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经济政策

民族经济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经济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经济政策

民族经济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税收优惠政策;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0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54-02

1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农业经济基础较差,社会物质财富较少,可供分配的国民收入不多。从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来看,1999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分别为10931.64元、9182.73元、9125.92元、8422.95元,山西、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吉林省分别为4342.61元、4472.91元、4475.23元、4480.01元。最高地区为最低地区的2.51倍。农村居民的纯收入,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广东省分别为5409.11元、3826.59元、3948.39元、3628.95元。自治区、甘肃省、贵州省、云南省、青海省、新疆维吾乐自治区分别为1309.46元、1357.28元、1363.01元、1437.63元、1466.67元、1473.17元。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4.13倍。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经济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这种落后状态除了历史以及民族地区自身的原因外,从财政管理体制和税收制度方面的宏观分析,也存在着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2 民族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式与改革

西部民族地区面对的现实矛盾是:对资源优势开发利用价值认识上的偏差,一方面拥有最富有的天然资源与美景及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另一方面由于不善开发、开发不当,使其占据天然优势的西部少数民族并未因资源而致富,生态环境还发生恶化,与周边汉族和东北少数民族区域相比较,显得更贫穷和落后。所以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变成集约型的经济增长,从外延式的经济增长变成内涵式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质量比经济增长率更重要。究竟我们怎样才能有效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第一,必须打破行业的垄断。行业垄断能够保证这个行业有垄断利润,因此,对如何革新技术、是否注意经济发展质量就不作考虑了。行业垄断必须打破。第二,必须严格执行环境监督制度。你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就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处罚,该淘汰出局的就要淘汰出局,这就给企业一种压力,迫使它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新尖技术,实现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第四,要加快民族地区税收制度的改革,减少税收政策的直接优惠,积极推广税收政策的间接优惠,通过税收制度的改革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发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摆脱依靠资源产品发展经济的现状。

3 民族地区税收政策的研究

3.1 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形式

(1)减免税政策。

减税、免税等,主要适用于建设周期短、利润高、风险低的盈利企业。其优点是见效快,透明度高,易于操作;其缺点是事后调节,手段单一,直接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

(2)先征后返政策。

主要包括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财敢返还政策。具体办法是:纳税人销售货物和劳务后,需要按规定计算应缴税额,然后申报和缴纳,在一定时期后,财政、税务部门再将企业缴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返还给企业。

(3)起征点政策。

所谓起征点是指对纳税人开始征收增值税的销售额数额。如果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规定的起征点,则免征增值税,实行起征点的免税政策,主要是为了照顾刚刚起步从事经营资金少,销售额低的个人以及特小企业的销售行为。

3.2 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1)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

目前世界的发达国家几乎都是消费型增值税,即企业购买原材料、固定资产等的增值税均可抵扣。而目前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东北地区试点的除外)规定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这必然使企业对外购固定资产重复征税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造成科技含量越高增值税税负越重的情况,这在客观上减少了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及用于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生产型增值税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现实需要,制约了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的发展。

(2)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不利于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投资者在进行某项决策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投资收益和相应的投资风险,其公式可表示为:投资税后收益=投资总收入-各项投资成本-各项税收。税收优惠通过减少投资者的各项税收,增加其税后收益吸引投资。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税收越多,税负越高,则投资者的税后收益越少;反之,对投资者越有吸引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推行“梯度推移”战略,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就包括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倾斜性的区域性税收优惠。实践证明:特别优惠的财税政策,在大幅度提高沿海地区的投资回报率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在东部投资的政策与财务风险,相应降低了在西部投资的经济可行性,进而促进外资、技术在区域乘数效应的作用下向东部地区快速聚集。其结果是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扩大了同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3)优惠方法不科学。

我国目前的优惠对象主要是那些已经和能够获得收益的企业,强调对技术成果应用的优惠,而对于技术落后或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急需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或是有可能的技术失败,或是技术基础研究开发阶段等企业则没有一定的税收鼓励政策。这也导致了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

(4)优惠对象不合理。

目前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主要是高新技术区内优惠,这种以国家划定的地区优惠作为优惠对象的方式,一方面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区外的同一产业的平等竞争,另一方面也促使一些非高新技术的企业受到税收优惠的刺激,打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幌子,进入产业区后改变业务范围,享受税收优惠。

