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区;防灾空间;控制指标
中图分类号:TU984.11+6文献标识码:A
背景: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灾害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灾害种类及带来的损失也进一步扩大升级。居住空间作为城市主要用地构成之一,面临的灾害形势日益严峻复杂。2010年11月15,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18号教师公寓由于脚手架起火导致火势蔓延,此次火灾致使58人遇难。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导致城市内涝,全称交通瘫痪,79人遇难,居住区地面及底下财产损失严重。这些灾害带给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内容,防灾规划不应只停留在宏观政策而无法落实与监管的层面上,融入城市整体并与社区环境相结合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1.社区防灾空间体系的认知
1.1概念
社区是指居住于某一特定区域、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社会互助并拥有相应的服务体系的一个社会群体,是城市中的一个人文和空间的符合单元。目前国内对社区的界定一般是以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为核心,由其所辖范围内的若干街道、居住区组成,规模由2000人到10 万人不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目前城市社区内用地分类则以居住、商业办公、教育用地为主,其中居住用地所占比例最大,约50%。也就是说社区从空间组成上来讲是一个以居住空间为主,包括商业、教育、绿化、道路等职能或配套设施的空间综合区域[1] 。
社区防灾空间体系是指在社区范围内用于防灾的专项实体要素和具有防灾功能的一般性实体要素所组成的各类防灾系统的总和。通常由通道系统、避难系统、医疗系统、指挥系统、消防系统、生命线系统等组成。社区防灾空间为第一避难阶段(灾后半日)和第二避难阶段前期(灾后1-3 日)提供紧急疏散和应急避难空间。[2]
1.2意义
目前国内防灾研究多集中于城市总体空间层面,是为大尺度空间领域提供空间格局规划和总体防灾策略。而承载人们生活的却多是社区层面中小尺度的空间领域, 如邻里街道、居住区等。对城市社区防灾空间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将社区防灾空间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在符合城市总体防灾规划基础上落实社区内各类构成空间的防灾控制指标要求,通过立法实现对社区内用地建设的防灾规划控制,为社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并为社区防灾专项规划设计标准提供参考。这是城市防灾规划所不能替代的。对于完善城市防灾体系规划和建设“ 安全社区”、“ 和谐社会” 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相关研究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社区防灾减灾建设方面, 日本很多值得参考的经验。日本防灾体系建设重视个人和社区共同作用的“防灾生活圈”。以学校为单元,设置培训中心、避难公园、避难通道、标识等系统。灾害发生时,学校校园可迅速的转变成为灾害指挥与避难中心,各部分空间转变成避灾场所。[3]
我国台湾地区在“9.21”大地震后,都市防灾建设逐渐受到重视,开始深入研究都市防灾空间系统。陆续制定了各层级防灾生活圈划设方式,服务范围、服务人数及配套设施等指标要求。社区防灾层面以中小学校或指定防灾据点为中心,划设邻里防灾生活圈。
我国大陆地区在制定社区整体防灾规划、建立社区层次的应急反应队伍等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目前我国社区的防灾建设多是基于管理模式的探讨,缺少与这些软机制配套呼应的实质性空间环境的建设。同时,国内社区防灾设计对于逃生定向、有效疏散、灾时救援、避难通道、避难据点等防灾需求及相应的空间设计对策的研究非常少。
2.2对比与启示
相对于发达国家及地区完善的社区防灾机制,我国主要存在一下问题:
1)防灾分区规划体系不完整:日本针对城市不同级别防灾分区和邻里生活圈防灾分区划分有相应的设计要求,共同形成完整的层级 型、网络化社区应急防灾空间体系。而我国只基于城市的总体防灾进行分区划分, 缺乏由社区防灾圈构成的防灾规划体系。
2)社区避难场所局限性:日本及台湾地区邻里防灾避难圈的防灾据点有小学、社区公园,而我国社区避难场所局限于紧急避难场所。
3)指标体系不健全:相对于台湾研究的邻里避难圈规模 、服务半径、人均避难面积、疏散通道宽 度、人均医疗用地面积等社区防灾空间指标的确定,我国则更多研究社区防灾措施与设计对策。不能将社区防灾规划要求和现行的规划有机结合。
4)法规管理体制不完善: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城市总体防灾及专项防灾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我国只有针对不同灾害类型的防灾法规,缺乏不同用地功能的防灾法规及设计标准。
3.社区防灾空间控制指标体系构建
3.1社区防灾空间构成
通过社区不同空间在灾害发生时所承担的功能将社区防灾空间体系划分成救援空间、指挥空间、避难空间、通道空间、标示空间、地下空间、生命线系统。依据建设用地构成和设施配套要求综合各类社区防灾空间的组成要素包括:社区内的道路广场、中小学、医院、社区公园、治安机构、地下空间等。从平灾结合的角度又可以划分为防灾专项元素与非专项元素。前者包括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场所等,后者包括停车场、中学等。
3.2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路径
依据我国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文件,归纳出与社区防灾空间构成要素相关的控制指标与规划要求。这些将作为社区防灾空间控制综合指标的主要构成部分。此外,还应参照国外防灾社区规划指标要求、国际安全社区构建与管理相关条例、我国从事规划设计人员对于增补防灾社区控制性指标意见调查研究,确定需要增加的新指标,共同组成社区防灾空间综合指标。
3.3控制指标评估方法
指标评估过程中应着重考虑指标对灾害防御目标的影响程度及实施的难易性,结合社区风险极值标准与个人风险极值,采取定性预测法(包括专家评估法、主观概率法)、回归分析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等衡量指标。将评估的指标放入模拟灾害环境中,分析事故率、死亡率、财产损失率等因素,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的防御目标。
3.4控制指标构建与应用
