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县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县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县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县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一、狠抓落实,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朱小丹书记、张广宁市长等市主要领导对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年12月底市应急办成立以来,一手抓内部管理,建章立制,制定了应急值守、现场处置、信息通报等工作制度,规范了各项工作流程;一手抓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推动。概括起来:一是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对今年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任务要求。二是召开了几次会议,部署工作,如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应急管理体系“*”规划座谈会、应急管理系统防控禽流感疫情工作会议等。三是规划全市应急预案体系,制订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处置市政府机关非正常事件预案》,审核颁布了一批市专项应急预案,开办了应急预案编制培训班,并请国务院应急办领导专门授课。四是协调处置了“蚬富、安通出租车公司司企纠纷事件”、“金碧花园二期、三期业主聚集反对建设消防站和市政规划路事件”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五是积极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各区、县级市陆续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六是开展学习考察活动,组织到国务院应急办学习,赴*、深圳、宁波、温州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应急管理工作先进经验。七是积极推动全市“一网五库”的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八是创办了《应急管理工作简报》,成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宣传和经验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九是全力做好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领导重视、政令畅通,快速反应、处置有效,引导舆论、确保稳定。

总的看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应急办的大力推动下,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稳步前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形成。今年5月20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正式颁布实施。各区(县级市)、各有关单位围绕市总体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编制各类预案。市一级现有15个专项预案,85个部门预案;区(县级市)制订了513个应急预案,其中2个总体预案,259个专项预案,252个部门预案。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区(县级市)、镇(街道)、社区、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和重大活动等多层级、多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

二是应急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市里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并有11个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大多数区、县级市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并已开始运作。街、镇也按照“有人管、有人做”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

三是应急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市应急办建立起全市政府系统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网络,政府组织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体系初步形成;气象、水利、卫生、环保等部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不断加强。政府决策、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灾后恢复重建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应急队伍规模逐步扩大。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防汛抗旱、消防、医疗救护以及危化品处置、动物疫情处置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为专兼职队伍、应急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全市现有各类骨干、专业应急人员约2万人,企事业辅助应急人员约3000多人,注册志愿者3000多人。

五是应急宣传工作逐步推进。市应急办正在做一个全市应急管理宣传培训方案,实行分类培训,争取覆盖到每一个人。有些工作已经开始做了,如应急知识宣传手册正在编制,年底发放;公务员应急管理知识培训已经全面开展。其他分类培训工作正在推进。

二、总结经验,充分认识基层应急工作的重要意义

总的来看,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工作积极、有序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显著提高。这次番禺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证明区、县级市的应急能力还是不错的。疫情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快速、有效,控制到位。市委、市政府正确判断,迅速部署,番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靠前指挥、措施得力,动员各方面力量,做了大量工作。目前疫情没有扩散,疫区禽类没有外流,群众满意,舆论平稳、正面,社会稳定。省、市领导对此是非常肯定的。番禺区应急战线的同志们在这次防控禽流感疫情的战斗中做得非常辛苦、表现非常出色,应该充分肯定。

当然,这次禽流感疫情也暴露出我市基层应急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反应欠灵敏;信息欠畅通;机构欠健全;预案欠完善。根本原因是一些单位领导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总想着自己那里不会出事,出了事才“临时抱佛脚。”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我们从总结分析这次禽流感疫情暴露出来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作为突破口,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和全国、全省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要求,切实加以改进,全面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基层单位。

基层是预防、发现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主体,也是第一关口。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在基层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将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有效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是应急管理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国际经验表明,在应急管理群众基础较好的国家,通常能有效地实施预警和应急处置,以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损失。相反,如基层预警缺位,应急保障不足,就会在灾难突发时难于应对,最终遭受惨重损失。不仅是自然灾害,包括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多数发生在基层,多数也要解决在基层。只有抓好基层,群策群力,加强监控,才能有效消除各类隐患;只有抓好基层,快速反应,自救互救,才能实施积极的应急处置;只有抓好基层,广泛宣传,加强沟通,才能最大限度防患于未然;只有抓好基层,整合力量,组织协同,才能使救援与恢复秩序井然。《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这次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再次说明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太重要了。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坚决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牢固树立狠抓基层、固本强基意识,坚持不懈地把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推向深入。

