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传播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广播权;网络传播权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14902
1 “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的概念
“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包括网络定时播放行为和网络同步直播行为两种形式。其是指用户不能任意选择所希望收看作品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只能在网络服务提供者事先安排的特定时间获取特定的作品内容。这种网络传播模式中,网络用户只能在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预定时间在线观看播放的节目内容,没有个人选择的余地。
2 对“非交互式”网络传播问题的提出
2.1 相关司法案例
2008年的“宁波成功多媒体通信有限公司诉北京时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著作权纠纷案”,一审法院经过审理后判决,被告定时播放电视剧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二审法院亦认为,即使被告网站的播放方式系定时定集播放,被告未经许可的在线播放行为亦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维持了原审判决。
2.2 对法院司法判决中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
法院依据《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项第十二款的规定,均认定被告的“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笔者认为此判决依据存在缺陷,依据此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由此可知,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模式的重要条件是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但通过网络定时播放行为和网络同步直播行为播放的作品特点即公众不能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法院所进行判决的依据存在明显的缺陷。
3 关于“非交互式”网络传播权法律属性的不同学说
3.1 应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在安乐影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诉北京时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一案中,法院认为被告侵犯了原告对该影片享有的著作权中的“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按照事先安排之时间表向公众传播、提供作品的定时在线播放的权利”,依法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即所谓的“应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笔者认法律适用应准确,而《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7项规定的“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并非是一项明确的专有权,此为“兜底条款”,对此兜底条款的应用必须十分谨慎,否则有违法律适用的明确性原则。
3.2 广播权
有学者认为“非交互式”网络传播权属于广播权调整的范围对“广播”或“传播”的定义都可以包含通过网络进行的“非交互式”传播。首先,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1项规定:“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作品的权利。”其次,虽然《伯尔尼公约》没有对“广播”(broadcasting)进行定义,但相关的国际公约均将其界定为“以无线方式进行的传播”,我国《著作权法》此处使用了与《伯尔尼公约》完全相同的术语,在解释上当然应与《伯尔尼公约》保持一致。笔者认为依据我国《著作权法》对广播权的规定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广播权是指通过无线的方式直接传播作品或者通过有线接收作品无线方式进行转播的模式;第二种情况,有线传播是指,通过无线接收,进行有线转播的广播模式;第三种情况,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也是指最终以无线方式进行的传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广播权所规制的传播模式不包括服务商通过有线方式接收作品以有线模式转播和服务商进行的有线直播行为,所以广播权所规制的“非交互式网络传播”的传播方式并不全面。
3.3 表演权
部分参与立法者认为“使用有线广播传送作品的表演属于机械表演”,因此未经许可直接通过有线系统播放作品,虽然不侵犯“广播权”,却侵犯“表演权”。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的,笔者认为有此种观点的学者依据的是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即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表演权属于邻接权,其保护的对象是知识作品的传播者表演者的权利。而电影作品的著作权人是独立于演员的制片人,并不是表演者,电影作品因此得不到保护,显然认为“非交互式”网络传播权的属性为表演权也不正确。
