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哲学的基本条件

哲学的基本条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哲学的基本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哲学的基本条件

哲学的基本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流行病学;病因;逻辑学;推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7-0080-03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了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疾病的发病过程、病因论、病因推断及疾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流行病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疾病病因研究。对病因的认识及病因推断过程从哲学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从逻辑学上来说则是属于归纳推理的范围。应用逻辑学原理与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病因、分析病因及建立正确的病因推断过程,这对于形成正确的思维和准确理解研究结果至关重要。

一、从逻辑学原理正确认识病因

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现象。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病因是指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一般也称为危险因素。如果将疾病作为一种结果来看待,与这种结果有关的原因就是病因。从逻辑学对病因的认识上来说,病因可以分为必要病因、充分病因、充分必要病因、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

(一)必要病因

如果没有事物P,事物Q就必然不存在;如果有事物P存在,却未必有Q存在,即可能有Q存在,也可能没有Q存在。在这种情况下P就是Q的必要原因,即“有之可能,无之必不然”。在研究疾病时,可称之为必要病因。例如,“如果在一定条件下某种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存在时,那么该种传染病就有可能流行。并且只有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都存在时,该传染病才能可能流行。但在1964—1978年间,性病作为一类传染病,其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都存在,但没有发生性病流行”。因此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流行的必要病因。

(二)充分病因

如果事物P存在,事物Q就必然存在;而P不存在时,可能有Q存在,也可能没有Q存在。在这种情况下,P就是Q的充分原因,即“有之必然,无之也可能”。在研究疾病时,可称之为充分病因。例如,“2003—2004年中国有冠状病毒性非典型性肺炎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所以形成了非典型性肺炎的流行。但2004年后,冠状病毒性非典型性肺炎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不存在了,但仍然有非典型性肺炎流行”。因此“非型肺炎的三个基本条件”是非典型性肺炎流行的充分病因。

(三)充分必要病因

如果有事物P存在,就必然有事物Q存在;若没有P存在时,则必然没有Q存在。反之,如果有Q存在,就必然有P存在;如果没有Q存在,就必然也没有P存在。这样,P就是Q的充分必要原因,即“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在研究疾病时,可称之为充分必要病因。传统的因果观中所指的病因就是指的充分且必要病因,实际上这种病因几乎不存在,除非将病因和疾病定义成几乎同一个事件。例如,“狂犬病病毒侵入脑内导致了狂犬病恐水期症状。即没有狂犬病病毒侵入脑内,就不出现狂犬病恐水期症状。没有出现狂犬病恐水期症状,说明狂犬病病毒没及侵入脑内”。

(四)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

如果事物P的存在与否不影响事物Q的存在,但事物P存在与否可以影响事物Q的存在程度,这种情况下,P就是Q的辅助原因,即“有之可能,无之也可能”。在病因研究时称之为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例如,“1964—1978年,中国虽然有性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存在,但由于没有性乱现象,所以没有性病流行。但1978年后,中国有性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存在,并且有性乱现象,所以出现了性病流行”。在这里“性乱”是性病流行的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在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研究实例是“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即肺癌的发生不一定必然有吸烟存在,但吸烟可以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因而吸烟是肺癌的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非常重要,慢性病、一些传染病及营养缺乏病等大多数的病因都属于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因此,机械地将病因理解为既充分且必要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假言推理在病因认识中的应用

假言推理,是指以一个已知的假言判断肢为大前提,以一个已知性质判断肢为小前提,根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推导出一个未知性质判断肢为结论的思维形式。由于假言判断有三种不同的条件,所以假言推理可分为三大类: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及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一)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指以一个已知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大前提,以一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小前提,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推导出一个未知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思维形式。

1.规则及违反时的逻辑错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在进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不能用肯定前件来肯定后件,也不能以否定后件来否定前件。否则,就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例如,“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都存在时,该传染病才能流行”。因为“某地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都存在了”,所以“某地某传染病发生了流行”。又如,“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都存在时,该传染病才能流行”。因为“某地没有发生传染流行”,所以“某地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不存在”。以上这两个推理都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根据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逻辑性质,只能有两个有效式。

