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诚信合规教育

诚信合规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诚信合规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诚信合规教育

诚信合规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2―0033―0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明确提出了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前和今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使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与教学己经成为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的共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作为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以及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协作的内在感染力,是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所无法相比的。然而,运用得当可以使课程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使用不当也会事与愿违。目前,教学质量研究己成为主导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维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机制,然而在现实中,我们还缺乏可以统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教学质量观。目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果和效率的研究和反思非常多,在相关文献中多数侧重从教师有效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关注对整合教学模式的探讨等,而在专门针对教学质量层面来分析整合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还欠缺成熟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着重探讨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来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的问题。

一 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永恒追求

何谓教学质量?这先从教学和质量两个概念论起。有研究者把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分为“教学目的、学生、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广义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艺术、教学手段、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和教师”。 [1]因此,教学质量的“教学”应包括这七大要素。也就是说,我们应从这七个要素方面来理解教学质量的“教学”。那么,什么叫质量?质量是“指事物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特征的总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我们借鉴有研究者关于教学质量的定义,如“教学质量,顾名思义,是指学校教学是否达到了一定的质量要求,即学校在一定条件下,满足学生身心发展、满足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的特征的总和,或者说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以及不同的公众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满意度。”[3]由此认为,教学质量就是指教学目的、学生、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广义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艺术、教学手段、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和教师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而以往的教学质量研究,往往侧重教学的某一个要素而忽略其它要素。如在理论上,对什么是教学质量有四种不同理解。第一种观点是将教学质量理解为学生质量。认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每个学生应掌握一个合格公民所需的最基本的东西。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质量是指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应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质量是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的组合,既要评教的质量,又要评学的质量。第四种观点认为教学质量是对教学提出的一定的质量要求,既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上的变化作出估计,又要对教师的教授能力和教授效果作出估计。[4]因此,教学必须在七个要素上体现出来才是完整的、全面的。而七个方面都要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的教学质量,而不只是某一方面的质量。通过以上概念辨析,本文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永恒追求就是教学质量。

首先,从课程概念的变化上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和教学质量的内涵是一致的。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基本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无论把课程理解为学科、还是理解为目标和计划,甚至理解为经验或体验,都是侧重课程的某一个要素,这忽视了人的整体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健全的发展,忽视了教学的诸要素,这跟教学质量的内涵是不一致的,未能全面反映教学质量的整体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

重要的变化,主要包括“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强调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显形课程到强调把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价值、态度)的隐性课程与显形课程并重,并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5]课程内涵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对人的要求的变化而产生的。它关注了人的整体发展,关注了学生的健全发展,关注了教学质量的整体协调。真正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是目标、内容、环境、主体、评价等诸方面的全面整合,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要素之中,这样才能体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性。

其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本质就是为了追求教学质量。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发展、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的内涵指的是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察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辨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6]而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就是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7]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就是把分化了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过程,这与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第三,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上看,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质量首先应着眼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关注教学是否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养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法提高等。教学质量的价值也最终体现在这一点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有研究者曾指出,“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8]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目的就是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与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是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功能上看,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将其与课程整合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有研究者指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具有多种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9]我们知道,教学质量不仅与教学的各个要素密切相关,但更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紧密相连。现代信息技术将给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变化,对此有研究者指出,“表现在学习环境上如鼓励好奇、创新与团队合作;教师作用被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中介和指导;支持教育的学徒式模式;减少了对学生的胁迫和挫伤;减少了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提高了注意力,改进了自我形象;获得更多的信息;更丰富的信息环境贯穿于‘超载’的媒体;拆除了教室的围墙,与家庭、城镇和世界融通;打破了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的时间界限;增进了学生对学科的意识;支持真实情境的学习并为心智建模提供支撑;建立了与外界人与物更多的联系。在学习方式上新的教学形态出现,即个别制以及智能公布的学习共同体;自主学习成为可能。”[10]这与教学质量的整体协调发展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一样,教学质量及其保障是课程教学活动的永恒追求,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永恒追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最终价值诉求就是更好地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

二 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盲点

通过以上分析,教学质量及其保障是任何一项教育及其课程教学活动的永恒追求和价值目标。也同样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课程教学活动的永恒追求和价值诉求。但是,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中缺乏整体的教学质量意识,甚至存在背离教学质量目标的现象,往往过于突出或淡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某一个要素。

1 过于突出教学目的或学生要素

从历史的视野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给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IT与课程教学相整合的历程上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其基本特征是‘为学习计算机而教’,初步形成了基于电化视听媒体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初级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基本特征为‘为教学而用计算机’。发展并完善了以‘教’为在中心的教学设计范型,这种设计着重考虑围绕如何帮助‘教’而展开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本特征为‘网络学习资源的崛起’引起教学中心转移。对教学的影响在于,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广泛盛行的情况下,悄然出现了强调以‘学’为中心的设计,实现了对长期统治课堂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超越。”[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从“教”到“学”的转变,的确是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但是,教学活动的质量是诸要素的整体协调,单一的学生要素不可能完全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可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中,过于强调单一的学生要素,如有研究者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生方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可见,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是围绕着“学生”这单一的要素而展开的,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过于淡化教师的要素

