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 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建议
大学生舆情研究就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实践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特殊的社会地位会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关注大学生校园舆情研究,全面把握大学生舆情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加强对大学生舆情发展的控制,建立有效的疏导机制,不仅对和谐稳定校园、社会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大学生舆情主体特征
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当代的大学生基本出生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成为备受争议的“独生一代”。这一代的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他们在政治,思想,生活,情感等方面都展现了独特的群体特征。而这些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特征也是引起大学生舆情的重要潜在因素。
1、政治信念存在模糊困惑
当下的大学生一般经过了较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对现实政治评价较积极、对社会发展抱乐观态度。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外来文化的多元冲击,一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存在某些片面、模糊的认识,同时,其他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入,一些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理想信念模糊,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造成不少大学生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对政治教育的怀疑与否定,使其原有的政治认知不断模糊,政治信念产生动摇。
2、心理思想活跃且不稳定
从思想现状的分析来看,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接受能力强,关注社会形势,崇尚良好社会公德,要求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但是也必须注意到,一部分大学生中也存在突出的思想问题:辨别能力较差,价值判断能力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受他人影响,较易被煽动;从心理健康方面来看,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急剧变化,强烈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是非标准以及生活方式,这些影响打破了人们的心理平衡,尤其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影响更大。大学生们关注心理健康,渴望补充心理健康知识,但不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容易情绪激动、易疲倦烦躁,对挫折的耐受性差,缺乏逻辑思维。
二、大学生舆情发生、发展原因分析
大学生舆情的发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毫无规律可循的。通过对引发大学生舆情的重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归纳,我们发现以下几点是大学生舆情发生发展的几点重要成因:
1、中介性事件
当前的大学校园已然不是一个象牙塔,大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感知着社会动态,通过资料检索发现以下三方面事件容易成为引起大学生舆情的中介性事件:
第一,时事政治。大学生有其群体对时事政治特有的关注和热爱,因为大学生都有主人翁的意识。笔者在一次校园调查中发现,在校大学生对国际形势,民族问题,贫富差距,官员腐败,和就业困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等社会现象非常感兴趣。
第二,校园生活。虽然大学校园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联系,但是校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必然关注校园内部发生的事情,比如大学校园的交通安全问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价格问题等等都是大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而这些都是容易引发大学生舆情的内容。
第三,情感类。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转型时期,刚刚从青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看,大学生的感情发展处于萌动时期,但其还未能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当一些大学生感情受挫,在情绪爆发不能控制的情境中较易出现不可预测的事件,从而引发校园舆情。
2、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转型、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想象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机制的改革和更新同样是滞后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会出现困惑和不安,强烈的责任感会引发大学生舆情。
3、传播途径
大学生舆情传播途径是影响舆情发展的范围、速度,是否可控等因素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大学生获取舆情信息的途径除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外主要包括:
第一,教学课堂。大学生平时分布在校园的不同角落,在日常上课时会群体性的聚集,大量的学生聚在一起,就相当于一个海量的信息交换碰撞的过程,同时,教学老师对大学生舆情也至关重要,老师容易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思维方式,老师的言论和观点会辐射给学生。
第二,小型学生团体。学校社团,学生会组织等等,都是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平台。从社会学群体的角度出发,这些学生团体的形成首先是因为有共同的特征,在这样一个群体中,容易引领校园舆论,引发大学生群体讨论的主要环境之一。
第三,学生宿舍。学生宿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由于宿舍是一个相对隐私的环境,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密闭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表达内心的想法,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是引发舆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第四,网络工具。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中国网民上网方式已从最初拨号上网为主,发展到以宽带和手机上网为主,互联网发展与普及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而在这些网民中大学生占很大比重。
【关键词】城市形象 网络传播 整合传播
当前加强城市形象网络传播,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已经成为一种世界城市发展潮流。良好的城市形象所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美化了城市,带给居民良好的生活感受,提高了居民对城市的满意度,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外资来到城市,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城市化运动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网络媒体特点及其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以其自然的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建筑物的景观、商业、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法律制度、政府治理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于社会公众并使社会公众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也就是说,城市形象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作为一个系统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形象要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而被人所认可。同样,传播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借助种种手段与资源,不仅包括电视、广播、书籍、报刊、杂志等等信息传播媒介,还包括诸如各种展会等为代表的大型活动,以及人际传播途径等。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形象的“整合传播策略”上。整合传播可谓是当今传播策略的一大趋势,其通过集中各个资源的优势而达到最优传播效果。网络媒体是整合传播途径的重要途径之一,与传统媒体及其他形式相比,网络媒体因快捷方便、费用低廉、受众广泛等特点而独具优势,尤其在中国网民数量空前增长的情况下,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网民数量已达4.2亿,且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网络媒体已经成为70%的网民首选的媒介,可以预见在今后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网络传媒必将构建起一个新的规模更大的可持续发展平台,为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政府加强城市形象网络传播的重要意义
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在努力构建思路寻求城市发展之时,更要从宏观角度把握好城市的总体布局和规划。因为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有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城市形象现在已经越来越被政府所看重。网络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占据了优势,为政府加强城市形象提供了渠道,其对城市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增强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建立起良好的城市形象并加以传播,可以增强城市居民的荣誉感,增强了政府的号召力,有力推动和谐城市的建设。本质上来说,城市形象是全体居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既凝聚着历史,又融入现代,是一个地方居民心中的“根”。城市形象关系到人们的审美视觉,更关系到人们的自我认同感。通过网络形象传播,好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在增强居民凝聚力的同时也可以激励士气,进而内化为人们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建立起一个和谐而稳定的社会。
有利于展示城市文明,增强吸引力,推动经济发展。政府是城市公共管理的主要参与者,负责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目前来说政府工作的好坏缺乏一个具体的参考标准,而城市形象无疑是提高政府工作形象、展现城市发展成果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努力树立起城市的良好形象,并利用网络传播予以推广,打造城市地方特色,积极展示城市文明,可以明显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健康快速发展。
