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课时不够;思考;对策

前言

2005年至今,江苏省数学新课程改革实行以来,与原教材相比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新课程在内容上做出重大调整:力求改变目前数学繁、难、偏、旧的状况,重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数学基础”;其次,新课程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在设置必修课的基础上,设置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读不同的数学课程;再次,新课程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却发现新课程的实施远比想象困难得多,首当其冲的就是“课时不够”.

一、问题的现状

教师普遍认为:教材越编越厚,习题越配越难,内容越上越多,感到教学如同追赶,课时严重不足.一个学期要学完两本书,相当于过去学习一年的内容.

就拿高一上学期来说,在一学期内要完成必修1、必修4两本书.学校实际教学课时如下(由于每个学校实际情况不同,该表仅供参考):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如果按照一周五课时并且完全按照教材规定的课时来教学,经常出现教学任务完不成的情况,更谈不上留有巩固练习的时间了.以必修1为例,初中的二次函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对数概念及其运算等内容已经移到高中,和传统的高中数学内容相比,高中数学必修1还增加了函数与方程、函数建模及其应用等内容,造成了速度快、学得浅、负担重、质量差的现象.如果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肯定不利于学生掌握,形成似懂非懂、“夹生饭”,造成学困生越来越多.这使得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凌乱,只停留在知道,而无法深刻理解.容易引起在解题时知道概念却无从入手,无法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二、问题成因

(一)教师过分强调教材,把教材看成唯一的教学资源,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标准认为:“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是整个数学课程的核心和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静下心来钻研高中数学必修教材,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充实、调整、更新和重组,以保证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往往会进入以下误区:

误区一:教材里有什么就讲什么,不敢大胆地取舍.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不放过教材中的任何一道题,教师舍不得放弃多年积累的函数的典型题目和方法,总想传授给学生,把数学教学看成单一的解题教学.比如必修1课本“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这一节的例3,解答繁长,计算量大,当堂讲解显然达不到使学生对不同的函数模型的体验.对课标解读不具体,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感觉课时不够,造成了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恶性循环.

误区二: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没有就不教.

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常常会发现一些知识点脱节的问题.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在初中新课标不做要求.在高中教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应用时常常要用到,在涉及函数图像的交点问题也常用到,这无疑是一个障碍.

误区三:教材里什么顺序,就按什么顺序来教.

新教材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编排的,新教材更为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新知识不是一次成型,而是螺旋式逐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样安排从理论上讲是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践上有些地方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未学解不等式,就学指数函数、对数函数,造成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集合的运算等问题难以解决.这种知识链的脱节现象给学生人为地制造学习困难,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师不能形成科学的学生观

1.教师在日常授课的时候并没有严格地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好知识的衔接

首先,从学习方式上看.就拿高一来说,是整个高中生活的起点,对于学生来说能否踏出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新高一学生习惯于初中对数学的思维定式:习题类型较为单一,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定理和老师示范的例题类型,一般都能取得好成绩.而忽略了高中数学习题类型多且较灵活,命题时强调在知识交汇处出题.这样一个巨大反差使得对于习惯于“依样画葫芦”,缺乏举一反三能力的高一新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其次,从教学方式上看.新高一的老师有很大一部分是从高三轮下来的,已经习惯于高三高效率、高难度的数学教学的他们,如果没有对所教的学生的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没有对教学方式以及内容做出一定的调整,就会出现老师对于某个内容讲得过难或者过快而导致需要更多时间的讲解学生才能理解,这样反而影响到教学的进度.

再次,从教材内容上看,初高中知识点存在严重脱节.例如初中新课程标准对因式分解的要求降低:初中只要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而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新课标不做要求,但高中要经常用到这两种方法.例如,设{an}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n+1)an+12-nan2+an+1an=0(n=1,2,3,…),求它的通项公式.这题对学生的因式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事先未做一定补充或者练习的话,那么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会感到困难.

2.教师在日常授课的时候并没有正确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有些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教的产品,认为学生成绩不好就是自己这个“生产者”没有生产好,造成了次品.在一切为了升学的目标导向下,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分离,导致学生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从而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严重忽视了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和发展的道理,低估了后进生的创新和歧视成绩差的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发展.