无论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师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离开了教师不可能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然而,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策略中过于关注的学生的作用,而忽略了教师这一重要的要素。有研究者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策略的阐发中提出,“寻找各学科有利于信息技术切入的知识点的策略,运用情境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实践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感知的策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协作探究学习的策略。”[13]从这一论述中看出,很少谈到教师。有的虽然关注到教师并对其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但“信息素养的培养往往侧重于信息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但这只是孤立地信息工具和技能的掌握,只有将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运用于课程教学和科研活动,技能本身与系统的信息过程相联系,孤立的信息技能才能被整合到信息素养的问题解决过程中。”[14]可见,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方面,有意或无意、显性或隐性、直接或间接地淡化了教师这一要素。“但许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看多做就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让学生在讨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严重不足。”[15]如果淡化了教师的作用,任何一项教学活动的质量是很难保证的。

3 过于突出教学环境要素

有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包括课程信息化和信息技术课程化;第二层面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它追求的是以教育情境中学习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然而,许多教师认为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当中,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16]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片面强调教学环境的创设而是同样不可取的。所有这些问题的发生,应该说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缺乏一个教学质量的整体意识作有密切关系。

4 教学内容越来越模糊

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中教学内容这一要素越来越模糊,就如有研究者“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即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17]这里的“知识”、“资源”都侧重于教学内容或课程,尽管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有其片面性,但从“知识”为中心向“资源”转变,尤其是向“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的转变,愈来愈淡化“知识”这一教学内容了。同时,教学内容从“知识”为中心向“资源”转变,再向“全方位整合”转变,其内容越来越不明确,缺乏明确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其质量如何可想而知。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其中的某一要素,而忽略其它的要素,这与教学质量的诸要素整体协调观是不符合的。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仅仅停留在某一个要素的层面上,而对整合的整体教学质量研究不够,导致信息技术不能在课程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凸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 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空白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最终诉求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但在现实的整合实践中,我们过于注重或淡化整合的某一个要素,缺乏整体的教学质量观。尽管如此,我们至今很少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质量研究,有研究者通过对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指出,“理论研究文章多,但很泛,不够深入。”“在2004年之前,整合理论研究的文章主要涉及‘什么叫整合’、‘如何开展整合’、‘实施整合的主要条件’以及‘难点和策略’等几个基本而又关键的问题,针对性非常强,就是为整合而研究。经过2005年的休整之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开始包罗万象,众多研究人员把教学结构改革、课程信息化等内容全部都纳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体系中。整合理论研究的不断拔高和泛化使广大一线实践者失去实践方向,也使理论研究陷入浮躁与肤浅,不能够深入挖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动则模式研究、概念名称混乱,整合实践无所适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存在严重跟风现象。”[18]这一分析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与课程为整合而整合的研究比较普遍,而缺乏为什么要整合、谁来整合、依据什么来整合、整合什么以及如何评价整合效果的系统研究,更缺乏以质量提高和保障为主线的整合思路和研究成果。

四 以教学质量保障为核心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

要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价值,应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为核心来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对此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

这是要回答整合的主体问题,即谁来整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与其缺乏一个有质量意识的整合者,即教师有关。有研究者认为,“使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与教学己经成为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的共识。而整合的成效如何则取决于是否拥有一大批具备良好信息技术素养的师资队伍。目前,虽然政府给学校投入大量资助,增加了老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但一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水平和素养还亟待提高。”[19]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只有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20]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提高教学质量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都不可或缺的。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教学质量“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体现为学生学习的优劣程度。”[21]

2 要有一定的教学质量标准。

这是要回答依据什么来整合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之所以存在质量问题,是与缺乏质量标准密切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既须注意质量的全面性,也要有比较具体的质量标准,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整合。质量标准愈具体,要求越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效能也就越高。对此也有研究者论及标准问题,如“课程标准、技术标准、学习理论,三者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加有效。”[22]这个标准的提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说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三个标准还处于分离状态,究竟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还需要继续探索。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缺乏质量意识,这与它的整合的理论基础相关,因为质量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应该体现在理论依据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原理及教学设计等。很长一段时间整合的理论基础研究就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理论基础非常薄弱,导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差。”[23]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研究有待加强。除以上理论基础外,应拓宽理论基础,增加教学质量方面的理论作为整合的基础。

3 确立以质量为目标的目的观。

这是要回答为什么整合的问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实践中,由于缺乏教学质量这一目的,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任务和要求也就不同。以往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缺乏一个明确的教学质量意识目的或对教学质量的认识是很片面的,即单从教师教的方面衡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质量;而很少从学生实际学到的知识多寡和智力发展程度看待其教学质量,或者与此相反。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过程中,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的教学质量应贯穿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全过程。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要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这是要回答整合得怎么样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存在质量问题,与缺乏一个质量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关系。有研究者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辩证关系;信息技术应用中,一定程度的形成了重机器、轻教师的弊端;课件的制作和使用重形式轻内容;课件和教学软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理念的滞后;脱离实际应用,盲目追求精品,技术喧宾夺主,学科成为配角;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它教学资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技巧程度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偏低。”[24]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是由于缺乏质量评价体系所导致的,因此应从课程教学的诸要素入手应建立一个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21] 李秉德. 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2-17, 375.