有利于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推动城市建设更加合理。城市形象代表了城市整体化的精神和风貌,是城市的理念形象、行为形象、景观形象的集合体,它既是城市的人和物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也是城市国际竞争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以良好的城市规划建设为前提的,国际化的城市往往都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蓝图,所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城市形象网络传播也为城市的科学规划建设提供了一个契机。政府应该掌握好城市形象网络传播规律,将城市现有资源、人力等要素统一起来,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以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
政府在城市形象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城市诸如多伦多、亚特兰大、爱丁堡等相比,虽然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都越来越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就,但是,我们在研究城市形象网络传播方面起步较晚,理论体系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下面重点探讨和分析城市形象网络传播中存在的不足。
网络专业化人才缺乏。网络媒体毕竟属于一种新兴的事物,对其驾驭和应用需要更多懂技术、懂网络、懂传播、懂策划的专业化人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宽广舞台和有效渠道的同时,也对城市形象的传播提出了空前的挑战,没有专业化人才作保障,说不定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不过由于我国对城市形象的研究和开展较晚,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尤其是在负责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政府管理部门中,亟需培养和引进大量善于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城市形象传播的专业化人才。
对网络传播的重视程度不够。相比于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政府在城市形象传播上对网络媒体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资金投入上,网络传播宣传资金有限,这固然有网络媒体费用低廉的原因,但主要是还是反映了重视程度的问题;其次是在侧重点上,首选电视报刊而轻视网络,电视节目中关于城市形象的广告宣传片越来越多,报刊杂志也有,却很少有政府主动在网络上做宣传;再者,在理论研究上,现在所制作的城市形象宣传片主要还是针对电视媒体和报刊杂志媒体而做的,没有真正为网络媒体而打造的形象宣传,这说明网络传播受重视程度确实很低。
突发事件处置不力。网民的日益增多,网络的日益发达,带来了网络媒体的发达,很多事情刚刚发生就被第一时间传到网络进而引发群众的热议,而传统媒体则需要足够的反应时间。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多矛盾的激增,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这些事情可以在网上被无限放大和转载,一旦处置不当,则无疑会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带来负面影响。
策划性与丰富性欠缺。有些地方政府也意识到了网络传播的重要性,在各个城市的门户网站、新闻网站或者商业网站中逐步增加关于城市形象的内容,但是这样做的出发点往往还是基于招揽投资或者开发旅游的目的,不能从一个城市形象的角度有计划地做宣传,所以总体来说,目前网上关于城市形象的信息内容既缺乏系统的策划性,又缺乏应有的丰富性,主要是以旅游推介为主,而少有关于城市人文、历史、经济、社会等方面系统的、整体的策划,因而很难给受众留下关于城市的深刻印象。
政府加强城市形象网络传播的对策思考
加强重视,加大投入。当前政府在城市形象网络传播方面最迫切要做的就是改变观念,增强对网络的重视程度,只有重视到位,才能认识到其重要意义,才能够相应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才会对其给予政策资金的倾斜,推动城市形象网络传播的发展。
加强策划,丰富内容。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和渠道进行城市形象的传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好,网络媒体也罢,最重要的还是内容的策划。良好的策划,丰富的内容,才能让城市形象的网络传播真正发挥作用,收到实效,从而构建立体化城市形象网络传播模式。
采取措施,培养人才。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在网络传播领域,因为技术的先进性,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是良好的计划和策略得以制定和执行的保证。而且,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可以做出好的方案设计,对于提高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下一步的建设中一定要注意人才队伍的培养,建成一批懂网络语言、善于应用网络媒体的城市形象传播队伍,更好地促进城市形象的网络传播。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constantly chan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action of internets, interaction between mobile phone and interaction, fusion of internet, mobile networks and television network formed a new media environment. New media technology and new media environment have great influence to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thinking mode, language features, behavior and mental consciousness, etc. 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new media technologies and exploit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according to occasions.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大学生;挑战;机遇;对策
Key words: new media technology;undergraduate;challenge;opportunity;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163-01
1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环境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技术而言,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以手机网络、微博、即时通软件等为代表,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空、速度上的限制,达到了信息即时传播的功能。新媒体技术及环境的发展完善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更乐于使用匿名方式和网络虚拟空间交流思想、传递情感、宣泄压力;更自觉地追求平等、更加注重自我意识,希望得到尊重的愿望增强。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传统媒体环境下有了较大变化,他们更多地使用网络搜索、交流论坛、电子公告板等形式获取知识信息,逐渐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同步进行的学习方式,形成开放式、个性化、交互式、自主型的学习模式。
2新媒体技术和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2.1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难度新媒体时代的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时间无障碍、空间无障碍和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和使用空间更加自由。很多信息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上带来深刻影响。新媒体负面影响的存在,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给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难度。
2.2 新媒体信息传播途径及受众面的广泛性增加了网络管理、研判及预警处置的难度随着手机网络的发展、手机系统技术的更新以及3G时代的来临,使用手机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同时,黑客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监管、研判的难度。高校大学生是应用网络的主要人群和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他们受到校园上网环境的局限,转而应用手机上网。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更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加大了追查信息源头的难度,接收方很难分辨发送者是身边朋友还是陌生人,增大了对信息真实性的鉴别难度,给高等院校的网络监管、研判及预警处置增加了难度。
2.3 三网融合的新媒体环境也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当今大学生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多以匿名或虚拟的方式进行交流,言行无法规范,真实性无法保证,在交往过程中,由于角色的虚拟性和心理交流的间接性会使大学生消除承担任何责任的心理负担,极易引发大学生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同时,因信息的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扰乱了信息传播环境,造成的社会伦理问题、信息的管理与控制问题、现实世界虚拟化问题、舆论导向的偏颇问题等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3新媒体技术和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3.1 新媒体技术和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新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既可以借助新媒体,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崭新的、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3.2 新媒体技术和环境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手段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日益成为一种崭新的思想教育工作载体并显示其独特优势,它能够更为方便和快捷地更具个性化的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直观、更深入。同时,思想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借助新媒体虚拟传播手段与大学生进行双向交流,增强思想教育主客体双方的信任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3 新媒体技术和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大学生可以在内容丰富的新媒体环境中,自由地选择浏览信息,在主动的探索和寻求新的视觉听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断提升,这种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和互动交流,从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