第一,否定前件式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指小前提对大前提的前件(前因)作了否定,结论对对大前提的后件(后果)作了否定。逻辑形式:只有P,才有Q;因为非P,所以非Q。例如,“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都存在时,该传染病才能流行”。因为“某地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不存在”,所以“某地没有发生传染流行”。

第二,肯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指小前提对大前提的后件(后果)作了肯定,结论对大前提的前件(前因)作了肯定。逻辑形式:只有P,才有Q;因为有Q,所以有P。例如,“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都存在时,该传染病才能流行”。因为“某地发生了传染流行”,所以“某地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都存在”。

(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指以一个已知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大前提,以一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小前提,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推导出一个未知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思维形式。

1.规则及违反时的逻辑错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在进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时,不能用否定前件来否定后件,也不能用肯定后件来肯定前件。否则,就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例如,“如果在长期过渡劳累的情况下摄入足量结核杆菌,那么就要患肺结核病”。因为“甲某不是在过渡疲劳的情况下摄入结核杆菌”,所以“甲某不可能患肺结核病”。又如,“如果在长期重度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摄入足量结核杆菌,那么就要患肺结核病”。因为“乙某患了肺结核”,所以“乙某是在长期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摄入足量结核杆菌”。以上这两个推理都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2.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根据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逻辑性质,只能有两个有效式。

第一,肯定前件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指小前提对大前提的前件(充分条件)作了肯定,结论对大前提的后件(必然结果)作了肯定。逻辑形式:如果有P,那么有Q;因为有P,所以有Q。例如,“如果在长期严重精神打击的情况下摄入足量结核杆菌,那么就要患肺结核病”。因为“李某是在长期严重精神打击的情况下摄入足量结核杆菌”,所以“李某肯定患了肺结核病”。

第二,否定后件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指小前提对大前提的后件(必然结果)作了否定,结论对大件提的前件(充分条件)作了否定。逻辑形式:如果有P,那么有Q;因为非Q,所以非P。例如,“如果在长期严重免疫缺陷的情况下摄入足量结核杆菌,那么就要患肺结核病”。因为“赵某没有患肺结核病”,所以“赵某肯定没有在长期严重免疫缺陷的情况下摄入足量结核杆菌”。

(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指以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作为大前提,以一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小前提,并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推导出一个未知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思维形式。

1.规则及违反时的逻辑错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违反以上任何一条,就会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2.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根据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逻辑性质,有四个有效式。

第一,肯定前件式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当且仅当有P,则有Q;因为有P,所以有Q。例如,“当且仅当体内有HIV病毒生长繁殖并可排出HIV病毒的人,才称为艾滋病的传染源”。因为“处于艾滋病窗口期的人体内有HIV病毒生长繁殖并可排出HIV病毒”,所以“处于艾滋病窗口期的人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第二,肯定后件式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当且仅当有P,则有Q;因为有Q,所以有P。例如,“当且仅当一个人感染了天花病毒,才得天花”。因为“刘某得天花”,所以“刘某肯定感染了天花病毒”。

第三,否定前件式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当且仅当有P,则有Q;因为非P,所以非Q。例如,“当且仅当一个人感染了麻疹病毒,才能得麻疹”。因为“钱某没有感染麻疹病毒”,所以“钱某肯定没有得麻疹”。

第四,否定后件式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当且仅当有P,则有Q;因为非Q,所以非P。例如,“当且仅当一个人长期摄入过量的氟,才患地方性氟中毒病”。因为“孙某没有患地方性氟中毒病”,所以“孙某肯定没有长期摄入过量的氟”。

哲学的基本条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海洋社会;社会哲学;海洋发展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2003604

海洋社会是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并逐步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而社会哲学则是十八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1](P10)。用一种思辨性的社会哲学理论来揭示和阐发一个日益发展的边缘社会,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它旨在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视角、一种全新的诠释方式和一个全新的解释框架。这一努力对海洋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海洋社会与社会哲学之间有没有内在的关联?二者是否存在着对话的可能性?换言之,海洋社会哲学何以可能?这是我们研究这一课题首先面对的前提性追问。