[2][3][4][10][11]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25,326,327,326,266.

[5][6][9] 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3,113-114,118.

[7][15][16] 郭文.教学与课程三维分析――基于经济学、信息技术和教育学视角[M].成都:四川教育,2005:233-234, 237,235.

[8][12][13][14] 陆宏,赵建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5,10-11,161.

[17] 转引自陆宏,赵建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8.

[18][23] 黄德群.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8):86-94.

[19] 王佑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7) :19-22.

[20][22] 张豪锋,张水潮等.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4,127.

[24] 阳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J].中教研究,2006,(9-10):47-49.

Assurance of Teaching Quality: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ing Point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HEN Ting 1,2

(1.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2. Lanzhou City College,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s a hot issue in the process of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in basic education, whereas the ultimate value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s to pursue teaching quality. By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element analysis, and logic reasoning, it argues that, to research on solving problems of quality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five issues need to be considered. Firstly, a proper teaching quality view should be established. Secondly, the quality awareness of teachers who act as the subject of the integration should be enhanced. Thirdly, there should be a teaching quality standard for the integration. Fourthly, the view of aiming for quality should be established during the integration. Fifthly, an assessment system for the quality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should be established.

诚信合规教育范文第2篇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从2007 年启动和乐教育整体改革以来,通过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系统参与,全面推进和乐教育整体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自身实际、富有特色的素质教育新路。

一、和乐教育的整体改革的贡献

1.和乐教育是一项整体改革

它具备一套完整的体系,有理论方面的,更有实践层面的。

它有着严格的定义:和乐教育就是以人本教育思想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的,创造性地整合、优化学校教育系统内外各要素及其结构,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机制高效能运转,让受教育者获得主动、充分和富有个性的全面教育,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乐教育主要包括两层意思:和谐统一,共生共乐;和而不同,各得其乐。

构建起和乐教育整体改革的七大体系。即和乐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和乐教育德育活动体系的构建;和乐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和乐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的构建;和乐教育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和乐教育现代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乐教育社区一体化体系的构建。

作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的和乐教育整体改革实施六年来,成效显著。该校和乐教育先后10 多次在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全国基础教育论坛、全国人文教育会议等全国性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吸引了全国近30 个省、市、自治区和10 个国家的教育人士到校访问交流。在2011 年山东省第三届省级教学成果奖(政府奖)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构建了完整的教学体系

和乐教育教学体系是和乐教育整体改革的重点,它重在建立起和乐课程、和乐课堂、和乐教研等子体系,使教师有教的层次目标,学生有学的层次目标,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学生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达到师生和谐,共同发展的目的。

在实践中,他们总结提炼了和乐教学的八字理念:尊重、快乐、互动、高效。构建了和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1)围绕学情,精心备课,做足课前准备,教师乐在其备,学生乐在其盼;(2)激趣导入,手段巧妙,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教师乐在其导,学生乐在其趣;(3)巧妙设计,精心组织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师生互动,方法多样,关注差异,面向全体,教师乐在其法,学生乐在其动;(4)激活练习,学生自主归纳小结,教师乐在其效,学生乐在其果;(5)延伸拓展,有知生智,教师乐在其思,学生乐在其创。教师以这五个环节为基本操作程序,结合学科特点,灵活运用,精心组织实施,做到课堂上学生全员多层参与,师生积极互动,活而不乱,务求实效。形成了语数英等10 个学科21 个课型的教学模式。被前来听课的专家誉为“理解深刻,实践科学,智慧推动,研究深入”的课堂。2009 年9 月和2011 年10 月,学校进行了全区教学现场会,按照课程表,所有的课堂对全区领导和老师开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获得广泛好评。

3.构建了丰富的和乐德育体系

四大类十个知名品牌活动构建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基本体系。

四大类:(1)学科活动类。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恰当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知识的传授与育人有机结合,获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2)主题活动类。结合学校五育节和五个活动月,每一个星期,每一个月,每一学期,不同的阶段,在班队活动、晨会活动中均有不同的教育主题。(3)纪念活动类。紧密结合时令佳节开展纪念性的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更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参与。(4)社会实践类。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向社区,走进工厂,走近名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劳动,是他们一直坚持的教育方略,这些活动既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又锻炼了意志、品格;既学会了与人交往,又学会了不少生存的本领,从而使学生形成和谐的心态,健全健康人格。

十个品牌活动是:“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活动;“手拉手让我们做朋友”活动;“争当文明小使者”活动;“我们与诚信同行”活动;“我健身,我健心”活动;“学会感恩”活动;“播种微笑点亮人生”活动;“科技之星”评选活动;“快乐体验”活动;“读书伴我成长”活动。

4.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和乐教师队伍

和乐教育提出以教师为本,“以能为核心”,要求以教师的能力管理为核心,满足教师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形成重能力、讲贡献、论业绩的管理氛围。实验小学作为全区实验性、示范性、开放性学校,现实的目标就是要打造精而强、充满活力的名师群体。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重点培养等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将特点培养成特长,特长培养成特色,特色培养成名师。例如:彭滨的科学教学,胡小婷的数学教学,彭霞的语文教学,王丙柱、小王霞的班级管理,巩峰的机器人活动等,都很有特点,培养效果显著。