3.4 新媒体技术和环境可以为高校提供及时的网络舆情预警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及时预警和“防患于未然”,方便高校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信息动态,及时做好学生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4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4.1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途径、拓展阵地。高等院校要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的原则,在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既可与原有教育方式结合,使其创新发展,也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满足不同形式、不同阶段、不同群体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遍及,网络正逐步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变革,已经成为反应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他们是网络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各种新的问题与矛盾不断涌现,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与治理的高度。然而,怎样在“互联网+”领域下探索一种新的理念方式来更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已经成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面临的重要领域和崭新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明晰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问题,探寻“互联网+”视角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后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舆情的研究较早,但是由于英美话语体系中没有用来表达“舆情”的专门词汇,且对于舆论、民意、民情等词也并未进行严格的区分,所以一般都用“publicopinion”表述。19到20世纪,国外公共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意调查。到20世纪后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JeremyLipschultz[1]认为在网络时代,对政治表达自由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于政府的权力,而是对信息的控制和操纵。西方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多是集中于网络舆论方面,且都是与政府、民意相关,其研究成果大多是宏观层面,由于国情的不同,其理论并不能完全符合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尤其是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中,对“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为篇名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发现关于这方面的论文研究在2007年之前处于空白状态,2007年至2013年间,逐年增多,2014年至今,数量剧增。这说明高校网络舆情等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但是,通过分析发现,虽然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已经兴起,并日趋成熟,但是对于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面的论文占据其中的比例不高,二者的研究目前仍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缺少有深度和广度、有学术价值的创新性理论成果。
二主要研究观点
(一)理论性观点
纵观网络舆情的发展脉络,关于网络舆情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理论体系。而在“互联网+”领域下关于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却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点,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总体而言,“互联网+”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互联网+”领域网络舆情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研究
目前,我们无法查证“网络舆情”这个词是谁第一次提出的。谭伟[2]提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丁柏铨[3]把网络舆情的概念简化为网络环境中形成或体现的舆情即民意情况。网络舆情虽然属于舆情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但其本质仍然是舆情,反应的依然是民意状况。随着网络舆情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中山大学周如俊、王天琪[4]认为,网络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以上定义虽不太相同,但究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以互联网为载体;都与现实紧密相关;都是公众情绪和意见的集合等。从现有文献的整理来看,学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王健[5]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特指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吴勇、王玉良[6]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高校网络中传播的师生对于某一焦点事件的具有倾向性的看法。这里将网络舆情的载体局限于校园网络,且主体是高校师生。郑苏法[7]认为,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特定多数人群,高校网络就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事项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综上,学术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理解的差异主要在于对其载体和主体的理解不同。
2.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研究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的研究,理论学界对此的看法纷繁复杂.陈喜玲[8]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种信息的集合,他实际上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体,由于网络本身固有的特征,使得高校网络具有自由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控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较快,高校网络舆情就具有了交互性但也具有即时性;舆情主体的隐匿性但舆情内容却具有外显性。毕宏音[9]认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西方各种理论思潮的冲击,网络舆情中网民心理呈现出渴求新知、猎奇探究、彰显个性、娱乐时尚、减压宣泄、跟风从众、追求平等、渴望创新、自我实现九大心理特征。曾润喜[10]认为,高校网络舆情除具有网络舆情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突发性、情绪化、影响广、易控制的特点。通过对已有论述的总结,虽然学界对网络舆情的特点看法不一,但大多数都是从网络舆情的主体、载体、传播途径、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归纳的。
3.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研究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学者们也有各自的看法。李新萌[11]将成因大致归为两大类,一是常规诉求渠道不畅通,也就是说学校的报纸、意见箱、官方各种媒体等没有给处在敏感年龄段的学生提供良好的诉求渠道,学生在遇到各种困难与利益诉求时只能转向非常规的渠道,即网上的论坛、贴吧等,极易在网上产生共鸣,形成网络舆情。二是学校的各项事物对学生产生的刺激。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等与学生产生各种冲突。一些学生在网络上聚集起来发表意见、表达情绪,就会产生网络舆情。袁富红[12]从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舆情的成因:一是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很协调,物质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却是精神生活的相对滞后。高校是社会中思想开放自由的一个领域,高校学生又是在网民中占绝大多数的群体,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网络传播媒体因素。当今社会对于传统媒体的监管机制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对于网络媒体,监管难度大,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一些网络媒体忽视道德底线,传播不良思想。三是学生自身因素:当今高校学生多是90后、00后,他们思想开放、张扬个性、期望得到关注,尤其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容易忽视网络伦理道德,责任意识淡薄,喜欢放大焦点,加大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概率。通过梳理发现,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诉求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特点、高校网络监管力度欠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后等。[13]
4.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
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划分。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为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的筛选与认知、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行为示范效果的形成三个过程。[14]还有学者认为,包括四个阶段,一是网络公共事件或公共热议话题的产生,二是网络事件意见产生及其舆论场的形成、三是网民意见在互动中趋同并产生主导性舆论,四是网上网下多方消解逐步释放舆论压力。[15]部分学者还认为可以分为五阶段,一是“议程设置”引发热门话题,二是“沉默的螺旋”引发强势意见,三是网络传播引发“放大效应”,四是负面消息引发“刻板印象”,五是“二次生成”引发舆情扩散。[16]
(二)实践性观点
1.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
对于“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大部分学者都是持有全面客观的观点,都认为其具有两面性。秦健[17]认为,既要关注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效应,包括热点问题的催生效应、偏激言论的放大效应、社会阴暗面的腐蚀效应,还要肯定其正面影响,包括“安全阀”功能、“监视器”功能、“大熔炉”功能。刘燕、刘颖[18]认为,积极正面的网络舆情能够客观地反映社会的变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导向作用,大学生在这种网络舆情的影响下会潜移默化规范自身行为。李伟东、刘敏姬[19]认为,网络舆情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如果控制不当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高校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挑战。
2.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现状的研究
