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

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

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团购;消费行为;团购网站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24-02

1 引言

据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人数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据艾瑞咨询iUserTracker监测数据表明,中国生活服务类网站的访问用户一直平稳增长,2010年7月网民就达到了2.38亿人,这个数据表明网民关注生活服务类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是互联网。同时,艾瑞咨询的研究也表明:网络团购网站的用户主要是白领阶层和校同学生。从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是网络团购中新兴的年轻力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思维活跃,追求时尚,对任何事物都比较好奇,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的消费行为在整个社会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变化,所以研究网络团购中大学生消费行为有较大意义。

2 网络团购的内涵

网络团购就是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自发组织起来以批量购买的方式向商家获得最优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购物方式已成为最近几年最流行的一种购物形式,它是继B2B、B2C、C2C之后的一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被称为C2B模式。这种购物方式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优惠的价格,而且也给商家带来薄利多销的利润。

3 影响大学生网络团购消费行为的因素

3.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大学生的消费趋向和消费心理对网络团购的市场发展十分有利,他们思想素质比较高,追求时尚,喜欢新奇新潮的物晶,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很快便能适应网络团购这样的消费方式。此外,网络团购的产品普遍比实体店便宜,对于对价格十分敏感的大学生来说,物美价廉是他们购物的最佳选择。

3.2 网络团购产品因素

网络团购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是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商家为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大肆降价,利用大学生基于团购价格低廉的契机,采用较低的价格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正是由于团购网站的产品价格优势,吸引了大学生钟情于网络团购。

3.3 团购网站因素

随着网络交易的不断发展,很多商家在拥有门面店的同时,也会开设网店,随着人们对产品价格关注度的提高,一些商家专门拿出一些产品进行团购,在给予消费者优惠的同时,也提高了商家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商家对团购的重视引导着大学生网络团购消费。

4 大学生网络团购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

4.1.1 从众消费

从众行为就是指缺乏自己主见、缺乏个人判断力而形成的一种跟风随大流的一种行为方式。这种从众行为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往往选购商品时都和室友或者周同的同学保持一致。有时看到一群人在排队购物,往往就潜意识地觉得这个商品很好,会毫不犹豫地加入排队的队伍中。

4.1.2 攀比消费

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同,支付能力各异,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支付能力,过度高消费,盲目攀比。大学生居住在集体宿舍,宿舍其他人的消费行为影响着自己的消费行为,看到室友买这个品牌,自己也产生购买欲望,过分追求潮流,盲目追求品牌而忽视了个人的经济承担能力。

4.1.3 超前消费

现代的大学生是一群有活力,追求时尚的人,他们关注时代的消费潮流。有些大学生是月光族,一个月的生活费很快就用完了,他们为了追奇追新追名常常不惜一切代价进行超前消费。还有些成绩不太好的大学生为了追求心里平衡,很大程度上都通过物质消费来提升自己的优越感,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方式。

由上述几种消费方式可见,目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不够理性成熟的,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不能很好分析并反省自己的消费行为,从而形成一种盲目消费、攀比消费以及超前消费的行为。当然这其中也并不全是大学生个人因素造成的,还有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

4.2 大学生网络团购的市场现状

4.2.1 大学生适应网络团购的方式

大学生消费群体热衷于网络团购,这部分消费市场稳定。此外,大学生的电脑普及度高,他们的网龄较长,对电脑的熟悉程度比一般人要高,消费水平相对也较高。因此大学生在网络团购中影响较大,他们能形成强大的购物力量,对网络团购市场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4.2.2 大学生网络团购市场份额大

在校大学生还没正式工作,平均每月生活费不高,所以对商品的价格十分敏感,喜欢物美价廉的产品,此外在校大学生常常为了节约时间,他们更愿意采取更方便快捷的方式购物。而网络团购正好也满足了他们的各方面需求,加之,大学生居住在集体宿舍,他们会相互介绍和推荐团购网站,因此大学生消费比较倾向于这个购物方式。

4.2.3 大学生网络团购重复购买率高

随着电子商务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的产品,他们对网络团购的网站,如:美团网,糯米网,拉手网等忠诚度较高,尤其对食品、服饰等团购网站更是比较忠诚。例如,大学生经常在美团网上团购餐券和服饰,对购买的餐券和衣服比较满意。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团购的重复购买率比较高。

4.3 网络团购存在的问题分析

4.3.1 部分商家产品以次充好

有些商家利用价格低廉这个卖点吸引大学生,但产品却以次充好,部分大学生消费者对团购的产品缺乏安全感,无法辨别产品质量。

4.3.2 团购网站安全性存在漏洞

随着网络交易的不断发展,很多黑客利用这样的机会盗取交易金额,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使消费者对交易安全感到担忧,影响他们的购物方式。