海洋社会哲学,是指用哲学思维思考和研究海洋社会问题的社会哲学思想,是从哲学的视域揭示和阐发海洋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综合理论体系,是对海洋与社会、海洋与环境、海洋与文化、海洋与历史、海洋与经济以及海洋发展等问题进行哲学思索的理论结晶。然而,海洋社会哲学是否可能?面对这个康德式的追问,我们还是用康德式的分析来解答。实质上,它就是要解答海洋社会哲学存在的合理性问题。海洋社会哲学的存在和产生有其现实动因、基础条件、学科逻辑,它们构成了海洋社会哲学存在的合理性依据。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社会更表现为一种显性的社会哲学形态。

一、海洋环境危机与人类视野转向

海洋环境的生态危机与人类视野开始转向海洋是海洋社会哲学产生的现实动因。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当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开始进入哲学视野的时候,社会哲学便产生了,海洋社会哲学的产生亦是如此。

在我们生存的地球,3.61亿平方公里的海洋约占总面积的70%,各大洲漂浮在大洋上面,成为海洋中的“陆地”。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物,本是无法居住的自然障区,但就是这个障区产生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发明了舟船和各种劳动工具,才逐渐走进海洋。对海洋的认识、开发、利用经历了从低到高、由海面到海体的发展步骤。随着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欧洲探险家发现了新大陆、新航线。地理大发现后,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人类开始向海洋索取资源,海洋获得了全方位的开发。海洋这个“障区”被重视起来了,人类开始用思辨的眼光来审视海洋发展问题。

今天,海洋环境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海洋社会将面对怎样的挑战?我们认为,依然是“地球只有一片海洋”的问题。所谓“依然是”说明“地球只有一片海洋”已经是个“老”话题。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不过,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对海洋的认识、利用有很大局限。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实践活动还是很弱的。即便如此,人类还是在很早就食用贝壳和懂得海上捕捞。考古工作者在沿海地区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人类留下的贝壳堆和海鱼骨。专家们根据鱼骨鉴定,认为这些海鱼骨包括锄鱼、黑织、梭鱼和蓝点马统4种海产经济鱼类,说明当时已掌握了一定水平的海洋捕捞技术。而到了几千年后的今天,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依然是“地球只有一片海洋”。这时候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地球只有一片海洋”的问题变得很沉重、很严峻、很重大。由于今天的人类过度开发海洋资源,导致海洋污染加剧,近海已逐渐变得不适宜人类生存,这就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也注意到,对于海洋环境面临的挑战正在唤醒人类关注海洋,关注自己的“第二家园”。海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海洋社会的突出问题。

按照哈马斯的理解,认识或理论活动并非一种纯粹的智力游戏,而有其内在的实践意图。实践意图的产生与人的活动对象有关,但更与人的需求有关。人类在走向二十一世纪时,曾面临“成长中的烦恼”:资源的匮乏、生存空间的缩小、环境的破坏等。为了生存,世界各国开始将目光投向海洋,以争夺管辖海域为中心,各沿海国的海洋“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可供人类食用的鱼类活动的场所即渔区,约80%被分割在有关国家的管辖海域范围之内,沿海各国专属经济区内的总渔获量约占世界渔获总量的94%以上。到他国专属经济区内捕鱼,受到种种限制。这就意味着一些国家的渔船要从传统渔场撤出,渔民生计和渔区经济大受影响。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航道也要经过一国或多国的专属经济区海域。所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各国在拥有管辖海域问题上,都采取寸水必争、寸海必夺的态度,甚至一些国家在有争议的海域先下手为强、抢先占据,企图制造既定事实。海洋自由活动空间变得狭小,凸显了人类生存空间的局促。人工岛屿、海上机场、海上油气平台、海上城市、水下居室、海底酒店、海底隧道、海底工厂等一系列海上工程的建设,反映了人类对海洋生存空间的欲求。

