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范文第1篇

一、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接触化学的九年级学生来说,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是以后学好化学的关键因素。怎样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化学课程学习当中?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化学课本中的实验来带动学生学习和钻研这门学科。比如,在绪言课的学习中,我准备了100 ml澄清石灰水放在讲桌上做小魔术实验,实验前我问学生这个烧杯中装的是什么物质的时候,学生没有思考喊出里面装的液体是水。我又反问道:你们家的水能不能变成牛奶?大多数学生摇头质疑。今天我可以做到让水变成牛奶。学生感觉不可能发生,当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导管向其中呼气的时候,学生集中精力观察烧杯内的变化情况。最终里面的石灰水变成牛奶了(石灰水变浑浊)。学生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好奇,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然后我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都点头认可。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每次化学课都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这门学科深层次的理解。

二、通过在课堂做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观察和操作是化学实验能力中密切联系的两种能力。观察离不开操作,不去操作也无所谓观察。针对目前实验操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制订针对学生的严格持久的训练计划。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快认识实验仪器和了解实验仪器的用途以及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的方法,并且进行一系列基本实验操作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在化学课堂做演示实验给学生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每一个化学实验中的细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注意事项,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和注意事项。长此以往,演示实验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问题的能力。这些功效会体现在平时做练习题目时,一些重要的实验题目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每一次考试结束以后分析学生化学成绩的时候,实验题的失分率不是很高,大多数学生更加喜欢做一些和实验有关的题目,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成绩。这也给学生以后高中阶段学好化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化学实验和自学的良好习惯

刚开始在九年级化学教学的一段时间,我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都提前进行课堂内容的预习,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后练习题目。还有些学生甚至在家里面做一些简单的家庭小实验。尤其是在课堂上做完实验以后让大家讨论实验中的现象、操作步骤、误差分析和注意事项时,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纷纷提出该实验中的缺点,并讲出自己对该实验的纠正方案。通过这样的学习使一些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加认真,在学习当中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

四、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化学学习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传统的化学教学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理解并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从而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与现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相比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通过化学实验的演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比如,用焦炭炼铁,恰恰很多学生的父母在周边炼铁厂上班,有些学生还在铁厂参观了铁的炼制过程。因此,这节课的内容用演示实验演示矿石里面的铁的炼制工艺,然后与铁厂的生产工艺联系起来,学生能够理解自己所看到炼铁工艺中的一些简单原理,也深刻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总之,我认为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夹杂枯燥难懂的知识,而是一些丰富有趣的科学知识,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对化学知识的渴望,也能使现代学生用知识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参考文献: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化学实验;素质教育;创新精神;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46-02

实验是将理论回归实践最有效的方式[1],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而言,实验教学必然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化学实验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化学教学。很多化学反应,如果不通过实验是不能够真正体验出来的。比如,氧气的制取中木条复燃现象,不做实验只是直接去看结论,对于记忆以及学习都没有很好的效果。化学的学习并非只是化学知识的学习,更有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因此,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忽视了实验的地位,甚至是放弃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那么对于化学教学而言,将是一项莫大的损失。本文将就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索性研究,旨在推进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希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对化学实验教学作用重视不够。《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又指出“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然而从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和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过程不难看出,他们要么没有实验室,要么有却不用,有些学校的化学教师甚至不能独立顺利完成一些常规化学实验,这充分说明这些学校的领导和化学教师对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不够重视,他们往往只强调成绩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而化学实验的真正作用也无法实现。

2.实验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缺少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经验告诉我们,身边的比较熟悉的东西往往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所以化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应选择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有些实验内容与社会生活严重脱离、过时,甚至是错误的,无法在学生面前呈现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有些实验的实验内容与前后章节缺少联系,内容组织不够严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无法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这也导致化学实验的作用得不到真正的体现,无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滥用电化演示。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和信息共享的便利,个别教师图省时省力,教案、课件从网上下载,不该用计算机的地方也要用,甚至出现了多媒体演示代替教师授课的现象。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过度使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重组与创造[2]。在实验教学中,适当的电化演示可以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动手实验,那么必然在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甚至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存在极大的缺失,学生得到的只是死知识,失去的则是对原理的感悟与理解,不能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成功的愉悦,同时也将失去合作的机会,更不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态度等。

4.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方式有待改革。虽然教育部早已提出要进行素质化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然而目前仍无法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核也以纸笔测试为主,以成绩高低来定优劣。尤其是对化学实验教学来说更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这使得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忽略对实验的创新,只是照方抓药,画实验、讲实验,而学生也以背实验过程,记忆实验结果为主要任务,而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这些都将严重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动机不纯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得不到提高。