综上所述,各种学说均不能很好的解决其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对“非交互式”网络传播权法律属性问题的解决途径应是完善现有的法律规定,以期将“非交互式”网络传播权纳入其中,出现争议时,能够有法可依,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利。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的法律规定,从中得到启示。
对于日渐兴盛的网络媒体来说,网络信息表现出来的非线性特点注定了以前旧模式在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缺憾。构建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新模式能简洁、直接、有效地给接受者展现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交互性,能把具体操作过程中不能看到的信息传递以及接受者反馈展现出来,有利于其他相关网络理论的形成。
为了较好地区别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新闻方面的异同,本文由二者的传播特点着手,经过比较构建起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模式。
传统的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报纸、广播、电视是日常生活中的主流媒体,尽管在新闻信息传播方面有不一样的工具、途径与传播形式,不过也有共同的传播特点:1.传播与接受关系明晰。也就是在新闻信息传播之中,报社、电台、电视台通常掌控“发言权”,是唯一的新闻信息源头,即新闻传播的掌控权是在媒体之中,而普通民众是信息的接受人。2.接受者之间互相孤立,联系不紧密。报社、电台以及电视台表现出星之构造往外传输新闻信息。与此同时,所有接收到新闻信息的接受者正常情况下不会运用相同的途径把新闻信息重新传递给别的人。并且,接受新闻的民众是不会再运用媒体来再次传播新闻信息,仅仅是运用谈话和对话等方式来进行。3.传统媒体把信息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却不能运用相同的途径来反馈信息。就是安排设置“读者反馈”、“民众热线电话”甚至是邀请民众亲身参与到节目中来,都无法切实有效地变换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接受者之间“我说你听”的传播模式。因此,接受者的反馈信息却是时间晚的,或信息量少,或运用其他的工具展现出来,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那种“传播”和“接受”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在新闻媒体与接受者之间树立了一面隐形之墙。
根据以上观点,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在新闻信息资料的传播中,传统媒体的最大缺憾是不能给传播者和接受者两方都提供一个相互对等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接受者对某个新闻信息的反馈情况与需求状况都无法迅速传递到传播者那里,传播和接受之间没有交互性。和传统媒体来作比较的话,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传输在交互性方面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点。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每次技术层面上的创新都会推动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向前大步跨越。网络媒体传播新闻信息是以因特网为基础,运用现代先进的传播技术,在新闻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方便人们阅读等方面全面做了改进,有很强的立体性信息传播功效。和传统的新闻传播作比较,网络新闻一是经过内容的设置、结构的取舍等方法,让新闻报道有了“最好状态”,方便人们获取立体认知,能更清楚更深层次了解新闻信息;二是接受者的建议和态度能马上传递给传播者,传输与接受间有了某种互动关系,进而让新闻立体传播功效在网络的氛围中有更加深入的展现。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构造中无固定新闻信息发出者与接受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无明显界限,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全部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一个环节,所有环节都能向其他环节传输信息,与此同时所有环节也都能向传输信息的环节传输所反馈的信息。全部网络传播展现出那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网状构造,并且伴随网络覆盖面的拓宽而持续拓宽。
在实际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间有着一个信息互换平台。此信息互换平台包含计算机、终端机以及信息交换设备,它事实上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中枢。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能运用这个途径做传播和接受的活动,传播者把新闻信息汇总于此平台之上,接受者能通过这个平台随意挑选相关新闻信息。