二、海洋社会实践、海洋社会

科学与哲学的耦合 按照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一门新学科能否得以建立,主要看其是否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等条件。客观条件,是指建立学科必须具备研究的客观对象及科学发展与社会实践的需求;理论依据,是指建立学科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依据;思想基础,是指建立学科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只有具备了这三个基本条件,建立学科才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以此观之,海洋社会哲学的提出,不是作者的异想天开,而是哲学、海洋社会实践和海洋社会科学的完美耦合。

哲学的基本条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行政环境;辩证关系;行政系统优化;科学管理

一、行政管理概述

1.行政管理的基本涵义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2.行政管理类型

(1)国民经济管理。这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生活所实行的管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商业贸易 以及环境保护和公用事业的管理。

(2)民政管理。民政管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和安置等管理。

(3)文化教育管理。文化教育管理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管理。

(4)公安司法行政管理。公安司法行政管理包括治安、交通、消防、边防等管理,以及律师事务、公证事务、劳改狱政管理等。

二、行政环境概述

1.行政环境的基本涵义

在行政管理领域,行政系统与其周围行政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便构成行政生态系统。行政系统是指由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组成的,有活力的行政现象和行为过程。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这些条件有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凡是作用于行政系统,并为行政系统反作用所影响的条件和因素,都属于行政环境的范围。

2.行政环境的类型

(1)从作用于一国行政管理的主要因素的属性来分。以此为依据,可以把行政环境分为行政自然环境和行政人文环境两类。①行政自然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行政管理直接或间接面临的相关的自然条件。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土壤气候、生态条件、动植物资源、矿藏资源等。②行政人文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行政管理直接或间接面临的社会人文条件。它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法律的诸种关系、习俗、体制、风气和伦理观念,也包括社会舆论、宗教、文学、哲学、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交换分配方式等因素,还包括生活在这些因素构成的氛围中的社会群体、社区组织、阶级、阶层、利益集团和政党等。

(2)从作用于一国行政管理的主要因素的国别界域来分。以此为依据,可以把行政环境分为国内行政环境和国际行政环境两类:①国内行政环境,指一国领土内社会各方面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状况。其中又以经济状况、政治氛围和文化环境为主要因素。②国际行政环境,指一国行政管理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国际条件和国际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家园—“地球村”。在“地球村”里,和平共处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成了国际社会的两大主流。

(3)以行政系统自身界线来分。以此为依据,可以把行政环境分为系统内部环境和系统外部环境:①系统内部环境,指与行政组织的生存发展相关联的、在行政系统之内的、对行政运行产生直接、具体影响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因素或条件。内部环境是行政组织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直接依据。②系统外部环境,指与行政有关联的、在行政系统界线之外的、对行政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或条件。

三、行政环境和行政管理的辩证关系

1.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它决定、影响或制约行政管理目标的制定、机构设置、机制运行和活动方式的选择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行政环境,就必须有或必定有什么样的行政管理。

2.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

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表明的是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反作用。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依法管理的活动。所以,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作用也符合恩格斯关于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的论述。为此,我们也可以把行政管理对于行政环境的反作用归结为当行政管理沿着行政环境发展方向发生作用时,对行政环境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的发展就起积极的推进作用当行政管理沿着与行政环境相反的发展方向发生作用时,对行政环境的发就起阻碍的消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行政管理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它在适应行政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地促进其所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在于它对行政环境的能动的改造。

四、结论

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平衡,是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是行政管理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行政管理具有活力和效率的重要前提。行政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行政管理对其适应的过程实质上又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平衡预示着新的不平衡、不适应,不平衡、不适应又预示着新的平衡、适应。这种相对平衡主要是指行政管理符合行政环境的基本性质,首先是符合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制度的性质行政管理适应行政环境的现状和发展水平行政管理适应行政环境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詹 伟:公共行政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徐晓雯 丛建阁:行政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哲学的基本条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迁移;政治教学;措施

