入库、挂账、付款、部门领料和使用的过程来看,整个酒店的经营环节中成本控制体系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缺乏监督。比如,在酒店的日常维修工程中,用什么,用多少都是由维修人员决定,这方面的财务支出无法做出相应的判断,自然也无法起到监督作用。

二、没有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细化的成本预算

从第一点我们已经看到,财务机构的地位,成本控制体制的完善与否都决定了很多酒店几乎无法指定预算,也下达不了消耗的定额,因为他体制存在的漏洞决定无法针对具体项目层层细分。还是以采购为例,采购部门独立,或根本就没有采购部门,财务无法了解市场,无法给出具体的采购支出预算。更不要提餐饮的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等等。预算都无法确定,那么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表等问题也无法解决了。

三、部分酒店设备陈旧,能源消耗较大

部分酒店建店时间较长,设备有些老化落后,时常发生故障,因此能源消耗大,而且维修费也是一笔较大的成本支出。

酒店加强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制度和标准

种种表现告诉我们,在加强成本控制中,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工作体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制定了一套合理的程序、制度和标准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

第一,理顺生产流程,建立生产标准。保证整个流程在监督和控制之下,消除操作性的误差,确保在餐饮业方面食品质量达到优良品质。

第二,标准制定后,要严格监督各个环节,统计出出菜的数量和质量,做出正确的评估预算。

二、加强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从而制定成本预算

实际上,在整个成本控制中,采购作为第一个环节,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源头。为了能够有效的进行酒店采购成本控制,应该在今后的经营中将采购纳入财务部,并重视财务让其预知参与酒店的管理。这样能够有效的加强财务对各个部门间的联系,而且在管理中更加了解市场的行情,能够及时的对采购方面支出随着市场变化做出调整,既不会增加采购部门的压力也不会浪费酒店财力。另外,也是由于参与了酒店的管理,财务可以对每个细节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一份合理的、科学的,完整而且喜欢的预算,这对于酒店的成本控制来说是最有效的,而且在整体分析的同时也能及时的将酒店经营中的漏洞指出并且改善。

三、加强内部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加大对采购成本、加工成本、能源消耗以及设备的日常控制力度。采购和加工方面主要是加强监督,认真考核。而能源消耗方面,主要是在餐饮部、洗衣房这两个耗能大的部门安装好水表电表等,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每月都要按照酒店所下达的指标控制。并且就酒店的整个能源使用的情况进行调查,找出节源措施。日常设备方面,酒店的日常设备很多,如:中央空调、电梯、洗衣、锅炉等等,所以但就维修、保养等方面就是一项很大的支出,所以就这方面预算要做好“预防性”预算。

综上所诉,在一个酒店经营中,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而若要提高盈利率成本控制问题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难题。而且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酒店的超额利润也渐渐消失,酒店业进入了一个低谷,不但盈利率降低,连生存也面临危机。因此,酒店成本控制的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聂晓伟,李敏.浅析酒店的成木控制.商业经济.2009(5):97-98.

酒店管理体制范文第2篇

(国网西安供电公司,陕西西安710400)

[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力能源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对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时刻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力行业是一种高风险、高技术、高精度设备的应用行业,而当下我国的电力行业面临着监管缺位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使我国人民利益受到了极大损失。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这对于电力生产管理体制便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 ]电力;垄断;改革;生产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17

1我国电力生产管理现状

1.1电力行业管控落后

在我国电力行业的生产管理体制当中,具有最高决定权的政府,不仅制定电力行业执行规章制度,还要进行管控规制,同时由于电力行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又使得政府当中的众多单位分别掌握一部分电力行业的监控的职权,这便使得电力行业中对于电力生产管理的监管职能分权治之,无法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

1.2电网公司垄断定价

电网公司在现在的电力行业中有着完全垄断的控制力,不仅在输电的一方只能将电卖给唯一的电网公司,同时在买电的一方也只能没有选择的从垄断的电网公司进行消费。在电网公司没有市场竞争和政府大力监管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利益制定了独特的定价模式。不仅将自身的风险转嫁给了用户承担,同时也由于合同中的硬性规定使得民营资本等难以进入电力市场,这样的恶性循环不断地抑制着电力市场的市场竞争。由此不仅降低了电力行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活力,也损害了用户的个人利益。

