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灾减灾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物件;检查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检查对象及检查部位
1.1 接闪器 实际中检查接闪器的原料、规格、防腐措施及锈蚀状况,检查安装的是不是垂直,焊接是不是坚固,有没有折断、融化情况。检查接闪器与引下线的连接是否可靠以及分流情况。对于单支或多支避雷针,应用滚球法确定其保护范围,确定是否能起到保护建(构)筑物的作用。
1.1.1 建筑物接闪器对于楼房等建筑物的避雷网及避雷带,圆钢直径应大于等于8mm,扁钢截面积大于等于48mm2,厚度大于等于4mm。现场检查时用铁锤或钳子等硬器对网带做适当的敲打。查看是否有开焊和弯成直角或小于直角等敷设不合理的地方。
1.1.2 水塔接闪器要求利用水塔顶部周围铁栅栏来保护接闪器或敷设环形避雷带边缘,塔顶中心安装避雷针一只。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来观察接闪器的状况。
1.1.3 烟囱接闪器利用安装在烟囱顶部的避雷针或环形避雷带作为保护,多根避雷针应用避雷带连接成闭合环。
1.2 引下线 现场检查引下线是否垂直、牢固,是否遵循最短路径原则;检查引下线材料直径及截面积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引下线的布设是否合理,应视建筑物出入口、人行道之间距离采取保护措施,其距离必须大于等于3.0m;检查断接卡是否锈蚀、接触不良。宜在距地1.8m处设置断接卡;检查距地面1.5m以下是否设置了非金属防护套管;检查引下线是否变形和弯蓝处是否有直角、锐角弯;检查是否有断裂、机械损伤、严重锈蚀等状况,当截面锈蚀大于等于t/3时应予更换;检查引下线与接闪器、接地物件焊接是否牢固可靠,焊点有无裂缝等;引下线的布设应包括:能否引起雷电反击和雷电电磁脉冲干扰,附近是否有其他设备引线、是否有交叉或平行电气线路,如有应采取措施;引下线的过电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穿过临时建筑物情况和是否便于检查等。对于高度小于等于40.0m的水塔,可以利用铁梯为引下线;高度大于40.0m时,应另加设一根引下线或利用支柱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对于高度小于等于40.0m的烟囱,可利用铁扶梯作引下线;高度大于40.0m时,应另加装一根引下线或利用支柱或支座内主钢筋作引下线。
1.3 接地物件 接地物件的检查以实际测量接地工频电阻值为主要标志。接地物件主要检查安装位置、深度、规格、防腐、冲击接地电阻等,并要查阅基建档案中防雷设计图纸的接地物件材料、规格、布置等是否设计合理。
对于水塔、烟囱等构筑物。由于其防雷物件均暴露在外面,通常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进行避雷针、引下线的现场观察,可及时发现隐患。必要时,检查员要登到最高处进行实地检查和测量。
检查时应多选择几个点进行测量,最后通过求平均的方法确定该点的接地电阻值。如果测试出的工频接地电阻均合格的话,可以不用再测试该处的土壤电阻率,也不必计算出冲击电阻值。
2 检查前的准备以及检查程序
2.1 检查前的准备
2.1.1 检查计划 由现场检查技术负责人制定,并以书面方式通知施工方、建设方,施工到在那些部分、那些环节时,施工方必须通知检查站及时进行检查,作好原始记录资料;
2.1.2 项目熟悉 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检查人员熟悉检查项目的技术说明,这部分是熟悉的重点,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检查人员必须了解相关国家标准对各个检查项目的强制性指标要求。
2.1.3 责任落实 项目的防雷物件的施工,由土建施工方在负责,根据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原则,按照检查协议约定,检查单位具体落实检查人员工作职责,保证整个检查过程、检查资料的完整性,防雷物件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2.1.4 检查记录表格准备 相关检查记录表格准备,根据新建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准备一套从基础测试开始到工程竣工止的完整检查表格,并指定专人保管。
2.2 检查程序
2.2.1 前期准备阶段 ①接受检查任务,了解被检单位的情况。这是一件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制定检查方案、签订协议、检查实施等后续工作的铺垫,至少应了解其大概情况,如具体地址、规模、性质、土壤类型、检查场所环境等。②制定检查方案。方案要尽量定得细一些。③签订检查协议或合同,也可以是委托书形式。④配备人员。根据被检单位的性质、行业特点,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检查技术人员。⑤掌握相关知识。了解和掌握与被检单位有关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规范、规定,包括国家标准规范、行业规范、地方标准以及有关的安全程序、操作规程等。⑥准备仪器。不同的设备、设施所需的检查设备也不同,根据检查对象,准备并检查检查主、备用仪器设备,保证其在检定合格有效使用期内并能正常使用。
