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程技术相关知识

建筑工程技术相关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程技术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工程技术相关知识

建筑工程技术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监理 施工技术 相互关系

1.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及施工技术现状

由于监理制度在我国的起步并不早,目前还处于不停发展的阶段。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制度的不断革新,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运行体系,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仍然l现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首先,监理工作的范围不够全面,其工作主要针对的是施工阶段的检查管理。这种严重的片面性导致对于很多建设单位的需求无法满足。其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无法满足现代工程监理对于人才的需要,所以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最后,监理市场的的运行机制不太规范,而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的了解也不够全面和具体。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工程的监理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的收费相对较低,再加上对于新兴的材料以及实际工作的技术运用不太合理,导致监理管理并没有实现市场化。因此,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还是需要其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与实际工作中的需要来做出适当的改正和调整,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监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最为重要的主观因素,所以,在技术管理层面上的纰漏应有一大部分原因归咎给工程监理的力度不足。很多时候,由于工程监理未能全面考虑到建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未能考虑到当地的水文、地质、气候等给现场施工带来的影响,导致建筑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轻者致使工期延误,重者还会影响工程的质量。而我们现有的施工技术与对外引进的施工技术两者间并不统一,在技术方面难以平衡,导致在自己的使用方面出现不合理的问题。而有时在当前技术足以满足施工需要的情况下,仍要盲目的引进所谓的先进施工技术,缺乏具体性与针对性,严重影响资金的合理利用,导致对于工程自己预算的严重浪费,不能很好地维护建筑业主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监理单位若是未能在实际施工中及时分析与纠正当前过程中的问题与缺陷,不进行必要的勘查与调查,不能从实际的建筑施工项目实际的情况出发,对施工时的各道工序都不能做到及时的监控与检查,则都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2.施工技术的提高

技术使各项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建筑工程也是一样,施工技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所以必须具有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这就要求:(1)监理人员认真负责。监理人员不仅仅要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通过一次次的培训考试,更要在这一基础上,提高个人的工作素质也就是说要明确好自身的职责,并在自己的职责上认真负责。在实际的监督工作中,要综合考虑到环境等多种因素,切实安排建立计划,促进施工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监理人员要亲自观察施工现场,了解总体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这样结合是实际情况,对细小的监督部分和重要的施工工作进行计划安排;(2)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许多公司不仅监理人员的水平能力不够,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也不够。如果施工技术人员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在施工工程就会出现很过问题,也不会有好的建筑作品。那些精美的建筑一定是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很高,所以只有监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都处于高水平时,才能建造出完美的作品;(3)遵守相关纪律。无论是监理人员还是施工技术人员在工作当中都要认真负责,遵守工作条例,构建一个优秀的建筑团队,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同时,相关监理单位也要认真负责的控制建设要求,配合并管理相关人员完成建筑任务。还要切实处理好施工问题,及时地进行交流沟通,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与处理,不断地进行完善。

3.建筑监理与施工技术相互促进

建筑监理和施工技术是建筑过程的两大重要元素,建筑过程的监理与施工技术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对建筑的建设尤为重要,就需要一定的方法进行结合:(1)监理人员认真监督。在所有的建筑工程中,监理人员起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监理人员能够监督好整项工程至关重要,在建筑过程中,安全问题十分重要。所以无论监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只要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同时监理人员还要定时的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测。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多多进行安全演练十分重要,只有在日常中落实好安全工作,才能在真正的建筑中减少危险的发生;(2)提高监理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力。除了施工人员,监理人员也是经常进入施工场地的,所以监理人员也要有一定的施工技术,通过一些日常的培训,监理人员了解和掌握施工技术能够解决一些现场的突发状况,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现在的许多施工人员的技术不达标,监理人员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监测和培训,从而保证水平;(3)提高工程进度。在一切的工作当中,效率和质量都是基于首要位置的,只有在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工程才能做好。因此,我们在建筑工程中,必须提前做好建筑安排,然后将安排落实到每一方面,落实到每一个人,这样每一个人将自己的工作做好,既保证质量也提高效率,每一方面也就做好了,整个建筑工程也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4)工程监理制度。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是衡量一个建筑最最重要的标准。所以监理工作十分重要。许多单位为了减少费用,通常会有偷工减料等违纪行为,这就需要监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与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同时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水平,积累丰富的经验,也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扩大影响力,所以说,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过程;(5)减少工程成本。建筑工程是一个高开支的工作,在整个建筑过程中,各个方面都会有成本。尽量减少成本对一项工程十分重要。做好合理的建筑安排与规划,做到分工明确,不买重复浪费的产品,做好经费的预算。但是减少成本,并不是偷工减料,而是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成本。这也就需要监管人物和施工人员的密切配合,从而更好的减少开支。

