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学科提升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提升历史学科整体教学层次,全国各地各类高校均进行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探索。其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外文资料或文献的引用对历史学科的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提升作用。此类资源与新的教学方案、大纲及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其具体作用如下:其一,外文文献与课堂教学重点的结合起到了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的作用,能够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起到实质保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授课教师承担着“灌输知识”的主导地位,而学生扮演者“接受知识”的从属地位。这样的氛围和模式教学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更无法体现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氛围或文化。为了突破传统的式教学方式,引入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授课教师应在课堂中运用机会与学生开展合作和交流,从而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动向。为了能保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在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或特定内容的教授环节时可引入外文文献。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言论时用足够的耐心倾听和引导并针对他们对外文文献的翻译和理解以及与自己观点的比较之后加以补充或引导。外文文献体现着国外学者的理解和思维模式的结晶。引入不同视界和观点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堂思维的空间,并且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在各种观点缠绕的环境中抽丝剥茧,理清思路,并且走出理论的误区。其二,外文文献本身是历史学双语教学的重要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双语教学已成为近年来全国各高校积极倡导及推行的创新教学方式之一。“高校的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类课程中使用外文(主要是英文)原版教材、用英汉两种教学语言讲授专业内容的教学方式。”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双语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领域之一开始逐渐步入各类学校的课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类历史学学科对应的双语教学课程在教学改革的大流中随之应运而生且颇具特色。显然,历史学科的双语教学中根本离不开外语的频繁使用。在外语的大量使用为前提下,包含外文文献的英文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不可或缺的资料成为该种授课模式开展的关键所在。为了其实提升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教学设计环节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四方面能力。大部分学生对双语课如历史学专业英语、国别史或专题史等课程的授课内容的驾驭能力有限。因此在授课前课提前告知学生应注意的重点问题和难点。在学生课前完成积极准备后,在课堂教学期间就可以发挥思维的作用,做到自由讨论,并且和学生在讨论环节一起体会原作者原语境原汁原味内容中相互交流,并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发音、词语搭配及语法进行及时纠正。
二、外文文献的甄别与使用能够提升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自身具有的独特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学在自身特性未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其所承担的培育新时代历史学专业人才的能力目标确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当前以实用风气为主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更加需要实践能力强、社会知识全面丰富以及就业适应面广的全面型、创新性人才。在具备这些基础能力的前提下还需保持历史学独有的专业特性,这无疑凸显了新时代对历史学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在这种新背景下,历史学专业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根本武器无疑便是不断锤炼自身的历史学专业素养。在新环境、新挑战的要求下,历史学专业素养便与外文文献的利用密不可分。首先,历史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查阅历史文献及其他工具书的能力。历史学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一面。历史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阅读历史古籍及其他文献的基本能力。“出于正确理解文献文本的需要,认识异体字、生僻字,熟悉古汉语语法,培养发展文字脱漏衍讹的能力,应当是历史学专业学生最基本的文字阅读技能。”在涉及到世界史学科或者相关外国历史方向的学科时,学生还需掌握相应的英文等其他语种的阅读能力。