三、采取措施,全面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一是健全组织,建立应急工作网络。抓好基层应急管理,是基层政府、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突发事件应对法》第7条、第8条作了明确规定。各区、县级市一定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把各街、镇主要负责同志吸纳为应急委成员,便于开展工作;还要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各街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也要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办事机构,确定相关责任人员,确保应急工作“有人管、有人做”。居委会、村委会要将应急管理纳入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责任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是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组织体系,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基层群众在突发事件中要积极自救、互救,服从统一指挥。这次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充分说明了基层应急机构非常重要。据了解,至今还有个别区、县级市没有正式成立应急管理机构,这是不对的。市政府在不同文件、不同会议、不同场合都强调过,要求抓紧组建应急管理机构。我在这里再次强调,10月底前一定要完成,否则予以通报批评。希望这些区、县级市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了,市应急办要加强督办。

二是强化责任,完善应急预案编制。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主线,管不管用是预案的生命线。重庆开县两次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第一次死亡200多人,第二次没有人死亡,其根本原因就是第二次井喷有了预案,而且管用。《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7条第3款、第18条规定了预案编制的要求。概括地讲就是“全、准、活、练”四个字。“全”就是要扩大预案的覆盖面,到2008年底,全市所有街、镇、社区、村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都要完成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加大工作力度。个别区、县级市总体应急预案编制还没有启动。这种状况一定要尽快改变。如果出了事,倒查原因,没有总体预案,追究责任要“罪加一等。”“准”就是预案要有针对性,让人一看就明白做什么、怎么做、谁负责,不要写空话和套话。“活”就是预案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练”就是预案制订后要组织宣传和演练,让群众参与,从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范预案制订、审批、备案、修订程序,明确关联单位预案之间的关系,切实把一个个分散的基层预案衔接好、管理好。市应急办前不久办了个预案培训班,做得很好,要继续加强对基层预案的指导和督办工作。

三是建立机制,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现代应急管理的实践表明,应对突发事件不能单靠一个或者几个政府部门,必须建立起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从这次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来看,也暴露出一些应急机制上的问题。市应急办要牵头,市农业局、林业局等单位共同研究,进一步完善疫情应急机制。总的来讲,应急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测、防、报、救、建、评”六个环节。“测”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防”就是要针对可能发生问题的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发生突发事件。“报”就是要建立严格的信息报告制度,信息报送要真实、快速、准确、规范,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救”就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采取抢险救援措施,避免或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就是做好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使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评”就是要做好突发事件的评估工作,要把应急能力评估纳入政府和部门工作绩效考核体系,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明原因,依法追究责任,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同时还要开展预案的评估工作,以便及时进行修订。

四是加强法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为我们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更好的法制保障。我们的各项应急工作都要按照这部法律的规定来开展。因此,要认真组织学习这部法律。今天下午座谈会专门安排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讲座,邀请起草这部法律的国务院法制办专家胡振杰博士给大家讲解、指导。市应急办计划在10月份组织一些培训活动,特别是要让领导干部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市应急办还与市人事局一起组织全市公务员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全员培训活动,通知即将下发,一定要组织好。《突发事件应对法》定于11月1日正式实施,为此,市应急办准备组织各区、县级市和有关单位在11月份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学习宣传活动,让群众知晓这部法律,把应急知识宣传推向深入。要认真研究这部法律规定的各项制度,制定和完善各种配套政策。比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信息报告、隐患排查、应急宣传、专业救援人员的意外保险以及责任追究等规定都比较原则,需要我们制定进一步的配套政策来落实。

五是整合资源,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突发事件应对法》第26条规定了应急队伍建设。一支基本素质好、精干高效、战斗力强的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可以在隐患排查和报告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先期处置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协助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中发挥辅助作用。组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要充分整合现有力量,特别是要发挥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部队、物业保安、企事业应急队伍和保卫人员、志愿者队伍等的作用,还可以发挥一些专家和相关救援经验的人员作用。队伍建立后,要加强管理,强化训练,提高综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第27条的规定,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要加强教育、严明纪律,真正使这支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昊*学集团公司在1996就成立了专业抢险队伍,配置了先进的装备,确保了十几年来的安全生产。