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名教师不可能没有缺点,但是一定要特色鲜明,对名师不应该求全责备,而应该发现、丰富、发展形成鲜明的教育教学特色,例如:学校的丁惠臻老师说话接龙的作文教学特色,张洁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夏继美、吕仁香、田道峰的班级管理特色等。

请进来,走出去。通过名家名师走进实验小学活动,他们在走进来方面已经做出了特色,他们的有特色的教师正在走出实验小学,走向全市乃至全省,成为品牌。

动态培养,充满活力。他们的名师不是终身制,优胜劣汰,实行动态管理,既关注现有名师的发展和完善,更注重新名师的不断推出,使老名师保持特色,丰富发展,新名师不断涌现,推陈出新,使学校的名师队伍既精而强,又充满了活力。

和乐教育提倡和而不同,各得其乐,希望每一个教师都有特点,都有成功的舞台,学校教师队伍的现实特点也要求他们要建设一支和而不同、各具特色的教师队伍。

5.形成了和乐教育社区一体化体系

学校和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是适应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乐教育使学校和社区间形成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和整合,构成了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让学校发展得更快;同时,也为社区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同化”了社区。学校先后同社区内及周边几十个企事业单位、部队和居委会达成了共建协议,从双赢的角度要求他们积极为学校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场所和挖掘社区教育人才资源,为学校德育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教育的开展推荐校外辅导员。

多功能家长委员会的构建,使学校教育由封闭式的、有围墙的模式,向开放式的、无围墙的模式转变。让社区参与学校教育过程,形成了共建、互动的教育机制。学校成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对于三级家长委员会成员学校均发放聘书。学校定期召开各级家长委员会会议,公开学校有关校务制度、奖惩办法及师德规范建设的有关制度,商议学校教育评估机制和教学质量管理办法等,广泛听取家长委员会成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在这种开放学校教育,让社区居民对学校教育进行广泛的监督的运行机制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得到不断强化,思想品德素养得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不断提高。

开展“家校牵手、和乐育人”家长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根据班级管理实际,共开设助教岗、管理岗、协调岗三类岗位,由家长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愿、自主选择,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具体岗位设置情况如下:

(1)助教岗:以学知识、拓视野、塑品格为重点,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课堂教学中来,讲自己最熟悉的专业知识、工作的乐趣、工作的辛苦及孩子们需要的道德品质。

(2)管理岗: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特别是参与大课间管理、放学路队的管理、学生郊游等集体活动的秩序维护工作。

(3)协调岗:帮助协调有关校外活动基地或工厂、驻济部队、消防等,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也可以为班级管理排忧解难,在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支持。

二、对和乐教育的再思考

学校的和乐教育整体改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去思考、去完善。自2012 年,他们开始采取规范、激活、整合、提升、创新等策略进一步打造他们的和乐教育。

1.规范

以制度规范学校管理,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进一步强化师德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以规范学生行为为抓手,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现在他们已经收获满满,创造了奇迹。

2.激活

激活老师的正能量。学校管理仅靠校长或行政班子出谋划策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队伍是一个极有思想、极富创造力的群体,只有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实施管理,才能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作一股绳”。以“体验”为凭借,为老师量身定制一套心理辅导套餐,让老师们成为快乐的使者,成为阳光的代言人;借助“活动”激发老师的责任感,让“责任重于泰山”成为实小人的行动;以“评价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励教师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采取体验激活、活动激活、制度激活等方式,会让实小老师具备全面的正能量,让实小的“卧虎藏龙”都“龙腾虎跃”起来。

3.整合

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学校课程,引领发展,形成特色。他们一直在追问:教育的原点到底是什么?教育的原点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怎样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就给孩子丰富的课程吧!所以构建一个学校的课程是孩子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他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把德育做成课程。目前孩子教育存在六大缺失:感恩缺失、责任缺失、诚信缺失、理想信念缺失、情感缺失、礼仪缺失。让孩子学会做人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的。他们把德育活动四大类及十个品牌活动进行整合,并把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纳入德育课程,再加上入学课、十岁生日庆祝、离校课、远足、军训等课程,形成德育课程的框架,主要采用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体验法、自我教育法、心理辅导法等,达到了育人育心,点化润泽的目标。

把国家课程进行延伸和拓展,形成拓展课程。如语文课延伸出的书法课、故事会、诵读、演讲与口才、课本剧编演、小作家等。数学课延伸出的思维逻辑课、数学家的故事、七巧板等;英语课延伸的说唱英语等;科学课延伸出科技发明课、生物科普等。美术课可以延伸出线描、国画、书法、素描、手工制作、儿童画、水粉画等。相信这些会给孩子们带来别样的收获。

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主题课程。他们敢于向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挑战,将国家课程《科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六门课程内容全部打碎,重新整合,在不降低课程目标、不减少课时量的原则下,通过删减、增补、融合、重组,形成了一门全新的A、B 主题课程,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自主探究能力。

在山东省首届特色课程评比中,该主题课程荣获全省一等奖,郭淑慧校长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2015 年4 月初,大众日报、济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生活日报、新浪网、大众网等驻济14 家媒体记者深入学校课堂,专题挖掘该校课改组的课程改革过程和成效,媒体记者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进行了大篇幅、长时段、专题性的报道。

