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第1篇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经深刻地指出: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专利、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即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国际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在当今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标准已成为发达国家保护自己市场、占有别人市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利器。当前我国林业及林区经济正处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阶段,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千方百计地保护森林资源,加快林业产业化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林业标准化已经成为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基础工作。因此,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4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能源分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大会。这是林业能源管理标准化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林业能源管理标准从此有了自己的组织机构。林业能源管理分委会主要负责林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管理、节能管理及林业生物质能源培育和加工利用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负责全国林业能源管理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1.1林业能源管理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数量少

我国林业能源管理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在重新恢复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作为国家林业局能源归口单位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才有了一定进展,在成立林业能源管理分委会后标准制修订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标准数量与其他标委会相比还是很少。目前为止还没有林业能源管理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也只了20项,可见我国林业能源管理方面的标准数量非常少,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展缓慢。林业能源管理标准化工作不连续、公布标准数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林业能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节能工作的成效。

1.2缺少科学的标准体系

林业能源管理标准体系包括能源在开发、生产、加工、转让、分配、储存、使用等过程中的技术标准以及围绕这个过程中涉及的材料、设备及器具、工艺条件、交通运输、环境、劳动安全、质量等环节的管理标准和工艺标准。对能源生产和利用的各个环节、过程和对象,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并贯彻实施,达到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能源的目的,可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标准体系不完善会导致标准制修订工作缺乏系统性。目前,林业能源管理标准体系框架虽已初步形成,但科学、系统、适合当前林业节能形势的标准体系还未建立,导致每年标准的制修订不均衡,申报和制定标准带有盲目性,缺乏系统性。

1.3参与标准化工作的部门集中,人员少,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在林业能源管理标准化制修订项目中,2/3以上是由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完成的,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等有关科研人员承担了部分项目,参与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少,水平不一,甚至一些承担制修订标准的人员在相关的专业上还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很难保证标准制修订的质量。

1.4国家标准经费严重不足,工作举步维艰

目前,国家下达的每项标准制修订经费明显不足,有时甚至连基本的标准调研所需费用也无法满足,很难保证标准制修订的质量,致使有些单位不敢申报国家标准,担心经费不足无法完成工作。此外,林业能源管理标准的实施、宣传贯彻工作也比较滞后,影响了节能工作的正常开展。

1.5标准制定过程中实测难度大

在实际测试中发现多数企业的能源计量仪器仪表配置不全,并没有按标准规定的规格量程、精度配齐各种计量仪器仪表,因此很难确定能耗量,更分不清各道工序的耗能比例。标准制定人员自带仪器测试难度大、企业也不愿意配合(大型国有企业还好些),这就给标准的制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也是今后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能源,多数企业利用废弃物取代煤炭,这是好现象,应该支持。但所燃烧废弃物的重量、密度、热值等指标都很难确定,大大增加了计量能源消耗的难度,给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带来了很大困难。

1.6标准制定质量低

由于目前项目申报单位在标准制修订管理工作中存在“重项目申报、轻项目管理”的问题,致使项目组对市场调研的力度不够,对国内有代表性的市场和企业相关数据收集不足,项目实际测量力度不够,对国内外生产和产品质量水平了解不足,标准征求意见不够充分,范围不广泛,不深入等等,这些都导致标准审查和执行困难。

1.7标准的科研基础研究薄弱

科研项目中标准研究项目的立项非常重要,但往往与实际标准制修订项目中需要投入研究的项目脱节,市场需求的标准往往苦于缺乏研究经费及其他技术问题而没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导致标准制定过程中有的耗能指标确定起来非常困难,只能依赖国外技术和生产设备,往往与实际情况相脱离。

1.8生产企业的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企业的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上,放松了对节能降耗的管理工作。这也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拼资源、高消耗,能源管理不科学、不完善,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和损耗。同时也表明企业对节能技术规范及节能标准重视程度不够。

1.9国际间交流薄弱

当前我国从事标准工作的人才匮乏,尤其是缺乏搞国际标准工作的人才。这使我国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目前,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标准之间的竞争。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制定标准的采标率非常低,国际交流很少,这对我国标准与国际接轨是非常不利的,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改进。

