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历史主义

科学历史主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历史主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历史主义

科学历史主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史 教师 理科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095-01

在笔者所在高校曾组织开展的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每位参赛老师的讲授都很出彩,但是理工类的高分都出自在理科课程中融入了科学史教学的那些教师。这样的教学往往不那么生硬,不那么枯燥。比如有位老师在讲述“多普勒效应”的时候,引入了多普勒的生平介绍,并且图文并茂地讲解。这位老师灵活运用了科学史,增加了理科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趣。这样的讲解比纯粹讲解定律定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并记忆深刻些。确实,学习科学史可以增加自然科学教学的趣味性,科学史有助于理科教学。

近年来科学史的教育价值重新受到国际科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以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形式进入科学课程中,成为国际上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如美国的“2061计划”选取了科学史上十个意义重大的发现和变革,旨在说明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和影响。作为具体实施方案之一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则将科学的历史和科学的本质并为一个标题“要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必须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学生领悟到科学的本质。”

在我国的科学教育中,科学史教育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许多问题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比如现在很多中学在积极探讨是否文理分科。再比如高考考试科目的改革,有考试方式为3+X的,也有中学校长推荐优秀学生直接参加高等学校入学面试考试的。这些对学生们文理知识的交互理解和掌握有较高的要求。再有,最近比较热议的 “国考”,其内容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比如,有道国考题目:

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正确的是:

A.老子早于庄子,庄子早于韩非子

B.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

C.的实践观同于列宁,列宁的实践观同于马克思

D.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培根

还有道题:

下列关于武器装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潜艇装备的主要是核武器

B.“歼十”战斗机是国产飞机

C.弩是中国最早发明的

D.AK-47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种自动步枪

如果没有对科学史的了解和掌握,是很难正确完成这些考题的。

由此看来,基础科学课程的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科学过程和社会背景的理解。而科学史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把握科学的本质,全面理解科学与人类的关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科学史的创始人乔治・萨顿说得好,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理解科学、以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科学史的学习可以使理科功课的学习变得有趣。阿基米德在浴盆里发现了浮力定律后,大喊大叫着跑上街道,赤身地告诉每一个人他终于发现了;牛顿在一个炎热的午间躺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行星运动的规律,结果一个熟透了的苹果掉下来打中了他,使他茅塞顿开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科学传奇故事能诱发学生们对神奇科学世界的向往。

虽然传奇故事往往过于强调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和机遇性,但它所能告诉人们的科学思想的逻辑行程和历史行程,对理科学习肯定是有益的。众所周知,经过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许多人的巨大努力之后,牛顿才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才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从19世纪末物理学天空中的“两朵乌云”给物理学家们带来的巨大烦恼,到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同样是一大批科学精英不畏艰难上下求索的结果。

在理科课程中增加科学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们明白,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发展的,科学也一样,它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不断向前发展的。亚里士多德“较重物体的下坠速度会比较轻物体的快”的这一观点曾在物理学界一度盛行,而直到十六世纪才最终寿终正寝,被伽利略从比萨斜上掷下两个不同重量圆球的实验。

基于以上,我很赞同这一观点:“科学史有助于理科教学”。

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一个理工类较文科类发达的学校,要使理工类课程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就需要更加注重科学史课程的开展,以及科学史在理工类课程中的灵活运用。授课教师们不仅仅可以在教学中穿插科学史的故事,使用案例教学法,还可以举办科学史的专题讲座,或者开设科学史公共选修课程等。

不过,现今多数理科教学不谈历史,如果有也只是历史方面的点缀,诸如牛顿的生卒年月等。把科学史有机地揉进理科教学中,虽是我们大力提倡的,但做起来很困难,而且效果不好。自然科学本身技术性太强,科学教育必须花大部分精力于训练学生的技能方面,而科学史的引入肯定会分散精力,削弱技能训练。因此,科学史与理科教学整合时,不能用科学史来取科教学。在内容的选取上要做到去粗取精、削枝强干,使科学史线索单一、脉络清晰;要使有限的篇幅和精选的事例,通过学生的参与,折射出科学的全景。

在近代科学的创建时期为新时代高声呐喊的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在科学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人类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我们不再对我们身边的科学表现出惊奇,我们已经对科学无动于衷,而恰恰在此时,我们需要回顾科学的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智,阅读科学的历史将使科学时代的人们变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参考文献:

1.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

2. 丹皮尔著,李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

科学历史主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

人总是会有惰性的,没有监督、没有任务、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散和放松.学生们也一样,毕业班和非毕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有很大的区别.在平常的学习中,教师监管得越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就相对好一些,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比较松,那么学生也很少会自主地去学习.但老师的监管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并不能够彻底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是要靠学生们自觉地努力学习,这就需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中,我们也常提倡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让学生们获得学习的快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外,学生们如果不懂得自主学习的话,那么学生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如果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那么学生的潜力则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培养学生们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让学生们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至少也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内在条件,就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第二个是外在条件,就是学习方法.关于这两点,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去达成.

