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新的经济政策

最新的经济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最新的经济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最新的经济政策

最新的经济政策范文第1篇

一、货币政策背景 “新经济”

(一)新经济的特点

我们认为,“新经济”就是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通过创新技术,借助高效率的资本市场,结合有力的宏观调控,在知识经济的转型中实现的一种高经济增长速度、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经济运行形态。纵观其全过程,我们认为美国“新经济”有以下特点。

首先,经济实现了持续的增长、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并存。90年代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2%、-0.4、2.7%、2.3%、3.5%、2.0%、2.8%、3.8%、4.5%、5.7%。此时美国不仅走出了经济低迷,而且经济增长率上还超过了德国、日本。其次,美国此时的失业率也随着经济增长而稳步下降,从1993年开始,美国就业状况开始改善,失业率稳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这是美国30年来的最低水平。而更为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此时美国的物价水平增长幅度保持在低水平,而没有因为促进了经济增长而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90年代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5.4%、6.9%、6.5%、2.7%、2.7%、2.5%、2.3%、1.7%、2.1%、2.5%。

其次,美国政府财政状况大为改善。由于美国政府此时施行了以增加经济增长潜力与削弱非生产性支出同时并举为特征的结构性财政政策。一方面减少非生产性的开支,特别是削减国防经费,而另一方面则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鼓励技术型的投资,推动经济的转型。此外,在税收政策上,美国政府有的放矢,对富人增收附加税,全面提高能源税,另一方面对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减税,并在税收上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到90年代末期,美国不仅消除了财政赤字,而且每年还有超过1200亿美元的盈余,使得美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游刃有余。

再次,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成为经济中新的活力,从而带动了整个美国经济的增长。“新经济”是重视技术、重视知识、重视创新的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把知识转化为产品,同时有效利用风险投资,最终使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

(二)对“新经济”的简要评价

无疑,美国“新经济”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亮点,一个是实现了稳定增长、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并存,另一个是高新技术、知识经济的发展。

传统经济学认为,在市场经济下,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是一组相互矛盾,此消彼长的宏观经济指标。但在“新经济”中,这对指标之间的矛盾关系似乎被打破了。应该认识到,市场经济下,经济周期是不可以被完全消除的,“新经济”的成功并不代表这个矛盾不存在,也并不代表经济波动被完全抚平。我们始终认为,“新经济”的成功有赖于全球化的机遇,有赖于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也有赖于美国政府、美联储推行的一系列经济调控措施。因此,对于“新经济”的成功,重要的不是去怀疑当前的经济理论,毕竟它仅在美国的一个国度里实现了,但也不能忽视这种造就特殊情况的原因,因为,这讲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借鉴。

二、“新经济”背景下美国的货币政策

(一)“新经济”下美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首先,实行中性的货币政策。所谓中性货币政策,就是指利率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让经济自身潜在的增长率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持续地增长。美联储预测美国自身潜在的增长率为2.5%,于是通过调整利率,使增长率保持在2.5%的水平上。

其次,以实际利率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相机选择调整时机,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方向连续微调短期利率。依据“泰勒规则”的理论基础,鉴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由于金融创新导致的货币供应量越来越难控制的情况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原来的货币供应量转为实际利率,其政策最终目标是保证稳定增长,同时毫不手软地预防通货膨胀和抑制经济过热。在此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美联储调整利率始终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个是保持谨慎,采用小幅度的调整,一般是每次调整0.25个百分点;第二是保证灵活性,在目标极为明确的前提下,鉴于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使货币政策能发挥其短期内迅速作用经济的特点;第三是保证货币政策的透明性,美联储通过公开政策信息,让投资者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从而保证了市场的稳定。

再次,保证美联储在制定及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在“新经济”之下,美联储可以根据形势变化,高效率地做出决策而不受政府干预。

最后,注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和投资调整了产业结构,拉动了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为美国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而货币政策则更着眼与经济增长的“稳定”二字,通过及时的利率微调和公开市场业务,预防了经济过热,抑制了通货膨胀。

(二)对“新经济”下美国货币政策的简要评价

首先应该看到,美联储该时期的货币政策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反映在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上。一方面货币政策目标明确,另一方面调控手段得当,的确值得世界各国的货币当局借鉴。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美国该时期的经济成就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形成,而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体现出来局限性。比如,美联储持续调低短期利率时,并没有使长期利率有很大幅度的下降,这将不利于促进投资的增长。再比如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连续的降息,美元的价值反而上升,从而无法实现刺激出口的作用。(三)“新经济”下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首先,从长期发展来看,中性的货币政策应该是我国货币政策发展的趋势。中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而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来看,由于对经济发展的要求较高,货币政策还是被用作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次,应继续推动利率向完全市场化的改革,从而充分发挥利率调控工具的作用。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企业和个人对利率的敏感性都相对较低,因此目前我国主要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主要中间目标。