2未来一段时间内林业能源管理标准化主要工作和重点领域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高耗能、高污染的比重上升。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节能降耗”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坚持节能优先,效率为首,科学用能,保护生态的原则,把“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任务落到实处,以确保“节能减排”目标能够顺利完成。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统计、监测、考核方法。为了完成这些目标,应该着重制定林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管理、节能管理及林业生物质能源培育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标准。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林业能源管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开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1林化产品能耗定额

林化产品正逐渐成为我国农林特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的亮点,也是我国农林特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重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把松脂水性化加工技术研究和绿色化工产品的开发、特色生物化工资源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等列入其中。松香、栲胶、紫胶等林化产品是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大宗的出口商品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制定林化产品的生产能耗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2.2人造板产品能耗定额

人造板工业是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的木材加工业,在整个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人造板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人造板产业已成为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税收政策重点优惠的行业之一。随着自然资源和人类需求的矛盾加大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木材的利用方式已从原木逐渐发展到锯材、单板、刨花、纤维和化学成分的利用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型木质材料家族,如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定向刨花板等等。因此制定这些产品生产的能耗定额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2.3木材生产能耗定额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世界各地对木材和木制品需求的增加,作为森林最主要产品之一的木材,是世界公认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原材料中唯一对人类最友好、可再生的绿色原材料,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青睐,因此对其需求也呈日益增长之势。立足国内解决我国木材需求问题是根本出路,因此应制定该领域的产品生产能耗标准。

2.4竹藤制品生产能耗定额

竹藤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非木质自然资源,也是仅次于木材的重要林业产品。目前,我国竹产业年产值170亿元,竹制品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良好,年创汇近5亿美元。我国竹类植物资源的培育和加工利用历史悠久,在集约经营、新品种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几年来,生物技术在竹藤遗传改良、离体快繁等研究中开始应用,竹藤高效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受到重视,竹藤材工业化利用发展很快,在竹材人造板、竹浆造纸、竹纤维、竹藤家具、竹藤笋食品及竹炭竹醋液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替代木材及保护森林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对该领域产品生产能耗标准的制定是必要的。

2.5耗能设备节能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这项规定确立了对高耗能特种设备实施节能审查和监管的法律制度,反映了特种设备在我国节能降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国家重视并推行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决心。目前在节能监测、测量项目设置、测量仪表准确度规定以及测量方法等方面都需要改进,以便为节能监测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依据。节能监测领域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对生产企业能源消耗进行考核,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检测,对浪费能源的行为提出整改和处理意见。

2.6生物质能源标准制定

目前,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其中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的比重。随着我国经济总体规模的迅速扩大,能源资源匮乏、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源,对解决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乃至解决全球环境问题都具有积极意义。国家对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极为重视,连续3个五年计划都将生物质能技术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已列入“中国阳光计划”重点开发项目。大力开发研制林业生物质能源,对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降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该领域的标准制定是非常必要的。

2.7林业能源检验和计量方法制定

能源计量工作是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是企业贯彻执行国家节能法规、政策、标准,合理用能,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国家依法实施节能监督管理,评价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对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2010年底,能源计量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不断完善并得到有效实施,企业节能意识和计量意识显著增强,部分企业能源计量薄弱和严重浪费能源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能源计量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年消耗能源5000t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已达到科学、规范的管理水平。该领域的标准制定是必要的。

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第2篇

一、新形势下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民经济的发展,需加强标准化工作

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技术法规和标准还比较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法律法规不完善和执法不到位,经济领域的违法现象就很难得到有效遏止;标准跟不上形势的需要,以及大量无标生产现象的存在,影响了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标准化工作,使得标准化工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真正发挥技术基础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标准化工作在指导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方面被寄予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反映在党中央、国务院对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等方面。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对标准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所作的指示和讲话之多、份量之重,是前所未有的,充分说明国家更加注重把标准化放在战略的高度,作为促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2.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加强标准化工作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这就对标准化工作提出更迫切的要求。

近几年农业标准化特别是农产品的质量标准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有了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分等就有了依据,就可以用优质优价来引导农民生产优质的农产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各地创造的"公司十农户十标准十基地"的形式,使农业标准化发挥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很多地方在农业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创农产品品牌,乃至现代农业的建设,一刻也离不开农业标准化。

在工业方面,当前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急需标准化的支撑。标准化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要用新的更高的标准来引导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尤其高新技术发展能否形成新的产业,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标准化。

