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学的科学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5
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同样进入了高中历史课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教学方式使高中历史课堂出现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兴趣缺失、课堂气氛沉闷的等现象。因此,这就需要各教师迅速转变观念,积极响应新课改提出的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在课堂上扮演着引导者、评价者、合作者、构建者等多个角色,改变填鸭式教学的方式,采用兴趣教学法,用兴趣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去主动自觉的进行探索,更好去钻研,掌握的知识更扎实。那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看法。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忽略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严重的抵触学习的现象,一度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教师和学生同为课堂的主体,各主体之间要相互尊重,从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次,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尤其要关注那些容易被“遗忘”的学生,多给性格内向的同学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学习层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但是要注意教学的公平性,并要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这样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创设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导入一节新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首要任务。创设教学情境是导入新课常用的方法,教师创设情境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做铺垫的,目的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创设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就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所要讲的内容,深入挖掘与所讲内容有关的素材,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情景、以直观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情景、实物史料情景、角色扮演体验情景等找准切入口,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接近现实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入新课。例如,教师在讲授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先播放有关 “南北战争”和林肯总统的一些影像资料,让学生在图片和视频中感受“南北战争”的情景,使学生简要了解,然后可以提出“战争的原因、性质、结果是什么?”等问题,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这样的教学效果比纯口头讲述会更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图片甚至是音乐,但要注意情境创设的目的性、科学性、启发性、互动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一堂历史课,单纯说教式的讲解历史知识,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辅助教学,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外活动、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等教学方式。
(一)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和知识直观化和具体化,便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另外,可以设计形式多用、新颖有趣的课件,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以供不同学习层级的同学选择,做到因材施教,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善于使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处理各种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创造一个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课外活动,寓教于乐
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中单纯的课堂教授的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也可以说是第二课堂,来巩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和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外活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结合课上的内容,做到因地制宜,与课堂内容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例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参观,这样可以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人格。
(三)组建历史学习兴趣小组
新课改更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组建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互助的方式,共同进行问题的探讨,教师只需要将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难点疑点进行重点点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解决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
参考文献:
[1]左兴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兴趣教学法探究[J].学周刊.2011(31)
[2]蒋晓玲.浅谈历史教学中新模式教学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6)
关键词: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 新课标 兴趣培养
在农村,由于学校设备落后,学困生面广,学生知识面狭窄。很多老师、家长、学生把历史课当作“副课”而不重视它。许多学生对历史课的印象是: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因此,他们对历史课毫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想要学好历史,首先要有兴趣。我国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编制的。它的内容丰富,集知识性、思想性和科学性于一体;它的文字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集直观性、真实性和趣味性于一身,的确对初中生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但是初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并没有因教材的改变而提高,不重视历史学习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在农村最为严重。这种现状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培养农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应从多方面入手。
一、正确认识学习与兴趣的关系
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习的成功不仅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智力,积极参与,而且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什么是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它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的表现。学习兴趣指的就是:“在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基于自己对某一项或某几项学习内容(科目)的需要、愿望或情感而表现出来一定的趋向性和选择性。”它是学习动机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习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一个对某一个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学生,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总之,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兴趣的关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二、抓住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一)吃透教材,融会贯通,灵活处理学科知识。