再次,应该提高央行的独立性,同时加强政策的透明度。由于我国权力体制的特殊,央行的独立性相对较弱,同时,央行的货币政策往往不够透明,常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之一,不利于市场的稳定以及投资者的预期。

最后,应重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配合。应该看到财政政策在调整经济结构上的优势,而货币政策有短期有效的优势,在相机选择的前提下,实现社会供需总量平衡。

参考文献

[1]李国疆 《从美国“新经济”看货币政策的变化和发展》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1年10月

[2]唐世超 《90年代以来美国的货币政策的特点》 消费导刊 2008年7月

最新的经济政策范文第2篇

一、基本学术态度

长期居于主流经济学地位的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20世纪70年代整个资本主义国家遭遇的经济“滞胀”局势,在实践中也束手无策。这时,新自由主义学说重新抬头,并在经济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反对国家干预的思想系统化和理论化,即“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以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是新自由主义诸多流派之一。他们对凯恩斯主义发起批判。理性人最大化效用、只有实际变量才至关重要(如“货币非中性”)、价格和工资灵变从而市场连续出清的假设,是他们最重要的三个信条,形成一系列宏观经济模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在20世纪70年代掀起了一场重建宏观经济学的“革命”。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同属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卢卡斯和萨金特等人提出和开发了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卢卡斯用理性预期假说改造了自然率假说,采用了比货币主义者更为激进的说法:对自然率的偏离是瞬时现象,短期中也不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换;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失业出自劳动者最大化自身效用的自愿的工作与闲暇跨时替代效应,等等。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等人不赞同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实际商业周期理论)。同样信奉新古典信条的这两种理论的主要分歧在于,强调经济波动的根源是影响总需求的名义变量的货币冲击,还是影响总供给的实际变量的技术―――生产率冲击。由此可见,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虽然与卢卡斯等人同属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但学术观点并不完全相同。可以说,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学说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时间一致性问题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指出,所谓时间一致性问题(time consistency problem),是指由于政策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动态不一致性)所造成的政府政策目标无法完全实现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于政策缺乏可信性而导致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未能达到最初的政策目标,从而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某种制度安排(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来强化政府政策的可信性,那么就可以实现一定的帕累托改进,从而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他们认为,如果经济政策的制定者缺乏提前作出某种特定决策的能力,那么他们通常就无法在稍后的时间里执行最理想的政策。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货币政策目标是物价稳定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高通货膨胀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如果公众预计未来资本税收(capital taxation )将上升,那么他们就会减少储蓄;如果企业预计将来的货币政策比较宽松、通货膨胀率将上涨,那么企业将会提高产品价格和工资。因此,在经济决策中必须要考虑到公众与政府对政策的预期,这就是时间一致性问题。

通过详细考察他们发现,公众在作出当期决策的时候,不仅要考察政府当期和之前曾作过的政策选择,而且要考虑政府将来的政策趋势,同时还要参考自己的选择会对政府未来的决策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静态分析方法并没有考虑到公众对政府政策的预期,因此显然不是最优的求解方法,其所得到的均衡结果也只能算是一个次优均衡,由此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时间一致性问题”。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认为,如果政策制定者能够通过某种制度安排或者制定某种规则使得公众充分相信当经济进入下一阶段以后,政府在前一阶段的承诺仍然是它的最佳选择,那么政府所期望出现的结果就能实现。如果公众认为政府政策未来会改变,或政府在前一阶段所作的承诺不会兑现,这种预期就会使公众采取与政府不一致的行为,从而会导致政府的政策或政府的预期无法实现。因此,政府可以随时改变政策,而公众并没有能力去束缚政府的行为。政府经过重新考虑选择的最优政策与最初的最优政策之间存在的一定的差异,这种事先与事后最优之间的差异就形成最优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三、实际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释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周期是由投资需求冲击引起的。而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使经济学家们意识到供给也是影响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卢卡斯和萨金特等人提出货币商业周期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冲击即货币存量的随机变动会引起经济波动,但1982年以后这一理论也陷入困境。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批经济学家开始转向实际因素,试图用实际因素去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同开创的实际经济或商业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被认为是近20年来宏观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即货币数量的变化对经济没有真实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实际因素,其别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冲击。经济经历着技术冲击,这种冲击决定了投入(资本与劳动)转变为产出的能力,引起产出与就业的波动。技术冲击具有随机性质,它使产出的长期增长路径也呈现出随机的跳跃性:当出现技术进步时,经济就在更高的起点增长;若技术恶化或下降,经济将出现衰退。当技术冲击最初发生于某一个部门时,由于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它会引起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同样,宏观经济的持续波动可以是由连续的单方向的技术冲击造成,也可以是由一次性重大冲击带来的。这里,技术冲击是广义的。许多事件并不是技术性的,但也像技术冲击一样影响着生产函数,如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变化、气候的变化等。他们认为,技术进步冲击引起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就业、投资和产出提高,总供给曲线上移,经济高涨;反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商业周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基本趋势本身的波动,而不是实际经济围绕基本趋势的波动,即商业周期不是对均衡的偏离,而是均衡本身暂时的波动,这就是真实经济周期的深刻涵义。