1.3发电公司风险转嫁

由于缺乏强力的市场监管机制,以至于造成发电公司实际的发电能力被电网公司垄断控制。因为电网公司的定价模式,使得发电公司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而不会主动地更新技术,发电公司又期望在供大于求时市场监管机构能够收紧监管,在供小于求的时候放松监管。由此一来便使得发电公司自身的政策代替了市场规则,无形中便导致了垄断的出现和持续,而监督机构在无法有效监管的境遇中,使消费者承担了本应由售卖方承担的隐性风险,使用户利益遭受损失。

2电力生产管理的病灶

2.1政企不分、厂网不分

国家虽然早就将电力行业众多部门从自身的行政领域划分出去,但其中相关单位的职能部署并没有体现出来,没有一个综合性的领导单位统领整体。如果政企不分的传统体制不能够彻底改变,对于电力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将变得十分困难和复杂。同时,当前我国由上到下高度集中的人、财、物统一集中管理的这种模式对于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秩序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障碍,这也将影响到电力行业今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2全面预算管理不细致

首先,一些电力公司在对自身企业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并没有细致地规划,在做未来预算时也没有审视企业本身的优、劣势,忽略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且对管理预算的研究也不够细致,通常情况下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众多部门通力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但目前显然许多部门内部无法达到,对预算统计和管理不能给予强力支持。许多电力公司对企业进行统筹预算的重要性或概念并不清楚,这样的结果将会对企业今后的投资发展造成不可预计的困难。

3电力生产管理体制问题的相应对策

3.1自主的电力管控机构,产权明晰

建立一个完全自主的强力的电力管控机构是我国目前电力生产管理改革首先要解决的任务。通过独立的电力监管单位发挥其监管电力行业的权利,将其职权从国家行政机关转交到经济机构。同时给予电力管控机构自主的执法权,确保其威慑性。再者,电力监管部门的工作必须要与经济发展同步,积极引进和利用对监管工作有利的各项科学技术,加强电力管控机构对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与运用,创新管控系统的信息化、数据化。这样不仅能使电力管控部门创新管控能效,同样也凸显出电力管控系统的时代性和便捷性。

对于产权归属应当根据电力投资主体的不同,对不同资产权属进行明确分割,完善和扩充电力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元素,构建一个健康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对于违反电力监管部门规章政策的电力企业要给予坚决惩处,使我国电力行业回归到公平公正自由的市场竞争中。

3.2综合性的电力交易市场,厂网分离

虽然电网公司的垄断地位使得我国的电力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但同时也由于其垄断地位破坏了正常的电力市场交易环境,这对于电力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毁灭性的。为了促使电力市场回归正常化的市场竞争当中,破除电网公司垄断地位,打破垄断,可以将电网公司的输配电分解开,电网公司只负责输电,而广大的电力单位可以与用电大户单位直接交易而不必通过电网公司垄断的间接交易,这样不仅保证了电力企业的自身收入,同时也能够使消费者的经济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这样才能够使电力市场保持公平、公正的自由竞争。这样也能够令电力企业为了不被淘汰而不断创新技术和革新设备。

3.3科学合理的定价方法

电力企业虽然依靠着垄断地位凭借垄断价格攫取了高额利润,但也使其丧失了对于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得企业得不到良好发展。在这种垄断的状态下,将无法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不能让企业提供高效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活力。为了是电力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将原始的电网公司垄断时的成本加成定价的方法取消,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制定弹性电价,将有助于电力企业之间良性合作与创新,有助于电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4细致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当前电力企业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使领导者详细了解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对企业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资金做到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使企业资金周转处于了一个良性循环当中。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到调节引导的优势作用,对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用。

4结论

电力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必须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向而行,通过自身的创新发展供给社会的需求,以自身的改革创新带动社会稳步向前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而如何能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电力生产管理体制改革之间寻求平衡将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挑战,这将是电力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向前可持续发展必经的探索历程,同时也对促进电力行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晶晶.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13.