六是认真排查,及时整改各种隐患。居安思危,预防为主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强化预防重于处置的理念,是整个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点和主线,开展隐患排查就是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突发事件应对法》第20条至24条,详细规定了隐患排查和应对的具体要求,各区、县级市、各有关单位作为隐患排查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隐患定期排查、及时发现、实时监测、有效整改的动态监管机制。要针对不同种类隐患的特点对本区域、本单位处于不安全状态的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矛盾纠纷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等进行全面排查,并做到边查边改,把整改工作贯穿于排查的全过程。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预案并限期整改。对重点隐患,特别是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地区和危险品仓库、“城中村”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要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监管人员、制订相应预案。

七是加大投入,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的投入。花钱买平安,现在看是增加了投入,从长远看是花小钱、省大钱。我们把预防工作做好了,就能避免更大的损失。市、各区、县级市要加快编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9条的规定,抓好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重点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能力建设;指定一批房屋结构坚固、抗灾避险能力强、交通便利、有卫生设施的学校、敬老院、村办公楼、老年活动中心等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加快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在社区,重点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将消防安全与相关公共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和实施;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终端与区、县级市的应急指挥平网,实现信息、图像的快速采集和处理。进一步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以学校校舍为基础共建社会应急避难场所。在学校,重点做好教室宿舍等建筑、设施的安全加固工作,有针对性地储备应急物资装备,不断完善校园监控体系。在企业,切实加强生产安全,排查生产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装备库,不断提高企业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目前,我市城区应急庇护设施建设的不错,如荔湾区22条街道共建立应急庇护站45个,总面积5063平方米,能提供固定和临时床位288张。

八是建立制度,规范应急信息报告。信息报告是应急处置的重要一环。许多突发事件的预兆和苗头性信息,第一发现人往往都是普通群众。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7条至39条的要求,规范信息报告。要着力发展基层信息报告员队伍,针对重点区域、群体、行业、部位设立信息报告员,形成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的安全信息网络,各区、县级市要抓紧落实;要加强对基层信息报告员的培训,确保信息报告及时、准确、简洁,并使一名信息报告员可以承担多类事件的信息报告任务,还具有一定的先期处置能力。要建立利益机制,调动群众积极性,拓宽信息渠道。要畅通信息渠道,区、县级市政府、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都要建立和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并将值班室纳入应急管理机构;居委会、村委会及社区物业管理企业也要加强值班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获悉有关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重大紧急情况,可以越级上报。同时,政府的应急信息也要能及时传达到基层,努力构建覆盖全面的、双向互动的应急管理信息网络。*区*街在*年就组建了100多人的信息报告员队伍,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

九是加强指导,发挥群众积极作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工作,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和政府主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工作,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同志曾经说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群众往往是各类突发事件的直接受害主体,也是战胜各类突发事件的主力军。怎么把群众动员好、组织好,需要依靠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第29条、第30条的规定,要推动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采取开播公益广告、编印应急手册、贴宣传画、发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做到家喻户晓。要推动应急管理进学校,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发挥“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作用。市教育部门要牵头做好这项工作。要推动应急管理进企业,严格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加强生产岗位人员的培训。市安监部门要牵头做好这项工作。

县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一、进一步提升值班和信息报告水平

1.牢固树立值班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始终把值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值班工作中存在的值班力量不足、制度落实不严、信息报告质量不高等问题,构建职责明确、定位清晰、运转高效的值班工作体系。

2.督促各级、各类值班室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清晰工作流程,配齐必要设备,改善值班条件。加强对值班和信息报告工作的检查指导与调研,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3.加强对政府系统值班人员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4.严格规范值班信息报告标准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信息报告员制度,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加强突发事件信息筛选审核、分析研判和趋势预测工作,提高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把握能力,及时提出防范应对措施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二、进一步提升应急防范处置能力

