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政政策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财政支出 特征 政策建议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财政支出政策是政府对少数民族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变化,我国的财政体制也经历多次调整,按照地方财政主体独立性程度,我国先后实行了4种类型的财政体制:统收统支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分税制财政体制。目前,正在进行省管县的第5次财政体制改革。不同的财政体制决定着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从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民族自治地区财权分配和事权划分上也日趋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的规模特征
财政支出规模反映的是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测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另一种是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通常用本年财政支出的绝对额表示,支出规模越大,表明政府活动范围越广,但这个指标不能准确地衡量政府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亦称相对财政支出,通常用本年财政支出与本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相对财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总收入和总支出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财政总收入从1994年的20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661亿元,年均增长59%。与此同时。财政总支出也从1994年的517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4899亿元,年均增长65%。总体来看,财政收入年均增速低于支出增速,财政赤字持续扩大,从1994年的316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3238亿元。分阶段来看,1995―1998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速高于支出增速,赤字减速扩大:1999―2002年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赤字加速扩大;2003年至今,收入增速高于支出增速,赤字又呈减速扩大。
民族地区财政收支和赤字的变化与中央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密切相关。例如,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调动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民族自治地区财政收入在随后几年的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率。1999年底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随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央政府在积聚我国97,5%少数民族人口的中西部地区开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目标在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差距。同一时期,民族自治地区财政支出高速增长,财政赤字规模也越来越大。2003年随着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财政收入与支出均呈高速增长态势,高速增长的收入确保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从而弥补了民族地区公共建设投资主体缺位问题,为今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政府财源建设夯实了基础。
(二)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
分税制改革以来,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呈先降后升的变化。从1994年到1998年,相对财政支出一直小于15%,1999年这一比值突破15%,到2007年稳定在22%左右。这一变化也是与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密切联系的。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充实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也调动了地方增收的积极性,财政支出逐渐增加。但与民族地区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巨大需求相比,财政支出占GDP的比值还是较低的。这一比值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到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大大增加,相对财政支出得到了高速增长,
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的增幅大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支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能带来的GDP增长率整体上不足100%,且该指标波动较大,说明民族地区财政支出效益不高,但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善。今后应加强对财政支出资金的监管和审查,深化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的结构特征
以财政职能为标准,可以把财政支出划分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支农支出、社会文教科卫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金、社会保障补助支出、行政管理费及其他支出。目前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结构的整体状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比重逐年上升。基建支出由2000年的117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445亿元,年均增长47%。基建支出占地区总支出比重由2000年的10%增加到2006年的12%,表明基础设施建设费是民族地区财政支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随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私人投资的不断增加,基建支出还会有所增加。
第二,支农支出所占比重稳中有升。农业是大多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支柱产业。随着2002年以后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的倾斜,财政支农支出大幅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所占比重稳中有升,目前达到7%,体现了我国国民经济正在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稳步较快发展。
第三,社会文教科卫事业费所占比重波动不大。这一支出是民族地区比较大的财政支出项目,说明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国民整体福利水平。但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该投入规模还是相对不足。根据《中国民族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2006年民族地区人均文教科卫事业费为480元,全国为510元。而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都在上千元以上。这一支出太低不仅影响民族地区国民生活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也减弱了经济发展后劲,不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四,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金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稳中有升。随着财政总支出的增加,国家预算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比例不断上升,尤其是对自然灾害救济费、弱势群体社会福利补贴、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等。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一比例相对较低。一方面,民族自治地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金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大致相当,2006年均约为3%,但是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自然灾害频发和生态环境恶劣的西部。国家应加大对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的抚恤和救济资金;另一方面,民族自治地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比例低于全国,2006年民族地区为4%,全国为6%,这与民族地区城镇化率较低有关。社会保障补助多是国家对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补贴,民族地区多为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很不完善,财政投入相应也较少。今后,在继续完善城市社会保障的同时。中央和民族地方政府还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彻底解决民族地区居民的吃饭、看病、养老等基本生存问题。