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比如金融、保险、证券、交通、运输、通讯、旅游等服务性行业急需要标准来予以规范,以正确引导和规范第三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需加强标准化工作

标准和规范是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的基础保障,法律法规要具备较高的可实施性就必须有明确了相关衡量指标的标准、规范与其相配套。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法律中,《科学技术进步法》、《合同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均有条款明确要求企业和个人的相关行为要遵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健康标准、工程技术标准等标准,尤其是必须遵守国家强制性标准。

将标准规范与法律法规配套实施是国际上的先进做法,也是一个大的趋势。包括石油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必须认清法律法规对标准化工作要求日益严格的现实,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适应其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节能、资源再利用等方面新的标准要求,做遵纪守法的企业公民。

4.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需加强标准化工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开放,但是,贸易保护的倾向依然存在。由于有WTO规则的约束,保护主义特征明显的关税壁垒逐渐淡化,而以健康、安全、环保等为由,通过标准、技术规范和合格评定程序等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由于具备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手段上的隐蔽性正被各国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从而使得技术落后的国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望之兴叹。

例如,2007年前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以健康、安全为由频繁提高玩具、服装等产品标准水平,造成大量中国产玩具因为不符合欧美最新标准而被冠以“毒玩具”的恶名,遭到大规模退货就是发达国家利用标准技术壁垒进行贸易保护的一个鲜活的案例。

由于我国的石油工业的整体科学技术和管理等水平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还不能完全达到国际通用先进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要求,石油企业的对外经营贸易同样无法避免频繁发生在玩具业和奶制品行业的技术标准贸易壁垒。如何突破这些技术壁垒,又如何恰当运用这些壁垒,维护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工作,提高我国的标准水平和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利用标准这个手段来合理地保护我国的正当目标,这些标准化任务都是十分繁重和紧迫的。

5.中国石油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石油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布局实现了从陆地到海上的跨越,作业领域实现了从浅层到深层的跨越,市场范围实现了从国内到国际的跨越。公司以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为战略目标。而协调发展战略、科技领先战略、人才兴企战略和低成本战略是贯穿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全过程的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事关中国石油能否占稳国内市场,能否开拓国际市场,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它需要坚持学习和利用国际标准和国外的先进标准,并积极向国内外市场推出自主创新的先进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支撑作用。

二、中国石油在新形势下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措施

1.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工作方法与管理理念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经营环境

1.1继续健全标准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经营环境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石油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本公司通用的、综合性技术标准为基础, 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建设、信息化、液化天然气、油气利用和化工等各类专业技术标准为主体, 以各类操作规程、技术规范为补充的技术标准体系框架。为提升在质量、安全、环保、公司治理等领域的专业管理水平,建立了以HSE管理、内部审计、采办物流等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为主体的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大部分下属企业已开展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是,随着公司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管理经验的积累,还需要下大功夫完善和升级已有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管理标准体系框架;随着业务领域的延伸和海内外市场的拓展,还需下大功夫建立健全适用于新领域和新市场的标准体系;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石油作为企业公民,也需要下大功夫建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和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体系,使企业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经营环境。

1.2继续加强标准化工作方法和管理理念创新

近年来,中国石油的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国家“技术标准战略”,经过不断摸索,形成了“紧贴生产,紧贴管理,紧贴实际”;“风险控制优先,急用的优先,没有的优先”;与节能工作、科技创新、打造创新型企业的目标相结合”的“三个紧贴”、“三个优先”和“三个结合”的工作方法和管理理念。但是,随着公司进入到全集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各产业板块共同发展、全面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新阶段,标准化工作需要在工作方法和管理理念等方面继续进行积极探索、深入总结,更好地适应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需要。

2.加强标准化研究,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1以技术标准协同科技创新,以科技研发支撑技术标准

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需要以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后盾,需要通过自主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崛起实现高科技的崛起。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标准本身就是知识和经验积累的产物,制定、实施、修订标准的过程,恰是经验和技术“创新—应用—再创新”的过程。标准的竞争力与标准所承载的科技含量密切相关,标准创新和科技创新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用标准为科技和产业化搭建桥梁,为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提供支撑。要充分认识到技术标准是专利技术的最高形式,技术标准的背后是专利,而专利背后就是巨大的经济利益,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并把实现这种标准的最佳路径注册为专利来提高核心竞争力。