2.2.2 现场检查阶段 ①到达受检单位,主动向被检单位出示有关证件。②查阅本次检查对象的防雷工程技术资料和图纸,了解并记录受检单体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后果,确定其防雷类别、防雷区划分和应检查项目。③巡视受检单体及周边环境,根据所使用仪器的测试原理和要求,合理布置接地电阻测试仪辅助桩位并连线,再次检查仪器设备,记录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名称及检查辅助桩位。④进行现场检查并记录数据。根据确定的检查项目,按先检查外部防雷物件,后检查内部防雷物件的顺序,由检查人员对建(构)筑物、设施的防雷物件的观感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并对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测量,同时进行接地电阻或过渡电阻测试点取样并绘制测点平面示意图,对测点进行标注和编号后进行接地电阻、过渡电阻等测量,测量结果—读数经复核无误后按要求记入相应的原始记录表。⑤复核、确认并签字。现场检查完毕,对仪器设备再次进行检查,确认其正常,由测试取样者、测试者、记录者对原始记录进行校对和复核后,在指定的主检与复核处签字。同时对现场检查当场发现并能确定的防雷物件缺陷进行汇总,形成存在问题通知书交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由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对检查结果进行确认后在指定处签字。
2.2.3 分析处理阶段 ①整理检查数据,出具相关检查文书。对检查原始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和处理后,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判定,对新确定的存在的问题编制并出具存在问题通知书;对于定期检查或竣工检查出具检查报告;对于整改后进行的复检,编制并出具复检意见书。②审核、签发相关检查文书并盖章。③登记、发送相关检查文书,并建立档案。
2.2.4 服务评价和跟踪回访 ①在被检单位领取检查报告等文书时,请被检单位填写防雷检查工作作风、服务质量评价表,收回评价表并建立台帐档案。②检查机构管理人员通过电话或上门了解或邀请召开座谈的形式,按不低于30%的比例对检查活动进行服务跟踪回访。
3 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检查方法:包括查阅资料、检查观感质量、测量技术参数及分析处理。
3.1 查阅资料指查阅设计图纸、隐蔽工程记录及竣工图等相关资料。
3.2 检查观感质量指对各种防雷物件及措施的外露部分观感质量进行检查并记录和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
3.3 测量技术参数指运用各种仪器、仪表设备对防雷物件各种技术参数进行测量、读数、记录。
3.4 分析处理指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处理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预应力平板布筋;施工;应用;推广
1. 前言
(1)建筑业飞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大跨度桥梁、厂房、高层建筑上愈多地采用,特别是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有工序少、施工速度快且建筑布置灵活、可减少楼层高度的优点,对建筑物质量、安全性能等也十分有利。
(2)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施工中,预应力筋铺放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无梁双向平板结构,双向均布预应力筋相互交叉影响,错综复杂,不处理好上下位置关系和顺序,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做错,导致返工而影响工期。
2. 施工中应用对比
2.1一般施工方法。
2.1.1以往平板结构双向均布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如下:首先根据图纸上数据确定两个抛物线方程,然后确定两个方向预应力筋的交叉点位置(横座标),计算在该位置上预应力筋高度(竖坐标),最后将同一位置的两个高度进行比较,每一个交叉点都要进行计算比较,确定预应力筋的上下关系。上述工作完成后,施工过程中就可根据所得数据,决定预应力筋何处在下方,何处在上方。
2.1.2这种方法可做到准确施工,但有一定局限性:(1)计算工作量较大,如果抛物线不同要进行重新计算。(2)结果不直观,不利于一般施工人员尽快掌握。(3)不便于工人施工,容易出错。第(1)点可以通过编制程序,由电脑完成,但第(2)、(3)点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2.2简便施工方法。
(1)双向均布预应力筋,如果X、Y方向的跨度相近(双向板),配筋相近,且预应力筋抛物线的矢高相同,可遵照以下操作顺序施工。首先,在模板上确定每条预应力筋的水平位置,最好一前一后定好位,以免偏差过大。当纵横两个方向都定位后,先在板纵向(或横向)的两边最边缘位置各布置一条预应力筋。这两条筋是所有预应力筋中位置最低的,故而一定要先放。接着,在板横向(或纵向)的两边又布置两条筋,这两条横向筋压在纵向筋的上方。(预应力筋保护层小于40mm时,纵横向的预应力筋哪个在上、哪个在下,要根据板底普通钢筋的纵横走向来确定,与板底上排钢筋同向的预应力筋应先铺放,与板底下排钢筋同向的预应力筋应后铺放。这样布置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保证矢高。保护层大于40mm时,这个问题也可以忽略)。然后,又在纵向(或横向)布置两条预应力筋,这两条筋又压在两条横向(或纵向)筋上,依次重复布置,就可以完成布筋。施工过程中,所有预应力筋都是以“放”的方式进行安置的,既不用比较哪个点高,哪个点低,也不用把预应力筋穿上穿下,施工速度很快,且不易弄错。当然,施工员在确定横纵向铺放的先后次序的确定也是必要的,且一但次序确定了,以后的施工过程都很容易掌握,工人只需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胜任。