第五,行政管理费及其他支出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但基数太大。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也不断扩大,机构规模逐年膨胀。目前民族地区财政供养人员已过万人,行政管理费居高不下。当然,这里统计的只是预算内的行政管理费,如果加上预算外的、未公开的行政管理开支,这个比重还会大大增加。民族地方政府应精简机构编制,调减支出数量,提高运行效率。
三、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的区域特征
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而也造成了地方间财政支出结构差异比较大。民族自治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呈现如下区域特征:一是除广西外,4个自治区财政支出远高于其他自治地区。人均财政支出高达7454元、内蒙古达3395元、宁夏达3200元、新疆达3310元。二是中部民族地区的财政支出普遍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如湖北省人均财政支出仅为1242元、湖南省为1190元,而东部沿海的广东和浙江均接近2000元。三是西南民族地区的财政支出普遍低于西北。重庆市人均财政支出为1039元、贵州省为976元、云南省为1557元,西北最低的甘肃却达到1845元。对比全国(2006年为2315元),除四大自治区、吉林、浙江和四川外,其余13个民族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自治地区的财政支出总体上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分税制以来,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太少,而中央转移支付又多偏向四大自治区,限制了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增长,也限制了政府刺激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等职能。
从财政支出结构来看,民族自治地区呈现如下区域特征:第一,行政管理费及其他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占有最大比重,均超过45%,反映民族地区的财政是“吃饭财政”。第二,除贵州外,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在西部地区的支出比重最高,如四川达到13%,宁夏达到20%,更高达29%;第三。支农支出在东部和中部相对较高,如浙江达到14%,湖南达到7%:第四,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金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在东北三省、湖南、海南相对较高,这些都是革命老区,如吉林达到15%,湖南达到10%。第四,社会文教科卫事业费在西北区比重较低,反映这些地区财政支出结构重基建、轻民生,仍然处于改造自然环境的社会发展状态。
四、政策建议
当前民族自治地区财政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财政收支逐年增加,但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相对财政支出普遍偏低,支出结构不合理,人均支出地区差距较大,财政支出对经济贡献不明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这里提出若干改进和完善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的对策建议。
(一)明晰民族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划分
财权与事权的不一致是分税制以后的突出问题,为了使民族地方政府不会因为缺乏财力而使事权得不到有效落实,需要明确划分民族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一方面需要思考如何扩大地方财权。通过地方主体税种的构建,适当增加民族地方政府在税收立法、执法、司法上的一些权利,如赋予地方政府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和提高其比例的权利等,保证民族地区财力有一个稳定的来源。另一方面,减轻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和高等教育支出的事权责任。
(二)改革中央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方式
目前民族地区所获得中央转移支付虽多,却大多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最具有灵活性的税收返还却很少。税收返还主要受益者是东部发达省份,共获得全部税收返还的一半以上。这种状况造成发达地区财政支出更为自主,民族地区则更多受到中央的影响。同时,财政部调查显示:一般性转移支付存在资金难以管理的问题:专项转移支付也存在中央专项过多。项目交叉,透明度差,并且有些专项转移支付要求地方配套资金等诸多问题和麻烦。因此,应改变目前税收返还按收入来源地分配的局面,并实行公式化、透明化的转移支付制度。
(三)合理优化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结构
在继续加大中央对民族自治地区的财政投资同时,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结构需优化调整。一是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事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充分认识农业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基础地位,加强对农业的投人。三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发展教育事业,四是在不影响经济健康增长前提下,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五是精简机构,扭转行政管理费居高不下的局面。
(四)特殊民族地区应具有特殊的财政支出结构
民族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前文分析发现,政府的基础设施投入主要在西部民族区,支农支出主要在东部和中部民族区,社会科教文卫事业费在西北投入太少,这与民族自治地区千差万别的自然和地理条件、迥异的社会和经济状况有关,所以在进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时,必须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效率和公平原则,分别进行结构调整,不同地区区别对待。
一、 合并报表信息对不同类型的集团决策有用性具有显著差异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主体是企业集团,但是从资本和产业关系分类集团具有多样性。比如就控股型集团来说,其母公司只具有纯粹出资型功能。在这类集团里母公司即出资人,作为核心企业,其实质是从事资本运作,即以较小的资本规模控制着大量的资本及资产资源。母公司常常是一个多元化的控股公司,其下属子公司彼此业务互不相干,产品结构属无关产品型,在经营上有较大的独立性,公司总部并无明确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战略,其资源配置主要取决于子公司在财务上的表现。母公司的经营方式类同于投资机构的基金管理。比如图1列示的在香港上市的“北京控股”的结构示例。 “北京控股”下属的几个子公司或孙公司也都是上市公司。显然,对于这类集团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来说,其合并会计报表几乎只具有象征意义,各下属业务板块、各被控股企业的“分部报告”更具决策相关性。
另外,图2是笔者前些年从某个杂志上看到的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所属企业及其股权结构图示。这种长链条、“集团下再套集团”结构图示在中国大陆并不少见。我们才疏学浅真不知道这类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是什么?编制基础工作和流程如何安排?编制时间要多长?合并报表的价值何在?