2.2以科技研发为基础,加强标准化研究

近年来,中国石油针对业务的拓展和油气勘探开发对新技术的需求,着重加强了新领域标准体系研究工作和重点技术标准前期研究工作,收效显著。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为确立公司在享誉国内外市场做出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新形势下,在继续开展新领域标准体系研究的同时,仍需要以科技研发为基础,重点支持以下重点技术领域的标准前期研究:

2.2.1以钻井、完井、采油工艺技术、注聚调剖技术等技术为主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与海上稠油油田开发技术领域。

2.2.2以边际油田开发,稠油油田开发和稠油综合利用,LNG冷能利用等节能、节材、节水、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技术为主的节能技术领域。

2.2.3信息技术领域和LNG技术领域等。

要改变过去生搬硬套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传统思路,实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自主标准化战略,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3.运用标准化手段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

3.1着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履行企业公民社会义务

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中国石油为应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资源压力,解决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能源紧缺等难题,满足日益严格的节能与环保要求,根据我国技术发展现状和企业实际情况研究,建立了包含节能综合管理标准、经济运行标准、节能设计标准、节能测试与监

测标准等标准在内的“中国石油节能标准体系”。但是公司的节能标准化工作才刚刚起步,还需要遵照国家法律法规更好地制定和采纳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标准总体水平,用先进技术标准进行技术改造,推广和落实循环经济理念。

3.2以模块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和系列化设计为手段实现降本增效

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还应该充分利用标准化的“互换性”和“通用性”原则,缩短工程设计周期、设备采办周期和工程施工周期;解决产品品种、规格、设计制造周期、成本之间的矛盾。将模块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和系列化设计作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作为企业在金融危机下或者快速扩张急需资金情况下,开源节支,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

4.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闭环管理和标准宣贯的目标管理

4.1加强对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提高标准质量

对标准制修订工作要严格规范管理,强化集团内部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不断健全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努力形成标准化工作科学的闭环管理系统。一是要加强对公司下属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归口管理的国家和行业技术委员会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落实责任和义务,加强监督,不断提高技术委员会的工作水平。二是要加强对标准立项的审查,要做好标准制修订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确保标准立项符合实际需求,切实避免重复交叉,提高标准立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三是要强化标准制修订的质量监管,加强标准制修订各阶段的动态监管,明确责任制,保证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和文本规范。四是建立健全标准实施的信息反馈制度,开展对标准实施情况的调研,使标准的修订能紧跟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增强下属单位执行标准的自觉性。努力做到对标准化工作从标准立项、制修订全过程、标准实施及对实施监督、标准修订等各个环节进行闭环管理,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4.2实施目标管理,强化标准实施和对实施标准的监督

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第3篇

网络资源与域名标准

要探究网络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与中文域名标准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了解网络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域名的含义和中文域名的含义。域名是解决Internet中地址对应问题的一种方法。要想在网上发布消息,首先要注册自己的域名,有了域名别人才能访问。所以,域名注册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任何服务的基础。中文域名是指在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中,网络系统中主机的中文名字。从用户方面讲,就是采用中文地址进行上网浏览。中文域名系统由中文域名空间资源和中文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机制组成。

因此可以看出,域名是作为互联网上的一种资源存在的,由于域名的重要作用,也就决定了域名标准在互联网系统中的首要地位。拥有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权,就拥有了在该标准体系下资源分配的主动权,也就拥有了通过该资源产生商业利润的支配权。所以,将网络中相关产业的标准作为网络资源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正因为中文域名注册存在着巨大的商业利益,众多商业机构都纷纷推出中文域名注册服务,使得中文域名注册市场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

目前,在Internet上不存在中文域名系统的国际标准,中文域名系统没有自己的“根”。

域名是一种网络经济资源,每个国家都应该和中国一样,责无旁贷地保护它、利用它,使它成为一种可以平等共享的资源。尽管网络互联是无国界的,但网络资源的持有者则是有国界的。在世界范围内,以本国语言进入国际性网络是一个大趋势。

网络经济中资源的重新分配

我们知道,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配置资源,而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是通过平衡供求关系实现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认识水平的差距,发达国家掌握着网络核心技术和服务定价的绝对主动权,也就形成了不能平等竞争的市场,从而形成了网络经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局面。