4.3.3 商家售前售后服务不够完善

部分大学生抱怨商家的服务不够完善,商家不能及时给他们提供比较好的购物建议,不能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此外,在售后,对他们不满意的地方不能提出比较好的改进方案。

4.3.4 物流配送速度和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网络团购的物流普遍采取各类快递公司、邮政公司。这种物流方式很难完全保证货物能够及时并完好无损地送达。很多有过有网络团购经历的大学生常常抱怨物流配送不及时,商品也有受损之处。

5 大学生网络团购的发展对策

5.1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从学校来看,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用优秀的消费文化熏陶学生。同时教育学生不要盲目进行攀比,避免为追求时尚而进行从众消费,增强个人理财观念,合理安排好吃、穿、住、用和行等方面的消费比例,理性消费。从学生自身来说,个人应时刻提醒自己要理性消费,避免盲目从众,用科学的消费观引导自己。

5.1.1 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念,提高财商学校可以进行财务知识的宣传普及,开展理财知识竞赛,使大学生接受理财的教育。其次,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宣传栏等传播媒介,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理财的文化氛围。再次,可以采取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勤工助学、兼职等,使大学生感受到财富的来之不易,对自己不良的理财行为和理财习惯深刻反省,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

5.1.2 提倡勤俭节约的理念,适度进行消费

勤俭节约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作为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克服攀比消费,做到理性消费。学校也应加强对大学生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可以开设一些勤俭节约的系列讲座,让大学生意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勤俭节约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而是一种崇高精神,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此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个人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提倡合理的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和享乐主义的铺张浪费,做到适度消费。

5.1.3 克服大学生从众心理,理性进行消费

盲目从众是大学生消费群体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在消费中大学生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很多时候大学生消费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消费时,要时刻保持冷静,避免盲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5.1.4 倡导保护环境,进行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严重短缺,我们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反对资源浪费型的消费做到绿色消费,做一名环保绿色卫士。对学校而言,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绿色消费,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学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社会。

5.2 增强商家信誉与服务质量,提高顾客忠诚度

诚信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对于网络团购而言同样如此。商家的信誉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因此,增强商家的信誉至关重要。首先,提高团购产品的质量,切忌利用价格低廉这个卖点欺骗大学生,其次,要提高客服的服务质量。耐心及时地解答大学生的疑问,让大学生体验到一次愉快的购物活动。再次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为大学生解决售后的一系列问题。完善的售后服务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购后行为,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对该团购网站的满意度,还能提高企业品牌形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可能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是企业增强顾客忠诚度,树立品牌必由之路。

5.3 健全法制法规,加强网络团购的法律监管

网络团购是电子商务时代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目前我国比较缺乏相关对网络团购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督和约束,为了促进网络团购的持续健康发展,亟待出台针对团购网站经营行为的法律和规范,完善网络团购的法律环境。此外,明确工商管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部门的主体,加大监管力度,对网络团购的经营活动的严格要求,逐渐让网络团购经营活动规范化,让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5.4 完善电子支付平台,确保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网络团购服务网站要做好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协调工作,确保网上支付的可靠性,消除大学生网上支付的忧虑,提高大学生购物效率。比如可以采取“货到付款”、网上支付订金,等确认产品后再付清余额等支付方式。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大学生的基本权益,还能增强商家的信誉。

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第2篇

CNNIC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网民数达到1.32亿,并且网上购物人数超过3000万。从网民的构成情况看,约有81.3%的网上个人用户的年龄在35岁以下,而大学生更是其中网络消费者的典型代表。大学生是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觉悟较高,对于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的有较强的接受和领悟能力,他们是网络普及的直接对象。论文对石家庄市市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师大东校区、河北科技大学东校区、河北医科大学东校区四个校区人文、经济管理、医学、理学,以及工学等学科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对象

论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石家庄市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师大东校区、河北科技大学东校区、河北医科大学东校区四个校区人文、经济管理、医学、理学,以及工学等学科各年级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实际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1张,回收有效率92.4%。调查问卷分内容介绍包括23个封闭式问题和两个开放式问题共三大部分构成。统计使用SPSS 11.0 For Windows 软件和EXCEL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另外对于开放式问题采用归类整理的研究分析方法。

三、问卷分析

1.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特征调查

(1)对于上网的感受。调研显示大部分的上网者能够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乐趣,大部分受访者对上网的感觉较好。53.7%的认为上网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26.0%的非常能享受到上网带来的乐趣。另外有11.3%的人不觉得上网时间过得很快,8.2%的人感觉不到上网带来的乐趣,这类学生当属于那些对于网络了解不深或者受网络毁害论影响的那种类型。