通过对社区防灾空间综合指标的评估将指标划分为:核心指标、相关指标、指标,其中核心指标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基础性指标和规定性指标,相关指标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指导性指标,与核心指标共同构成社区防灾空间规划控制指标体系。指标则可作为社区防灾专项规划的参考指标。
4.结语
在城市规划用地结构中居住用地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25%-40%,由此我们看出居住用地在整个城市中的重要性。但社区空间体系缺乏防灾性规划这一问题使我们的居住质量正面临危机。将社区防灾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既是通过有效途径落实社区的防灾对策,使防灾规划具有法制性,操作性,而不是将社区安全处在一个孤立的安全系统中。
参考文献
[1] 金磊. 安全社区的概念与建设方法[J]. 中国人民防空, 2006(1):44.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1.2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1-69-02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止2009年,全省新培养技师9.94万人、高级工37.26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已由2003年的11%(约5万人),上升到22.8%(约47.2万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得到初步缓解。职业院校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成绩显著,截止2009年,全省有独立设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38所,招生13.3万人;各类中等职业院校676所(含技工院校282所),中职招生数量达到36.6万人,列全国第十,西部第二,其中技工院校招生数突破10万人,连续三年列全国第四,西部之首。
在回顾过去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陕西省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工作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分析认为,目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制约着职业教育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为此,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审时度势,及早筹划,寻求对策,加快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陕西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西部强省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解决中职院校本省农村籍学生城镇户口问题,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陕西省中职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据有关方面统计,2009年底,全省中职在校生规模超过80万人,其中80%来自陕西省农村。初步测算,至“十二五”末,累计将有150万左右的中职生步入社会。也就是说,陕西省农村籍毕业生就有120万左右。按照现行的户籍规定,陕西普通高校、高职、中等专业学校的农村新生转户问题已经解决,但中职院校中的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农村学生不能迁转户口。这种户籍管理的限制,成为影响中职学校扩大生源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又一突出问题。
陕西省政府曾下发了《关于加大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意见》,这是陕西省户籍制度的重大综合性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效举措。据悉,陕西省计划2015年末转移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600万人。但由于政策效果与农民的要求尚有差距,转移工作难度较大。在此情况下,优先解决陕西省中职农村籍学生城镇户口问题,无疑是一个较好的政策选择。调查中了解到,中职生特别是来自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籍学生,对农村的依恋情结很小,怀有尽早走出山村、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事实上,中职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留在城镇就业,由于他们经济负担轻,后顾之忧少,相对容易在城镇立脚;而且随着他们扎根于城市,反过来还有可能带动父母进城,推动全家进城的步伐。同时,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整体比较,中职农村籍学生转移的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都较低,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把中职农村籍学生列入户口迁转的范围,作为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突破口,将会对加快陕西省城镇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此,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陕西省农村籍的中职院校学生转户进城。可在公办中职学校先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开,具体办法可以比照普通高校新生户口迁移办法。学生迁转户口必须坚持自愿原则,防止“被转移”。学生自愿迁转户口的,可持有关证件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直接办理,就地登记为城镇居民。也可凭录取通知书、户口迁移证明到学校所在地派出所迁入学校集体户。转为城镇户口的,应保留其个人征地补偿收益权,符合资助条件的继续享受学费、生活费补助,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减轻其经济负担。