3.3 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针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改革

(1)改革增值税。

现行增值税制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这不利于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固定资产。推行消费型增值税是增值税改革完善的长远目标。因此根据税收优惠取向应以产业、技术倾斜为主与该税种改革的长远目标一致的原则,可允许西部民族地区急需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抵扣其进行技术改造及试验开发所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还可允许高新技术企业扣除其所购入无形资产的营业税税金。

(2)改革资源税。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原油资源税的单位税额。目前新疆境内有五大油田生产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新疆油田分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开采的原油资源税税额为24元/吨,中国石化新星公司开采的原油资源税税额为12元/吨。平均每吨原油销售单价为1500元/吨,相应的资源税是24元/吨,每吨原油的资源税占销售单价的比例是1.6%,与其所承担的资源税税负是极不相称的,即使提高到30元/吨,所占的比例也只有2%。

其次,应提高西部天然气资源税的单位税额。“西气东输”工程是激活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一股强心剂,若不提高天然气资源税的单位税额,资源优势难以体现,就难以转化成经济优势。所以,应提高塔里木油田天然气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应将天然气资源税的单位税额从目前的4元/千立方米提高12元/千立方米。

再次,要全面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应进一步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纳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使其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和财政优势。

(3)促进税收优惠方式由直接优惠为主向间接优惠为主转变。

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逐渐弱化直接优惠方式,加强间接优惠方式。我国可借鉴国外的做法,适当采取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亏损结转、费用扣除、提取风险基金等间接优惠方式,鼓励企业资金更多用于科技投入和设备更新,加快高科技产业化进程。

(4)制定突出产业结构的开发西部民族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可根据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特点和产业结构特点制订税收优惠政策,以体现产业的优化升级。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于那些急需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较薄弱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制定倾斜力度较大的税收优惠政策。另外,对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具有发展优势的地方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应当给予更为优惠的或者给予5-10年的税收减免政策,以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

4 总结

在民族地区改变现有资源性经济模式,建立创新型经济模式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既涉及经济基础,也涉及人才储备,更涉及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长期努力才能成功。

对于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建立创新型经济社会的选择模式也是不同的,即使都是资源型经济,可能由于各地资源天赋的差异,各自选择的道路也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地区的特点,研究、制订建立创新社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尽可能少走弯路。早日将我国民族地区建设成经济发达、人民富足、社会和谐、各具特色的创新型经济社会。

参考文献

[1]林珊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分析[J].企业技术进步,2008,(6).

[2]罗平,尚晓慧.资源型经济与创新型社会的思考[J].绿色经济(GreenEconomy),2008,(2).

[3]张冬梅.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分析与调整[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民族经济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金融支持

延边州作为吉林省唯一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经济总体表现为发展不力,已经到了十分紧迫和危急的地步。如何及时调整有关经济、金融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现状

(一)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表现为经济发展不力。一是地区人均生产总值逐年下降。(1)同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相差越来越大。1990年,人均GDP延边州2041元,高于全国、全省水平;2000年,延边州5829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999元、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1183元;2010年,延边州24448元,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相差越来越大。(2)同省内各发达地区相比,已望尘莫及。1990年,人均GDP长春市和吉林市与延边州相差无几甚至不如延边州;2000年,延边州与长春市相差6552元、与吉林市平均水平相差3421元; 2010年,延边州已经是相差甚远。二是财政收入越来越匮乏。自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延边州财政收入总体逐年下降,同省内各发达地区相比,相差甚远。2001年,延边州财政收入为9.17亿元,与长春市相差27.09亿元、与吉林市相差4.85亿元;2010年,延边州财政收入为41.26亿元,与长春市相差139.54亿元、与吉林市相差98.28亿元。三是平均工资水平每况愈下。自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均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与省内部分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越拉越大。2001年,延边州平均工资水平为795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16元,与长春市相差3135元、与吉林市相差530元;2010年,延边州平均工资水平为2375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646元,与长春市相差11970元、与吉林市相差7239元。

(二)金融业发展滞后,导致金融抑制。一是延边州各项存款逐年大幅度上升。自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各项存款增幅除2007年以外,基本上都高于全省和省内部分发达地区。二是各项贷款增长缓慢,部分年份出现负增长,且占全省比重逐年下降。三是存贷差逐年增加,资金外流严重。十年间延边州存贷差逐年增加,尤其是自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存贷比未超过50%,从资金流入地区逐步变成资金流出地区。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总体滞后,经济的货币化不足,经济循环中信贷和货币化的程度过低。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力与金融抑制成因