(2)对待新事物的看法和为网络服务付费的意愿。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虽然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满足“生存需要”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当然这和他们的经济不能独立有很大关系,但大学生因其自身追求时尚的特点和独立生活的需要,他们更需要受尊重、人际交往,以及自我实现,所以他们在消费的心理上呈现一种追新求变的态势。此次调查显示对于新事物或新技术好奇或设法接触,以及要求设法实现拥有的占98.7%,这比较符合大学生朝气蓬勃、追求时尚新颖的特征。调研结果同时显示,有近50%的大学生不愿意为网上提供的服务额外支付费用,只有10.4%的大学生愿意为网上服务支付额外费用,有40.3%的大学生视情况来定是否愿意付费。这类现象表明,网络的普及还不够广和深,大学生对待网络消费的态度还不是非常积极,同时也说明网络文明的宣传还不到位。另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人们的生活水平等也制约了网络消费的发展,网络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

(3)购物原因与网站选择。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网上购物是主动的,个人购物的原因中,价格优惠、商品款式多样齐全、购物图方便快捷,以及觉得好玩好奇时尚的比例各为22.5%、10.4%、12.1%、7.8%,由于网络消费的成本低、方便快捷以及它是有别于传统消费方式的新消费方式等特点和优势吸引着拥有高素质、追求时尚新颖并接受新思想的大学生。网上选购商品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又产生网上购物的因素,也就是网上购物的需求,再去确定如何的选择商家。这是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情感意志过程。此次调研显示,在问访问次数最多的商业网站这一问题中,结果排在前面的是淘宝、易趣、新浪商城、搜狐商城、腾讯、网易商城比例为29.0%、11.3%、10.8%、10.8%、10.4%、7.8%。选择这类网站的原因主要是知名度、受朋友的影响、诚信度比例各为27.7%、22.5%、15.6%。

2.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指向分析

(1)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指向调查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月平均生活消费水平集中于200元~600元之间,600元以上的占7.8%,略高于本地区的平均生活消费水平。此次调查的对象网龄大多在2年以上,占80.5%。每周上网1小时以上,偏理科的学生由于课程多,每周上网的次数没偏文科的多,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1小时~3小时。其中也有每天上网都在六小时以上,网瘾大的学生(如玩游戏)。

(2)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点分析。上网地点调查发现在学校周围网吧 33.8%,学校机房49.8% ,宿舍或家里15.2%。说明大学生还未达到电脑的普及,鉴于地区发展和经济的因素尚不具备独立进行网络消费的能力。

登陆购物网站的频率调研数据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是偶尔登陆购物网站,每次上网都登陆的只占2.6%,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登陆购物网站存在不确定因素。这些表明当今大学生不是完全的网络消费者,他们可能是由需求产生或是网络宣传的影响进而产生欲望的。

调研显示91.3%的学生拥有E-mail,23.0%有数个,近年来的网上商家发现了网络邮件在网络营销的重要性,邮件营销一时成为市场的一个亮点,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近年来大多数的商业网站像网易、新浪等看准了市场,并充分发挥了邮件的作用,面对网络的普及,为了赢来更多的顾客群,商家运用了一种更直接的营销方式――E-mail营销,即向广大电子邮件使用者发送有关于商品最新信息的E-mai1,在网上进行一对一的商品宣传。邮件营销应声而起并做有成效,在访谈和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拥有E-mail的学生一般会浏览一下邮箱内的广告邮件,有时也会从中选择购买推荐的产品或服务,并且拥有邮件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网上购买行为。

在网上消费方面,选择网上实物购买占55.1%,娱乐支出占11.6%,虚拟产品,以及游戏充值占20.9%,其他的占12.4%。在实物的购买中,图书、电子或数码产品、软件、音像制品最受欢迎,但在年级上有所区别,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实物的购买概率远远高于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相关经验的增加,网上购物日益成为购物的一种方式。同时相比较而言,男生要比女生更能产生网上购买行为。

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是浏览信息、查资料或学习、网上下载、聊天、玩游戏,以及收发邮件的比例占97.1%。 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休闲娱乐业成为了上网的主要目的。虽然浏览信息、查资料或学习认识仍是大学生上网的普遍选择,但同时休闲娱乐也上升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这些表明与过去相比,大学生在网上对于信息、服务的多样性和娱乐性追求有所提高。网络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是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之一。

此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网上购物的支付手段,首选银行汇款,选银行汇款的占24.2%,其次依次为网上银行22.9%、第三方支付22.1%、邮局汇款15.6%。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式诸如货到付款这主要考虑了安全性的必要,还有手机支付的方式,在访谈中大学生都表示这种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3.调查分析总结

