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经济政策呈现的趋势

数字经济政策呈现的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政策呈现的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经济政策呈现的趋势

数字经济政策呈现的趋势范文第1篇

在中国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三季度金融数据格外引人关注。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央行公布的9月份货币信贷数据进一步凸显出当前经济回暖的趋势。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狭义货币供应量(M1)继续呈现同比、环比快速增长的局面,其中,体现企业经营活跃度的M 1指数同比增长超过M2增速,达到29.51%,增幅比上年末高出20个百分点之多。从居民消费贷款等数据看,企业生产进一步活跃,居民消费进一步趋旺,经济继续企稳回暖。国家统计局13日的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比二季度大幅回升8.5个点。海关总署14日的数字显示,9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出口值、进口值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10.5个、8.2个和13.5个百分点,外贸企稳的迹象更为明显。9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189.4亿美元,同比下降10.1%,环比增长14.2%。进、出口双双超过千亿美元。其中出口值1159.3亿美元,同比下降15.2%,环比增长11.8%;进口1030.1亿美元,同比下降3.5%,环比增长17%。从进出口同比负增长不断收窄的趋势预期,年底进出口增幅同比将实现转正。

再看国外:

三季度以来,世界经济也普遍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苗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数据,9月份美国工业生产连续第3个月出现扩张,表明美国经济正在缓慢复苏。10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更是意外宣布加息,在发达经济体间率先改变此前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澳央行的意外加息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球投资者对政策的预期,但从积极的反应上看却大为出乎人们的估计。9月14日,受英特尔和摩根大通业绩超预期的推动,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强劲上扬,道琼斯指数自2008年10月以来首次突破万点大关,与今年3月9日创下12年新低时相比,如今道琼斯工业指数已回涨51%,逐渐远离谷底。

数字经济政策呈现的趋势范文第2篇

主流媒体 财经报道 亲民路线

张霆,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田园,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传媒生态环境下主流媒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2011QNCB24)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财经报道呈现出空前生机与活力,不仅在我国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然而,主流媒体财经报道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由于财经报道本身内容相对专深,加之有专业术语使用较多、数据罗列堆砌频繁等问题,给人留下了严肃、单调、枯燥的刻板印象,长期处于“内行不屑看,外行不愿看”的尴尬处境。因此,改进报道方式,走好“亲民”路线,增强对财经事务的表现力及对受众的吸引力,是主流媒体财经报道改变自身形象,赢得受众认可和喜爱的必由之路。

一、财经报道“人文化”

众所周知,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人是各种经济工作和经济活动的主体。离开了人的参与,任何经济活动便无法开展。因此,写出经济活动中人的面貌,是财经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新闻题材如果放在人类发展或人文的背景下来选择报道角度,往往会更深刻、更有感染力。”[1]过去,我国的财经新闻片面强调宣传性、指导性,报道方式上流行“经济术语+数据+例子”,或“成就+例子+措施”的做法,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常常是见物不见人、见数字不见人,过于生硬、冰冷,让读者望而生畏。事实上,经济活动无时无刻不与人发生着联系。因此,在财经报道中,记者要具备人文情怀,能够带着“以人为本”的意识去观察社会、反映现实、揭示本质,赋予财经新闻以更多的人文内涵。

当然,主流媒体财经报道“人文化”,并不意味着经济领域中的经验总结报道、工作指导报道就不能写,而是说以善于以人为着眼点来反映经济生活,注重写经济活动中人的状态,关注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价值和尊严,彰显人文关怀。这样,主流媒体的财经报道才会富有人情味,让读者感到亲切、可信,进而爱看、想看。

二、财经报道“民生化”