二、化学实验教学改进措施的探索性研究

1.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并以实验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教师要高度重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探究性学习”、“问答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性。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内容要面向社会面向学生。所选内容要与时俱进,反映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只有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易化,才能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概念的同化。另外,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握编写者的意图,对不合时宜的教材进行适当处理。比如,对于那些滞后于现实、学生生活经验,或者与本地社会实情不符的内容,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处理,使书本知识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相对接,从而实现教学内容面向学生生活。同时将教材内容与当前社会大环境以及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小环境充分融合,实现实验内容与地方课程资源的衔接,实现实验教学面向社会生活实际。如在讲授“燃烧与灭火”课题中的“着火点”概念时,我们用一次性纸杯盛半杯水并用酒精灯加热,不一会纸杯中的水就烧开了,而纸杯却未被点着,好像火点不着纸一样。这样的现象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相悖的,就容易引起学生的质疑和探究欲,大大地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化学、物理知识,适当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并予以适当奖励,同样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

3.适当引入电化演示实验,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微观的变成宏观的。有些内容无法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完成,或动手实验效果不理想或危害大的,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来完成。例如,教学“分子间有间隔”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动画,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固、液、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及其变化。教学“分子不停运动”时,把一较大的烧杯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者直接播放该实验视频),在大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药勺取适量品红放入水中。开始时,品红在水中缓慢溶解,在水中向四周扩散,成丝状,水逐渐变红;片刻后扩散完成,整杯水全部变为红色。采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品红分子运动的全过程显示到屏幕上,可以使学生真实清楚地观察到放大后的品红分子运动现象,并透过现象认识分子是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中。这直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对分子概念、性质、结构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4.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应多样化。不可否认,传统的纸笔测试目前仍是一种重要的考核方式,但是应该把考核重点放在对化学实验原理的理解及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上,考核内容也应该选择那些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既可以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也可以是分析问题的思路和创新精神;既可以是实验操作技能,也可以是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对象既可以是学生个人,也可以是小组。另外,还可以以实验室现场考核评价代替传统纸笔测试。可以以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进行一些趣味性强且有意义的课外兴趣实验,撰写科技小论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还可因此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科学实验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更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并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各式各样的趣味活动,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作用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实验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对一些化学现象的观察与研究,认清化学变化的实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成才。

一、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在学习时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学好化学将不在话下。化学的基础是实验,而各种实验又具有不同的现象。学生学习化学时,如果只用非常空洞的文字叙述去教授,而不做各种实验的话,学生肯定没有兴趣,教学效果就会很差。这就需要我们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实验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实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看是否发光、是否冒烟、是否发生颜色变化、是否有漂浮等等,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现象,整理得出结论。例如,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让学生认真观察各种现象并加以整理:钠是银白色的,具有美丽的光泽;看到钠漂浮在水面上,得到结论钠的密度小;看到钠熔成了一个小球说明熔点低;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等等。通过实验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三、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中一些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如果只是讲授给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这时通过实验就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并掌握。例如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铝片,再加入几毫升稀盐酸,当看到反应进行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会发现手有热的感觉,如果用温度计测量会看到温度升高。这些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四、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动手机会,通过做实验让学生明白这么做的理由,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实验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做实验让学生明白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事情为什么是这样。例如,当浓硫酸不慎撒到皮肤上以后,应该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又如,学习了焰色反应以后,学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节日时燃放的烟花会有各种漂亮的颜色了。

六、实验可以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

在做化学实验时要用到许多仪器,有些简单的装置要自己装配;还有许多基本操作,如药品的称量和取用,试剂的加热、蒸发、蒸馏、过滤、萃取等操作,都有一定的规范。只有正确地掌握这些方法和技能,实验才能取得成功。

七、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化学计算和绘制图表的能力

有些实验需要运用化学计算。例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测定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并绘制它的溶解度曲线图,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中和热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等。

八、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实验不是一个人的事,要做好一次实验,就得要求全组同学共同合作。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而合作交流、互动学习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不但让学生有机会把学得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等运用于实践中去,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内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学生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和科学态度等优秀品质。

九、实验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学习兴趣 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发展能力,而且是培养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对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化学实验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是其他任何内容所无法取代的。实验具有直观性,符合中学生的认识特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是很大的,特别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一、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化学实验千变万化,妙趣横生,学生完全会被它吸引。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教育学生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实验,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习惯。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帮先生曾说:“化学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培养化学科学素质,不仅要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教师应具有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求学生实验时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以此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文明实验的良好作风。

