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校园能源管理

智慧校园能源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校园能源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校园能源管理

智慧校园能源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效益;审计;建设途径

本文系盐城市社科联2013年度课题“高职院校管理效益审计内控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3YCSKT098。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目标。就高等院校而言,如何加强高校建设管理,发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四大职能,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在此过程中,如何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内部审计转型发展,在院校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效能倍增器的作用,这是内审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在这里引鉴ASCI模型,对高职院校管理效能审计的作用发挥途径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ASCI模型介绍

ACSI模型是Fornell等人在瑞典顾客满意指数模式(SCSB)的基础上创建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是一种衡量经济产出质量的宏观指标,是以产品和服务消费的过程为基础,对顾客满意度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由国家整体满意度指数、部门满意度指数、行业满意度指数和企业满意度指数4个层次构成,它包含顾客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顾客忠诚六个结构变量,是目前体系最完整、应用效果最好的一个国家顾客满意度理论模型。ACSI模型结构如图所示:

二、引入ASCI模型到内部审计工作的可能

对于公共项目运行效果的评价来讲,它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它更强调: 一是评价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即包含对组织微观层次评价的传统内容, 又包含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等内容; 它是一个完整连续的过程。二是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该过程涉及到组织活动日常事务的事前、事中、事后的预测、评价、控制。三是公众对项目的满意程度。公众的满意度取决于组织的运营程度,同时满意度的高低也应当及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得到反馈和促进组织的积极改进。

对于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产品的公益性单位,“顾客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某学校办学的社会、经济价值大小。对于内部审计来说,通过检查和评价单位的某些运行活动,为单位增加“价值”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促进学校更好实现组织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学校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利用ASCI模型进行调研,寻找学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顾客满意度较低或者顾客抱怨的指标,通过对具体不满意环节的成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和拟改进措施,进而推动学校改进工作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利用ASCI模型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法

任何一个学校的日常工作涉及到招生、就业、教学、科研、后勤、党政管理等几大方面。作为高校运营的内部“免疫系统”,内部审计存在的组织目标必然是确保学院的健康、合理、高效的安全运营,仅仅从防火墙的角度来阐述内部审计的职能是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的,适应性转型和发展是其必然要求。高校作为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独立法人,管理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有完善的制度建设作为保证,那么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为加强管理效益,就必然需要明确各项工作执行的流程和各种预防制约措施,那么在招生、就业、教学、科研、后勤、党政管理等工作中有哪些风险点,有哪些关键控制点,如何防范风险,对运营过程中的实际工作效果如何评价,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什么,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范围是什么,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出现“顾客不满意”的情况,我们如何纠偏,客观上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改进的。

对于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高职院校来讲,从教育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第一层次是学校对学生,第二层次是学校对家长、校董、雇主,第三层次是学校对劳动市场、政府、社会,第四层次是学校对内部人员。那么很显然,顾客的满意度将对学校的生存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若我们从过程管理(PDCA循环)角度出发,通过对高校管理过程监测(检查)即顾客评价的认识,最终会达成高校管理过程进行的持续性改进目标,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在设计上图所需编制满意度调查样卷时,首先我们需建立高职院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将指标体系设计成五个层面。对于总目标层是高职院校满意度调查指标,下含学生、社会、教职工三个二级满意度评价指标。对于第三层级指标包含学校办学条件、学院教学管理、学院科研管理、学院后勤管理、学院学工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等六项三级指标;第四个层面则是具体细化的如学院发展历史、学院规模、社会声誉、校园环境、学习条件、生活条件、文体娱乐、教学秩序、教学信息反馈与质量监控、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配比、教学过程、校内外实训条件、产学研情况、职业素质教育、学生就业情况、奖助学金情况、管理机构设置、管理人员素质等若干六十余项子目标。

区分于一般的院校办学满意度(指标体系)的不同,对于内部审计部门在进行样卷设计的同时,要单独建立风险控制样表,要针对各个指标对应工作的过程分析,根据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岗位特点,初步列出各个过程工作中存在的控制关键点和预测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该风险发生的原因。

在调查问卷设计完毕后,我们可以进行公开的样卷调查。对于利用ASCI模型调查来说,顾客满意度的反馈结果是相对抽象的结果。满意度高低反映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反映具体问题是什么、问题的程度的大小,就需要我们结合前期岗位工作责任风险控制调查表,进行分析比对,提出工作改进建议给学院管理层采纳后,由相关部门落实改进后,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其效果。最终,使得院校各项事务达到螺旋改进,逐步上升的效果。