由于“互联网+”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制度与体系都还没有完善。钟涨宝[20]认为,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明确,对于舆情信息的管理基本处于“谁建网站谁负责”的局面,没有建立专门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冼季夏、顾慕娴、吴宏宇[21]认为,我国大多数高校均未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引导与分析研判机制,这样良莠不齐的网络舆情会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郑恒毅、王健卉、李学静[22]认为,由于资金、技术设备等问题,国内仅有极少数高校采用网络舆情安全监控系统,大多数仅仅是从制度约束等方面入手,是在舆情产生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而没有在舆情发生的源头就作出预警监控。
3.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高效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白璟、安涛[23]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网络舆情是学生思想变化的“晴雨表”,关注高校网络舆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利益诉求出发,适时调整教学和管理工作。二是由于网络舆情自身存在的特点,导致大学生发表言论的隐匿性和自由性大大提高,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加之不良舆情的传播,冲击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王昊[24]认为,网络舆情的发展及其自身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其特点和发展规律,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避免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廖扬平[25]认为,高校的主要功能在于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和传播,同时,网络舆情也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等功能,其目的在于警示,而不在于惩罚。
三研究评价与展望
“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产生的,高校网络舆情进入学界视野的研究也仅仅只有10年,目前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以下笔者主要从研究成果及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来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已取得的成果
首先“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钟涨宝、聂建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产生原因等基本理论方面的阐述恰恰论证了这一点。其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多角度研究成井喷式发展。多角度研究主要体现在高校网络舆情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分析、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各个时期的特点与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等。例如孙静的《网络参与者心理特点与疏导》、陈强和王雅蕾《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等。再次,网络舆情的发展对高校管理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最后,新媒体、自媒体、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也具有时代特色,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学者的加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篇章,同时也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学术方面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第一,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把握不够明确。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众多学者并没有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其争议主要在于主体和载体不够明确。对于“学生主体论”,有学者认为舆情传播的主体在于学生,载体是整个互联网,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学生对于互联网上传播的某一热点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的总和。还有学者认为,舆情传播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载体却是校园网络,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学生对于校园网络中传播的发生在校园中的相关事项的看法或意见。对于“师生主体论”,一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师生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校园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师生在校园网络上针对学校发生的各项事件的情绪表达的总和。总体而言,这两大争议矛盾较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研究与论证。第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视角有待深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舆情理论本身,近几年会有涉及到教育学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要求与挑战。但是单一的研究视角不利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不同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视角,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观点。今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可以和多学科相交融进行,比如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要将大数据相关知识运用其中,从而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第三,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客体建设不完善。目前,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责任主体意识不明确,并没有形成专门的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往往都是在舆情出现之后,尤其是灰色舆情产生影响之后,学校才开始开展工作,但是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把握舆论的话语权,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应对措施缺少实效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建设也不完善。所谓客体,就是指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观念、方式和体系。目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并没有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应对和引导形成完善的有体系的管理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堵”“删”等强硬措施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形势。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一,拓宽研究视角,注意与其它学科相融合。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特定的研究方向,但是每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多门学科相联系,才能避免单一学科研究的狭隘性与局限性。对于“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同样如此,我们要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再此基础上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地开放、融合与创新的研究领域,以充实和完善该领域的相关体系建设。第二,丰富研究方式,借助大数据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要求高校管理者要运用网络思维和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网络舆情的相关工作,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预测、数据监测、收集、分析与研判。在大数据时代,掌握数据抓取能力与舆情解读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将是未来舆情分析的必备技能。而当前的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实现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由监测向预测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高校要加强大数据技术平台的建设,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培养大数据处理人才,健全大数据技术人才体系,这将是未来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第三,创新研究平台,顺应“微时代”发展。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沟通交流工具。人们逐渐从QQ、微博等交流平台转向微信平台。大学生永远是体验网络新生事物的主力军,所以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在微信上会有最直观最全面的体现。
微信是“互联网+”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主阵地,因此,今后高校管理者要牢牢把握好微信舆论话语权,创新传播形式,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切实做好微信舆论的宣传引导工作,实现此研究的科学性与学术价值性。第四,转化研究范式,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范式是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既决定了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也关系到一门学科的发展空间。[26]笔者通过现有的文献资料梳理,发现在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中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范式,只是在以往经验基础之上的研究,因而提出的对策也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缺乏有效性措施,对于定性研究方法特别是案例分析法运用较少。因此,对于“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要加强实证主义研究,研究范式多元化,才能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分析、管理与引导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2]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05):188-190.