(一)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受阻。延边州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矛盾,许多企业、产业是资源消耗型企业和产业,受行业政策的限制,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银行业的信贷介入,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如医药行业虽然成为延边州优势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但还没有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序列,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大。

(二)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效益低下。延边州工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同其他地区的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且资金投入一直偏低,没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导致工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其主要表现是工业规模偏小,产业关联度较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未能形成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较低。

(三)财源匮乏,自我调整乏力。财政收支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县级财政困难问题更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实力较弱,总量相对偏低,税源基础薄弱,相当部分的企业经营不景气,亏损面大,包袱沉重,财政支出较大,地方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

(四)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适应市场能力较低。一是原有一些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没有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完善,与改革后出台的一些政策不配套,缺乏连续性,以致失去原有的效力,难以操作和落实。二是“等、靠”政策依赖思想仍比较严重,没有认清政策只是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催化剂,而最根本的动力还是要靠自身,适应市场能力较低。

(五)货币政策“一刀切”、信贷权限的上收,导致金融功能弱化。货币政策全国“一刀切”,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在资金管理方式、二级准备金要求、资金调拨、利率、专项资金、利润核算等方面没有享受优惠政策。相反,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基础差,金融总量小,贷款风险大等原因,商业银行总行普遍采用贷款限额管理和授信额度管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限制。随着审贷分离、信贷权限上收,信贷业务准入门槛过高,延长了贷款时效,一些好的项目或企业未能及时得到金融支持。

民族经济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部经济 禀赋特点 可持续 跨越式发展

一、引言

我国西部地域广袤,涵盖重庆、四川、贵州等12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左右;人口稀少,民族众多,呈多民族大杂居、少数民族小聚居共存局面;经济落后,发展极不均衡,西部各省人均GDP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占全国2/3左右,不到东部沿海地区的40%。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以来,国家都对西部地区十分重视,制定实施了量身定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本文着力立足西部地区实际和发展需要,积极探索进一步发挥矿产资源等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促进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可行性途径。

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是关键。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民族聚居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如下三个特点:

(一)西部民族经济具有明显的民族性

经济的发展具有其本质的一般规律,但因为西部地区普遍存在多民族大杂居或者少数民族小聚居等情况,造成了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理念极不一致,对发展目标的要求极不一致,对发展模式的选择极不一致,形成了各局特色的区域发展现状。

(二)西部民族经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生活习性,在制定各类政策时,都会十分尊重各民族的习俗、价值观,不高一刀切。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宏观调控时,对各民族实行有差别的政策措施,也造成了各民族区域政策调控的不一致。

(三)西部民族经济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西部地区地域广袤,人口密度低,很多地方十分偏僻,各区域在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具有明显的政策差异性和经济基础,导致发展力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不一,发展现状几部一致,如内蒙古地区人均GDP处于全国前列,新疆地区人均GDP处于全国中游水平,贵州地区人均GDP在全国垫底。

三、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措施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大力发挥西部地区的独特资源优势,创新完善发展机制,激发区域发展动力和潜力,增强整个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逐步缩小与中东部的差距,让各民族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对于西部各区域来说,如何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是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跨越式发展虽要求经济发展呈现跳跃式增长,需要比其他地区更为明显的发展加速度,但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程,这是完全可能的。根据梯度开发模式理论,先发达地区可以很好地帮扶和带动后发达地区的发展,从当前实际也可以看出,近些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北上广等沿海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正视自身在产业基础、发展环境、人力资源、财力支撑等方面劣势,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中东部省市发展经验,而要根据自身的禀赋优势和发展需要,审慎分析,既不妄自菲薄甘愿落后,失去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又不能为了发展,唯GDP至上,忽视西部地区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好高骛远一位求大,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破坏,影响子孙后代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民族价值协调发展