网络传播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所有特点于一身,相互交流与双向流动是它最突出的特征。伴随网络技术持续提升与完备,接受者的反馈信息慢慢变成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传统媒体接受者的反馈信息不一样的是,使用网络的接受者对网络新闻信息的反馈依然运用网络来传输给传播者;把自身的反馈信息传输给传播者的时候,使用网络的人还能运用信息互换平台与其他客户作建议、思想、观念之碰撞,相互碰撞的结果一般会最终形成全新的信息与建议。
接受者运用网络媒体看新闻的时候,他们反馈信息常常会与所阅读的网页一同进行,有多元性、时效性、同步性的特征。
大多数情况下,网络新闻在页面上仅仅展现出相关新闻的标题,把重要的、有可看性且可以吸引接受者的新闻标题留在第一层面上,把相关内容以及新闻报道、新闻背景留在第二或者第三层面。唯有第一层面的相关新闻标题牢牢吸引了普通民众,人们才会慢慢深入去了解,并会不停地点击相关的新闻信息链接,进而了解相关新闻信息的全部过程。民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有下面一些形式:1.对新闻第一层面毫无兴趣,不想点击接着阅读,和传播者也无交流沟通。2.被新闻标题所深深吸引,慢慢去看新闻的所有内容,乃至去点击相关链接看相关的新闻信息。例如在攻打伊拉克的海湾战争没有开始之前,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伊拉克局势之时,新华网在其网页的首版《最新播报》中专门开设了“伊拉克局势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报道”栏目。对伊拉克局势有兴趣的民众能够先进入“滚动新闻”,走进第二层次,且由“美军动态”、“伊拉克时局”、“联合国态度”、“核查行动”、“大家评论”、“相关时局图片”等栏目上挑选自己喜欢看的内容进入,在第三层次上挑选其非常想知道的相关新闻信息。此种传播和接受模式极大地强化了网络客户挑选新闻的自主和自由性,符合接受者接纳相关新闻的内心需求,很大程度上吸引接受者运用网络去看新闻信息。3.接受者能在阅读新闻的时候运用电子邮件,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和要求很快反馈到传播者那里,有利于传播者迅速知晓新闻信息传播状况以及功效,改善与完备采访、编辑等相关工作。4.接受者可把他对某个新闻或者某个事情的意见发表在网络相关论坛上,和别的网络客户能马上作一些讨论,达到横向建议的反馈目的。另外,人们还可以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推荐给朋友,也可以发到BBS上面。5.接受者能通过聊天的形式与网络新闻的记者和编辑们相互交流对一些新闻事件的意见,或者是通过网络与嘉宾们就一些新闻热点和焦点问题作“面对面”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构建新模式的过程以及相关分析
根据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在技术上以及运用上展现出来的特点,我们在构建模式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怎样展现传播者和接受者、接受者和接受者间的新闻信息的相互传递、反馈、互相交流、结合、意见和建议相互碰撞?把现实生活中虚拟的信息资料交流平台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运用它的媒介作用展现网络新闻传播各个方面的信息互动是此模式非常特别的地方。2.怎样把实际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以及反馈途径展现出来,表现出传播者的主导性以及接受者的独立自主?依照接受者的内心表现与阅读方式,我们把接受者的反馈分为三种类型:不作反馈型、点击阅读型、相互交流探讨型,将接受者通过相互交流的平台与传播者的互动一同构建起来。3.怎样强化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整体性和社会性?在刚开始构建此模式时,我们没考虑到接受者与传播者的个体要素,没把二者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可是从心理学视角来审视,所有传播信息者在对新闻信息传播时会或多或少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且会受到自身价值观与倾向性的束缚。与此同时,众多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传播者与接受者,致使他们对有些新闻信息是不是有兴趣,程度深不深,是不是展现出其兴趣,他们的反馈展现到何种程度。在此模式最后成型的时候,我们专门考虑这些因素对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影响。
根据上面问题综合考虑,综合互动和互向交流性为一体的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展现如下。以人民网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时局的报道为例,来了解新闻信息怎样在接受者与传播者间相互产生互动。2003年4月12日头版新闻大标题是《美国军队扑克牌通缉令:萨达姆是“黑桃A”》。普通民众若对此条新闻不感冒,也就不可能点击相关新闻,更不会对这个新闻发表任何评论,仅仅会在《最新报道》与《深入阅读》中挑选其他战争新闻信息。有些接受者对此头条新闻出现“心理忽视”,隔断了反馈途径;若接受者对这有兴趣,则能点击“深度报道”去进一步了解情况,且在子页中还能够点击“相关评论”去了解别人对此新闻信息的一些看法,或者表达其本人意见,实现网络交流沟通。与此同时,接受者还能够在子页中去看“其他新闻报道”,进入其有兴趣的第三层、第四层信息;另外,接受者还能通过“人民论坛”在《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建设谁买单?》中和学者、网友相互交流。
从接受者接受新闻信息的视角来审视,接受者每遇到一则新闻,大都会呈现出没有实际反馈、阅读新闻、相互讨论等几种情况。接受者不管选择什么信息都会对别的信息造成短暂的内心忽视,对别的信息表现出不作反馈的态度。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是接受者对那么多信息的一个综合排队的过程,排在第一位的新闻信息首先被接受者阅读以及相互交流和探讨,排在第二、第三位乃至后面的新闻信息唯有等下一次的接受者挑选——相互交流——反馈的过程。