中国和许多使用非英文文字的国家都是网络经济中的后来者。要改变网络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局面,形成信息网络经济中的公平竞争市场,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网络标准的确定。

首先,我们应明确网络标准的核心内容。网络经济的直接产业标准包括:IP地址标准、域名标准、硬件标准和操作系统标准。这四个方面的资源,目前几乎完全掌握在先进国家手中,这四种标准支撑着整个Internet。所以说,互联网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都会给这四种直接产业带来新的市场份额,也就带来了新的赢利机会。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先入为主的机会,占据了网络经济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在这四个直接产业中,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最容易介入,也最容易引起连锁反应的就是域名标准,由域名标准再扩散到操作系统标准(包括通信标准)、硬件标准和地址标准,然后向网络经济的间接产业扩散。

其次,网络是作为生产力存在的。网络是生产力,标准作为网络生产力的核心内容而存在。从中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发展与国际互联网标准协会相互融合的有关网络标准,是网络经济后来者在深层次进入网络经济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争取网络资源合理的重新分配,推动本民族相关产业进入网络经济主流的战略手段之一。

信息网络做为生产力的一种,不仅能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它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也是巨大的。构成总需求的消费、投资、出口,都与网络经济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国家监管的目的

跨越时空的国际互联网,它的影响非常广泛和巨大,随之而来的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网络资源分配的不合理现象就显得愈加严重。为保证网络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和国家范围内加紧治理。

网络资源、信息、知识和技术铸造了庞大的互联网体系。发达国家在此领域一直占据主导甚至垄断地位,并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缺乏人才、技术、资金等困难,而且发达国家掌握着网络的核心技术和管理机构,发展中国家要想不被网络经济淘汰,国家参与对网络经济的监管已成为当务之急。

对网络经济的国家监管,就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制定与本国网络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规划条例以及管理办法,实现本国网络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

发展中国家对网络经济的国家监管,应从管理、技术、资金、人才等几个方面入手,迅速建立和规范规律、法规、标准体系,加强和国际网络管理组织的联系,推进网络经济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进程。

实行国家监管网络经济,应借鉴发达国家网络经济发展的先进管理经验。要达到网络资源的重新分配,对网络的核心技术一定要实行国家监管政策。国家监管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本国的IT行业推到一个合理的竞争位置。

在网络经济中,为企业营造自由、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是国家监管的重要内容。此外,还应包括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程序,使IT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法可依,有法律保障。国家同时应适当加大企业经营规模,以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为使网络经济中资源的分配流向合理,互联网国际管理组织也应尽快促进全球网络经济的民主化治理工作。互联网国际管理组织主动制定将互联网管理单一化变成多元化的政策,将垄断市场转变为竞争市场的政策。这样,才有利于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网络经济发展中获得了怎样的机遇呢?我们知道,每个时代都有其主导行业,网络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

网络经济的发展,会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会使就业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使整体生活素质提高。所以,发展中国家虽然在信息行业起步较晚,但因为发达国家带来的网络前沿效应,发展中国家可以直接借鉴和继承,从而能够加快技术更新和经济发展节奏,使行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可能。

据联合国秘书处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来创造价值的“网络经济”使得“富国现象”更加严重。这一现实向所有发展中国家的IT界和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第4篇

2008年前后,芳草地国际学校在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反复论证和深入研究认为:现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必须通过改革,实现集团化办学,集约式管理,以保证学校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集团化办学,保证所属校区高位均衡?为此,我们明确集团化办学的策略:文化凝聚、旗舰示范、特色共创、规划导向、标准导行、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层级负责。

策略一:文化凝聚

通用电气公司(GE)是道·琼斯工业指数1896年创立以来唯一一家至今仍榜上有名的企业。通用电气公司的CEO杰克·韦尔奇说,他在GE其实只管两件事,那就是推广文化和制定战略。文化建设于集团化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企业如此,办学同样如此。带着这样的认识,我们认真梳理了学校50余年的办学史,经过深入调研,形成如下共识:国际化是“芳草教育”的神圣使命、规范化是“芳草教育”的有力保障、信息化是“芳草教育”的发展趋势、集团化是“芳草教育”的必然选择。明晰了办学特征,学校也就有了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这样的孩子一定要热爱中国、关爱世界;要自信乐群、充满活力;要会学善用、充满好奇。育人目标的明确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指明了方向。