因此,培养历史学专业学生提升英文水平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独立自主的氛围中体验原作者的文化氛围和背景并从中获得观点性启发或者能与传统观点做比较的能力无疑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其次,培养学生甄别及使用外文文献能力是专业素养提升的衡量标准之一。众所周知,历史学资料浩如烟海,而人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条件里如何能够对历史学一手资料特别是外国文献做出及时正确的反映和处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研究中这一链条本身就体现了一名历史学从业者或学习者的基本素养。再次,历史学专业教学长期以来注重中文历史资料的参阅与利用,而对外文历史文献的使用远不及前者,使得历史学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无法取得质的突破。因而对历史学专业学生外文历史文献的参阅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此外,历史文献是无数祖辈或前人研究成果的积累,除了纷繁复杂之外,对待各种文献还需具有去伪存真的能力。所有的历史文献包括外文文献必然存在一些主客观因素下不合理的因素。如果在对待原始材料时未作相应的反馈而囫囵吞枣式的接受则无疑失去了历史学研究的严谨和科学性。最后,对外文文献的甄别和处理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学习环节,学生不断接触外文文献的过程也是其外文(英文)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对接触的原始外文文献或资料的翻译和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该资料的使用价值的高与低。这个价值判断过程一方面可以反映其史学功底的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当学生在不断的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中,随着对外文文献鉴别能力的提升,其外语水平特别是词汇量和语法的掌握会有显著提升。因此,甄别和处理外文文献的能力与外语水平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了更好的提升历史学的专业素养,历史学专业学生有必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并且应明确认识到提升英语水平与专业素养二者之间有不可割裂的关系。由此可见,训练有素、功底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外文文献的甄别和使用能力,最终真正做到去伪存真,在史学文献里游刃有余的畅游显然是其必备的能力。反之,对于一名历史学专业学生来讲则是明显的技能缺失。在以往的历史学教学环节中,授课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对历史文献资料特别是外文文献进行处理的相关技能训练。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体现学生与“活”的历史直接对话交流的重要机遇。在新形势下,鼓励和教授学生掌握与历史对话的能力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应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教学环节。
三、外文文献与历史学科未来全面和深入发展密不可分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收获;困惑
历史学科在推行教学案教学后,被广泛定义为最难学的一门学科,这并不是学科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对教学案教学有着一些困惑和未能认识到的问题,所以未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导致学生产生对历史学科的错误观点。下面就针对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学案教学广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校管理
问题:教学案印制不规范,浪费严重,怎么办?
解决策略: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后编写的教学案,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把关审核,教研组长审核后再交年级主任处,凡是不合格的教学案返回教研组重新编写,年级主任审验合格的教学案方可签字印发。这样做可以严把质量关,同时又能避免浪费。
2、教研组教研活动
问题:怎样利用教研组活动推动教学案教学?
解决策略:学校历史组推进教学案教学分四步走。
第一步:理论学习。学期初,要对《教学案教学实施方案》学习,进行解读;学习两周,第三周进行测试,考试成绩计入教师量化积分。平时,利用固定的时间搞好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学案教学的理念、编写要求、基本环节、操作流程等理论,同组教师相互交流、质疑、解难。
第二步:以“三课”活动为载体,尝试教学案教学。一是加强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和编写教学案结合起来,学校领导包组蹲点,及时解决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发挥备课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把讲授公开课和教学案教学结合起来,利用周一上午本组教师围绕公开课所定篇目,按教学案的基本环节备课,编写出初步的教学案,然后由主讲教师在一个班内实施教学,其余老师参与观摩。评课时根据课堂情况对其进行修改,再在其余班级推行。
第三步:是全面铺开,人人过关。全体教师逐课推行教学案教学。
第四步:举行教学案教学的大比武活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教师的思想认识的转变
问题:教师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应如何认识?