酒店管理体制范文第3篇

一、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时间并不长,基本上属于新兴专业,所以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教学设施设备的匮乏。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初级管理者和最基层的服务员。基于这一培养目标,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培养其最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大部分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场地和设备。

3.教材内容陈旧。现阶段,中职院校使用的酒店管理教材更新速度慢,脱离酒店业实际状况,不利于学生在将来实践中对计算机订房系统的熟练掌握及运用。

4.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但目前,很多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对酒店经营管理缺乏真正的了解与认识。我国多数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普遍缺乏酒店实战经验,不了解酒店的现状及运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缺乏与酒店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所掌握的酒店理论知识不能与实践活动有效对接,使得教师观念、教学方法与瞬息万变的市场差距很大,更缺乏与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和变化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因此,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不会产生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5.实习实训面单一。在教学中,实践操作的课程安排单一,导致知识和实践的脱节,并使学生实习兴趣下降,从而影响学生将来就业。

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将来大多工作在酒店业服务的第一线,必须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及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前景。

二、针对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1.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项对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的特色性强的专业,其教学计划的内容应充分考虑到其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中职学校在教学改革上,必须以能力为本位,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性教学。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全面调整教学计划,压缩理论教学,增大实训课比例,使学生在实训基地操作的时间逐渐增多,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而且在上课时间、地点、方式、考核等方面都要考虑到酒店行业的实际,将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结合起来。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充分利用Internet网、多媒体教室、课件等先进设备来开发实践性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录像、图片了解酒店的规范化服务与管理,了解国际酒店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2.采用“课堂――模拟实训室――实习基地――课堂”的教学模式。中职院校酒店管理教学模式应采用“课堂――模拟实训室实习基地――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本知识,扎实理论功底;在模拟实训室练习基本操作,夯实专业基本技能;在实习岗位上进行实践,工学结合,训练专项技术能力;再回到课堂上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端正实习态度,提高职业素养,做好职业规划,使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成为现代酒店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3.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除了在校外酒店企业中的实习,在校内实践基地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途径。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进一步完善校内模拟实训室的建设,有助于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早适应将来校外实习的工作环境。

4.拓宽讲授内容。专业课教师除了讲授专业课本知识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酒店专业的视频材料,带领学生参观当地酒店,课堂上模拟一个具体的工作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脱离凭空想象的环境。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由于酒店管理专业十分注重实践操作经验,强调知识的有效性应用。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是理论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这也是实现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中职院校应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和企业合作机制,鼓励教师定期去酒店企业进行进修和培训,学习酒店最先进的管理方法、操作技能和服务标准,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酒店管理体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6-0134-0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复杂而又繁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一些质量问题一直使工程项目不能如期完成并交付使用,使经济效益受到较大影响。我国近几年出台的为提高工程质量的各种法律法规,各级水利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监督、监查力度,可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本身的特殊性,要控制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还是任重而道远。所以,文章通过对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并提出了整改措施,以供大家商榷。

1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出现的问题

1.1 应该加强项目决策咨询评估

我国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查是否合乎标准的重要依据是对水利工程项目决策的咨询评估,只有通过咨询评估,才能决定建设项目的合理性,才能使工程项目建设不会出现无目的性和错误决策。可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根本没有组织分析、研究工程是否可行,因此常常出现工程项目建设不规范、不合理,不适合当地实际情况需要。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各种法律法规,以及为提高工程质量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可是许多基础水利部门和施工单位根本不去施行。

1.2 施工前的勘测设计的力度不够,设计不规范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有些施工单位,由于当时资金不足,对建设项目规划书、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开始制定的文件,缺少深入细致的勘测、调查,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文资源等方面,缺乏综合分析、研究。没有符合设计需求的勘查资质,使设计方案没有选择余地,没有很好地使用一些新的施工工艺、缺少新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更不要说使用新材料,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没有扎实到位,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分析、评估、立项、质量等产生很大影响。