四、政策主张

按照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理论,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是技术进步,在这样一种前提下,作为外生力量的经济政策很难与实际周期达到时间的一致性。既然商业周期只是均衡本身暂时的波动,并且会回到均衡,从而具有帕累托效率,那末就不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市场能够自行保持均衡,政府没有干预经济运行的必要。从政府来看,政府的政策本身也有缺陷:由于条件所限,政府不可能掌握制定政策的充分信息;政策的作用滞后,即政策的出台与政策起作用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会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有可能没有反映公众的利益。因此,经济政策很难向政府的预期那样,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如果政策出现失误,则会加剧经济的不均衡和不稳定性,最后会破坏市场的调节作用。

时间一致性问题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是当今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同样有借鉴意义。

首先,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认为技术进步是影响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这个观点有现实意义。目前,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正成为新的社会形态。在新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发达国家的经济正日益信息化,高新技术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信息产业也成为新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趋融合,新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抓住这一机遇,对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我们应坚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使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可以预见,这些因素将会全面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增长方式等。

其次,注重政府政策的基点。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政府无疑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经济主体也是改革主体,是发展经济与深化改革的主导推动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发挥政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政策失误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要作到这一点,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利益的公共性至关重要。因此,政府的决策应尽可能广泛地掌握信息,注重社会各方面的反复协调;政府的政策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着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政府调控的基点是国民经济全局,而不是行业利益或地区利益;政府应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维护政府的声誉。只有这样,才能使宏观调控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理论研究上,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学说对我们确有启示,但从现实看,也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第一, 他们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否定凯恩斯主义关于需求波动导致经济周期观点的同时,强调供给是经济周期的根源,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供给与需求是一对最基本的因素。它们是市场机制的构成要素,供求与价格的双向调节,是市场机制运行的最本质内容,即价格上升,会刺激供给和抑制需求;价格下降,则会抑制供给和刺激需求。可见,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相互结合并共同发生作用,不存在两者相互割裂、独自发挥作用的情况。从我国的经济实践来看,既要注重新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供给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能忽视需求因素的制约作用。为此,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正是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第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过分突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作用,未免过于偏颇。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有很多,有自然的、技术的、经济的因素,也有政治、社会的因素。因此,过于突出技术因素的作用,虽然有利于个别问题研究的深入,但也会限制人们的理论视野。例如,从我国的现实来看,政治周期对经济周期就有很大的影响。胡鞍钢等人就研究过党代会的周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在1977年到2003年间,党代会召开的当年,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3%,第二年11.0%,第三年9.3%,第四年8.7%,第五年8.0%。这表明,政治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很大的。

最新的经济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业政策;全球化;能力建设;国际竞争力

产业政策理论已形成并发展了两个多世纪,随着古典经济学在经济领域主导地位的确立,产业政策曾一度被视为影响市场机制自由运行的障碍而饱受批判。然而上世纪末,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在解决拉美经济危机及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无所作为,人们开始重新反思产业政策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希望通过产业政策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从而引导并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状况下,各国纷纷推行抵御金融危机影响的产业政策,使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政策的意义更加重大。

一、传统意义上产业政策的产生及其特征

产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对产业活动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相关产业推行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干预资源在产业内和产业间的配置,并使资源按照不同于市场机制引导下的配置方向重新配置,是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综合性目标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传统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挑选赢家、严密保护、直接干预三方面。在执行产业政策过程中,政府往往出于一定的政策目标考虑,针对特定产业乃至特定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在对外贸易方面,为改善国际收支,政府往往会制定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通过选择征收高额关税及推行非关税政策对本国市场实施严密保护。早期的产业政策帮助一些国家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在产业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对相关产业或企业产生较为明显的租金,导致政府及其代理机构出现普遍的寻租及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陷危机中的拉美经济是最鲜明的例证。因此,传统意义的产业政策遭遇普遍的怀疑,这直接导致“华盛顿共识”的产生。

二、经济全球化形势对产业政策的新要求

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导致以贸易保护为核心内容的传统产业政策理论的终结。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但日本、东亚、拉美等国仍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针对外国产品的进口替代、跨国公司在本国的直接投资、本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等方面设置种种限制,通过严密的贸易保护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然而,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的推动下,随着全球经济相互融合的加速,全球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欧盟、东盟等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在推动区域协作发展的基础上,打破了各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所设置的限制。

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也摆脱了单纯以要素禀赋为标准的传统理论的束缚,转而考虑不同国家在新的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这方面来说,现代产业政策理论也必须克服传统的静态思维模式,而着眼于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特定产业升级,实现特定企业面对国际竞争时的动态调整,从而通过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实现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提升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上世纪末,随着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发展,知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等无形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得到强化,在大规模生产系统中,研发与营销等非生产环节成为最能创造价值的环节。在这阶段,创新与研发、区域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协作这两方面在产业政策理论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不断产生的各项新的要求,导致近几年西方经济学中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产生