财经新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如金融、股市、楼市、车市等方面动态,备受广大群众的关注,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财经新闻的影响不仅在于对舆论的引导,而且还会直接影响现实中的经济过程”。[2]因此,主流媒体的财经报道要改变以往的“生硬”面孔,将报道视角“下移”,把宏观的经济活动、经济政策与普通人的生活挂起钩来,力求从百姓所关心、关注的角度来解读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使财经报道充分“民生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普通民众。这就要求主流媒体的财经报道必须彻底抛弃“官样文章”,不能再机械地报道经济政策、财经动态,而要转换报道视角和报道的侧重点,从老百姓能够感受、理解的角度选题、落笔,走“亲民路线”,实现由报道“宏观大势”到报道“大民生”的转变。如2007年4月2日《人民日报》的“经济周刊”重点刊载了几则报道:《多给小商小贩生存空间》《企业履职需要制度保证》《降价背后的战略调整》等。这些报道从不同角度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城市管理、企业社会责任、汽车降价等现象进行了深度分析,立足于从普通人的利益视角来审视相关经济活动,侧重挖掘其社会内涵,并予以通俗化的表达。这样,原本硬邦邦的经济话题,就变成了鲜活的民生事务,当然就易读耐看了。

不过,“民生化”并不意味着要降低财经报道对经济运行状态的理性思考高度。当前经济生活中的诸多领域都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诸如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控物价与稳增长,扩大就业与引导市场消费等,这些问题既是社会的热点,也是百姓关注的焦点,需要媒体从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理性的分析、阐释。这就要求财经新闻在坚持“民生化” 报道取向的同时,要善于有选择、有判断地从富有典型性的“民生事件”中挖掘经济的大问题,并从公共利益的视角给予专业化的理性剖析和解读,以保证财经报道应有的专业水准。

三、财经报道“故事化”

形式呆板、内容生硬、专业性太强,是当下财经新闻的一大通病。要改变这一现状,将财经报道故事化,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不少业内人士都知道,采用故事化叙事进行财经新闻报道,是《华尔街日报》的成功做法。好的财经报道不仅是专业化的分析,更是在讲述一个矛盾冲突不断推进、情节不断发展的经济生活中的“好故事”。财经记者应注意观察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中的人,善于发掘和掌握大量有情节有细节的、生活化的故事,为写作积累新闻素材。同时,还应掌握表达故事的技巧,力求将经济活动表达得有声有色。

用讲故事的手法写作,应成为财经记者们的一种自觉的新闻意识。在写作上,追求有趣的人物、富于现场感的新闻以及趋势性报道,注意多用一点直接引语,重视新闻背景的提供,这些都是从事财经报道的记者应该把握的报道原则。

四、财经报道“视觉化”

毋庸讳言,受众对财经报道的基本诉求在于实用,他们希望通过及时了解财经新闻增强决策的合理性,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和市场机会。这就决定了财经报道须将专业性水准与通俗化表达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服务于受众。“由于财经新闻的受众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参差不齐,而财经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财经新闻在内容的专业性与表现形式的通俗性上相统一,令专业人士读了解渴,一般受众看了明白”。[3]要实现上述要求,让财经报道“视觉化”是一个有效策略。

财经报道“视觉化”,即将财经新闻报道的内容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要做到这一点,除文字表达上善于化虚为实,强化感官效应外,恰如其分地运用图表、图片来帮助传递信息,也是一个好办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很难通过文字描述来感知利率下降、股市上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等数字型信息。为使读者能够直观、真切地掌握这些信息,帮助他们透过这些信息判断与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可用图片、图表等作为相关信息的呈现方式。这种做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形象、生动。“将新闻事件图表化,已成为国际主流报纸财经新闻报道的一种趋势”。[4]众所周知,大量使用数据是财经新闻的特色,但也是它的“短板”。图表、图片的应用,不仅能起到简化语言和增加可读性的作用,降低数据的枯燥感、减少读者的视觉疲劳,而且还能有效美化版面。

五、财经报道“对象化”