在工程设计方面,水利工程设计单位普遍出现了设计水平低下、图纸不规范、漏洞百出、设计工程结构不合理、随意性很大等很多问题。同时,设计人员根本没有任何施工经验,对施工时当地的实际条件考虑很少,没有考虑到施工人员的施工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以至于设计和施工相互脱离。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资金是地方投入和国家拨款相结合,而地方投入资金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但有些地方,由于资金不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前期勘测和设计的投入经费不足,等到资金到位后又急于投入施工,这样前期的勘测就出现勘测不深入、设计水平低下、图纸不规范、漏洞百出、设计工程结构不合理、随意性很大问题。甚至有时政府干预,匆忙施工,根本没有勘测设计等问题出现。

2 工程施工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即混凝土、外添加剂、粉煤灰等,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砂石骨料也是水利工程工地附近开采的砂石料或块石加工而成的。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求,一些厂家或石料厂生产的石料根本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但由于施工单位着急需要,只能使用。以至于不能达到质量要求,造成一些伪劣产品进入施工单位。还有一些水利水电工程使用的钢筋和止水材料等都不符合施工质量要求,给工程造成许多隐患。

2.2 施工中的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从坝基进行挖掘,无论从基础岩浆的浇筑处理,还是水利水电的安装设备,都必须按照水利和电力部门的有关施工要求,严格把好质量关,细致审查每道施工工序,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但很多施工单位并非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制度要求,以至于出现很多问题。如:有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只考虑施工的速度,没有按照施工技术人员的规定进行爆破,使工程的基础岩石的表面发生很多裂缝,增加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修难度,加大了施工的工作量。有时候还出现进入施工仓里面骨料没有充分融合,捣震不深入,漏振、架空、在温度较低时对工程混凝土进行浇筑,一些温控处理不合理、使用土石填筑不适合施工质量要求、填料不合适出现蜂窝等现象。

2.3 承包单位偷工减料引起的质量问题

由于有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采取逐层承包的方法,因为受转包价格的要求,使承包的单位不得不为了节省原材料,偷工减料,不择手段,以达到哄骗监理单位的目的。如:有些施工单位私自改变混凝土浆液的配比,灌浆时使压力减小,造假的施工记录,这种做法,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岩固结灌浆和防渗帷幕灌浆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也留下很多安全隐患。

2.4 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的问题

有些工程施工单位,水利水电工程的金属结构制作简易,焊接技术不高,安装时出现差错较多,以至于水利工程的闸门漏水较多。有时候还出现金属构件不合施工要求,需要重新焊接,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使施工工期延长。有时还出现机电设备不标准,根本不能使用,需要及时更换,也给施工造成不必要的

损失。

3 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项目专业性较强,项目多、工程量多

如果对水利水电工程运用先进的设备,并由专门施工技术人员较高的专业队伍施工,质量虽然能够保证,但造价成本较高。如果要非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很难保证。

3.2 发现误差尽快修正

如果发现某些误差,应该尽快修正,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往往进行层层转包,有时还会出现内部转包,这样层层剥皮,使非常低的价格投标到工程,为了赚到更大的利益,施工单位总是想方设法、偷工减料,这样的豆腐渣工程只能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3.3 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也没有齐全的质保规则,有时还出现挂靠资质,没有较高的施工技术。由水利工程主管部门组织的水利水电工程监督检查机构大多是由部门管理层人员和包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但是,基层单位机械设备少,技术力量薄弱,工程施工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核心网络管理流于形式,没有专业的施工队伍,以至于施工队伍没有统一的管理,施工失误连续不断。

4 结语

总之,要切实控制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必须使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具有专业知识,还必须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合同条件中有关“质量控制”的条款,就突发事件进行合理地应对。

参考文献

[1] 魏明祥.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J].科技资讯,2010,(34).

[2] 张科.浅谈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9).