(1)大学生的消费特征对其网络消费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网络消费,大多数的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他们对于网络营销的态度越正面,年级越高对于网络经验越成熟,进行网上购物的行为就越理性、积极;性别与对待网络的态度有关;专业的差异,偏文科的大学生由于课程少,而且少了整天计算的烦恼,空闲的时间较偏理科的学生要多的多;月消费水平与网络购物相关性较小。

(2)大学生的网上购物的态度,以及意向对其网络消费有成正比的影响。调研显示能够尽情投入网络世界的大学生一般都能享受到网络所带来的乐趣,并对于网络才生亲近的好感,这样他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会愿意为网络的服务付费,并且从于网络的接触过程中了解网上购物,偏好于网络,自然会转移接受网上购物这一便捷的消费方式。

(3)大学生的网络经验对其网络消费也有成正比的影响。大学生们对网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会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多而逐渐加深,不同的大学生对网络在自己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大学生网龄的长短与他们对网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成正相关;大学生们随着网龄的增加,会从全方位的考虑购买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于产生购买的动机很理智,在如何选择商家上,会通过网络上的论坛对此商家的评价、征询朋友的意见、搜索商家本身的知名度和诚信度等方法搜集信息,有效比对,然后综合考虑比较网络风险系数,再做出购买的决策,这符合拥有较高素质大学生的纯粹消费者身份的特点。

(4)感知风险度与大学生网络消费成反比。网上购物的风险指的是产品质量风险、安全性风险(网络欺骗或欺诈、人身及健康风险、财产风险、安全感心理风险等)、商家诚信度的风险、机制不健全权益无法保障的风险、配送的风险等,这些限制了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步伐。为了规避风险他们会尽量减少网上购物,即使购物也是在那些知名度大的商家去选择。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招聘;大学生求职;营销策略设计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在人类生活中逐渐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互联网也凭借其快速、高效、低成本以及广阔的覆盖面为大学生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通过网络寻找心仪的工作。根据DCCI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中国就已经有87.5%的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取求职招聘信息。

同时,对于企业来说,网络招聘也渐渐成为其主要人才交流手段,曾经要花费高价“猎头”过来的人才如今可以在网上更快更低成本找到。据统计,到2012年12月底为止,我国中小企业通过网络招聘人员的比例达到了42.3%,比去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从2009年到2012年,我国的网络招聘市场规模从12亿元增长到了24.3亿元,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预测至2017年我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78.76亿元。

二、大学生求职行为特征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投递简历的渠道变多。虽然在选择倾向上,大学生们还是倾向于传统的人才市场招聘和公司专投,比例分别占了42%和36%,倾向通过网络招聘得到职位的人数只占14%(见图2-1),但招聘网站的职位信息丰富,大学生认为他们通过招聘网站能够较全面、轻松便捷地获得信息,因此对招聘网站的利用率较高,利用过网络进行求职活动的人数比例占到了38%(见图2-2)。由此可见,即使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网络招聘的可信度显然没有其他招聘方式高,认为招聘网站的可信度较高的人数比例只占了8%(见图2-3),愿意将网络招聘作为辅助就业手段的人仍然不少,网络招聘的前景仍然是良好的。

而另一方面,在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投递简历时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依赖度还是比较高的。有26%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较依赖自身专业,而有32%的大学生只要涉及到与自身专业有关的职位都会投,只有10%的大学生表示在投递简历的职位与自身专业契合度不高(见图2-4)。这表明了大学生对于求职能够认真对待,但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因此在专业与职业匹配上存在盲区。

同时,经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投递简历时有一个明显的行为特征――由于大学生对自身条件和求职现状没有清楚的认知,投递简历时存在盲目性。当公司招聘条件与自身不满足时,仍抱有希望去投递简历,这种情况占了调查人数的23%;或对公司有极大兴趣,并不注意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而投递简历,这种情况占了调查人数的21%(见图2-5)。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交流中可以得知,现在的大学生没有对自身职业的详细规划,对于如何求职并不十分了解,也缺乏在求职方面的培训,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就业压力增大,多数大学生希望通过多投简历来获得就业机会,因此会出现盲目乱投的情况。学生在投递简历时随意性较大,而由于网络求职的便捷性,大学生的这种随意性在网络招聘时会更加放大,造成招聘网站传递给招聘单位信息的泛滥,从而使那些有意通过网络招聘人才的单位无所适从,最终导致网络招聘的效率低下。

三、招聘网站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使用招聘网站的过程中,认为网站所存在的问题基本集中在职位信息不够准确可靠和与用人单位互动差两方面。