作为党和政府,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各民族的齐繁荣、共发展。因而,在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要坚决摒弃“汉族中心主义”思维,把我们的认识和理念强加在西部民族地区,而应该时刻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西部每个民族、每个地区人民的实际发展需求,实行对症下药式的发展措施。例如,我们应该从云南苦聪人的发展历程中吸取教训。云南金平县的苦聪人解放前一直游弋在原始森林中,保持着刀耕火种的习俗。1957年政府发现苦聪人后实施大量帮扶,建房造田,让他们走出原始森林,过上了和“现代人”一样的生活,但多年之后,苦聪人由于生活不适,重新回到原始森林。从苦聪人“出而又入”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经济决不能用一把尺子量遍全身,而应根据各民族的价值取向进行差异化的发展。当然,作为党和政府,引导各民族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加大投入充分激发西部地区比较优势

由于历史和地缘因素,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受财力、政策、发展环境等所限,紧靠自身无法充分满足资源开发的要求。因而,在国家层面,应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之上,统筹全局,根据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各自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加大教育、科技、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投入,解决西部地区的发展短板。其中,对科技方面的投入最为关键,也最为有效。从三次科技革命的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改变程度可以看出,科技的进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跨越赶超的最强有力的利器。西部民族地区应大力解放思想,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矿产等优势资源的转化过程,体现科技的“后发优势”,用全新的方式缩短工业化的时间,实现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四、结束语

作为正在高速、高效发展的西部地区,欠发展、后发达的局面逐步改观,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等等数效应已不断显现,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局面已基本形成。今后,只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突破,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与全国人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宇涛、郭亚妮.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以甘肃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2(1)

民族经济政策范文第4篇

中国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是和谐互动的,民族间的和平交融模式奠定了宗教的和谐关系,而宗教既是沟通中国各民族融汇、融和的文化桥梁,也是促进中国各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牢固纽带。自古以来,中国回族宗教文化小传统与中国文化大传统是相一致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得到了包括回族等各少数民族的普遍认同。在中国的文化大传统中,儒家思想支配道德伦理的价值基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则给予儒家道德伦理行而上的支持,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共同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中国文化的绵延。对中国各穆斯林民族来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其实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伊斯兰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回族宗教文化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把包括回族在内的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优秀成果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文化既是既往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积淀,又是当下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宗教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广大回族穆斯林,长期以来以信仰构建并规约着世俗生活。在全球化风行的今天,西北地区的传统信仰和行为与现代化之间并不冲突,西部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共同心理素质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诉求。在逐步进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西北地区的广大民众仍然生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这就不可避免会产生关于自身前途和选择的困惑,而对现代信息接受能力更强的年轻一代更是如此。在整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活动引发的变化,已引起包括回族在内的西北少数民族普遍的文化变迁。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本土文化的自我更新中,对传统宗教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评价成为引发民族宗教文化变迁的核心因素。

当前,包括回族在内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文化都面临着变迁和重建的问题。民族、宗教、地域等文化的差异不再彼此分明,文化观念上会出现更多的理解与宽容,对话与交流将成为各民族宗教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整合趋向,将以多元共存的形式呈现,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互动和相互影响。

就宗教文化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来看,如何实现传统宗教文化的现代转型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社会,宗教文化的发展必须考虑如何适应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环境保持联系,与时代背景保持节奏,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各个宗教应该一如既往地继续发挥积极、正面的影响。对于回族穆斯林来说,不仅是他们统摄外在世界和内心情感的力量,同时也是穆斯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最高体现。西北地区回族的社会活动正是通过一系列的信仰行为才取得了社会意义和指向,并由此而产生行为整合和情感凝聚,促进了民族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就回族宗教文化的建设中,不仅要重视伊斯兰教义思想与现代社会思想的结合,而且要恰当处理好伊斯兰教与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和谐关系。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宗教文化的构建需要参与到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的互动之中,走多元化之路,积极探寻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以保证社会公平、民族平等和个体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当前社会转型阶段,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充分认识宗教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重要性。要充分调动民族宗教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利用包括在内的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化手段来疏导、整合现代社会,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深入研究传统宗教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价值,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资源。(本文作者:张建芳 单位: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民族经济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湖北民族地区;全局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软科学研究计划)(批准号:BZY1202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研究