三、现代产业政策的新特征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政策越来越不符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泛采用产业政策的拉美国家与东亚诸国先后陷入经济危机、货币危机的困境,这就把传统意义的产业政策推向灭亡。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不断推动新经济发展的策略,以欧盟为代表的区域合作组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举措,也代表着现代意义上的产业政策的产生。与传统的产业政策相比,现代产业政策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特征:

首先,现代产业政策把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其核心内容,教育、培训与研发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重要议题。随着创新经济学及演化经济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已摆脱传统的静态思维模式,而把创新科技发展视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通过推行公共教育与提高科研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创新成果商业化进程等,从而增强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保证经济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确立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教育等公共方面投入的力度,扶持一些外部效益较高的创新部门的发展,从而产生全社会性的创新浪潮,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在这方面,欧盟产生之初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就明确规划了欧盟各国发展教育与培训事业,随后的《博洛尼亚宣言》以在民族国家内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作为其行动的根本目的。“里斯本战略”的制定更是明确了欧盟各国要通过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最终确立欧盟各国在国际领域的整体创新竞争力,保证欧盟能在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克林顿政府围绕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发展信息技术的新经济政策则更鲜明的揭示了能力建设在现代产业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其次,现代产业政策打破了传统产业政策偏重于供给推动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而转向综合利用供需两端的政策实现其政策目标。传统的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挑选赢家的机制,通过许可证、直接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向,改变相关产业的供给结构与供给水平,从而实现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调整。在传统产业政策阶段,政府采购固然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但其更多是满足政府自身的消费需要,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而在现代产业政策阶段,公共采购已成为各国政府推动创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各国政府可综合运用公共采购手段,消除创新主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分担其创新成本,或利用公共采购创造一个自由市场无法在短期形成的需求规模,从而保障企业的创新行为能获得足够的经济利润,以刺激企业创造行为的发展,推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保持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更重要的是,政府利用其所占有的知识存量对某一方面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预期后,就可以明确向各市场主体,也就是公共采购活动的供应者提出其创新方案的具体功能、成本及质

量等多方面的要求,利用这些要求为企业的创新行为指明方向,引导企业的创新行为。这样,公共采购就可从需求的角度着手,起到引导创新行为的作用。据国外最新研究表明,在很长的时间内,在许多领域,公共采购比直接向企业提供研发补贴更能激发创新。在目前金融危机之时,各国政府纷纷通过公共采购刺激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在这一时期,利用产业政策手段,从需求角度促进社会创新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将有助于各国尽快摆脱危机所带来的困扰。

再次,现代产业政策更关注在wto规则的限制下提升国际竞争力。在传统产业政策框架下,一个国家无论是采用进口替代战略,还是出口导向战略,都往往选择严密的措施对本国市场进行保护,鼓励出口产业的发展,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随着二战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每个国家都通过紧密的商品贸易、要素流动和金融交易与其他国家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想独立存在已经不再可能。wto的相关规则也限制关税、配额等传统产业政策工具的使用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就必须在wto及其他多边或双边协议的许可下,充分发挥全球市场的功能,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提升本国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集群及区域经济协调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形式。在这方面,欧盟走在世界前列。欧洲的一体化使欧洲形成了一个统一市场,促进具有规模效应的技术交易。同时,欧盟范围内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与教育事业协作能力的加强、公共与私人部门研发行为资源共享性的增强、全欧洲层面金融体系的发展,共同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增长。像欧盟这样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国际产业分工,从而实现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的重要研究领域。

最后,在现代产业政策体系内,政府的角色已从传统的直接管制转向在健全市场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规则,为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环境。在传统产业政策模式下,政府管制的功能往往会使其行为获得巨额的租金,而一旦政府机构的委托代理机构没能得到合理设置,或缺乏足够的监管机制,就容易诱使普遍的寻租现象,从而降低政府行为的效率,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也成为新自由主义攻击传统产业政策理论的主要理由。

现代产业政策体系并不否认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有效性,而且在一些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中,还必须依赖政府的引导,来完善市场功能,健全市场机制。在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后,政府的功能将更多的体现在通过指定具体的保障机制,来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

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为避免寻租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必须强调对政府公共行为机制的有效监管机制,保证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另一方面,还要更加注重政府与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在科学有效的政府运作机制的维护下,协调发挥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双重功能,最终保证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推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的经济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新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目标制

目前通货膨胀目标制被众多国家货币当局选作货币政策框架,其核心特征体现为将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货币当局事先向公众公布通货膨胀率目标,并承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该目标。通胀目标制之所以能够形成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国际范围内金融自由化浪潮迫使各国逐渐发现传统货币政策无法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密不可分。那么,通胀目标制在漫长的经济学发展史上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在一次次争论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不得不通过研究不同学派的观点,特别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以及新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而寻找答案。