[3]许鑫,章成志,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03):115-120.
[4]周如俊,王天琪.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12-15+29.
[5]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信息网络安全,2009(3):54-57.
[6]吴勇、王玉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9(7):186-188.
[7]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的若干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9):74-77.
[8]陈喜玲.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276-277.
[9]毕宏音.网民心理特征分析[J].社科纵横,2006,(09):38-39.
互联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对网络舆情的研究逐渐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和重视w具体来说,国内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网络舆情发展的一般性理论:主要研究网络舆情的概念、功能、传播途径、形态特征等理论问题121.2)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控制.如曾润喜提出了网络舆情预警的系统构成、指标体系和运行机制M.黄晓斌提出了网络舆情信息挖掘分析模型’并以实例说明文本挖掘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4].齐佳音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了突发事件发展和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臥史波提出了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与调控策略吒余廉借鉴传染病模型SIR分析了非常规事件下的群体行为171?3)网络舆情对不同领域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分析了负面舆情与上市公司市值的波动.周如俊认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形成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势国外在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也有许多成果.如Wu等的研究表明.舆论的形成与社会网络的结构有关丨91.在舆论演化方面,最经典的模型有两个:一个是“Sznajd模型”,另一个是“有限信任模型”."Sznajd模型”借用铁磁体中的磁性粒子等概念为理论基础,利用蒙特卡罗等仿真方法对封闭社区的舆论演进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舆论最终的演化结果只有两种:全部赞同、全部反对和赞同与反对各占一半P叱模型比较简单,不足之处在于磁性粒子的性质过于简单,个体的观点与交互方式与实际差别较大.“有限信任模型”提出当两个人观点相近时,才会相互影响,当两人观点差距太大时,不会相互影响I1、模型的优点是采用了信用阈值来限制个体间的交互,比较真实的反映了现实中的交互过程.国内外在网络舆情控制方面,传统研究思路都是将非线性不规则的网络传播系统化约为线性系统,以获得确定的结果'12'.相关的技术主要包括监测、预警、应急处理等,涉及诸如话题检测与跟踪、Web信息挖掘…丨、文本倾向性分析丨15]、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舆情预警[161、迁移元胞自动机网络演化模型[17]和网络事件的案例库建设和案例分析等.通常使用的控制手段主要有接种疫苗和隔离接种疫苗的具体方法包括对非法网络传播进行事后追惩,加强站的自我审查,网络实名制等来约束自我的行为.隔离的具体方法是在网络中安插把关人,加强对网络传播内容的日常监控,对敏感话题进行屏蔽或删除,也有一些部门采用雇佣网络水军,对信息进行大面积覆盖等.隔离、屏蔽等管理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管理方式有剥夺公民表达自由之嫌,“只知打压甚至封堵,无疑会使‘通,没有了‘通,,只剩下一条无法跨越的‘沟’"[20].当前应用博弈论研究网络舆情的学者较多,一般集中在研究传播机制方面的问题.王杨等人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的真情传播模型(POBGT)l21],模型能够从动态和交互两方面描述传播过程,最终能够形成稳定的状态.刘锦德等认为,网络舆情传播过程是以大部分人对事实不了解为前提的.指出羊群行为的集聚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与采取分析策略的交互利益、成本系数以及记忆长度有关[221.以上这些研究成果深刻地分析了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和监测、预测以及一些相关的调控策略,但是,多数研究都把民视为一个整体,并且大多从网络事件_、网络结构、传播规律等角度进行研究,很少从线下形成网络舆情的民个体入手,深入研究民如何在网络上聚集形成网络舆情的机制,更没有把根源事件的发展和舆情的演化联系起来,仅着眼网络结构等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强调舆情应对中的各种技巧,以至于忽略了舆情发展的根本动力.大都就舆情研究舆情,而未深入到社会政治生活具体目标设定、政府行政目的、行政方式和民众行为逻辑的深度,因而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应对对策的恰当性和有效性1231,从而无法提出切实有效的网络舆情疏导策略,反而使网络舆情愈演愈烈.现实中网络舆情是一个群集演进过程.而集群演进过程是一个很难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271.本文将民作为个体,以群集动力学为基础,基于博弈论来深入分析网络舆情的聚集过程,结合舆情产生的根源事件发展变化,最终给出网络舆情疏导模型.