二、加强职业教育统筹管理,形成统一公平的政策环境,促进技工院校进一步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技工学校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等中等职业学校归教育部门管理),技工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公平享受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支持。一是技工院校发展一直未真正纳入到职业教育的范畴,在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时,技工院校很难得到财政资金的支持,导致技工院校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主要靠自身办学收入和举债进行。近年来,一些技工学校靠大规模招生积累的办学结余资金,征用土地建设了新校区,在改善办学环境和条件的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个别学校因生源减少招生规模下降,办学收入锐减而陷入困境。如陕西国防技木学校,靠多年办学积累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4000万元,从扶风搬迁至杨凌,征地26.7公顷建设了新校区。但由于近两年生源萎缩,招生减少,学费收入不够付利息,由于没其他资金来源,职工已有3个月停发工资。二是一些企业办和民办技工院校教师待遇与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差距较大,没有平等享受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待遇,长期以往,不利于事业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稳定。三是招生管理、师资培养、资助项目等国家和省支持中职学校发展的政策和资金安排,技工院校无法与教育部门所管中职学校平等享受,获得支持的机会较少。
因此,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陕西省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把包括技工院校在内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都要纳入其中,通过公平的政策支持、资金安排,引导所有职教资源的聚集优化。二是在国家现有职教管理体制未改变之前,加强职业教育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充分发挥职教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政策、管理规则、安排资金时要充分考虑技工院校的发展。人社部门在开展高技能队伍建设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基础作用。财政、发改等有关部门在联系会议机制中充分发挥资金杠杆、规划引领等作用。三是重视企办技校民办技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对这部分教师的工资待遇、培训提高、职称评审、表彰奖励等方面作出规定,稳定教师队伍。
三、优化职业院校布局,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面对学龄人口不断减少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新形势,陕西省职业教育院校数量过多、办学规模偏小、质量效益不高成为职业教育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调研中,学校普遍反映近3年来招生一年比一年难,招生人数不断下滑,主要原因就是生源总量逐年减少,招生院校相对较多。调研组根据1997-2008年全省小学招生人数的分析预测,陕西省初中毕业生人数将从2008年的近70万人,到2014年,将逐步减少为45万左右,减少约35.7%,中职学校生源将大幅减少。另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截止2009年底,全省676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中,平均在校生规模约1200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00人),其中有百余所学校年招生人数在100人以下,占全部招生学校总数的14.8%,已达不到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规定的下限。
学校数量相对生源状况过多的局面严重制约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是规模过小的学校,办学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保证。而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大学校达不到办学规模,优质职教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是学校为自身生存发展,竞相多招学生,造成招生竞争过度激烈,个别学校甚至采用相互抵毁、有偿招生、虚假宣传的手段,严重干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秩序。三是专业设置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在区域、行业分布不合理,造成有限的办学经费、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为此,一是应科学规划,强化布局,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应根据全省和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制定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形成各自特色,重点支持一批行业、地区龙头学校做大做强,引导职教资源的聚集、整合。二是严格审批制度,提高准入门槛。要加强对职业院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管理,统一制定和各类职业院校办学标准,提高门槛,建立健全职业院校的退出机制,对不符合办学标准的院校依法撒销办学资格。三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发展,组建多种形式的职教集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合作机制,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促进中职学校上规模、上水平。四是为吸引更多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应研究实行中职生注册直接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制度,打通中职学生接受高一层次教育的渠道。实行普通高中学生就读高职院校,只通过相关高职院校的考核,直接注册入学制度等。
参考文献:
[1] 李丹.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及解决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4,(01).
