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葡萄酒礼仪与文化

葡萄酒礼仪与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葡萄酒礼仪与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葡萄酒礼仪与文化

葡萄酒礼仪与文化范文第1篇

醒酒器(decanter)作为品尝葡萄酒时的必备之物,本身就有很多话题可谈。

醒酒器在最初发明时,只是被当作一般容器来使用。当酒从酒瓶中被倒出来时,会暂时放在醒酒器中,然后再分到各个酒杯之中。在古时候,很多醒酒器都被制作成家畜的形状,但是已经能从外观上看出是现代水晶玻璃醒酒器的雏形。例如山东大汶口文化时代的兽形灰陶(图一,口径5.4厘米、长26厘米、通高21.5厘米)和猪形灰陶(图二,长21.5厘米、通高18.5厘米)。

醒酒器的功能

社交分酒

1650年后,西方世界的醒酒器进入了玻璃材质时代,演化至今,不仅在造型、装饰等外观上发生了改变,在醒酒器的功能,乃至于社交礼仪也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17世纪,根据当时的餐桌礼仪,葡萄酒瓶是不能放在餐桌上的。所有的葡萄酒都是在餐桌旁的辅桌上倒入酒杯中,再由侍者端至主桌上供大家享用;用餐完毕后,所有的女士及侍者都会离席,直到这时男士们才开始轻松地享用波特、马德拉酒,不用再受礼仪的约束。为了表示男士亲密无间的友谊,大家都是直接使用酒瓶倒酒。由于当时的酒瓶设计得很丑陋,影响美观,因此激发了水晶玻璃的发明者 George Ravenscroft 的灵感,为了将象征男士友谊的容器设计的美观些,水晶玻璃材质的醒酒器由此诞生。

1840年,在英国军队极其细致的准则中,专门规定了倒酒的标准动作――从酒瓶直接倒入酒杯中。醒酒器暂时退出了上流社会的舞台。

到了20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后的欧美进入了纸醉金迷的奢华年代。按照上流社会的餐桌礼仪标准,侍者在倒酒时不用醒酒器,用酒瓶直接倒酒会被视为一种失礼的行为。

从几百年间的演化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醒酒器在饮酒文化中的重要性。

过滤酒渣

水晶玻璃材质的醒酒器发明后,由于其具有的透明性,延伸出另一种实用的功能――过滤酒渣。由于酿酒技术以及长时间的陈放等诸多原因,葡萄酒的瓶底里会有沉淀现象产生,无论出于美观或口感的因素考虑,都要在饮用前将酒渣去除干净。

有经验的侍者在倒酒时能够通过掌握倒瓶的角度及力道,使沉淀物质尽量停留在酒瓶的内壁上,其余酒液则不间断地缓缓流入醒酒器中,这个过滤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很绚丽的桌边秀。

也许仍会有少量的酒渣掉入醒酒器中,但是重复几次这个过程后,几乎可以确认酒杯中有酒渣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醒酒

除分酒、过滤外,醒酒器还有一项最大的功能――醒酒。倒酒时,酒汁在流入醒酒器的过程中,酒液与空气充分接触,加之醒酒器瓶肚体积比瓶颈大很多,可以促进醒酒器中空气的循环,这种微氧化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呼吸”。“呼吸”会使酒液变得更加纯正醇美,同时也会散发出更迷人的芬芳。

那么什么类型的葡萄酒需要醒酒?醒酒的最佳时刻是多久?对此的解答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这种学术上没有定论的情况,为葡萄酒迷们提供了更多实验乐趣。

通常在陈年的红酒中,因为花青素等物质聚合后会产生酒渣,基于过滤酒渣的目的,使用醒酒器有其必要性,但醒酒的时间长短并无定论。有一说法是老酒本身就很脆弱,醒酒会使酒氧化过度;又有些专家认为勃艮第的酒比较纤细,醒酒所需要的时间要比硬朗的波尔多酒短。但是也有很多例外,比如 Romane Conti 这种勃艮第酒王就不能用纤细来概括;而Chteau Margaux 又并非完全硬朗。况且老酒里面又有年份等其他因素,因此综合很多情况,仍需有经验的酒迷临场判断。