解决策略:全面了解教师思想的认识转变,从思想入手,解决教师思想中的困惑。
利用教学案教学以来,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案编写虽然费力费时,但方便课堂教学。编学案,教师多方考虑多方面因素,查阅各种资料,,教师忙着设计学案、筛选习题,费时费力,而课堂上,学生读课标、读教材,按照教师的学案设计梳理知识,然后作习题。
(2)教师的工作流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实施教学案教学后变化明显,此前教师劲没少下但成绩确实让人发愁。学生的作业在课上完成,备课、上课的时间与精力均有了保证,工作起来更有激情。
(3)课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实施教学案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小组讨论积极交流展示,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多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关系越来越和谐,师生的心理和情绪越来越轻松。
(4)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使用教学案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果不研读教材,不翻阅资料,不了解学情,那么所编写的“教学案”能说是高质量的吗?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很难适应这种教学形式的。
二、对教学案各环节编写内容的界定
教学案教学虽然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但有部分教师对使用教学案产生了误区,教学案的设计要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应严格界定。
1、课时学习目标的界定
课时学习目标是学科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和具体化。它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主动预习,自觉达标的习惯。
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已有知识来确定。学习目标是课标的细化,教材中超出课标的知识、要求较高的知识也不能作为学习目标。
2、课前预习导学的界定
预习导学是教学案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前的必要准备,预习的充分能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预习导学部分的题目,教师要精挑细选。课前预习导学题目应该以学习目标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就能回答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难题、偏题、怪题的出现。预习导学题型可分为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多种题型。
3、课堂学习研讨的界定
课堂研讨部分是教师最难驾驭的部分,由于学习小组的建立不够完善,表面看学生在合作学习,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小组合作成果的呈现成了小组长的专利。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让程度好的学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达标检测题的界定
达标检测不能与预习导学和学习研讨题目重复,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题量不能太大,以学生当堂能完成为准,一般以5个选择题和一个非选题为宜。教学案使用后要收上来,检查学生做到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5、课后拓展延伸的界定
课后拓展延伸题目,可以是本课内容,也可结合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确定;其应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升。
三、教学案教学存在的困惑之我的看法
教学案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除了广泛存在的问题外,我个人对教学案也存在些困惑。
困惑一:预习环节用什么时间完成?
预习环节全部放在课外不行因为我们的学生自律性太差且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少。放在课堂上预习,费时太多,学生把课文阅读一遍需要10分钟,做完预习题需要10分钟,构建知识框架需要10分钟,学习研讨需要15分钟,达标检测还没有进行就已经没时间了,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每节课都要“欠账”了!
困惑二:课后拓展延伸题何时了?
顾名思义,其应放在课后来完成。如果放在课后的话,真正是“下课就放在脑后”了,第一:学生课后没时间,第二:学生课后不去做。农村初中的学生,课后连5%能完成的都不到。放在课堂上来解决,哪有时间呢?因为,课堂上各环节已被安排满满的了。
四、教学案教学的推行建议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为了解决这些困惑,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贯彻落实教学案教学,推进校本教研,我认为历史学科课型系列建设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构教学案教学新授课模式,利用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片级赛课以及教学案教学大赛等,推动各学校历史学科建立起教学案教学新授课模式。
第二阶段:建构教学案教学复习课模式,充分利用九年级高素质教师进行复习课研讨活动,以省市级优质课大赛活动为载体,促使各学校历史学科建立起教学案教学复习课模式。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全面培训历史学科教师,通过骨干教师的培训,使全体历史学科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教学案教学新授课与复习课模式,全面提升我县历史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全面推行高素质的教学案教学,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应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浅议初中历史教学案教学[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5):76.
[2] 古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3):69-70.
[3] 王松光.初中历史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一、统筹规划,全盘考虑。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历史学科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力争做到统筹规划,适时调整。
1、统筹规划,灵活调整。历史学科在初三年级要完成两本书的新课学习。按照既往经验是上学期赶新课,下学期专门复习。但去年受制于国家教材修订的政策影响,定版的下册教材迟迟未能面世,而网上流传的各种版本又是五花八门,难以选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备课组经过集体协商后,一致决定九年级上学期,赶在11月中旬先完成上册书新课学习任务。剩余时间,即着手复习中国古代史内容。待到来年新学期开始,新教材正式下发后,再结合我省当年《中考说明》的要求,对九年级下册内容再展开学习。此时新课学习与复习提高一遍过。《中考说明》中不做要求的内容,学生自学,《中考说明》中的次要内容、简单学习,《中考说明》中的重点内容,注意拓展广度,加强深度,重点学习。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成功的,为毕业复习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及早动手,抢占先机。我们在九年级上学期新课学习时,为学生选择配套习题时,就直接选择符合中考要求,难度较深,能力要求较高的中考试题。力争做到一步到位。
二、精讲精练,提高实效。“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历史学科力争在复习中将有限的时间用在重点内容上,精讲精练。