图3是最近一段时间就“多元化战略”被媒体关注的某集团公司组织结构,该集团崇尚“创新不变”。本文以ABC命名该公司,主要因为图3仅是根据媒体上报道的一些资料画出来的。我们画出图三并与合并会计报表联系起来,惟一目的是想说明对于这类推崇“多元化”投资经营战略的集团来说,合并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要倍加谨慎。比如不少报表阅读者具有“主营业务收入与盈利”偏好,这可能“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一些企业集团和图三类似是跨行业、跨地区、综合经营的公司,其子公司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各自的主营业务范围有很大的差异。多项“主营业务”的集团是“更”“主”还是“没”“主”?我们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更多要考核合并报表的阅读者而不是提供者的“职业判断”水准。
应该说,合并报表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最有决策价值。所谓产业型集团,是母公司在对子公司进行控股的同时,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成为一个兼具实体经营的资本经营中心,兼具部分生产经营功能的母公司。这类集团以核心企业为龙头组建,核心企业既对其子公司进行投资控股,同时又进行生产经营。图4是×××乳业股份有限公司IPO上市公告书披露的结构图示。从这个图示可以看出,该股份有限公司对生产业务的投资管理主要采用“分公司”形式,对销售业务的投资管理主要采用“控股子公司”、“控股孙公司”形式。整个公司专业化投资和主业经营十分明确,但是公司内部生产业务和销售业务又比较独立,使得公司内部“关联交易”十分必要和显赫。针对这类集团公司,外部报表使用者一定要高度关注合并报表所提供的种种信息。
二、 从合并报表来审视集团内部的股权层次与组织结构安排
1.股权层级与组织层级对合并报表的影响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理财的目标。就集团公司而言,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决策必须注意:(1)母公司的股东收益和财富增加是集团管理的最主要目标,尽管我们也要关注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集团内员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2)集团内部整个各级决策必须优先保证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追求子公司局部利益必须有助于提升集团整体利益而不是毁损集团整体价值。(3)集团下属子公司及其经营者必须重视母公司作为出资人的股东意识。母公司是所有被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子公司的大股东。
根据上述这些要求,再对照一批集团合并报表资料分析,我们发现和现实结果有点大相径庭。表1是我国××上市公司近年的合并利润表数据资料,我们来以此说明企业集团股权层次安排及其链条的长短对合并报表利润数据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该集团的净利润占整个集团利润总额的比例趋势明显。在2000年这一比例为50.52%,2002年则降为29.61%,而少数股东权益占整个利润总额的比例却从2000年的39.69%上升为2002年的62.65%。这样在集团合并利润表中,少数股东权益在利润总额中反而成为了主要部分,占据了“多数“。
这种“多数股权配置少数利润”的倒置现象在中国企业集团普遍存在。显而易见,按照合并报表的原理对在一个只有单一母子公司产权结构的集团公司来说,如果报表上出现了“多数与少数倒置”的利润结果,肯定是报表出错了。然而,当企业集团的股权超过两层,或者说层次很多,每一层都由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存在而降低了属于集团总部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率。比如,母公司占子公司股权比率60%,该子公司再拥有孙公司60%的股权,拥有控制权,很明显该孙公司的利润只有36%并入集团合并利润表的净利润项目,孙公司64%的利润被列为合并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股权层级越多,所属控股企业的利润稀释程度就会越严重。
这种“多数股权配置少数利润”的倒置现象完全是由集团内部股权层级和组织结构决定的。反过来,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充分说明我国的集团组织结构有明显缺陷,至少不是以“集团母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设计内部股权比率。据2003年9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国内一些大型集团,其层级结构的主要特点为“集团子公司的层级结构表现为“二级为主、三级为辅、多级并存”。即所出资企业的主营业务和主要资产集中在子公司(二级企业);孙公司(三级企业)数量最多,部分企业还有更多层级的企业结构,例如中建总公司拥有子公司43家、三级法人企业403家,四级法人企业291家、五级法人企业125家。2002年196家中央企业所属三级以上企业就有11598户,其中中小企业占78%。层级过多会带来链条太长、资产归属模糊、信息传递不及时、管理失控、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遗憾的是一批企业集团虽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但在战略上重点不是梳理现有产业、压缩层级链条,还是多元化投资扩张,使更多层级企业出现。看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战略和组织直接决定合并会计报表。简化的股权结构和扁平化的管理体制不仅能缩短产权链条,避免信息在组织内部不必要的流转和迟滞,强化组织执行力;更明显的效果是直接确保和提升集团母公司及其股东的净利润占整个集团利润总额的比重,实现财务基本目标。
2.集团内部股权结构不同配置对合并报表利润的影响
对于同一股权层次,不同的股权结构安排也会对合并报表利润产生重大的影响。母公司拥有同样的资金,子公司的盈利状况也相同,仅由于股权结构不同,合并报表的利润就有可能大相径庭。如果股权结构的安排不合理,就算子公司大部分都盈利,合并报表也体现不出来。也就是说合并报表可能只是微盈,甚至还有可能亏损。下面我们举例说明:某集团公司用相同的资金进行投资活动,投资于A、B、C、D四家子公司,四家子公司股本总额都是1000万,母公司共投资3000万,对所有子公司均达到控制。如分别采取三种投资方案,各方案对子公司的投资额如表2:
在表2中,方案一的平均总资本报酬率为6.6%,方案二仅为0.63%,而方案三则为-1.4%,而这一切仅是由于股权结构不同造成的。现在我们有些集团有类似的问题,其子公司经营业绩大部分都还不错,但整个集团的合并业绩却并不理想。其原因就是因为股权结构的安排不合理,造成子公司的利润上不来,从而在集团的合并报表中也就体现不出来。
三、 基于合并报表的融资决策、资本结构与风险控制
1.合并报表与集团复杂的股权融资决策
集团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的财务优势主要包括四方面:(1)用较小的资本控制较大的资源,并保持对附属子公司的控制权。以少搏多,以小博大。(2)便利股权运作,通过“买进――经营――卖出”而获取资本利得。通行的做法是,在初始阶段由控股公司通过兼并与收购来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然后交由职业经理去从事对目标公司的经营与重整,使其获利,并提升其市场价值。在经过这一系列重整与经营之后,伺机将目标公司出售,从而取得资本收益。(3)锁定风险。在企业集团中,控股母公司与下属被控股企业间、各子公司间等都是独立的法人,均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从而分散和锁定整个集团的各种风险。(4)母公司和各子公司可能都是独立的融资主体,使整个集团内部具备多个融资主体,大大拓宽了集团融资方式和渠道。比如被称为“××系”的公司;有的集团母公司刚刚在大陆A股融资成功,又大举分拆一个子公司到香港资本市场IPO。在这里我们给读者留下一道思考题:合并会计报表数据能反映整个集团股权融资的规模需求,以及与此相配比的负债融资能力吗?