把社团活动转化成活动类课程。如京剧团、民乐队、合唱团、舞蹈队、书画社、面塑、古筝、手风琴、棋类、手工制作、航模建模、数独活动、外教英语、电脑制作、篮球、乒乓球等30 多个社团活动,通过进一步的策划成为课程。这样既鼓励了学生进行主动创造,又使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展。

实践类课程。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积极整合校外资源,形成丰富、开放、优质、多样、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工厂、走进大学、走进自然、走进外国,去充分感知生命,感受社会的纷繁和美丽。

开放的魅力课程真正成为了学生快乐生活的家园、幸福成长的花园、启迪智慧的乐园。

4.提升

提升,有着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提升教师的素质。优秀的教师,他们善于发掘典型事例,培育典型,推介典型。对于差一些的教师进行跟踪培养,让短板变得更长一些。面对全体老师,坚持开展名家名师走进历城实小系列活动,让教师与高手过招;借助“名师讲堂”“骨干教师课堂展示”“青年教师课堂展示”“研究课展示”“周二听课日”等锤炼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借助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品位和科研水平;坚持团队合作,提升教师的合作水平;借助“学校网站”“实小通讯”等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全方位地提升教师的素质。

二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借助课程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化发展。目前中国的教育有两大空白,即性格教育的空白、情商教育的空白。复旦投毒案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性格培养、情商的培养很重要。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自制力、培养孩子的交际沟通能力、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多动脑的习惯、培养自信心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和合作意识等,让孩子成为有情有义的人。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如学校网站中的“和乐少年”板块、《实小通讯》中的“学生天地”“书光画影”板块、《班报》等。

三是要全面提升学校的品质。进一步挖掘学校的优势项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学校的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名校的联系,与高手过招,提升学校的品质;借助各种活动推介学校,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美誉度。

5.创新

要高举创新的大旗,以山高我为峰的勇气,在已知和未知的教育领地里作领军人物。没有创新就没有领先。但是他们不折腾。守住昨天成功的阵地,把昨天做得好一点。

诚信合规教育范文第3篇

一、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对公司业务发展的作用

(一) 保险营销队伍建设是确保公司业务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目前寿险公司经过近20年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客观地说, 公司营销队伍的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吸引高学历和高能力的保险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良好职业技能、道德品质的保险专业人才充实到公司营销队伍中去,才是确保公司业务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 保险营销队伍建设是开拓业务的基本保证

保险公司经营的是一种无形商品, 是一种为客户未来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的承诺, 是隐性的商品, 也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种商品。这些特性决定了保险在销售过程中只有通过专业的保险营销人员对保险的讲解与推广才能唤起人们对保险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 专业保险营销队伍能够使人们了解保险, 相信保险, 直至依赖保险。

(三) 保险营销队伍建设是提高业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专业的保险营销人才能够通过专业的、个性化的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保险营销队伍建设的质量决定着公司业务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二、目前营销队伍建设的困境

(一)营销队伍整体素质不能满足高品质营销工作的需要

由于从业门槛低、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等原因,寿险公司保险营销队伍中吸引了大批低学历、高年龄的从业人员,而限于技能、年龄的问题,业务开展困难,投诉率高,难以满足高端客户对保险服务的需求,有损于公司的产品品牌和形象,最终将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营销队伍整体流动性高,留存率低

迫于业务压力,公司常以快节奏的增援方式在短期内迅速补充人力,以此提升业务上量。但长期的业务发展需要的是与此相符的技能做支撑,如果技能缺失,业务长期下滑,会摧残营销员的心智,最终导致人才流失。另外,一些保险公司为了拓展在当地的业务,会通过多方面优厚条件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也会导致营销队伍中高管人员的流失。

(三)营销队伍诚信意识、合规意识淡薄

在现有的营销模式下,公司追求的是业务上量最大化,营销人员追求的是佣金收入最大化。在此诉求的驱动下,产生了部分营销人员采取忽视客户利益、不如实告知、欺诈或误导客户等手段承揽业务,造成公司投诉不断,业务品质下降,公司信誉受损,严重影响了公司形象。

三、加快推动营销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营销队伍诚信意识、合规意识的培训和管理

2009年,中国保监会下发的《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国务院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均对保险营销人员在展业、保险销售过程中的行为做了明确规定,加强营销队伍诚信建设也被纳入其中。因此,加强对营销队伍诚信意识和合规意识的教育培训势在必行。通过开展诚信合规教育,引导营销人员必须坚持诚信原则,规范展业行为,帮助投保人、被保险人正确理解和选择产品,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盲目夸大回报率,误导客户。此外,可通过建立公司保险营销员诚信档案(包括保险营销员的个人基本资料、教育培训情况、业务发展情况、奖惩情况等)来促使营销人员的诚信销售, 从而较好的改变目前公司保险营销人员诚信意识、合规意识严重缺失的现状, 有利于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提高公司的信誉度, 使保险产品真正起到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作用。