三、问题对策

(一)根据课标,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

经过这些年的教育实践,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依据课标使用教材的能力在逐渐增强.实践证明,在教师教授学生难度太大的内容时,不仅会造成课时紧张,更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时我们要大胆地舍弃.教师在发现教材中因多种原因而导致有些内容缺失而影响学生的今后学习的时候,这时要大胆地添加,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能一味地紧扣课时.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遵循“课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给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

(二)深刻理解新课标,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的问题要使学生能够通过适当的努力能得到.并通过设计和实施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思想、能力等各方面稳步提高、螺旋提高.在平时同年级教师应多组织进行集体备课,这样能够及时合理地解决教材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教学中应针对性地安排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在与同行切磋交流中,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就能科学地节省课时,做到又好又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不断更新观念,正确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对于传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如“双基”教学就是数学教学的传统,传统的听课理解、模仿记忆、练习作业等,仍然是当前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学生成为装知识的“容器”,基本上教师拉着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教参,走进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对传统的学习方式适当改造,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倾听学生的回答并适度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时间与空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探索规律.从而消除传统教育中过分依赖于老师讲授的被动学习状态,最终达到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发展.

(四)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教育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必然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习与培训,在每一次学习和培训中寻找收获,不断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并且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认知过程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是一支红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学生.但是再长的蜡烛也有燃尽的一天.作为新课改大背景下的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改不仅仅是改革教材、教法,更是要改革教师自身.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支不断成长的红烛,才能让我们的灵魂之火不断燃烧,为更多的学生指引正确的学习方向!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相信教师在使用新教材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必将引领学生的学习由肤浅与稚嫩,逐步走向深刻与成熟.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学习兴趣 实践探究

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更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起到奠基作用。特别是现在新课标实施后,对思想品德学科进行全方位改革,将这门学科完全与学生的生活紧紧扣在了一起,很多课文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很多课文正是学生好奇的知识,课本中又安排了很多实践活动,每课都有学生参与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第一堂课。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品德课用途不大,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首先使学生知道学习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新奇感和期待渴望心理,心中的疑问颇多,如:这门课究竟是一门什么课程?我们学习它有什么用呢?趣味性怎样?能使我喜欢它吗?这个老师讲得怎样?它的语言、动作、表情、知识能吸引我吗?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思想品德,首先,作为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一般,上课有激情,亲和力强,善于鼓励学生,欣赏学生,知识面广,且对学生严中有爱的教师都比较讨学生喜爱。博得了学生的喜爱,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趁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思想品德学科。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先易后难,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七年级的入学教育,可以从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谈起,然后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观察、了解整个学校,帮助学生怎么样去适应新的环境等等。让学生感觉到思想品德是一门既好学又好玩的学科。逐渐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这样为以后的学习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引导学生善于从实践中探究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所以很多的知识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感悟。由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且课本中也设计了很多这样的活动,只要我们认真利用,精心组织好这些活动,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的。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也真正认识到自己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

加强训练,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备课、上课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后巩固也必不可少。学生课堂上听得再好,如果课后不及时消化,效果会大打折扣。接受得快,忘得也快。上学年我只要求学生在听课时一定要认真且做好笔记。课堂上,气氛确实很好,学生觉得轻松,感觉课堂上效果也不错。上完一个单元后,组织了一次测试,结果就让大家比较失望了,试题的答案很多口水话,知识零乱。并且,还有一些学生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做的。考完后,我再去调查,就发现学生不知道怎样将平时所学知识运用到答题中去。所以,学生上课听懂了,课下再进行一些典型习题的训练或花上短暂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抢记,趁热打铁,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学生不仅能更牢固的掌握好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将课堂上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得以提升、拓展。只要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不会觉得所学知识不知如何运用了。既培养了学生的做题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让学生知道了本课所学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个知识经常会出现哪种题型,哪个知识应该怎样运用。这样对学生今后的自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2011年版) 实施建议 浅析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81-02一、教学建议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1."全面体现三维目标",非常好地体现了《教育规划纲要》和课程改革理念。

2."整体规划教学目标",这一提法要求教师从全书的角度出发看待知识点,对所教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从而使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更加清晰、明朗,目的性更强。

3."科学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才不会使教学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4''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单元教学目标"的增加可以使教师体会到如何在教学设计上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从而在自己的教学中更加有的放矢。

