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儿童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口腔卫生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儿童口腔卫生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保健干预

龋齿也称虫牙、蛀牙,是儿童口腔常见病,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疼痛对儿童进食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对恒牙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儿童的发音及容貌,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漱口、刷牙是预防龋齿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同时也对口腔卫生的保持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掌握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现状,提高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水平,更好地开展口腔保健干预,笔者于2013年1月随机选取本社区某幼儿园3岁儿童62例,采用《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在本社区某幼儿园中,随机选取3岁儿童62例,男33例,女29例。

工具:根据李秋忠设计的儿童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对其条目进行筛选和修订,制成新的《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调查问卷》,修订后的问卷Cronbach's α为0.8068,重测信度0.87。内容包括:每天刷牙次数>2次,选择竖刷,持续时间>3min,选择保健牙刷,选择2~3个月更换1次牙刷,有无饭后漱口的习惯,父母有无参与孩子刷牙等7个条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

资料收集方法:对62例儿童进行问卷测评,由健康教育小组人员一对一指导家长填写。发放问卷62份,有效问卷62份,回收率100%。

结果

62例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情况,见表1。

讨论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与其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刷牙和漱口是口腔保健中最基本的行为,刷牙可以对牙菌斑进行有效的祛除,漱口能够对食物碎屑给予及时有效的清除。通过刷牙和漱口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及减少龋齿的发生,进而预防牙周病。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很低,自理能力也较差,缺乏口腔卫生自我保健意识。本研究结果显示,有38.71%的儿童坚持每天清洁牙齿2次,37.09%儿童坚持每天清洁牙齿1次,有3.23%的儿童从未刷过牙。可见多数儿童未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而早晚刷牙对预防龋齿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刷牙方法和刷牙时间及其所使用的牙刷不符合要求,这也会直接影响幼儿口腔卫生保健的效果。本调查发现,62例儿童中刷牙正确率也不尽如人意,仅56.45%的儿童刷牙方法正确,19.35%的儿童刷牙时间达不到3min,使用保健牙刷和选择2~3个月更换1次牙刷这2项指标分别达到93.55%、66.13%。应该对儿童加强指导口腔卫生的相关保健知识,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儿童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与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相关。由于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相对薄弱,不能对儿童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从而导致儿童存在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本研究结果发现,82.26%的孩子清洁牙齿时缺少家长监督,家长自身也存在不良口腔卫生习惯,说明家长对口腔卫生保健不够关注。口腔卫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是幼儿期,但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无法自觉主动地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此时就有赖于家长的教育与监督,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可塑性,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正确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在生活的点滴中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为了提高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社区应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牙齿应从儿童做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

积极开展口腔保健教育,宣传其重要性。龋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预防龋病的有效措施是对牙菌斑进行有效的清除,其中自我口腔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林靖雯等发现,2岁儿童就可能发生龋齿,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龋病的预防中,4岁以前是其中重要的时期,3岁以前开始刷牙发挥了一定的预防作用。应加强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儿童自觉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让儿童从小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针对学龄前儿童生理心理特点,设计适宜的教育培训内容及形式,定期开展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培训。每次培训时间应宜短,形式可采用小讲座、观看口腔知识动画片及漫画、刷牙模拟训练等,指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要让儿童了解不正确的刷牙,不仅不能对牙齿起到清洁的作用,而且还可能对牙龈造成损伤,导致牙龈萎缩,牙齿形成楔状缺损。正确刷牙的基本原则: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清洁效果佳,对牙齿及牙周组织无损伤。鉴于学龄前儿童接受能力,选择比较容易学习的旋转刷牙法(ROLL刷牙法),并且应一对一,手把手指导儿童学习。家长应为儿童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大小特点的保健牙刷,刷牙的次数为早晚各1次,进食后漱口应每次2~3min。可以设计一些卡通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册,开展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有奖竞猜、儿童刷牙竞赛等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儿童口腔卫生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正畸治疗、护理干预