(二)提高标准,严把营销人员准入关

吸收到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将会给营销团队注入活力,提高公司信誉,从维护公司整体信誉、被保险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营销人员的加入必须制定高标准、严要求的规范。一是招收营销人员时,事先制定完善的招聘计划,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考察其专业知识、职业能力、道德品德,尽可能多的了解增援对象,以便作出合适的选择;二是实行营销增员与准入考核分离,防止因利益驱动而放宽准入条件;三是为更好的吸纳高素质人才,可和市内高校合作办学,培养符合保险营销队伍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提前进行人才储备;四严格执行持资格证上岗制度,杜绝无证人员进营销队伍。

诚信合规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分工合作制 内涵发展

基于分工合作制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校企双方分工开展合作,企业主要提供设施、技术、资金等,学校主要配备人力资源,校企双方按“工”合理分配利益,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该模式不仅是高职教育特色发展所在,而且是高职教育的内涵取向,更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创新之路、效能之路。

1.基于分工合作制的校企合作模式影响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因素

1.1实现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零距离目标的需要

校企双方以准就业形式展开合作,老师来源于学校和企业双方,他们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业界情况,同时又长期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借助这个平台接触到企业实际生产状态,丰富生产性顶岗锻炼经历,并受到合作企业文化、理念、岗位意识的熏陶。

1.2推动专业建设与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

校企合作能实现教学与实践、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好联系,双方教师为了达到校企双方的双赢,会自觉加强交流,相互促进,这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企业的参与有助于学校准确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企业对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从而提高我们设置专业的合理性,更加明确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有针对性地简化课程体系,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1.3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需要

股份制校企合作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在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强化操作技能,在生产劳动中找准自己的职业位置,在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熏陶下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因此,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环节的基础上要保证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2.分工制校企合作基地建立的双赢机制

2.1共建双方的优势互补机制

学校的优势在于学校品牌、对外宣传、专业技术、实训学生等,这些是企业所不具备的;企业的优势在于实战经验、生产设备、资金。由此看来,股份合作制校企合作的良好基础在于校企双方的互补。

2.2学院专业品牌与合作销售优势互补机制

高职院校在某行业所涉及的专业并非一两年的功底。一方面专业的深度给产品带来了某些技术角度的优势,另一方面显示了产品的内涵优势,即学校延伸多年的影响力。企业则负责承担经过实践检验后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共建股份合作制校企合作之初,二者的优势劣势通过互相对视,达到互补效果。

2.3股份制产品生产效益与实训矛盾的意识取向

学生实训使得单件生产速度下降,从表面看来学生实训与提高效率似乎存在着矛盾,但学生的实训却使员工工资的支出有所减少。所以,效率的降低与工资支出的减少可以达到平衡。在扩大生产规模的情况下,还可使平衡向有利于企业方面倾斜,当倾斜幅度过大时,企业可抽出部分资金作为学生勤工俭学的补贴。如此,这个看似矛盾但实际并不是问题的问题,双方就可妥善解决,实现双赢。

3.基于分工合作制的校企合作模式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策略

3.1慎重选择目标企业

校企合作办学应以《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和处理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利。企业可以选择学校,学校也应该注意选择合作的目标企业。学校所选定的对象必须是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主体,这是校企合作办学合法性的最基本保证。从实践看,学校应当制订相应标准,筛选目标企业,把知名度比较高、管理比较规范、工资水平适当的企业首先纳入目标企业,学校要主动与之联系沟通,建立合作关系。与这样的企业合作,合作质量才有保证。

3.2坚持诚信合作

校企双方都要通过订单培养、员工培训、优先择生、技术服务、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方式,以诚信的态度建立起紧密合作的机制。任何合作都存在诚信问题,学校和企业都应讲诚信。学校要以诚实守信的态度与企业商谈合作项目,一旦决定合作,就不能随意变动。学校应该自始至终坚守诚信的原则处理合作中的问题,与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诚沟通,避免违约的现象发生。

3.3明确合作约束条款

要充分利用协议、合同或办学章程等规范形式确立学校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并体现各合作方的平等性和责权利的高度统一。双方合作协议的条款越明确,合作就越顺利。长期合作的单位,除签订“实训基地”协议外,还应在企业悬挂“校企合作单位”牌匾,在校园悬挂“某某企业实训基地”牌匾,并设立联络员,双方及时沟通合作信息。每一个合作项目开展前,双方都应就具体的合作内容、时间、权利、义务等签订合同,共同遵守。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学员或教师、项目负责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协议。如派出学生到企业实习,都要制订相关协议书,约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险、报酬等条款,由企业、学校、家长三方签署后各执一份,共同确保学生正常实习。万一发生事故,按协议约束条款执行,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3.4加强合作管理

合作项目开展后的管理非常重要。双方应本着“谋求双赢”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管理,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工作。

因此,依托高职院校专业,引进企业和社会资源,校企分工合作模式,有利于营造教学一体化、师生员工化、实训生产化的新型教学形态,有利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共同利益为驱动的新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有利于加强内涵建设,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机制,提升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59,134,129.

[2]孙红艳.建立职业校企一体化的合作机制[J].机械职业教育,2009,(6):13-15.