在财经报道中,记者心中一定要有对象感,即明白该报道是做给谁看的。从总体上看,主流媒体财经报道的受众群主要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政府部门官员、大中企业领导者及部分学者)、城市中间阶层(企事业单位的一般管理人员、普通公务员)、中小投资者(中小型私营企业的投资者和普通股民)、部分普通城市居民等几类。财经报道应充分考量这些不同受众群的特点,满足其信息获取需求,这是做好财经报道的前提和基础。“新闻报道要了解读者在想什么,做到在内容上符合读者的需要,并为读者释疑解惑,回答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5]财经报道要顺应受众分群化的现实,根据不同受众群信息需求的深浅,细化报道内容。具体来讲,可以细化成三类:

1. 提供基本的财经事务信息,即传递财经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如政府投资活动、税收政策调整方案以及新近的货币政策等等。对于财经新闻的受众来说,这些信息是满足其了解经济形势的基本依据,是各类受众群都需要的,也是财经报道的主体性内容。

2. 解读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这类财经报道不仅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且需对相关财经事务进行解读,告诉受众还可能发生什么。这类报道既能满足城市中间阶层探求深层次经济活动规律的信息需求,又可为中小投资者、普通城市居民提供投资理财方面的现实指导,是财经报道需要重点打造的内容。

3. 提供影响重大的独家深度报道。这类报道注重对某一重要经济现象的与众不同的分析、披露和预测,一般具有较强的“设置议程”的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舆论走向。如2010年11月2日《中国经济周刊》刊发的“央行超发43万亿人民币引发通胀,推动农产品上涨”,一下子将公众的视线引到对央行货币政策与物价上涨的关系的关注上来,并引发了国内的热议浪潮。这类财经济报道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级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产生触动,为其管理和决策行为提供参照性信息服务,进而体现自身的独特社会价值。

当然,目前人们主动选取信息的意识越来越强。“受众对经济新闻的选择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它所传递的信息的实用程度”。[6]因此,财经报道既要能给受众提供快捷、有用的资讯,又要能为受众剖析各种经济活动、经济现象潜藏的蕴意,给他们的决策和行为以有效的指引,体现出现实的指导性与服务性。这样,财经报道才能赢得受众的广泛认可,真正体现出自身应有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严三九,包鹏程,王虎. 经济新闻写作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2] 李本乾,李彩英. 财经新闻[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07:11.

[3] 胡润峰. 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0:7.

[4] 南山. 图表在财经新闻传播中的运用[J]. 中国记者,2007(4).

数字经济政策呈现的趋势范文第3篇

[摘要]今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536.72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一国外汇收支的调节、汇率的稳定以及国家信用的增强等具有积极作用,是一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因素之一。但是过度的外汇储备会提高国家持有资金的成本,影响货币政策运行效果,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将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及对宏观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适度外汇储备规模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基本状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状况。1998年的增长率比1997年有所下降,但之后就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进入2006年,外汇储备增加的势头毫不减弱。1月份外汇储备额是8451.8亿美元,2月份达到8536.72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截止到6月份,我国外汇储备额是9411.15亿美元。外汇储备是把双刃剑,如此庞大的数字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划解迅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蕴藏的风险、如何利用超额外汇储备成为政策讨论的重点。但是在制定具体政策之前,必须弄清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原因,才能找到问题症结所在。

二、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分析

从国际收支表来看,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原因可归结为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的双顺差。1994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由于出口贸易总额的增加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这对外汇储备的积累有一定刺激作用。资本项目顺差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我国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相关政策的优惠、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项目顺差是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但这些债务性储备稳定性较差,并且随着美元的贬值趋势,使得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蕴涵着一定风险。

以上是从数量上对外汇储备增长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我国外汇储备的形成以及迅速增长的现状背后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外债余额: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开始到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外债规模的扩大以及相应还款付息的压力促使国家增加外汇储备以保证国际清偿力。