错颌畸形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内部因素或外在环境如疾病、营养失衡等影响了儿童牙颌、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形成牙颌面发育畸形,是口腔三大疾病之一。据WHO统计,我国错颌畸形的患病人数高达人口数量的一半左右,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口腔的功能、健康及颌面部的发育,甚至对外貌都会产生不利影响[1,2]。在正畸治疗中,因为要在口腔内安装矫治装置,使原本简单的牙齿正常清洁变得困难复杂,加之配戴时间较长,则容易产生软垢,进一步使牙菌斑堆积造成釉质脱矿、龋齿、牙龈炎、口腔溃疡等疾病,影响矫治的顺利进行,使矫治时间延长。因此,为缩短患者疗程,减轻患者痛苦,在正畸治疗中做好口腔护理,加强口腔卫生宣教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尤为重要。笔者将常规护理与家庭宣教相结合的护理方式引入正畸治疗中,探讨护理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在2003--2007年门诊正畸患者共2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方丝弓或直丝弓矫治器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在术前均已完成龋齿和牙周疾病的治疗,使用的酸蚀材料和釉质粘合剂相同。

对照组:随机选择门诊正畸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10--17岁,平均13岁。试验组:随机选择门诊正畸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ll--18岁,平均14岁。所有病例均按需要佩戴固定矫治器。

1.2研究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均设立记录卡。对照组仅向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并进行一般程度的宣教。实验组按事先制订的护理计划,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指导。比较戴固定矫治器12个月时两组牙龈炎的发病情况。

牙龈炎诊断标准按牙龈指数(GI)分级:0级:牙龈健康;l级:牙龈轻微炎症,牙龈色有轻度变化并略微水肿,探诊不出血;2级:牙龈中等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级:牙龈重度炎症,牙龈红肿严重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

1.3护理措施

1.3.1治疗前交待病情

正畸前准备全套临床资料,详细了解患儿的一般资料,记存模、观察模、临床记录、x线全景片、侧位定位片、正侧面照像等,与患儿与家长家长就矫正前后的变化如外貌、费用、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是否需要拔牙等进行沟通讨论,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

1.3.2患儿的心理护理

充分认识到患儿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根据儿童心理护理的原则,对临床上较多见的正畸心理,如害怕疼痛、拔牙,担心治疗效果,紧张敏感、焦虑自卑心理做正确的心理辅导。

1.3.3正畸治疗前护理

仔细检查口腔卫生状况和存在的牙体牙周疾病。已出现龋齿的应及时治疗.恒牙已萌出乳牙还未脱掉的及早拔除滞留的乳牙残根,纠正不良的口腔习惯,对治疗前口腔清洁不良者,进行彻底的超声洁治,系统治疗已存在的口腔其他疾病,待病情稳定,口腔卫生恢复至良好的状况后.才能开始进行正畸治疗。

1.3.4饮食方面

正畸期间执行严格的饮食控制,避免进食黏度过大、硬度过高及高糖或过酸的食物,禁止用前牙啃咬坚果、水果及笔头等,以免使托槽受损脱落,这方面家长的配合尤为重要。

1.3.5保持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的保持是矫正治疗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医护人员应该仔细向患儿及家长说明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尤其向患儿解释配戴矫治器以后不是不能刷牙,而是要掌握合理的刷牙方法,否则容易导致托槽脱落和弓丝的崩出。

1.3.6按时随访

建立患者档案卡,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并记录在档。特别是在带矫治器的初期,可能会有不适的感觉,如酸胀,刺激口唇引起的疼痛感,此时可嘱患者流食一周,向患者解释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不适会逐渐减轻。

2.结果

GI的等级分数分别在对照组、试验组之间进行配对秩和检验,矫治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固定正畸需要在口腔内安置固定矫治器及附件,且疗程较长,清洁时注意事项较多,容易在刷牙时出现疼痛及牙龈出血,以致很多患者不能很好的遵从医嘱进行口腔清洁。口腔清洁不彻底极易导致食物残渣的存留,逐渐形成的软垢不仅会引起牙齿脱钙,龋齿的发生,也会引发牙龈炎等其他牙周疾病,产生疼痛等不适感觉,患者刷牙时更易马虎了事,陷入恶性循环[3]。所以指导患者正确的清洁口腔是正畸治疗顺利进行的保证。此次试验针对的是儿童,因为其特殊的心理特性,更应当区别对待。在首次治疗时就要耐心细致的指导,包括消除患儿心理恐惧,提高其依从性,指导其饮食注意情况,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等。尤其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强调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提高其自己清洁口腔的主动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试验证明,采取了恰当的护理措施与宣教指导后,在牙龈炎发生时,患儿GI等级有明显变化,试验组的中重度牙龈炎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儿的配戴矫治器后的不愉受,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正畸的顺利进行,避免了疗程的延长。总之,卫生宣教与家庭卫生干预结合的模式效果明确,应作为日常儿童正畸治疗中的常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周红云.错颌畸形矫治中的美学与心理学问题讨论.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5.