诚信合规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伦理;体系;旅游企业

1加强旅游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1.1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旅游伦理息息相关

近年来,大理出现的“三角债”问题反映组团社、接团社、景点等企业之间的诚信经营问题,不论是“先付款后游玩”还是“先游玩后付款”,企业之间都应该按合同办事,实现利润共享,但是受到层层盘剥,所剩无几的资金使大理难以应付日常开支,更不用说用于环境保护和产品开发了,大理旅游业因为“大理风波”遭遇重创,充分说明旅游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和诚信合作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根据200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假日办总值班室受理的69件投诉情况来看(见表1),大多数投诉者反映旅游服务人员态度差,旅游行程中降低住宿、交通工具和餐饮等服务标准,餐饮和住宿等卫生状况差,硬件设施不足,合同履行不力等,老年游客对旅行社出境游加收团款、在国内景区不能完全享受优惠门票的问题投诉增多,这些表面上都是各种各样的硬件和软件问题,但根本上说明旅游企业和服务人员的旅游伦理问题,旅行社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按合同标准或与游客约定的内容来服务,景点的购票说明无明显告示使老年人和军人等得不到应有的优惠说明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服务人员态度差是职业道德的问题。

1.2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良好旅游伦理建设

全国旅游系统正在开展“诚信旅游活动”,绝大部分省市都制定了本地的“诚信旅游工作实施方案”,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诚信旅游活动,如黄山倡导诚信经营,推行“透明旅游”,安徽省开展首届“百家诚信旅游企业”评选活动,广西开展“让游客满意在广西诚信旅游活动”;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携手构建“江浙沪诚信旅游区”等,“全国模范导游员”文花枝在赴陕西延安旅游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让施救人员先救游客,自己却因耽误最佳救治时机而导致左腿高位截肢,她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这种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为其他旅游从业人员树立了榜样,是良好的旅游伦理建设的实践者。

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制定了《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提出旅游业应致力于促进人民和国家间的相互尊重和了解,应尊重平等,促进人权;倡导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义务,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促进当地人参与旅游业并平等地分享收益。这是一项为了对旅游业所依赖的各种资源进行保护的计划,以确保其所带来的好处能够按照“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DevelopmentGoals)实现公平的分享。它为各国政府、旅游景点、旅游运营商、旅行社、旅游从业人员、开发商以及游客自身都制定了指导原则。

加强旅游伦理建设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当前暴露的一系列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旅游法律法规制定的必要补充,法律法规是从法律效力上对旅游业相关活动的硬性要求,而旅游伦理是从道德和精神层面上对人的旅游活动进行感化和约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旅游业健康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2旅游伦理的含义

中国古代的旅游有着鲜明的伦理特征,传统的旅游具有群体认同感和伦理归属感。旅游活动倾向于“向善”,即塑造旅游者道德品格,比西方人更注重表达旅游的社会形式和内心的道德修养。2000年4月11日,李健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关于旅游伦理的思考》的文章,指出旅游伦理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旅游伦理基本规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尊重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保护文物古迹,实现人与历史的和谐;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认真对待自我,实现身心和谐,从包含的内容来看,这四个方面侧重从伦理学而不是从旅游业的角度解释旅游伦理的概念,本文将旅游伦理理解为:狭义上来说,是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旅游行为主体如旅游企业、旅游者、政府以及旅游媒体和协会等其他组织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广义上来说,一切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旅游行业内部道德规范和行业外部对旅游业起作用的道德准则,旅游伦理涉及的主体主要包括旅游发生地和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组织及非政府组织、旅游开发商、旅游及相关企业、旅游企业人员、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社区、旅游媒体等等。

3建立良好的旅游伦理体系

良好的旅游伦理体系主要包括旅游企业(景区、旅行社、饭店、其他与旅游有关的企业)、旅游者、政府、旅游行业协会等其他组织,以及全民旅游教育等,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内部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如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与旅游者之间等,只有将这些方面的统筹处理好,才能营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3.1旅游企业

员工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旅游企业管理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企业个体以及社会整体的角度衡量决策和行为的对与错,形成企业良好的道德标准,并有效地建立和保持企业的价值观,塑造企业文化。旅游企业的不同,具体的伦理观念也有不同,旅游企业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承担社会责任和依法纳税;基本保证是公平竞争和诚实守信;关键是顾客至上,企业要崇尚高尚伦理,把企业制定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标准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的伦理道德观才能得以贯彻。

3.1.1景区

旅游景区的开发、评估和规划中应尊重自然规律,不能急功近利,过度开发,应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能因为短期的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景点的设计应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尊重生态多样性,保护当地特色文化,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鼓励和支持东道区居民参与和景区相关的决策,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如果景区的开发需要上游居民付出代价,还应相应的给予生态补偿。景区管理应充分以游客的利益为出发点,主要体现在解说系统的设计和旅游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制定文明游览公约,引导游客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进行文明游览。

3.1.2旅行社

随着旅行社数量的增多,旅行社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旅行社采取降价竞争手段,以致出现零团费或负团费的现象,低廉的价格使旅行社经营环境更艰难,服务水平下降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长此以往使旅行社陷入恶性竞争和恶性循环。旅行社之间应公平合理竞争,互相尊重,引导竞争向提高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努力。旅行社自身应诚信经营,充分考虑游客的利益,提供真实透明的信息,合理安排旅游线路和项目,提高车队和导游的服务水平,按质按量完成合同的约定内容。