其次,我们提出“易知易行、和而不同”的学校管理理念。“易知易行”,即“尊重规律、尊重计划,立足常规、立足特色,遇事三思、整合为佳,敢于放弃、舍即是得”。“和而不同”,即“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守正出新、成己成人,包容尊重、选贤与能,美美与共、芳草大同”。

立足学校发展特征、育人目标和管理理念,我们形成了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即以芳草文化为凝聚,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整体构建价值体系、育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家校社会互动体系,全面提升芳草的办学水平。

策略二:旗舰示范

一个教育集团往往是基于一所名校发展起来的。这个名校就是这个集团最核心的部分,就像一个舰队中的旗舰一样。“芳草教育”集团正是基于芳草地国际学校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办学积淀,一步步发展成为今天一校八址的办学规模。实施旗舰策略之初,我们深入剖析“旗舰”的特点,确定其为学校形象、教师形象、学生形象的“旗舰”的代表,更好地彰显芳草品牌,并全面规划,精心打造,促其成为办学质量的“旗舰”,在出名师,育英才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在管理、办学特色建设等方面成为引领的“旗舰”,带领整个集团扬帆远航。

策略三:特色共创

从办学之初到现在,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走开放办学的发展道路,以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实践,见证了首都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在我国基础教育史上留下了清晰的足迹。学校的国际化办学经验也将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坚定不移地坚持开放办学,走具有芳草特点的国际化办学道路,理应成为“芳草教育”集团所属校区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芳草教育”集团深入总结和梳理学校涉外教育的历史、早期国际教育的发展过程与辉煌成就,在课程设置、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方面做深入研究,在研究中探索规律,达成共识,以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实践。我们要做高质量的“芳草教育”,培养未来国际化人才——既具备东方传统的优势,即崇尚读书、集体意识强、认同规范、学习刻苦、理解水平高、逻辑思维强,又能吸纳西方教育精华,即知识面宽,实践能力、适应性、独立性强,个性特点鲜明;要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此,要借鉴国际化教师专业标准,助推芳草明名工程,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策略四:规划导向

方向永远比速度重要。集团化办学尤其要重视规划导向策略。集团发展规划如何能有助于办学目标、育人目标的的达成?如何针对学校发展的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给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为此,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制定了学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教师队伍发展计划”“信息化发展计划”等,力争把学校发展规划落实到每个校区、每个部门、每个项目之中。在规划管理中,我们首先强调刚性,对于规划制定的工作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可做可不做,必须要严肃、严格、严谨地执行;其次执行的过程和结果要能控制且不断修正。在规划执行中,从集团管理层面,我们明确提出“计划管理”,分别做好“按规划制定计划”“按计划开展工作”“对照计划看成效”“分析结果反思计划”等几个阶段的工作,扎实推近规划落实,促进学校不断发展。

策略五:标准导行

制定学校质量标准是适应国际化大趋势的必然选择,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有效化。我们针对学校实际,着眼学校发展,明确时、空、人、事、择等具体指标,构建以芳草文化为引领的、促进各方面工作的《芳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领导力、执行力管理、规划计划管理、学术管理、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结果管理八个方面34个项目。为提高对标准体系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学校建立了“总校——校区”两个层次的标准讲解团,利用干部会、校务会、教师培训会等各种层次的会议解读和宣讲标准,让每个干部和教师正确理解标准的的内容和评价方式,为实施标准做好准备。

在制定学校教育质量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关注学校质量的各个环节,重视以师生为中心,以人为本;重视结果管理,以终为始,关注目标,有效落实,体现一种全面的质量观。当然,我们也清楚,任何标准都不会是尽善尽美的,《芳草教育质量标准》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策略六:课程共建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的。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和特点,我们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思路,整体构建具有芳草特征的课程体系;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广泛征求领导、教师的意见,宣传课程建设理念,确定课程实施的实验校、实验年级、实验班,制定相关制度,同时指导各部、各校课程建设工作。各校区根据学校实际,特别是师资构成,确立实施国家、地方、校本化研究的重点学科,确立各自主攻方向,学术部牵头,配备市区级骨干教师等学科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实施团队,确立重点研究人、实践的年级,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序推进。经过校区实践,汇总成功经验,确立新的实验校区,在集团所属校区中推广。为保证科学性,我们成立以集团管理组、指导组、学校发展顾问委员会、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人员为主要成员的芳草地课程体系建构评价组,负责各项课程标准的审核和评价工作。