素质教育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心理基础就是迁移。迁移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一个教师,研究并掌握迁移规律,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掌握英语的人学习俄语就比较容易,会骑自行车的人比不会骑的人学开摩托车要容易一些。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与此相反的现象,如学汉语拼音对有些英语字母语音的学习常常发生干扰,习惯于右脚起跳的跳高技能对掌握左脚起跳的撑竿跳高也有干扰作用。这些现象都是迁移。

一、影响中学政治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从哲学的角度讲,是因为客观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因此,人的知识、技能也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人在解决新问题时总是要利用其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因而迁移也就成为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首先,只有通过迁移才能使已有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检验、深化和充实。其次,迁移也是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过渡到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

1.迁移的分类

迁移有两种:先前的学习促进以后的学习叫正迁移,妨碍以后的学习叫负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利用,从而产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这就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正迁移现象。这种迁移现象,既表现在同学科之间,如学好哲学有利于学好历史或语文写作,也表现在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之间,如学好了经济常识第一课关于商品经济的基础理论,对学习经济常识整本书的内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负迁移现象表现在学生新旧概念、新旧知识互相混淆,因而产生干扰现象。如不正确的书写方式形成习惯以后就难于纠正,这是旧技能对形成正确书写技能的干扰。过分迷恋于课外活动的学生往往难于形成课内的学习兴趣,这是学习态度间的干扰现象。负迁移一般是暂时的,经过训练是可以克服的。

2.影响政治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第一,学习对象间的共同因素。共同因素是实现正迁移的基本条件,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1)学习内容上共同因素多,正迁移就明显。如哲学的学习,掌握了唯物论,对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学习帮助很大。

(2)学习方法上共同因素多,正迁移也明显。如记忆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假如学生在高一学经济常识时掌握了一种较好的记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方法,则其在学习哲学和政治常识时,会充分利用这一方法,迅速而有效地记住一些必须记忆的内容。

(3)学习态度的共同性也会影响迁移,如果学生在政治学科的学习中养成了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则这一良好学风会表现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上。

第二,原有知识的概括水平。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原有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概括水平低,迁移就会遇到障碍。如在初中阶段学好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这一基本原理,就会对高中政治课的学习产生正迁移影响。概括能力之所以会影响迁移,是因为迁移过程必须依据已有知识去辨别当前的新事物。如果概括水平较高,能找出新事物的本质,并把它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样迁移就较顺利;反之如不能找出新事物的本质,也就无法把新事物纳入到已有知识中去,这就会给迁移带来困难或造成迁移的错误。

第三,认知结构。将学习内容的最佳知识结构以最佳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并最终优化为各种能力,是促进学习积极迁移的重要条件。一个具有良好认知结构的学生总能敏锐地把握各种学习材料之间的结合点,并能由此及彼地进行分类与组合,使获得的知识经验系统化,在学习中容易产生正迁移。相反,具有不良认知结构的学生,获得的知识经验往往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新旧知识容易混淆,容易导致负迁移的发生。如当教师把知识点的学习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时,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自然会按照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不会在思维上产生逻辑混乱。

二、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防止负迁移发生的措施

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正迁移能力,使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应使学生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的发生。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注意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前提条件,要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应尽量联系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旧知识,寻找新旧知识的共同点,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不但可以理解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复习旧知识,还可以加深对新旧知识的理解,避免新旧知识间的干扰。

例如:《经济常识》下册第11页在讲述财政问题时,认为“财政支大于收,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这种状况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教师在讲述这一问题时,可联系《经济常识》上册第22页“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及上册第52页“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就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论述。这样不但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把握通货膨胀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正迁移能力,而且也防止了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干扰――克服了负迁移的发生。

2.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原有的知识越具有概括性,正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应把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作为学习的重点。中学政治课是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构成的,搞好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必须准确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原理的精神实质和适用范围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学习概念、原理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形成正迁移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有效地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例如: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这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决定的。