4.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建筑市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建筑施工项目的进行中更加注重质量。而质量的提高在依赖施工技术的同时,也越来越离不开工程的监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舍、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我们可以通过借鉴的方式,为建筑工程的改造提供更明确的指导方向,实现资源与技术间的相互发展与通融,从而帮助国内的各个工程单位监理其一个标准完善的监管体制。例如在商业建筑集群的项目管理中,我们可以引进西方的建筑管理模型来辅助与配合监理和施工的管理,以免出现技术、安全、质量等等问题,致使工程项目的投资付诸流水。总而言之。任何建筑的施工都离不开强大的施工技术与严密的监理管理。只有处理好监理管理与施工技术之间的关系,促使两者共同发展,才可以完成预期的质量目标,创造出理想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刘红春.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关系分析[J].江西建材,2014,23:283.

建筑工程技术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会感觉到身边的高楼大厦正在不断地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向四面八方不断延伸,房地产产业、市政都在蓬勃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需求越大,对应的要求也越多,工业和民用建筑是建筑物的两大类,关系到人类居住、学习、从事生产和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所以社会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管理更加的全面和严格,对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煤矿地面工业建筑施工中涉及到建筑安装、电力供应、机械加工、装载起重、交通运输、煤气供应、压力容器、电气设备、火工、仓储管理、治安消防、高空作业、等二十多个领域,涉及的行业多,部门广,专业性强,各个领域又都有各个领域的技术特点,这一切都决定了地面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1、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从建筑科学概念上看,建筑物指的是能够给人提供居住、学习,以及各种可以从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房屋。针对建筑物不同的用途主要分为三大类:

(1)民用建筑,民用建筑的主要用途就是给人类提供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在通常情况下民用建筑一般有居住建筑以及公共建筑这两大部分;(2)业建筑,工业建筑的主要用途就是给企业提供生产活动的房屋或者是附属建筑,像厂房等;(3)农业建筑,农业建筑的主要用途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生活,最为常见的有农业水电房、化肥库等。

工业和民用建筑占据所有建筑的大多数,所以社会对于他们的质量安全就有了一定的要求,影响工业和民用建筑质量的关键在于技术。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施工管理工作量大、过程比较复杂,从一项建筑工程的立项、规划、设计到施工,每个环节都紧密联系,要想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必须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施工技术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始终,技术管理在施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

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好,就能很好的控制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促使整个施工按照计划要求进行,避免施工过程中因技术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二,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预防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消灭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质量;第三,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将施工现场所有的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最大力度运用起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有关技术管理

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在整个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是最为关键的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筋混凝土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对于钢筋混凝土技术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功能和结构安全。一个工程的基础及柱、梁、板等构件,其防渗能力、承载能力以及耐久性能等方面往往都是由钢筋混凝土来提供有效支持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合理的管理途径来确保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合理的技术管理,下面就是相关的总结。

首先就是钢筋混凝土入模程序。钢筋混凝土的入模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入模的质量的合格与否和后期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钢筋混凝土的入模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如果浇筑的高度高于2m时,应该采取串筒的方式进行浇筑,以免出现浇筑溢漏,同时要保证自由高度不大于1.5m,确保浇筑质量。其次,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必须遵时卡点,因为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冷缝时间有限,超出或者少于都会影响工程质量。一般情况下是在发车时起的5h内,这种冷缝是一种特定环境导致的施工质量缝,是钢筋混凝土冷却出现的。对于钢筋混凝土入模技术科学管理有助于钢筋混凝土的搅拌程序顺利进行。

为保证阶段性程序的合理进行,混凝土应该在1.5h内进行两个阶段,多次搅拌并且全程搅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搅拌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混凝土,以确保有浮浆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时刻检查,以免发生其他意外。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搅拌,不遗漏任何环节,让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