2.制度性原因:资本与金融项目管制下的企业强制结售汇制度和银行结售周转头寸限制等政策,造成国内企业和个人的持汇需求无法满足。而央行为保持汇率稳定,较多的使用基础货币购买外汇,从而造成外汇储备的持续性增长。

3.美元汇率的走低趋势:由于我国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以美元形式持有的,同时我国在汇率制度改革前一直盯住美元,在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势必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名义的增长。再加上人们普遍对人民币有升值预期,一部分国际游资也出于套利目的被吸引到国内,这些因素都造成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

4.宏观经济政策:1994年汇率并轨、吸引外资制定的优惠政策、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以及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等都使得我国成为外国资金的聚集地,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

三、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些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适度规模的结论。过度的外汇储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首先,过度的外汇储备会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并且削弱央行货币调控政策的力度;其次,外汇储备过多会占用一部分自有资金,同时外汇储备的利率收益低下,这两方面共同造成持汇成本过高,阻碍经济效益的增长;再次,过多的外汇储备还面临着汇率变化的风险。根据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对过度外汇储备的管理可采取以下措施:

1.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更注重走出去战略。可以适度放松资本管制,为国内企业提供用汇便利,鼓励国内企业向国外发展。另外,多余的外汇储备可以转化为能源储备,即增加能源、先进技术设备等重要战略物资的储备。

2.改变现有的外汇结售制度,藏汇于民。由强制结售汇制度向自愿结售汇制度转变,可以充分满足企业的外汇需求。企业和居民持有一部分外汇可以减轻我国外汇储备过度的压力,同时对于外汇体制的完善和外汇市场的活跃也具有积极作用。

数字经济政策呈现的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8.6【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7-0088-03

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投资同比增长33.5%,消费同比增长15%,进出口同比下降23.5%。从统计数字看,中国经济确实回升,但基础尚不稳定。针对2009年前8个月经济回暖的宏观经济形势,现在有人开始讨论经济到底呈“V”型、“W”型还是其他型探底回升。研究经济回暖轨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研讨下一阶段经济政策。按照经济发展周期波动规律,宏观经济总会见底反弹,因此我们更要前瞻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考虑经济企稳后的经济政策,甚至“十二五”规划的中长期政策制定。笔者认为未来的政策重点应是:(1)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2)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4)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5)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更好相互协调。

一、国际宏观经济基本走势

(一)全球经济失衡,全球化进程放缓。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出现大量贸易赤字,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国家大量贸易盈余。之后,全球经济失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和资本逆差,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主要产油国家经济增长却保持较快速度,持有巨额外汇储备。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演变,主要发达国家需求还在下降,尤其是消费需求低迷,经济失衡仍将持续,全球化进程减缓。

(二)全球增长模式转型,凸显新增长点。

人类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始吃熟食,前提是人类掌握了取火技术。人类取火始于钻木取火,实际上取的是碳基能源。从木材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碳基燃料。在既定的技术约束下,碳基燃料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碳基燃料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为了应对气候变暖,一些专家建议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应该转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大国正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大量研究,力图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这些国家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占领新能源标准的制高点。客观上,这些探索促进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一些专家认为这也是未来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重现金融新秩序。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尽到应有的责任。国际社会开始通过对话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金融体系。无论是超货币体系,还是其他金融秩序,都将对美元主导格局形成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正逐步得到增强。中国本着负责任的立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稳定器作用。

(四)金融与实业并重,构建新的宏观监管体系。

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创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替代、弥补国外消费需求不足的同时,根据本国比较优势发展一些制造业,带动国内就业,把金融发展落到实业上。也有专家认为,错误的宏观政策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危机来临时,美国过度扩大消费信用以及过度相信市场都是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因此,世界各国将会重新审视过去的宏观政策决策程序和机制,构建新的决策程序和机制,通过建立新的监管机制加强宏观政策管理和微观领域监督。