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相关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每个历史人物的经历,都包含着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多种因素。教师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及疑点,将各种知识点融会贯通。此外,还必须汲取一些教材以外的与内容有关,知识营养丰富,思想性好,健康性强,史实真切,不能有半点虚构成分的典型历史小故事或小知识等作为教学的辅助内容,使教材内容鲜活、丰富起来。比如在讲述“郑成功”这个知识点时,插入他晚年日夜思念祖国大陆的情境:他身患重病期间,天天挣扎着起床,手扶拐杖登上点将台,拿着千里镜,深情地隔海望祖国大陆的美好河山,倾注着他怀念祖国大陆同胞的真挚感情。后来台湾人民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在台中县铁砧山上修建了一座郑成功塑像,面向大海,遥望大陆,寄托着台湾人民一心与祖国大陆统一的强烈愿望,如今,国家采用“一国两制”的方针,争取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这样的案例势必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感召作用。
(二)采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的兴趣。
1.设计精彩的导语,引发学生的兴趣。
(1)故事传说导入法。
学生喜欢听故事,尤其是知识面狭窄的农村学生。比如在讲授“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帝国”这一内容时,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历史知识贫乏,当问到他项羽和拿破仑相比如何时,他竟说:‘霸王能举千斤鼎,何况拿破轮子?’那么我说的这个拿破仑是何许人物呢?身高仅有一米六八的拿破仑,地中海科西嘉人,有卓越的军事指挥领导才能,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战场上度过。他参加过多次战斗,但没有负过一次伤。有一次,炮弹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爆炸了,却没伤他一块皮。”这样,学生自然会对你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便会在期盼中等待你的讲授。
(2)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法。
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在讲授“美国内战”时,设疑:“在美国的一次有关最著名的总统的民意测验中,林肯位居其首,为什么林肯那么受美国人民欢迎呢?同学们看过《汤姆叔叔的小屋》(《黑奴吁天录》)这部小说吗?林肯曾经说,正是这部小说引发了一场战争,是什么战争?它的原因、性质和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学生的注意力会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
除上述几种方法外,还可采用诗词导入法、联系现实法、联系国家时事政策导入法、名人名言导入法、图片导入法等方法来设计历史课的导入语。
2.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料的缺乏,教师只能通过网络来查询资料。以前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而且越来越丧失兴趣,导致厌学。将多媒体引入历史教学课堂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讲授“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依靠多媒体在课堂上放映有关的纪录片或几个典型的影视片段,让学生深切感受精神。在播放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影视片段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挥。这样,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
3.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浓化学生的兴趣。
(1)举办历史专题图片展览。
在农村,遇到各种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教师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这种活动尽可能在年级或全校范围内进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举办历史专题图片展览,具体、形象、直观,加上解说简明、生动,学生会乐于接受、积极参与。
(2)播放历史题材影视作品。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它们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为了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播放历史题材的影片或是纪录片,为学生更好地触及历史提供条件。例如: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与帝国主义唇枪舌战争取权益并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惊了世界,以此为背景拍摄的影片《我的1919》,生动、鲜活地再现历史,可让学生了解历史,勿忘国耻。除此之外,还有《甲午风云》、《开国大典》、《十月围城》等几十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通过这种活动,会把知识传播、智能培养、思想教育、美育和文化娱乐融为一体,更加激发学生热爱历史的情感。
除上述几种活动形式外,还可举办历史故事会,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活动,开办“历史专栏”等,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
4.安排参观访问,让学生触景生情。
参观访问,是指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历史文物博物展览馆、烈士陵园,以及去访问历史名人后代、熟悉某个历史阶段情况的老人。例如:学过“”这一节知识后,可以安排学生去当年参加两万五千里的老家中访问。通过实地访问,学生对学历史将会更加充满兴趣。
三、让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
新课改下,教师要用真挚的爱、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去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换言之,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并激发学生学好历史的兴趣。
(一)用真挚的爱提升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智商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余百分之八十来自“情感教育”等因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动力功能,才能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激情和明确的努力方向。因此,教师要以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情感,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进一步迁移到学习上和生活上,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
(二)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发挥个人的人格魅力。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向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有通过刻苦钻研新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向老教师请教,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和完善自己各方面能力,才能更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进一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钦佩,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
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更乐于学习。
总之,拥有一个引以为豪,特别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幽默诙谐、善于教学的老师,是学生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1]这样的老师不但能直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可以影响某些学生研究专业的大方向,决定其今后终身事业的抉择。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想要培养农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只有做到正确认识学习与兴趣的关系;抓住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鹏.如何培养学习学习历史的兴趣[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3.