总而言之,基于ASCI模型建立高职院校满意度调查表,通过结果反馈,结合风险审计和管理效益审计的要素,可推动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基于“顾客满意情况”的调查,落实评价体系中的各项内容,通过评价和优化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改进高职院校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社会满意度与学院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简彩云. 学生满意视野下的高职教育质量观[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11)

智慧校园能源管理范文第2篇

作为最低成本最便捷的网络接入方式,WiFi连接技术已经在无线固网融合的背景下生存很久,而且越来越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眼下,无线覆盖已成为趋势,在接入层面的成本,网络质量运维便捷性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越有线,再配合以新一代无线WiFi技术,5G架构的革新,在校园网应用上,推进学校信息化教育,无线化装备,实验室教室的全天候开放,WiFi会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一站式可运营校园网解决方案:高速安全便捷连接。寰创GiWiFi智慧校园网络架构融合有线无线的优势,打造端到端的连接服务。

GiWiFi打造智慧校园网的几大优势:首先是“合规+合法”。该方案具备ISP经营许可证,SP经营许可证、公安部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是国内一家具备宽带运营试点牌照的WiFi运营商;其次,该方案可以保证校园无线有线网高效的服务,满足各时段各区域,各业务的智能QoS带宽需求;保障随时随地获取无线资源的便捷,管理各AP,智能可视化报表系统,直观自动化监测所有校园网设备和所有用户数据;最后,该方案结合校园系统,打造专属校园的智慧应用。

上海寰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GiWiFi服务截至2016年5月底,已为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重庆、四川、新疆近百所高校和中职院校提供移动智慧校园服务。业务快速发展得到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上海寰创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母公司完成两轮共1.25亿元融资。

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校园网中的各个物件。“宿舍钥匙、抽屉钥匙、教室钥匙……一大串,每次打篮球都会忘记带,但是自从我认识物联网后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没带钥匙而被‘拒之门外’了,手机也能开门。”某学院工管专业的小陈同学表示。说罢,他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在门禁读卡器前轻轻一晃,“嘀”的一声,宿舍门开了。小陈还表示,除了宿舍门外,教室门、办公室门都能通过这款“翼机通”手机打开。同时,学校还借助门禁子系统对持卡人权限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

智慧校园能源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节约型校园;重要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80-02

收稿日期:2007-03-20

作者简介:余春花(1965-),女,重庆人,讲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高等院校作为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力量。高校要提高广大师生对创建节约型校园,服务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有效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服务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创建节约型校园的长效机制。

一、科学规划是最大的节约

高等教育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的一部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本来就比较稀缺,可因为重大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仍屡见不鲜。如一些学校的重大基建项目被设计成“钓鱼工程”,预算作假成为资金投入的无底洞。也有一些大学盲目求大,依赖国家巨额贷款来建设不符合国情、校情的“大学城”或新校区,结果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损失难以估算,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投资效益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校园规划方面,各类高校应该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强化节约意识,合理使用校园土地,避免兴建大面积人工湖泊、广场与景观带。应安排合理的容积率与绿化率,严禁将校园土地用于或变相用于商业开发。推进基础设施地下管网改造规划编制工作,倡导校园水资源循环使用,推动中水回用设施的建设,同时避免或减少污染废弃物的排放。

二、制度建设是根本保证

据调查,一些机关的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和人均年用电量都远远超过了普通居民的平均水平,而高等院校的情况同样也不乐观。经济学上有所谓的“公地悲剧”的说法,即公地是公共的,谁都可以使用,而收益是自己的,问题是大家的。只要可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公共资源浪费与否无人关心。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受益者与责任承担者的分离,正是浪费现象严重的一个重要根源。要消除这种现象,就必须从制度上做出相应的设计。

各高校可以出台本校的能源管理办法,依照本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能源管理体制、责任、各类能源的开户申请、安装、维修、验收及收费程序,并界定违规责任。学校应成立能源稽查组,负责施工工地、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等公共场所的能源稽查,不能把公共资源变成无人看管的“唐僧肉”。应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对计划内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行政办公、学生宿舍和公共服务场地的用水用电,实行“核定指标、节约留用、超支自付”的管理原则。对科研、计划外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办科技产业、校办后勤产业、创收(独立核算)单位、经营单位和教职工宿舍的用水用电,实行“谁使用,谁交费”的管理原则。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如限电措施、告别待机状态办法、巡察制度、岗位责任制、奖罚措施等。对违反用水、用电规定的同学给予处罚。对于严重浪费资源的同学,可以适当考虑取消评优的资格。反之,对于在争创“节约型校园”活动中有贡献的同学进行嘉奖。