具有多年在国外酒吧工作的经验,目前在上海从事红酒进口的 Simon,则认为年轻的酒最需要醒酒。经过微氧化醒酒的动作,将可使年轻红酒中单宁更加柔顺。同时由于年轻的红酒窖藏时间不长,在瓶中氧化的时间少,经过适当的醒酒,可让

新酒也具有老酒的风味。

在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及日本颇受好评的葡萄酒漫画“神之”(念 na,水滴之意)第一册里,有场笔者最欣赏,但是现实中不太可能存在的绝技,主角神崎有如神迹般的换瓶手势――酒瓶距离醒酒器将近一米的高度,葡萄酒的酒液像水柱、又像红色的丝绸般,垂直地倒入醒酒器的瓶口里,这种既小心又大胆,且华丽的动作绝对让人目瞪口呆。

遇到年轻的好酒,甚至可以做“两次过瓶”(double dcant),例如在下午时,做完第一次过醒酒器的动作,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将酒由醒酒器中倒入原酒瓶中;等到晚餐时,再将酒由酒瓶中倒入醒酒器中,这就是两次过瓶。

除了红葡萄酒外,酒精度高的白葡萄酒也可以醒酒。因为这种白葡萄酒端出来的时候都偏凉,透过醒酒可以使之升温,同时还会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但诚如葡萄酒专栏作家珍茜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n)说:“我经常对各种白葡萄酒醒酒,不为别的,只是喜欢看它们在水晶瓶中熠熠生辉的样子,真是赏心悦目”。

相关链接

1. 醒酒器挂牌(Decanter Label):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醒酒器里的酒如何识别产地、口味、提供者的问题,简单一个发明就解决了,怪不得葡萄酒大师休・约翰逊(Hugh Johnson)称赞这是英国人对欧洲文化虽小但却极其重要的贡献之一。

葡萄酒礼仪与文化范文第2篇

最近偶然的机会看了一部叫《云中漫步》的电影,美国红酒之乡的纳帕山谷的唯美画面深深印在笔者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也因此笔者对葡萄酒的好奇之心也越来越按捺不住。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笔者来到了石家庄康如红酒公司总经理王润田的工作室。早闻王润田热爱葡萄酒并且还是专业的品酒师,有幸相识,还是被其专业和热情所感染。王润田告诉笔者,开始对葡萄酒也只是个人兴趣爱好,喜欢它的香醇,以及与好友把酒承欢的感觉。也正是由于对葡萄酒的痴迷,他几年前开办了公司专门经营起了属于自己的红酒生意。

虽然在酒桌上喝白酒、啤酒的人还是占据压倒性的大部分,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尝试或已经爱上了葡萄酒。当刚接触葡萄酒的笔者为无比繁多的葡萄酒的品种和产地感到困难重重时,王润田鼓励笔者说“其实作为普通人,我们只要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快乐的心情来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款酒就好。”王润田现场拿了几款同档次的红酒让笔者试喝,直观体验感受还真是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看来葡萄酒酿造师米歇尔.罗朗“葡萄酒存在的理由是为了给品尝者带来快乐,因此没有绝对好的葡萄酒。只要是适合自己口味的葡萄酒,那就是最好的葡萄酒”的说法不无道理。