[2]蒋中锡.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技术教育装备,2009:16.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方法
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能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而是一名向导和顾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塑造他们到引导他们。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大了,做教师更“难”了。怎样看待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师首先是课程的执行者。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但是,教师“研究”、“开发”的内容不是课程研究者研究和开发的内容。教师也是理论的“消费者”,同时肩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创新义务。只有对老师的角色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新课改中结出累累硕果。因此,正确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二、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忽视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育人目标,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窒息的人。课堂教学因此丧失了实效。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全面合理的教学目标”。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理解教学目标真正的含义。他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特别重视三维目标中的后两项,对“知识与能力”目标却不敢深化,似乎强调了知识就不符合新课标要求,重视能力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俗套。于是便有了一些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讨论、浅薄乏味的表白、肤浅单调的角色扮演、看似华丽多彩,形式新颖,实则完全是低效或无效的作秀。这样教学不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也不利于历史教育培养新公民的课程宗旨。
三、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历史教材跨越时空之宽,信息量之大是众所周知的,教材中绝大部分内容对中学生来说并没有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而且教科书所选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不可能全面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能够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可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全班学生都只能听什么,课本里有什么,学生只能看什么的被动学习局面。知识面得以拓宽,新信息及时获取。利用网络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去思考、去寻找答案。通过网络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使历史课更富有吸引力,学生们也乐在其中。能够利用或经常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其结果是明显的、高效的。但并不是课程资源现代化了就是教学现代化了,多媒体网络资源只能是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不能从根本上取代教师的地位。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课程资源,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为了追求课程资源的丰富、新奇而忽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历史学科;学习兴趣;探究性学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是学习知识的最佳状态。每一个学有所成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沉浸在所学的知识之中,对知识之外的事物不感兴趣。宋朝杨诚斋说:“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物理学家安培可以把计算写在闹市的车板上。练功夫的说:“行住坐卧,不离这个。”数学家陈景润思考问题时碰到一棵树,居然可以拍一下树说:“同志,请让一下。”不理解的人,就会认为这样的生活没有乐趣,其实错了。正是这样的乐趣,才是融入生命本身内在的乐趣,是人的生命难以企及的积极而又高雅的状态,是人的生命获得精神上的大解放、大自由的状态。唯有这样状态下的生命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作为一个教师,自己本身就该追求这样的生命状态,并进一步引导自己的学生走向这样的生命状态。真正的教育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领学生的精神追求,升华学生的生命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中说:“很明显,如果儿童对学习没有一种欢乐的喜爱,没有付出紧张的精神努力去发现真理,并在真理面前感到激动和惊奇,那是谈不上热爱科学、热爱知识的。为了使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他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说:“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迎,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兴趣的源泉则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挖掘才能发现它,而很常见的情况是,这个‘攀登’‘挖掘’自然万物的实质及其因果联系的过程本身就是兴趣的重要源泉。”
在我个人的经验范围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历史科目缺乏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教师,历史科目的教学常常由语文教师兼任。语文教师往往有广博的知识,所以靠着这个广博的知识,有些历史教师能博得学生的喜爱,而喜爱的主要原因是听故事,那种围绕教材内容精选的故事往往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且我发现,这种故事性很强的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今天,包括《百家讲坛》在内的讲座,都是故事加个人感悟这种类型的。我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特别是冷僻的故事,这样既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又让学识浅陋的学生敬佩得五体投地。然而一旦故事准备得不妥帖或是不精彩,学生就会垂头丧气,提不起精神,这时我在苦苦思索答案。后来发现,这种仅停留在知识的某一个细微点的肤浅的做法,是无法满足才智日渐成长的学生的要求的。喜欢讲故事的历史教师应该发现,自从电脑因特网普及后,我们讲故事越来越难,因为你刚起个头,就有个别学生在下面插嘴,教师一声怒喝,学生才不敢做声。这说明学生看过你讲的故事,故事不新鲜,不能激起他的兴趣。