二、中国经济宏观形势基本判断

据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2009年6月)报告,工业化国家金融市场开始出现趋稳迹象,全球经济初步呈现回升趋稳态势,但是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复苏速度不可能太快①。该报告还指出,目前断言中国经济快速稳健复苏尚早。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有望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但是,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结构不平衡问题。

(一)GDP小幅增加,财政收入回升。

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第一季度加快了1.0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全国GDP总量6.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第二季度7.41万亿元,同比增长7.9%。6、7、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分别为6867.47亿元、6695.91亿元、5237.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10.2%、36.1%。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显现出经济回暖迹象,但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根基仍然不牢。

(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增长潜力凸显。

1~6月,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8%,已连续5个月上涨。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前7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提高,凸显消费潜力。

(三)发电量和用电量双回升,人民币存贷双增长。

6月,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长4.7%,用电量增长4.3%。发电量和用电量上升既有经济回升的因素,也有气温上升的因素。2009年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6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53%。2009年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52万亿元,同比增长34.11%,环比增长了0.1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43%,环比下降1.13%。货币供应量增长28.53%。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小幅上涨

2009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O%。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2009年前8个月累计新增信贷规模8.15万亿元,同比多增5.04万亿元,比中国所有银行过去两年的贷款总额多,其中7、8月份分别为1650亿元、4104亿元,受央行政策影响,增速减缓。2009年5月、6月、7月、8月,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0.8%、O.9%、0.9%。从200个主产县8月20~31日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看,包括肥猪在内的5种肉产品均上涨。房地产价格上升和主要农产品小幅上涨表明,过度的、甚至投机性的恶性货币投放,可能对未来形成温和的通胀压力。

(五)经济结构不平衡仍然存在,潜在隐患不容忽视。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消费、投资与储蓄不平衡仍然存在,“短板”要素制约经济平衡增长。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例,1978年城乡收入之比为2.57:1,2007年提高到3.33:1,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不平衡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断积累,将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整体协调性,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形成失衡状态,激化潜在矛盾,甚至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和危机。

三、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及早规划前瞻政策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医治好重病后,调养很关键。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与之相对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稳健的和从紧的转向积极的和适度宽松的。经济危机总会过去,那么,下一步中国应该思考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将“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稳步对接。

(一)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

一是产业政策方面,以新能源、环保汽车、生物工程等为突破口,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开发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和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二是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加快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中国的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越来越广泛。研究表明,国外资本对中国投资将主要依据现代城市群的经济结构和竞争力进行战略布局。今后,应提高中国城市群发展速度和质量,配套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制度,在城市群内,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三是决策机制方面,构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降低决策风险,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竞争力。现代社会的公共风险需要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地化解,对政府科学决策机制提出了挑战。政府应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并致力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二)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所有制市场结构。但是,仍然有部分垄断行业和公共服务部门产权结构单一,进入门槛高,民间资本进入空间窄。除行业外,无论是自然垄断行业,还是行政垄断行业,提高市场化程度,推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是实现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比如铁路、电信、电力等;另一方面,今后,政府应打破行业垄断,推行公共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应主要通过制定市场规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些社会事业部门,比如体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也应允许更多民间资本进入。

作为工业化中期的国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第二、三产业。在美国,到工业化晚期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80%。2008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1%,低于第二产业比重。2009年上半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3%,低于第二产业比重。中国离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尚有距离。

(三)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继续加大推进资本市场培育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创新。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力度,扩大三板市场试点范围,解决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是健康的金融体系。进一步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多边外汇储备库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区域金融合作,并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增强金融机构和体系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危机后的恢复时机增强中国金融机构和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四)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