儿童口腔卫生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正畸治疗 牙龈炎

牙齿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因为矫治装置以及口腔卫生不容易清洁使得患者极易发生牙龈炎[1]。我们根据临床牙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们随机选择2008~2010年在我科行固定矫治78例正畸治疗患者,其中男34例,女44例;年龄9~22岁,平均15.1岁。我们选择的全部患者无牙龈炎或系统性疾病史。

牙龈健康状况的检查:用牙周探针探触龈沟对基牙进行牙龈状况的检查[2],以牙龈炎的损害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四个级别。①重度:牙龈红肿,轻探出血,持续不退,有附着丧失或牙龈退缩;②中度:牙龈红肿明显有增生,但无附着丧失,自述刷牙时出血,探诊时有出血;③轻度:牙龈缘及龈有轻微充血,牙龈边缘稍钝;④无:牙龈缘以及龈形状颜色质地没有异常;所有患者正畸前都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要求早晚饭后刷牙,包括刷牙时间与方法,每次刷牙必须清除干净托槽上及托槽与牙龈之间,附件上食物残渣,并请患者本人或家长督促检查。有牙石的进行牙石清除。

结 果

牙龈增生、质脆、牙龈出血、点彩消失、牙龈红肿。正畸治疗后我们门诊随访中发现,复诊者中第1个月后牙龈炎发生率为5.44%,2个月后发生率为13.45%,3个月后牙龈炎发生率为20.12%,牙龈炎的发生率是逐步增高的。下切牙牙龈炎症较上切牙牙龈炎症多见。男性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儿童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发生率高于成年正畸患者,

讨 论

人的口腔是多种微生物共存的环境,大多数情况下多种细菌保持一种平衡,如果出现菌群失调则会出现牙龈炎的发生。菌斑是是引发牙周疾病必不可少的始功因子。牙龈炎症的发生与菌斑堆积有关,引起牙周疾病的最主要的病因,龈缘附近的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与牙周疾病的关系密切。我们发现早期牙龈炎症的表现牙龈肿胀、牙龈出血,与菌斑的堆积密切相关[3]。我们在做正畸治疗时,由于矫正器的戴入,托槽边缘残留黏结材料悬突,成为细菌的良好培育环境,并促使菌斑成为致病性菌斑,增加了口腔清洁的难度,很容易造成口腔内的环境菌群失调而引起牙龈炎。

大量的专家学者在对正畸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在进行口腔卫生宣传教育中患者的探诊深度(PD)水平、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0P)比未接受口腔卫生宣传教育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我们发现口腔卫生差是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龈炎的主要原因。牙龈的红肿、出血反过来又会妨碍刷牙,其自觉性较差,形成恶性循环[4]。青少年、儿童,不能坚持按照医嘱保持口腔卫生,造成菌斑大量堆积,引起牙龈炎,因此,针对该原因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使患儿自觉认真地遵守医嘱,做到彻底清洁口腔,在每次复诊时,治疗医师应认真检查患儿口腔状况,及时提醒患儿及家长,临床医师应更加留心,发现牙石的要及时进行洁治,防止炎症加重。有研究发现下前牙区和后上牙区牙石易堆积的部位,牙龈炎的发生率较高较多,雅皓乳膏降低牙龈炎的发病率,明显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症状。我们 要求家长监督,让患儿及其家长明白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加强口腔卫生保健。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如洗必泰漱口水、双氧水等控制菌斑的产生。积极早期去除牙菌斑,有效地预防牙龈炎症,保持牙龈状态的健康。可通过口腔卫生宣传教育使患者保持一定的口腔卫生水平。

参考文献

1 曾祥龙.现代口腔正畸学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62-563.

2 孟焕新.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4.