说起红酒礼仪,王润田告诉笔者,从中国的酒文化来看,很多人习惯用小杯喝烈酒,满满一杯,然后一饮而尽,体现感情的深厚。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合饮用葡萄酒。喝葡萄酒要用高脚玻璃,一般也不要一口喝干。在给别人倒葡萄酒的时候,也应以玻璃杯的1/3量为宜,这些都是餐桌上的文明礼仪。为什么是1/3?王润田也给出了解释,这是为了喝酒前将酒杯充分的摇晃几下,让酒液充分的与空气接触,有助于散发出酒的香味,可以让品尝者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一般的品酒过程分为三步:一看,二闻,三品尝。人们常说,喝葡萄酒时会沉醉在其颜色、香味和味道中。将葡萄酒倒在高脚杯里后,首先要握住高脚杯的杯脚,可能的话把酒放在白色的背景下,将酒倾斜45度,观察葡萄酒的边缘颜色和主体颜色。红葡萄酒的颜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浅,白葡萄酒的颜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深。第二步是闻酒的香气,这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轻轻旋转酒杯,让酒的香气更好的展现出来。最后就是品尝了,无论颜色多么漂亮,香气多么迷人,葡萄酒最终是用来喝的,因此品尝是重中之重,可以用甜度、酸度、单宁、酒体、酒精度、风味物质、回味度等特征来评价一款酒。

葡萄酒礼仪与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酒文化 中西 辨析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项目(YWHY12-17)阶段性成果

一、起源传说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华民族的文化飘逸着酒香。在中国,酒至迟产生于夏。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杜康造酒,正史典籍不记,却为民间普遍接受。许慎《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张华《博物志》:“杜康善造酒。”宋高承《事物纪原》:“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明谢肇《文海披沙》卷七“祭古人”条:“造酒者祭杜康。”“玉匣记”:“杜康:造酒祖师。”

西方果酒中的葡萄酒是主流酒类,多数史学家认为,人类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葡萄酒,早在七千年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就开始酿造葡萄酒,公元前三、四千年埃及人已经会用葡萄酿酒。

二、传统习俗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记载,敬神祭祖是中华民族普遍遵行的礼法习俗,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诗经》305篇,20多篇祭祀宴会乐歌,“陈馈八篇,酿酒有衍”,“有馆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酒”字共出现63次。屈原《九歌・东皇太一》中对祭祀的描写,也提及献给春神的贡品“桂酒”和“椒浆”。酒在中国人心目中地位颇高,人们酿酒以祭祀图腾、祖先或鬼神。酒使得中国无数历史和民间的美谈佳话津津乐道:曹操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贵妃醉酒……达官贵人、乡野村夫皆乐酒不疲。

“座上客常有,樽中酒不空”。自杜康造酒传说始,中国就是饮者的乐土,酒属于世俗大众,与人的日常生活结下不解之缘,中国人的各种节日宴会,酒都必不可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醉酒忘世”,高兴时“举杯欢庆”,朋友欢聚时“把酒言欢”,得意时“举杯畅饮”,失意时“借酒消愁”,结盟时“歃血饮酒”,概莫道出中国文人“有酒且长歌”的诗意,渗透着诗情醉意的翩然韵致。重大节日、交际庆典活动中,酒的应景助兴也是片刻不可或缺,林林总总,热闹非凡,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

酒文化极富民族特色,各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赋予其不同意象。西方酒文化一开始就和宗教牢牢联系在一起,葡萄酒是神造产物,圣经中有接近300节经文包含“酒”字,至少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就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欧洲,每年三月都要在雅典举行“大酒神节”,在筵席上为祭祝酒神狄奥尼索斯唱“酒神赞歌”祈祷丰收和庆祝丰收,“酒在流,泡沫溅飞,到处都抛撒着玫瑰……”

三、品鉴追求

“百礼之会,非酒不行”。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儒家讲究“酒德”、“酒礼”,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中国古代“酒德”指饮酒者要有德行,包括量力而饮、节制有度、饮酒不能强劝等,皆因中国人信奉“中庸”哲学,主张过犹不及,意图达到《易经》思想“和”、“中”和“天人合一”。 孔子饮酒讲究三不乱之一即谓“惟酒无量,不及乱”,就是说饮酒可不限量,以不醉为好。“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好酒不纵酒,贪杯而有度,纵然“一醉方休”,依旧含蓄内敛,陶醉,不及西方标准的醉。