经济复苏后,过渡时期应逐步转向实施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而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未来财政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切好蛋糕,更应该注重做大、做强蛋糕,在财政收入方面做好文章。树立大财政思想,既要有财,更要有政。既要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要不与民争利。正确处理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关系,做到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合理化。从税收收入看,今后工作的重点是扩大税源,保证税收增量渐进发展。一是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资源低价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资源,资源税改革应在经济复苏后扩大征收范围。二是试行个人所得税转型,探索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所得税制。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主要是以分类征收为主,没有达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需要。个人所得税改革应着力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三是试点物业税。在继续物业税试点评估“空转”的基础上,进行分层价值评估,适时推出物业税。四是继续做好增值税转型工作。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改变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开源的同时仍需节流。从财政支出看,明确财政支出重点,增收节支,防范财政风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缩减行政开支。在经济复苏后,政府应该“瘦身”,调整政府机构,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效率。二是继续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保证精细化、科学化。信息透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基本准则,财政预算信息透明是实现人的基本人权,也是保证正确履行公民委托责任的需要。在美国,一次预算编制就相当于一部法律的制定过程,预算制定、执行、监督三权独立,相互监督,并实行全过程公开。尽快实现财政预算透明法制化,加快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改革步伐,达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三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促发展,保民生。明确财政支出重点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前提。同时,这些领域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四是构建财政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全方位调控体系。财政风险防范要与金融结构风险防范紧密结合,不可单线作战。

数字经济政策呈现的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 现状 原因

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

(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基尼系数不断上升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判断收入平均程度的基本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比较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大于0.6则为高度不平均,有可能能会引发社会骚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0年起开始超过0.4,2009年为0.47,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在国际警戒线以上,说明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比较严峻,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前高度平均的国家进入了收入差距悬殊的国家。基尼系数上升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也实属罕见。

(二)行业差距不断拉大

根据调查,1990年,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1.76:1,1995年为2.23:1,2005年为4.73:1,2010年为4.20: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统计数据,2003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30897元、20780元、20442元,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6884元、10894元、11198元。2010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70146元、64436元、56376元,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平均工资为16717元、23382元、25544元。由此可见,行业之间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改革30多年来,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了经历了一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又扩大的过程。根据资料,1978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2.57倍。改革开放之初,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到1985年,二者差距达到了历史最低点1.86倍。从1985年起,经济改革重点向城市转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迅速,直到2002年达到了3.11倍,后来一直保持在3.1倍以上,在2007年和2009年,差距更是扩大到了3.33倍。根据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如果再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隐性收入,我国城乡居民实际差距将达到惊人的5:1~6:1。

(四)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人口素质以及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地区差距一直存在。从具体省市来看,2010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838元,而最低的甘肃省仅为13062元,二者绝对差额18776元,相差2.44倍;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为13746元,最近的甘肃省仅为3308元,其绝对差额为10438元,二者相差4.16倍。

二、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固有的客观因素扩大了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人口因素、历史条件等因素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的收入分配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就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方,近代工业也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河地区。开放水平高、人口受教育程度高以及沿海的区位因素,为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西部地区,这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对外交流较少,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限制了外部资本的流入。这是造成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行业垄断加剧了居民收入差距

造成我国垄断的因素主要有行政垄断、自然垄断和技术垄断。行政垄断主要表现在行政许可证上面。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可以使非垄断部门成为像其他垄断行业一样的垄断存在。自然垄断主要由自然矿产等因素形成的。如果开发矿产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这样就有效阻止了中小资本的进入,形成垄断。技术垄断是因为由于实行对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的保护,使得率先实现技术突破的企业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以迅速占领市场,而技术落后企业或者没有能力研发,或者研发需要较长时间,因而丧失了发展先机,形成了技术垄断。

(三)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我国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政策。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撑工业严重扭曲了城乡经济关系,使得大量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了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增收缓慢。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与此同时,不合理的技术、资金、人力流动也造成了农村科技水平的低下,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战略也是造成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使得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迅速改善,政策优惠和税收优惠极大的促进了外贸的增长,经济体制改革也破除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桎梏,激发了经济活力,使得东部地区发展速度大大快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吸引外资较少,丧失了赶超的机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