最后就是钢筋混凝土的应用维护,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要保持混凝土的外观,方便以后过程的顺利开展,就要及时的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必要的清理和刮平,等到混凝土终凝后,先洒水充分润湿后,再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表面,当薄膜表面无水珠时,应当及时洒水。钢筋混凝土施工后的这个作用期是要精心维护的,维护得当能让过程的下一步施工工作顺利进行,精心维护对保证混凝土的寿命和后期工程加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最后一步务必要用力、用心去完成。

2、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管理

(1)碾压夯实技术,碾压夯实技术在工业和民用施工中是很常见的一道施工工艺,对于加固地基很有效。为了让基础工程完善,对地基施工时会选取压路机作为施工工具,在地基施工时,要让地基牢固就要分层进行。这是最为基础的技术管理,往往最为基础的技术是影响最为深远的。

(2)土壤固结技术,土壤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东西,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地基的稳固性。所以,我们要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改善这样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形下土壤固结技术产生了,这项技术排除土壤中的水分使土壤在干燥的情况下很好的凝结在一起,增强了土壤的强度,对于地基的稳固性更有帮助。

3、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施工技术管理

屋面是建筑工程的最上部结构,在施工时必须控制好每道施工工序,否则,很容易发生防水层出现渗漏,影响人们的安全使用,防水层由于暴露在外,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直射,很容易受到破坏,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确保防水层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规范标准,提高屋面的施工质量。

防水层的质量跟防水材料有直接关系,在选用防水材料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对防水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并根据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蓄水试验,只有蓄水合格满足使用要求后,才能将防水材料用到防水层上。为防止外界对防水层造成破坏,施工时施工人员应采取措施减小对防水层的破坏,例如施工人员穿较软的鞋、运料时在通道上铺设垫板等。

四、结束语

上面讲述的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只是一些最为基础和最为主要的技术,还有很多的技术需要注意。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对建筑质量的严格控制就是要求工业与民用建筑在施工技术层面,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建筑施工要求,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不同建筑施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唐成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河南建材》,2014年05期

[2] 谢兴国:《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江西建材》,2014年19期

建筑工程技术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1调研分析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进行教学整体设计确定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前,我们采用“个人访问”和“问卷调查”及召开专家委员会的方法对建筑工程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重点是恩施州翔宇有限责任公司、恩施宏城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等八个与我系签定校外实训基地企业。被调查人员主要是行业或企业的技术专家、生产一线工程师、技术能手或管理人员等。调研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人才需求状况、行业发展趋势、人才结构、能力结构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要求、岗位技能要求、证书及其他要求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建筑工程企业中对一线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除了具备必须的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以此为依据确定了:

1.1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建筑工程识图》被喻为“工程技术语言”。建筑施工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能熟练阅读和绘制本专业的工程图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土木工程职业技术岗位提供专业基础知识,为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工程技术管理员等工作岗位奠定识图基础。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有: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造价员、监理员。

1.2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具备熟练识读施工图纸,合理组织指导施工的能力;具备熟悉相关规范标准要求,能根据构造要求,参与工程图纸会审。工程造价咨询人员:具备熟练识读施工图纸能力,能根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预算。工程建设监理人员:具备熟练识读施工图纸能力,能根据施工图纸合理指导、监督施工,参预图纸会审。