对于西方人来说,酒为圣血,耶稣救世精神的化身,基督教认为一醉方能与上帝通灵,得到上帝的佑护。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明,就是从酒神狄俄索斯祭祀无节制的狂欢暴饮沉醉中衍生出来的。西方人喝酒主要是追求快乐,无法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奥妙,“借酒”,“饮必求醉”,狂饮只求一醉,进入“死亡的预兆――深沉的睡眠中”。狄奥尼索斯酒神文化是世俗的、如痴如醉的、狂欢暴饮的,是情绪的放纵,人性的原始欲望,是与上帝的通灵,是对人性真我的崇高褒扬和追寻。

四、精神内涵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感性主观思维,酒是媒介,承载人赋予的意义,为人服务。酒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理想、调节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就提出:“屈原不馕酾曹,取困于楚。”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关系型人情社会,喝酒世俗功利的,关系礼节、面子和人际,家事、私事乃至国事、公事都往往在奥妙无穷和玄机深刻的酒桌上敲定。否则,嗜酒如李白,自是“酒中仙”也落得“月下独酌我独酌,对影成三人”的寂寥。正是中国人独特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赋予酒文化种种价值,承载着丰富复杂的文化蕴含,于中国酒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中国酒俗古而有之,凡俗人物的日常生活取代了大场面,人们见到更多的不再是历史的链条、规律,而是人性的复杂的表现,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不断改造的嬗变和传承。民国时期知名国学研究大师、古代文化史专家柳诒徵就提出:“古代初无尊卑,由种谷作酒之后,始以饮食之礼而分尊卑也。”

酒对西方人来说,有一种神秘感。4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公开承认基督教,在弥撒中需要用葡萄酒,促成了葡萄树的大量栽种。“地理大发现”年代,即15世纪到17世纪,最终直到法国大革命以后,传教士不知疲倦的播撒,才使拯救世界的圣血葡萄酒从神世界俗世化,并被赋予种种美好寓意,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浪漫意境,以“葡萄”作为酒的代称,代表着味觉,人们充分享受味觉快乐,共享和平,用“葡萄”和“酒”来暗喻刻骨铭心的爱情。欧洲的18世纪,葡萄酒还被当做增进人际友情的圣物,当时的画家也喜欢在画布上呈现手持葡萄串的爱神,寓意“丰收与和平”。

西方思维“以物为本”,注重科学、理性,尊重事物本质。这种理性思维也在酒文化的嬗变中逐渐崭露――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颁布的《汉穆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涉及葡萄酒的法典,也可算一佐证。酒神神话衍生的西方酒文化继承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思想,逐渐发展成为共存、博爱、交流以及共商与欢乐交织气氛的同义语,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朋友相伴,美酒增趣,享受品味酒中风味的变化,是更纯粹的品酒文化,正如葡萄酒的一句不朽的谚语“Drink less but better”(饮少些,但要好)。酒于西方人更是充满魅力和生命的神圣艺术品,酒的不同特点、性质和味道都受到充分尊重。尊重自己的存在,同时也尊重别人的存在,喝酒自由,能喝则喝,不能喝则不喝,不劝酒、不划拳,西方人喝情绪,只在某些特定场合共同举杯庆祝健康、成功、友谊等,不需要像中国人喝酒那样敬来敬去。

五、总结

酒文化不如庙堂文化庄严与明快,多姿多彩却歧义丛生,貌似混沌却意味深长,中西方的酒俗文化都是同样的酣畅空灵,酒醉神通,历史的隐秘的思维模式与复杂的发展轨迹造就了中西方酒文化上的差异。中国酒文化香醇,醇馥幽郁,含蓄内敛,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融合;西方酒文化浓烈,激烈狂放,清爽随性,在狂歌醉舞中感受生命本我,忘情、投入,与上帝、世界融为一体,得到轻松自由的精神享受。