(2)应用这种简便的施工方法,不需要任何计算。先按图纸要求安置固定架,然后把开好料的不同长度的预应力筋分开堆放,避免混淆。
(3)布置完毕之后,通常还要进行预应力筋高度调整、固定,这时就更加体现出这种方法的优点:无论任何一条筋向正确的方向调整,都不会受到别的预应力筋所阻碍,上下两条筋都可以达到其正确的位置。所以,施工过程中,无需担心有哪个点的高度得不到保证,也无需边铺放边就位(太早就位会受到以后工作的干扰,如管线、板面钢筋等),可以减少一些工作量。铺放完毕,待板面普通钢筋绑扎后,再进行一次调整、固定就可以。
3. 应用范围的推广
(1)这种布置双向预应力筋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单块近似正方形的板,对单块矩形板(长短边相差较大,X、Y方向预应力筋相差较多)和多块连续板同样适用,根据“由边至中,交叉进行”的原则,稍加变化即可。
(2)对于单向板,两个方向的跨度相差较大,如果两个方向的矢高一样高时,考虑到跨中有部分预应力筋会在最低点交叠,至少一个方向的预应力筋会放得高些。根据单向板的受力特性、应把短跨方向的预应力筋放在下面,长跨方向的最后一条预应力筋放在上面。由于长短方向预应力筋的数量通常是不同的,长方向少,短方向多。若按上面的方法长短方向一条一条间隔放置,则长方向的预应力筋全部放置完毕后,短方向的还剩许多未安放,这显然不合理。正确方法是先算出长短方向的跨度比n=L长/L短(当预应力筋间距不等时应用预应力筋数量比n=N短/N长代替),然后在两个方向的板边各放置一条预应力筋。长向每放置两条预应力筋,短方向应放置完2n条筋。如果n不是接近一个整数,则把1/n化为最小的整数比十(a、b都是整数),然后两个方向布置预应力筋的速度按长方向每布置a条筋、短方向则布置b条筋进行,这样做就可以保证预应力筋各就其位,不会互相影响摆放高度。长跨方向的中间那条筋等所有筋都铺好了才铺上, 对于多跨连续平板,且板的两个跨度大小相差不大时,预应力筋的铺放顺序则显得尤其重要。
(3)多跨连续平板相对于单块板来说,有更多的板边,且有的预应力筋跨越几块板,不相连的板的预应力筋也互相影响,只要有一条筋提前铺放下去,就会造成许多交叉的筋要穿其下而过,不然就不能各就其位,严重影响施工速度。只要加以全盘考虑,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同样可以做到快速正确地施工。
4. 结语
通过多个工程实践证明:本文阐述的施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采用本方法需施工员对工人进行短期培训,使其能够掌握;遇到较为复杂的楼面形状,施工员可根据此布置原则进行分析、确定布筋顺序后再让工人操作。总之,此法虽方便,但仍需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监督指导才可获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平板荷载、路基、原理
中图分类号: U21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现今,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能否把握好路基的质量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列车的安全运行。而动态平板荷载试验是评价路基压实质量最方便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为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动态平板荷载试验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步骤,同时也阐明了它存在的一些缺陷,为铁路路基质量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二、动态平板荷载试验的重要性
铁路路基的质量是直接影响铁路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因而铁路路基检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最有效的检测方法就是动态平板荷载试验检测方法,它可以客观的说明路基质量的好坏,是保证铁路质量安全的重要部分。加强研究铁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各种检测方法,在这些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各种检测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对路基压实检测的建议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中国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为以后的铁路建设提供参考,是目前在高铁检测方面的首要任务。由于高速铁路的铁路路基具有非均质性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学特性的特点,所以高铁路基是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轨道的基础。因为铁路路基相对于其他道路建筑来说,它对一些气候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敏感,以及在铁路中的重要作用,导致了它是铁路线路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铁路建设方面不仅要重视其他方面的建设,更要重视铁路路基的建设。提高路基建设的要求,通过制定一系列建设施工标准,为保证路基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在高速铁路路基建设的过程中,为保证路基填料压实达到设计标准,在确定压实机械以后,有效地检测施工质量是铁路建设的关键所在。