1、研究考题,区分考点。整个初三复习中,历史学科可能是复习任务最艰巨的学科,面对6本书,200多个大小考点,但每周只有四节课,而且随着后期各项考试的展开,课时又减少不少。在讲课过程中,重点讲分值高的必考考点和常考考点,常规讲分值小的必考考点和常考考点,简略讲选考考点。这样既保证了复习的广度深度,也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同时,讲解时主要抓阶段特征,进行纵横对比,中外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相互勾连的知识网络,让学生能提纲挈领的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2、精选作业,限时完成。整个初三学年,我们历史学科只选择了《试题研究》一本复习资料,但力求把它用好用实。在每次布置课后作业时,并非全面撒网,而是根据当日所学内容,精心选择练习题目,学生回家后限时独立完成。
3、习题讲评,注重方法。习题讲解时,将选择题分成不同类型,反复讲解各种类型选择题的具体解法。讲解非选择题时,要求学生先判断该题所考知识点以及具体的考察方式,再针对具体的考察方式给出相应的解题方法,甚至将这些方法总结成顺口溜,如“原因找前影响后,政经思文相结合,影响注意点线面”等等。注重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4、重视卷面,树立典范。历史学科是书写量较大的文科学科之一,学生的卷面呈现对阅卷人的赋分评判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前几次模考试卷讲评时,老师都要向学生展示一张自己手工书写的答题卡,做到字迹工整,层次分明,序号排列,分点结合;后期电脑阅卷后,我们都会精心挑选得分较高、答题规范的学生答题卡,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规范答题的习惯,提高得分率,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组内协作,齐心合力。“民齐者强”。在复习计划的制定,复习方案的落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组内几位老师齐心合力,相互协作。
1、合作命题,精益求精。每次月考命题时,一位老师主命,其他老师负责审题,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力争力求命题的质量达到中考的要求,提高考试的效率。
2、题型讲解,各展所长。初三复习,我们认为基本上可以说是放两头抓中间。前面的好学生,不需要教师太过费心,他们会主动跟着老师认真学习。而后面的一些学困生因基础太差,欠账太多,跟不上,老师费力再多也成效不大。真正需要教师费力用心的则是那些有一定潜能的中等生。历史学科由于受限于课时较少、内容较多的客观条件,无法独立开展抓中等学生的专门教学活动。但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统一的补差课时,开展提升中等生解题能力的专题教学。我们在补差教学中,以往年中考真题为素材,精心编制练习资料,并且在习题讲评时,打破常规,一改往年每位老师选择一个题型,并将该题型下的所有题目全部讲完的做法。而是积极创新,要求三位老师每种题型都要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讲解讲评,这样虽然加重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但能让不同老师的学生能够从其他教师那里学到更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书写程序,实现博采众家之长,成就个人风范。学生反馈,反响不错,效果良好。
3、评卷收获,及时共享。在试卷评卷过程中,发现一些普遍性问题及特殊性问题,不同题组的老师之间相互沟通,及时通报。以便其他两位老师能够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注意此类问题,及时提醒学生改正提高。
四、搜集信息,扑捉热点。方向决定对错,方法决定成败。在历史学科的复习中,不仅要埋头拉车,时时还需要注意抬头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广集信息,认真鉴别。通过参加交流群,以及同学群,中考阅卷群的微信交流,及时获取各方面有关中考历史改革的信息,并对复习计划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当然有时有些信息也是真伪难辨,令人无所适从。我们对其进行认真分析甄别。此后一些学校立即着手让学生把相关笔记,往课本上誊写,但这样做必然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这个措施在中考进场检查时难以操作,可行性不大。
2、关注现实,紧扣热点。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科的考察与现实热点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在复习中高度重视周年大事,同时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将考点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重点强化。
3、考点预测,最后一搏。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关键词引导创新自主合作有效性智能提高
学习历史科学的核心要素,是准确把握真实的历史事实,精心分析历史原理得到科学的结论,吸取历史经验,避免历史的沉痛教训再次发生,对我们今天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工作与生活起指导作用。
一、引导创新自主合作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有效性的探索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以培养合作精神,体现学生主体意识为侧重的“小组合作学习”被运用到课堂教学,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了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有效地丰富教学形式,提升了历史教学效率,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核心理念。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历史学习应当“由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学习情感,而教师的教应当以优化和提升这三方面为核心。对照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学生学习历史往往是先教后学,停留在单纯的听教师讲述历史发展过程,死记硬背历史学科知识点,这种被动式、接受式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习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提高高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的有效性,尝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对课本内容提出问题,并在课上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学习分析历史事实,探究历史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大有帮助的。
怎样才能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呢?学生学案式预习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有效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历史科的课前预习不只是简单地看看书,掌握下基础知识,而是要设计出一个较周密的学前指导方案,也就是”预习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遇到不懂的问题该怎么办?只有这样,学生到了课堂上才能提得出问题,也才有可能为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给与解答,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上课时只讲学生没搞懂的内容,再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可以了.这样就将先教后学改变成了先学后教.这不是简单的程序变化,而是教学理念的大变化,这需要在课前备课上下大功夫。
二、“引导创新自主合作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有效性的探索有效预习”实验的个别经验
(一)小组合作学习不应当被“程式化”,应赋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
例如:高中历史内容中关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原因、经过和彻底性的分析。:为了能说明等可能的概念,同时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老师请置疑学生首先提问:罗伯斯庇尔的行为与结果?许多教师让学生进行抛一枚与两枚硬币的小组合作活动,几个小组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要求学生分组(四人一组)进行热烈小组辩论。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二)小组合作学习被“自由化”,应着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现象)在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教师的话音未落,学生心领意会,“叭”的一声,前排的同学立即转向后排,教室里开始出现热烈的讨论声。