(二)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

1."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

"教师应充分认识科学探究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独特价值,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有效组织和实施探究教学",这一语句的增加,充分地体现了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主旨和化学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学科特点,使教师对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作用有了更加准确地认识,更具方向性。教师只有在备课时加强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预设,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

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鼓励开展微型实验"的提法既经济又环保,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对"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可以煮鸡蛋"实验的改进,可操作性更强了。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1."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的新课程理念。

2."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3."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说法的提出,特别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4."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在教学中,有些问题要引导学生提出……是这种感悟的有力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他们有能力把问题理解和解决;其次教师的引领和指导要张弛有度,这也正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目标的确定

"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符合新课程理念,综合、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新增的"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评价目标",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范例。

(二)评价方式的选择

1. 纸笔测验。

2. 关于"活动表现评价"的表述,说法具体,对教学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3. 建立学习档案。

(三)"评价标准的制定"是新增的内容,说明施学工作中习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具体,案例恰当,便于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正确实施。特别是"标准答案和评分规则要事先编写,不能在测验后制定",更好地体现了纸笔测验的公平性。

(四)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

"测验不是为了确定每个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为了诊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测验的目的是使日常教学工作更具有方向性。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状况……明确进一步发 展的努力方向和需要克服的弱点" 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评价结果的作用。

"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进作用",充分发挥评价的这三种作用,能够达到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学科能力发展的目的。"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能使教学效果增色不少。

"评价所起的最有效的作用是驱动学生个人的自我激励机制,通过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承认的过程,在学生心中产生更持久、更强大的学习动力",学生只有保持持久、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做到有效学习。

三、教材编写建议

(一)"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

(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

(三)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内容",此提法更具人性化。过程的重视更加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符合现在社会多元化的特点。

(五)"采用生动多样的教材呈现方式,发挥教材的多种教育功能",符合信息社会的特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二)"提倡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此说法更加合理。

(三)编制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

(四)编写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049-0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3~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具有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依据,其中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都是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活动理论更是该课程的独特理论支持。我们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应当建立在儿童发展水平之上,尤其是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遵循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体现出培养能力水平的层次性。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设计比较抽象、笼统,比如在国家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将3~6年级的具体课程目标统一定义如下:

1.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1)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发展探究自然的能力。

(2)欣赏自然,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4)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1)认识社会环境,探究社会问题。

(2)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3)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形成亲社会的态度和热爱社会的情怀。

3.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初步具有自主选择和独立做出决定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1)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不足,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在问题情境中,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完善它。

(3)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4)探究生活,热爱生活。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2)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3)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4)尝试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

这样,3~6年级四个年级段的具体目标就是同样的。我们仔细来看,以上课程目标并没有关注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上具体目标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层次性。

当然,有些地区统一开发了资源包,分年段设计了具体课程目标,但是这些课程目标也只是一些题目的集合,虽然有逻辑上的结合,但是没有心理上的组织,更谈不上能力目标达成的层次性。以长沙市3~6年级通用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为例:

小学3~4年级都安排了社会考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项目设计活动、自我服务活动、传统班队活动五个单元的实践活动内容。

3年级第一单元的参考主题为考察社区路面卫生情况;考察社区的垃圾处理;考察社区绿地面积;考察社区居民卫生习惯;考察社区污水疏通情况;考察社区卫生设施的分布。

4年级第一单元的参考主题为考察城市公共厕所分布;考察社区文明礼仪;考察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考察社区卫生环境;考察社区邻里关系。

小学5~6年级安排了人物访谈、社会调查活动、科学探究活动、发明创造活动、问题研究活动五个单元的实践活动内容。

5年级第一单元的参考主题为访问家庭和睦的邻居、访问有困难的邻居、访问有特长的邻居、访问孤寡老人邻居。

6年级第一单元的参考主题为采访社区负责人、采访社区成功人士、采访个体户、采访交警叔叔。

无论是3~4年级还是5~6年级都没有分学段系统列出各学段应该达到的能力目标,而只是在每个具体的主题活动中笼统的提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仔细分析会发现各个主题活动提到的上述三维目标大体相同,逻辑上并无一定的关联性,更谈不上层次性了。