三、动态平板荷载试验的局限性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也越来越发达,在科技的带动下,我国的铁路交通在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国的铁路线路都在提速。而提速之前要考虑到现有的路基能不能达到提速后的要求。为验证铁路路基是否满足提速的要求,就要对铁路路基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得出现有路基的物理及力学指标,为提速奠定坚实的基础。仔细研究各种高速铁路路基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找出各种检测方法的问题所在。在高速铁路路基动态平板荷载试验检测中,要利用科学和符合现实的检测方法,有效地对高速铁路路基动态平板进行检测。
另外,随着当前科技的迅速发展,在铁路的检测过程中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检测工具,相对来说,那些旧的检测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铁路发展的要求了。首先,高速铁路在多年运营后往往路基状况十分繁杂,其损伤情况也复杂多样,同一段线路中铁路路基的损害情况也大有不同,并不能只用一种方法对其进行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中运用等距离挖探的方法不仅效率不高、对线路也有损害,并且在长线路检测中结果不全面,可信度低,这是由于铁路的损伤分布不仅沿线路纵向具有随机性,而且在同一个路基断面轨下状况的差异也很大。另一方面,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基床的土质状况不一样、降雨量不均匀、列车的运行速度以及运载量不同,所以造成了现在既有线路的状况复杂多样,路基的损害以及建设程度十分复杂,其次分布具有相当大的随机性,在一段线路中铁路路基因为填筑时所采用的材料和施工不同,从而导致检测不同,信息状况也不一样,所以在线路的一侧轨枕头的挖探来检测整个断面的路基状况是片面的。同时,因为在挖探时深度不能够无限向下,所以不能够检测到基床深处的损害状况。
平板荷载试验所能承受的范围不超过两倍承压板宽度或直径,所以仅仅能够了解地表浅层基底土的性质;承压板的尺寸一般都比实际基础小,在刚性板边缘产生塑性区的开展,很容易使地基受到破坏,从而导致预估的承载力偏低。荷载平板试验在地表进行,不存在埋置深度的的超载,这种情况也会使承载力有所下降,在应用时应考虑荷载平板试验的加载速率比实际工程快得多,对容易透水的软粘土,它的形变程度与实际比较也有较大的差异,即便这些问题都考虑到了,由于涉及到的内容多而杂,由这些确定的参数也有很大的不同。小尺寸刚性承压板下土中的应力状态很复杂,实验过程中不可能把每一个因素都考虑进去,所以,由这种方法算出的变形模量只是一个近似值,是不准确的。
平板荷载试验所适用的范围有限,用在土石混合料方面比较合适,Evd动态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各类粒径不超过荷载板直径1/4的土、土石混合料以及配碎石,测试的深度有效范围在400~500mm。试验时的场地和环境应该符合一下要求:测试面保持水平,测试面的倾斜度不能超过50°,并且要保证测试面平整无坑洞;如果由于粗粒土或混合料导致测试面的表面凹凸不平,可以用少量的细中砂来补平这些凹凸面;试验时还需要远离振源。
四、动态平板载荷试验
1、动态平板载荷试验的操作步骤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平整测试面、放置荷载板、将加载装置装在荷载板上、用测量电缆连接沉陷测定仪与荷载板、解开搬运锁。
试验步骤:开启沉陷测定仪电源、保持导向杆处于垂直状态、进行三次预冲击、连续进行三次冲击测试、显示三次测试的沉陷值S1、S2、S3、显示三次平均沦陷值Sm和动态变形模量Evd小储存并打印出测试结果。
2、主要技术指标
①适用及测试范围:符合现行规范的各类路基土及基床填料。
・适用的土壤种类范围与K30平板载荷仪相同,即可用于不大于荷载板直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
・测试范围:10MPa
・测试影响深度:0~500mm。
②加载装置;
・加载装置重:15kg,其中落锤重:10kg;
・最大冲击力:7.07kN;
・冲击力持续时间:18±2ms。
③载荷板:
・重量:15kg,直径:300mm,厚度:20mm
④沉陷测定仪:
・沉陷测试范围:0.10mm~2.00mm±0.04mm;
・重量:5kg。
3、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的主要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安装及拆卸方便、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测试速度快,性能稳定、测试精度高,检测费用低,适应范围广,环保型,无核辐射、废气等污染,动载测试符合土体实际受力状况。
4、我国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的发展状况
1999年铁道部参考秦沈客运专线的建议,将“秦沈客运专线研究路基关键技术-研制施工质量监控测试仪(研制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列为铁道部计划开发的科研项目,承担该课题的是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研制出设备轻便、检测快速、测试精确度高和具有可靠性能的应用于路基施工质量监控的设备是它的主要任务。经过三年多的研究、设计、制造以及试验工作,在2002年3月被铁道部检测合格:并且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了专利权(专利号:ZL992555418);2002年动态平板载荷填土承载力检测工法被选为铁道部级工法,随后被推荐为国家级工法。
五、动态变形模置测试的工作原理