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和优点
综上所述,此模式很好地处理了我们在刚开始建立时所考虑的因素,契合了具体应用过程中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凸显了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现代网络新闻传播能在接受者和传播者乃至大众传媒等外部氛围之间作自由连通与信息相互交流,不能离开信息交流平台的桥梁作用。本模式将它的桥梁作用很好地展现了出来。注重信息的双向相互交流。此模式把现代网络媒体和原来的传统媒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最大不同——互动性运用不一样的反馈类型展现了出来。注重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综合和社会性。
麦奎尔与温德尔在《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指出:“适合所有目的与所有分析层次的模式肯定是没有的。”因此,在构建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中,把研究难点放在接受者的反馈与传播的互动方面,由实用视角去勾勒出新闻信息的相互交流,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供大致结构。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网络技术的持续提升,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日臻成熟,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也会持续提升、创新与完备。
参考文献:
央视虽然已在171个国家落地,但国际电视传播领域竞争异常激烈,诸多国际频道展开落地竞争,上架费被哄抬得越来越高,导致海外落地成本逐年增加。而且,有些国家和地区对开放我国电视媒体播出平台这一要求,持一种极为谨慎和警惕的态度,各种障碍屡见不鲜,一些瓶颈突破极难。而且,实际上,“落地”和“有效落地”并不是一个完全一致的概念,即使进入了当地的电视网,有些国家只对我们开放二、三百万的用户,何况在这些人里面究竟有多少人在真正看我们的电视?有鉴于此,我国电视媒体如何利用社交网络提升传播力显得尤为迫切。
各国台网合一,以多媒体形式走出去渐渐成为趋势,但网络电视台由于知名度、推广方式、技术瓶颈,以及维护成本等原因,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让国际传播频道腾飞起来。而在对象国本土的社交网络上传播电视节目,鲜有人深入研究。那么通过社交网络,能否实现有效落地?能否在电视行业受到新媒体冲击的时候利用其优势为我所用?
2013年,面对俄语频道落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世界范围内多媒体发展势头,俄语频道以《问与答》搜集选题(观众提的问题)为契机,进入俄语地区主流社交网络VK,注册为用户,组建《问与答》栏目群组(communitv),即将节目投放到该网站,并开始点对点直销式宣传,营销我们的电视产品,与观众进行交流。并将《跟我学》、《中国厨艺》等节目通过社交网络推出进而提高频道的知名度。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将会取得电视传播所不能具有的效果。尽管这一尝试才刚刚起步,5个月以来,我们发现此举意义非比寻常:通过网际虚拟的社区,社交网络为国际频道有的放矢地生产出高度客户化的产品,并为精确投放节目内容提供了机遇。将传统电视传播方式转变为社交网络传播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突破落地局限
互联网的出现,数字世界已经几乎不存在国界的概念,而且,商业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无穷动力之下,各国社交网站几乎都开始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都是世界网民,无论你在世界上哪一个位置,只要有互联网接入口,你就能信息,即,我们在国内就可以把电视节目视频上载到国外网站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人,只要具备基本上网浏览工具,就能观看到我们的节目,这一点听起来简单,却意义非凡:它突破了国际传播节目在一些地区落地受到的限制,各类节目将通过社交网络直接送到客户的眼前。成本极低,无需多轮谈判,规避各种限制条件,实际意义上突破了国际频道的落地局限。
第二,优良渠道和精确制播
众所周知,对于外语频道的节目,通常情况下,对我国有兴趣的外国观众才会选择观看,那么,在社交网络上,我们首先可以精准确定这一部分人群。因为,社交网络早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相关“群组(community)”,以俄语地区乃至欧洲地区重要的社交网站“BKoHTaTe”,,为例展示新媒体为我们带来的这一概念。
以上为VK网站中文界面的部分“群组”截图,每一个图标分别代表着“群组”组建的内容和原因,意味着都是哪些人士在这里聚集。第一、二幅图片是在杭州和哈尔滨生活或感兴趣人士的“群组”的标志,也就是说,在这个群组里面聚集着来自俄语国家的在哈尔滨和杭州生活或对哈尔滨和杭州感兴趣的人。同样,有学习汉语的群、有旅游的群、有兴趣小组的群等等,类似群组在社交网络上不计其数,而里面注册的用户,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对中国感兴趣的群体,即我们的潜在观众群。换言之,社交网络已经精准地为我们确定了目标受众的第一类群体,这就是社交网络对我们的首要贡献。我们将电视节目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站,在各类相关群组里,邀请潜在观众来观看。而他们如果喜爱我们的节目,则会利用社交网站的分享功能把节目视频分享给他们的朋友,这是我们目标观众第二类群体,他们看过之后,如果也感到值得观看,就会分享给他们的朋友的朋友,从而使受众群体不断壮大。