2网络舆情群集动力学过程分析
2.1网络舆情民特征分析
复杂性理论将人群看做由许多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并借用物理学、数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中的概念性工具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24],民作为独立的智能体在网络环境中,与其它民共享信息.民能够感知它所处的环境和其它民,感知和其它民行为的挤压、碰撞、推动、吸引、排斥等相互作用.根据复杂性理论,对网络舆情中每个民自身的运动能力可以从外部感知、内部状态和行为产生系统等3个基本方面描述.定义1外部感知每个民具有发现事件及感应外部环境刺激的能力,同时环境中的其它民会对民的感知能力产生影响.夕卜部感知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So+5feel(1)其中S表示舆情环境中民对某事件的感受,So表示民个体对事件的感受,5fee,表示舆情环境中其它民对该民感受的影响,n表示民数量,j=nSfeei=(2)3=1定义2内部状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产生动机,动机导致人的行动,即:Need^Motivation^Action,同样在网络舆情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每个民的表达都源于内部动机,动机来自民的需求,需求源自民的感受.用iV表示民的需求,G(S)表示为S的分段增函数,马斯洛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设况=(1,2,3,4,5),不同的需求层次表现为不同的内部状态,即凡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凡=G(S)(3)内部状态可以表现为忍耐程度P,时间用t来表示.P=P(Nt)/t(4)其中巧况)为凡的减函数.此外,用M表示民动机,H(Nt)表示Nt的增函数.M=H{Nl)/t(5)当实际发生的事件发展速度达不到期望速度时,随着时间的增长,个体的忍耐度会下降,动机也会下降.当忍耐度下降较快时,民呈现“好斗”趋势,产生灌水、谩骂行为;当动机下降较快时,民表现为放弃行为.定义3行为产生系统网络舆情中个体是自驱动的,在自身行为规则的作用下,可以对周围实体和环境的刺激做出本能的反应,产生自驱动力和期望速度,根据每一时间步上每一个体的外部感知和内部状态,行为产生系统为个体产生一个行为,且对内部状态进行修正.用F⑴表示民受力状态:F(t)=a[(M-P)dt+/i[(Mfeei)df(6)JoJo其中表示某时刻民感受到的外力.亡表示时间,a和/X为常数.当F(t)>0时,民为活动状态;当F(t)<0时,民为沉默状态.为分析方便,假设"=0、1、一1,分别表示外力与自驱动力无关、同向和反向的关系.可以看出,即使当内部动机为0时,也可能受外部影响而持续活动.此外,用民在受力变化下会更新运动状态:V{t+1)=V{t)+uAF(t)(7)其中乂⑷表示tB寸刻民的运动速度,AF⑴表示民的受力变化情况,uj为一常数,表示民加速度系数.公式7刻画了民的行为更新机制.
2.2网络舆情群集特征分析
网络上民聚集成群会产生群集现象.群体流动动力来自于民的合力,整个群体对外界环境呈反沉默螺旋特征:1)群体中存在异向群集,也存在异质群集.群体中的个体运动力(包括力的大小和方向矢量)熵最小时,群体合力最大,反之合力最小.2)民个体需求得到满足,个体动力消失>最终导致群体动力消失,同时,群体有可能提高或者降低个体的需求.3)网络舆情群集方向取决所有民合力.
2.3网络舆情群集动力学模型构建与分析
从混沌学的观点看,在舆情爆发前民众心态是个混沌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当突发事件使民众对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感到深度优虑和不安全,相对稳定的混沌态心理被打破,事件就成为舆情的初始触发条件在网络中,以舆情话题涉及民个体的聚集和互动为环境背景,以民参与舆情的可察网络空间为边界,结合定义1、定义2、定义3,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命题1当民所处外界环境与民需求期望有偏差时,即A_A#0,网络中进行诉求的民个体,以追求成为某种话题的舆论领导者位置为手段(虽然未必获得领导者位置),期望获得舆情的直接或者间接最大利益,达到个体需求得到满足的目的.如图1所示,个体需求所处等级越低,内在动力就越大,F1>F2>F3>F4>F5且容忍度越低,P1<P2<P3<Pi<P5.F表示内在动力、P表示两民容忍度,朽至F5,P1至P5分别对应需求从低到高5个层次的内在动力和容忍度.命题2民个体动力大小、方向可变.民个体动力受自身可见范围内所有其它个体合力的影响,即:F合=+外;ff=-l或丑=1或i7=0(8)为方便分析,假设个体动力方向只有同向H=1、反向H=-1和无关H=0三种情况.相关研究发现,当获得新的信息或者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群体成员评估信息的正确性主要是通过参照他人达成的,这就是社会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从众效应”命题3民个体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不断更新.即公式(7)所示:V(t+1)=V(t)+u;AF(t),随着时间的变化,民个体的受力不同,因此对舆情事件的反应状态不同.命题4民个体在网络舆情中影响力不同.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民的影响力不同,邻居节点多的民、处于领导者位置的民以及把关人位置的民影响力相对更大.个体选择往往依赖于群体中的“领导意见”1251.命题5民个体具有聚集特性.民个体是处于外界环境的力场之中,个体尽量与邻居个体靠得近一些,避免被孤立(如图2).个需求层次关系图图2S集特性民个体聚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群集力,抗外界力场.只有舆情中民个体观点被邻居感受到,才能聚集成为更大影响力的群体,甚至使民个体达到成为领导者的目标.民聚集过程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当发起人个体强大到足以对抗外力,能够独立达到期望的情况下,不会发生群集行为,而个体无法对抗外力或者无法独立达到期望的情况下,个体会产生对群集现象的需求.聚集过程可以分为以下5种情况:其中6>0表示个体的安全承受力,a>0表示容忍度,a〈b.对于个体来说,G表示群体聚集并趋向极端化的现象,即群体期望将比个体期望更具有冒险性.D表示对聚集呈排斥状态,但不反对他人行为,—G表示聚集并趋向沉默螺旋,即外力过大时,群体期望甚至比个体期望更低时,表现为沉默螺旋.公式(9)中第一^式子表示事件超过个体容忍度,政策管理相对宽松时,将会发生聚集?公式(9)中第二个式子表示内力过大,即使政策高压管理,仍将会有聚集的需求.式子三表示事件超出个体容忍范围,但由于内在动力没有比外力高到一定程度,不但不会发生聚集,反而排斥聚集.第四个式子表示高压政策下,由于内在动力不足,即使事件超过了个体容忍度,也不会发生聚集.式子五表示事件在个体容忍范围内,不会发生聚集.命题6民个体之间具有排斥性.民为了避免与周围民个体同化,希望保持个14.舆情中观点力求个性和新意,否则无法达到自己为领导者的目标,从而无法获得最大的群集动力如图4.社会学研究发现,个体从众行为会产生群体极化,同时人们也有独立作出判断的意愿,以及过于自信的行为倾向[261.命题7民观点匹配,网络舆情中个体保持观点上的同步,当民观点的熵越小时,获取的群集合力才会越大,因此,个体获得群集力的过程中,要以使群集观点熵减为手段如图5.根据物理学的力与作用力原理,在复杂系统中,熵越小,群集力的互相抵消就会相对变小?命题8民群集也是个体,是由民个体形成的更有影响力的个体.因为发生群体极化时,可以把统一发声的民群体,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是比民个体更有影响力的个体.命题9民群集是有生命周期的,生命周期发展过程如图6.由于民在舆论环境中感受不同,敏感者(某事件处在需求层次较低层的个体)将在被动的情况下,率先提倡聚集,以期获得群集动力.而非敏感者(某事件处于需求层次较高层次的个体)看到一个话题,是否参与,取决于该话题的引力和阻力.由于个体视野问题,集群越大的话题,越容易被个体所发现?因此发展也越快.群集的发展和生命周期取决于该话题对民的引力和民外界力场的阻力.