更高一个层次的历史教师,能让故事和知识联系得很紧密。这种教师比一般教师高明就在于:他不仅有故事,而且考试所必备的知识他能一点不漏地教给你。这种教师很厉害,更受学生的欢迎。因为学生在听完故事后能拿高分。学生课堂上听着天南地北的故事,然后教师从故事中归纳考试需要的知识点,并且把考试时这些知识点可能出现的题型和答案都给了学生。当学生在考场上时,发现每道题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轻松完卷还能拿高分。这种情况的实质是学生学习带有功利性,能获得功利就有兴趣,不能获得功利就会失去兴趣。教师的兴趣在于让学生得高分的同时,自身还能获得学生、领导、社会的赞扬和这些奖励带来的物质享受。很显然,师生两者都并非是对真理本身有深厚的强烈兴趣。这就是许多初中历史能拿高分的学生,在高中文理分科时,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理科的原因。
对于这一类教师,朱自清先生在《教育的信仰》中说:“校长教师们既将教育看作权势和金钱的阶梯,学生们自然也将教育看作取得资格的阶梯。”他又说:“我的意思,再简单地说一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负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信仰的人!”吴非也在《你不该太功利》中说:“人没有信仰,是很可悲的;人的信仰是假的,则很可怕。”
更高一层的教师,他们以教育为自己人生的真信仰,以真理为自己人生的真价值。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乡村中学中有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学生在这里做历史教师。这位年轻的教师课上得非常精彩。然而,因为对这一学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没处理好,结果他没有完成该学科这一学期的教学内容,领导和家长的批评不绝于耳。不久,这位年轻的历史教师离开了这所学校,可是他的学生在后来的人生中,上大学时都选择了历史专业。我常常对此感慨万分,短短一期的教学时间,这位年轻的教师居然可以将历史学科的真乐趣植入学生的生命本体,这需要多么强大的人格魅力啊!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坚信,探寻真理的过程是快乐的。任何学科,任何知识都不例外。对学生的尊重和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每个教师都可以扪心自问,那个不喜欢你这个教师的学生,你对他的情感态度又是怎样?如果敞不开学生的心,说明一个教师自身的道德才华不足以折服学生。
打开这一扇门后,教师应该真诚地引导学生探寻真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对教师和学科的兴趣都有了,但是问题是,有些知识学生弄不懂,因为不懂而渐渐失去了对学科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并且这种思考必须有生活作为基础。学科活动要多,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生活中的智力活动。按照杜威的生活即教育的观念,任何学科的真理必能在生活中运用。例如,我教学中国近代史,我让学生把当时社会的中国人进行分类。其实这不难,学生讨论一会就出来了,有农民、手工业者、地主、商人、企业家、皇帝贵族……然后让学生把这些有共同利益的人分到一起,于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等社会阶层就出来了。出来以后,再分析这些阶层的利益矛盾,一部中国近代史就鲜活了。有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像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阶级、法律……这些东西,教师即便不给学生概念,但是学生已经懂得知识本身,今后当历史知识更深一层的时候,一点就透。
人的生命来之不易,转瞬即逝。我们整个人类都在浩瀚的宇宙中探寻生命的真正意义。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周国平先生在《走进一座圣殿》中说:“生命的意义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但这不等于说,凡是过着这种生活的人都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我们常听说:“读史使人明智。”一个历史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入知识的海洋,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找一个个体生命与社会宇宙的诸多联系。生命不止,探索不息!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恒久的兴趣。因这兴趣而树立人生信仰,树立生命的精神支柱,百折不回,铸造美丽人生!
参考文献:
[1]刘铁芳.新教育的精神: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8.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3]吴非.不跪着教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模型 抛物体运动 科学研究传统
一种观点认为,正是由于近代宗教改革以来西欧科学家的基督教信仰,导致近代科学的崛起。本文作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诚然基督教赋予当时的科学家以研究自然界的动机以及“自然有序”的观念。但本文认为,科学研究的关键在于科学研究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这种研究传统具体来说就是重视自然原因以及在其自身框架之内使自然体系化,这些恰恰不是基督教所能带来的东西。这一研究传统的来源,究其根本源于古希腊的学术传统,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模型体系的影响。
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模型
科学革命之前的西方物理学发展史就是一部解决天上行星和地面物体的运动问题的历史,也就是运用理论模型的手段将观测到的现象纳入其中的过程的历史,特别是对于异常现象的解释能力,是判定一个模型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而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的理论模型的人便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一)亚里士多德模型的主要内容
首先,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宇宙是由天宇和地球以及充塞其间的自然诸物体(诸元素)的一个合成体系。
这宇宙的,不做任何运动而固定的中心位置,由地球占住在那里,地球积载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芸芸万类的母亲,也就是众生的家乡。宇宙的上部各方面都有界限,最高部分称为天宇(乌朗诺),这里是群神的居处。天宇上尽多诸神,通常,我们称这些神物为星辰,星辰们万古相续地在一个轨道上运行,和所有诸天体相共,庄严地做永恒不息的旋转
游动星(行星)共有七个,在挨次相承的环圆(轮天)上分别运行,它们秩然有序,范围值较高的(离地球较远),比之较低(离地球较近)的,常是较大,七个行星轮天(环圆),挨次而愈高(愈远),最后乃总包在恒星天球(轮天)之内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模型中,人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宇宙的中心,即人类被赋予了特殊的存在意义。