2.合并报表中负债能力的金字塔式杠杆效应
一般地,一个公司的负债能力依据其自有资本、还款可能性和提供的担保而定。但是企业集团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这种杠杆效应产生控股使企业规模日益庞大,并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控制体系。这种一层一层连锁控股导致多次运用同样的永久资本、同样的不动产,取得不同的借款,从而导致负债的可能增加,对其控制的资产和收益发挥很大的杠杆作用。假设处于金字塔底层的数家孙公司共有8000万元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投资各为4000万元。处于子公司地位的控股公司可以把孙公司的股票作为其公司资产,2000万股本加负债2000万。而拥有子公司股票的母公司可以用1000万股本加负债1000万形成。这样母公司以1000万元资本控制8000万元的营业资产。只要孙公司赚钱,并能向控股公司缴付股利,所有控股公司都有利可得,不过控股公司的负债率很高7000/8000 = 87.5%,而其中任何一个公司仅为50%,从而加大了亏损和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控股公司早在20年代就被人们用作资金杠杆,随着附属企业层次的增加,处于顶层的母公司(控股公司)的负债率非常高,其综合负债率将远远高于单个公司。另一方面,这种高比率的综合负债会使控股公司层次上利润的微小降低在整个公司系统产生连锁反应。这也是前面提到的所谓“××系”公司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真正原因。显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任务之一是通过合并报表,结合母公司、子公司单个报表分析,有效利用这种资金金字塔杠杆效应,并密切关注由此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四、合并报表与资金集中管理
从一些集团的合并报表中可以看到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的金额都很大的现象,在他们的合并报表中,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的金额不仅很大,而且数字相近,并且分别在总资产、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对整个合并报表的构成和集团的资产状况及偿债能力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表3是××××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度的资产负债表简表。
从表3我们可以看到,该集团母公司报表占用的货币资金并不很多,但是合并报表显示这两年货币资金状况是低效率的。公司2003年底货币资金为142541.9万元,而与此同时短期借款的余额为1 350 10万元,可以肯定其原因是有的控股子公司的货币资金大量存入银行,另一些控股子公司的资金不足、大量短期借款,由此可见整个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程度。如果该集团母公司采用资金集中管理,将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统一调配、统一向银行借款,每年节省财务费用几千万元应该没什么问题。
根据阅读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我们发现这种合并会计报表中的“货币资金”与“短期借款”项目同时且长时间“双高”的现象并非罕见。
五、 合并报表与集团股利分配的依据
关键词: 高中政治新教材 新特点 应对策略
课程理论家迈克・富兰说:“变革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作为高中政治教师的我们,即将踏上新教材这项新的旅程。新旅程,意味着艰难,意味着阵痛。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提前了解这项旅程的特点,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就一定会觉得新教材是场“及时雨”,在这场雨的浇灌下,我们一定会让素质教育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一、高中政治新教材的特点: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1.在内容上,新教材以“生活为中心”取代旧教材“理论为中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旧教材关注的是学科概念、原理与观点表述得是否全面、是否严谨、是否符合逻辑、是否权威;新教材关注的是能否为学生提供思维的途径与空间,学生能否据此自己得出结论并在生活中运用结论。因此,新教材是对旧教材的革命性变革,是对它的辩证否定,在内容上有增有减。它保留了旧教材中符合当前需要的知识,大胆剔除了那些生涩、繁难、过时的定义,把学生生活及他们关心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教材内容,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的主题中,从而达到用生活支撑政治教学、增强政治学科生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以《经济与生活》为例,这本教材是对以前《经济常识》两本书的浓缩。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中,以“货币”为主线索,介绍了货币的产生、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信用货币。紧接着就介绍旧教材下册第八课的外汇。它舍弃了商品经济的含义、货币的含义、马克思的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生就是金银”,对商品的含义、商品的二重性则是简略带过。在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中新增了“如何增加就业”,甚至还介绍了“自由职业人员和SOHO”。就此可见,新教材放弃了旧教材中重概念演绎、重原理的做法,强调实践性、生活性,从而摆脱应试教育下理论、实践“两张皮”状态。
2.在知识呈现上,新教材以“探究性”取代旧教材“接受性”,符合认识规律。
旧教材是先给出相关结论,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理论证明,走的是“演绎”路线,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新教材每框题均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问题、具体情景入手(教材辅文部分),诱导学生对其分析,自己得出相关理论结论,再以综合探究活动来检验、反思、丰富相关知识与技能。这种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实践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认识路线,有利于学生完成由知到行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3.在版面上,新教材以“生动活泼”取代旧教材“单一呆板”,提高学习情趣。
在字体排版上,新教材改变了旧教材中大段宋体和楷体的排印现象,采用黑体、宋体、楷体有机结合的方式,黑体字是本课的中心、纲要,宋体字是对黑体字的阐述,楷体则是辅文,三种字体交替使用、合理排版、活化版面;在“辅文”中,大量采用了图文并茂的亮丽说明材料,如“货币的基本职能”,画出了自行车、彩电、电脑,人们买菜、买衣服的过程,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并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设置了专门的“名词点击”栏目介绍生活中常用的专业术语;“专家点评”栏目明确提出了情感、觉悟要求;“知识链接”栏目拓宽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见识。这给学生带来立体视觉效果的同时,亦有效维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教材背景下教师的应对举措:转变观念