[2] 高扬.加快解决陕西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几个突出问题[R].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1.
[3] 磨坚红.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电业,2010,(09).
关键词: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42-02
重庆市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的自然过渡地带,为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市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干旱、风雹、洪涝、低温、雷电、生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
近年来重庆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各种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重庆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为重庆市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1-2]。
1 重庆市防灾减灾工作现状
1.1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 重庆市逐步建立起市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实行了属地管理、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合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3]。目前,重庆市已编制《“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38个区县都已成立救灾综合协调机构,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基本落实,各村社至少配备了一名防灾减灾信息员。
1.2 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重庆市直辖以来在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对重要交通干线、主城区重点滑坡、危岩以及三峡库区新城的高陡边坡等一些地质灾害的隐患点进行加固设防。大力实施“长治工程”和“长防工程”,兴建了各种防护林体系。
1.3 非工程减灾措施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设立各级防灾减灾机构,加强水文、地质、气象、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等系统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完成了灾害信息收集、传输和交换的电信系统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形成了市、区县两级灾害信息实时传输与共享机制,增强了防灾减灾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精确度。
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防灾减灾技术与人员质量有待提高 随着防灾减灾工作量的日益加大,尤其是对各区县地质灾害防治的汛前排查、汛期检查、汛后核查以及旱情预报等防灾减灾工作的大量开展,各区县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数量与质量都难以适应新时期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时常由于技术落后、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导致防灾减灾“力不从心”,技术与人员的质量亟待提高。
2.2 防灾减灾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重庆市防灾减灾成效显著,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防灾减灾体系表现出其滞后的一面,尤其是对于乡村地区来说,防灾减灾工程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3 灾害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重庆市的灾害监测系统基本形成体系,但由于资金、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不到位,致使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提升空间,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制度有待加强和完善。
2.4 综合防灾减灾法制建设不健全 重庆市目前已实施一些防灾减灾的地方法规,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当灾难发生、灾害救助以及在灾后重建时,政府、公民的义务和受灾群众的权利、灾害救助的程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3 重庆市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灾害损失都在增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对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多的专家学者也对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独特的见解[4-7],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防灾减灾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3.1 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法制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并根据重庆市灾害的实际情况和防灾减灾工作要求制定综合防灾减灾的地方性法规体系。目前要加快制定和实施《重庆市自然灾害救助条例》、《重庆市防灾减灾资金和物资管理条例》、《重庆市志愿者管理办法》和《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条例》等法规。
3.2 完善综合防灾减灾协调联动机制 重庆市已形成市政府统一决策,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各部门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要通过组织整合、资源整合、行动整合,加强综合防灾减灾组织领导,完善高效联动的协调机制,使各种防灾减灾力量服从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相互协作、快速联动(如图1)。
3.3 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是综合防灾减灾的关键所在。首先,按照固定监测与流动监测相结合、传统监测与现代监测相结合、专业监测与业余监测相结合的“三结合”方针,对重庆市的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等主要灾害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监测;其次,采用现代新技术新理论对灾害进行精确预报,提前灾害发生的预警时间;再次,广泛采用各种媒介将预警信息以最快的速度给广大人民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3.4 加强应急救援救助体系建设 根据存在的灾害隐患制定符合实际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的动态更新与演练,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指导抗灾救灾。设立完善的人员、物资储备和调配系统,在灾害发生时对人员、物资和设备进行及时调配。设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平台由专业救援指挥人员组成,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和先进理论统一指挥救援工作。
3.5 加强灾情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各级政府由专门的行政机构统一管理本级灾情评估工作,负责各阶段灾情评估工作,并将结果报有关部门,为制定符合实际的应急预案、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等提供依据;各级政府应常设主管灾后重建的机构,负责各种灾害的灾后重建工作,它与规划、环保、财政等部门同属一个级别,与规划部门协作将灾后重建切实纳入发展规划,与环保部门协作确保灾后环境质量,与财政部门协作,保证灾后重建所需要的资金。
3.6 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体系建设 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对人民群众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与灾害逃生演习,提高人民群众灾害应急能力。宣传保护环境与防治灾害的相互关系,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防灾意识。将重庆市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纳入重庆市中、小学生的课堂教育,由专业老师进行知识讲授,并定期进行防灾演练,从整体上提高重庆市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与应急能力。
3.7 加强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 首先,加大防灾减灾资金投入。政府应充分负起防灾减灾投入主体的责任,将防灾减灾工作所需资金纳入财政计划。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大力宣传防灾减灾对当地群众及企业自身的重要性。其次,加强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防灾减灾队伍建设。按照“足额足数、相对稳定、精干高效”的要求,组建市、县(区)两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全面提升志愿者的防灾减灾技能和水平。此外,加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政府定期投入资金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针对重庆市主要灾害进行科学研究,研发适合重庆市灾害特点的防灾减灾新技术新方法。
4 结语
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重庆市的长远发展,加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研究和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全面提高对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烈荣.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195.