1.网站信息过于泛滥而不精确。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信息传播的越来越广泛,招聘网站只需将企业的招聘信息在招聘网站上,大学生就可以登录招聘网站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此举无疑是减轻了企业和大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其效率。但是,网站的招聘信息过于泛滥,招聘网站不将信息进行过滤就在网上,导致大学生在众多招聘信息中难以抉择。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招聘信息不精确、职位分类不明确已经成为了用人单位利用网络招聘时的最大问题。杂乱无章的招聘信息让原本就对自身定位不准确的大学生更加迷茫、更加困惑,使其不愿利用招聘网站进行职业的选择,这明显不利于招聘网站的发展。

2.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性。用人单位将招聘信息在招聘网站上,大学生登陆招聘网站,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单位并投放简历,用人单位再通过筛选简历挑选出适合于自己公司的应聘者。在整个过程中,虽然减轻了用人单位的工作负担,也使大学生免于奔波在各个公司之间,但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性。大学生投放简历后,只能被动的等待用人单位的消息,不能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一定的沟通,这无疑对双方都有一定的影响。对大学生来说,缺少了一次向面试官“推销自己”的机会;对用人单位来说,仅仅是依据大学生的简历进行筛选,对招聘的结果不能百分百把握,毕竟简历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同时,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及其他方面不能够通过一张简简单单的简历展现出来,这对大学生来说,是有些不太公平的。

3.网站之间服务过于同质化。现有的招聘网站,很多的网站的建设者包括职业的分类者,往往是不具有行业本身的专业经验,所以在建设网站和提供服务时,不能够准确实际的满足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需求,只能借鉴同类招聘网站的运营方式,这就导致网站之间服务过于同质化。大多数招聘网站的布局、职业分类、职位的分类等大体相同,就连简历的模式也几乎一样,这显然抑制了招聘网站的发展,不利于其在众多招聘网站中脱颖而出。在大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讲创新,招聘网站也不能拘泥于提高同质化的服务,要挣脱出同行业的营销模式,提供异于其他招聘网站的服务。

四、基于大学生求职行为特征的网络招聘营销策略设计研究

1.针对网站信息过于泛滥而不精确这一问题,网站应进行相应的信息过滤。大学生在投递简历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给用人单位带来了不小的工作量,而招聘网站上的过时、虚假信息也使大学生对网络招聘这种方式没有信心,因此,招聘网站应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信息双向的过滤,保证双方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尽量避免信息的泛滥。一方面,网站不仅应该对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的可信度进行核查,比如通过显示投递过简历的用户对其的评价对每个单位的可信度进行分级,并让用户能够举报那些虚假信息的单位,从而网站能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惩罚;另一方面网站还要及时完善、更新招聘信息,避免职位已经招满人数却仍显示空缺情况,同时,完善详细的信息能使求职者对自身条件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做出合理的判断,减少乱投简历的求职行为。

2.对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性这一问题,招聘网站可以针对大学生的需要进行合理改进和开拓。招聘网站可以针对大学生的需要进行合理改进和开拓,大学生认为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性,那么招聘网站就可以积极建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平台,以提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便捷的交流平台,从而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都能有良好的接触,增进彼此的了解度,解决网络招聘虚拟感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大学生最希望招聘网站为你提供的功能服务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最需要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以及求职建议(见图4-1),那么招聘网站就可以开辟专门提供这类咨询服务的平台,收取合理的费用,实现网站与求职者的双赢。

3.由于现在大多招聘网站大同小异,那么要从许多相似的招聘网站中脱颖而出,必须有所侧重,与其他招聘网站有所区别,那么就可以与大学生经常访问的门户网站(如微博、QQ空间等)合作,对于个人信息是大学生的用户提供初步的求职建议,投放适当的广告,以此提高招聘网站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我们建议,招聘网站应该提供以为大学生服务为宗旨的搜索功能:先将企业以所有制进行分类,分为国企、私企、外企等,再将企业从规模、资产状况、员工人数等方面分为大中小企业,最后在分类好的企业下设置职位、薪水、工作地点等以便大学生进行搜索。

参考文献:

[1]李直.我国网络招聘行业发展概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6:8-11.

[2]金震.招聘网站的营销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4.

[3]宋来霞.大学生网上求职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06:411.

[4]胡晓峰.网络招聘时代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04:49.