“观念一变天地宽”,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应对新教材给我们带来的时间挑战,又充分彰显新教材的“素质”风采,教师应转变观念。
1.转变教材观――把握新课标,变“教书”为“用书”。
传统的教材观强调教材的权威性,强调教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这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发挥空间;新教材倡导的是“探究中获得”的理念。因此,新教材就只是一种素材、一种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这极大地降低了教材对教师的束缚,减少了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教师可以根据“怎样更有利于学生学”这个中心,在把握新课标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找出教材的不足,主动驾驭教材,灵活地删减教材,该少则少,该丢则丢,从而有效节约时间;教师也应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设计者,实现“教书”向“用书”、“用书”向“编书”的方向转变。
2.转变角色观――放下身段,变“传授者”为“合作者”、“研究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收者;教师是学生的管理者,代表了某种权威,学生则处于劣势,他们被领导。在新教材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被赋予新的内涵: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由居高临下变为“学生平等中的首席”;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教学研究者。因为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但研究性学习的范围难以界定,研究过程又在不断变化,研究的问题也不受单科知识的局限,这种动态、开放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再权威,决定了教师必须拓宽知识面,必须由以前被动的学习者变为积极的研究者,才能真正胜任新教材;才能控制好教学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3.转变教学观――信任学生,变“带知识走向学生”为“带学生走向知识”。
传统教学对学生能力的信任往往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明白,重点讲、反复讲,这种以“讲”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既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机会,又浪费了大量时间,基本上算是“低效”教学。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引导、启发。”教师是指导者,而不能“越俎代庖”应摒弃以往的“惯性”、摒弃“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摒弃“细嚼慢剥”的知识传承方式,应充分地信任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走“以学定教”的路子。应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三自一导法”,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求索,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的客体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要有“三讲三不讲”的意识:讲核心内容、讲思路方法、讲疑难之处;对学生已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应以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具体的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把学生带入“高速公路”入口,“带学生走向知识”。应以启发的方式,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让学生悟出获得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由提高“应试”能力向提高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转变,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既节约时间、又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新教材这场“及时雨”来临之际,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新教材,学习和接受新理念,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新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胜任新教材,才能最大限度地落实国家素质教育的总方针。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宏萍.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内容特点及其对中学生素质的影响.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策略
从客观角度而言,《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当前我国已进入财务管理信息化阶段,《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都遭受到各种冲击。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实践对本课程教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师务必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思想融入《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将该课程的教学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全融合起来,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财务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没有将企业管理信息体系理念作为指导