策略七:资源共享

集团化办学在形成价值共同体的同时要形成利益共同体,共享办学资源。这个“资源”主要指品牌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社会资源等。

学校围绕“芳草教育”品牌的培育、传播、创新,进行系统思考、设计、实践,并明确芳草品牌为总校共有,任何人、任何校区不得以任何形式出让学校品牌,凡签订合同、协议,联合举办活动等,必须经总校同意。在管理方面,人力资源部对岗位设置及职责、人力资源计划、招聘、甄选、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际关系等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相应机制,形成系列文本,指导各校有序开展工作。总校对物力资源,特别是标配以外的高值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使用,以集中核心力量,实现节俭、约束、高效。总校设立学术部、质量保障部等部门,集中教师、专家智慧,整合科研机构、学术团体、高校等社会力量,对学生和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引领各个校区的广大教师把握规律,做真正的教育。信息资源是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支撑,且“共享信息”比“拥有信息”更有价值,为此,总校建立数字化平台,采用科学的测量和分析工具获取各种信息,并加以分析,为校区工作提供支撑。我们重视社会资源管理,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共营共赢体系,从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三方面系统构建,密切联系、协调,以完善和促进各个校区的管理。

策略八:层级负责

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保企业集团;管理机构;QEO管理

    1前言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一些专业的环保公司迅速发展为拥有多家环保专业子公司的大型环保企业集团。随着国内环保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部分环保企业开始参与国际环保市场的竞争,环保企业集团对本集团子公司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加强对本集团各系列子公司的管理,一些环保企业集团相继成立了成本控制中心、采购物流中心、人力资源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国际合作中心等机构,这些机构的成立,对环保企业集团在对子公司的成本控制、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行政管理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在资质管理、QEO管理(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综合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信息管理等关键的企业内控管理方面,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与这些管理需求进行匹配,造成集团各子公司在这些关键方面存在巨大的管理瑕疵,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同时,随着市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环保企业集团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法律风险,而风险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的管理体制不仅要能保证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还要能保证企业遵守内部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因此,能否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将成为影响大型环保企业集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环保企业集团成立企业管理机构的必要性

    资质管理、QEO管理、标准化管理、信息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相互关联的四个过程,没有专业资质,企业难以通过QEO体系认证;没有QEO管理体系,企业难以建立有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没有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难以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的管理效益也难以体现。企业管理机构(如企业管理中心或企业管理部等)是为规范各子公司的资质管理、QEO管理、标准化管理、信息管理等过程而设立的综合性管理机构,其外延还可包括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品牌管理、技术和财务审计等方面。

    纵观一些大型成功企业的运作经验,其最高管理者都十分重视企业管理,设立了职能强大的企业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建立、监督和持续改进,以减少企业的运行风险。有些企业甚至成立了内部的管理大学,形成了标准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而这些模式正是它实现快速兼并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即不管它开发多少新业务,成立多少个新公司,其先进的管理模式总能快速复制并能使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以最快的方式投入运行,并且形成企业的管理文化(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竞争力。在环保企业集团公司成立企业管理机构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1)成立企业管理机构是规范子公司资质管理的需要

    目前,在资质管理方面,环保企业集团公司的各子公司之间存在重复对外接口和联系的情况,部分子公司的资质因缺乏维护和管理而逐步流失,子公司之间存在着国家资质标准所要求的注册人员的合理调配等多方面问题。

    (2)成立企业管理机构是提高各子公司QEO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需要

    由于缺乏由环保企业集团介入的强有力的内部审核,部分子公司的QEO管理体系运行停滞在纸面上,影响了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及集团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成立企业管理机构是企业标准化的需要

    随着集团各子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其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环保企业集团只有建立一个整体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才能稳定和提高集团各子公司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各子公司都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成立企业管理机构是降低企业管理风险的需要

    在对集团各子公司进行标准化管理方面,如果缺少环保企业集团的强有力的领导,各子公司各行其政,环保企业集团就难以对各子公司的管理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5)成立企业管理机构是统一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需要

    环保企业集团对各子公司若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模式,各子公司建立的信息系统就难以保证应有的管理效率,且各建各的信息系统,没有任何接口,就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6)成立企业管理机构是建立环保企业集团内部监控体制的需要