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网瘾问题;自主教育;解决对策;纠正措施

在信息化网络大潮中,人们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网瘾问题,非常重视利用网络规范管理来解决小学生的网瘾问题。经过分析,小学生的网瘾问题应该是小学生面临的网络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学校、社会教育的缺失,这是综合性的解决,其中,小学生自主教育应该在家庭、学校以及社区中进行重视,利用不同有效的网络教育保证实现小学生的自主能力的提升,这才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1小学生网瘾的纠正中的自主教育

只有充分重视小学生对于网络的自主教育,结合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对于网瘾问题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培养较强的网络自主教育能力,解决小学生的网瘾问题[1,2]。

第一,从防治网瘾的动力来分析,应该从小学生的内因和外因相互结合的角度来进行网瘾的防治处理。纵观当前的网瘾问题防治现状,较为缺失的则是关注于小学生自身内心的教育和培养,应该要求他们具有强大的内心,当前的教育组织形式中都没有重视如何有效激发小学生的网络自主教育问题。

第二,结合教育的最终目的来看,通过教育形式的表现,应该重视在离开教育环境后小学生对于网络的表现,是否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以及较强的自主教育意识。否则,这样的形式则不适合于小学生的网瘾防治工作,是一种无效的教育形式。

第三,从人性角度分析,应该学生的爱玩的天性,但是,应该通过积极手段和措施,对于这种贪玩的天性进行积极的引导,可以将网络作为小学生的游戏媒介之一,但是,应该注意,这绝不能是唯一。为了满足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应该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户外活动。经过统计,独生子女的小学生产生网瘾的问题较为严重,这可能是由于他们从小比较孤独,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所致,这种环境下,往往只能求助于网络来寻找现实生活中缺失的交往。

2小学生网瘾纠正中的家庭教育

还应重视小学生的教育组织中的家庭教育,家庭一直在承担者小学生的教育工作。根据统计数据调查,超过60%的小学生在上学前就已经接触到了互联网,他们经常抱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不放,有的家长也将电子游戏成为哄孩子的法宝。由此可见,小学生网瘾防治工作中,家庭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部分家长坚决反对孩子上网,杜绝一切上网的可能性;有的家长则是放任不管的态度。上述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因为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家长坚决不让上网,不说明孩子就不会上网,他们还可能去网吧,这样往往容易引发更大的问题。所以,应该避免家长走向极端式的网瘾防治教育[3]。

由此可见,家长应该采取“疏导”策略来指引小学生上网,而不是坚决的“防堵”措施。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上网公约,明确规定在家庭中的上网时间,每天不应超过半个小时,还可以对于上网内容进行探讨。在此过程中,应该保证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上网也应该遵从公约要求,做到“育行一致”,这样有利于对于小学生的言传身教。所以,家庭的网络利用与网瘾防治问题应该作为一个新的家庭教育课题予以必要重视,并能够在平时多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培训,寻找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这样能有效解决家庭中的小学生网瘾问题。

3小学生网瘾纠正中的学校教育

另外,在小学生网瘾防治中,还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保证能够通过学校的努力,不断保证小学生的网络自主意识得到提升,能够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能够积极利用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建立良好的网络教育理念。转变小学生对于网络的错误认识,扭转那种上网的目的就是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的方式。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课堂引导不够、信息技术课时不够、专职教师缺乏等问题,这样就是使得计算机信息课程大打折扣,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资源的查找,以便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一般的课程上机实践中,都是利用不联网的电脑进行绘图、打字等,不能激发学生兴趣[4]。同时,由于并没有列入成绩考核,小学生以及教师也没有重视信息技术课,这样就会造成网络教育的失败,这也是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应该花大力气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小学生具有良好的网络观念,这样才能实现网络自我控制能力,解决网瘾问题。

4小学生网瘾纠正中的社会教育

在进行小学生网瘾防治工作中,还应该重视社会教育。经过统计,在社会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网瘾防治问题,并没有提出有效的引导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问题的恶化,比如,社会上有很多追求经济效益的网吧业主,他们并不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对于逃课的孩子依然提供网络上网服务,没有对于小学生进行必要的劝解工作。所以,应该进一步保证积极挖掘社会教育的积极功能,可以结合国外先进的社会教育经验,不断总结,取长补短。当前我国的社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化和成人化的特点,并没有有机结合家庭、学校等其他教育组织形式的介入,并没有保证小学生具有良好的网络操作平台。当前,部分社会人士组织提出了“绿色网吧”,旨在帮助小学生构建一个网络学习环境,能摆脱对于网络游戏以及不健康因素的影响,提供正确的积极引导。从国家的层面来说,也应该落实具体的工作,比如,可以对于上述的民间机构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这样更能鼓励建立专门适合于小学生的学习网吧,营造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更好促进社会、学校、家庭的三者之间的教育结合。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网络大潮中,我们的传统生活正在受到改变,针对小学生网瘾问题的纠正,应该重视其自主教育意识及自主教育能力的培养,充分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角度进行有机结合,保证提供有效防治小学生网瘾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孙宏艳.家庭应成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J].教育科学研究,2012,(1).