第三,节目品质提升
社交网络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良的传播渠道和精确制播,还有利于提升节目品质。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视行业打开了一扇可以通向任意地点的超越时空束缚的大门。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在互联网上实现与观众的高度互动不仅成为了现实,而且将为国际传播频道的发展注入高能量燃料,甚至可以说,没有比国际传播频道更能从此受益的部门了。社交网络的神奇魔力将为电视节目制作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闭门造车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1.网络看片会
以往,由于空间、时间、人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无法直接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无法随时与观众接触和互动,无法精确判断观众的喜好和收视习惯;无法即时组织有效的观众看片会;无法即时了解受众地区的热点动向;无法即时调研受众市场获取有效数据,那么所做的节目,夸张点说都是在“我认为这是观众想了解的关于中国的信息”、“我认为他们会喜欢”等的想法中完成的。为提高节目的针对性、贴近性,我们经常组织观众看片会,而我们在国内找到的外国人,几乎都对中国有所了解,甚至是中国通,用他们的视角评价一部作品,实际上并不能代表主体观众群,是远离我们想要的效果的,因为绝大多数外国观众不懂汉语,没有来过中国,没有中国朋友,甚至仅仅是对中国有一些一知半解的了解,所以在国内很难组织有效的观众看片会。但是,当我们把节目样片发到社交网络上,发到相关主题群组里面时,就可以以点带面地提高节目的针对性。譬如,我们的《问与答》节目视频投放之后,从被邀请和自发来观看节目的评价和留言里面,我们就会看到观众的意见,此举意味着我们召开了“网络观众看片会”,不仅没有任何费用,而且每一个观众都是在真实评价着我们的节目。从这些留言和评论里面,搜集到的信息都具有提升我们节目品质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2.与观众互动
在社交网络上我们的节目视频,如同电视节目创作者与观众一同坐在沙发上观看电视节目,并相互交流。创作者聆听观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观众的批评或赞扬。进而,甚至可以实现,在制作节目的开始,就可以征求观众信息,了解他们想了解什么;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拍摄和制作进展,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播出之后,我们聆听他们的感受,为以后制作积累信息。观众从节目生产前端、过程、终端全程参与了电视节目的创作,将互动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3.节目线索
网络媒体危机传播的途径和特点
网络媒体参与新闻传播后,四大媒体竞争的格局目前已经形成。虽然网络传播仍然有技术、法律、道德等硬性、软性控制,但它仍然是一种“去中心”的传播媒体。网络受众可以通过网站论坛、社区、电子公告板等途径亲身经历或最先接触的危机事件,发表各种个人见解,聚集舆论。网络上公共危机的个人化传播方式主要包括BBS、E-mail、Blog以及Personal Homepage。
网络传播特点的即时性、开放性、自主性、隐匿性、交互性避免了对表达和传播自由的限制,个人主页和网站扩大了网络传播自由的实现维度,加强了网络表达自由的实现程度。网络既可以是危机的着火点,也可以成为危机的灭火器。网络传播的互动和开放性可能给组织带来更多的危机风险,但同时网络也成为组织和个人双向对等沟通的重要工具,给危机的预防和解决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网络媒体危机预警策略的探索
深入新闻讨论群组。危机监测人员可以从浏览文章标题开始,搜寻网络上新闻群组或是论坛上面是否有值得注意的相关议题。对于一些和组织形象直接相关的讨论群组,监测人员应该定期进行详细的阅读,观察是否有有害的言论或消息。
利用搜索引擎和分析软件。现在的许多搜索引擎如雅虎、新浪,还有成立不久的中国搜索联盟,以及著名的英文搜索引擎不但有各个网站的简介,还可以提供网页的全文搜索服务。组织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寻找相关的网站或者网页,了解网络上针对组织的消息和言论立场。除了关键字搜索,也可以经过分析软件的分类搜索,直接找到相关的网站群组,并加以浏览分类。
加入邮寄名单。许多网站都提供电子邮寄名单服务,目的在于让上网者随时了解网站内容的更新。危机监控人员可以选择那些与本组织密切相关的网站,加入它们的电子邮寄名单,以便随时了解网站内容的更新。如果网站没有这些服务,则可以使用浏览软件如网景(Netscape Communication)或者探索者(Internet Explorer),这些软件可以帮助组织对信息进行标记,如果有新信息出现,浏览页面就会出现更新符号。
订阅电子新闻报。现在一般电子报纸都提供个人化的订阅服务。危机监控人员可以挑选所关心的新闻分类,通过网站的电子邮件服务,观察相关议题的言论立场及报道内容。这些服务中,也有一种可以提供“摘要”式的电子邮件,它可以言简意赅地总结一天的所有邮件信息。
网络媒体危机报道机制的思索
在我国,危机事件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比较保守,政府对危机事件信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党政系统本身的现行政治沟通和新华社等机构的“内部参考”等方式进行。根据我国相关新闻政策以及由此而框定的新闻实践状况,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危机事件报道机制主要概括为以下一些方面:
媒介对危机事件的报道要严格接受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对于重大或敏感性的危机事件,由中央主要新闻机构报道。一般性危机事件,新闻媒介在报道原则上也要和主管单位之间取得协调;报道理念上的“政治正确”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危机事件的复杂性、敏感性和政治后果;在整体上必须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并以此为前提来决定如何报道、报道时机以及报道的范围等;对于不同性质的危机事件,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对“准确性”和“时宜性”的强调重于“时效性”;尽量控制传播范围,并对国内外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和策略。
这些报道机制和原则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的稳定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媒体的发展,从实践的层面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体现在对灾难和事故的报道上,新闻媒介的新闻传播应尽可能挖掘事件发展进程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随着经济的发展,报道政策和报道机制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提高和改善。
首先,提高危机传播中的媒体自主性。我国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喉舌。作为公共危机事件传播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积极迅速地承担其传播信息的责任,使得政府和公众能够清楚危机发生的因由,从而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及时的控制。不过,由于很多危机事件的影响是消极的,在具体操作上,部分行业主管负责人往往出于保护心态,介入地方媒体的报道,影响危机事件的上达下传渠道的畅通。
其次,提倡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播。第一时间强调的是时效性,是信息的迅速性,这是网络时代的传播要求。第一时间进行新闻传播的作用是“阻遏不良信息扩散的监控力,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民众真实的情况”,达到中央所要求的积极影响和引导舆论的目标。
再次,实施开放的危机传播策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实践的不断深入,互联网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并成为社会关系必须调整的一部分。传播范围的控制和对国内外进行“差别化传播”的处理方式在网络传播时代已需要改变,公开的传播更有利于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更有利于提高一个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和信心,因此也更有利于树立政府和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
总之,政府和媒体只有充分认识到社会转型对危机事件报道的深刻影响,有效制定对危机事件报道的管理机制,认真研究网络媒体的危机预防和传播策略,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让公众在知情的情况下正确面对社会危机,并积极参与危机处理。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找到共鸣和同行,才会把这里的价值不断激发。就像在座的各位,我一直在观察,大家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经历,大家都在用自己的背景解读,这其实就是一个叠加的再创作。网络、社群的传播方式,很容易找到这样同行的群体。
另外我分享一下我的观片笔记,其实也算不上笔记,就是我在观片的时候记录下了20个问题。
1.影片开头国企员工的人性恶()是怎么发生的?
2.一批精英为什么组不成一个成功的组织?
3.以往国企的“辉煌”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4.貌似强大的国企抗风险(市场)能力为什么如此低下?为什么那么不堪一击?
5.国企的改革意愿在哪儿?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
6.国企与民企谁的信任度更大?
7.资本的视角:国企的价值是“壳”吗?
8.国企的优质资产到底是什么?
9.民企为什么不愿碰经营不善的国企?
10.解决问题的方法回到原点:客户需求、高品质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1.沟通是变革的关键!如何面对变革中的“人性恶”?
12.国企资产重组的最大难点是什么?利益如何分配?如何保障?
13.为什么产权等关键问题解决后,一些很难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有人负责!
14.政府在国企经营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政府在保障谁的权益?
15.国企重组的钱向谁要?先把民企牢住,再向他们开刀?
16.最困难的时候靠什么坚持下来?企业家精神?
17.投资人的角色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机会与退出”吗?
18.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何兼顾协同?
19.产权问题不解决,国企重组还有机会破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