其次,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有五个元素,各作球面环圈,分占了五个层次,较小的环圈着较大的环圈――如是,地球着水,水外有气,气外有火,火外为以太――就是这样,合成了全宇宙。
即整个宇宙有火、水、土、气和以太五种物质,而地球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前四种元素构成。而且每一种元素在地球上有一个天然的位置:土就是地球,在最中间;水在土的外面,气在水的外面,火在气的外面。在火的外面就是以太了,以太构成了无边无际的太空。如果没有外力作用,这四种元素都会处在它们天然的位置,因为这是它们的本性。物体回到自己天然位置的运动就是“自然运动”;而受其他物体推动而产生的运动就是“受迫运动”。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一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天地有别”,上天(月上世界)的东西是无生无灭、永恒不变、无限美好的;而地面(月下世界)的东西则相反,地上的东西在自由运动时是直线进行的,重的垂直向下运动,轻的垂直向上运动,由“以太”所组成的天体既不是重的又不是轻的,它们不作直线运动而遵循一定的轨道绕着一个中心作圆周运动。
(二)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模型存在的问题
然而,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模型存在着一个关键性问题,即其运动学体系中的抛物体问题。
关于抛物体的运动,这是亚里士多德整个模型体系的一块短板,也是后世许多学者费劲心思希望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模型体系中,他认为整个世界除了由土、水、火、气组成的物体所进行的向上或向下的“自然运动”,在我们周围的世界还能见到非自发的运动,如马拉车的运动等,那也需要加以解释。亚里士多德把一切这样的运动都视为“受迫运动”。他指出,这一类运动总是需要一个外来推动者,由某一个人或某个东西施加某种外力去引起相关的运动,不仅如此,那个推动者还必须始终与该物体保持接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亚里士多德的推动者都不难找到,他的这条原理似乎能够成立。
二、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模型的意义
具体说来,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模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首先,关于抛物体的问题,中世纪的学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绞尽脑汁。哲学家比里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提出:抛物体内部被它的推动者植入了一种能代替自己的、他称之为“原推动”(impetus)的东西,由它在抛物体与一位已知的推动者脱离接触之后,为抛物体提供一种运动属性。由此可见,在比里当看来,物体运动仍然是需要有接触的,这样的观点显然没有逾越亚里士多德的体系,故而他的理论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而另外一位最接近成功解决此问题的中世纪学者是法国的哲学家和教会医师奥雷姆,他在当时已经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一个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所走过的距离与该物体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这一表述可以说是自由落体定律的前身,但可惜的是,奥雷姆只是纯粹从数学角度讨论落体问题,而从未想过把结论运用于真实世界,充其量他的研究不过是一种数学游戏而已。
其次,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模型还是一个充满秩序富有等级的世界,在这个“地心说”的世界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的天体围绕着地球运动,所以,我们可以在地球上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地心说”和常识几乎完全相符,而人类处于宇宙中心的安排也让人感到满足,且与圣经的说法一致,故“地心说”在中世纪成为基督教教义的一部分,其地位牢不可破。
哥白尼的“日心说”和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一个天、一个地,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冲破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模型的束缚,迎来了近代物理学的诞生。
再次,其意义还在于亚里士多德给后人提供了“梯子”――这把“梯子”的一个横档,即首次指出了寻找原因的重要性。根据他的理论,自然界有四种不同的原因,即“目的因”、“质料因”、“动力因”和“形式因”。这虽然与我们现代的“因果性”观念不一致,不过其可贵之处在于为寻求因果关系开了头。这也形成了后世的西方学者们动不动就构造因果模型的习惯。第二个横档在于首次构建了一个体系化的理论或者说构造了一个模型。无论这个理论体系或模型本身是否有漏洞,但它却给后世提供了一个研究纲领,而这个研究纲领的核心内容就是受迫运动、自然运动、地心说、天地有别等等。“寻找原因”和“构造模型”就是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模型对于后世最大的贡献,它们也是近代科学革命最重要的两个科学研究传统――重视自然原因和使自然体系化的雏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就近代科学革命兴起而言,以伽利略、哥白尼为例,其科学上巨大贡献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模型的突破,而不在其自身的。其实,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模型所体现的正是古希腊的科学研究传统,所以也在这里也需要回顾一下古希腊科学研究传统对近代科学革命的影响。
古希腊天体分层的概念由来已久,到毕达哥拉斯那里基本上已成定式。这样的天地结构,加之静止的地球观念,古希腊在解决行星运动问题上走过了漫长而困难的道路:必须为各个行星设计一个实体的球或者是轮子,以便最外层的恒星天将周日运动传递给内层的行星。这种设计到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模型体系那里就走到了头。在这种理论框架下解释行星运动的所有观测事实,如行星的逆留和亮度变化并考虑物理实在问题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古希腊天文学走向了数学化的道路,最后设计出了极其复杂的本轮-均轮几何模型,托勒密便是集大成者。
每一个进步的理论都需要有一个对立面的存在,而亚里士多德的模型恰恰就是近代科学诞生的一个对立面。没有这个对立面,空谈所谓近代科学的巨大影响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就连近代科学本身能不能产生都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故本文作者认为,近代科学崛起的根本原因并非当时学者的基督教信仰,而是源于古希腊的以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为代表的学术传统。
参 考 文 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天象论宇宙论[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美]J・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科学技术通史[M].王鸣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3]陈蓉霞.从泰勒斯到达尔文――科学与宗教漫谈[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