由平板压力公式,动态变形模量可以按照下式进行计算:Evd=1.5×r×σ/s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高度让一定质量的落锤自由下落,使路基发生沦陷,即使用一定质量的落锤,落锤质量不变时,控制冲击力的是落锤的落高和阻尼装置,冲击力的大小和延长时间应与高速运行的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冲击力相符合。路基的动态变形模量k值随着沉陷值的减小而增大。控制冲击力的是落锤的落高和阻尼装置,路基最大冲击力为0.1MPa。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和动力触探法用的都是一定质量的落锤。但这二者在检测原理和检测方法上完全不同:动力触动法是一种较为粗略的定性方法,设备简单但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因素较多;动态变形模量可以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直接测出所发生的力以及变形的参数。
六、结语
本文对动态平板荷载试验应用于路基质量检测这一方面的工作原理以及方法步骤进行了研究,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检测出路基质量的好坏,从而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列车安全运行做出保证。
参考文献:
[1] 秦敬爱:《高速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采矿技术》,2007年02期
[2] 金坤学:《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与控制》 《科技风》,2008年23期
一、练习方法
在习练健身气功时,先在有音乐伴奏下完成一套动作,调整2―3分钟后,再在无音乐伴奏下重复完成同一套动作练习。在无音乐伴奏下练习,要注意动作规格不能发生变化,动作练习时不能客意追求闭目入静的感觉,还是要松静结合,意守于中。而且,一定要在动作熟练后,才采用有音乐伴奏和无音乐伴奏交替习练的方法,初学者还是要在音乐伴奏下调好身形,掌握好动作,循序渐进,调理身心。
二、有音乐伴奏下练习健身气功的效果
柔和舒缓的音乐可以影响肢体的速率,人体姿态和运动速度又影响到人体气血的正常流动。调整好身体姿态,并保持适当的运动速度,才能促进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转,柔和舒缓是健身气功伴奏音乐的显著特征,习练者在柔缓的音乐中韵律柔和地舒展身体,动作匀称,端正规范,进而达到促进人体气血的畅通,产生愉悦身心的积极作用。
伴奏音乐对调息也有一定的导引作用。首先是从调节身体姿态开始,由于伴奏音乐对肢体动作的规范导引,练习者的肢体就会随着伴奏音乐做有规律的开合运动,这时候呼吸自然地随之进行开吸,合呼,升吸,降呼的配合。人体的呼吸也在动作的引导下做着起吸,落呼的配合,促使动作与呼吸协调一致。
排忧解烦,平静心态,声音对人体的思维和心情也具有无法回避的重大影响。健身气功选配的伴奏音乐曲调古朴优美,平缓柔和,让人听起来就会感到心平气和,精神放松,可以很快从工作生活中的那种快节奏、强竞争、多忧患、事缠身的烦恼躁动中解脱出来,使那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并在美妙音乐的伴奏下进入安静的练功状态,这对练功者心态的调节是显而易见的。
健身气功在有伴奏音乐下练习,既可规范动作,形正体松,又会使人呼吸顺畅,气血通顺,还能让人心入佳境,意念集中,从而体验到健身气功的乐趣和秒处。
三、无音乐伴奏下练习健身气功的收获
首先,一定要强调,习练者在熟练动作技术后,才能在无音乐伴奏下进行健身气功的习练。避免因为动作不熟练而造成动作不连贯,动作拖延而影响到肢体效劳,意念混乱。在动作熟练的基本上,按动作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习练,这是在无音乐伴奏下练习健身气功的前提条件。
在空气清新,安静的习练环境中,习练者从音乐伴奏下练习后进入到无音乐伴奏,更能让注意力集中到动作上,思想意识从动作本身延续到情境之中。如五禽戏的练习,就可以在做动作的同时,更加深意念,想象各动作的特点,虎之威猛,鹿之轻灵,熊之沉稳,猿之敏捷,鸟之潇洒……在保证动作连贯的基础上,动作不用迎合音乐的韵律节奏,可以更好地做到有的放失,张驰有度,动作更舒展,更到位,意念集中,形神共进。
关键词:多元评价;民办教育;高校教师
当前,民办教育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如何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已成为民办教育乃至每所民办高校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和重要课题。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从总体看,民办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任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具备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数量较少;教师年龄结构失衡,青年教师比重过大;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特别是具备“双师素质”教师数量过少;部分学校没有形成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机制;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教师聘任、考核等制度有待建立和健全等等。因此,民办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对民办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