5.修订完善《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督促完成全县县级应急预案的修订计划,抓好预案修订、审核、备案等各项工作落实,强化对县级专项和部门预案修订的指导,提高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全面总结2011年度全县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基础上,研究提出2012年县级预案演练计划,并督促抓好落实。

6.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及《县志愿者队伍组建方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协调运行机制。

7.在2011年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健全完善风险隐患、物资装备及应急救援队伍信息数据档案,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提高应急防范能力。

8.做好应急专家组协调服务工作,调整充实应急专家组成员,适时召开专家组成员会议,定期组织专家组开展应急管理调研,充分发挥专家组成员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作用。

三、进一步推进政府应急平台建设

9.加快推进县政府应急平台建设,根据市政府应急平台建设技术规范,尽快启动县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整合资源、分布实施的原则,督促指导各乡镇(办)、县直有关部门加快应急平台建设。

10.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对全县的基本情况、重点防护目标(危险源)、各类应急救援装备物资、救援队伍及其他应急资源进行统计梳理,建立应急平台数据库。

四、进一步做好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11.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及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集中轮训或业务培训,年内举办全县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班,培训邀请高层次应急管理专家授课讲座,覆盖到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

12.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外应急管理交流培训活动。

五、进一步强化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

县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组织保障到位有力

县老龄办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狠抓落实,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并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全面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党组书记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成员。根据重特大安全事故、消防安全等不同分类,分别设置了现场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置组等。做到了组织、机构、人员的落实,为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还加强应急资源保障建设,科学合理地储备防火、防汛抗旱等应急专用物资

二、科学编制预案,狠抓落实

为确保我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我县老龄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积极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根据县应急办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并根据可能会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制定了相应的处置应对措施,切实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一是实行首问责任制及办领导接待日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热情接待每一位群众,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请坐、一杯茶水、一份满意”。并严格按照“来访有记录、来信有答复、处理有反馈”的工作要求,做好来信来访登记记载,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二是建立突发事件隐患排查整改和通报机制。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及所管行业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情况分析会,对老龄系统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形势及时进行通报,分析矛盾纠纷隐患,研究排查措施。对涉及乡镇和部门的隐患,把情况及时通报给相关乡镇和部门,为有关乡镇、部门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依据。

四、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在认真抓好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一是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应急管理法规等的学习。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文件,重点进行了《老年法》、《条例》等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二是积极参加县级培训工作会,通过学习培训,接待和处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实际运用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针对火灾等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演练,积累了应急处置经验,提高了应急队伍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了应急队伍综合素质。

五、加强应急值班,畅通信息渠道

县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59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政发〔2012〕33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府发〔〕3号)等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二五”时期,是秭归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重要阶段,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至关重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提高认识,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查找差距和薄弱环节,从思想上、行动上切实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要结合各自实际,在认真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十二五”期间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突出应急管理平台和装备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队伍建设、领导干部应急能力建设以及基层基础工作五大工作重点,全面提高我县应急管理水平。要通过不断完善“一案三制”建设,理顺体制机制,促进应急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和救援能力,全面增强应急管理工作实效,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

经过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县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预案存在与实际脱节、操作性不强、预案间的衔接不够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针对这些问题,做好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切实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要继续深化应急管理“四进”活动(进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切实督促基层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努力扩大预案的覆盖面。要根据国务院应急办编制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专项应急预案每年演练一次,部门应急预案每两年演练一次。要鼓励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实战演练,以检验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企业的应对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

三、抓好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省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试行)》(政办函〔2012〕151号)文件要求,县政府应急办、县电子政务办要抓紧制定县应急平台建设方案,利用现有资源,按照总体技术要求,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县级政府应急平台要在年底前实现与省、市政府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与乡镇、县直部门互联互通。重点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移动应急平台和异地会商等功能。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直接向省、市政府应急平台报送现场图像等有关信息,接受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与支持。新建平台要遵循总体技术要求,已建平台要按照统一标准通过技术改造或转换等手段实现互联互通。要以“两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库、典型案例库)建设为重点,加快应急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建设满足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的数据库系统。