酒店管理体制范文第5篇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水平主要通过就业率与对口就业率两项指标来衡量。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量,不能有效地反映就业的质;对口就业率则既能反映就业的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就业的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酒店管理专业,虽然就业率相当高,但对口就业率则较低。究其原因,当前酒店业面临着政府公款消费急剧下降、新开酒店数量不断增多的现实竞争环境;同时,酒店业还面临着消费者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理智、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的消费状况;另外,还有诸如人工成本急剧提升、管理费用不断增加等诸多经营管理困境。这些困境致使酒店业利润率出现下行趋势。虽然酒店业多次提升员工薪酬,但提薪幅度有限。相对于其他诸如金融、航空等服务业而言,仍然处于劣势。即使与生产性行业比较,也没有竞争优势。酒店业吸引力弱,加之社会认同度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到酒店就业的比率较低。较低的对口就业率不仅弱化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还极大地影响到酒店业持续健康发展。虽然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出了诸多解决路径,但都未探寻到有效路径。究其原因,在于国内学者偏重于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学校教育的主体性作用。我们认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其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因素决定了其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比一般本科学生弱。在此前提下,强调学生主体性而忽视学校教育的主体性,只能是舍本求末、南辕北辙。

对口就业率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来研究对口就业率问题。

国外学者们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口就业率提升路径、政府吸引与集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偏重于定量分析,形成了丰富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如King,Mxkercher和Waryzak比较分析了中澳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凯茜?恩兹从机制角度,结合核心竞争力理论,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形成路径进行了分析。国外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对于国内学者开展研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们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开始大量研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对口就业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于三个方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者偏重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代表性的有张有根、李起潮、王伟廉、马廷奇、周洪宇、钟秉林等;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集中于定性研究,很少进行定量研究;从研究结论来看,形成了诸如“企业学院制”、“定单制”、“工学交替制”、“企业全程参与制”等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培养模式,虽然对于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对口就业率,克服供需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强调校企双方或校企生三方的匹配性,忽视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主体性,并不能达到有效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的目的。因此,将学校教育置于主体地位,突出学校教育的主体功能,构建并运行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学生与用人单位参与,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特点,尤其是适应现今家长与学生职业期望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有效路径。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其研究目的与内容。由于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获取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数据,研究内容侧重于分析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低下的原因。研究目的明确,研究内容单一,适合于定性分析。因此,我们设计了定性问卷。问卷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问题:贵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2010―2013年是多少?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多选)?您认为下列哪个因素是影响酒店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核心因素?设计好调查问卷后,通过快递或直接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笔者随机从高职旅游教育群里抽取的55位院校教研室主任,共发出55份调查问卷,回收55份,其中9份为白卷(卷头注明该院校没有酒店管理专业),问卷回收率为83.6%。对问卷整体信度进行分析,得到alpha值为0.852,表明样本通过信度检验。

从受访院校所在城市来看,超过一半的院校位于省会城市;从受访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层次来看,建设水平高的酒店管理专业基本上是旅游类专科院校或办学历史较长的院校;从受访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统计来看,2010―2013年期间,超过一半的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低于20%,这表明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突出,专业服务行业功能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受访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的原因选择来看,全部选择学校主体教育功能缺失,比例最高,其他依次为酒店企业吸引力弱、学生期望值高、社会偏见影响、亲属不支持,这表明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负责人意识到专业对口率低的首要原因是院校自身,需要强化学校自身主体教育功能。表1是受访样本基本调查结果统计。