一、自主学习的内在条件是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习非常有效的内在动力.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们在无压力的状况下是否愿意在课外进行学习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取决于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如果一名学生非常喜欢数学,那么在课外,他也会自主地、想方设法地多看书、多练习,或者看一些有关数学的课外书,如趣味数学等.兴趣促使学习可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因为兴趣引导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全身心参与的过程,因为学生对这门课程有兴趣,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愉悦的身心体验,学习效果自然要好过被外力压迫而进行的学习.

要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就应该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关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只差小于第三边,在没有学习这个知识点之前,学生们并没有三边关系这种概念,只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边组成的.在上课前,我让学生们判断:如果给你三条小木棒,你能用它们做成一个三角形框架吗?认为可以的请举手.结果大部分的学生都举手,小部分学生没有举手,大概就是已经预习过了的学生.当我拿出三条小木棒演示的时候,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条木棒都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们充满了惊讶的表情,忽又觉得事实就是这样,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事物,其中所包含的知识以及未知的知识总是会让人眼前一亮,总有那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探索.这样一些可以引起学生们兴趣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是有些帮助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尽量插入一些类似这样的片段,不但可以把学生们的思维引向更深入的知识层面,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们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准备必要的内在条件.

二、自主学习的外在条件是学习方法

学生不但要有学习的兴趣,还必须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在课外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因为在课外已经没有了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完全是独立自主的.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依靠学习方法的支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学生们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指导学生们学习方法,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实现.

1.由粗到细地“读”

教学生读就是指导学生们如何阅读课本内容的方法.阅读书本可以先从目录看起,一眼看过就知道每章每节讲的主要是什么内容,和前后单元是否有联系.在阅读章节内容的时候可以一边看一边做标记,分清这一节里面所涉及的各种概念和性质等.学会整理和归纳,把知识的先后及因果关系理清.

2.由少到多地“做”

学生们在阅读了书本或者其他的内容之后,需要做一定的练习进行检测和巩固.比如在预习中阅读了书本上的新内容之后,紧接着就可以把书本上每一小段内容后面的练一练部分的习题做了,这些习题难度不大,都很基础,而且和跟例题几乎一模一样,学生们做起来也不会很困难.在进行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才去做一些难度稍大的练习,并且逐渐增加练习量.练习就是检测自主学习的效果并巩固自主学习的成果.

3.由浅入深地“想”

学习数学一定要学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把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阅读过程需要思考,解题过程也需要思考,解题后还需要反思.教会学生们如何进行思考,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如果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懂得思考,那么自主学习就很难深入下去. 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只有学生们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教师不能强迫学生们去学习,因为那样的学习效果将会很低.教师要从兴趣的培养方面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再从几方面来让学生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课外自愿去学习,并且会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跃.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学课程辅导,2011(11).

科学历史主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论教师角色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019-02

一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概述

1.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在美国流行,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提出,从该理论提出之初,就开始向教育学方向延伸,尤为关注学校课程领域的问题。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为先导的,又称为人性中心课程论,顾名思义,它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能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情境,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及他们的内在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目前,该课程理论已经发展为一种完善的新课程观,它是迎着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时代浪潮产生的,抨击非人性化的课程。

2.内涵及观点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从“知识中心”向“人性中心”发展,与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相对立,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己所渴望的完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个性,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目的是重视个性的完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重点不应只放在认知与智力的发展上,更多的是应该放在人的情感和人格的塑造上,也就是倡导认识与情感双方面发展,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以人的思想解放、人的自由且全面发展为最终指向和目的的。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首先,人本主义强调培养完整的人,并把“自我实现”作为课程目标,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增长人的全方面能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其次,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主张设置并行课程和统合课程,针对整体人格和个体解放的发展,主要由学科知识课程、情感情意课程和体验课程整合而来,这种整合课程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的人格健康成长和自律性的自我建立和完善。最后,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内容要具有“适切性”,课程组织要统合化。课程内容方面的适切性原则有两层含义:(1)课程内容要适应全体学习者的需要,并能与其建立起经验上的联系;(2)课程内容也应适应每个学习者的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课程设置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真正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二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教师角色转换的影响