儿童口腔卫生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资料与方法

2006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牙病患儿660例,男300例,女360例,年龄2~13岁。660例患儿中口腔不良习惯130例;吃甜食较多320例;口腔保健知识缺乏210例。

健康教育内容:如何早期发现儿童龋病,合理使用氟化物防龋;儿童正确刷牙方法;提倡学龄前儿童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如何培养良好的口腔习惯;“六龄牙”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方法:①如何及早发现龋病:刚萌出的恒牙易患龋齿,应经常观察牙齿的变化或定期到医院请专科医师检查。早期龋(龋齿很浅,仅限于牙釉质层),孩子本身没有不适或疼痛,但在擦干牙面后能看到局部有白垩色(粉笔色)或深褐色斑点,且这些斑点不能用刷牙方法去掉,这种情况下,可到专科医院请医生对变色的牙齿表面涂氟或再矿化治疗,使牙齿恢复到正常颜色。如果是后牙咬合面的窝洞内,可做窝沟封闭,同时这也是提醒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的警示信号。②良好习惯的教育: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一定要从小养成;孩子一定要坚持早晚刷牙、吃完东西要漱口。儿童不要咬坚硬的东西;不把衣服、手等不卫生的东西放入口中,家长可以用故事、儿歌、游戏等方法告诉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清洁方法,督促儿童养成口腔护齿习惯。在饮食方面,适当限制儿童食用含糖的食物如饼干、蛋糕、饮料等,更要控制含糖食品的摄入频率,减少间食的次数,多饮用牛奶、豆浆;多咀嚼箩卜、青菜等有利于牙齿健康的食品。③儿童牙刷、牙膏的使用常识:儿童应选用刷头大小、刷毛软硬都合适的保健牙刷,刷完牙,要将刷毛上的水甩干净,刷头向上,立在口杯中,使其尽快干燥,防止细菌滋生。建议每2~3个月更换1次牙刷,以保持牙刷的清洁能力。建议4岁以前的儿童不宜使用含氟牙膏,以免吞入氟素对儿童生长发育不利。④“六龄齿”的重要性:由于家长认为“六龄齿”是将来要被更换的错误概念,忽视对其保护。“六龄齿”的早失会大大降低儿童的咀嚼功能,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影响颌骨的发育,引起临牙的倾斜、咬合关系的紊乱,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⑤增强家长口腔健康意识:就诊患儿中,乳牙龋坏较普遍,这与家长对乳牙保护知识缺乏有关。他们认为乳牙坏了没关系,反正要换牙。针对这一误区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3~6岁是儿童患龋的高峰期,该阶段牙弓开始发生变化,出现牙间隙,为换牙做准备,但这种变化易造成食物嵌塞,引发邻面龋。龋病早期治疗,时间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费少。所以提倡学龄前儿童至少每6个月接受1次口腔健康检查,患龋多的易感儿童3~4个月检查1次。建议家长在儿童6~7岁时进行预防性治疗-窝沟封闭术。

结 果

通过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后,牙病患儿的口腔行为习惯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患儿家长也提高了对乳牙的认识,做窝沟封闭防龋术的患儿也日渐增多,这说明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见表1。

儿童口腔卫生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乳牙;龋病;健康教育

乳牙龋病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临床资料显示,儿童乳牙患龋率高、发病早,多数集中在3~6岁。石四箴等报告,上海市1991年儿童乳牙患龋率分别是:3岁59.53%,4岁77.25%,5岁83.39%,6岁88.7%。冯军等1994年报告,西安市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97.2%,受检者的龋均数位2.65~5.87[1]。根据1995至199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结果,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是76.55%,龋均为4.48;北京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5.56%,龋均为4.18。

乳牙龋病高发病率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积极预防儿童牙病已刻不容缓。因此,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及家长的爱牙意识,做好预防保健,降低患龋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乳牙易患龋的原因

由于儿童乳牙的生理结构特点和饮食结构特点,以及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等原因,儿童乳牙较恒牙更易患龋。(1)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薄,矿化度低,抗酸力弱。一旦发生龋病则迅速达深龋。(2)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邻牙之间为面接触,牙列中的生理间隙易致食物滞留,且易成为不洁区。(3)小儿的饮食细软,对牙齿的粘着性强,含糖量高,易发酵产酸,可使牙釉质脱钙,产生龋病。(4)口腔卫生差,不良生活习惯,喜食零食,含着奶瓶或含糖饮料睡觉,没有刷牙的习惯。