A.生产力状况B.产业结构

C.所有制结构D.消费结构

哲学的基本条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形而上学 科学 假定

一、科学与形而上学

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实践检验和逻辑论证,反映自然、人类社会、思维等的本质及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以实践为手段,通过一系列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的、静止1的、片面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在形而上学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单凭直觉来对事物进行判断。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看不到事物处在运动和发展中,看不到事物产生和消亡的过程。然而,比起古希腊的朴素辩证法对世界的认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肯定,形而上学是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它在人类认识上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因为只有先对自然现象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才能建立起解释事物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现代科学。正如恩格斯所说:“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当科学发展已经越过对自然现象分门别类的研究阶段,进入到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和无限联系的研究阶段时,形而上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的发展。然而,形而上学与科学并非水火不相容,形而上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科学的发展。

二、科学是在形而上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历史证明,整个古代科学都是在形而上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甚至可以说,古代科学本身就是形而上学,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也不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对象,古代科学都是形而上学的。在古代,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唯一获取知识的途径,因而也是古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古代的科学家也就是哲学家。由于形而上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最基本的东西,是其他一切事物所凭借的东西,所以被称为“第一哲学”。古代盛行的社会思潮是“哲学主义”,在古代有着“第一哲学”之称的形而上学,影响着有着“第二哲学”之称的物理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

从古代哲学中,我们可以找到形而上学促进科学发展的依据。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的源头,而它事实上却得益于形而上学。由于当时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的数学计算过于复杂,哥白尼在想办法改进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换成“日心说”的模型,计算起来就会简单很多。而这一新模型,恰恰来自于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写到:“这就启发了我也开始考虑地球的运动。虽然这种看法似乎很荒唐,但前人既可随意想象圆周运动来解释星空现象,那么我更可以尝试一下,是否假定地球有某种运动能比假定天球旋转得到更好的解释。”可见,“日心说”不仅来自于古代形而上学的想象,而且是通过形而上学假定的理论,而就是这种形而上学的想象和假定,导致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科学革命。

在现代科学哲学家中,最早承认形而上学对科学的作用的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波普尔。他说:“我甚至不主张形而上学对经验科学是毫无价值的。因为无可否认,与阻碍科学前进的形而上学思想一起,也曾有过帮助科学前进的形而上学思想,例如思辨的原子论。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想,假如没有对纯思辨的有时甚至相当模糊的思想的信仰,科学发现是不可能的。”在这段话中,波普尔把科学研究与形而上学的信仰联系了起来,他虽然认为形而上学不是科学,但他反对科学拒斥形而上学的做法。

库恩在他的主要哲学概念“范式”中,就把形而上学看成是科学的组成部分。他的“范式”中的其中一类就叫“形而上学范式”,包括科学信念、世界观和形而上学思辨等。费耶阿本德不仅承认形而上学的方法,而且把它看成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方法。麦克斯韦则指出,科学一开始就基于宇宙是可以理解的这一形而上学假定,科学的发展就实际上就是找出各种可理解的形而上学蓝图,将每一种蓝图建立起一定的理论加以阐明。根据麦克斯韦的理论,科学变革的理论基础是形而上学的假定,“形而上学蓝图”在一定时期支配科学的发展。

三、科学渗透着形而上学

科学渗透着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科学的前提。众所周知,科学最强调经验依据,需要经验验证,而这恰好意味着科学的前提和结论本身就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因为如果它们先天就是可靠的,就不需要再用经验验证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物质处在无限、绝对和永恒的状态中,但由于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具有有限性、相对性和暂时性,要进行科学认识,必须把研究对象从世界统一体的无限、绝对和永恒的状态当中抽离出来进行研究,所以科学需要的形而上学作为前提。

从解释学的角度分析,任何理解都无法依赖于某种牢靠的“基础”。独立于整个科学结构之外的“基础”是不存在的。科学研究正是从无基础状态开始,即从“猜想” 、约定” 、“假说”开始的,因而形而上学总是无处不在的。尤其当现代科学研究对象日趋抽象化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没有形而上学,科学无法深入到物质内部,也无法揭示生命的奥秘,甚至连两件自然界的事实都不能联系起来。事实上,形而上学作为一种世界观或方法论,对科学发展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人民出版社,1995

[2]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M] .科学出版社,1973

[3]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 .科学出版社,1986

[4] 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M] .四川大学出版社

[5] 周林东.科学哲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