表面的热闹不应是合作学习的追求目标。上述现象表面上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此小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的表面“自由化”,实际有严密组织的教学活动。由于问题的不明确或问题的难或易,各种小组往往会出现这样几种情景:1.有些小组一片安静,各小组成员各不作声,既不讨论也不进行分析或计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片茫然,就等老师宣布讨论结束和出示示问题的结论;2.有些小组的讨论往往会成为个别学生的一家之言,其他学生人云亦云;应该有对立面争论或者“粉丝”紧跟。3.小组成员或站或坐,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大家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本不去听其他同学的见解。这种合作与讨论看似热闹,实际效果非常牵强,实质上这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三)“随意小组合作合作学习被化”,应注重师生关系的定位与评价。
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看学生操作,就是在教室是踱方步,或者干脆在教室里坐着旁听;有的到小组中,把自己的旨意授给学生,等学生回答问题时侃侃而谈,滴水不漏,教师与学生皆大欢喜,但这对于小组讨论的目的是完全背离的。
长春师范大学作为在全国率先设立人文教育专业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之一,2000年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开始设置文科复合实验班,在国内率先进行人文教育本科师资的培养;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人文教育本科专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建设专业”。到2013年,人文教育专业已经发展成为长春师范大学较为成熟的专业,并且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学科专业建设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自设立以来,曾先后归属教务处、教育科学学院等部门管理。2008年划归历史文化学院以来,紧紧依托历史文化学院特有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优势,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专业主要的专业方向之一,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历史学科建设是长春师范大学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历史学科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一院、二基地、三中心、四研究所”的系统性研究机构。其中“一院”指历史文化学院,“二基地”指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基地,“三中心”分别指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信息中心、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与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四研究所”为东北亚研究所、萨满文化研究所、满族文化研究所与国外文献译介所。2011年,历史学与其他三个学科一起,成功申报为长春师范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东北民族与边疆研究成为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历史学科的强势发展为人文教育专业提供了强大的学科支撑和专业后盾。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于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建设专业”。
(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既是检验人才培养规格、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又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按照2012年9月教育部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要求,长春师范大学最新修订的2013年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一中心、两段式、三方向、四平台”的课程体系。“一中心”是指课程体系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两段式”是指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和两年的专业方向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三方向”是指人文教育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与哲学三个专业培养方向;“四平台”是指四级教学平台,即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平台、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平台、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平台与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平台。课程建设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多年来,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一直坚持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专业办学水平的基础工程来抓,至今已完成三批五门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其中包括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世界通史和中国古代史,三门省级优秀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历史。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专业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成立了以学校主管教学副院长为组长的特色专业指导委员会,调整、充实、完善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建设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精品教学研究团队。在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25人的教学团队中,35岁以下的有5人,35-45岁的有6人,46-55岁的有14人;具有讲师职称的有5人,副教授13人,教授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有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0人,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的有2人。2008年12月,人文教育专业教学团队获得“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教材建设也是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到目前为止,我们共编写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业教材2部,规划中的特色专业教材1部。(四)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质量人文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师范性和创新性的特点。