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萌芽

(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关键假设与核心主张

20世纪70年代初的 “滞胀”宣告凯恩斯主义方法失灵,依照凯恩斯的方法无法同时解决刺激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现代凯恩斯主义备受责难。70年代中期,关于“假如政府看得见的手不再实施错误的相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市场经济有能力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信仰复兴,当时的通胀为这种复兴提供了支持。有人警告凯恩斯主义过于野心勃勃:弗里德曼用“货币主义反革命”抵制凯恩斯主义者的行动主义;另一批人指出凯恩斯主义的致命缺陷―没有充分探究经济人行为内生构成的预期含义。

新古典学派将理论建立在三个基础上:第一,理性预期假设。这源于Muth的思想,他曾指出,“预期是未来事件信息全面的预见并且本质上与相关的经济理论预见一致”。不同于凯恩斯假设预期外生化,理性预期假设说明非理性预期构成的选择性假设存在系统性误差,这不能为新古典模型中理性计算的行为人所接受。理性预期假设第一次为宏观经济分析寻找到微观基础。第二,持续市场出清。这符合瓦尔拉传统,均衡模型意味着所有在市场经济中的人们已经进行了服从于他们面对的约束的目标最优化的选择,即:理性最优化均衡。第三,总供给假设。Lucas指出,当名义变量发生一个“意外”变化,古典两分法中止,预期的货币变化与未预期的货币变化有极不同的影响,所有基于理性预期模式的模型在短期的交替关系中将显示出货币非中性。

新古典学派由为宏观分析寻找微观基础开始,在对货币政策的讨论中达到高潮:首先是主张“政策无效”。当经济人将众所周知的货币规则作为形成预期的因素时,货币当局不能靠推行系统性货币规则影响产出和就业。另外,任何尝试依靠随机或非系统性的货币政策影响产出和就业,仅会使其在自然率水平波动增多。第二,抑制通胀的实际成本。一国为降低通胀而蒙受产出损失总和被称为“牺牲率”。新古典主义指出假如政策可信,公布或预见到的货币政策变化对实际产出和就业在短期内也没有影响。公布被人们确信的货币紧缩会引发理性经济人直接下调通胀预期,货币当局原则上就可以减少通胀而不用承受产出和就业降低的痛苦,牺牲率为零。因此,货币当局完全可以宣布货币扩张率降低从而降低通货膨胀至其所偏好的比例。第三,动态时间不一致。新古典主义者用动态博弈的方法分析问题。每一个博弈者选择一个显示当在博弈过程中收到信息时他们将行使的策略。特定的博弈者选择的策略将依赖于对其余参与者可能采用策略预期将如何受自己的影响并且每一个参与者都追求自己的目标函数最大化。Kydland和Prescott研究了货币政策博弈如何在政府和私有经济人之间展开。当政府以其最优政策做出决策时,他将考虑追随者的反应,除非领导者对已公开的政策承诺,否则最优政策将出现动态不一致。经济人无疑清楚政府可以通过修改政策或者欺骗的手段来改进自己的结果,于是时间不一致性均衡将成为一种纳什均衡。

假如货币当局具有随机权力,自然会有欺骗动机,因此已经公布的、时间不一致性的政策将是不可信的。在通胀博弈中,追随者知道管理者的目标函数,他们将不会调整通胀预期以回应公布的政策。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该博弈将会重复,政策制定者被迫采取长远策略,现行策略将会影响政策制定者未来声誉。在这种约束下,政府面临从食言中获利与未来成本之间的权衡,自然削弱了欺骗动机。Barro和Gordon探索了用政策制定者的声誉替代规则的可能后指出,当一个政府会受到由食言带来的未来高通胀成本时,“决策者将为了长期名誉而放弃短期获利。”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背景下萌芽

新古典主义者第一次将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微观基础上,人们开始关注“理性预期”,发现政策变化会影响预期,预期会影响行为人行为,经济学家和货币当局开始重新考虑货币政策的稳定作用以及“政策规则”的重要性。新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复兴中再次衰败,对“理性预期”过于理性的批评越来越多。但不容忽视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派让人们意识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并为两个问题的研究提供起点:第一,如何通过机制安排解决由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第二,货币政策应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还是应赋予决策者更多的相机抉择权?沿此方向,Sevensson推导出为消除内在于随机货币政策中的通货膨胀的偏差而以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策略,通货膨胀目标的策略能构建一个“条件预期的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以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Parrado基于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实证研究表明,通胀目标制解决了导致较高平均通货膨胀率的动态不一致性问题,并使通货膨胀预期锁定在一个较低水平,减小了对宏观经济冲击。追溯起来,最早实行通胀目标制的国家(如新西兰)依靠着源于对新古典主义学说的深刻理解。

二、新凯恩斯主义:孕育通货膨胀目标制

(一)新凯恩斯主义的核心主张与特征

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以不同程度的失业和产业衰退换来低通胀,新古典主义受到人们怀疑,国家干预主义重回历史舞台。