[2]马力.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重庆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5-7.
[3]方佳军.重庆市自然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3.
[4]郭军赞.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初探[J].城市,2009,10:71-76.
[5]许新峰.发达国家如何建立防灾救灾管理体系[J].林业劳动安全,2011(2):45-48.
[6]尚春明.城市综合防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在电力应急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电力事故的发生原因、性质、实际规模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等,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在处理过程中应体现基本情况清楚、职责分工明确、指挥决策统一、信息渠道通畅、重视灾后恢复几方面的指标要求。电力事故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在突发事故发生的状态下,发挥着应急纲领和指南的作用。因此,在编制电力事故应急预案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遗漏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应急措施要量化具体、行之有效,责任的边界要明确清楚。对于通过评审的应急预案要定期进行实践性演练,根据演练结果发现电力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不断提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常情况下,电力突发事件可分为红橙蓝黄四个不同的等级,分别是特别重点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比较重大突发事件和一般突发事件。电力指挥中心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对突发事件等级做出迅速的判断,启动相应等级的电力事故应急预案,合理调配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保障事故抢救的顺利进行。在电力突发事故的救援过程,应做好人员救助、电网抢修和医疗救助三方面的相应,控制电力事故的发展。电力运行应急恢复完成后,需立即组织人员评估损失,查明事故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制定相应的改建措施,修订应急预案中存在的缺陷,以提高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效性。
电力应急体系的预评估是借助相应理论和方法评价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是指对应急管理实施的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和善后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具体包括电力生产环境、电网设备及电力机具的防护、人员素质和现场管理。预评估是电力应急体系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只有结合科学准确的评价,才能发现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电力应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应急体系在初期规划建设过程中,应与电网实际建设情况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周边电力资源,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配置,从而提高应急体系建设的效率,获取最可靠、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在应急体系建设完成后,一定要经过反复的演练和细节的具体量化,确保应急管理体系在执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在电力应急体系预评估过程中,确保人员、设备、制度等各应急阶段的全面评估,不断完善应急体系中不足之处,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电力应急体系评估阶段宜制定一系列评估指标,量化相关指标数据,更好的衡量应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应急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指明方向。灾害预评估属于电力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中的决策评估部分。对于自然灾害的评估是全面反映灾害,确定防灾、减灾目标,优化抗灾、救灾措施,评价减灾效益,制定减灾、救灾策略的基础依据,也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参考。灾害预评估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为主导,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化和层次化、评价方法与技术的综合性以及信息利用多元化,将灾害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等理论作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完善电力灾害损失预评估的内容,建立电力灾害损失评估体系,以适应电力企业突发事件顺势评估的客观需求。灾害预评估作为灾害评估时间维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具体分为短期预评估和中长期跟踪评估。其中中长期风险跟踪评估是对一个地区或潜在危险事件的危险程度进行预测性评价。
一般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和概率论可以核算出灾害期望损失,并以此为依据评价灾害风险水平、评价电力应急体系效益、分析灾害的可防止性,进而提出防灾、救灾的最优方案。电力应急体系规划建设中的预评估主要是在灾害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电力事故所造成的自然生态及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种价值判断,以评估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电力事故评估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模型系统、指标系统、规则系统。预评估理论可作用于电力应急体系防灾、救灾的决策系统,通过防灾、救灾措施系统反馈给承灾系统,从而构成一个环节完整的信息反馈路径,形成电力灾害评估与防灾、救灾相结合的网路系统,指导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电力应急体系功能构建过程中对灾害损失的预评估需要结合电力应急体系实际情况,针对已经发生的电力事故,评价电力应急体系的脆弱性和风险损失。
完善的电力应急管理体系能够减少突发事件对电力生产的损失。电力应急体系的规划建设作为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力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需要从电力应急体系的本质出发,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电力应急体系评价指标和电力事故预评估指标。在今后对电力应急体系和电力事故损失进行评价时,将各项指标运用其中,以提高电力应急体系的综合能力和安全收益。