2课程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设计

2.1.1能力目标(1)能用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画出较复杂组合体的三视图(2)能用制图规范、标准完成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室内给排水工程图、道路工程图。(3)能用制图规范、标准及制图工具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2.1.2知识目标(1)掌握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及识读投影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掌握建筑工程图样的图示特点和表达方法。(4)掌握《建筑制图标准》中有关符号、图样画法、尺寸标注等有关规定。(5)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平法”制图规则和识读图的基本方法。(6)掌握室内给排水工程图基本知识。(7)了解道路工程制图规则要点。要实现以上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工学交替的项目化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将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既完成三个综合项目)第一阶段:课程基本能力形成的初级阶段,以选定的项目《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与绘制》为能力训练目标和知识训练目标,在课程设计中让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做、练建立空间想象,掌握制图标准和规范,完成组合体的识读与绘制项目。第二阶段:专业识图与绘图阶段: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选择合适项目。我们根据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职业岗位的能力目标,在综合考虑任务的实用性、典型性、覆盖性、综合性和可行性等诸多因素的前提下,确定以“识读职院某住宅楼建筑工程施工图”作为该课程第二阶段的项目。为了使学生能在课程结束时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将这个项目分解成四个任务,在任务下设立多个子任务,并将课程教学目标分解到各个子任务中。建筑工程施工由三大部分组成。我们分别以识读这三类图纸为主题设计了三个子任务。这三个子任务既相互联系,又互为独立。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训练学生利用建筑制图原理及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相关知识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通过三个子任务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不断巩固识图步骤和制图标准的相关知识,强化学生识图能力。而这三个子任务的不同之处则是所训练的专业术语不一样。例如:“识读建筑施工图”主要训练学生对建筑物开间、进深、层高、净高、建筑红线、梯段、踏步等专业术语的表述能力,“识读结构施工图”主要训练学生对混凝土、钢筋、抗震等级等专业术语的表述能力,而“识读设备施工图”则是训练学生对于建筑设备设施相关专业术语的表述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每一个任务的挑战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这也是三个子任务单独存在的意义所在。第三阶段:专业知识的拓展阶段,通过对建筑工程企业的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随着恩施城市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不少学生毕业后就业于道路桥梁施工企业,因而,识读道路桥梁工程图是本课程项目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合格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识读道路桥梁施工图,运用道路桥梁相关专业术语与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成为他们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要求。我们据此又设计了“识读道路桥梁工程图”专业拓展能力阶段。

2.2《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的教学环节设计

2.2.1环节1:通过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巧妙地提出任务设计任务情境的目的是自然地、巧妙地引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明确完成任务后达到的学习目标。在《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教学中,我们可先通过一些建筑工程工作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用建筑专业术语与工程技术员交流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然后,带学生对图纸所表达的住宅楼进行实地参观,指导学生拍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以备识读图纸时使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程的总任务是“识读职院某住宅楼建筑工程施工图”。面对这一挑战性的任务,学生会在兴奋之后,产生信心不足的心理。此时,我们可引入子任务“识读建筑施工图”中的一个小任务———“识读建筑总平面图”,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然后,按照上述步骤,由简到难,逐步将各个任务引入。

2.2.2环节2:讨论分析任务,发现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出任务后,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任务,发现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识读建筑总平面图”任务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初步识读图纸,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①通过识读建筑总平面图,我们可以获得有关该幢住宅楼的哪些信息?②建筑总平面图是怎样形成的?③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建筑总平面图上的内容去完成一些实际工作?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2.3环节3: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计划针对发现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计划。例如:在“识读建筑总平面图”任务中,当学生提出问题“建筑总平面图是怎样形成的?”时,我们不必急于回答学生,可先让学生试着绘制本校的建筑总平面图(局部)。在绘图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投影和影的区别,逐步认识到正投影原理。绘图结束后,可以选择部分学生展示其绘制的图纸,学生会发现由于各张图纸上表达方式的不统一而产生的误解,从而明确制图标准存在的价值,据此学生便确定了下一步自主学习的方向和内容———正投影原理和建筑制图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技术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方案,是教育机构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要实施的一切活动及其安排的总体规划,具体规定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所需教学条件以及实施教学和评价的建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但是传统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环节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一般先上完理论课,再进行相应课程的实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相关知识未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利于学生掌握理解,往往学生实训时,理论课内容已经忘记。第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根据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老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第三,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与职业岗位工程内容相一致。所以急需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制定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基于工程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应当如下。首先,专业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行业情况调研

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与已毕业的本专业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人数比例、工作岗位及专业知识需要等情况;2. 请企业老总们来校参加专业设置的研讨会,提出本专业课程设置看法与对学生的要求等;3. 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走访,了解行业最新发展状况及急需专业人才。其次,专家及专业教师根据对行业调研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本校建筑工程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岗位群工作任务及所需的职业能力,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相对应的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即确定课程体系。最后,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所需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的确定

通过专家分析该岗位群的各岗位的主要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归纳形成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以此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领域及相关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2、确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归纳确定行动领域

行业专家通过调研结果分析,再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与确立施工员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比如:施工准备阶段的“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阶段的“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等等。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来构成施工员岗位行动领域。