1.“非指导性教学”原则下教师的“促进者”角色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主张协作学习,尤为强调的是“非指导性教学”的课程实施原则。这种教学措施是由教师提供材料、创造问题情境,学生则通过内心活动及自我反省的情感体验解放思想,自由地表现自我和认识自我,从而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教学方式。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把教师当作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那么在这种课程中,教师就是学生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更是学生的朋友,同时也有鼓励、帮助、辅导的职责。教师首先要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一种有益于学习的心理氛围,在提供学习资源的同时,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课内外学习活动,这样也帮助了他们完善和发现个人意义。

2.协作学习中教师参与的协作课程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提倡协作学习的观点,这主要是指多个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相互促进,进而产生了协作课程。在协作课程中,师生间的协作是主要的,教师重视与学生的思想沟通,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促进学生自我人格的全面发展。实现协作课程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的分组教学模式,教师指导下的分组课程学习也是学生协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满足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所提倡的依据人性意愿的观点,是为了促进学生适应变化并且启发他们的深层情感意愿。(2)采取师生合作的合约方式,教师在每门课程的起初几节课程里与学生制定学习合约,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一些反馈和帮助,这种合作课程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3)师生双方在协作过程中应该互相尊重、相互理解,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现实变化的,能自主学习的人。

3.教师参与的学生自我评价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注重课程实施各个阶段的学生内部自我评价,并反对传统的由教师进行的外部评价。这都要求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管理空间,并借此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的建立。例如,在某些课程中,教师让学生自由提问,据此编制试卷并进行测试,让学生们参与评价,或者进行小班教学,让学生彼此对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小班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自我评价课堂学习效果,并公开自由讨论改进意见和措施。教师参与下的学生自我评价是动态的,教师是组织者和参与者。

三 新课改背景下结合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思考教师教学

1.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情感互动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和情意发展的统一,进而强调要突出课程的情意基础,而情意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需要借助于教师的课堂情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带着情感在进行教和学的,积极的情感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能力的发挥,使教学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信任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高层次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情感领域是丰富的,那么如何进行情感教育也绝不是僵化的、说教式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情感投入是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而教育方式应该紧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这既考虑到了认知因素,又充分发挥了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增强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2.师生合作者关系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课程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获得知识以外,还应重视对学生人格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协调发展。受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影响,处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时,应一改往日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更多的是合作者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着重强调的理念是“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一个智力与人格,或者说认知与情感双方面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由于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心理活动并没有完全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借鉴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关于师生关系的指导,就能开创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

3.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曾说过,人类学习有两种类型,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无意义的学习也就是不涉及感情和个人意义的,自然也就无法培养完整的人,有意义学习是说在情感层次发生变化的学习,它能使个体的行为和态度都发生重大变化。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更多的是设计体验课程、融入情感教学,让每个学生的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但事实上,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与生活中一切真实问题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有意义学习,那么教师为了让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的和负责的个体,就应该为他们创设不同的真实的问题情境。当教师能让学生看出他们所学习的东西能够丰富和完善自我时,学生们就会进行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教师的行为,凡是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积极变化的,都可引导他们的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需借助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融入情感,创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设置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主动探索未知的问题。具体做法就是教师要自己去发现一些对学生来说具有吸引力并且真实的问题,这些问题还要与教学活动相关,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真实情境下的各种角色行为,让他们感受到现实情境面临的问题。

4.教师情感教学,体现“以人为本”

首先,师生关系是一种隐性课程,但它对于学生往往比显性课程更有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建立良好互尊的师生关系来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抵制态度,转为向往性。师生感情融洽和谐、平等、互尊,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包括理解和信任,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和心理障碍,从而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让学生围绕某个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活跃融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讨论可采用辩论式,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应该耐心听取学生的看法,在必要之处做些点拨,最后进行总结归纳。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最后,教师不应该只在课堂内与学生接触,课外也应多与学生们沟通接触,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应该充分地融入学生群体,关爱每一个学生。这样既可以培养师生感情,又可以捕捉到课堂教学的生活素材。让教师的情绪鼓舞学生,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善良和蔼,从而把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情绪迁移到对课程的学习上。

四 总结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为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建立起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个人意义的学习,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主张协作学习,追求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从而加强师生情感的互动。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就应该用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流,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所应做的就是成为学生忠实的引导者和点拨者,让学生自愿敞开心扉,自由开放的学习,去主动地学习和探究,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体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提倡者认为教师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资源。教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从而实现了道德感、责任感的提高。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教师自我的真情实感,才能让师生关系融洽,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把情感教学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不但从心理学上看有理论指导意义,从现实来看也具有切实可行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秋钊.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2]王新民、刘小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1)

[3]郭永华.谈人本主义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09(5)

[4]文冬、杨九民.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02(12)