学校行政部门要带头节约。带头抓好资源节约工作,不仅对控制和降低资源消费增长有着直接的重要作用,而且对引导和推进整个校园节约资源会起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在后勤管理方面,要全面提高后勤职工素质,加强对后勤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岗位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作风和行为规范,切实提高后勤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支务实、敬业、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后勤队伍。要转变后勤工作思路,使其由保障型向服务型转变。传统的后勤工作是以保障为目的,是被动型、大锅饭式的,即学校要求什么就做什么,不管做好还是干坏,后勤部门的集体利益和职工的个人利益没有任何损失。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后勤工作必须以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要提前一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需求,考虑到师生的需求,变被动保障为主动服务,建立起诚信、便捷、规范、高效的服务体系,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以服务求生存、谋发展。要规范运行机制,实行全成本核算。现在不少高校是新、老校区同时运转,客观上存在着点多、面广、线长的实际,所以在管理中,必须对后勤运行加强监管,实行全成本核算,堵塞漏洞,降低损耗,减少浪费,增收节支,并要长期坚持,抓出实效。

再者,社会应加强对高等院校财政收支的监督检查,监察高校的资源耗费情况,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抓紧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机制,将资源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使节约者受到奖励,浪费者受到处罚。

三、转变观念,让节约成为自觉意识和行为

建设节约型校园,就是要将节约的理念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教师教学科研、校园行政与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办学效益。高校不仅应注重教书育人,而且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意识。要把节约的观念注入到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中,推动大家理性、深刻地认识我国环境和能源使用的现状。通过教育,要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资源总量上的大国,又是人均资源上的贫国。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以及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更低,资源稀缺与人口不断增长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从教育方面来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加快,各种教育资源也日趋紧张。一方面是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如水、电、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我们应该切实从国情、校情出发,教育师生树立节约意识,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工作,把节约资源意识渗透至校园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如严格控制办公费用、招待费用的支出,养成随手关灯习惯,推广使用节能设施,杜绝长明灯,尽量减少电梯使用,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的发生等,于细微处体现节约精神,为建设一个全方位的节约型校园而努力。这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专业知识,还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其认识到选择节俭,不仅是选择了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追求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更是确立了一条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于高校中最重要的主体――学生,要加强节能宣传工作。总书记提出从八个方面抓好节约工作,其中第八点就是要加强节约能源资源的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能源资源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能源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努力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为此,高校可通过多种方式加以引导,比如在高校中普及环境资源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写倡议书,开展大讨论等形式,使广大学生认识到全国能源紧张的严峻形势,强化节能意识,纠正一切浪费能源的行为和习惯。

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一些错误观念也要转变。有的高校存在学生公寓水电线路和管道陈旧老化、设施不配套、电力耗损大、漏水多等现象。对此,有人认为,投入大量资金加以改造维修,效益不明显,所以勉强运行。这种短视行为导致了很多安全隐患,浪费极大。还有的高校把加强水电管理工作看成是小事一桩,削弱了有关部门的职权,直接影响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一项大工程,但也要从细小处入手,要把节约资源意识渗透至校园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发挥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想点子、谋方法,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献计献策。如,电器在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以减少能耗,教室、宿舍等场所除了照明、个人电脑、手机充电等正常用电外,严禁使用取暖、制冷、烹饪等大功率电器等。要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的发生。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再生水回用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对单位内部绿地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鼓励使用雨水和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再生水,逐步减少使用城市自来水,并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禁止用自来水涌灌。高校应带头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例如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塑料台布、洗漱用品等。学校还是用纸的大户,应努力实现办公无纸化,打印纸双面用,开展使用回收纸活动。