3、根据行动领域确定专业学习领域

选择典型职业行动领域中有教学价值的并考虑建筑工程的施工特殊性、复杂性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影响,将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形成了“课证融和、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专业学习领域分为三大模块:一是基本能力课程,二是专项能力课程,三是综合能力课程。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平台建设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设计理念,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课程设计理念。在实施中实训室建设是关键。实训室的建设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平台,在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统筹规划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形成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有力支撑。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2010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在项目建设期内规划设计校内实训基地(下设4个校内建筑实训中心),使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3000㎡。建立一套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满足岗位实境训练的需要。其中建筑施工实训中心、建筑识图实训中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训中心、建筑施工实训中心满足专门技能训练的要求;建筑施工管理实训中心满足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还建设了25个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一套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满足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四、结束语

基于工程过程导向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是按照行业调研、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培养方案实施平台建设等流程进行的。从2008年开始我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建筑工程专业几门课程分别获得省、市级精品课程;发表关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论文数篇,申请校级课题1个。大部分的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来进行教学,所培养的学生获得企业一致认可。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陶素连.基于工程过程导向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8).

[3]徐善状.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J].中国电力教育,2010.

建筑工程技术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创新

1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只有做好工程管理,才能确保施工质量、进度与成本控制。而工程管理又包含很多方面,良好的工程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重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新时期工程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1施工进度与质量得到保障

环境因素对建筑施工有很大的影响,自然与周围环境因素直接干预着施工过程,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提高项目预警机制,可有效降低其对施工产生的影响。在工程管理体系中,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是重要构成部分。项目顺利施工与科学管理紧密相连,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应用科学技术管理,有目的、针对性的进行各项建筑施工,提高施工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而,加强建筑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进度与质量得到保障,有利于企业稳定发展。

2.2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与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新时期,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能力,对建筑工程加强技术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企业管理中,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核心,这是为了更好的顺应市场发展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必须要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加大技术培训,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发展实力,推动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与壮大,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的因素

3.1成本管理不科学

众所周知,科学的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经济效益目标。但在工程实际预算成果与成本管理中,其价值并未得到体现,究其原因在于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快速通过施工审核,强行降低工程预算,在施工前,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不断增加资金投入,这就使得工程成本失控。当前,这种问题并非都是由施工企业造成的,建筑企业不断提高项目质量要求、工程变更、方案设计不合理等,都会引起该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技术管理的创新。

3.2安全管理不到位

一直以来,建筑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备受关注。建筑企业良好的施工安全管理,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施工进度与质量也有了保障。反之,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质量较差,就会引起很多安全问题。作为工程技术管理与创新的基础,安全管理如果没有保证,技术管理与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3.3合同管理缺失

作为维护与规范企业合作关系的重要依据,合同管理非常重要,合同管理风险更是成为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引起企业经营失败,甚至破产。同时,目前,我国有很多建筑企业不重视合同管理,在规避具体合同管理风险时,没有指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严重阻碍了技术管理与创新。

4技术管理与创新的措施

4.1建立健全技术管理机制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要想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十分必要。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制,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施工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制定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施工有据可循,顺利开展施工,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其次,将各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方案落实到位,根据合同约定施工,确保各施工环节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此外,严格监管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合理协调施工中出现的各类交叉施工,以便能够按质保量的完成施工。在工程竣工交付前,要做好质量审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检测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4.2加强建设施工技术中心

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中,企业要在科学发展观引导下,结合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攻克建筑工程施工与关键技术,积极探索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相关施工与成套技术,创新经济适用、便捷高效、品质高的新工艺,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综合技术实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施工技术体系,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技术中心是以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为目的,根据国家与行业相关技术规范与政策,以企业技术发展重点与难点为核心,构建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技术创新中心。

4.3做好成本创新管理

面对日益研究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应在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创新施工成本管理,在施工中,积极探索成本降低方法,减少不必要施工环节,节省施工开支,降低施工投入。施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开支规定,充分发挥财务对施工费用的监控作用。在施工中,严格依照预算开展施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严禁中饱私囊、贪污受贿行为。施工结束后,加强质量验收,合理回收利用剩余原材料,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所以,创新成本管理,要求建筑企业做好每一个施工技术管理细节,摆正态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4.4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养

新时期,人才竞争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建筑企业加强工程技术技术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高是首要问题。在人才培养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培养高科技人才,合理制定奖惩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推动企业发展。此外,为员工组织专业技术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员工安全与质量意识,鼓励员工创新施工技术,为企业打造高水平、技术与素质的施工管理队伍,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员工综合素质,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对人们工作、生活及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建筑企业要善于把握时代潮流,充分认识到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自身管理系统,建筑项目施工质量、进度与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水平得到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罗韶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17(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