[5]张晓燕.我国“新课程改理念”的人本主义倾向评析[D].西南大学,2010

科学历史主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分组实验;实验能力

物理学科是三大基础自然学科之一,也是一门以实验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学科,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物理学科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和论证都得益于实验在背后的支撑,可以说,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活动的灵魂[1

].与演示实验不同,分组实验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活动,学生是实验的直接操作者,甚至是实验的设计者.相较于教师,学生无论是在知识、经验还是自我调控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再加上学生数量众多,本身还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这样就导致分组实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状况,从而导致分组实验教学过程很难把握.为了保证分组实验的有效开展,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做好实验课前的备课工作

相较于理论课教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更加灵活,为了保证实验课的顺利开展,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在备课环节中,除了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在实验开始前,教师一定要亲自动手做一做实验.通过提前做实验,教师不仅可以对实验仪器进行检测,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以及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备课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实验教学设计.例如,遇到一些实验原理较为复杂的实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的理解实验原理,教师可以借助于版画、视频资料等手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果遇到一些实验仪器较为复杂的实验时,教师可以提前详细地给学生介绍一遍实验仪器的基本作用以及使用方法.

二、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分组实验的开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但反过来说,分组实验本身的顺利开展对于学生这些能力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可以说,分组实验是对学生一个综合能力的考验.学生要想在分组实验中有好的表现,不做提前的预习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2

].因此,教师要在开展实验活动之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详细地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这些作业内容要包括这样几个部分:熟悉实验原理,设计好实验布置,设计好实验数据表格,准备和熟悉实验器材等.为了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验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例如,笔者在开展“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之前,就给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根据纸带上的点能够判断出小车的运动形式吗?说明一下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小车做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匀减速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为什么可以把纸带上任意一个点作为起点?如果是两个连续的记数点,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要用打点计数器打五个点的总时间作为时间的间隔?如何通过纸带上打下的点来计算加速度、即时速度?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提前对实验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到了课堂上动手的时候,学生才能更加有信心.为了督促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完成,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实验预习活动进行抽查,以便让学生养成分组实验前一定要进行预习活动的习惯.

三、实验过程中注意共同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在分组实验中,学生是实验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主动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无事可做.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来回巡视,随时了解学生的实验状况,如果发现很多学生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问题上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说明这些问题属于共性问题,需要集中进行指导.例如,学生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笔者巡视一圈下来发现很多学生都没有正确选择弹簧测力计,并且在操作中不会确定力的方向,于是,笔者让所有学生停下来,把以上两个问题给学生统一讲了一下,然后再让学生继续实验,这就是共性指导.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一些个别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把共同指导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得教师的指导行为更加层次性,从而提升教师的指导效果.

四、重视实验后的作业布置

在分组实验结束以后,为了巩固实验成果,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一定要在实验操作结束以后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的作业.例如,在做完了“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以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些作业:利用力的平行四边行定则求出合力的图解值,并通过比较实测值的大小和方向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总结一下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来自于哪里,采取怎样的措施可以尽可能的降低误差?这些课后作业的布置,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完成以后对实验过程再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思考,并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该实验,同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能够促进学生进行二次学习和提高,使得实验的效果得以巩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勤松.分组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3

科学历史主义范文第5篇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无意注意是由客观事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引起的,它既可以成为顺利进行教学的积极因素,又可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防止和排除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教学的积极因素。

1.优化教学环境。①学校应该在远离公路、铁路和闹市的地方。②教室要与音乐教室、操场有一定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安静。③教室内的布置要适当。④教师的穿着打扮要大众化。⑤教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⑥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上课不迟到,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系统、严密。①新颖、系统、严密的教学,容易引起和稳定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内容贫乏、零乱,脱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感兴趣,注意容易涣散。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太难太深,太易太浅的内容都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③教师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信息和新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④既不要生怕学生不懂,不厌其烦地重复,又不能超出学生接受水平,一味的赶进度,这些做法都无法使学生的注意保持在所学的内容上。

3.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①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②讲授重点的地方要加强语气,适当重复,一边讲一边写黑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③把讲述、提问、演示与学生看书、回答、做练习、做实验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④启发式教学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⑤正确而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具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⑥教师讲话要生动、形象、有趣,每句话都应该让学生听清、听懂,声音的高低快慢要适度,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⑦板书要整齐,字迹要工整。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和持久性的活动,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只依靠无意注意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要搞好学习,必须学习那些没有兴趣,但又必须学习的知识,这就得靠有意注意来引起和维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

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间接兴趣。①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教有方向”,“学有目标”。②对于那些学生没有直接兴趣的学科和教材,或者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更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向往和追求,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