分析民办高校教育发展,从内部因素来看,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已严重制约民办高校高水平、内涵式、可持续健康发展。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任何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和关键因素。评价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节、改进教育质量的作用,如何建立适应“互联网+”新形态下改革发展需要、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已成为民办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多元评价的必要性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科研人才是指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好的综合素质,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公认重要成就的人才。高素质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就是在民办高校中一支由学科带头人为领导,优秀科研工作人才为中坚力量,优秀青年教师为基础的队伍。引进并稳定高素质人才,形成高素质师资队伍,有助于优化民办高校师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推进民办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行高质量发展。
由于民办高校相对公办学校,办学历史较短,政策待遇悬殊,缺乏高素质人才积累,想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需要从外部引入。而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事部门的教师评价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有导向功能,所以对教师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更要关注他们的教学过程,既要关注教师教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c态度。评价要反映教师教学的成果和进步,激励教师的学习,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真正走向双师型教师的发展道路。因此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传统教师评价方式的矛盾的存在,让教师评价方式的变革成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多元评价方法
(一)多元评价的定义
多元评价,又可称为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是指教师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教师都有各自优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我们民办高校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评价理论体现了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让教师通过多元化评价诊断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二)多元评价的目的
多元评价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多元评价的目的在于如何帮助教师提升执教能力,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反馈,如识别教师的强项和潜能,提出教师今后应怎样继续学习或发挥其强项的建议,预测教师未来的发展潜能等。教师的执教能力,是指教师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有效地把一定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传授给学生的本领。教师的学术素养和执教能力是决定民办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是学校的一项长期任务,是学校改革和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工作,也是教师职业的终身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师资队伍与执教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多元化评价主体是指那些参与民办高校教师评价活动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人或团体。评价主体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参与评价活动的人除了学校人事部门外,还可以包括专职的评价机构、教育决策机构、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学生群体和个体以及学校以外的其他有关人员。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多元评价方法的分类