作者:刘晓东 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供电分公司
为吸取汶川特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震灾的教训,防患于未然,切实提高我市防震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地震局就加强震情监视和应急处置工作下发了紧急通知,现就进一步做好当前防震减灾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了防震减灾相关体系建设,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市防震减灾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与当前地震灾害面临的新形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面对严峻的防灾工作形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当前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性,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思想,真正把防震减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防震减灾宣传长效机制,强化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不定期地播放、刊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特别是在“5.12”与“7.28”防震减灾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重点时段和活动中,市地震局要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防震减灾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地震灾害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组织和协调新闻单位刊登防震减灾公益广告,编写和印制防震减灾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免费向社会公众发放。大力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共同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要抓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阵地和科普基地建设,积极开设防震减灾专题讲座,增强广大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各中小学校要结合自然、地理等课程,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要在教育网站上链接相关防震减灾知识和视频宣传片。有条件的中学,可结合学生兴趣小组,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室,在地震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地震基础知识学习。完善现有地震台站设施和功能,充分发挥地震台站科普宣传作用,切实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培训,争创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三、进一步做好当前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各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管理的各项体系建设,在原有的地震应急预案基础上,强化管理,细化紧急情况下的各项应急措施,健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落实应急救援队伍。
市地震局要切实做好全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市地震监测设施和能力建设。要加强对我市地震台、各前兆观测点和宏观群测点的管理,确保信息节点24小时正常运行,准确传输相关数据,保证地震监测台站设施不受外界干扰,严厉打击破坏地震监测站的设备设施、房屋建筑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准确收集地震前兆信息,加强分析会商,主动、及时地向上级报告信息,积极为政府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严防地震谣传、误传的发生。继续积极推进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兼职助理员等“三网一员”体系建设。各乡镇(街道)要制订“三网一员”建设方案,制定和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奖励制度,配备防震减灾兼职助理员,形成健全的群测群防网络。强化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将地震应急体系纳入全市抗灾防灾大体系统一规划、建设,重新修订地震应急专项预案,建立指挥平台,加强应急通信建设,逐步完善功能,实现与市应急平台对接,构建上下贯通、保障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
市住建委及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抗震设防监管工作。在项目选址上,应尽量避开抗震不利地段;在项目设计、审查上,要严格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标准;在项目审批上,有关部门应将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审批的重要内容,对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一般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市民政局要做好地震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积极推进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增加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的适应性品种和数量。建立应急救灾物资调拨和运输网络联动工作机制,健全救灾工作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协作,共同做好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市房管中心要加强对社区的管理,指导各社区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加大对社区居民的宣传,组织社区每年开展2次地震宣传活动,努力丰富活动内容,切实提高防震减灾意识,积极组织社区参加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申报工作,全面推进示范社区建设。
市教育体育局要加强对中小学校的应急演练管理工作,认真部署,精心组织,通过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排查消除隐患、常规应急演练等一系列安全工作,提高师生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结合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编制学校建筑抗震性能加固改造工作方案,合理确定校舍加固改造、重建工程时间。
市财政局要在保证地震部门基本经费支出的前提下,还应安排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群测群防、地震台站建设和运行等财政经常性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