会计信息化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会计信息化体系提供在决策层面有效的会计信息,即内外部的会计报告,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则会充分借助会计报告信息、企业各项业务信息和金融市场信息,借助会计领域的信息工具开展资金方面的管理、资产方面的管理、预算方面的控制以及成本领域的管理,进行财务层面的分析、财务层面的预测与财务层面的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企业价值目标的最大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绝对不能和会计信息化体系完全割裂开而独自存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绝对不能和会计学的教学分开而独自存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虽然已指出企业在财务层面的管理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利益最大化,可是却十分缺乏企业在管理信息体系的全局理念,没有把握好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之间的逻辑联系。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设计进程中通常存在局限性的认识,仅是重视企业在理财领域、估价领域与价值领域的创造,却很大程度上轻视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重要功效。实际上,即使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所能大面积使用的现金流量模型等方法,也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编制成套的预算财务报表的财务预测方法来获取未来现金流量数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忽视了借助企业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从而让企业财务管理所制定的决策成为无源之水,最终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没有融入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复杂,企业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数据让财务领域的决策变得十分困难,所以需要运用新型会计信息技术来进行辅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往往忽略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基础功效,致使会计信息化技术很难和该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具体而言表现为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通常停留于手工层面的计算、运用相关计算器或者借助Excel构建财务模型来处理相关财务问题的阶段,对于ERP、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信息化领域所获取的进展往往忽略,最终无法借助信息化的相关工具获取上市企业最新会计领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利用,更加不能教会学生在财务管理实践进程中,面对稍纵即逝的现实与大量的信息时应如何科学合理的做出有效的财务决策。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会计学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有些老师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清楚,有些老师单纯地将财务管理误解为数学方面的计算。对于会计学的不了解、对于会计信息技术的不了解致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于ERP、远程访问、大数据、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云计算等会计信息技术的新进展不是很了解,不能利用会计信息技术相关工具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企业财务管理案例方面的信息,更不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进展与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研究,影响了学生系统化地学习《财务管理》课程,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积极性,最终钳制了学生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一)进一步转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思想
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教学理念上务必形成以下观点:彻底摒弃割裂认识财务管理学习的思想,必须从管理信息体系的角度来看待财务管理与会计学之间的关系,构建起会计是一个提供决策有效会计信息的体系,然而财务管理是充分借助外部的相关金融信息、业务信息与相关决策有效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层面体系化的合理认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还必须根据管理信息体系理念,充分认识到会计和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对整个企业业务领域的信息进行与之相关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分析、决策、预测与操控的体系化过程,进而充分认识到会计与财务学基本的原理、方法与技术领域相关的工具,最终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最大化目标。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要清晰明确,对整个企业价值的评价和价值创造的进程应构建在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对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价格进行综合性判断的根基上。清晰地明确此点之后,就完全能够运用高职院校会计学基本的原理、基本的概念与基本方法,并把它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应该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完成的相关财务报告与相关财务分析作为根基,并在会计提供的决策有功效的信息――会计报告根基上大力开展财务领域的预测与企业领域的价值评估,以此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创造。如此一来不但体现了管理信息体系中会计信息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在信息生产领域、传递领域、利用领域的连续性,更能借助《财务管理》课程对会计信息利用的教学进程最大限度发挥它推动会计学等先学课程教学的功效。
(二)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继承会计类课程在应用会计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譬如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相当一部分的财务管理问题都能够借助ERP等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来进一步解决,然而会计信息化也能够给《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提供新颖的教学手段与便捷的教学工具。要最大限度借助譬如ERP等企业管理软件、云计算、移动互联、远程访问、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的质量。譬如可以在借助EXCEL做NPV方面的计算和EOQ方面的计算,并在构建财务模型的根基上,借助XBRL财务报告工具大力开展对上市企业财报的财务报表分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向广大学生不断展示会计信息化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进程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完成各项常规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让学生在会计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走出课堂,把《财务管理》教学和企业实践中的财务管理实务充分结合起来,最终能够尽快使用将来会计信息化情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适合财务管理信息化教学要求的能力