要增强高校师生员工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现在在校园内,我们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下班只关电脑主机而不关显示器、打印机;大白天光照条件很好的情况下仍然开灯;门窗大开开空调或空调温度设置过低、下班后不关空调;校园内景观灯常年运行、路灯照度偏高;学生宿舍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建设节约型校园,首先要在全校树立勤俭办学思想和节约观念。要大力倡导节约是美德、节约是智慧、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的观念,提高师生员工对节约的认同感,增强节约的责任感、光荣感,使广大师生员工树立科学发展观、适度消费观与正确价值观,养成节约的习惯,形成节约的风尚,自觉投入到节约的行列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清正廉洁,恪守勤俭办事原则,坚决反对和杜绝奢靡、腐化之风。要狠抓、狠查、狠刹吃喝求高档,乱发礼品、纪念品,利用公款消费、旅游,盲目投资等肆意挥霍、铺张浪费的现象和行为,在全校形成舆论监督氛围,使厉行节约、勤俭办学蔚然成风。

四、有效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在校园建设方面加快了步伐。但是,各高校的资源利用问题依然严峻:第一,学校教育资源重复购置、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第二,学校内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资源配置相对独立,使用效率较低;第三,有些学校盲目攀比,利用巨额贷款过分扩大校园或者进行豪华建设;第四,各高校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办学资源依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努力开拓资源,创造性地管理资源的思想。以上四点,使各高校的资源难以做到物尽其用,影响了投资效益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各高校应该努力寻求资源获取、分配、利用上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有效整合学校内外的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性地进行资源管理。具体来说,各校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尽可能地开拓资源获取的渠道,增加学校的办学实力;二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增强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客观公正性;三要整合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减少有限资源的闲置、浪费现象,做到物尽其用;四是高校不能盲目攀比,要根据学校自身实力和实际需要来建设校园。此外,还有如学校机构设置的科学化、学校财产及办公用品管理使用的合理化、工作效率的最优化、投资引资及其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办学资源的共享化,等等。

五、抵制消费主义文化的不良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西方各种理论流派相继涌入,消费主义文化也开始在中国泛滥,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消费主义文化是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地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消费主义文化的泛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一是大量的宝贵资源被用在了炫耀消费和奢侈消费方面,被消耗在少部分人的“面子”上;二是产品升级换代的加快在消耗了大量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垃圾,加重了环境和生态负担。这种不良风气同我们的一些糟粕思想,如封建等级思想、特权思想交织在一起,其危害更为严重。

当然,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具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各类学校都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探索与具体对待。

参考文献:

[1]宋明钧.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节约型校园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04.

[2]王虹,殷永生,苗海燕.如何建设节约型高校[J].中外企业家,2006(7).

智慧校园能源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建筑;管理平台

引 言

智能建筑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美国。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Hartford)建设的都市大厦(City Palace Building)成为智能建筑的里程碑,它的面世成为此后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的对象[1]。智能建筑技术是指通过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它是传统建筑与新兴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通常包括五个子系统,即楼宇自控系统、通汛自控系统、办公自控系统、消防自控系统以及安全防范自控系统[2]。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楼宇自控系统逐渐成为智能大厦的技术核心。它将建筑物内各弱电子系统集成在一个计算机网络平台上,从而实现子系统间信息、资源和任务共享。它将为业主提供一个高效、便利、可靠的管理手段,给使用者提供全面、高质、安全、舒适的综合服务。楼宇自控系统是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代建筑内部有大量机电设备,这些设备多而分散。本文着眼于高校的现代建筑,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对建筑内部的大量设备、设施的综合管理系统,以实现对智能建筑的综合管理和实时控制。

1 物联网概述

1.1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是计算和通信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指的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和系统(传感网,射频识别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全球定位系统,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连接起来,通过各种接入网、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之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信息网络。在物联网中,每一个物件都可以寻址,每一个物件都可以控制,每一个物件都可以控制通信[3]。物联网是一个包含感知控制层、网络互联层、资源管理层、信息处理层、应用层的适合物联网的五层架构,物联网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4]。

感知控制层:主要由RFID、传感节点和智能感知设备等组成。不同类型传感节点通过适时采集目标环境的物理信息,通过接入网关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提交到后台处理。

网络互联层:该层实现了各种异构网络的有效融合,屏蔽底层不同设备的差别,实现感知数据更大范围的有效共享。

资源管理层:负责提供感知信息的预处理,动态的组织管理感知数据,协调多个数据源之间的工作,实现跨域资源间的交互。

信息处理层:实现感知数据的分析、推理、决策等。利用云计算技术为感知数据的存储、分析提供高性能处理平台是应用层辅助决策的基础。

应用层:利用下层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

1.2 物联网自动控制

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往往是针对某种特定系统的,如数控机床、洗衣机等,各控制部件结构紧凑,由内部总线连接在一起。传送的信号为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加模拟信号。而物联网系统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M2M系统,即(即物物 Machine to Machine,物人 Machine to Man,人人Man to Man)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构成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从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的传感器智能网,最终可达到“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