收录日期:2015年4月4日

一、引言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标的关键,也是实现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所在。湖北少数民族县市共10个,包括恩施州的8县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和宜昌市的长阳县和五峰县,人口共计247万,国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的15.8%。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和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不大,是湖北经济发展的“短板”,多数经济指标存在5~10年较大的差距。2013年,10个民族县市的GDP为670亿元,仅占湖北的2.83%。因此,深入研究湖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动态发展情况,缓和发展失衡、协调区域发展,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指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高新才等(2006)全面考察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多重差距,认为多重差距的产生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低等导致。周民良(2008)提出民族地区经济呈现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趋势,但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发生变化。李美娟(2012)认为区位条件、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少数民族文化等原因导致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二是研究探讨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任维德(2005)认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可从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切实可行的法律与政策、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等着手,以及民族地区要从立足自身、认识差距、围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姚F(2009)分析创意产业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得出创新产业的特点非常契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将会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刘萍萍(2014)分析了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模式,依据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刘坚等(2009)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雷达图分析方法,动态描述了重庆东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冯建中等(2012)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河南省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得出经济发展动态轨迹与客观实际能够很好的吻合。鹿晨昱等(2012)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得出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较高聚集区太少、较低的聚集区太多,存在极化效应较强的“热点”现象。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拟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湖北10个民族县市2003年、2009年和2013年相关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湖北省民族经济发展提供定量和定性的决策参考。

二、指标设定、数据说明与分析方法

本文以湖北省少数民族县市经济动态发展为研究内容,建立县域经济动态发展的指标体系,基于《湖北省统计年鉴》2003~2013年数据、湖北县域经济考核2003~2013年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指标设定和数据说明。指标设定:基于全面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建立涵盖经济、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和发展后劲等4个方面的11个指标,据此观察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动态情况。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数据说明:根据湖北省民族地区2003~2013年经济发展的原始数据,构成湖北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动态发展的数据表。本文以该数据表为分析对象,评价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

(二)分析方法

1、采取全局主成分方法的原因。目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综合指标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但又有其局限性,即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模型精度是难以控制的。由于本文采取较多的指标体系,且要保证模型的精度,故采取全局主成分方法,其思想本质是对高维变量进行降维,将多指标客观地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尽可能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能够保证系统分析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比性。本文建立11个具体指标分析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主成分分析方法为前提条件,即按时间顺序排放的数据表序列进行主成分分析。

2、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前提条件。全局主成分方法是有前提条件的,其需要原始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为原始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就无法提出包含原始变量间共同特征的几个综合指标。因此,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需要对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对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的检验一般转为KMO检验。KMO检验是Kaiser1974年提出的,它是检验原始变量是否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一般来说,KMO>0.5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KMO

3、全局主成分法分析的具体步骤。(1)确定分析目标,建立指标体系,收集数据;(2)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变量在数量级或量纲上的影响;(3)计算标准化处理后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4)求解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5)确定主成分个数,提取主成分;(6)计算各主成分的权重,综合各主成分并计算评价目标综合得分。

三、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全局主成分分析

基于湖北省10个少数民族县市11项经济指标的原始评价数据,根据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

首先,对这11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对其进行KMO检验和巴列特球度检验。其检验结果为:KMO值为0.739,该值是大于0.5;巴列特球度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514.274;P值为0.000,该值是少于0.05,这些检验结果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是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的。

基于SPSS软件,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的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总方差解释,如表2所示。(表2)从表2可知,前面2个主因子F1、F2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325%,这说明这2个主因子的包含原始变量的信息量达到了76.325%。因此,可用这2个主因子F1、F2替代原来的11个指标。

随后,可得F1、F2的载荷矩阵,该矩阵是表示F1、F2与变量x1,x2,…,x11之间的相关系数,即这两个主因子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这11个指标的信息。两个主因子的载荷矩阵见表3。(表3)从表3可知,第一个主因子F1在原始指标x1、x3、x4、x6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湖北省民族地区的总体经济因素和人均经济因素,因此,第一个主因子F1可以命名为湖北省民族地区总体经济水平和人均经济水平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在原始指标x8、x9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湖北省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因素,因此第二个主因子F2可以命名为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因子。

之后,将这2个主因子的载荷矩阵除以相应特征根的算术平方根,可得这2个主因子的得分,如表4所示。(表4)基于这2个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得这2个主成分的表达式:

F1=0.358x1+0.338x2+0.344x3+0.344x4+0.288x5+0.362x6+0.324x7+0.050x8+0.125x9+0.227x10+0.363x11

F2=0.012x1+0.134x2+0.085x3+0.160x4-0.201x5-0.037x6-0.193x7+0.514x8+0.620x9-0.470x10+0.010x11