    由企业集团管理机构组织对各子公司实施内部审核,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各子公司在各个管理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可为环保企业集团及各子公司最高管理层提供决策的依据。

    (7)成立企业管理机构是环保企业集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集团各子公司参与国际市场投标的机会越来越多,海外项目对企业的QEO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QEO管理常常是决定投标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也是海外项目的投标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保企业集团也急需建立这样的管理平台。

    (8)成立企业管理机构是环保企业集团实施管理创新的需要

    集中了全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的国际管理体系标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环保企业集团没有一个固定的机构从事企业管理的研究,将会使环保企业集团所属各子公司的管理水平呈现低水平的重复。

    (9)成立企业管理机构是在各子公司内全面提高质量、安全、环境管理意识(即QEO管理意识)、建立最佳管理秩序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QEO管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将会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只有重视QEO管理的企业才能具有核心竞争力。

    (10)成立企业管理机构是QEO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的需要

    不可否认,QEO管理人员在集团各子公司全面进入国际市场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如在海外环保项目合同的实施中,QEO管理费用占合同总费用的3%以上,企业的利润主要取决于项目的QEO管理水平。但目前环保企业集团公司并未对各子公司的QEO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这样不利于发挥广大QEO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企业发展的动力大大减弱。  3环保企业集团内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给集团各子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企业内部管理出现的问题却给国际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这已引起各环保企业集团最高管理层的高度重视。虽然,各子公司都建立了QEO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但随着国际项目的逐步展开以及海外顾客的高标准要求,低水平的企业内部管理将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环保企业集团部分子公司资质严重流失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一些公司的资质处于无人维护管理甚至流失的状态。同时,重复对外联络和接口、内部注册人员的争夺造成了环保企业集团人力和财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2)部分子公司QEO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国际项目的需要

    面对海外顾客对QEO体系的严格要求,QEO管理水平已成为制约环保企业集团各子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项目开展的最大瓶颈,也直接影响到企业实施海外项目的利润。

    (3)最高管理层的QEO管理意识严重缺乏

    企业领导QEO管理意识的缺乏导致了QEO体系运行的效果仅仅停滞在纸面上,这直接反映在QEO管理者代表不是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这不仅违反了国际标准的要求,也造成了QEO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脱节。

    (4)环保企业集团的标准化工作难以实施

    由于环保企业集团没有成立标准化主管部门,各子公司各行其政,没有建立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组成的企业标准体系;同时,各子公司重复收集和购买国际或国内标准造成了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由于企业标准化管理机制落后,没有把标准化建设作为企业研发的内容,因此企业标准化科研成果少,缺少具备综合素质的标准化管理人才。

    (5)标准化的创新意识严重缺乏

    标准化创新应包括观念创新、标准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企业领导应把标准化创新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头等大事来抓,以确保企业标准化建设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6)信息系统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速度

    在环保企业集团各子公司内实施标准化管理,并将管理思想和成果与信息系统成功对接,是提高各公司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一个没有现代化信息系统的现代企业是难以在市场上长期立足的。

    (7)环保企业集团对各子公司管理的监控严重缺乏

    环保企业集团一直致力于对其范围内各子公司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监控,统一各公司的管理流程,但总是缺乏有效的手段。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环保企业集团未将各子公司的QEO管理部门上升到集团的企业管理机构,因而无法使环保企业集团的领导直接监控各企业的管理现状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8)先进的管理手段和资源严重缺乏

    国际管理体系标准是在不断地改进和变化的,但在企业的最高领导层和管理层极度缺乏能够理解、研究国际管理标准的人员,因而企业管理水平呈现不断低水平重复的状况。

    4企业管理机构管理职能的有效实施

    企业管理机构的成立应着眼于规范整个子公司的资质管理、QEO管理、标准化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首先,要集中各子公司的企业管理人员的优势,对各子公司的各个管理过程进行全面监控,进一步完善和监督KPI指标(关键绩效指标)的实施,使之与各子公司的QEO目标和指标得到有效的结合;第二,对各子公司已有的管理文件组织进行全面的评审,上升成环保企业集团的企业标准;第三,对各子公司的资质进行集中的策划和管理,防止资质管理人员的频繁变更及重复对外联络和接口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

    4.1环保企业集团的企业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