葡萄酒礼仪与文化范文第4篇

举杯“Cheers”本是来自西方的酒礼仪,但当译为中文的“干杯”时,含义却已大相径庭。一声“干杯”在中国意味深长: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以令谈判起死回生,更可令陌生人即刻称兄道弟……所以讲,西方人一直认为要打入中国商场,首先要学会喝茅台,而且要“干完再干”。为此,西方人一度视中国茅台为“外交酒”。

如今,当红酒开始在中国显山露水之时,中国人也开始奋力学习红酒背后深奥的酒文化――从酿酒到藏酒到品酒,但最终还是离不了一个“干”字。

需知一切洋酒的奥妙都在“品”而不在“干”。红酒文化在中国还刚刚崭露头角,笔者对之也是一头雾水,只局限于波尔多红酒。

一、剑桥博士生夫妇在

京城开办专业品酒班

品酒也是一门学问,北京专门有家龙凤美酒顾问公司,开办获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认可的品酒课程,课程收费从5000~10000元不等,课程结束颁发国际承认的证书。公司创办人为出身剑桥大学英国文学博士的英国品酒专家爱德华,他不仅是剑桥划艇队队长,还是剑桥“盲品葡萄酒学会”(Blind Wine Tasting Society)的会员。盲品即蒙着双眼品酒,自1953年起,剑桥与牛津大学每年都要举行葡萄酒盲品比赛,即每校派出3人,40分钟内品尝红、白葡萄酒各6瓶,准确说出葡萄品种与产地、口感及香气的为胜出者。

龙凤美酒顾问公司开办的专业品酒培训班学员中不乏各界精英达官。如今中国日益走入世界,各种世界级盛会频频在中国境内举行,学懂一点品酒技巧和洋酒文化,确也十分需要。

据说学员多为35~50岁左右的较成熟的人士,其中不少为海归,特别是中关村的IT人员,对品酒知识需求最为殷切,因为不时要与外籍上司客户联谊,能够引经据典说说红酒的历史与故事,也是一种修养吧!

二、红酒不仅只是波尔多

波尔多红酒,在对红酒认识不深的我辈眼中,是绝对佳酿。波尔多在中国人眼中为顶级的代名词,有人为一支来自波尔多的红酒花费逾万元,也觉得值,却不理会这支酒的年份、成分和口感,喝波尔多红酒就等于在喝面子。其实,产自波尔多的红酒良莠不齐。爱德华说,同样产自波尔多的红酒会因酿造年份及储藏方式的不同而价格上落悬殊。不少国外不良酒商就是看中被波尔多迷惑得不能自拔的那簇人,将只值几十元的波尔多酒抬至数千元甚至数万元卖到中国,而不少国人以干白酒的方式来干红酒,还有用雪碧之类饮料兑红酒,更令这些缺德酒商大胆地以次充好。爱德华告诫红酒拥趸们,其实澳洲、智利、阿根廷、西班牙的红酒质量都比来自法国的垃圾酒好得多。

2004年,爱德华夫妇来中国旅行,发现北京多红酒粉丝,却又只会“干”不懂得“品”,觉得品酒市场大有发展空间,遂决定定居北京大展拳脚,开设了京城独此一家的“龙凤美酒顾问公司”专教品酒,将兴趣化为事业。为了保证课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不想牵涉利益瓜葛让人产生质疑,他们坚持只教品酒,但不卖酒。

他们认为中国人的感觉很细腻,口感富有层次,但要克服在陌生文化冲击下的失控――崇洋。

三、葡萄酒与中菜,

天生的黄金搭档

葡萄酒礼仪与文化范文第5篇

香槟

香槟是法国人的骄傲,葡萄酒中的骄子。配菜时香槟也是值得推荐。香槟在餐桌上能文能武,荤素不忌,拥有许多味觉上的优势:以葡萄酒为原料调配而成的香槟几乎都有非常爽口的酸味,开胃、清爽。香槟中的气泡虽然珠滑细致,为香槟的口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架构。可用做开胃酒搭配餐前小点心,也能穿插于整个用餐过程。绝配,非鹅肝莫属。