[2]李爱萍.一场艰巨的”迷宫”突围战――谈谈中小学生网瘾[J].江西教育,2008,(7).

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缺勤;流行病学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207-03

学生缺课直接影响其对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有序形成,也影响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研究学生缺课原因和对策,探讨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对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广州市2002年9月-2003年6月中小学缺课监测资料和2003年4-6月大、中专学生缺课抽样调查资料,对大中小学学生缺课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广州市选取含有大学、中专、中小学学校的1个行政区,调查大学、中专各1所,中学14所,小学38所。54所调查点学校的全体学生共73257名,男、女性别比为1:0.9。其中小学生39393人,初中学生23774人,高中/职中学生14794人,大学生6021人,中专生836人。

1.2 方法

1.2.1 中小学生缺课调查 收集2002年9月-2003年6月各学校学生缺课情况登记表。该表由广州市教育局统一印发,由各班班主任在学生请假和销假时按统一方法和要求进行实名登记。疾病以病例为单位,对因病缺课者凭医生的病情证明单或由校医确诊,以新病例为观察对象,急性病治愈后又患同一疾病者计算为2例,慢性病均按1例计算,每月月底校医收回各班登记表。缺课以人数为计算单位,同1个人多次缺课均按1例计算。

1.2.2 大中专学生缺课调查 统一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缺课情况回顾性调查,并与考勤记录核对。调查人员均参加上岗培训。调查表每人1份在班上统一发放, 由调查员自填和匿名方式完成调查,以求获得真实准确数据。

1.2.3 缺课率的计算方法

中小学生缺课率=缺课人数学生总人数×100%

大中专学生缺课率=过去1 a内缺课1节及以上的人数调查总人数×100%

1.3 数据录入和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调查资料均进行分析,单题缺失则该单题不予分析。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缺课情况

2.1.1 缺课率 中小学生缺课率为1.3%,小学生(1.7%)明显高于中学生(初中、高中均为1.0%)(χ2=59.383,P=0.000),男生(1.4%)略高于女生(1.2%)(χ2=5.483,P=0.019)。因病缺课率为0.9%,小学生(1.3%)明显高于中学生(初中、高中均为0.6%)(χ2=101.455,P=0.000);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5,P=0.084)。

2.1.2 缺课的原因 见表1。

中小学生缺课主要原因依次分别为发热、病假、感冒、水痘、出国或赴港、事假、外伤、胃肠道疾病、腮腺炎、红眼病等,其中因病缺课占所有缺课原因的71.1%,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均是排第1位的原因(小学生为发热,初中和高中学生为请病假)。

2.1.3 缺课的时间 按缺课月份统计,发生在第一学期的缺课比例随着月份的延后呈下降趋势(最高8.6%,最低3.7%),发生在第二学期的则呈上升趋势,至5月份(春季)达到最高峰(最低2.8%,最高21.6%) (χ2=194.094,P=0.000)。见图1。小学生发生在中旬的缺课比例所占比重最大(40.3%),中学生发生在上旬的缺课比例所占比重最大(初中40.3%,高中38.1%)(χ2=11.001,P=0.027)。见表2。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发生缺课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性别=1.591,P=0.451;χ2年龄=39.467,P=0.051)。

2.2 广州市大中专学生缺课情况

2.2.1 缺课率 大中专学生缺课总率为77.2%,男生(81.9%)明显高于女生(65.5%)(χ2=213.719,P=0.000);大学生(80.5%)明显高于中专生(53.2%)(χ2=307.227,P=0.000)。因病缺课率为22.0%,女生(28.4%)明显高于男生(19.4%;χ2=66.013,P=0.000);中专生(24.3%)略高于大学生(2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9,P=0.08)。

2.2.2 缺课的原因 缺课主要原因依次分别为对某课程或某教师的授课不感兴趣、因病、请事假、睡过头、参加社会活动等,其中因病缺课只占了所有缺课原因的28.7%。不同性别比较,男生对某课程或对某教师授课不感兴趣缺课排第1位,女生因病缺课排第1位;不同学校类型比较,大学生对某课程或对某教师授课不感兴趣缺课排第1位,中专生因病缺课排第1位。见表3。

2.2.3 缺课的时间 发生在上午、下午和晚上的缺课比例分别为34.9%,58.1%和7.0%。不同性别比较,男生上午缺课所占比例最高(55.3%),女生则下午缺课所占比例最高(48.0%;χ2=64.275,P=0.000);不同学校类型比较,大学生上午缺课的比例最高(53.6%),中专生下午缺课比例最高(58.1%;χ2=62.972,P=0.000);晚上发生的缺课比例均为最低。