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在坚持凯恩斯主义信条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并最终形成 “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者主要关心如何解释名义价格刚性源于最优化,他们虽不同意新古典有关经济不稳定的解释,却开始分享两项新古典主义方法论前提:第一,宏观经济学需要坚实的微观基础;第二,宏观经济学最好能够建立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

新凯恩斯主义者从微观角度入手,把不完全竞争和不对称信息作为起点,在行为最优化和理性预期基础上寻找各种模型使工资和价格刚性合理化,希望坚持“非市场出清”这个重要假设并以此判断:货币是非中性的,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看不见的手会失灵。和正统凯恩斯方法一样,新凯恩斯主义者有相同的思路:受到干扰后的价格会缓慢的进行调整。早期,Fischer和Taylor的模型提出长期工资合同下的“名义惯性”,然而关于经济人更偏好于长期合同的假设没有合理的微观基础,招致很多批评。新凯恩斯主义者们开始修正这种假设,将注意力转移到实物市场。Mankiw提出,当企业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因为产量不会由于价格提高而迅速变为零,所以利润随价格的改变而改变,但减价的后果包含已售商品单位收入的减少,价格变化具有边际递减效应,故即使价格变动很小也会产生较大的名义刚性,即“菜单成本”。新凯恩斯主义者为了巩固价格刚性,不仅从名义刚性还在实际刚性层面展开讨论,认为经济在名义不完全性与实际不完全性相互作用间运行。实际的价格刚性被认为来源于顾客市场、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根据价格判断质量等因素,而分析实际工资刚性的模型则包括了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和效率工资模型等。

(二)来自于新凯恩斯主义对通胀目标制的支持

Leslie曾精彩地写到 “新凯恩斯主义向新古典模型中倾倒了大量粗砂”,正是这样批判地接受,新凯恩斯主义得到广泛支持。

新凯恩斯主义强调价格黏性、货币非中性,纠正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将发挥作用,但也接受新古典主义者关于“动态不一致性”的批评,承认了需要对行动主义的政府采取某种形式的干预。这无疑为由深刻理解新古典主义思想而提出关于限制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的学者提供了一份有力的支持。

20世纪最后10年里,经济学者逐渐达成具有“新凯恩斯主义味道”的共识,包括:第一,用跨期最优化考察宏观模型;第二,接受理性预期假说;第三,认识不完全竞争的重要作用;第四,价格调整具有高成本。这被Goodfriend和King称为“新古典主义综合”,这种综合奠定了目前宏观经济的主要分析方法。在他们看来,这种沿袭新凯恩斯和新古典主义血统的模型包括了一条关于货币政策的清晰线索:价格渐进调整,货币政策将会对实际变量产生持续效果,并且由于扭曲了经济表现,通货膨胀产生巨大的福利成本,保持物价稳定成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但动态不一致问题的存在,考虑政策的可信度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胀目标将有助于解决在运用自由裁定需求管理政策时固有的通胀倾向。

三、小结

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论战持久而激烈:他们从不同视角论证了货币政策操作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批评倾向于货币政策应该完全独立;有关通货膨胀的讨论始终是争论的焦点,伴随着对通货膨胀代价以及低通胀对经济长期发展、资源有效分配必要性的认识,货币政策的目标逐渐清晰。基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经济学者普遍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保持物价稳定,而对理性预期、动态不一致广泛认同和深刻理解渐渐回答了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理论的推演似乎将视野锁定在了通货膨胀目标制。

参考文献:

[1]Goodfriend and King, R.G. (1997), “The 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 and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2]钱小安,货币政策规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最新的经济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新古典综合派货币政策理论;货币学派货币政策理论;货币政策理论新发展

一、 凯恩斯主义以前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

在凯恩斯之前,大致以1880年为界世界主要国家分别实行金银复本位和金本位。由于其所研究的问题过于简单,且在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操作手段方面和之后有重大区别,一般称为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在金银复本位下,货币政策就是确定金属铸币的成色、兑换比例等,保证金属铸币的顺利流通。随着银行的普遍建立,此时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货币本位问题。即何种材质的金属为主要货币,例如金币或者银币。货币政策除规定本位货币外,还要对不同材质、成色、规格、铸造方式的货币规定交换比例,以利于货币正常流通。二是规范银行券的发行及管理问题。在金本位下,黄金和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可以由私人自由铸造,黄金可自由跨国转移,用于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这种制度一直运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货币政策主要内容是规定货币发行的名称、单位及流通规则等,主要目标为统一发行货币、维护汇率稳定、防止金融储备的流失及防止金融恐慌等。此时还没有系统的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影响实体经济的实践,所以说这个时期还没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

二、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

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催生了凯恩斯的《通论》,书中首次系统提出货币政策理论。

1. 货币政策的含义和目标。凯恩斯没有明确给出货币政策的概念,在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中,只提出“利息率的降低会增加国民收入”、“通过对货币数量的改变来控制经济制度”等。对于凯恩斯而言,减少非自愿失业是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通论》中凯恩斯将货币需求划分为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前两项用L1表示,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第三项用L2表示,主要取决于利率。可用下式表示:

凯恩斯假设经济运行中只存在货币和证券两种资产,货币资产没有收益但证券可以有利息收益。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决定于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利率起重要作用,利率特别是中长期利率能够调节实体经济运行中的投资,并通过乘数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下:货币供给变化打破货币供求平衡利率变化投资变化就业和国民收入变化。从上面可以看到在中介目标的选择上凯恩斯偏重于利率作为重要的中介目标,这也是其理论上的一个缺陷。

3. 货币政策有效性。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工具上,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起着重要作用。认为利率对投资有很大影响,同时认为由于财政政策的传导更加简单和直接,故在应对需求疲软时,该政策更加有效。除此之外,在经济严重萧条时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流动性需求,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会被吸收,利率难以下降,如果再考虑到人们的心理预期因素,货币政策可能更加无效。

4. 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评述。凯恩斯在《通论》中第一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货币政策理论。但对货币政策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不够深入全面。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只强调降低失业率,而对于其他最终目标如价格稳定,经济增长等没有考虑。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上仅考虑了利率因素,而缺少了对如银行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等的考虑。在传导机制中没有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问题,只片面强调货币政策要配合财政政策使用,这其实是将货币政策放在了从属于财政政策的地位上。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凯恩斯的理论已实属先进。

三、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1. 完善了货币政策目标体系。20世纪40年代后期,针对战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除了原有凯恩斯提出的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外,该学派又将防止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一。具体做法为“反经济周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繁荣时实行经济紧缩,防止经济过热。20世纪60年代为应对日本和欧洲的崛起,该学派认为除了反周期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外,只要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就应当使用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经济刺激经实现经济增长。同时针对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该学派提出应把国际收支平衡列入货币政策目标。最终形成了“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

2. 发展了货币政策传导理论。托宾纠正了凯恩斯只从货币和证券组成的金融资产角度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路,而把整个经济系统(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其核心内容为,由于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互相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只能间接地影响实体经济。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托宾q模型和PMS模型。托宾Q模型的基本公式如下:

q=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企业的重置成本 (2)

托宾指出只有当q>1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才能使实体经济投入真正增加,就业和收入才能增长。

MPS模型明确地表明,货币政策通过财富效应、投资效应和信贷可获得性这三种效应影响产出。具体而言,利率降低导致证券价格上升,居民财富增加,消费增加。同时,利率下降刺激贷款消费和投资。由于利率水平的可测性、可控性较强及作用范围广等原因,所以,该学派强调了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重要性。

3. 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搭配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出现滞涨。为解决滞涨问题,新古典综合派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互相搭配的主张,这实际上提高了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打破了之前认为的货币政策从属与财政政策实施的认识。

4. 理论评述。该学派在继承凯恩斯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其学说。但也有些不足,如经济分析缺乏微观机理、对相机抉择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的副作用等研究不够等问题,这也是后来货币学派攻击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原因。

四、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1. 货币政策的地位与作用。与其他学派的观点不同,该学派主张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导性政策。弗里德曼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货币政策依附于财政政策或与财政政策处于相同地位的主张,提出“货币最重要”的命题。他认为货币供应量应当保持稳定,以减少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干扰。

2. 货币政策的最终及中介目标。该学派认为保持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唯一最终目标,同时反对利率作为中介目标。这是因为:首先,如果将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则必须经常变动并及时公布,这样可能会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其次,不是所有的利率都可以观测的到。名义利率可以被观测但是实际利率是不能被准确测得的。通常情况下,只有实际利率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因为其不可观测性,控制利率其实是无用的。最后,长期利率和短息利率对货币量变动的反应方向相反。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最初名义利率降低,但从长远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带来未来的物价上涨,而这又将推高利率。所以,“货币增长率的变化最初在一个方向上影响利率,然后在相反方向上影响利率”。

3. 货币政策操作规则。弗里德曼主张按“单一规划”执行货币政策,反对“相机抉择”的操作规则。“单一规则”即公开长期确定唯一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操作准则。

主要理由有三:(1)经济政策效应存在“时滞”: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到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再到实际控制变量变化影响经济运行,这是一个长时间过程。如果按“相机抉择”采取对策,由于当货币政策的效能发挥作用时,经济形势可能已经发生变化,最终的货币政策效应可能适得其反。(2)“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实施时,可能受到国内政治因素和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从而产生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如银行、建筑业和储户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不可能制定出符合所有人利益的“正确”的货币政策。(3)由于宏观经济的复杂性再加上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有限,所以“相机抉择”不一定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形势的变化,从而制定出“正确的”货币政策。

弗里德曼根据1870年~1960年的平均计算,提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应略超过4%,其根据是国民收入长期年均增长率约为3%,货币流通速度减缓率约为1%。