传统法式鹅肝配沙拉和松露喱/Sauternes,Clos du Chai du Roy,2003

红葡萄酒

红葡萄酒采用皮、汁混合发酵而成。果皮中的色素和单宁在发酵过程中溶于酒中,酒色呈自然宝石红色,及至紫红色、石榴红色、暗红色。红葡萄酒酒液厚重,微酸带涩,是西餐桌上的常客。

怕掌握不好红酒在西餐中的搭配,只要记住红酒配红肉就好。在西餐中红酒配红肉是最条例烹调学的规则,葡萄酒中的单宁与红肉中的蛋白质相结合。高含量的单宁严重破坏海鲜的品味,葡萄酒自身甚至也会带上令人讨厌的金属味。高质量的牛排可配较低单宁的pinot noir或burgundy的红酒,烤羊腿,需要更重口感,如波尔多红或来自于加利福尼亚和澳洲的cabernet sauvignon。

红酒可为食物解腻、去腥。吃“焖”和“炖”肉时,宜选口感柔顺的淡雅型红酒;而吃浓味稠汁的肉时,宜选口感较重的浓郁型红酒。如果一顿饭开两瓶或更多瓶的红酒,应先饮新酒后饮陈酒。

焖新西兰羊腿、炖菜

Laforet Pinot Noir,Joseph Drouhin,2005

白葡萄酒

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果皮分离。采用肉白的葡萄品种,皮绿还是红没关系,将皮去掉只留果汁进行发酵酿制而成。色素大部分存在于果皮中,白葡萄酒色泽淡黄,从近似无色到浅黄带绿、浅黄、禾杆黄、金黄、琥珀黄都有。

白葡萄酒适合搭配海鲜、鸡肉这样的“白肉”。甜酸爽口,气味芬芳的白葡萄酒会被牛肉或羊肉浓厚的味道所掩盖。当然,白酒配白肉并非绝对,用于清淡的菜却恰如其分。

扒南非金枪鱼配螺旋式意面和红柿子椒汁

Sancerre,Les Baronnes

Henri Bourgeois,2006

甜酒

甜品是大餐完美结尾,味蕾刺激后的平抚剂,排在菜谱最后栏的甜品往往都会被不少人忽视。其实像正餐样,甜品也有口味上最佳的拍档――甜酒。甜酒厚、重、甜,这是由于在加重酒味的过程当中增加了蒸馏葡萄油,在糖分转换成酒精之前停止了发酵。在法国配甜点的是苏代,在德国配甜点的是冰酒;而在法国与德国之外,配甜点的是钵酒,还有雪利酒。

福楼四种甜点

Ortega Beerenauslese,Qualitatwein mit Pradikat,2005

红酒・餐桌礼仪

红酒,说简单些,是葡萄的一种无氧化合作用的产物;论深刻,产生于古老欧洲的悠久红酒文化,是一门深邃学问,从葡萄的选、采、榨,到酒的酿、滤、赏、品,讲究细节。

拿酒

红酒的味道很受温度影响。尽量减少手部与酒瓶的接触。拿酒时要用拇指顶着瓶底,四指指尖轻压瓶身使之平衡,这样可以让温度最高的手心远离酒瓶。

倒酒

红酒放置久了总会有一些沉淀在瓶底,沉淀会影响酒的口感,倒酒时要均匀用力,让酒柔和地倒出,不要摇起瓶底的沉淀,一般倒完后,瓶底要留下大概两厘米高的酒不喝。

摇酒

摇酒可以把红酒未完全“醒”来的酒味充分散发,让酒更醇厚。也把红酒的香味最大限度地挥洒出来,香气四溢。

醒酒

喝红酒重要步骤,就是在宽敞的容器中,把红酒静置一段时间,让红酒与空气充分接触,把刚开启的红酒中酸、涩、薄等缺点去掉。醒酒用的宽敞容器就叫做“醒酒器”。一般来说,静置半小时便是最佳饮用时间,年份越久远的红酒需要越长时间。不能过久,否则会氧化过度,饮则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