依据评价主体不同,可采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是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与标准,对自身的工作、学习、品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价值判断;他人评价是指教师以外的人所进行的评价。自我评价能充分尊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而他人评价可信度较高,具有一定权威性。依据评价内容不同,可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量化评价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工具,收集、处理评价对象的资料,通过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进而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质性评价是指确定评价对象主流是否积极、方向是否正确而对某些细节和小的利弊得失采取模糊评价的方法,一般包括教师的行为记录、专项调查、调研报告、科研成果、教学态度等调研方法。依据评价手段不同,可采用人工评价和计算机评价。
三、拓展评价空间,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我们通过对多元评价方法的深刻反思,认为关注教师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教师搭建多元发展的平台是民办师资队伍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从培养教师的道德认知入手进行评价
教师的专业精神具体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态度和师德。教师道德的规范和要求,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利益出发,批判的继承了古今中外一切优良的师德传统,正确地回答了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地向教师表明应该作什么,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以保障教育事业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中注重发挥多元评价中教师参与度高的优势,从提高教师的道德认知能力和践行能力入手,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
(二)从巩固教师的专业素养入手进行评价
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依据国家民办教育发展的目标、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对象群体已有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基础及发展需求来设计。为此,评价者应事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需求调查,从中筛选出需要优先解决,并能通过干预在有限时间内可以产生预期效果的内容作为评价标准,例如,怎样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如何让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方法、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怎样评价教师更富有激励性等等。所有这些都在于为教师提供自主思考、相互启迪、共同发展的评价环境。
(三)从拓宽教师评价的途径入手进行评价
随着“互联网+”新形态下信息传递的现代化,人事部门获取评价信息的途径已由单一转向多样,纸质资料的收集已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因此,在评价中,我们特别注重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评价信息,综合构建教师评价的立体化信息来源体系。
(四)从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入手进行评价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和推进新课改的关键。教师的综合能力应该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科研、学习提升等。正是由于在多元评价中将创新能力作为了重要的评价依据,评价过程中能从考察教师责任意识、教育观念、科研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着手进行评价。
多元评价的方法在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应用,我们认为就是要完善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标准,以突出本专业、本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主要依据,体现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律和职业特点,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杨秀芸.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28(3).
[2]潘永庆.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