4.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弗里德曼更加强调价格的作用,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带来的物价上涨能够吸收过多的货币存量。同时认同资产结构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但是弗里德曼认为资产包括金融(货币和证券等)和实物资产(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等),而非凯恩斯认为的只有货币和证券资产。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够影响人们在金融和实物资产间的选择,也能影响人们在各种金融资产间的选择,例如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打破原有人们所持有的实物、货币、金融资产的平衡,使人们将过多的货币资产首先投向收益较高的金融资产,一旦金融资产收益下降,则将转向实物资产,导致投资增加,从而能够刺激经济的增长。

五、 20世纪80年代后货币政策理论的新发展

1.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

(1)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方面,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放弃了凯恩斯主义提出的经济增长、稳定币值、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观点,主张以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对于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摈弃了传统凯恩斯学派将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主张,提出将利率和信贷配给量增长率作为中介目标。

(2)提出信贷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一的理论。原有的货币政策强调利率在传导机制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货币政策变动对于经济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于是新凯恩斯主义者提出信贷作为传导理机制之一的理论作为补充。信贷传导理论认为:由于贷款人在贷款中需要一定的抵押物,抵押资产净值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贷款人对于贷款的可获得性,而货币投放量能过影响贷款人的抵押物净值,从而决定了实体经济中借款人的银行信贷可获得性,最终决定了实体经济的投资。在实证方面,伯南克等(1992)对1953年~1985年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与产量之间相关性呈下降趋势,而信贷量与产量之间相关性呈上升趋势,并且于20世纪 70年代末,后者超过前者,这表明信贷传导机制之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新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应积极干预信贷市场,以消除信贷失灵,实现贷款最优配置,促进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3)对“相机抉择”和“单一规则”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对这两种货币政策规范或操作规则优劣的争论由来已久。实际上,这两种货币政策都曾作为一些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同时,这两种货币政策各有利弊。如“相机抉择”一方面在遇到宏观经济不利冲击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另一方面,由于理性的公众对货币政策可信度的怀疑而可能采取利益最大化的对策,这最终可能会导致较高的通胀率,存在着最优政策的动态不一致问题。对“单一规则”而言,一方面,不利于清除不利的意外冲击;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明确,具有很高可信度。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应对最优政策的动态不一致问题经济学界提出了许多解决方式,例如“声誉模型”的提出、“最优合约”的提出。“声誉模型”是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之一,该模型期望政策制定因珍惜其声誉而减弱违背最优政策的动机,保持最优政策的一致性。“最优合约”的思想是追求一种政府对中央银行提供最优合约,该合约既能够保证中央银行在应对经济形势变化时的灵活性,又能够保证不产生因中央银行违背最优政策而导致的通货膨胀。

(4)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点和本质要求,构建市场基准利率是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和英国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就是市场基准利率构建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相辅相成的过程,即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构建和完善市场基准利率,用市场基准利率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特点是发挥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可用图1表示。

这种情况下,构建和完善市场基准利率就成为能否运用货币政策影响最终目标的关键问题。

六、 货币政策理论的前沿问题

1.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在中国新兴的金融模式,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具有透明度高、参与广泛、中间成本低、支付便捷、信用数据丰富和信息处理较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对货币流通量、存贷款及投资活动有决定性影响,最终对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及操作规则都会有很大影响。例如,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对利率传导效应的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由于宏观数据的缺乏,对此类问题的研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2. 研究信贷传导机制和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和途径。新形势下应从宏观方面研究利率传导机制和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途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如可用我国企业微观数据,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如何通过汇率和信贷渠道影响企业行为。为政策制定者了解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提供微观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适调政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在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偏重于利率的调整,而对数量型工具(如信贷规模,公开市场操作数量等)重视不足。金融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提供金融中介,但是在现实中,金融部门却囤积了大量的现金,导致货币政策无法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近些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影子银行的出现导致对信贷问题研究更加复杂,所以为了解决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应当采取利率加其他工具特别的是信贷工具的政策组合,在保证宏观经济稳定的环境下逐步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3. 解决货币政策内生性问题。要从多方面研究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加强对影响货币政策内生性问题的研究,例如使用央行会议记录,但这种方法目前适用于美国,无法在国内的学术研究中推广。

4. 加强对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研究。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国对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达成高度共识。但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如怎样建立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如何构建宏观和微观审慎管理协调配合、互相补充的体制机制,以及中央银行除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传统的工具外,如何灵活运用信贷政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王爱俭,王Z怡.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14,(4):17-30.

[2] 喻坤,李治国.张晓蓉,徐剑刚:企业投资效率之谜:融资约束假说与货币政策冲击[J].经济研究,2014,(5):106-120.

[3] 饶品贵,姜国华.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互动关系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2013,(1):68-82.

[4] 拉古拉姆.竞争性宽松货币政策的担忧[J].中国金融,2014,(12):26-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融抑制、资源错配与中国消费需求”(项目号:7127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