其中,x1,x2,…,x11是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基于上述公式,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2003年、2009年和2013年的F1,F2两个主因子的得分,见表5。(表5)表5所表示的湖北省10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F1、F2两个主因子的得分,但是这只是反映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一个方面,不能综合地反映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对F1、F2两个主因子进行综合分析。以F1、F2两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加权后得到一个衡量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F=0.653F1+0.110F2

根据湖北省民族地区中10个县市的主因子F1、F2的得分,代入到上式中,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的综合得分,如表6所示。(表6)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1、民族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比较2013年、2009年、2003年数据,10个民族县市经济发展综合得分显著提高,表明这10年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研究表明,2009~2013年的发展速度,比2003~2009年进一步加快。具体而言,2003年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为负数;2009年除了恩施市和长阳县,其他8个民族地区得分为负数,但每个县市得分得以提高;2013年各县市综合得分都为正数。

2、民族县市发展梯队特征已经显现。恩施市、长阳县在2003~2013年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都是名列第一、第二,说明恩施、长阳在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宣恩县和咸丰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都是摆尾,说明宣恩县和咸丰县的经济发展空间巨大,需要更多强有力的措施。其余县市处于发展中游位置。

3、民族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表现较大差异。从模型结果来看,10个民族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经济总量、人均收入、财政收入等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近6倍,这与各县市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政策执行等方面均有较大联系,这与湖北民族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

4、民族县市综合排名出现调整变化。比较2003年、2009年、2013年10个民族县市经济发展排名,恩施在2009年取代长阳后,保持第一位置;咸丰位次从末位上升为第7位,利川跻身前三甲,巴东稳定在3~4位之间,建始、来风位次一直在第5位、第8位。鹤峰从第3位下降至第6位。

(二)政策建议

1、依托武陵山试验区先行先试金字招牌,加快深化改革创新步伐。湖北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涵括在武陵山试验区中,因此湖北省民族地区可以依托武陵山试验区进行经济发展。首先,湖北省民族地区可以与国家层面进行创新对接,积极落实国家在民族地区各项经济政策;其次,与大武陵圈进行创新对接,湖北省民族地区可与武陵山民族区域进行横向比较,在经济合作和交往中,实现规划衔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避免恶性竞争;最后,可与省级层面进行创新对接,促进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深入转型”,从“开发”转向“开放”,从“开山门”转向“开脑门”,从“打基础”步入“快富民”,从“工程项目大干快上”步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政策输血”到“形成造血机制”。

2、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容纳能力。首先,建设综合大交通。构建“两纵两横”大通道,“两纵”指安(安康)张(张家界)常(常德)铁路和安(安康)吉(吉首)高速公路。构筑“周边广辐射、城乡全覆盖、衔接大交通、快速集疏远”的干线公路网络,形成“干支相连、惠民便民”的农村公路网络;其次,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激活民间资本,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实现项目、资金、资本的有效连接为目标,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基金;最后,做好产业基础配套。加大对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支持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效提高土地承载能力,提升城乡电力、通信、邮政、网络、广播电视等设施体系建设水平,推进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村延伸。

3、发挥资源要素禀赋优势,着力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首先,发展文化旅游业。湖北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古人类文化的发祥地、巴文化的摇篮。把民族地区作为鄂西圈旅游开发资金重点投向地区之一,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品牌景区和精品线路,实现湖北省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形成拉动经济增长极;其次,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植物多达3,000余种,有药用植物达2,000余种,适宜各种山野菜生长的土壤、气候。依托资源优势,建设优质粮食、畜禽、水产、蔬菜、森林食品、茶叶、烟叶、油料、药材、林果等特色农业板块基地;最后,发展清洁能源业。湖北省民族地区水能蕴藏量丰富,发展水电产业有其独一无二的条件。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会在建设期间加大移民规划、小城镇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拉动流域经济,还会在建成后改善生态环境,为流域内的航运、灌溉、养殖、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忠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73.

[2]高新才,滕堂伟.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产业经济分析[J].民族研究,2006.1.

[3]周民良.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民族研究,2008.4.

[4]姚F.创意产业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2010.3.

[5]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研究[J].民族学刊,2011.3.

[6]刘萍萍,唐新,付娆.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以四川省阿坝州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