处理”的综合功能[5]。物联网结构松散,物与物之间的耦合度可以很低,甚至可以是远程的。传送的信号也为数字信号。

物联网中的“感、智、控”分别构成了物联网控制系统的测量、比较、执行等三大部件,这三大部件又在“联”这种网络平台上得以相互作用,形成了 “控制系统”,最终实现了 “控”的目的[6]。在智能楼宇系统中,传感器和多功能采集终端为测量元件,完成“感”的功能;各种有线和无线传输网则为网络部件,完成“联”的功能;服务控制中心为智能终端,是比较元件、给定元,完成“智”、“控”的功能;各种采集和监控设备为执行元件,执行“控”的命令。将人、手机、门磁、门锁和报警器等楼宇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了远程控制的目的。

2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2.1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作用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是利用各种智能系统信息资源,采用系统集成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把与建筑物综合运作所需要的信息汇集起来,以实现综合信息资源和整体任务的共享,实现各个子系统独立运行而无法实现的功能,最终目的是使用户得到满足其要求的最佳方案。通过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对建筑物的所有空调、给水排水、供配电设备、防火、安保设备等进行综合监控和协调。

本文运用物联网技术,设计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可以实现智能建筑的信息共享,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应有的功能。本设计方案可以为智能建筑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先进,可靠,灵活的实现方案,实现对建筑内各种设备的综合管理,以达到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降低人员培训的费用以及加强事件综合控制能力。

2.2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2.2.1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相对于传统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基于物联网传感设备的数据流具有如下特点:

(1)数据实时到达,是一个时间序列。

(2)由于硬件测量误差,以及受通信不可靠和环境的影响,数据流中可能存在噪声。

(3)数据规模宏大,不能被完全存储。

(4)数据不能永久存放在网络中[7]。为了表达传感器网络特有的查询,有效地利用感知数据,需要利用适合于传感设备的数据模型。

本文的数据模型采用的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TinyDB系统,它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库数据模型。它在传感器网络节点上运行的TinyOS操作系统和具体应用之间构建一个数据管理层,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以能量使用最优化为目的来管理数据和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活动,可以使应用按照具体需求获得有效的数据。

2.2.2 数据结构

相对于传统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基于传感设备的传感数据的不断变化的动态数据。如果使用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传感数据,则可能需要频繁地进行更新操作,这肯定会影响数据库的性能,增加带宽的占用和节点能量的开销。本文采用与数据模型相一致的TinyDB系统的数据结构。TinyDB系统将传感器网络看做一个虚表,这个虚表结构单一且无限长,TinyDB的查询在此虚表上进行,该表中的每一列对应目录中的一个属性,包括传感器属性、节点ID和一些描述节点状态的附加属性。节点产生的每一个读数都对应虚表中的一行,因此该表通常被看做是一个在时间上无限的数据流。

2.2.3 体系结构

在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上,采用三层结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体系结构图如图2所示,网络拓扑图如图3所示。感知层包含两部分,即数据获取和数据接入。数据获取即获取建筑内感知设备的位置,感知的环境温度、湿度信息、水暖电以及消防和安防等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数据接入通过无线网络将获取的数据传送到网络层。网络层也包含两部分,即网络传输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在网络传输平台中,基于物联网技术将传感设备获取的信息实时、无误、无障碍的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TinyDB实现对传感数据的实时管理。应用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建筑日常监护包括水、暖、电、安防、消防等的日常运行监控和管理。另一个就是在运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应急预警。

3 结语

像互联网的出现一样,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及发展为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为实现校园建筑内各类设备如水、电、暖、安防、消防等的综合管理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黎连业,朱卫东,李皓.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振昭, 许锦标, 万频. 楼宇智能化技术[M]. 北京: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3].王玄. 物联网与智能建筑[J].建材与装饰, 2013,1:39-41

[4].ATZORI L., IERA A.,GIACOMO M..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 survey [J].Computer networks, 2010, 54(15): 2787-2805.

[5].IRA G., PAUL E.. Building automation: Smart buildings meet the smart grid[J].Engineered Systems, 2009, 26(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