四、有序推进应急队伍建设

立足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建立以公安消防大队为依托,以各专业、专职和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以应急救援专家为智囊,以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基地、成套装备等为基础保障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力争用2年时间,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结构完整、一专多能、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符合实战”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县直相关部门要不断充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力量,重点加强防汛抗旱队伍、森林消防队伍、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地质灾害应急队伍、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卫生应急队伍、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应急专家队伍及其数据库,完善专家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要积极争取民兵预备役、武警部队支持,充分发挥其应急救援的先锋骨干作用。要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及基层组织作用,组建青年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和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

五、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基础工作

(一)加强灾害事故风险防范和监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定期对各类不安全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建立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切实做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象灾害预防规划,落实防灾减灾措施。重点完成矿山、堤坝、滑坡体、贮罐、压力管道、锅炉、大型游乐设施、危化品、尾矿库及放射品等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分级工作。建立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污染物的档案库,编制有毒有害危险品分布图。要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完善管理制度,扩大监测范围,不断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手段,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把应急值守作为政务值班的重中之重,确保24小时值班制度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掌握重大信息。要坚持已有的行之有效的信息报告制度,强化责任主体,制定考核办法,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层信息报告网络,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拓宽信息来源渠道。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预警信息通报与手段,及时有效地向社会公众预警信息,提供防范建议。要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关于政务信息公开报道有关问题的通知》(府办文〔2007〕32号)要求,严格遵守相关程序,确保突发事件信息报道的政策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要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根据事态发展和民意动向,及时主动向媒体、公众信息,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三)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部门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规划不同要求的避难场所。当前应重点加强县城4个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民政部门要制定避难场所设施配套标准,配置基本生活设施,储备一定的生活用品和常用药品。

(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逐步建立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应急物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开拓社会代储渠道,探索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信息数据库建设,接入各级政府应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满足处置突发事件的实际需要。

六、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培训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围绕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结合有关预案要求,制定应急管理的学习培训计划。要积极开展对各级领导干部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培训,并纳入县行政学校培训内容。要加强各单位从业人员应急能力以及自救、互救知识培训,未经培训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不得上岗。公安、消防、国土、地震、气象、水利、共青团、红十字会等部门、群团组织以及相关志愿者组织,应经常深入基层、社区、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普及防灾救灾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七、推进综合应急管理试点与示范工程建设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安居示范工程和农村卫生综合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加强九畹溪镇界垭片区防灾减灾综合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同时选择1个村开展农村卫生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示范工程建设,县水利局负责组织开展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示范工程建设。

八、全面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

(一)建立行政首长负总责的应急管理领导体制。各级政府要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行政首长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地要把应急管理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行政首长要定期听取应急管理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应急管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要强化部门职责,明确主责部门、辅责部门和各参与单位的职责任务,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快速有效的应急联动机制。要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奖惩机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对应急管理工作体制不健全、机构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实行责任追究。

(二)充实应急管理工作力量。县政府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领导和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少于3人。乡镇政府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设在政府办公室,应明确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明确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和社会团体等可根据需要确定相关责任人员,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县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北京市石景山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项目是一个全面完整的区县级政府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北京东方正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总集成商承建了该系统的建设,其中包括石景山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和应急指挥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两个部分。

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完全遵循北京市地方标准――《北京市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结合石景山区公共突发事件的特点,依托《北京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石景山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分预案》,严格按照石景山GBC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划的要求进行,保证了系统“平战结合,平灾兼容”。

系统构成

石景山区应急指挥系统结合北京市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实现了有线通信调度系统、无线指挥通信系统、图像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综合保障系统。整合和建设石景山区的人口、法人基本单位、空间地理的基础数据库,整合和建设石景山区应急资源、危险源、建筑物分布的共享数据库,建立公共卫生、市政管理、公安、消防、交通等六大部门的应急保障资源、应急预案、专家、知识库,初步实现对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统筹管理,科学快捷应急指挥。

实施效果

・通过有线、无线、视频和中控实现了应对四大类突发事件的集中应急指挥平台;

・通过信息整合系统基本完成了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通过资源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应急资源的管理;

・通过信息报送系统实现了各类信息的快速报送;

・利用指挥决策系统实现了基于电子地图的决策分析和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