3基于群集动力的舆情演化博弈分析
根据网络舆情的群集动力学过程的分析,可以对社会网络中的民个体作出如下假设.假设1在一个话题事件发生时(话题已经存在),群体中有随机的两个人A和B,有可能从话题中实现个人期望,话题对A有固定影响,对B可能有影响,每个人都对该事件有自己的观点A(0,1).假设2在信息不充分情况下,A和B会根据对方进行决策(信任时羊群效应,不信任时不跟随),其中A选择增加投入,以使话题对B引力大于斥力的概率为P,选择默认的概率为1-P.假设3如果对A采取投入策略,B采取的策略是参与,那么A获得固定收益(无论参与与否,话题通过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固定影响)以外,还会得到额外收益Re,即群集力(正负不一定).同时付出成本C,B的收益为Rb,如果B选择不跟随,A的收益为当A采取默认时,B采取参与的策略,A的收益是i?A,而B将损失RB-d,d表示参与话题对B的阻力减去动力之差产生的损失.假设4假设Re=x/d,C=d/y(效益、投入和阻力产生的损失之间的关系,cc、y为常数,d+0),由于阻力越大,^将越大,因此,这里也可以看成效益、投入与外在阻力的关系.构建博弈树如图7所示.在上述假设条件下,计算A的期望收益和平均收益,U~+Re—C)*g+(RA—C)*(1—^)=RA+RE*Q~C,由假设4上式可转化为:Ra-\-q(x/d)一d/y,U⑷狐二RAi?7(^4)平均=p(U(A)&x)+(1—p)(U(A)^)=Ra-\-p(qx/d—d/y).当投入效益和默认效益不相等时,得益差的会模仿效益好的策略,则投入策略与默认策略的人的比例是时间的函数,分别表示为P⑴和1-P⑷.投入策略的动态变化速度可以用如下复制动态方程表示:dp/dt=p(U(A)^-C/⑷平均)=p(l-p){qx/d—d/y).稳定性分析,令dp/di=0,当qxld=d/y时,d=时,为一稳定点,且d随g变化,0<g<1,范围是[-_,_],由假设3可知:d=(、-Fn)*6,6为力差与损失之间的系数,则由公式9可知:^fqxy/e>b或者(一VP^/0<~b(此处(_v^/0只表示F外一F内)或者0<v^/0<a,因此,柞-&>&和(F外-凡<-b以及0<-<a时,为稳定状态(可以求得q的阈值).所以,而且稳定点和民个体在舆情力场中受力情况、个体的容忍度和个体的安全承受能力有关.p=0,p=l两点是否为稳定点,取决于P在这两点附近时qx/d-d/y是否大于0.相位图分析如图8所示.A根据力的变化,使办/出=0的点中,斜率为负的点是稳定点.可以注意到,0、1两点位稳定点仅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图8只画出了一种‘情况.结论1当A最为犹豫时{p=0.5),B是否参与对A的决策影响最大,力场中力的调整对A的影响最大.结论2由于g和d是变化的,不是B只要参与就可以影响A的决策,只有q在一定范围内才可以影响A,这个范围和民个体的安全承受力、忍耐度有关系.结论3A的决策与B的观点有一定关系,但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和力场中的力有关系,存在B和A的观点对立,但增大了对A的助力情况(例如一些网络炒作等现象).同理,计算B的情况:U(B)^=RbP+(Rb-d)*(1—p)=Rb—d(l-p),U(B)称^=0,C/(S)平均二g(ii;s_d(l_;p)),则dg/di=q{U{B)m-U(B)^)=q(l-q)(RB-d{l-p)).稳定性分析,令dg/dt=0,当办_<1-p)=0B寸为一稳定点,d=Rb/(1—p),(此处RB也在随V变化)由假设3可知:d=-F内)*e,6为力差与损失之间的系数,则由公式9可知:Rb/{9{1-p)):^或者RB/、Q(l—V))<-b(此处RB/(e(l-p))只表示—F内)或者0<Rb/(0(1-p))<a时为稳定状态,可以求出(rb-ea)/ea<p<(rb-eb)/eb时,a的决策才会影响b的决策.g=o、g=i两点是否为稳定点,取决于q在这两点附近时Rb~d(l-p)是否大于0.对B的相位图与A类似,不再赘述.结论4当B最为犹豫时(p=0.5),A是否参与对B的决策影响最大,力场中力的调整对B影响最大.结论5A的话题参与情况在一定范围时,是可以对B的决策产生影响的,但脱离这个范围时,将没有影响,不是A参与比例越大,影响就越大,这个范围和民个体的安全承受力、忍耐度有关系.这和传统的羊群效应理论有差异.例如网络水军提出的主题,对非水军民来说,不一定引发羊群效应,反而可能脱离话题.结论6在一个话题中,当A选择增加投入策略人过多时.达到一定范围,B将达到稳定状态,只有从该话题中发掘新的相关话题,才能吸引B选择参与策略,这是蝴蝶效应的原因.