二、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观察能力只有通过观察者本身的努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在化学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前提,这需要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实验的观察上,并教给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颜色、状态、气味,仪器形状,连接方法,实验所需的条件等。在实验中,要告诉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察,要自始至终,不论明显的观察不审细微的现象都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要引导学生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如发光、放热或吸热、变色、气体的放出或吸收、生成沉淀等,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做全面观察,克服片面性,促使他们养成细致、全面观察的良好习惯,为将来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教师必须设计一系列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中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学生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例如:做电解水的实验,先介绍装置的结构、实验仪器等,在演示此实验时提出下列问题:(1)从物理中可知水导电性如何?什么溶液是导体?如何增强水的导电性?(2)实验开始后,两极有何现象?(3)实验一会儿后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多少?(4)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如何检验?前三个问题学生可从观察演示实验中得出答案,而第四个问题,学生不能很快得出答案,老师就要及时点拨:大家现在最熟悉的气体是什么?这两种气体中是否有一种是氧气?如何检验?这时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老师通过实验证明这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并引导学生分析用“正氧少”这三个字帮助记忆这个实验现象。这种围绕演示实验层层设疑,不断深入地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的中学生与发达国家同年级的中学生比较,理论知识比较强,但动手能力远不如他们。这在我国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另外,实验习题课也是通过实验手段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实验习题课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是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实验操作能力的检验。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美国国家科学标准认为,探究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途径,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理解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范文第5篇

1.化学实验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知识零碎、繁杂,需要记住的东西很多而且容易遗忘。通过实验,借助实验现象的鲜明、直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勒沙特列原理中,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借助Na2S2O3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如下)

Na2S2O3+2HCI=2NaCI+H2O+SO2+S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Na2S2O3溶液的浓度越大,则析出硫的速率越快。若不做实验只凭一味地讲解,学生不能信服,更不好掌握。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很多。

2.化学实验能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1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发现问题的首要途径,操作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教师用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在有机化学的苯的硝化实验中,反应条件是利用水浴加热,学生可能不在意加热的方法,对此如果教师提醒学生留神:在我们所做的化学实验中,有哪些实验需要用水浴加热?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由学生目前只知道的这个实验到以后逐步接触到的苯的磺化实验、乙醛的银镜实验等等。

观察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思维活动形成化学概念。了解化学原理,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从而帮助学生记忆化学知识。

观察的方法,可以用眼、耳、鼻、手等感觉器官,细心捕捉各种直观现象,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逐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2.2 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操作这个实践活动,训练学生严格操作,细心观察的科学素养。某些实验之所以出现事故,多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在社会生活中,诸如油库的着火等,多因人们操作不规范而引发责任事故。

一些生活常识也与正确的化学操作密切相关,如家用煤气灶的使用过程中,煤气火焰的调整与熄灭,正是利用了化学实验原理中的控制气流大小而调整火焰大小、切断气流而熄灭火焰的方法,它与化学实验中可燃气体的燃烧火焰的控制与熄灭同出一辙;再如食用油着火时的扑灭方法以及杯盖、壶盖的正确放置等等生活常识,皆与化学实验操作有密切关系。

2.3 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源于疑,积极的思维活动源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就无从思维。比如:钢铁生绣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得知,雨伞伞把处铁的生锈,是因为处于潮湿环境中造成的。是不是放在水中就能生绣?或是放在空气中就能生绣?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做个实验便可得知原因。转贴于

比较下述三个实验

(1) 将洁净铁钉置于干燥试管中,并密封。

(2) 将煮沸除去空气的水装满试管,放入洁净铁钉密封。

(3) 将洁净铁钉半露于盛水的试管中。

可观察到(1)和(2)中铁钉都不生锈,只有第(3)个实验铁钉能生绣。由此得出结论:铁钉生绣是空气和水共同对铁钉作用的结果。因而学生也就清楚了湿雨伞易生绣的原因了。

2.4 记忆能力的培养;人的智力结构主要由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所构成,其中记忆是智力活动的仓库,没有记忆、思维、想象、创造就失去了基础。俗语云: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可见,动手是加强记忆的最好方法。也就是说动手操作,利用多种感官同时接受知识,就可以使同一内容在大脑皮层上“开拓”很多通路,留下很多“同一意义”的痕迹,从而达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如颜色的变化,通过实验直观记忆就比死记硬背快得多、记得牢。关于铁的实验。①往FeCI3溶液(棕黄色)中加入铁粉,溶液变为浅绿色(FeCI2的颜色),②在新制FeSO4溶液的液面下用滴管挤入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的颜色变化等(如下),对于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有重要作用。

FeSO4+2NaOH=Na2SO4+Fe(OH)2

4Fe(OH)2+O2+2H2O= 4Fe(OH)3

2.5 自学能力的培养;据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一个人一生所学知识有少部分来自学校,大部分是靠自学获得的。因此,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