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现代教师教育技能,扎实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在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从事人文学科综合课程教学及相关分科课程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达到以上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具体培养要求:1.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扎实的教师基本技能,具备人文学科的教学能力和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2.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能力。3.具有扎实的文学、史学、哲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宽厚的人文科学知识,并了解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4.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历史与动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5.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6.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一方面立足于师范教育,强化对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强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在狠抓智育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做好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在政治上要求进步。据用人单位反馈,我校人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理论视野开阔、专业基础知识深厚,具有较浓厚的人文综合素质、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场适应能力,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能力强,与人协作能力强,教师基本技能过硬。
二、高师院校人文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
人文教育专业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等教育专业改革综合化的成果,属于新兴专业。我们认为,无论未来学科专业如何变化调整,人文教育一定会是人文教育专业的神圣使命,也会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坚定方向。人文教育专业在实现人文教育理想的过程中,或许会以人文学科教育为桥梁,承担起沟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历史使命。人文教育专业的产生源自教育界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和对人文教育的倡导。实现涵养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理想,是高师院校人文教育专业承载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只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各门学科和各类专业各自为政的现象,也是近代学术分科以来学界不争的事实。学术在近代分科以前是一个整体,被冠以“哲学”称谓。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资料积累得越来越厚重,人们不得不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于是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近代学科专业纷纷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各自形成明确的研究领域与学科范围,哲学也由研究具体知识转向研究“人类认识的前提”,在此背景下,近代教育应运而生。由此可以看出,近代学科分工产生了近代教育,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形成又反过来强化了各学科之间的专业分工,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教育局面:学科壁垒森严,学术界限分明。然而,随着人类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研究深度的跃进,人们愈来愈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单靠某一领域的知识无法解决,时代的发展呼唤交叉学科与综合学科的出现。与此同时,人们发现,现代学科的精细分工导致“专业人才”的人格缺失。于是对通识教育、人文精神的呼唤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成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流,至今方兴未艾。人文教育专业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产物和高等文科教育综合化的结果,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教育改革的大旗。
人文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无论是在西方的古希腊和古罗马,还是在东方的古代中国,最初的教育都是注重受教育者人格完整的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到了近代,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化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与此相适应,学术分科的背景导致教育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和专业化,受教育者成了教育产业生产线上的特殊商品,而人本身的需求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勿庸置疑,近代教育为工业化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但也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人自身的危机。在此背景下,引发了教育界关于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孰重孰轻的广泛争论。近代著名教育思想家潘光旦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从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角度而言,应以“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因此,高等教育应在培养通专兼顾人才的基础上,以培养通才为重点。“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中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因为“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也赞同“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观点,要求“学生对自然、社会与人文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综合的知识”。潘光旦和梅贻琦所说的通识教育其实就是人文教育,它指的是一种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非教育产品,它注重受教育者内心的真实需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和谐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对人类文化的高度关切,其实质是涵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这是教育的最初目标也是其终极理想,因此毫无疑问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人文学科教育是人文教育专业走向人文教育的必经之路,人文精神的涵养和人文教育理想的实现只有经由人文教育学科设置的途径才能完成。因此,肩负基础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双重使命的人文教育专业注定要经历不平凡的改革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