3 讨论

对学生所有缺课原因的调查资料进行研究,是了解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改进学校卫生工作的依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小学1.3%,初中0.6%,高中0.6%)与北京市调查结果相似(小学1.1%,初中0.4%,高中0.6%),低于深圳福田区(小学11.03%,中学7.32%)、山西大同市(小学11.16%,中学4.18%)调查结果,但高于上海市(小学0.26%,中学0.04%)调查结果[1-6]。分析因病缺课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可能与小学生自身抵抗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卫生习惯差等综合影响有关[7];大中专学生(22.0%)明显高于中小学生(1.3%),原因可能与抽样误差的影响有关:首先,本次对中小学生缺课研究是利用各学校填报的缺课情况登记表,手写报表与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也许仍有部分学生缺课漏报、缺报,这对结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性影响,即低估了广州市中小学生实际的因病缺课;大中专学生缺课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而且大中专学校与中小学校考勤管理也不一样,相对而言,大中专学生因病缺课的主观能动性要比中小学生更为宽松一些,缺课可能多一些。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本次调查结果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能为学生缺课原因和对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学校卫生工作随着管理日趋完善和规范化,需要管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许多档案资料需要长期保存,所以今后学校卫生工作实施网络现代化信息管理是必然的趋势[8]。建议在校内网络系统中,以班级为单位做好学生缺勤记录并定期统计公示,这样不仅缺课漏报、缺报现象会减少,随意缺课的现象也会减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本研究的另一结果值得注意,广州市大中专学生缺课率(大学80.5%,中专53.2%)明显高于中小学生(小学生1.7%,中学生均1.0%);53.6%的大学生上午经常缺课,58.1%的大学生下午经常缺课;不同学段学生缺课原因不同,中专、中小学生缺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生病,大学生缺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对某课程或某教师的授课不感兴趣。以上结果说明除了与上述原因的影响有关外,还与目前大中专学生旷课、逃学现象比较普遍有关。有文献报道,逃学或被学校开除是英国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缺勤学生的犯罪率比正常出勤学生的犯罪率高3倍[9]。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资料,从1997年10月至2004 年7月,我国网络用户从62万猛增至8 700万,大学生的比例每年都在50%以上,是网络成瘾最大的潜在人群,网络成瘾者易行为失控[10-14],易造成不良后果。笔者对2005年广东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也显示,15.86%中专/职校学生、15.82%大学生网络成瘾[15]。由此可见,除了应思考如何控制或减少导致广州市大中小学生缺课的原因以外,从另一个角度(即健康教育)说明,目前应针对性地加强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突出优先与重点教育问题,应按年级的不同调整强化或深化教育内容。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广东地区温暖潮湿的春季,应加强防病技能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减少因病缺课;对于大中专学生,特别是在未能有效阻止学生缺课、逃学情况下,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问题,重点加强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健康教育,以达到使他们用健康的行为抵制那些使其处于压力和危险的不健康行为的目的,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及早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干预预防控制工作,也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致谢:感谢广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感谢所有参与调查的校医及师生!)

4 参考文献

[1] 汤海英,易可华.上海某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3,7(2):150-150.

[2] 韦丽峰,陈丽明,梁华辉,等.2004-2005年钦州市监测点校学生因病缺课调查.广西预防医学,2006,12(2):99-100.

[3] 高仙,马宏彬.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 (11):1037-1038.

[4] 朱艳红.大同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调查.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5(6):494-494.

[5] 张玉兰,胡喜梅,董冠生,等.洛阳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病因的监测.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 506-4 507.

[6] 王秀萍,张凯,梁红英.1997-2000年福田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2,23(5):396-397.

[7] 刘璇.镇江市京口区2006-2007学年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619-622.

[8] 李华.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574-575.

[9] 宋欣,周欣,洪云,等.北京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4):428-430.

[10]MITCHELL P. Internet addiction: A genuine diagnosis or not?Lancet,2000,355(9204):632-632.

[11]SHAPIRA NA, GOLDSMITH TD, KECK PE, et al. Psychiatric features of individuals with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J Affect Disord,2000,57(1-3):267-272.

[12]杨立新,潘集.高校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的改变及可变因素的追踪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65-67.

[13]高飞,李宇飞.西安市医学专科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86-887.

[14]毕玉,苏文亮,孙雅峰,等.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70-172.

[15]聂少萍,马文军,李海康,等.广东省城市青少年成瘾行为流行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59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