2 乳牙龋病的危害

乳牙龋病对儿童口腔局部和全身都有不良的影响。一是影响咀嚼功能。龋坏早期牙齿酸痛,儿童不敢咀嚼,影响进食;龋坏后期会导致牙体缺损或缺失,不能咀嚼,会直接影响儿童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身体的发育。二是影响颌面部的生长发育。乳牙早失或者不敢咀嚼,造成颌骨的发育不足,或偏侧咀嚼引起面部不对称。乳牙早失会致咬合关系紊乱,从而导致恒牙的排列不齐,影响面容。三是影响恒牙的健康。如果乳牙龋缺损或龋早失,就会影响恒牙萌出的顺序和位置。牙列不齐又会导致口腔自洁作用差,使口腔卫生恶化。在龋齿细菌不断增长的环境下生长,恒牙就会形成新的龋齿。四是由龋病转成的口腔病灶牙与机体的其他感染有关,影响全身的健康。五是影响儿童学习发音。六是龋蚀的牙齿也影响美观,还会给儿童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抑,对身心健康有不良的影响。因此,虽然乳牙终将被恒牙替换,但是不能忽视乳牙龋病。

3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对象和方法

3.1 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1)宣传乳牙龋病的病因及其危害,提高家长的爱牙意识。(2)指导家长对幼儿的口腔正确护理,预防乳牙龋病的发生。(3)宣传窝沟封闭技术,纠正不良习惯等。

3.2 口腔健康教育的对象 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准妈妈及其他愿意学习口腔保健者。

4 开展口腔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1 习惯是根基,从小做起 2岁以前,婴幼儿自己不能清洁口腔,要求家长在每次饮食之后用棉签蘸清水,最好是淡盐水,给小儿轻轻擦洗牙面、牙龈和口腔各部位软组织。3岁以后,要教会儿童自己刷牙。4岁以后,可以开始用含氟牙膏。让幼儿从小养成爱牙护齿的良好习惯。家庭是幼儿的第一生活场所,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儿童建立良好口腔习惯的重要指导者和督促者,家长本身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儿童效仿的榜样[2]。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正确辅导;家长以身示范,让每位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爱牙护齿的方法。做好幼儿龋齿预防工作,对幼儿一生的健康至关重要。

4.2 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参与,共同预防龋齿的发生。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乳牙反正是要被替换掉的,有龋齿也无所谓,对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淡漠,不重视对乳牙的保护。幼儿园通过指导和干预,提高家长对幼儿龋齿危害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家长保护幼儿口腔健康的意识,以达到家园同步,共同对幼儿采取各种科学的干预措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4.3 定期检查、防治结合。定期请口腔科医师到幼儿园检查幼儿的口腔健康情况,或者家长定期带儿童到医院检查或做窝沟封闭,及早发现或预防龋齿。

4.4 结合全国爱牙日,将每年的9月份定为爱牙护齿月。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页、宣传图片、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手册等,开展爱牙护齿的系列活动,提出保护牙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爱牙护齿目标。每年的爱牙日,邀请牙防医生到幼儿园为全体幼儿家长、教师进行爱牙护齿的健康教育讲座,发放爱牙健齿资料,共同了解和掌握龋齿对幼儿的危害,以及刷牙小常识,正确选购牙刷、牙膏。掌握刷牙的基本要领、牙刷正确握法及刷牙的正确方法,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爱牙护齿的意识,使家长意识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重要性。

4.5 营养膳食、科学安排。龋齿的发生往往与口腔环境、口腔卫生习惯、生活方式、饮食和卫生习惯等密切相关[3]。因此,在安排幼儿饮食的时候,严格控制食糖用量,注重甜咸搭配、粗细搭配、干湿搭配、荤素搭配;在菜肴的安排上,尽量让幼儿多吃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新鲜水果、粗粮,如玉米、高粱、小米、荞麦、燕麦、薯类及各种豆类,让幼儿有规律地咀嚼硬度适当、弹性纤维素的食物。这样既可以除去附着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软垢,还可以防止幼儿牙齿生长排列不整齐,有利于牙齿和牙龈组织的健康。

5 小 结

乳牙龋病的发生是一个慢性、渐进的过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家长应加强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使儿童逐步树立正确的爱牙护齿的意识,养成口腔保健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降低龋齿发生率,使儿童能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