3.1.3饭店

饭店从业人员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营造温馨如家的氛围,饭店管理人员要爱护员工,体会一线员工的辛苦并实行人性化管理,给员工和客人提供良好的服务。饭店之间应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本着“”的原则,努力提高服务水平,避免陷入削价竞争,使游客真正感受到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饭店的软硬件设施应根据客人的需要建设,建设节约型绿色饭店,引导客人进行绿色消费。

3.2旅游者

旅游者的伦理教育主要包括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例如在旅游地等公共场所,要相互尊重和关心、互相帮助、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等;进行生态伦理教育,例如宣传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并内化为旅游者的行为准则,进行交往伦理教育,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尊重异类文化,努力营造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氛围,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等,旅游者是旅游活动参与的主体,只有旅游者的素质提高了,旅游才能够更加有序、健康和文明。

世界旅游组织在《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提出,负责任的旅游要抱着对不同、哲学观点和伦理观念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其内涵可概括为,旅游者必须尊重目的地国家在政治、社会、道德、宗教文化方面业已确立的秩序,遵守当地实行的法律,对当地的习俗和信仰做出最大限度的理解。还将旅游对促进人民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的贡献放在第一条,要求“旅游活动的开展应该与东道地区和国家的特征与传统保持一致,病尊重其法律,惯例和习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要尊重历史,理解文化差异。如果爱护历史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可以视为对旅游者的基本道德实践,那么,抱着尊重历史,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的目的进行旅游活动则是旅游者道德的内在动力机制,其实,早在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旅游第六次大会通过的《旅游权利法案》和《旅游者守则》中,就要求旅游者除了尊重过境地和逗留地的政治、社会、道德和宗教及遵守当地的现行法律和规定外,还应做到充分理解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活动,要特别尊重其自然和文化财富;不应强调自己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差异;要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去领略作为人类整个财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当地文化,同样,涉及到与旅游服务人员的关系时,旅游者要认识到“顾客总是对的”、“旅游者是上帝”等等,只是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企业及其旅游从业人员道德认识的形象化语言,而不能成为旅游者自我身份判断的依据,旅游者在充分享受旅游消费者权利的同时,应该尊重旅游服务人员的人格尊严和辛勤劳动,毋容置疑,旅伴之间则更需要相互关爱。旅游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旅游的经济贡献,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关心社会发展日渐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世界旅游组织近期所致力推动的主要工程如“旅游与消除贫困”、“保护儿童免受旅游性剥削”等,充分反映出世界旅游发展的“社会导向”,实现这些目标,不仅是政府和法律的问题,更需要旅游者道德的“他律”和“自律”。

3.3政府

国家旅游局日前表示,全国旅游行业要用3至5年的时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诚信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有效的诚信执业、诚信经营监督机制。当前一方面将继续推动《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3个行政法规的修订,同时推动更多的省市实现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建设的新突破,夯实诚信建设的法律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国家、省和城市三个层面,推动建立旅游诚信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起旅游诚信征集、管理、评价、公示、信息披露等工作体系框架,以此推动行业自律机制的形成,加强行业自律能力建设。推动社会和媒体对旅游诚信监督机制的形成和监督能力的提升。

各个部门、各个地方的法规、规章就像是跑向不同方向的马匹,应当有一个统一的纲领性旅游立法来驾驭,事实表明,这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对于旅游资源,有的部门以保护之名限制开发,有的部门则以开发之名行破坏之实,如果在法律上有统一、协调的旅游资源管理框架,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而这是目前的分散型旅游法律体制所无法做到的,旅游法还应充分考虑旅游伦理、旅游道德方面的问题,并适当地将相关规范写入法律,世界旅游组织的《世界旅游宣言》强调,现代旅游更注重文化,道德方而的意义。

3.4全民旅游教育,营造旅游大环境

道德既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人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在旅游者道德建设过程中,如何很好地发挥旅游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以及教育、导向、辩护、激励功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旅游者道德建设的初始阶段,重要途径有三个方面:

3.4.1强化社会公德意识,提高国民道德素养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日常公共生活中所形成的和应当遵守的起码的行为准则,旅游者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旅游者公德,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公共秩序等等社会公德是旅游者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旅游实践中我们都能观察和感受到,整体上,来自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往往能比较自觉地遵守旅游道德规范。今年是贯彻落实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第八年,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加强,国民道德素质将有很大的提高,这也将为造就文明旅游者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4.2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倡导文明旅游

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渐次经历他律、自律和他律与自律统一共三个阶段,他律是旅游者道德建设的起始阶段,社会舆论的广泛性和外在强制性对旅游者道德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每年的“旅游黄金周”都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媒体涉及旅游者道德问题。对旅游者行为缺少道德评价,更多的是关于旅游者权利的辩护,缺少关于旅游者义务和责任的宣讲,通过媒介倡导文明旅游、谴责不道德旅游行为,让旅游者和潜在的旅游者熟知什么样的旅游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旅游行为“不对”,这是旅游者道德“他律”的基础,也是旅游者道德内化到“自律”阶段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