以上举例是编制了资源包的地区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课程目标层次性不明晰的问题,有更多的地区与学校并没有使用资源包,而是根据学校现有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选择随意性比较大,这样从小学到初中七年间出现低效重复的主题活动就是在所难避免。

《教育心理学》指出课程与教学要符合同化理论,必须完成的一个艰难任务就是:对该学科的概念进行鉴别,将其组合成一个有层次或有关联的系统。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第5篇

一、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和意义。

加快形成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2009]56号)(以下简称国办56号文件)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也是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着力推动的重要问题。国办5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重点扶持10家左右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积极促进200家左右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科学引导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努力形成大型、中型、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领域各有侧重、市场定位各有特色、服务对象各有倾斜、地域分布较为合理,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序竞争、接续发展的良好格局。随着国办56号文件的贯彻实施和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到位,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各类企业从提高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社会公信力角度出发,迫切希望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不同规模事务所的服务对象和客户群体,以指导本单位选择事务所的相关行为。

指导意见适应企业的积极诉求,针对当前会计审计服务市场存在的无序竞争、恶意压价、“小马拉大车”等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以《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为依据,从引导企业科学规范选择事务所角度出发,对大中小事务所与客户群体的协调对接提出了原则性、导向性意见。指导意见的实施,有助于各类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科学选择相应规模和资格的事务所提供优质服务,有助于各类事务所根据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合理选择相应的客户群体,大型事务所服务大型、高端客户;中型事务所服务中型、一般客户;小型事务所服务小型、基层客户的局面将日趋明朗化,有助于促进行业规模布局更加合理,保持行业发展良性态势。

二、指导意见的出台过程。

作为全国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管部门,财政部高度重视事务所合理布局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指导意见各项规定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一)充分调研论证。财政部会计司成立专门的调研组,赴部分地区、企业和事务所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座谈研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起草制定指导意见。

(二)内部征求意见。指导意见草拟完成后,财政部会计司书面征求了部内条法司、教科文司、社保司、企业司、金融司、监督检查局、中注协等相关单位的意见。根据意见反馈情况,会计司对指导意见的施行范围和相关制度安排进行了调整完善。

(三)公开征求意见。在前期内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扬科学民主决策精神,财政部就指导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共收到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级财政部门,以及若干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回复意见百余条。我们根据各方面意见反馈情况,再次组织相关单位座谈研讨,对指导意见作了修改完善,并按程序报部领导签发。

三、指导意见对企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有哪些原则要求?

指导意见的核心是要求大中型企业选择大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小型企业原则上选择小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具体而言,指导意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企业选择事务所提出原则要求:

第一,大中型企业应当选择与自身规模、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相适应的大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对于具备h股审计业务资格和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大中型事务所,由于这类事务所在执业质量、人才团队、业务规模、国际化水平等居于同行领先地位,大中型企业在选择事务所时可以优先考虑此类事务所。此外,对于采用合伙制或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大中型事务所,由于其内部治理水平、一体化管理水平以及承担的执业责任较之有限责任制事务所往往更高,企业也可以优先选择该类事务所提供服务。

第二,境外上市企业,金融、能源、通信、军工企业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骨干国有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这是我国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去”、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度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办56号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所谓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是指在人才、品牌、规模、技术标准、执业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居于行业领先地位,能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化综合服务,由财政部、证监会推荐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小型企业原则上选择小型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对于小型企业出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升品牌形象或满足业务需求等原因,有意愿或能力选择大型或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的,指导意见予以肯定。指导意见所称中型事务所,是指行业排名前200位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含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虽未进入行业排名前200位,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进入前10名以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可比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执行。

四、指导意见对企业采取招标形式选择事务所有何要求?

招标是企业选择事务所的一种方式。财政部高度重视事务所招标制度建设,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对企业招标选择事务所行为进行规范。指导意见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企业采用招标方式委托事务所提供服务的,必须严格遵照《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招标规范》(财会[2006]2号)执行;金融企业应当同时遵照《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管理办法(试行)》(财金[2010]169号)的规定。事务所在依据上述文件要求参与投标活动时,还必须满足财政部门、物价部门有关事务所服务收费的管理规定。概言之,事务所招标制度的核心是坚持公开透明、规范有序、质量为先的原则,坚决杜绝招标单位将服务收费报价作为确定事务所中标的关键因素甚至唯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