三、突破路径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整体对口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这既反映了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困境,也折射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突出。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期望能找到解决路径。可惜的是,他们提出的方案,要么重视学生内在动力,要么重视企业参与,要么提倡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互动,却未能真正起效。究其原因,这些方案没有找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的核心主导因素,当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提出解决路径。从问卷调查可知,影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校主体教育功能方面的,有来自学生方面的,有来自酒店吸引力方面的,有来自社会方面的,有来自学生家庭方面的。若深入分析这些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发现,学校主体教育功能是最核心因素,其他因素均只起辅助作用。学校主体教育功能引领着学生期望值,支配着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社会与家庭支持度。学生期望值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对自身价值的期望。大学教育的功能之一便是通过职业能力的提升与职业生涯指导引领学生的职业期望,满足学生职业期望。酒店吸引力弱从客观角度来说,确实影响着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但无论其如何起作用,始终只是外因,不构成主因。众所周知,酒店吸引力强与弱,不是学生能决定的,也不是学校能决定,是由社会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与酒店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来决定。在目前国内酒店业竞争激烈、行业利润水平不高的情形下,酒店企业员工收入很难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因此,在一定时期内,酒店企业吸引力还会处于较弱水平。基于此,很多学者认为,酒店行业吸引力弱是造成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的主因。这种结论,既否认了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也是本末倒置,完全把学校教育责任开脱开来。同样,社会偏见与家庭支持度也都是外因。社会偏见与家庭支持均有特定历史阶段性,受价值观影响。在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下,社会与家庭均认为从事管理型岗位社会地位高,家庭认可度高。因此,若其子女能从事基层管理岗位,薪酬具有竞争性,社会偏见与家庭支持力度低的因素就会因此而改变。也就是说,社会偏见不是一成不变的,家庭支持力度的高与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现实情况也允许学校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基层管理者。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公报,每年星级酒店新增管理岗位近40万,而每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不足35万。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调整到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不仅现实而且可行。可见,学校主体教育功能发挥得好,学生质量高,就业契合社会与家庭的期望,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相应就会提高。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只有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构建起既让企业参与、又符合社会、学生、家庭期望值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才是突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偏低困境的有效路径。

在上述模式中,核心环节是学校主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其他环节围绕其开展。

第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原来定位于高技能人才转向定位于基层管理者,以此区分高职与中职或技校的教育功能。客观来说,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技能上并不一定比中职或技校学生强。应该及时调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不然两者教育功能相同,高职教育价值就存在疑问。另外,从学生、家长、社会评价方面也需要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有些学者或许会认为,定位于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会失去高等色彩,不符合高职教育要求。其实,将酒店管理专业定位于高技能人才,才没有真正体现高职教育功能。

第二,设计符合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管理能力成长路径的课程体系。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管理能力成长路径一般经由基本管理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与职业提升能力三个阶梯式成长阶段。基本管理能力方面可设计专业基础方面的课程,如酒店管理学、公共营养知识、管理思维与艺术、酒店职业英语、第二外语等;综合管理能力方面可设计实务方面的课程,如酒店营销实务、前厅客房运行与管理、餐饮运行与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主管管理实务、酒店督导实务、认识实习、顶岗实习等;职业发展能力方面可设计职业能力提升方面的课程,如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筹建实务、企业品牌与文化建设、经济法、音乐欣赏与舞蹈训练等课程。

第三,实施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三练式实践教学模式。基本管理能力课程适合于学用演练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实行专兼职教师共同授课,专任教师主要讲授理论,兼职教师主要讲授实践部分。现在,高职院校鼓励专任教师进行职业技能进修,以此期望专任教师承担实践部分。这种想法固然值得提倡,然而事实是,很多高职院校仅仅根据教师提供的一本职业资格证书就认定为“双师”素质。要知道,现代酒店管理理念、方法与技巧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高职教师大部分是直接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而来,没有行业从业经历,即使在企业挂职锻炼半年甚至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践经验也不一定能适应变化中的酒店管理实际。因此,基本管理能力课程实践部分应当由具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兼职教师来讲授,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一开始接触到实际管理案例,获取实际管理技术与方法。综合管理能力课程适合采用就业锻炼模式。职业管理能力课程以实践课程为主,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酒店职业管理方法与技巧,使其具备较高的职业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其就业话语权。就业锻炼模式关键是学校主体的深度参与。例如,顶岗实习课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学生安排到星级酒店相应岗位上进行为期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岗位实习,每个实习单位配备一位指导教师,应该说,这种模式相当普遍。虽然这一模式符合企业与学校的意愿,然而不一定符合学生意愿。如果仅关注于自身利益,而没有兼顾到学生利益,这种实习模式不可能长久,也没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