4仿真
由于A、B情况类似,仅对上述博弈中的A进行仿真,用Netlogo创建民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博弈环境,同时考虑民个体策略会受到外力的影响,观察在不同外力影响下演化过程中不同策略转化形成的轨迹.具体仿真如下:民Agent300个,初始策略为参与舆情比率p为0.35,初始策略为不参与舆情的比率1-p为0.65,Agent的个数和初始比率可以为其它值.为考虑:1)—F内)>b和(巧卜-F内)<-6以及0<(&-<a情况,设民所受外力取均值0,标准差0.06,仿真200步(都可为其它值):由图9可以看出,A在p=0.35时达到了稳定状态,所以0和1不一定是稳定点,主要看舆情场中力的平循况.2)(F^—F内)〉a>0情况下,即设力取均值0.3,标准差0.06,仿真200步:publicopiniondevl.ppublicopitdoi由图10可以看出,力在一定范围内时,A会采取投入策略,如果力场变化不大,甚至可以达到1,即群体极化的稳定状态.3)考虑-a<(4-<0情况下,即设力取均值-0.3,标准差0.06,仿真200步:由图11可以看出,在外力较大(与内在动力差值较小)的情况下,A会采取不投入策略,如果力场变化不大,甚至达到0的稳定点.4)其它不变,力均值取0.3,力口大标准差,标准差取0.9仿真200步:由图12可以看出,力场的变化标准差大的时候,A在达到稳定点之前会经历更多的策略选择波动.5)其余不变,均值取-0.3,标准差取0.9仿真200步:由图13,可以看出A对力场均值变化的影响,当合力呈负的范围时,A采取不投入策略,甚至达到0的稳定状态.
5网络舆情疏导分析
网络舆情中的民个体,经过碰撞、聚集,形成各种观点为核心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再相互影响,决定网络舆情的总体群集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14所示,在集群中各种力的熵小时力的绝对值大,熵大时,力的绝对值小.就像船上的人有不同的目的(乌合之众),但为了暂时的一致目标聚集在一起(甚至目的不同,比如小偷乘船目的只是为了偷钱),舆情主体事件成了船一样的载体.舆情的发展从熵值最大到最小形成诉求,经过问题解决,产生新的争议,又从熵值最小到最大,之后经过平衡处理,熵值又发展到最小,形成新的看法.根据视野,每个民个体只能受到网络视野内的力的影响.群体由于信息量大,视野也大.同时视野的大小对个体的决策有重要影响.一个事件解决之后,仍有有需求的民还会找其他的事件,来实现自己的舆情收益.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疏导舆情可以从个体的动力,个体受到的阻力,个体观察到的其它人参与的概率来入手,其中力场的调整是舆情得以平息的关键.在建筑学中,对于封闭场所疏散时间和人流流量之间的关系,Togawa提出了如下数学模型1271,将其引入舆情疏导问题中,改变其中各变量的涵义,P为事件群集合力,n为地方各级管理部门,Qi表示各级管理部门积累的群集动力,Q中央管理部门对群集力的处理平均速度,T0为事件开始到需要中央管理部门插手的时间.为验证疏导模型有效性,对管理部门实施疏导和管理部门不参与疏导两种情况下,对上述博弈A的动态策略选择进行仿真.考虑现实意义,令RA=3,Re=1,C=1(可以为其它值)仿真1000步如图15.可以看出,在没有管理部门以动态惩罚手段参与.群集外力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仅凭舆情利益双方博弈,策略选择出现无限振荡,且振幅越来越大,无法达到均衡稳定.如果管理部门根据舆情相关民的参与概率,凭借法律对相关者进行动态惩罚,即惩罚力度随参与概率的大小而变化.仿真中假设C=2+p*2(可为其它形式),图16中可以看到,随着博弈次数和时间的增加.舆情参与民采取参与的概率将逐渐收敛,稳定在纳什均衡点.如图17,降低管理部门的动态惩罚力度.假设C=2+p*1.5,随着博弈的深入,依然能够趋向稳定点,但明显疏导效率低于图16情况.结论7从仿真中可以看出,网络舆情要疏导的是人群产生的群集动力,而不是单一解决某一事件,即使单一事件被解决.民还会寻找类似事件来实现其需求,即民在舆情博弈中表现出无限震荡现象.结论8高效的疏导是实现民博弈均衡的重要条件.无效率的地方各级管理部门将会导致集群流向中央管理部门,造成上访事件,无法或者达不到期望速度的将会增大不耐烦程度.导致发生.结论9上述疏导模型是舆情发生时的应急疏导方式,在舆情尚未形成时,保证民所感受力场在一定范围内的平衡.增大民的忍受度,降低安全承受能力.是预防网络舆情爆发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