在会计信息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下,不管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研究界都不能对此置若罔闻。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自己必须在管理信息体系理论的指导下,构建起在会计信息化领域开展财务管理的思想,重新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进一步确定新颖独特的教学目的与相关教学内容,运用新颖独特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此适应财务管理日益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主动利用XBRL等信息化的财务报告工具,以此解决高职院校会计方面的人才难以去企业实践的困难,进一步指导学生借助XBRL等信息化工具对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做财务层面的分析,真正意义上在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大力开展财务预测工作与财务决策工作,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和实践中的企业财务管理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甚至还可借助相关研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三、结束语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财务管理》课程教师如能根据上述建议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的水平,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法,定能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刘建春(1971-),男,汉族,湖南衡阳,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特色 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吴炜(1975- ),女,江苏建湖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117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83-02
随着教育大众化的深入,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树立竞争意识、蓄积力量、培养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在就业市场找到位置的关键。综观在就业市场笑傲江湖的高校毕业生,可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自己独特的服务社会的本领和优势。因此,对于迫切需要提升其“产品”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高校而言,凝练出人才特色来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其面临的严峻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诠释
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指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能使大学生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即能创造性地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独特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特异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生所特有的就业优势和能力,应该是不同的成长背景、环境塑造、学校培养模式以及自身先天素质的差异所形成的个性化发展的产物。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异性表明,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越突出就越难以效仿,其优势就越明显、越持久。
2.整合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个体综合能力的反映,是不同的知识结构、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的总合,是通过同化、顺应、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整合程度越高,其就业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越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过程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其气质品性、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度,其培育取决于知识、经验、理念的不断学习、长期探索和逐步积淀,必须经过一个长期优化整合的发展过程,短期内难以被模仿和复制。过程性保证了拥有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4.发展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核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不断发展、完善、提高的走势。因此大学生应该适应现实社会的变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满足社会的客观需求,使其就业核心竞争力处于动态发展不断提升之中,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虽然人们对于就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诸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要素经过有机的协调整合,并不断加以培育、发展,从而形成大学生在面临市场竞争时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识别和确定核心要素是前提。大学生要具备就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这种发展产生于各种要素所形成的合力:专业理论的积累养成理论能力,广博知识的拓展表现个人魅力,训练有素的专业技能实现职业能力,全面培养的综合素质挖掘发展潜力(如图1所示)。
二、人才特色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高校一旦培育出自身的人才特色,势必在培育竞争壁垒、抢占市场份额方面发挥作用,成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